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普莱得(301353)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1353 普莱得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动工具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动工具(行业) 8.66亿 99.30 2.44亿 98.30 28.18 其他业务(行业) 606.97万 0.70 421.34万 1.70 69.42 ───────────────────────────────────────────────── 电动工具整机(产品) 8.03亿 92.05 2.22亿 89.44 27.66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6322.01万 7.25 2200.04万 8.86 34.80 其他业务(产品) 606.97万 0.70 421.34万 1.70 69.42 ───────────────────────────────────────────────── 国外(地区) 5.92亿 67.86 1.68亿 67.52 28.33 国内(地区) 2.80亿 32.14 8063.43万 32.48 28.77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8.72亿 100.00 2.48亿 100.00 28.4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动工具整机(产品) 3.98亿 96.69 1.19亿 95.44 29.90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1146.04万 2.79 446.56万 3.58 38.97 其他业务(产品) 216.63万 0.53 121.30万 0.97 55.99 ───────────────────────────────────────────────── 国外(地区) 2.78亿 67.69 8348.59万 67.00 29.99 国内(地区) 1.33亿 32.31 4111.67万 33.00 30.9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动工具(行业) 7.08亿 99.24 2.13亿 98.65 30.16 其他业务(行业) 543.37万 0.76 291.50万 1.35 53.65 ───────────────────────────────────────────────── 电动工具整机(产品) 6.89亿 96.56 2.04亿 94.48 29.69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1911.63万 2.68 902.91万 4.17 47.23 其他业务(产品) 543.37万 0.76 291.50万 1.35 53.65 ───────────────────────────────────────────────── 国内(地区) 4.50亿 63.05 1.42亿 65.79 31.66 国外(地区) 2.64亿 36.95 7401.83万 34.21 28.09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7.13亿 100.00 2.16亿 100.00 30.3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动工具整机(产品) 3.43亿 96.16 1.09亿 95.16 31.87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1106.81万 3.10 411.62万 3.58 37.19 其他(补充)(产品) 262.93万 0.74 143.61万 1.25 54.62 ───────────────────────────────────────────────── 国外(地区) 2.35亿 65.91 7945.19万 69.19 33.81 国内(地区) 1.19亿 33.35 3393.63万 29.55 28.54 其他(补充)(地区) 262.93万 0.74 143.61万 1.25 54.62 ───────────────────────────────────────────────── 电动工具(业务) 3.54亿 99.26 1.13亿 98.75 32.04 其他(补充)(业务) 262.93万 0.74 143.61万 1.25 54.6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8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2923.19│ 14.82│ │第二名 │ 10804.78│ 12.39│ │第三名 │ 9855.15│ 11.30│ │第四名 │ 8885.40│ 10.19│ │第五名 │ 4464.88│ 5.12│ │合计 │ 46933.40│ 53.8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7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875.22│ 5.26│ │第二名 │ 2238.24│ 4.10│ │第三名 │ 2139.97│ 3.92│ │第四名 │ 1636.57│ 2.99│ │第五名 │ 1332.95│ 2.44│ │合计 │ 10222.95│ 18.7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的分类 公司一直从事电动工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工具专业制造商之一 ,致力于成为电动工具领域ODM专业制造商和OBM品牌商。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制造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 。 2、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现状 电动工具是以电动机或永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的一种机械化工具,具有携带方便、操作 简单、功能多样、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 房屋装修、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园艺等行业。 电动工具行业自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并形成产业化,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者对高效、便捷工具的需求增加 ,电动工具的需求场景在逐渐拓宽,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庞大的 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为电动工具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构筑了坚实基础。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驱动 下,中国电动工具行业正逐渐突破传统代工模式,向自主品牌的创造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国产自主品牌正 在加速崛起,在国际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行业正逐步完成库存周期调整,下游渠道补库存需求呈现持续回升态势。