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维峰电子(301328)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1328 维峰电子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及新能源连接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连接器(行业) 5.29亿 99.03 2.17亿 98.72 40.93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519.30万 0.97 279.87万 1.28 53.89 ───────────────────────────────────────────────── 工业控制连接器(产品) 2.58亿 48.23 1.16亿 52.78 44.93 汽车连接器(产品) 1.39亿 26.09 6224.84万 28.38 44.67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 1.31亿 24.45 3726.03万 16.99 28.5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519.30万 0.97 279.87万 1.28 53.89 其他(产品) 138.74万 0.26 --- --- --- ───────────────────────────────────────────────── 境内(地区) 4.41亿 82.50 1.71亿 78.18 38.91 境外(地区) 8830.81万 16.53 4505.43万 20.54 51.02 境内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519.30万 0.97 279.87万 1.28 53.89 ───────────────────────────────────────────────── 直销主营收入(销售模式) 5.29亿 99.03 2.17亿 98.72 40.93 直销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519.30万 0.97 279.87万 1.28 53.8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连接器(产品) 2.39亿 99.15 9843.40万 98.78 41.23 其他(产品) 205.54万 0.85 121.64万 1.22 59.18 ───────────────────────────────────────────────── 境内(地区) 1.99亿 82.81 7998.19万 80.26 40.11 境外(地区) 4139.38万 17.19 1966.85万 19.74 47.5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连接器(行业) 4.84亿 99.37 2.06亿 99.54 42.57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305.98万 0.63 95.19万 0.46 31.11 ───────────────────────────────────────────────── 工业控制连接器(产品) 2.67亿 54.87 1.15亿 55.72 43.16 汽车连接器(产品) 1.20亿 24.75 6057.42万 29.29 50.29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 9349.94万 19.21 2800.97万 13.54 29.9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05.98万 0.63 95.19万 0.46 31.11 其他(产品) 262.94万 0.54 --- --- --- ───────────────────────────────────────────────── 境内(地区) 3.78亿 77.72 1.48亿 71.73 39.22 境外(地区) 1.05亿 21.65 5751.37万 27.81 54.59 境内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305.98万 0.63 95.19万 0.46 31.11 ───────────────────────────────────────────────── 直销主营收入(销售模式) 4.84亿 99.37 2.06亿 99.54 42.57 直销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305.98万 0.63 95.19万 0.46 31.1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连接器(产品) 2.41亿 99.26 1.02亿 99.25 42.25 其他(产品) 179.29万 0.74 76.64万 0.75 42.74 ───────────────────────────────────────────────── 境内(地区) 1.85亿 76.17 --- --- --- 境外(地区) 5781.84万 23.8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6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7941.43│ 14.87│ │第二名 │ 4853.79│ 9.09│ │第三名 │ 3095.87│ 5.80│ │第四名 │ 2249.79│ 4.21│ │第五名 │ 1979.74│ 3.71│ │合计 │ 20120.62│ 37.6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457.91│ 12.20│ │第二名 │ 2355.97│ 11.69│ │第三名 │ 1924.69│ 9.55│ │第四名 │ 1400.84│ 6.95│ │第五名 │ 969.65│ 4.81│ │合计 │ 9109.06│ 45.2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连接器行业概况 1、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主营产品为高端精密连接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ADAS 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光伏、储能与充电逆变系统等。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C39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 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大类,属于“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中类,属于“其他 电子元件制造(C3989)”小类。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属于“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类,属于“1.2电子核心产业”中类,属于“1.2.1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小 类。 2、全球连接器行业概况 2023年,受全球经济下行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相较于前一年度略有缩减,但随 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加速,以及5G技术和AI服务器等新兴应用领域的需求爆发,产业链由主动削 减库存向被动消化库存阶段过渡,连接器市场逐渐复苏。根据Bishop&Associates发布的《2024ConnectorI ndustryForecast》,预计2024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851.28亿美元,同比增速约4%。