经营分析☆ ◇301313 凡拓数创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数字创意产品及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提供商。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创意行业(行业) 3.65亿 100.00 7449.88万 100.00 20.41
─────────────────────────────────────────────────
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产品) 2.40亿 65.88 3832.61万 51.45 15.94
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产品) 7533.54万 20.64 782.19万 10.50 10.38
AI 3D数字孪生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 4923.61万 13.49 2835.08万 38.06 57.58
─────────────────────────────────────────────────
华南(地区) 1.45亿 39.68 4457.28万 59.83 30.77
华北(含东北)(地区) 7105.01万 19.46 509.42万 6.84 7.17
华东(地区) 7090.17万 19.42 2225.32万 29.87 31.39
西北(地区) 3158.14万 8.65 672.73万 9.03 21.30
西南(地区) 1884.50万 5.16 -88.32万 -1.19 -4.69
华中(地区) 1813.49万 4.97 -482.70万 -6.48 -26.62
境外(地区) 967.97万 2.65 156.14万 2.10 16.1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创意行业(行业) 2.08亿 100.00 6274.57万 100.00 30.20
─────────────────────────────────────────────────
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产品) 1.63亿 78.31 4879.81万 77.77 29.99
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产品) 3589.80万 17.28 1050.22万 16.74 29.26
数字孪生及信息化软件(产品) 917.16万 4.41 344.54万 5.49 37.57
─────────────────────────────────────────────────
华南(地区) 7106.87万 34.20 2013.17万 32.08 28.33
华中(地区) 5539.42万 26.66 1789.03万 28.51 32.30
华东(地区) 4559.96万 21.94 1440.03万 22.95 31.58
其他(补充)(地区) 3573.50万 17.20 1032.34万 16.45 28.8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创意行业(行业) 5.76亿 100.00 2.18亿 100.00 37.79
─────────────────────────────────────────────────
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产品) 4.44亿 77.05 1.51亿 69.46 34.07
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产品) 1.05亿 18.29 5056.47万 23.24 48.02
数字孪生及信息化软件(产品) 2680.37万 4.66 1584.24万 7.28 59.11
其他(产品) 3.74万 0.01 3.74万 0.02 100.00
─────────────────────────────────────────────────
华北(含东北)(地区) 1.53亿 26.55 5337.96万 24.54 34.93
华南(地区) 1.47亿 25.58 5995.14万 27.56 40.72
华东(地区) 1.03亿 17.84 4175.43万 19.19 40.65
华中(地区) 5731.00万 9.96 --- --- ---
西北(地区) 5705.07万 9.91 --- --- ---
西南(地区) 4525.18万 7.86 --- --- ---
境外(地区) 1329.18万 2.31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创意行业(行业) 2.18亿 100.00 7922.60万 100.00 36.28
─────────────────────────────────────────────────
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产品) 1.61亿 73.89 5300.02万 66.90 32.85
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产品) 4690.09万 21.48 2110.00万 26.63 44.99
数字孪生及信息化软件(产品) 1011.52万 4.63 512.58万 6.47 50.67
─────────────────────────────────────────────────
华南(地区) 5456.03万 24.99 2097.07万 26.47 38.44
西北(地区) 5008.82万 22.94 1615.87万 20.40 32.26
华北(含东北)(地区) 4348.43万 19.91 1540.75万 19.45 35.43
华东(地区) 2862.44万 13.11 1040.21万 13.13 36.34
华中(地区) 1997.29万 9.15 686.90万 8.67 34.39
西南(地区) 1529.62万 7.01 584.60万 7.38 38.22
境外(地区) 633.22万 2.90 357.19万 4.51 56.4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6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4108.15│ 11.25│
│客户2 │ 2342.98│ 6.42│