结合宽 松货币政策对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及房地产、建筑业等下游行业景气度回升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电动工具市 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根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市 场规模为395亿美元,预计未来仍将以2.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并在2029年达到约455亿美 元的市场规模。 3、电动工具行业发展趋势 ①小型化、无绳化、锂电化 电动工具大都是手持进行操作,因此除了要求电动工具有较高的性能外,还要求其轻巧、操作舒适、对 操作者和环境没有危害。小型化和无绳化的电动工具在使用上能更好地满足上述要求。无绳类电动工具在上 世纪六十年代就已问世,但受限于动力和续航能力较弱、购置成本较高,早期市场上的电动工具多以交流电 动力产品为主。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绳类电动工具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全球无绳类电 动工具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②国内自有品牌兴起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动工具行业整体的生产运营能力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实力逐渐提升,规模企业已经 兼具了自主创新和生产制造实力。因此,具有实力的生产企业顺应行业发展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将重心转向 自有品牌的开拓与创新上,在为国际品牌提供OEM和ODM服务的同时逐渐发展OBM业务,建立自身产业链和品 牌优势。随着电动工具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的兴起,国内电动工具企业布局线上销售业务以发展自有 品牌。内销市场中,外资品牌产品已逐渐被国内一些优质企业的中高端产品所代替,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逐 年提高。随着我国电动工具行业自有品牌的兴起,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外销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 变化,国产品牌有希望进入国际一线品牌的行列。 ③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电子技术不断升级和广泛应用下,电动工具朝着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大步迈进。无刷电机、高转 速电机、蓝牙技术、移动储能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投入应用,从使用效率、便携性、协同作业能力、节 能环保到安全性能等全方位提升电动工具的综合性能,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④国内需求市场全面扩大 电动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工业生产两大领域。在高端制造方面,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高铁建设、船舶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在工业生产方面,则普遍服务于建筑道路、装饰装潢、木业加工 、金属加工等行业。当前,从专业工业级到DIY消费级,电动工具市场需求呈现全面增长态势。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三方面驱动因素:其一,我国产业升级进程加速,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 设持续投入,直接拉动了工业级电动工具需求;其二,在欧美成熟市场,电动工具已成为家庭提高生产效率 的必备品;其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和消费升级,居民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带动了 旧房改造、家装维修等需求激增,同时汽车保有量增长也催生了大量售后维修需求,这些都为家用电动工具 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⑤跨境电商助推行业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跨境电商正在全方位重塑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格局。在渠道层面 ,电动工具企业纷纷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构建全球化营销网络,其中跨境电商通过海外 仓等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在市场拓展方面,DTC直销模式实现了企业与海外消 费者的直接对接,不仅满足了全球市场对高效便捷工具的需求,更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消费洞察以指导产品 创新。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数字化营销工具和精准数据分析,有力助推了企业品牌国际化进程, 使其能够基于实时市场反馈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为行 业创造了有利环境,推动跨境电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外贸效率,引领电动工具产业向智能化、高效 化方向转型升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 (1)主营业务 公司一直从事电动工具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工具专业制造商之一, 致力于成为电动工具领域ODM专业制造商和OBM品牌商。公司紧跟市场需求,专注于电动工具领域的技术研发 投入,保持并不断提高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系列,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发展,产品 系列持续增加,目前拥有电热类、喷涂类、吹吸类、钉枪类、冲磨类、电源类、其他类等七大系列、近400 种规格型号,广泛应用于家庭装修、工业制造、建筑施工、园林维护等多个领域。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丰富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经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等优势 ,公司服务了众多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品牌商及零售商,进入了如StanleyBlack&Decker(史丹利·百得)、 BOSCH(博世)、Makita(牧田)、Einhell(安海)、ADEO(安达屋)、Kingfisher(翠丰)、HarborFrei ghtTools(HFT)、LOWE'S(劳氏)、Hikoki/Metabo(高壹/麦太保)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商体系,为其 提供ODM电动工具产品,建立了长期、稳定且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出口欧洲、美洲、 亚太等市场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户粘性不断增强。