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325 曼恩斯特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涂布设备及涂布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涂布应用类(产品) 3.15亿 89.85 1.86亿 94.63 59.10
能源系统类(产品) 2972.05万 8.48 572.23万 2.91 19.25
其他(产品) 584.74万 1.67 483.52万 2.46 82.69
─────────────────────────────────────────────────
境内(地区) 3.41亿 97.18 1.91亿 97.09 56.06
境外(地区) 722.94万 2.06 384.13万 1.95 53.13
其他业务(地区) 265.62万 0.76 187.73万 0.95 70.68
─────────────────────────────────────────────────
专业设备制造业(业务) 3.50亿 100.00 1.97亿 100.00 56.1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7.95亿 100.00 5.47亿 100.00 68.81
─────────────────────────────────────────────────
核心部件(产品) 5.98亿 75.20 4.62亿 84.42 77.24
智能装备(产品) 1.83亿 23.07 8017.71万 14.66 43.72
其他(产品) 1377.43万 1.73 --- --- ---
─────────────────────────────────────────────────
境内(地区) 7.94亿 99.83 5.47亿 99.91 68.86
境外(地区) 133.16万 0.17 47.07万 0.09 35.3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核心部件(产品) 2.68亿 77.21 2.13亿 86.09 79.43
智能装备(产品) 7576.62万 21.86 3235.20万 13.10 42.70
其他(产品) 170.82万 0.49 --- --- ---
其他(补充)(产品) 153.05万 0.44 --- --- ---
─────────────────────────────────────────────────
境内(地区) 3.45亿 99.56 2.46亿 99.57 71.25
其他(补充)(地区) 153.05万 0.44 105.00万 0.43 68.60
─────────────────────────────────────────────────
专用设备制造业(业务) 3.47亿 100.00 2.47亿 100.00 71.23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产品) 3.20亿 65.43 2.58亿 76.87 80.73
涂布设备(产品) 1.32亿 27.12 5384.48万 16.04 40.64
涂布配件(产品) 1836.81万 3.76 1153.71万 3.44 62.81
涂布模头增值与改造(产品) 1616.57万 3.31 1124.29万 3.35 69.55
其他(产品) 149.73万 0.31 66.88万 0.20 44.67
其他业务(产品) 36.13万 0.07 35.54万 0.11 98.37
─────────────────────────────────────────────────
华东地区(地区) 2.80亿 57.35 --- --- ---
西南地区(地区) 6514.54万 13.34 --- --- ---
西北地区(地区) 5694.77万 11.66 --- --- ---
华中地区(地区) 4258.21万 8.72 --- --- ---
华南地区(地区) 3333.85万 6.83 --- --- ---
境外(地区) 705.19万 1.44 --- --- ---
华北地区(地区) 279.28万 0.57 --- --- ---
其他业务(地区) 36.13万 0.07 35.54万 0.11 98.37
东北地区(地区) 10.41万 0.0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5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1749.93│ 39.93│
│客户二 │ 9751.16│ 12.26│
│客户三 │ 7193.65│ 9.05│
│客户四 │ 4910.81│ 6.18│
│客户五 │ 3255.77│ 4.10│
│合计 │ 56861.31│ 71.5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4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0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8774.04│ 20.68│
│单位二 │ 2141.66│ 5.05│
│单位三 │ 1899.27│ 4.48│
│单位四 │ 1047.71│ 2.47│
│单位五 │ 1013.44│ 2.39│
│合计 │ 14876.13│ 35.0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作为深耕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涂布应用类和能源系统类,涂布应用类主要包含
锂电及泛半导体业务,产品涵盖核心部件、智能装备;能源系统类主要包含储能及氢能业务,产品涵盖储能
系统解决方案、氢能系统解决方案。
(三)经营模式
1、涂布应用类
公司涂布应用类主要包含锂电及泛半导体业务,产品涵盖核心部件、智能装备。
(1)盈利模式
基于对涂布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累,公司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服务于新型材料产业化应用,向客户提
供具有技术附加值的部件、装备及系统服务产品,并通过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为产品销售提供保障,从而获
得收入并实现盈利。
(2)研发模式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确立了锂离子电池、泛半导体等领域多头并进的研发模式,并坚持工艺引
领装备的研发机制,通过搭建工程中心、各类实验室等方式深度研究各领域的产品制程工艺,以解决客户痛
点及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前瞻性思考行业痛点以及前沿技术路线,持续升级迭代新技术及开发新产品
。
对于研发项目的实施,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将共同分析明确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方向,成立专门的项
目组,对新项目研发可行性、研发周期及成本,以项目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立项审批。立项通过后,逐步开
展设计、工艺开发、试制、验证在内的多项工作。在此基础上,研发部门将整合公司其他部门的相关资源,
把客户、市场、研发、工艺、质量等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对
项目进行辅助管理,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和项目开发经验的沉淀。
(3)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属于非标设备,专用性强,一般根据客户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公司坚持技术服务驱动
营销管理的模式,直面客户的产品工艺制程痛点,通过展示线或工程中心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可验证的定制
