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389 隆扬电子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磁屏蔽材料及部分绝缘材料、散热材料、复合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磁屏蔽材料(产品) 1.28亿 83.12 7520.08万 89.08 58.63
绝缘材料(产品) 2584.43万 16.75 902.65万 10.69 34.93
其他业务(产品) 19.49万 0.13 19.02万 0.23 97.6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88亿 100.00 1.38亿 100.00 47.97
─────────────────────────────────────────────────
电磁屏蔽材料(产品) 2.39亿 83.07 1.31亿 95.02 54.87
绝缘材料(产品) 4845.56万 16.83 668.85万 4.84 13.80
其他(产品) 30.33万 0.11 18.38万 0.13 60.59
─────────────────────────────────────────────────
华东(地区) 1.37亿 47.60 --- --- ---
保税区(地区) 7498.36万 26.04 --- --- ---
华南(地区) 2133.39万 7.41 --- --- ---
华北(地区) 1911.46万 6.64 --- --- ---
境外(地区) 1839.29万 6.39 --- --- ---
西南(地区) 1672.54万 5.81 --- --- ---
华中(地区) 33.26万 0.12 --- --- ---
─────────────────────────────────────────────────
自营销售(销售模式) 2.88亿 100.00 1.38亿 100.00 47.9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磁屏蔽材料(产品) 1.05亿 80.64 4796.28万 85.72 45.87
绝缘材料(产品) 2461.26万 18.98 749.63万 13.40 30.46
其他业务(产品) 49.67万 0.38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65亿 100.00 1.19亿 100.00 44.66
─────────────────────────────────────────────────
电磁屏蔽材料(产品) 2.13亿 80.27 1.05亿 88.47 49.22
绝缘材料(产品) 5090.24万 19.18 1257.26万 10.61 24.70
其他(产品) 145.21万 0.55 108.73万 0.92 74.88
─────────────────────────────────────────────────
华东(地区) 1.31亿 49.33 --- --- ---
保税区(地区) 9295.15万 35.03 --- --- ---
西南(地区) 1754.38万 6.61 --- --- ---
华南(地区) 1601.18万 6.03 --- --- ---
境外(地区) 468.87万 1.77 --- --- ---
华北(地区) 292.25万 1.10 --- --- ---
华中(地区) 33.03万 0.12 --- --- ---
─────────────────────────────────────────────────
自营销售(销售模式) 2.65亿 100.00 1.19亿 100.00 44.6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6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208.15│ 14.61│
│第二名 │ 3738.13│ 12.98│
│第三名 │ 3524.81│ 12.24│
│第四名 │ 1805.83│ 6.27│
│第五名 │ 1606.54│ 5.58│
│合计 │ 14883.46│ 51.6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925.75│ 9.72│
│第二名 │ 883.88│ 9.28│
│第三名 │ 563.81│ 5.91│
│第四名 │ 552.46│ 5.79│
│第五名 │ 480.10│ 5.03│
│合计 │ 3405.99│ 35.7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磁屏蔽材料及部分绝缘材料、散热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公司投资建设复
合铜箔项目,积极向铜箔材料布局。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
司所处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
B/T4754-2017)(2019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398
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为“3新材
料产业”下面的“3.3.1.4高分子光、电、磁材料制造”。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子设备硬件配置越来越高,处理器向高性能方向
不断升级,内部元器件结构逐渐精密化、集成化。基于此,高频率运算、高速信号传输和高功率损耗将带来
更高的散热、EMI屏蔽防护性能的要求,及对铜箔表面粗糙度的下降提出进一步要求。由此推动电磁屏蔽材
料、绝缘材料、散热材料及铜箔材料种类不断丰富、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进一步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电磁
屏蔽材料及部分绝缘材料、散热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行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时,公司正在逐
步加快推进铜箔材料的在客户端的测试进程。
(1)3C消费电子行业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行业。公司持续深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领域以及少部分可穿戴设备
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态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
据显示,2025年Q1全球PC出货量为6320万台,同比增长4.9%;2025年Q2全球PC出货量达到6840万台,同比增
长6.5%。此外,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Q1,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680万台,同比增长8.5%;2025
年Q2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900万台,同比增长9%。国补政策的持续实施及客户端备货的需求,2025年上
半年市场呈现一定程度的拉动,推动整体消费电子市场的逐步复苏,再叠加AI技术正加速赋能电子终端设备
升级,新挑战、新机遇、新技术、新应用并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消费电子产品整体向轻薄化、便
携化、高性能化的趋势发展,也对设备的抗电磁干扰及散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将进一步推动上游
电磁屏蔽材料和散热材料市场的快速发展。
(2)新能源汽车行业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产品少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中控、雷达及智能座舱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车载信息系统技术日渐成熟,汽车电子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重要部分