同时,公司依 托多年来积累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优势,积极开展自有品牌建设,不断加强OBM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以实 现品牌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按用途可分为电热类、喷涂类、吹吸类、钉枪类、冲磨类、电源类、其他类七大类,产品包括 热风枪、电动喷枪、电动钉枪、吸尘器、吹风机、喷雾器、打胶枪、打气泵、螺杆切割机、电钻、角磨、清 洗刷等,主要应用于家庭装修、工业制造、建筑施工、园林维护等场景。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从横向和纵向全方位开发新产品、拓展产品系列。电动工具大都是手持进行操 作,要求产品使用轻巧舒适、安全性高,因此,锂电类(DC)电动工具更具优势。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发 展,锂电类(DC)电动工具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保持交流类(AC)电动工具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公司积 极研发锂电池动力产品,拓展锂电类(DC)电动工具市场。同时,公司在现有细分产品领域做精做强,将现 有产品系列覆盖通用级、专业级和工业级,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群体需求。 2、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持续发展ODM业务的同时积极推广自有品牌,拓展OBM业 务以提升品牌价值,实现“ODM+OBM”业务双驱动。 3、市场地位 公司一直专注于电动工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积极对标国际水平,持续提升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 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沉淀,与近三百名客户建立了广泛、稳固的合作,产品畅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得 到了广泛认可和接受,多次获得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品牌商如StanleyBlack&Decker(史丹利·百得)的最佳 供应商奖项,在电动工具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出具的证明,公司热风枪系列产品连续5年(2019-2023)销量在国 内同类企业中位居全国第一。 4、业绩驱动 (2)自有品牌业务持续增长,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 依托公司较强研发设计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借助与国际知名品牌商及零售商合作积累的品牌运作经验 ,公司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成熟度、产品性能要求、应用场景等市场差异,建立了“恒动”、“纽迈特 (NEUMASTER)”、“PRULDE”、“邦他”、“BATAVIA”、“PHALANX”等全系列差异化的品牌组合。公司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布局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在电动工具领域销售的兴起,开设天猫(T-Mall )、亚马逊(Amazon)、沃尔玛(Walmart)、Temu、TikTok等线上平台品牌旗舰店,产品销往美国、欧洲、 澳洲和印度等市场,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 (3)锂电类高价值产品销售占比提高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3,539.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76% 。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丰富产品品类,开发和提升产品的功能及性 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报告期内,锂电喷枪、锂电喷雾器等高价值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助力公司的营收 规模持续增长。 (4)重要部件自制,生产制造方式转型 电机、电池包、PCB电控是电动工具产品的三个重要部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产业链纵向 整合等,构建起电动工具重要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在提升技术附加值、优化成本控制、增强供应链 弹性、加快市场响应速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推动公司从ODM向技术引领的转型。 (5)打造智能工厂、建设智慧企业 公司“年产800万台DC锂电电动工具”项目通过引进热风枪自动装配线、锂电流水线等一系列国内领先 的生产设备及其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孪生工厂、智能仓储及智慧物流、MES系统和WMS系统等国内先进的工业 互联网平台,形成完整的智能生产体系。依托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系统可实时监测生产全流程 、采集分析关键数据,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通过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在优 化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推动降本增效目标的落地。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拥有一支具有专业研发实力和现代化管理经验的高效运作团队,建立了 电动工具研究、设计与开发一系列完整的研发体系。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高压无气喷 枪SG0021产品获“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带有单循环触发开关结构机械锁定钉枪的研发”获金华市技 术创新项目,获得授权专利80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境内外专利共计518项,其中发明专利48 项,实用新型专利229项,外观专利241项。 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公司也积极推进与国内高等院校及海外科研力量的结合,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 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等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成立了“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普莱得电器有限公司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和“浙江同济科技职业 学院实习基地”。2020年6月,公司与浙师大工学院的乌克兰工程热物理专家KhalatovArtem教授成立了海外 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多款主要产品的重难点问题攻克。