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383 天键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微型电声元器件、消费类、工业和车载类电声产品、健康声学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8.85亿 98.95 1.18亿 96.76 13.30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938.67万 1.05 393.61万 3.24 41.93
─────────────────────────────────────────────────
耳机产品(产品) 7.99亿 89.34 1.06亿 87.15 13.26
其他声学产品(产品) 8595.89万 9.61 1169.42万 9.61 13.60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938.67万 1.05 393.61万 3.24 41.93
─────────────────────────────────────────────────
境外(地区) 6.43亿 71.91 1.26亿 103.98 19.66
境内(地区) 2.51亿 28.09 -483.84万 -3.98 -1.9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21.57亿 96.86 3.90亿 93.34 18.09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6989.75万 3.14 2786.13万 6.66 39.86
─────────────────────────────────────────────────
耳机产品(产品) 20.20亿 90.69 3.51亿 83.91 17.37
其他声学产品(产品) 1.37亿 6.17 3942.18万 9.43 28.69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6989.75万 3.14 2786.13万 6.66 39.86
─────────────────────────────────────────────────
境外(地区) 17.20亿 77.22 4.21亿 100.71 24.48
境内(地区) 5.07亿 22.78 -296.08万 -0.71 -0.58
─────────────────────────────────────────────────
直销(销售模式) 22.26亿 99.96 4.18亿 99.87 18.75
经销(销售模式) 97.52万 0.04 54.44万 0.13 55.8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9.52亿 99.67 1.72亿 99.17 18.03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314.35万 0.33 143.45万 0.83 45.63
─────────────────────────────────────────────────
耳机产品(产品) 8.92亿 93.42 1.56亿 90.25 17.51
其他声学产品(产品) 5967.96万 6.25 1543.28万 8.92 25.8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14.35万 0.33 143.45万 0.83 45.63
─────────────────────────────────────────────────
境外(地区) 7.21亿 75.49 1.79亿 103.30 24.80
境内(地区) 2.34亿 24.51 -570.76万 -3.30 -2.4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行业) 17.47亿 99.47 3.54亿 99.41 20.29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929.05万 0.53 211.62万 0.59 22.78
─────────────────────────────────────────────────
耳机产品(产品) 16.47亿 93.77 3.30亿 92.53 20.04
其他声学产品(产品) 1.00亿 5.70 2452.98万 6.88 24.51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929.05万 0.53 211.62万 0.59 22.78
─────────────────────────────────────────────────
境外(地区) 13.91亿 79.21 3.58亿 100.00 25.78
境内(地区) 3.65亿 20.79 --- --- ---
─────────────────────────────────────────────────
直销(销售模式) 17.54亿 99.89 --- --- ---
经销(销售模式) 195.96万 0.11 44.84万 0.13 22.8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8.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8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H客户 │ 126512.29│ 56.80│
│客户二 │ 31158.81│ 13.99│
│客户三 │ 11068.95│ 4.97│
│客户四 │ 7930.92│ 3.56│
│客户五 │ 7849.70│ 3.52│
│合计 │ 184520.66│ 82.8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0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0341.42│ 11.95│
│供应商二 │ 15164.98│ 8.91│
│供应商三 │ 12985.12│ 7.63│
│供应商四 │ 6642.85│ 3.90│
│供应商五 │ 6279.31│ 3.69│
│合计 │ 61413.69│ 36.0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面向大客户的原始设计制造(ODM)模式,凭借在电声领域多年的技术积淀,
以电声核心元器件作为坚实的产业根基,深度参与耳机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助听器等健康医疗产品的全链条
研发、设计与生产过程,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竞争力。
当前,公司加速推进战略升级,致力于从传统的智能音频硬件制造商,全面转型为涵盖声、光、电以及
医疗技术综合应用的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一方面,公司扎根声学领域深研,通过智能化升级、品类多元化
拓展与功能差异化设计,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顺应前沿技术趋势,优先储备开放音频、空间音
频、声纹识别等核心技术,并加大声光电人才引育与产业链资源整合力度,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从营收结构看,报告期内耳机成品仍然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构建起入耳式、头戴式、TWS、OWS及骨
传导等全品类多形态的产品矩阵。同时,公司经营对讲机配件、车载配件、车载麦克风、声学零部件(喇叭
、麦克风)等其他声学产品,与耳机成品业务协同发展。战略拓展层面,公司坚持将成立三十年以来积累的
声光电技术,创新性应用于多个特色领域:在健康医疗领域,公司取得Ⅱ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
注册证等资质,以自有品牌覆盖主业相关的助听器、听力辅助设备,并积极探索智能戒指等其他消费医疗产
品;在电子竞技领域,公司不断壮大专业电竞设备客户群,并布局耳机之外的其他电竞配套产品;在人工智
能领域,公司布局AR/AI眼镜、AI耳机、智能音箱等前沿赛道。新的产品和业务,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能与
发展机遇,有望共同构筑公司新的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所处的消费电子行业在AI技术推动下加速智能化,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核心品类,耳机市场表现突出:根据知名咨询机构IDC的统
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约5998万台,同比增长7.5%。其中真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38
31万台,同比增长8.0%;开放式市场出货量1422万台,同比增长20.1%;头戴市场出货量413万台,同比增长
30.1%;耳夹市场出货量651万台,同比增长41.0%。而智能眼镜作为新兴的领域,各大科技巨头和新兴企业
纷纷开始布局,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为推动市场空间突破积蓄能量。