│客户3 │ 2288.12│ 6.27│
│客户4 │ 1560.62│ 4.28│
│客户5 │ 1263.21│ 3.46│
│合计 │ 11563.07│ 31.6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658.37│ 7.64│
│供应商2 │ 1231.07│ 5.67│
│供应商3 │ 871.47│ 4.01│
│供应商4 │ 812.02│ 3.74│
│供应商5 │ 578.98│ 2.67│
│合计 │ 5151.89│ 23.7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3D数字创意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政策方面。2024年,国家继续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全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
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总额达2.6万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直接惠及数字创意企业,助力技术
研发与成果转化。广东省作为全国数字创意产业的领头羊,推出“五大举措”,聚焦VR/AR、人工智能、5G
、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促进数字创意行业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并计划到2025年实现数字创意产业增加值
2100亿元,推动“人工智能+文化”行动落地。
技术方面。AIGC与空间计算技术不断突破。AIGC成为行业标配,凡拓数创基于AI大模型开发的虚拟数智
人,已经能实现自然语言交互与知识库融合,行业部分头部上市公司均致力于探索文生视频、图生3D等场景
,提升内容生成效率。公司空间智能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凡拓数创的FTE引擎)推动虚实融合,应用场景
覆盖水利水务、智慧城市、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此外数字创意与文旅、教育、商业深度融合,如正佳广场
通过“文商旅教”模式打造沉浸式消费地标,年客流量超5000万。
发展机遇。政策红利释放,税费减免与化债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推动技术投入与
项目落地;下游客户展示需求向“管理+运营+展示”多元化需求转变,推动技术与场景融合,AIGC、数字孪
生等技术在文旅、工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深化,催生新商业机遇(如虚拟数智人IP运营、数字孪生新
型软件等);国际化与出海,国漫作品、国产音乐海外平台的建立,推动内容出海,正显著提升国际市场覆
盖率,全球化市场潜力巨大。
主要挑战。近几年经济环境下,国内文化大产业新增投资放缓,3D数字创意大部分头部上市公司营收规
模均出现下降,企业应收账款占收入比大增,依赖政府、事业单位、国企项目回款周期长,流动性风险显现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传统3D创意技术与内容同质化,企业需突破技术壁垒,避免低效内卷,行业内企业3D
数字创意产品及数字展厅业务差异化程度不高,近几年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均在布局新的技术和业务,寻找企
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极。
2、数字孪生技术正推动软件行业新发展
政策引领。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数字孪生
城市建设提供了国家战略指引。此后,国家陆续印发了不同领域的“十四五”规划,为各领域如何利用数字
孪生技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
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也为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行业重构。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正重构软件架构与开发范式,一方面,模块化与标准化,数字孪生技术
推动软件架构向分层设计演进,形成感知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的模块化体系,支持跨行业复用与快
速部署。例如,时序数据库(如InfluxDB)与仿真引擎的标准化集成,提升了工业物联网场景下的数据处理
效率;一方面,实时性与智能化增强,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同步物理世界数据,结合AI算法(如预测性维护
模型),软件系统可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决策”转变。例如,数字孪生软件MES通过实时监控与预
警功能,将设备故障率大幅度降低。
技术协同。AI与多模态数据整合:AIGC与数字孪生结合,快速生成3D模型与仿真数据,加速场景构建,
如凡拓数创的FTE三维实时渲染平台、51Sim合成数据平台等;具身智能开放平台(如Aperdata)通过仿真数
据训练机器人,推动AI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迁移。云边协同与算力升级:数字孪生依赖边缘计算实时处理
传感器数据,同时依托云计算进行大规模仿真(如OmniverseCloud的API服务);软件企业加速布局GPU加速
、分布式计算等技术,以满足高精度建模的算力需求。
场景适配。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下,软件企业正聚焦标准化工具链开发与垂直场景深度适配,
如工业仿真、智慧城市。工业智能制造领域:虚拟仿真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流程,缩短研发周期,如汽车制造
领域通过工业孪生大幅度缩减设计验证时间。数字孪生与MES系统融合,将实现生产任务精准调度与资源动
