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421 波长光电 更新日期:2025-08-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精密光学元件与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各类光学设备、光学设计以及光学检测的整体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学组件(产品) 1.03亿 46.03 3459.29万 51.51 33.65
光学元件(产品) 8969.00万 40.16 2460.18万 36.63 27.43
光学系统方案与检测设计工具及其他( 3083.86万 13.81 796.02万 11.85 25.81
产品)
─────────────────────────────────────────────────
境内(地区) 1.64亿 73.65 4055.76万 60.39 24.66
境外(地区) 5884.57万 26.35 2659.73万 39.61 45.2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学光电子行业(行业) 4.16亿 100.00 1.36亿 100.00 32.79
─────────────────────────────────────────────────
光学组件(产品) 1.89亿 45.44 6748.22万 49.49 35.71
光学元件(产品) 1.74亿 41.82 5620.82万 41.22 32.32
光学系统方案与检测设计工具及其他( 5296.21万 12.73 1267.32万 9.29 23.93
产品)
─────────────────────────────────────────────────
境内(地区) 2.88亿 69.34 7735.67万 56.73 26.83
境外(地区) 1.28亿 30.66 5900.68万 43.27 46.28
─────────────────────────────────────────────────
直销(销售模式) 4.16亿 100.00 1.36亿 100.00 32.7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学组件(产品) 9712.69万 51.23 3785.57万 55.74 38.98
光学元件(产品) 7621.41万 40.20 2527.68万 37.22 33.17
光学设计、检测产品及其他(产品) 1625.65万 8.57 477.72万 7.03 29.39
─────────────────────────────────────────────────
境内(地区) 1.22亿 64.22 3853.37万 56.74 31.65
境外(地区) 6784.73万 35.78 2937.60万 43.26 43.3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学光电子行业(行业) 3.64亿 100.00 1.37亿 100.00 37.61
─────────────────────────────────────────────────
光学组件(产品) 1.82亿 50.15 7372.15万 53.88 40.41
光学元件(产品) 1.54亿 42.31 5574.07万 40.74 36.21
光学设计、检测产品及其他(产品) 2742.91万 7.54 736.12万 5.38 26.84
─────────────────────────────────────────────────
境内(地区) 2.69亿 74.06 8736.64万 63.85 32.43
境外(地区) 9438.59万 25.94 4945.70万 36.15 52.40
─────────────────────────────────────────────────
直销(销售模式) 3.64亿 100.00 1.37亿 100.00 37.6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8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724.51│ 8.96│
│客户二 │ 3155.05│ 7.59│
│客户三 │ 1320.96│ 3.18│
│客户四 │ 868.69│ 2.09│
│客户五 │ 832.92│ 2.00│
│合计 │ 9902.14│ 23.8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7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4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283.87│ 11.57│
│供应商二 │ 1726.33│ 6.08│
│供应商三 │ 1045.08│ 3.68│
│供应商四 │ 932.40│ 3.29│
│供应商五 │ 812.75│ 2.86│
│合计 │ 7800.43│ 27.4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产品及经营模式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
波长光电是国内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主要供应商,长期专注于服务工业激光加工、红外热成像及消费
级光学领域,提供各类光学设备、光学设计以及光学检测的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
大变化。
2、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光学元件、组件系列以及光学系统方案与检测设计工具系列,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
、红外热成像及消费级光学领域。光学技术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场景极为广泛且持续扩展,
公司紧跟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及应用场景,并专注提升包括光学材料、加工工艺、光学系
统设计与集成在内的技术整合能力。主要的产品具体如下:
(1)光学元件系列
公司光学元件产品包括光学透镜、反射镜、偏振镜、保护镜、分光镜、滤光片、分色片等,根据不同的
产品类型和应用场景,其材料涵盖硒化锌(ZnSe)、锗(Ge)、光学玻璃、硫系玻璃、石英(SiO2)、塑胶
、硅料(Si)、氟化物、铜(Cu)等,可覆盖紫外、可见和近、中、远红外的波长范围,口径最大可达600m
m,加工精度可以达到超精密级,能够实现包括类金刚石膜(DLC)、硬质膜(HDAR)在内的增透、高反射、
部分反射、分光、滤光等镀膜工艺。
(2)光学组件系列
公司光学组件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各类光路整形及控制的镜头,如扩/合束镜、扫描镜、聚焦