,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优化升级提供重要支撑。随着人们对于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的追求,汽车
电子技术在汽车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根据市场研究公司RhoMotion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
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中国市场表现突出,销量达到550万辆,占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
,同比增长32%。在政策支持及各车企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稳步增长的态
势。公司上市以来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累计优质客户,向汽车电子方向稳步发展,正在逐步贡献
业绩。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且被认定为江苏
省高性能EMI电磁屏蔽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先进的电磁屏蔽、绝缘、散热、缓震等解决方案提
供商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具备专业的管理团队、成熟的工艺技术、完善的生产设施和经
验丰富的技术研发人员;凭借优秀稳定的产品品质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公司获得了下游客户的广泛
认可,进入了行业一流消费电子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包括苹果、惠普、华硕、戴尔等国际知名终端品牌商和
立讯、广达、富士康、仁宝、和硕等行业内知名电子代工服务企业,并拓展部分PCB、FPC厂为合作客户。基
于公司产品在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领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口碑,亦为公司新能源车汽车电子领域的开拓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获得了国内部分新能源品牌厂商的认可。由于消费电子及新能源车品牌厂商对产品质量有
严格要求,对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建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因此进入品牌厂商的供应链体系是上游原材料企业
在市场上获得较高地位的标志。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磁屏蔽材料和部分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电磁
屏蔽材料、绝缘材料及散热材料,并积极布局铜箔材料。
(二)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领域和新能源车领域。在3C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
和平板电脑,同时少部分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新能源车领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中控系统、雷达
和智能座舱等方向;此外,公司积极研发铜箔材料,产品主要面向锂电、覆铜板、线路板(PCB)等领域。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购、需求预测相结合”的采购模式,由资材部下设的生管课根据客户订单和客户
预测需求,结合生产计划及现有原材料库存数量,确定所缺原材料状况并由资材部下设的采购课进行采购。
公司采用询价模式确定采购价格。采购人员根据过去的采购记录或者公司合格供应商目录确定询价对象
,在收到报价资料后比较各询价对象报价内容及综合条件,最终确定合作的供应商。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需求预测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业务部门接到客
户的正式订单后,由资材部下设的生管课确定生产计划,开立生产工单,并且制定生产排程表和交货排程表
。生产部按照生管课制定的生产排程表和交货排程表进行生产和控制生产进度。对于公司的大客户而言,大
客户一般会预先提供数月的预测需求量,业务部门根据大客户的提前预测量形成预先订单,交由生管课确定
生产计划,并由生产部按上述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公司一般以自主生产为主,因作业人员、公司生产设备的产能达到饱和等无法如期出货时,为满足客户
即时需求,公司将部分工序如模切/裁切、贴合等委托给外协厂商加工,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的模式向客户销售产品。对于大客户,公司在接受客户订单前,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先
试制样品。在客户对样品进行测试验证的同时公司进行报价,样品和报价通过后,客户通常会与公司签订框
架协议。在后续的合作过程中,客户下达具体的订单,公司收到后进行内部订单流程,安排组织生产,并按
客户指定的时间如期发货并运送至指定的地点。经客户验收并提供经确认的销售产品种类、数量和金额的明
细后,公司与客户对账然后开具发票。对于一般小客户,公司在客户询价前会进行送样,部分小客户无对样
品的测试验证环节,因此送样后公司直接进行正式的报价,报价通过后客户下达具体的订单,收到订单后公
司按照前述流程进行生产、送货、对账和开票。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293,300.05元,同比上升18.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4,558,526.26元,同比上升8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152,527.18元,
同比上升70.91%。主要原因在于:
公司主营业务所属的3C消费电子行业在结构性复苏与AI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再叠加公司近年来不断对自
身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逐步推进精细化管理策略,实现了今年公司业绩的向上提升。公司
在夯实自身主业的基础上,亦积极探寻业绩新增长点。在战略方面,深耕链式延伸,通过战略并购德佑新材
及威斯双联,拟快速深化公司在材料自研领域的布局,加速实现部分产品重要原材料的自给自足,加深技术
储备,拓宽现有产品类别,实现各方优势互补与资源协同,以推动未来业绩提升。在市场方面,推进全球化
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加速海外产能建设,致力于抓住不同国家地区的行业需求与发展机遇,多措并举提升
公司市场竞争力;在创新方面,公司以自身深耕的卷绕式真空磁控溅射及复合镀膜技术为核心开拓公司铜箔
产品的发展。目前,公司正积极推动电子电路铜箔产品在客户端的测试验证进程。
未来公司将继续紧密跟随3C消费电子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持续服务消费电子市场为根
基,以拓展服务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动力目标,着重加速电子电路铜箔材料的研发及建设,并持续加快推进并
购项目的落地,在产品端形成“电磁屏蔽+复合铜箔”双轮驱动的模式,联手德佑新材、威斯双联,增强电
子材料领域技术壁垒,完善电子功能性材料全产业链布局,以双轮业绩驱动,联合外延式发展,不断坚持高