态优化,提升设备利用率,如树根互联根云平台、海尔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城市领域: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整合GIS、BIM数据,支持城市规划与灾害预警。如51world公司
51Aes孪生平台为能源、交通等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优锘科技ThingJS物联网可视化开发平台,重点用
于数据中心、智慧园区;数字冰雹着力开发在公安、交管、电力领域的数字孪生系统;飞渡科技核心DTS数
字孪生引擎,专注城市基建与工程孪生。凡拓公司强调组件工具和底层平台的通用性,开发适配性更强的国
产化FTE数字孪生平台,在上述两大领域均部署了AI3D数字孪生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
资本助力。近几年,数字孪生正受到资本的追捧,推动着行业加速变革。国际巨头纷纷入局,NASA与英
伟达合作的“地球2号”项目在气候模拟领域开展前沿探索,西门子、达索系统在工业软件领域保持领先,
亚马逊AWS、英伟达Omniverse平台推进生态体系建设,C3AI等企业获得大额融资。国内科技巨头华为、腾讯
、阿里、百度等加大投资,聚焦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建设;数字孪生新势力企业纷纷受到PE青睐,优诺科技20
20至2022年累计融资超6亿元,飞渡科技2023年完成B+轮融资;51WORLD累计融资超8亿元,最后一轮融资估
值达44亿元,并于2024年启动港交所上市申请。
总之,数字孪生正推动软件向模块化、分层化(感知-数据-平台-应用)演进,强化实时性与智能化能
力,通过AI与物联网融合实现主动决策,重构工业仿真、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开发范式。AI生成内容(AIGC)
、云边协同与多模态数据整合加速3D建模与仿真效率,驱动工业制造、城市管理等领域全生命周期优化,催
生标准化工具链与垂直场景深度适配解决方案。国家战略红利释放叠加资本密集涌入(如国际巨头布局、国
内科技企业融资上市),推动数字孪生技术生态快速扩张,加速技术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迁移,形成软硬
一体化的产业新格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凡拓数创”“公司”)成立于2002年,历经三次技术
跨越,正逐步从提供总体设计、数字创意内容、系统集成等的数字创意公司蜕变成拥有自主可控核心技术能
力的AI3D数字孪生产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国内领先的AI、3D数智产品、技术服务与一体
化解决方案,赋能智慧城市、文博文旅、水利水务、电力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并成功落地一系列数
智化标杆项目,进而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具体如下:
1、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
(1)静态数字创意服务
静态数字创意服务,即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和处理技术,根据客户提供的平面图或结构图,通过电
脑三维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环境,将创意构思三维化、仿真化,为客户提供三维效果图等图像及设计服务。目
前,公司静态数字创意服务主要应用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勘测设计等领域。
(2)动态数字创意服务
动态数字创意服务,即用3D可视化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为客户提供三维影片(如三维
高清宣传片、影视动画及广告等)及数字互动软件(如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系统、数字沙盘、数字多媒体交
互系统、立体(全息)成像系统、裸眼3D、应用软件开发等)。公司以持续的创新动力,不断提高3D可视化
及数字多媒体交互技术的研发、制作能力,助力3D数字新体验。
2、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
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即数字展馆服务。主要通过3D可视化技术、AI、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多媒体集成
技术的结合,提供以展示策划、总体设计、3D数字内容制作、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为核心的数字展馆全流程
服务,具体包括:①博物馆,含文化馆、博物馆、科普科技馆、红色历史、党建、文旅等;②城市馆:规划
馆、产业馆、自贸区/高新区展示馆、运营指挥中心/驾驶舱等;③企业馆等。
3、AI3D数字孪生产品及解决方案
(1)AI3D数字孪生软件产品
AI3D数字孪生软件产品,即以AI技术、3D数字孪生技术、实景渲染技术、感知交互技术、模仿仿真、海
量数据承载技术、行业AI小模型搭建技术等为依托,融合GIS、BIM、CIM等技术,为客户提供行业(工业、
水利水务、能源电力、交通环保等)软件产品服务,包括智慧水利数字孪生管理平台、智慧水务厂网数字孪
生平台、电力厂网数字孪生平台、数字孪生工厂管理平台、智慧城市大数据3D可视化平台、云虚拟展馆、数
字孪生虚拟人、知识图谱等软件类、数字化及信息化产品。
某知名能源、化工上市企业数字孪生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
西南地区某燃气场站打造数字孪生可视化监控平台
(2)AI3D数字孪生一体化解决方案
AI3D数字孪生一体化解决方案,即以AI技术、3D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的系统集成服务。为行业级和政府
级客户提供以数字孪生平台、数据底座、AI算法模型、IOT物联设备(传感器、智能终端、机器人等)为一
体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助力行业客户(工业、水利水务、能源电力、交通环保等)实现降
本增效、节能减排、安全预测、提质创新等建设目标,包括信息化系统集成服务、物联传感设备销售、软硬