化产品方案。同时,公司拥有专业的产品交付工程师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现场调试服务,驻场解决
工艺异常。此外,本着为客户降本增效赋能,公司以丰富的产品线及技术服务优势作为支撑,在拓展增量市
场同时,积极挖掘存量市场的产品技改需求。通过“增量扩张+存量替换”的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打开公司
产品的应用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4)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分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件由公司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直采,非标准件交由供应
商按公司提供的图纸及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公司拥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根据客户订单需求,综合考虑安
全库存、生产计划等因素,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供货及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公司可以按需
采购到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
(5)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报告期内,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当客户有新的
产品型号和规格的需求时,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具体方案,试制出样品,样品经客户验收合格后再进
行批量生产。公司制定了《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等制度对安全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并通
过MES系统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2、能源系统类
公司能源系统类主要包含储能及氢能业务,产品涵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氢能系统解决方案。
(1)盈利模式
基于储能系统和氢能系统自研技术的深度积累,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结合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为客户提
供安全且性能优异的储能系统及制氢系统、储能电站开发设计建设及运维等一站式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从
而获得收入并实现盈利。
(2)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的研发模式,通过持续引进优质技术人才,搭建专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及工程实验中心
,在创新技术及智能管理方面持续迭代升级,研发平台主要负责产品战略规划、执行产品开发计划等工作,
工程实验中心主要承担材料开发、工艺验证、产品测试等相关工作,公司将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极致安全
、高效智能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3)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采取直销模式,获取客户的方式主要包括参与招投标、主动拜访、客户介绍、行业展会等
,通过对营销资源的高效整合,合理设定市场目标,科学制定营销策略,搭建高效能的营销团队,同时强化
市场与公司研发、生产、服务的协同,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以更具优势的产品及服务拓展市场。公司储能
及氢能业务在全国多个重点能源省市进行了产业布局,目前储能系统产品已远销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4)采购模式
公司依据市场需求及生产经营目标,科学制定相应的采购及供应商开发计划,采购的原材料到达指定位
置后,将由品质、仓储及相关部门完成质量检验后办理入库。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积极倡导阳
光采购机制,从开发准入、采购合作、考核评价等维度进行全面管理,维护优质供应商的良好合作,积极构
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障供应链健康稳定。
(5)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根据客户订单及潜在需求,提前制定生产计划,有序进行备料、
组装、测试、总装等工序。基于MES系统应用架构,公司积极推行精益生产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车间运行透
明化,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交付保障能力;同时,通过自动化产线建设,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强化生产运营
效率,提升核心产品良率,其中公司储能电池PACK产线重点工序自动化率可达100%。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报告期业绩概况
2024年,公司正处平台型技术多元化延伸拓展的关键转型期,除原有锂电业务外,储能系统业务在手订
单快速增加,泛半导体板块的资源投入持续加大,订单获取能力逐步强化,但受设备交付及收入确认周期影
响,非锂电板块在报告期内的收入贡献较小,短期内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一定承压。从经营数据来看,报
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44.55万元,较去年同期略增1.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00.40万元
,同比下降54.67%;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61949.33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3.74%,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产297436.66万元,较上年期末下降0.72%。
2、内部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虽然面临诸多行业发展不确定性的复杂背景,但在经营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始终坚定深耕
主业,持续引入优质科研人才及产业精英,坚持技术研发创新,持续强化科技管理;同时,公司持续提高经
营管理水平,科学利用MES、ERP、机器人等工具,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工厂,积极推进降本增效,
通过先进的技术、优异的产品品质及卓越的服务不断增强公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此外,在立
足国内市场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推广力度,持续推进全球化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在日本
新设1家全资子公司,进一步丰富了海外市场的业务布局,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725.24万元,