公司是国家标准《电烙铁和热风枪》(GB/T7157-2 019)的参与编制单位,是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便携式热风枪》(T/ZZB0515-2018)、《手持式电动钉枪》 (T/ZZB2771-2022)的主要起草单位。 (二)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提升管理新信息化水平,配备了 精密的质量检测设备,并且拥有一个经验丰富、高素质的质量管理团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公司产品目前已进入欧美等电动工具成熟市场,严格按照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准入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主 要产品已分别通过GS认证、欧洲的CE/EMC认证、美国的UL/ETL认证、澳大利亚SAA认证、韩国KC认证等国际 认证标准。凭借严格的工艺技术标准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获得了众多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品牌商及零 售商的认可。 (三)营销网络优势 经过多年的业务拓展和积累,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且客户主要为世界知名的电动工具品牌商和零售商。凭借公司优质产品与服务,公司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形 成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公司多次获得如StanleyBlack&Decker(史丹利·百得)的最佳供应奖项。公司 通过海外子公司布局欧洲销售网络,同时不断提升泰国生产基地的制造与供应能力,持续加强对境外客户需 求的响应能力,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另外,公司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推广和销售,在天猫(T-Mall)、亚马 逊(Amazon)、沃尔玛(Walmart)、Temu、TikTok等平台设立旗舰店开展线上销售,产品销往美国、欧洲、 澳洲和印度等市场,在自有品牌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自有品牌收入持续提升。未来公司将根据下游客 户的全球布局转移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自身境内外市场拓展策略,提高公司服务水平及快速响应能力, 及时获得行业前沿信息,高效整合资源组织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与客户共同成长、协同发展,进一步深 化双方的合作关系。 (四)供应链优势 得益于多年在电动工具行业的积累以及公司庞大的生产规模,公司在上游原材料采购领域已经积累了较 为丰富的供应商渠道和采购经验,拥有较强的供应链优势。首先,公司目前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 ,不存在对重要供应商的依赖;其次,目前公司主要供应商集中在浙江、江苏等地,辐射距离近,能够实现 快速响应和供货;并且,基于优质的付款信誉,公司与众多供应商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因此, 公司能够根据客户订单和采购需求快速开展采购,有效保障了原材料采购的价格、质量和交期。另外,公司 已形成电动工具重要部件如电机、电池包、PCB电控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五)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并形成了稳定的管理层、研发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团队,人才优势凸显。公司骨干人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均已经成为关键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保持着对公司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公 司目前拥有成熟的电动工具专业技术人才储备,覆盖各产品领域和专业技术方向;公司还有一批丰富经验的 生产管理人员和市场销售人员,能够高效组织经营,为公司创收;公司的管理团队兼具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 ,对公司定位精准,治理能力突出。公司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薪酬奖励制度,提高人 员的整体运作效率,确保核心人员的长期稳定及工作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公司的长期综合竞争力 。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198.12万元,同比增长22.27%,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2 99.97万元,同比下降19.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420.10万元,同比下降22.87%。报告期内 公司营收规模增长而净利润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及发展自有品牌战略规划下各项费用有所 增加所致,其中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17%,主要系自有品牌发展战略下,公司持续加大营销推广力度、 布局跨境电商渠道等使得相应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3.63%,主要系2023年10月公司收购BATAVI AB.V.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后使得海外职工薪酬增加,以及募投项目逐步投产使得相应折旧与摊销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76%,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新申请专利数量大幅增加使得专利费用增加 所致。 公司市场布局的持续完善、自有品牌持续发展、研发创新投入的加大、经营规模的提升均为公司的长远 发展夯实基础,有助于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具体如下: (1)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完善全球销售市场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完善全球销售市场,提升公司业绩天花板。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美洲、亚太等市场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StanleyBlack&Decker(史丹利·百得)、Makita(牧田) 、Einhell(安海)、ADEO(安达屋)、HarborFreightTools(HFT)、LOWE'S(劳氏)、Hikoki/Metabo( 高壹/麦太保)等世界知名品牌商和零售商的供应商体系,建立了长期、稳定且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多 次获得如StanleyBlack&Decker(史丹利·百得)的最佳供应商奖项。2023年10月,公司收购BATAVIAB.V. 