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419 阿莱德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等用于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内、外部的零部件产
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产品) 7710.05万 49.44 2044.43万 34.84 26.52
电子导热散热器件(产品) 3537.27万 22.68 2296.36万 39.13 64.92
EMI及IP防护器件(产品) 2682.50万 17.20 1050.29万 17.90 39.15
其他(补充)(产品) 1045.85万 6.71 208.02万 3.55 19.89
其他业务(产品) 618.20万 3.96 268.81万 4.58 43.4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设备零部件(行业) 3.50亿 90.45 1.44亿 92.40 41.18
其他(行业) 3698.91万 9.55 --- --- ---
─────────────────────────────────────────────────
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产品) 2.27亿 58.58 7393.84万 47.37 32.59
电子导热散热器件(产品) 7428.18万 19.18 5193.31万 33.27 69.91
EMI及IP防护器件(产品) 4912.92万 12.69 1836.54万 11.77 37.38
其他(产品) 3698.91万 9.55 --- --- ---
─────────────────────────────────────────────────
国内(地区) 2.06亿 53.14 7817.65万 50.08 37.99
国外(地区) 1.81亿 46.86 7791.61万 49.92 42.9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产品) 1.22亿 58.93 4041.92万 48.52 33.01
电子导热散热器件(产品) 4148.73万 19.97 2966.98万 35.62 71.52
EMI及IP防护器件(产品) 2713.57万 13.06 1071.09万 12.86 39.47
其他(补充)(产品) 1671.01万 8.04 249.93万 3.00 14.96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设备零部件(行业) 3.64亿 91.46 1.46亿 96.45 39.93
其他(行业) 3402.33万 8.54 --- --- ---
─────────────────────────────────────────────────
射频与防护器件(产品) 1.93亿 48.43 4909.46万 32.53 25.44
电子导热散热器件(产品) 9038.05万 22.68 6452.39万 42.76 71.39
EMI及IP防护器件(产品) 8108.92万 20.35 3192.68万 21.16 39.37
其他(产品) 3402.33万 8.54 --- --- ---
─────────────────────────────────────────────────
国外(地区) 2.20亿 55.11 8536.73万 56.57 38.87
国内(地区) 1.79亿 44.89 6553.27万 43.43 36.6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2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7557.95│ 19.52│
│客户2 │ 4453.92│ 11.50│
│客户3 │ 3882.82│ 10.03│
│客户4 │ 2391.41│ 6.18│
│客户5 │ 2341.51│ 6.05│
│合计 │ 20627.61│ 53.2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7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6.4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4830.16│ 29.05│
│供应商2 │ 824.42│ 4.96│
│供应商3 │ 746.38│ 4.49│
│供应商4 │ 708.42│ 4.26│
│供应商5 │ 620.58│ 3.73│
│合计 │ 7729.96│ 46.4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
1、通信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5G逐步迈入规模发展期,5G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一业带百业”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为推动各行各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作用,是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的重要驱动力。中国信通院在其发布的《2024年信息通信业
十大趋势》中指出,网络和AI的结合、通信和感知的结合以及天地的结合,将是未来5G和5G增强技术发展的
三个新方向。这三个新场景不仅与未来6G的场景相接近,而且将作为5G阶段和6G阶段之间的重要过渡,发挥
承前启后的作用。
(1)基站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TDIA在《5G产业和市场发展报告(2024Q2)》中的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球5G基站部
署总量达到594万个,同比增长32.6%,季度新增45万个。从地区分布看,东亚地区(中日韩)5G基站规模大
,累计建成5G基站438.4万个;北美地区的5G基站约34万个,欧洲地区的5G基站约46万个,其他地区的5G基
站约75万个。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建有5G基站650万个。
报告期内,国内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据工信部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
达1188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6.5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391.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4万个,占移动基站
总数的33%,比2024年第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
(2)全球5G规模发展
我国在5G商用牌照发放的第五周年,已建成全球规模大、技术先进的5G网络。5G应用已融入74个国民经
济大类。从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到“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和“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新
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发布的《中国移动经济2024》报告显示,目前中国5G移动连接数已超8
亿。报告认为,得益于飞速的网络部署和成熟的终端生态,在中国5G普及率的增速快于预期。2024年,5G连
接的比例预计将从45%上升至50%以上,成为中国主导的移动技术,5G总连接数将于2024年年底进一步攀升至
10亿以上。到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占全球5G连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中国的5G普及率将逼近九成,将成
为全球领先的市场之一。
该报告还指出,中国运营商正在积极推进5G-Advanced和5GRedCap的部署,这将开启新一轮的5G投资浪
潮,并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新的使用场景和收入机会。5G-Advanced不仅提升了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还提
高了移动性和电源效率。与此同时,5GRedCap通过降低设备复杂性和能耗,将为物联网应用提供重要支持。
(3)全球6G加速布局
2024年3月,3GPP正式敲定6G标准化时间表。5G-A在Rel-18、Rel-19、Rel-20持续演进多个版本,为6G