而去年同期境外尚未产生营业收入。
通过“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策略,以国际先进的涂层技术工程应用能力作为底层依托,报告期内公
司各板块业务均取得良好进展,主要如下:
(1)在锂离子电池板块,基于客户提质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公司围绕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
安全性能、智能化等技术趋势,持续进行产品的升级迭代;同时基于大量成功的替换改造经验,持续加大存
量市场的开发力度,通过新技术、新产品为下游客户原有产线的设备更新提供定制化升级方案,陆续推出粉
体设备解决方案、过滤器、全陶瓷双层全自动涂布模头等新品。报告期内,公司推出400型干法制膜复合一
体机,不仅可以实现电极膜片成型,以及电极膜片与集流体复合的一体化功能,而且还适用于固态电解质膜
片的制备;该产品的发布,完善了公司在“湿法+干法”设备的双线布局,紧跟电极技术主流和未来发展趋
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将通过不断的工艺及装备创新,匹配智能化系统集成工具的应用,持
续开发新产品,助力下游客户综合提升锂电池生产的一致性、安全性能和直通良率,实现降本提质,为行业
的智能制造升级赋能。
(2)在泛半导体板块,通过自研的定制化涂布模头、高精密注射泵、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稳
定可靠的“配方-工艺-设备”协同研究开发能力,完成了大面积溶液薄膜均匀涂布及结晶一体化布局。目前
公司产品已涵盖GW、中试、实验室的单结、叠层涂布设备,提供手套箱、自动化等定制化涂布整线技术解决
方案;作为全新拓展的业务板块,从2023年中期取得突破至今,公司累计已取得超1亿的订单,合作客户包
含京东方、康佳光电、天合光能、华晟新能源、极电光能等优质企业,其中公司GW级钙钛矿涂布系统(涂宽
2.4米)在报告期成功中标,进一步彰显了自研技术在超大尺寸涂布领域的进口替代信心。
在储能系统板块,公司下属子公司湖南安诚构建了以集中式及工商业储能为核心业务、用户侧储能产品
为辅助业务的多层次产品结构,持续强化升级了包括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估、温控、BMS等在内的多项核
心技术,报告期内集中式及工商业储能业务订单持续增加,成功中标“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2GW光伏基地
项目(二期)新能源项目储能系统及相关服务”,合同金额67600万元(含税)。
3、外部驱动因素
2024年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产业供需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挑战
诸多,但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也形成了新支撑,总体来
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长期来看,全球极端气候的变化,促使各国逐步加
大发展清洁低碳能源的决心及其能源转型力度,碳减排也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发展重点。2024年上半年,
工信部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锂电池行业规范公
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进一步明确要求企业应采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稳定、智能化程度高的
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应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
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的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快速
增长,将进一步提升电力和储能需求,加速推进太阳能、氢能及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升级,从而拉动
相关产业链的需求增长。在泛半导体领域,面板显示及半导体设备多为海外企业所垄断,国内鲜有厂商参与
;钙钛矿电池作为第三代光伏电池,在性能和特点上具备诸多优势,是新一代量产光伏电池的优良选择,在
光伏产业技术迭代升级及政策驱动下,中国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链初具雏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处于产业化
前期,随着钙钛矿加速迈向产业化,预计将带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五)行业发展状况及所处行业地位
1、行业发展状况
(1)锂电池行业
锂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类型。动力电池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依然
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494.4万辆,同比
增长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根据TrendForce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总销量716.97万辆,
同比增长23%。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4年1-6月,全球
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64.6GWh,同比增长22.3%,中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合计
份额近65%。供给层面来看,工信部今年5月出台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稿)的意见,引导行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提升企业产品性能要求,从而出清过剩落后产能,扶
持高质量产能替换;需求层面来看,国务院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
,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推动公共领域电动化,有望促进需求进一步释放。
与此同时,受益于储能政策优化、储能技术快速迭代、成本有效降低等因素,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
长,根据ICC鑫椤资讯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130GWh,同比增长35%。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
,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叠加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2025年有望达到1.85TWh,上述锂电池应用领域的持续
增长显著促进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大规模投资需求。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持续扩大与多元化应用,我国消费类锂离子电池行业整体市场向好发展。近
期,消费电子市场回暖迹象明显,2023年下半年以来,新品频出,市场逐步复苏,并带动整个产业链向上发
展。2024年复苏趋势延续,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5.85亿部,同比增长10.81