件集成服务、AI孪生馆、数字孪生指挥调度中心建设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有数字创意、3D数据资产、总体设计、研发创新、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
形成“数字创意及AI3D数字孪生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立体服务模式,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凡拓数创
拥有市场品牌力和完整的业务资质,拥有策划、设计、3D制作、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工程实施、信息化建
设等各行业、多专业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其综合、创新的服务模式既符合国家政策,又能整体解决市场和
客户需求,具有竞争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技术与产品创新优势
公司以“AI3D”为技术发展方向,应用3D可视化技术、数字多媒体集成技术、AI技术等,不断完善3D可
视化产品及服务,包括虚拟现实、裸眼3D、数字交互、高清短视频等;在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方面,致力于
数字展项的开发与创新,形成标准化展项产品,正加快数字展馆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迭代;
积极推进AI3D数字孪生产品开发及一体化服务,为客户提供行业(工业、水利水务、能源电力、交通环保等
)软件产品服务,也为行业级和政府级客户提供以数字孪生平台、数据底座、AI算法模型、IOT物联设备(
传感器、智能终端、机器人等)为一体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服务。
(二)数字创意与软件开发优势
公司一直是国内专业的“数字创意产品及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项目综合设计和创意能力突出
。在设计综合能力(平面、空间、布展等)方面,公司不断引进各类专业设计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出
一批优秀的复合型设计人才,能在前端客户需求、材料选取、现场实施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
数字创意内容及软件设计、创意创新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产出了一大批在视觉效果、交互体验、软硬件
信息集成方面的优秀作品。正因为公司同时具备3D数字创意及软件设计方面的能力,也为公司基于AI3D数字
孪生,打造虚实共生的新一代信息化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双重优势。
(三)市场品牌及资质优势
公司营销布局合理,已形成“北上广深、武汉、成都”区域中心,具有营销网络优势。未来几年,公司
依托区域中心重点拓展一线/新一线城市,在国家城市群及各省会城市建立营销网点。
公司始终重视品牌建设,一方面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标杆项目、专业奖项,并对其进行推广宣传,
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积累了良好口碑。另一方面组织各项品牌活动,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流会和展会,通过互
联网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和推广,公司品牌力具有一定优势。公司多年发展以来,重视技术研发,申请多项
专利等,并且拥有多项专业领域的资质,在行业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四)3D数据资产的积累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3D数据资产的积累,经过20年来的储备,公司已积累了包含图像、文案、创意、3D模
型、动漫创意等在内的大量3D数据资产。同时,公司已建立了专门的服务器对相关3D数据资产进行保存和管
理,并设计相关算法进行不断地训练和扩容。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据,3D数据资产将成为公司长期的核心
优势,成为公司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优质应用素材,打造更为丰富应用场景的可靠保障。
(五)人才政策和高效团队
公司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公司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高度注重人才的任用、晋升和
培养;建立对组织及个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有优势的薪酬绩效政策、适时股权激励,能吸引
行业技术精英和高端人才。
公司重视构建高效团队,要求制度流程简单有效,团队责权利清晰明确。推行业务策划项目小团队,并
建立客户经理、项目经理、主创的“铁三角”合作关系。公司项目执行五快方针-“方案快、商务快、验收
快、回款快、精品快”,并根据团队表现和成果给予专项激励。使团队在市场效率,制作及组织实施效率,
产品标准化等方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六)公司的立体服务模式
在“数字创意及AI3D数字孪生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立体服务模式下,公司将数字创意与多行业进
行融合,全面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公司的客户亦更加多元。公司服务领域从建筑地产、文化文博扩展到水
利水务、电力能源、智能制造、交通环保等。3D可视化、数字孪生、数智虚拟人等产品及服务不仅可以独立
推广和销售,也能相互组合,形成解决方案,推进一体化综合项目的升级迭代,更能提高客户的粘性,亦通
过“一站式服务”的立体模式增加了潜在客户的承接概率。
另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从个性化项目服务向标准化产品迭代,从3D可视化、数字一体化向数字孪生及