(注:由于 可供查询的第三方统计数据暂未更新,本报告涉及的部分行业数据仅更新到2023年度) 未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持续成熟与广泛应用,连接器行业将稳步迈向技术 创新驱动的发展新阶段。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环境的变迁与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头部企业在华设 厂加速技术外溢,使得国产化替代成为连接器行业内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潮流。在此背景下,中国连接器企 业需要积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并拓宽市场边界,力求在技术与市场上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市场结构方面,2023年全球连接器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通讯、汽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和轨道交通。 通讯行业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连接器最大应用市场,预计随着全球5G 建设的快速推进,数据中心的扩容以及算力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讯连接器市场将进一步打开。汽车是连接器 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当下,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汹涌澎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全球新 能源汽车销量以及渗透率持续提升,这将驱动汽车连接器的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区域分布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连接器行业在中国市场呈现出强 劲的增长势头。根据Bishop&Associates的数据,中国是连接器第一大市场,2023年占据全球30.51%的市场 份额,与北美、欧洲、亚太(不包含日本和中国)、日本五大区域合计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全球连接 器市场规模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以中国、北美和欧洲为主要市场,亚太地区(不包含日本和中国)和日本为重 要补充的格局。未来,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全球连接器市场将迎来更 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连接器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全球连接器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品种料号丰富,经营规模各异。然 而,前十大厂商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高效的生产能力,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连接器市场呈现逐渐集中化的趋势,根据Bishop&Associates统计,1980年至2020年,全球前十大连接器厂 商市占率从38%上升至60.8%。根据观知海内信息网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全球连接器市场的竞争格局中,泰 科电子以15.4%的市场份额占据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安费诺,占比11.0%;莫仕则以6.1%的市场份额位列 第三。立讯精密与Aptiv分别占据5.1%和4.8%的市场份额,而富士康则以4.1%的市场份额跻身前列。其余企 业共同占据了53.5%的市场份额。当前,全球连接器市场集中度较高但区域分布广泛,头部企业占据了较大 的市场份额,连接器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3、中国连接器行业概况 中国在全球连接器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Bishop&Associates数据显示,中国、北美洲以及 欧洲是全球连接器行业最主要的市场,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向中国大陆聚集,全球连接器的生产重心亦随之 向中国大陆转移。自2015年至2023年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实现了从147.19亿美元至249.77亿美元的稳健 增长,期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83%,这一增速显著超越了同期全球市场的平均水平。中国作为全球连接器 最大的市场,2023年,中国连接器市场的销售额全球占比达到30.51%。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电信业以及消费电子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连接器技术的持续创新 与升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同时也为连接器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24—2029年中国连接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1851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99%。 2024年中国连接器行业在市场规模恢复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国产替代步伐加快、技术创新频繁涌现、应 用领域日益多样化的特点。通信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是主要的增长引擎,政策扶持与产业链的协同作用将 进一步促进行业的高端化和智能化转型。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以及绿色制造技术的深入应用,连接器行 业有望在技术壁垒突破与市场需求扩张中持续受益。同时,连接器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提升产品设计和定制化能力、高效的成本控制和生产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产品更新迭代能力,以满 足市场对高速、高频、高密度、小型化、智能化等高性能连接器的需求。 4、公司所处连接器细分行业概况 (1)工业控制领域 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迅猛加速,半导体、AI服务器、机器人等诸多领域高速发展,以及国产 品牌进口替代步伐的不断深化,工控行业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根据MIR睿工业发布的《2023年中国自动化市 场总结及预测》,预测2024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同比上升0.5%,约为2924.22亿元。随着中国工业互联网 建设的逐步深入与智能制造的稳健前行,工业自动化水平正持续提升,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 大。在此背景下,结合日益增长的国产化替代需求,中国工业控制连接器厂商将率先迎来发展新机遇,成为 这一趋势下的直接受益者。