%,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0.95亿台,同比增长4.12%。根据MordorIntelligence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锂电
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73.30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27%。
(2)泛半导体行业
公司涂布技术在泛半导体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光伏钙钛矿行业、面板显示行业、半导体设备行业。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技术不断进步、政策支持等驱动因素下,全球太
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持续增加,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390GW,创历史新高。国内同样保持
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102.48GW,同比增长30.68%。根据国际可
再生能源机构(IRENA)在《全球能源转型展望》中提出的1.5°C情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需要达
到11000GW以上,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约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90%。在光伏行业持续增长
、电池技术迭代加速、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以及制造成本加速降低的背景下,钙钛矿电池作为第三代光伏
电池,在性能和特点上具备诸多优势,是新一代量产光伏电池的优良选择,在光伏产业技术迭代升级及政策
驱动下,中国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链初具雏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处于产业化前期,各企业主要以中试线为
主,多条GW级产线正在规划推进中,随着钙钛矿加速迈向产业化,预计将带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华创证券
分析师预测,预计到2030年全球钙钛矿组件市场空间将达到1816亿元,2024-2030年CAGR约108%;预计到203
0年全球钙钛矿设备新增市场空间将达到830.6亿元,2024-2030年CAGR约80%。
面板显示领域,在LCD高世代产线中,凭借高世代所带来的技术、成本化优势,以及其高昂的资本开支
,国产厂商具备显著优势,未来整体供给平稳。除此之外,OLED凭借高对比度、可弯曲、快速响应等优势,
应用场景和市场边界不断扩展。在国家各项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我国以AMOLED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进
入了快速发展期,自主创新实力增强,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在小尺寸显示领域,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
,2024年上半年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4.2亿片,较去年同期增长50.1%。OLED在智能手机的
渗透率由2018年的不足30%攀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51%,预计2024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55%。在中大尺寸显
示领域,华为已经推出了配备OLED屏的pad,苹果将上市OLED版IPad,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SCC预测,2026年O
LED平板电脑面板营收有望超20亿美元,此外,在笔电、车载、TV等产品上OLED技术表现亮眼,逐步打开中
大尺寸显示产品的市场空间。
半导体行业受技术迭代、应用创新、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呈现周期性特征。在全球AI热潮
持续推动下,随着下游需求不断复苏,半导体行业或将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据SIA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
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总额为1499亿美元,比2023年第二季度增长18.3%,比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6.5%,季度
销售额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环比增长。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日前发布的《年中总半导体设备
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3.4%,20
25年有望进一步创下1280亿美元的新高。当前半导体行业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作为业界公认的超越“摩尔
定律”的有效途径,先进封装增速显著。据Yole数据,2022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为443亿美元,占整体
封测市场规模46.6%;并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786亿美元,占比54.8%,2022-2028年CAGR约10%,高于整体
封装市场2022-2028年CAGR7.1%。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销售市场,同时,中国半导体设备
国产化仍在进一步提速,芯谋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1.7%,预计2024年国产
化率达到13.6%。
(3)氢能行业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的战略。近些年包括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及中东诸国均发布了氢能战略发展规划。我国也正积
极发展氢能,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工信部等七部门指出围绕石化化工、钢铁、交通、储能、发
电等领域用氢需求,构建氢能制、储、输、用等全产业链技术装备体系。除了政策支持外,材料技术和生产
工艺进步、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持续推动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据Frost&Sullivan统计,氢燃料电池系统
的价格由2018年的12300元/kW降至2022年的4800元/kW,复合年降幅21.0%。在政策支持和行业共同努力下,
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产业链体系雏形初步建立、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化步伐正加快推进。
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
亿元。到2050年氢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
,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累计可拉动33万亿元经济产值。