信息化方向不断延伸,在应用上也是从交互体验、内容展示向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增加了客户价
值,使得公司市场的需求更加广泛,从而保障公司的业务持续增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概述
2024年,全球经济在复苏与调整的交织中步入新阶段,国内经济依托结构性改革与创新驱动战略,呈现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传统基建行业深度调整带来的产业链承压仍未完全消解,以地产为代表的国
家大基建时代红利正逐渐弱化;另一方面,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速扩容,
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消费市场在政策刺激与业态升级中实现温和回暖,文旅、健康等体验型消费释放
新活力。报告期内,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公司业绩下滑,亏损幅度较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
比下降36.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43.87万元,同比下降1,884.76%,其中,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2,912.67%;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481.15万元,同比下降590.95%。
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公共预算内的政府部门、国企、事业单位等,受市场环境变
化,客户3D数字展示需求有所减弱,受其资金状况、招标项目预算调整或预算不足等因素影响,项目量
减少,项目实施交付周期有所延长,营业收入较上年大幅度下滑。
2、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单个项目合同体量有所下降,但公司营业成本与运营费用相对刚性,
毛利较上年下降较大。
3、为推动“AI3D”发展战略,公司在新型信息软件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大,并进一步加强对数字
孪生、数字文化产品等新业务的拓展与支出,且本年度增加了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总体期间费用较上年
有较大增加。
4、客户资金周转较为困难,项目回款延期,资金回笼较慢,使得公司应收和合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较
上年增加。
回顾2024年,尽管行业总体发展态势面临一定困难,但公司依旧保持战略定力和团队稳定,在困局中寻
找变局,同时继续积极部署新的发展方向。公司在未来新技术应用上稳定研发投入,促进AI3D核心技术能力
提升,同时通过并购进入专业领域;推动数字孪生在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公司积极探索ToC运营新的商业
模式,数字文化文旅(含IP运营)及地产新营销服务已形成收入,业务布局初见成效。
2024年度各主营业务具体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1、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
3D可视化产品和服务是公司数字创意基础业务,主要面向规划设计、建筑地产、影视动画、商业广告等
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及较为稳定的客户群体。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施工面积、新开
工面积及竣工面积均继续下滑,建筑地产上游服务业继续受到冲击,公司建筑设计院、房地产客户需求萎缩
。报告期内,相关的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包含静态数字创意服务及动态数字创意服务)共实现业务收入7,
533.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45%。
公司持续提供高质量的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努力拓宽获客渠道,重点加强海外业务的拓展。创意内容
制作方面公司持续提升团队创意能力和创作效率,积极倡导AI技术的应用,在文案内容生产、图像制作、3D
建模等方面,支持团队应用AIGC技术辅助基础创作,并加大AI工具的自研开发投入。利用公司20多年3D数据
资产积累的优势和建筑行业服务经验,保持技术应用和市场发展的前瞻性,联合地图出行,创新地产线上营
销服务的新模式,开发建筑虚拟交付、城市CIM底座,在行业发展低谷期蓄力。
2024年,静态数字创意服务重点输出了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岛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广州海丝城规划设计
国际大师邀请赛项目;动态数字创意服务报告期内实施交付了格力海岸项目商业地产三维片、联塑38周年庆
创意片等一系列标杆项目。
2、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
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依旧是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占比最大的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数字展馆服务。公司数
字展馆业务根据终端客户的不同,项目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为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展厅项目(ToG)
和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等企业展厅项目(ToB)。报告期内,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实现业务收入共24,047.