目标指引,做实做强自身业务,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始终重视技术创新,在产品研发创新、设计能力和工艺技术上不断积累。公司持续深耕消费电子产
业链,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包括卷绕式真空磁控溅射及复合镀膜技术、屏蔽材料柔
性化技术、连续化带状全方位导电海绵制备技术、高速精密成型技术、非开模模切技术、异形模切及自动排
废技术等。上述核心技术应用在生产中,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屏蔽效能和精密程度,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让公司在行业新技术发展趋势及需求方面获得更多优势,为公司可持
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公司还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不断寻找汽车电子产业的产品应用机
会,为新能源车提供优质的屏蔽、散热和绝缘材料。
此外,公司积极通过探索真空磁控溅射、连续卷状水电镀技术,基于未来AI应用技术发展,研究复合铜
箔(将金属铜箔与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产品在高频高速信号传输场景的应用,开发出的复合铜箔产品,可
使用在高阶电路板、覆铜板产品;进一步开发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2)客户优势
公司依靠高质量的产品、本地化批量供货的优势,以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在市场上已形成良好
的品牌和口碑,与众多知名客户建立了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依托公司各方面优秀表现及积极服务,已开发
其他境内外优质客户。
公司下游客户及终端客户多为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制造商和品牌厂商,亦拓展了部分新能源汽车知名厂商
;上述制造商和品牌厂商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设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体系。进入其供应链体系通常需
要较长时间,认证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电磁屏蔽材料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材料,客户为了保持原材
料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通常会选择已通过认证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因此,与知名下游客户和
终端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随着AI技术对行业创新的发展及客户
高端需求的不断提升,公司将进一步以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拓展新客户和新市场,实现公司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
公司将通过并购德佑新材及威斯双联,进一步丰富自身海内外客户的资源储备,并通过优势互补及资源
整合,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体验,从而实现互
利共赢的局面。
(3)质量控制优势
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制定并执行了涵盖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一
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环节实行严格的控制流程和规范。公司的品质控制流程包括IQC进料检验、IPQC制
程检验、FQC成品检验和OQC出货检验等主要流程,从原材料、在产品到最终成品,实现质量检测全流程覆盖
,确保公司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ATF1
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IECQ有害物质过程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
(4)垂直产业链优势
公司通过整合产业链,现已拥有从材料前体到模切产品的较为完整的电磁屏蔽材料垂直产业链体系。公
司子公司富扬电子和聚赫新材主要掌握卷绕式真空磁控溅射及复合镀膜技术,能进行电磁屏蔽材料、复合铜
箔等材料的真空磁控溅射、电镀等前端工序的加工,需模切的产品再交付给隆扬电子、川扬电子等进行模切
等后端工序的加工,最终交付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垂直产业链布局为公司带来了两个优势:第一,电磁屏蔽材料等的金属镀层工艺是前端制造的关键一环
,决定了产品的屏蔽效能、平坦度及导电性能等要求。公司具备独立的材料前体加工能力,一方面有利于降
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保证了原材料品质的一致性;第二,当客户对产品性能提出差异化、定制化需求时,
公司无需向其他供应商采购,而是通过改进材料工艺配方,开发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新产品,一方面提高了公
司响应客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公司在材料研发方面的创新,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对电磁屏蔽材料的各项性能要求将持续提升,而材料制造工艺的进
步是电磁屏蔽材料等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凭借在公司内部产业链上垂直整合的布局,将在未来竞争中获
得更大的优势。
(5)高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优势
消费电子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因此快速高效响应客户需求是公司具有
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公司管理层及核心研发人员在电磁屏蔽材料行业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下游产品及客户熟悉程度较高
,对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发、材料性能、生产工艺、品质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有专业的理解,对客户的产品
需求、性能需求、产品研发方向也有准确的判断。因此,公司能够快速了解客户诉求,凭借在行业内深耕多
年形成的核心技术优势进行高效优质生产,为客户提供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的服务。
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好得到客户反馈,公司在昆山、淮安、重庆、越南已设立了四个生产制造基地
,辐射华东、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就近服务客户集群,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此外,公司在中国台湾
及美国分别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协助公司开发当地客户、及导入新品,公司从销售端更快捷地服务当地客
户。2025年公司积极推进泰国电磁屏蔽材料、铜箔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为东南亚客户提供更优更快的产品
及服务。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