(4)储能行业
受益于各国可再生能源转型加速、储能政策和市场环境优化等因素,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内
市场,风电光伏装机继续高增,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1-6月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28.3GW,同
比增长26.5%;同时,储能单位投资成本降低,推动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
,2024年1-6月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26.4GWh,同比增长48.5%。海外市场,因经济性提升和可再生
能源配套需求提升,美国储能项目落地进度加快,大型储能装机增长强劲;欧洲多国储能支持政策落地,多
个GWh级大型储能系统项目启动,是快速增长的增量需求市场。根据有关机构统计,2024年1-6月全球储能电
池出货量达130GWh、同比增长35%。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多年以来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持续的研发投入、高精密制造的能力、严格的质量管控以及完善的
产品体系,国内率先实现了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行业内已建立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成长
为国内领军企业。在核心部件板块,公司的锂电池涂布模头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实
现了进口替代。在智能装备板块,目前公司在国产化率较低的泛半导体及氢能源领域均有所布局,且在多个
领域已实现销售突破。公司将充分把握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技术的平台型优势,在多个“卡脖子”领域进一步
推动我国智能化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锂电池分会证明,公司生产的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能够满足目前主
流锂电池厂商对锂电池极片涂布工艺要求,具备与国外领先品牌竞争的能力,实现了进口替代。作为行业标
准主导起草单位之一,公司参与了机械行业标准计划编号2021-0887T-JB《狭缝式涂布模头》及电子行业标
准计划编号2021-1258T-SJ《锂离子电池极片涂覆均匀度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证
明,公司主导产品高精密狭缝式锂电池极片涂布模头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21%、
26%和31%,本土企业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且市场占有率连续增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科学的战略定位与多元产业布局
公司始终牢牢抓住能源技术变革的发展趋势,坚定落实平台型技术企业的战略定位,通过“纵向延伸+
横向拓展”的策略,以先进的涂层技术工程应用能力为底层依托,目前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业及产品布局。
通过材料科学、工艺技术及装备能力的长期探索与积淀,公司在原有锂电业务延伸拓展了新型核心部件、智
能制浆系统、高精度检测系统、智能化整线装备等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在钙钛矿太阳能、面板显示、氢
能、储能等非锂电领域亦有持续订单突破,且在半导体晶圆涂胶及板级封装领域,公司正积极加大研发投入
,加速下游应用企业、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充分把握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机遇,助推新型材料的产业化
应用,在更多“卡脖子”领域全力推动我国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未来,随着多元板块的经营规模化及产
业化,将充分释放平台型技术企业的延展性,从而实现公司在多条赛道的稳健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2、成熟可靠的研发创新机制与多场景自研核心技术
公司始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工艺引领装备的研发模式,搭建不同应用领域的涂布工
程中心及各类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持续引入专业科研人才及产业链精英,
形成从需求想法、结构设计、产品打样、产品性能验证一体化自主研发的成熟可靠机制,同时导入自动化、
智能化技术,在多个应用场景已具备协同客户解决终端产品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生产等核心课题的能力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
荣誉称号。基于国际先进水准的涂布技术优势,公司储备了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不仅涵盖材料端、工
艺端、装备端的各类产品技术,还覆盖锂离子电池、泛半导体、氢能、储能等场景应用技术,公司掌握的核
心技术包括高分子材料合成、精密加工、智能控制、湿法涂布、干法涂布、系统集成等。报告期内,公司持
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为4023.44万元,同比增长44.8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48%。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共拥有343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266项(德国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34项
;软件著作权55项和多项专有技术。
3、高品质生产及售后服务优势
公司拥有一批专业的技工团队、高标准的生产车间以及完善的制造和品质检验体系,在涂布技术应用产
品生产工艺方面,公司积累了从原材料研究及选型、制程工序设计、超精密加工、制程品质保障的丰富经验
,并基于当前国内工业母机水平通过自主改造生产设备及对生产工况有效控制,成功攻克了核心部件超镜面
加工的难题,成为国内少有的在核心部件机械加工精度方面,可与国外厂商进行同台竞争的企业;同时公司
擅于提前思考行业难点以及前沿技术路线,有针对性的预研或者改造相关设备,从而帮助客户预测可能出现
的问题,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另外,公司产品具备非标定制化的特点,工艺属性强,试错成本高,产品的使
用状况直接影响客户的制程成本,对快速解决异常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历经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产品批量交
付,公司沉淀了深厚的产品交付经验,并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且实操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团队
,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或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反馈,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4、国产替代品牌及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