镜、振镜、准直镜、光束整形器、衰减器等;(2)应用于激光加工等特定场景的光学子系统,如激光焊接
头、激光切割头、激光清洗头、激光熔覆头、激光远距除异物镜头、激光直写成像镜头等;(3)近红外至
长波红外范围的定焦/变焦热成像镜头以及一些消费级光学行业细分领域的光学组件,包括非球面塑胶/玻璃
模压镜头、AR/VR光学组件等。
其中,激光光学镜头及光学子系统可适配包括CO2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N
d:YAG激光器等多种类型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激光焊接、切割、打标、清洗、打孔、曝光、封测等工业加工
场景,涉及的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半导体、智能制造、汽车、光伏、动力电池、增材制造等产业;红外
成像镜头可覆盖近红外至长波红外波段(900nm-14000nm),焦距范围从2mm至500mm,可视角度覆盖1至180
度,可实现连续变焦,主要集成于红外瞄准仪、红外探测器、红外监视器、红外夜视仪、红外测温仪等红外
设备中,已广泛用于人体测温、民用侦查、瞄准、安防监控、无人机、森林预警以及水利监测等众多领域;
消费级光学产品主要面向AR/VR、智能家居等消费细分领域。
(3)光学系统方案与检测设计工具系列
光学系统方案产品包括曝光平行光源系统、真空紫外及原位测量系统等,一般为针对某一特定应用场景
研发的项目型产品,往往具有光/电设计复杂、集成度高的特点,虽然交付数量较少,但是往往单体价值量
高且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代表了公司产品向光、机、电、软一体化、高度集成智能化延伸的战略方向;光
学检测设计工具系列主要包括分光光度计、光束质量分析仪、光斑分析仪等光学检测设备,以及子公司光研
科技代理销售的主流光学设计软件,包括CodeV光学设计软件、LightTools照明设计软件等,主要用于精密
光学行业的设计、研发与检测。
3、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为国内外工业激光加工与红外热成像设备制造商提供各类精密光学产品和光学设计、检测系统
以及为部分消费级光学产品市场提供光学元器件,结合市场环境、政策变动、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
况及公司自身发展需求等因素,形成了目前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上述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未发
生重大变化。
(二)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地位
1、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是国内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主要供应商,长期专注于服务工业激光加工和红外热成像以及消费级
光学领域,提供各类光学设备、光学设计以及光学检测的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属于光学仪器制造行业(C4040)。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
JR/T0020—2024)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光学仪器制造
业(CI404)。从公司主要产品来看,公司所属行业为光学光电子行业中的光学元件、组件行业,具体的细
分行业为精密光学行业。
精密光学行业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涉及光学元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包括
镜头、光学镀层、激光器件以及成像和测量设备等,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其产品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如工业加工(激光打标、焊接、切割、打孔等)、半导体(芯片光刻、封装与量检测)、消费电子(智能
手机、AR/VR)、新能源(动力电池加工、光伏)、汽车(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生命科学(内窥镜、
基因测序、光学成像系统)、安防(夜视设备、遥感监测)以及科研(光学仪器、激光实验设备)。这些应
用领域的多样化推动了对高性能光学元组件的需求增长,并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从政策角度来看,精密光学行业因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属性,受
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21年1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大力
发展智能制造设备,其中包括激光相关加工及检测装备;2023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制造业可靠性
提升实施意见》,重点提升大功率激光器、精密光学元器件等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
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强
前瞻谋划部署,其中未来制造包含了激光制造等内容;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
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与精密光学下游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的
战略性产业。2024年9月,工信部依据国务院《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编制并
发布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将大功率激光切割机、焊接、钻孔等激光加工设备
以及激光扫描、跟踪仪等激光检测设备列入重点方向,范围覆盖了汽车、医疗、新能源电池、船舶、航空等
27个行业。
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
物联网设备扩展和5G/6G技术部署及半导体产业的突破,未来精密光学行业将围绕“高精密度、高集成度、
高智能化”展开,通过超精密加工和自动化、智能化集成拓展新兴应用场景,行业前景广阔。
2、市场地位
公司的业务性质属于工业激光光学、红外光学以及消费级光学细分领域的中游,同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