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日益精进,生产、控制、反馈及辅助装置等各类工业自动化设备在机床制造、工 业机器人领域以及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应用范畴持续拓展,有力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根据Fros t&Sullivan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约3258.7亿美元,实现了7.14%的同比增长率。 未来,随着全球工业4.0时代的逐步推进,工业设备与生产过程正逐步展现出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 发展态势,各领域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持续上扬。工业控制连接器将在技术迭代、应用拓展和市场竞 争中持续升级,国产企业逐步从“跟随者”向“并行者”转型,未来有望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核心地位。 (2)汽车领域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的产销 量分别达到了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强劲发展,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1288.8万辆与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与35.5%,连续10 年位居世界首位。此外,得益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突破以及品牌建设深化等方面不 懈努力,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尽管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及压力加大,2024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仍达到 了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 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技术的持续进步与整车制造成本的逐步降低,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 力倾斜与市场的高度认可。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汽车连接器作为汽车电路系统中的关键传输媒介,主要负责连接线束与各类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 电路的电流传输及信号交互过程。依据传输介质不同,可分为传输交换数据信号的高速连接器和传输交换电 流的高压、低压电连接器。其中,低压连接器普遍应用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与汽车产业智能 化转型拉动高压连接器与高速连接器需求增加,并伴随连接器单车价值量提升,形成广阔的增量市场。传统 燃油车使用低压连接器单车价值在1000元左右,纯电动乘用车单车使用连接器价值区间为3000-5000元,纯 电动商用车该区间则为8000-10000元,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和电动化渗透和升级,连接器单车价值量提升明 显。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近2800亿美元,预计到2027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4156亿美元。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 规模为690亿元,同比增长5.7%。预计2023年其市场规模将达721亿元。随着“车路云”融合新时代的到来, 国内外自动驾驶项目的迅速推进,以及智能座舱娱乐体验的持续丰富化,大量的信息交互需求极大地促进了 智能汽车舱内外的高速互联,这导致了汽车内部对连接器的需求大幅增加。 (3)新能源领域 在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持续颁布了针对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多项优惠政策,旨 在促进新能源体系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努 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发展目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 277.57GW,同比增长28.3%,累计装机突破880GW。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 线图》,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531-583GW。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深入实施,光伏发 电、风能发电及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将迎来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装机容 量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连接器市场亦将随之持续扩大,其未来势必成为连接器市场的主要需求领域之一。 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直接影响发电 效率与系统稳定性。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急速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 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出货量规模达381.4GW,五年复合增速约29.19%。初步估算,2024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出货量规模将达423GW。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光伏逆变 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内陆)光伏逆变器总出货量达131.7G W,较上年增长约60GW,年增长约85%,2023年出货量约为170GW。预计未来中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将继续高 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总出货量将超过200GW。 (二)连接器行业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1、主要特点 连接器是电子电路中至关重要的连接桥梁,它在器件与精密组件、组件与坚固机柜、系统与复杂子系统 之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电连接和精确信号传递的作用。其卓越的性能与品质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高度可靠 性及高效运行效率。随着通信、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多元化与快速发展 ,对连接器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下所展现出的高性能与高品质要求愈发严苛。连接器行业的发展还显著呈 现出窄间距化、高度集成化、超高速率化以及高频率化的显著特点。 (1)环境适应性 工业环境往往充斥着灰尘、污垢及各类腐蚀性物质,并伴随着振动、冲击等复杂状况,这就要求工业控 制连接器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方能应对复杂且严苛的应用环境。