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7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5.88%。
2024年国内数字展馆业务在技术应用上继续加速向沉浸式、交互化方向升级,虚拟现实(VR/AR)、元
宇宙及AI生成技术深度赋能展陈场景,推动文旅、文博、商业展馆的数字化转型。政策端以“新基建”和“
数字经济”为驱动,多地政府联合科技企业打造城市文化IP虚拟展厅,依托云渲染、5G技术提升展馆实时交
互体验,AI数字人导览、虚拟展品定制等应用渗透率提升。但2024年行业痛点也尤为突出,当前市场环境下
,下游客户项目预算执行调减,实施及款项支付周期更长,加上竞争加剧,项目毛利降低,同行业公司本年
度业绩情况普遍不理想。
2024年展馆业务在挑战中迎来技术驱动的新机遇。随着AI技术深度渗透,市场需求正从单一的3D多媒体
视觉呈现向“智能管理+数字化运营+沉浸展示”三位一体模式转型,客户更关注系统轻量化、模块化部署及
AI赋能的运营增效能力。在此背景下,公司加速推进“AI3D”技术融合战略,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孪生软件
平台,将传统声、光、电展项升级为可动态交互、数据联动的虚实融合系统,既保留超高清数字展示优势,
更通过AI算法实现展馆设备智能管控、流量数据分析、业务智能管理等深度运营功能,构建“展示即服务、
空间即系统”的新一代智慧展馆解决方案。
2024年,公司继续秉持“树品牌、打标杆”的业务理念,要求严谨对待每个展馆项目,持续塑造精品。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多个重点展馆的建设,例如佳都未来之城·大湾区元宇宙创新示范中心、平顶山创新馆
、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百度飞桨(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广州酒家集团展厅
、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庆盛先行启动区展示中心等项目。
3、AI3D数字孪生产品及解决方案
“AI3D”是公司重点发展战略,基于此战略推出的AI3D数字孪生产品及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数字孪生一
体化解决方案是公司拓展的新业务线。报告期内,AI3D数字孪生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收入共计4923.61万
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13.49%,同比增加83.69%。
2024年,国际数字孪生技术由西门子、通用电气(GE)、微软、英伟达等企业主导,聚焦工业制造与智
慧城市领域。国内数字孪生领域受政策驱动加速发展,既有华为、腾讯、百度、阿里等大厂参与,也有51Wo
rld、数字冰雹、优诺科技、飞渡科技等新势力企业在重点行业寻求突破,行业整体呈现“垂直场景深化+生
态合作突围”的趋势。然而,国内核心仿真工具链和高端传感器仍依赖进口,国际竞争聚焦底层技术生态与
跨领域协同,形成“国际强基础、国内重应用”的差异化格局,技术自主性与生态整合成为关键挑战。公司
自部署“AI3D”发展战略以来便意识到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坚持走自研数字孪生引擎,软件平台国产化
替代的发展道路。
技术为本。2024年,公司继续稳定投入,紧紧围绕“AI+3D数字孪生+数据+信息化+IOT”进行技术研发
,打造孪生智能体。一方面夯实FunIOT物联网平台和FunData数据治理平台的兼容、处理能力,筑牢数据底
座;一方面提升FTE三维实时渲染引擎、FUNBI零代码编辑开发平台、FUNCITY三维城市编辑器、FUNAI模型训
练平台的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仿真、数据研判四大核心能力;另外,积极推动数字孪生+行业应用,
形成针对垂直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确保快速适配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市场聚焦。公司传统主业以建设规划、文化文博为市场主阵地,新的数字孪生业务正进入其他各垂直行
业。近年来,公司一方面着力数字孪生产品研发,结合行业应用,完善产品及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加紧建设
营销队伍,打造标杆案例,拓展各个行业的应用。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公司也意识到市场拓展方面,既要
重视前期产品应用验证阶段的游击战,更要打好未来发展的阵地战,公司正把水利水务、电力能源、智能制
造三大行业作为市场主阵地,聚焦蓄力,打开应用突破口。
并购赋能。目前公司在以上垂类专业领域耕耘尚浅,人才与经验储备不足,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基础较
弱,市场拓展仍较缓慢,业务开拓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