以期利用其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资源,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渠道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强公司核心 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通过跨境电商等平台布局持续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2)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品类、提高产品价值 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并不断加大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539.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76%。 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完成多项研发项目,成功实现多款新产品的开发迭代,产品系列和规格型号持续增加, 高价值产品如锂电吸尘器、锂电钉枪等的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高 压无气喷枪SG0021产品获“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带有单循环触发开关结构机械锁定钉枪的研发”获 金华市技术创新项目。 同时,公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本期新增授权专利80项,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获得境内外专 利共计518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229项,外观专利241项。 (3)重要部件自制、营运效率提升,多维度降本增效 公司形成了电动工具重要部件如电机、电池包、PCB电控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在提升技术附加值、 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司“年产800万台DC锂电电动工具”项目,引进多套全自动化生产线 和信息化配套设施,能够实时监测生产全过程,收集分析有效信息,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多维度降本增效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了“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热风枪制造班组)”、 “浙江省劳动模范”、“2024年度国家绿色工厂”、“2024年浙江省未来工厂”、“2024年度生产制造方式 转型示范项目”等荣誉。 ●未来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极致工具、塑造卓越”的企业使命,秉承“诚信、创新、卓越、共赢”的核心 价值观,力争成为全球电动工具细分市场的领先者。 1、聚焦核心业务,培育壮大战略产品 公司始终坚持以电动工具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结合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大力投入新产品的 创新研发,完善核心产品链,丰富产品品类,培育壮大战略产品,不断探索工具市场潜在发展机会,创造新 的利润增长点。 2、打造敏捷型组织,提升运营效率 以未来工厂为契机,利用智能化、数字化资源,建立协同共生型供应体系,从生产、研发、销售、内部 控制等多方面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打造敏捷性组织,实现高端化、精益化和生态化发展。 3、提升产品力,保证产品质量 秉持适配市场的原则,不断攻关核心技术,着力新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组合,同时,优化供应商体系, 强化供应链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管理,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4、继续推进全球化战略,深挖全球市场 加强自有品牌建设,积极推广和提升自有品牌价值,提升自有品牌影响力,借助电商渠道的迅速发展, 拓宽市场渠道,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开拓增量市场。 (二)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股份回购,回购股份将于未来适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以期调动 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公司凝聚力和竞争力。 自有品牌是公司长足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公司将继续对自有品牌的投入,努力提升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 ,同时持续发展ODM业务。另一方面,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多维度降本增效,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汇率波动风险 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为67.86%,外销收入主要以美元结算。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 国际化的推进,加之日益复杂的国际外汇市场,如果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且公司不能根据外汇市场的变 动及时应对,将产生一定的汇兑损失风险。 2、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电动工具行业竞争主要集中在设计开发、制造工艺及品质管控等核心业务环节,优秀的技术人才是公司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维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技术人才加盟,对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起到关键作用。虽然公司已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优化绩效考核等有效的措施激励优秀人才,但随着市场竞争 的不断加剧,行业内人才争夺日益激烈,公司仍可能面临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如果公司的关键技术人才流 失,公司产品技术优势将被削弱,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创新风险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StanleyBlack&Decker(史丹利·百得)、Makita(牧田)、Einhell(安海)、A DEO(安达屋)、HarborFreightTools(HFT)、LOWE'S(劳氏)、Hikoki/Metabo(高壹/麦太保)等世界知 名品牌商和零售商,对其供应商在产品设计能力、产品品质和性能稳定性及生产工艺先进性等多方面有严苛 的要求。随着客户对产品研发设计创新、生产工艺创新要求不断提高,若公司未来研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 储备不足或创新机制不灵活,或不能准确把握客户需求的发展趋势等,在产品研发设计创新、生产工艺创新 等方向决策上出现失误,公司将无法持续保持创新优势,从而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