此外,自动化设备需持续长时间运行以 确保生产效率,且自动化产线的稳定性对于产品良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连接器在持久工作中的稳 定性,对于自动化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与拓展,连接器所需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势必将进一步提升。这也对连接器厂商 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定制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需充分考量不同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 方案,以确保产品能够具备卓越的可靠性。 (2)电子元件模块化、集成化、间距窄 随着无线通信、服务器、数据存储、新能源及医疗器械等领域设备日益小型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电 子元件的数量急剧增加,这一变革不仅促进了电子元件的模块化与集成化进程,也相应地提升了连接方案的 模块化与集成化程度。在此背景下,连接产品面临着更为综合的性能要求,包括通流能力、高速高频传输能 力及环境适应性等。具体而言,工业控制设备中的通用板对板连接器间距已从2.54mm、2.0mm、1.27mm逐步 缩小至0.8mm、0.635mm、0.5mm、0.4mm,同时,线对板I/O连接器亦呈现出显著的窄间距发展趋势,最新的 微型I/O连接器相较于标准I/O连接器,在体积上更为紧凑,稳定性则更为卓越。 此外,随着多路复用等信号并行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信号类型,包括电信号、微波信号及 光信号等,需被集成至同一连接器中,并确保各信号能够独立、无干扰地传输。这一需求促使连接器的集成 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单个连接器所对应的PIN针数量持续增加,信号传输通道更为丰富,所 能实现的功能亦更为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连接器制造商需具备强大的精密加工能力,并在模具设计、焊接 等工艺环节实现精细化运营,以达成更窄的间距,进而实现更高的集成度。 (3)高速率、高频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推进,电子系统所传输的瞬间数据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当前,工业控制连 接器的主流传输速率已攀升至3Gbps以上,并正逐步向40Gbps乃至更高传输速率发展。与此同时,数据传送 对于更大带宽的需求,也促使信号频率的上限不断提升。针对这一趋势,连接器需具备实现更高速率与更高 频率信号传输的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克服高速高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交变电磁干扰。为此,连接器制 造商在产品设计阶段需借助电磁仿真软件进行详尽的评估,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遵循更为严格的高精度标准 ,以确保连接器的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2、发展趋势 (1)市场集中度提升 根据Bishop&Associates的数据,2022年前100名连接器制造商占据了整个电子连接器市场86%的市场份 额。2023年,前10名连接器制造商占据总市场份额的52.6%,为420.61亿美元,比2022年的51.9%略有上涨。 泰科电子、莫仕、安费诺这三家大型厂商市场份额约占全球总体份额的30%以上。此外,行业兼并购也持续 进行,根据接插世界网统计,1985-2018年间,连接器行业已有589起并购。其中从1985-1999年进行了126次 ,2000-2018年进行了463次,并购明显加快。在并购浪潮中,三大连接器巨头安费诺、泰科、莫仕一直积极 收购一些竞争对手。从1999年到2018年,安费诺收购了52家公司,在同一时期内,莫仕收购了27家公司,泰 科收购了25家公司。 (2)定制化需求上升 传统连接器属于无源器件,更多表现为标准化产品,随着下游应用日益广泛,连接器个性化需求逐渐增 高,功能、结构、体积等方面要求也随之提升。为满足下游应用领域厂商需求,连接器正由标准化产品向定 制化产品演变。在此背景下,连接器厂商需要越来越注重定制化能力的提升,包括降低定制化成本,缩短定 制化时间,从而将定制化产品大量快速地向市场推广。要求连接器厂商在产品开发,工艺生产等全流程都具 备定制化的服务优势,并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制造快速实现客户综合连接技术解决方案需求和多品种、小 批量快速交付需求。 (3)国产化替代趋势加深 目前通讯、工业控制、新能源等领域连接器市场份额主要以欧美连接器大厂为主。但中国在通讯、工业 控制、新能源、医疗、汽车等领域的终端产品实力不断增强,众多下游市场规模逐渐发展壮大。随着下游终 端厂商需求和技术推动,我国连接器厂商设计创新能力、生产技术实力不断提升,叠加国际贸易摩擦导致跨 境采购不确定性增加,下游本土企业既有降低原材料成本的需求,又对供应商有贴近生产地的诉求,故越来 越多的下游本土企业倾向于采购同等质量标准下价格更优惠的国产连接器,从而加速推进连接器的国产化替 代和本土化生产。连接器的国产化趋势逐渐加深。同时,以风电、光伏、储能及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 经济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国产替代趋势下,国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始终秉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专注于高端精密连接器市场的开拓,深耕工业控制连接器、汽 车连接器及新能源连接器领域,集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于一体,全力打造全面的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 目前已覆盖17大产品系列,超过50000个产品料号,产品可广泛用于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 三电”系统、光伏逆变系统等系列应用场景。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紧握新能源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契机,以工业控制连接器为基石,汽车及新能源连接 器为两翼,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格局。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高效的连接器解决方案,以 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工业控制连接器 (1)工业控制连接器产品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工业控制领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升级。现代工 业控制系统集成了大量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设备,这些设备之间需要高效、可靠的信号传输和电力连接 。连接器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关键组件,其性能优劣能直接影响工业控制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工业 控制连接器还需要具备防水、防尘、抗震等特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因此,高性能、高可靠性、 高耐用性的连接器能够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实现信号的快速、稳定传输,确保设备各个部件之间的指令传达 及时无误,有效避免因信号延迟或中断导致的设备卡顿、运行不协调等问题,保障整个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转 。 