标准奠定了基础。3GPP预计早将在2024年底启动6G业务场景与需求的研究、2025年开始Rel-20标准研究项目
(StudyItem),预计将在2029年6月完成第一版Rel-216G国际标准规范,业界期望6G能在2030年前后具备商
用能力。(来源:北京电信技术发展产业协会TD产业联盟)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团队基于通信与智能融合的多项关键技术,搭
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验证了4G、5G链路具备6G传输能力的可行性。这一通信系统
,设计智能而简约,其容量、覆盖、效率三项核心指标也有了显著提升。通信与智能的深度融合是通信技术
演进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将改变通信,6G也将推进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张平表示,人工智能将提升通信的
感知能力、语义理解能力,泛在通信的6G又将人工智能的触角延伸到各领域各角落,二者的融合将加快形成
数字经济新业态。
2、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1)汽车产销持续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上半年,国内销量同比微增,终端库存高于正常水平;汽车出口保持
快速增长,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报告
期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3万辆和10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0.1%。报告期内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
报告期内,我国汽车工业整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为迅猛。新能源汽车在市
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汽车行业有望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
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2)智能驾驶快速发展
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已成为产业创
新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汽车智能化的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的自动驾驶重点政策陆续出台,为规模化商业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地方层面,全
国已有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其中深圳、上海、江苏、杭州、武汉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动驾驶
相关地方立法,不断加速拓展应用场景。2023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
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
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自动
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指导自动驾驶汽车常态化运营服务的新发展阶段;2024年1月,工
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从城市端加快推动高
级别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二)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高分子材料通信设备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为通信主设备厂商及其产业链上的其他通信设备厂
商提供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等用于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内、外部的零
部件产品,以及包括前期研发设计介入、中期产品开发、后期生产制造和终产品验证在内的零部件整体解决
方案。
(三)公司的主要产品
公司的产品根据应用功能可分为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三大类,
其典型应用场景和作用如下:
1、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
公司的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根据产品用途可分为:外观件、功能件、紧固件、密封件、传动部件等系列
。
2、EMI及IP防护器件
公司作为电磁屏蔽材料供应商,可提供包括材料、设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具有完备的材料分析、
产品老化、屏蔽效能分析设备,可以从设计、产品实现、产品优化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面完备的解决方案。
3、电子导热散热器件
电子产品具有市场周期短、产品竞争激烈的特点,如何高效地确定产品散热方案成了重中之重。基于多
年的行业实践经验及专业的热设计和产品开发专业人员团队的技术积累,公司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即在前期介入客户的设计阶段,基于客户需求进行热仿真模拟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前发现隐性热风
险;同时通过系统性的热设计及仿真为客户提供更为可靠的整套热管理解决方案。
(四)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在内的独立且完整的经营模式。公司紧跟行业的技术发展与趋势
,积极参与下游公司的产品设计与研发,优化供应商管理及库存管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工业智能化
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公司时刻关注行业市场变化与发展,积极有序地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加强国内外
生产基地的统筹协调,拓宽业务渠道、提升销售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五)公司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93.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
97.9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93%。受通信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降低,公司的通
信零部件产品销量下滑。为持续深化主营业务,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公司在报告期内使用1590.37万元研发
投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汽车事业部的组织架构,充分集合现有资源
与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汽车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与客户,并通过在匈牙利投资设立海外工厂,扩大国
外市场的覆盖范围,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和共同研发两种模式,在通信设备零部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
储备。特别是在材料改性、材料配方、制备工艺等方面,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优势使得公司能
够不断推出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对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需求。
公司目前为5G应用开发的零部件产品拥有业内领先的性能。例如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防爆阀,