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全球供应链重塑,以及消费者对于新产品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对消费电子
行业在研发投入、品质提升和全球交付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因此造成了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波动。未
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声学领域,坚持自主研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经营重心,紧抓声
学、光学、通信、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空间计算等多领域技术快速发展与融合应用带来的市场机遇,
不断变革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追求高质量的稳步增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深耕声学领域
公司深耕声学领域,拥有30年的电声行业研发、制造经验,专注于电声元器件和电声终端产品。始终稳
扎稳打、高效务实、紧跟声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快速开发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各类电声产品。公司自成立
伊始主要从事传统声学领域的喇叭、扬声器业务,通过集成声学、结构件、电子元器件的业务整合,切入耳
机整机制造环节,为国内外一流品牌提供智能耳机ODM解决方案,并积极开拓AR眼镜、AI眼镜等新产品,从
声电结合向声、光、电一体化领域迈进。公司多年的行业沉淀与自主设计制造经验造就了深厚的声学基础技
术积累,公司ODM模式下的垂直整合能力逐渐增强,可以基于业务、研发以及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方案的灵活
调整,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这是公司得以从电声元器件生产商纵深发展至电声解决方案
提供商的关键因素。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多年积累的设计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在电声行业无线化、数字
化、智能化的趋势中,公司取得一系列创新性发展,逐渐赢得了国内外一线品牌厂商的信赖支持,在技术实
力、工艺能力、产品质量、交付能力、配套服务等方面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2、抢先布局健康医疗
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创新有效促进消费电子电声行业的发展,同时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强化
,为消费电声产品与传统助听器等医疗器械结合提供了重大机遇。2017年,公司设立了健康医疗子公司,开
始进入健康医疗领域,并于2019年1月取得了Ⅱ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拓宽了公司声学类产品的生产经营
范围,成为国内能够同时生产消费类电声产品和健康医疗声学类电声产品的公司。公司在健康医疗声学产品
领域正大力推进自主品牌的专业助听器、具备蓝牙功能的TWS形态辅听器、个性化定制HIFI耳机、智能戒指
等。
3、实力雄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
公司拥有较为系统的研发体系,配备专业电声实验室和各类专业检测、调试设备,形成了一支由博士、
硕士带领的,多层次、高水平、富有实践经验的研发队伍。系统的研发体系、完善的研发组织结构、专业经
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保障公司持续获得电声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提升
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积极开展声学、电子、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基础技术自主研发,顺应电声产业无线化、数字化、智能
化、声光电结合的发展趋势,逐步在行业内确立了核心技术优势。其中LEAudio、主动降噪、无线蓝牙、运
动防水等相关技术均已成熟应用到公司生产的产品上,开放音频、空间音频、声纹识别等均为公司储备的创
新技术。在追求全面提升技术的同时,公司还将追求差异化发展,专注细分领域的研发布局,在消费声学电
子产品和健康声学产品的相互融合中,抢占行业发展先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59项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487项,共计546项专利,软件著作权110项,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7项。
4、高效的客户开发和稳定的客户资源
公司具备高效的客户开发能力,销售区域覆盖中国境内以及境外的亚太、美国、欧洲等地区,销售的产
品种类包括通讯耳机、游戏耳机、助听耳机、运动防水耳机、音乐耳机、教育耳机等各类应用领域和头戴耳
机、TWS耳机、OWS耳机等各式形态的耳机产品线以及智能音箱、对讲机配件、车载配件、车载麦克风、AR眼
镜、AI眼镜、电声元器件等;销售团队稳定性强,销售人员具备电声学工程背景,专业基础扎实,沟通能力
强,具有团队服务意识,能更好的为客户进行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业务的
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深耕与积累,公司在专业类音频、互联网平台等多元化的下游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客户资源,
公司与H客户、森海塞尔(Sennheiser)、飞利浦(Philips)、摩托罗拉(Motorola)、马歇尔(Marshall
)、海盗船(Corsair)、亚马逊(Amazon)、Nothing、GNGroup(SteelSeries)、博士(Bose)、迪卡侬
(Decathlon)、先锋(Pioneer)、安克创新(Soundcore)、传音控股、漫步者、雷神科技等国内外优质
客户(品牌)开展密切合作。总体来看,公司已拥有了广泛的客户资源,与客户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客户信任度和满意度高,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基础。
5、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
作为从传统电声元器件厂商发展而来的电声综合方案提供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及多年的精密制造经
验,公司已具备集元器件、模组研发设计以及整机制造延伸的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为客户提供电声
整体解决方案。供应链垂直一体化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响应速度、交付水平,给客户提供了高质量、低成
本的声学整机解决方案,同时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良率、效率与一致性,增强了与客户合作的黏性。
6、先进的制造和信息化管理优势
公司现有注塑、喇叭、SMT、成品组装、包装等生产车间,每年可完成OWS耳机/TWS耳机/头戴式耳机等
声学产品超过2,000万部,智能眼镜产品超过10万台,生产能力突出。
基于多年生产管理经验,公司自主开发升级了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MES),以车间资源管理、计划执
行管理、全面物料管理、精益制造管理、实时品质管理、机台设备管理、生产文件管理、绩效报表八大模块
为基础,通过系统模块之间的集成整合管理,最终实现对质量、成本、交付的实时管理、运营监控。通过生
产线工单、物料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全面的过程信息、物料追溯管理,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信息、物料
的正向及反向追溯管理;从物料来料检验到产品成品出货检验,整个生产过程都实行产品品质控制及监控,
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
公司生产布局合理,目前拥有江西赣州、广东中山和马来西亚槟城三个制造基地,较好地满足国内外客
户产品需求,其中马来西亚槟城生产基地的大幅扩产,以及正在泰国投资建设的第二海外生产基地,让公司
在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可以更好地服务国际专业品牌客户。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