在工业控制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板对板连接器以及线对板连接器,具体可应用在伺服电机、可编程 逻辑控制器(PLC)、机械手臂、工业电脑、机器人等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工业控制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高速板对板连接器、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高精密板对板连接器以及公母同体板对板连接器,产品多用于信 号传输与供电,间距从0.4mm、0.5mm到3.96mm、5.08mm不等,传输速率从5Gbps到40Gbps不等,可提供SMT、 THT等各种线路板安装方式;工业控制线对板连接器多用于信号输入及输出,间距从0.8mm、1.0mm、1.27mm 到5.08mm、7.5mm、10.16mm不等,传输速率从5Gbps到30Gbps不等,可提供18-36AWG多种线径规格方案。 (2)公司工业控制连接器的产品应用 工业控制系统中包含大量电气元件及设备,从PCB线路板、传感器,到驱动器、电机,再到工业电脑、 电气柜等,这些设备必须相互连接并协同工作,从而产生了对工业控制连接器的大量需求。公司的工业控制 连接器不仅在伺服电机、PLC等传统工业控制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同时,在新兴应用场景,如机器人、AI服 务器电源、电梯控制也导入了多家客户并量产。与其他类型的连接器相比,工业控制连接器的应用环境更为 复杂,设备需要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刻面临高温、潮湿、强震动等恶劣工况。公司所生产的高性能、高 精密工业控制连接器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这些因素,选用特殊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从而能 够在严苛环境下确保电气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无损耗、不失真,避免因信号衰减引发的设备故障,进而有效延 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汽车连接器 (1)汽车连接器产品 公司聚焦不同应用场景,重点布局中低压信号传输连接器,同时积极拥抱智能驾驶,以高频高速连接器 作为业务补充,协同发展。在中低压信号传输领域,公司的汽车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 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负责信号传输与供电。产品间距多样,涵盖0.5mm、0.8mm、1.0mm、2.0mm、2.2mm 、2.54mm、3.0mm、3.7mm、4.0mm、6.0mm,防水等级达IP67、IP68、IP6K9K。具备端子加固、互配防呆、二 次锁扣设计,抗震动性强,接触与传输性能稳定,还能提供多种安装设计。 此外,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维康汽车,完成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高速连接器产品的开发。 目前已拥有FAKRA、MINIFAKRA、HSD、以太网、车载TYPEC、高速摄像头、雷达壳体(超声波雷达、4D毫米波 雷达、激光雷达)等多款高频高速连接器产品,获得多家客户定点并实现小批量量产。 (2)公司汽车连接器的产品应用 公司中低压信号传输连接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电控系统) ,还包括部分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车灯控制系统应用。“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 管理系统,负责监控电池的状态、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等。低压连接器在BMS中起到连接电池模块、传感 器和控制器的作用,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公司提供的三电系统中低压精密连接器能满足严格的 安全标准,并具有可靠的绝缘性能、耐电压性能和耐温性能等。同时具有良好的插拔性能、抗震性能和耐腐 蚀性能,保障汽车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公司高频高速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车身的智能座舱(GPS、360环视系统、多联屏显、人机互联)、自动驾 驶(高速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联网(USB、电源)等。高频高速连接器是智 能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高频高速连接器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内部各个子系 统之间的高速、准确的数据传输和信号控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驾驶体验。 3、新能源连接器 (1)新能源连接器产品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多用于信号控制传输,间距从1.27mm、2.0mm到5.08mm、7.62mm不等,具有双 触点、多触点端子结构设计,实现可靠连接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能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稳定工作,主要应 用在太阳能及风能逆变系统。此外,公司持续拓展家用、商用储能以及充电应用所需的连接器,提供光伏储 能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光、储、充三领域的全方位覆盖,强化新能源连接器业务布局。 (2)公司新能源连接器产品的应用 在新能源领域,新能源连接器作为实现光伏、风能等发电装置内部设备电气连接的核心部件,发挥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从光伏面板、电池组件,到汇流箱和逆变器等设备,均依赖新能源连接器构建稳定的电气连 接通路。鉴于新能源发电装置的运行特性,其对连接器的安全性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此外,新能源发电系统多处于户外环境,面临动物撞击、复杂气象条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这对系统的 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新能源连接器不仅要具备高效处理电信号的能力,还需具备卓越的抗腐 蚀性能,确保在潮湿、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要具备可靠的防漏电保护机制,以保障人员与设 备安全;并且能够适应户外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包括高温、低温、强风、暴雨等极端条件,从而维持整个 新能源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三)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清晰、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在未来短期内亦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1、研发模式 公司经过20多年的研发积累,已建立丰富的标准产品案例库,覆盖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