高K值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高达30W/m·K,绝缘型超高导热的导热垫片产品的导热系数高达15W/m·K,高K值
导热凝胶的导热系数高达12W/m·K,导热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高达8W/m·K,导热灌封胶在导热性能上已突
破4W/m·K等。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项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截至2024年6月30日,
公司已累计拥有专利246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实用新型专利186项,这些专利的取得彰显了公司在技术研
发方面的实力。
(二)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注重维护与客户的友好关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商
业服务,与全球知名通信设备厂商爱立信、诺基亚、中兴通讯和三星等均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是爱立信
和诺基亚的主要供应商,并与捷普、伟创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公司通过多年的持续
创新和卓越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支持,为客户提供包括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
导热散热器件在内的关键零部件产品,在移动通信基站的供应链体系中建立了领先的技术地位和良好的客户
结构,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业界声誉及较为稳健的收入与现金流。
(三)市场拓展优势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市场变化与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公司拥有独立且完整的经营模式,包括研发
、采购、生产及销售等环节。通过加强国内外生产基地的统筹协调,公司不断拓宽业务渠道,提升销售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平湖阿莱德在匈牙利投资建设工厂,旨在满足欧洲客户的属地化交付需求的同时,降
低国际运输产生的成本,有效应对欧洲市场未来可能产生的“碳关税”。
公司还注重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分析,以制定更为精准的市场拓展策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低碳
化、全球化的新四化发展,公司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储备、研发能力与全球化布局,针对新四化发展带来的增
量市场,重点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电驱系统等领域进行开拓。报告期内,汽车事业部按照
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结合汽车行业的要求不断优化组织架构,通过五家国内外客户的审核,获取客户新项目的
定点意向,并向多家潜在国内外客户提供样品参与测试。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作为公司重点开拓领域,在报
告期内通过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产品测试,公司将持续开拓在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展开
与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开发。
(四)定制服务优势
公司凭借自身在通信设备零部件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储备与丰富的经验优势,能够快速理解客户的需求
和喜好,并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方案。公司与客户的研发团队协作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开发,围绕产品应用环
境、应用条件和需求目标,提供产品设计、功能配置和外观定制等定制化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高导热、轻
量化等指标需求,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和体验。
(五)行业先发优势
由于通信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通信设备厂商对其供应商具有较高要求。通信设备厂商对新供应
商有十分严格的认证过程,对相关厂商的技术水平、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和工作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严
格的考核,通过资质认定后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品测试才能成为其正式的供应商,因此进入通信设备厂商
供应链体系的门槛较高。公司专注通信领域二十年,完整地经历了从2G到5G的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历程,在材
料改性、制备工艺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技术积累,帮助公司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应用,使公司在行业中占
据了先发优势。
(六)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通过引入ERP系统,实现对产品生产各环节成本的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
;通过导入MES系统,提高生产制造部门间的协同水平,优化生产现场管理模式,并通过与ERP系统的联动,
及时监控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进度、工艺及质量等信息,依据生产排程和进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
生产周期,有效降低现场管理成本。公司通过技术的升级迭代、挤出材料的改进、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流
程的优化等方式,在保证产品良率稳定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使产品在保证质量与服务的前
提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从实用性和性价比的角度上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七)快速响应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高效协作的团队,成员之间配合默契,组织架构灵活高效,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在
与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公司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趋
势。通过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和变化,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
(八)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深耕通信行业二十年,对行业技术趋势的发展具备较强的判断力,对通信产品以及零部件的认知具
有深刻的理解力。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前期研发设计介入、中期产品开发、后期生产制造和终产品验证
在内的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这种综合服务能力使得客户能够获得一站式的服务体验,减少客户的协调和管
理成本。公司将继续扩大研发投入、夯实技术储备,保持与客户的沟通与协作,积极解决客户在使用产品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