福光股份、福晶科技、舜宇光学、茂莱光学、美国Coherent高意(原II-VI)、德国JENOPTIK等国内外优质
企业。得益于公司始终坚持创新研发投入,重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积极拓展国内外光学市场,经过多年的发
展,公司已在行业内获得丰硕的成果和地位,激光和红外光学元件、组件等产品已成为公司的核心优势产品
,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评价,公司名下的RONAR-SMITH及Opex两大品牌享誉全球。子公司江苏波长作为
公司消费级光学产业中心,定位细分消费级光学市场,具备材料生产、设计、组装、检测消费级光学镜头产
品的全产业链能力,其AR/VR产品已向国内主流厂商供货。公司通过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认证,拥有九十余项专利授权,掌握了“光学薄膜的设计与制备”“高功率激光镜头制造
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受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邀请,公司牵头起草的行业标准JB
/T14588-2023《激光加工镜头》已于2024年7月开始实施。公司设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南京市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先后获得“2017年度中国激光行业卓越贡献奖”、新加
坡精密制造研究院SIMTech成立25周年的“价值伙伴奖”。目前虽然公司的经营规模与光学行业龙头企业仍
有差距,但从细分领域的光学加工技术与能力的角度来看,公司已经具备了与国内外主要企业竞争的实力,
成为了国内精密光学元件、组件行业的主要供应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能力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激光和红外光学元件、组件等产品已成为公司的核心优势
产品,也形成了众多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成熟研发体系。公司先后成立了先进制造工艺中心以及半导体与微
纳光学等精密光学实验室,也组建了一批行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具备攻坚光学前沿领域的硬件和人
才条件,具有快速、高效的研发设计能力。公司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设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南
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将研发资源投入到不同
规格元件、组件、设备的技术研发与光学设计中,丰富公司的技术积累,进一步提高对客户光学解决方案需
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二)产品优势
1、产品质量与品牌优势
作为制造激光和红外光学元件、组件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具备一流的产品质量。公司
一直坚持走高质量路线,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成立了先进制造工艺中心,引入离子束、磁流变抛光设备、
超精密单点金刚车、三坐标测量仪等高精度光学加工、检测设备,光学元件加工精度可达到超精密级别,优
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拥有数十台先进的镀膜设备,以及一支具备丰富经验的镀膜团队,能够实现包括类金
刚石膜(DLC)在内的增透、高反射、部分反射、分光、滤光等膜系,提高光学元件、组件的透光率、反射
率和滤过率等技术指标。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在国内外激光和红外光学产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公司
的品牌“RONAR-SMITH”获评江苏省著名商标。
2、产品品类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光学元件、组件的研发与制造,经过多年的经营和投入,产品种类较为齐
全,激光光学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流的工业激光加工应用,例如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红外热成
像光学主要用于夜视、红外测温、监控、检疫等;消费级光学产品可以应用于AR/VR眼镜、无人机、智能家
居监控、扫地机器人、内窥镜等消费级领域。现有的产品品类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三)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推行全方位的市场服务体系,国际国内市场齐头并进,注重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效率。近年来,公司
通过驻外销售处登门拜访、参与每年度行业展会等形式与主要客户定期交流,就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的
改善等方面进行探讨,公司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交流沟通中做出响应,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并及时将计划实施情况反馈给客户。公司把为客户服务放在首位,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取得客户的信任,逐
步建立起忠实的客户群,如国内激光行业龙头华工科技、大族激光、海目星,国内红外行业龙头高德红外、
大立科技,以及国际知名激光和红外企业如美国IPG阿帕奇,美国FLIR菲力尔等,公司多年获得华工科技等
企业优秀供应商荣誉。公司与这些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
场基础。
(四)营销网络优势
公司立足于南京,在深圳、武汉等地设立了销售机构,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确立了公司境内、境外双
轮驱动的战略规划,深耕国内外市场。公司通过多年的海外市场拓展,拥有稳定的海外客户群体。公司与亚
洲、欧洲、美国、拉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稳定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使得公司产品能顺利销售于
国内外市场。同时,公司每年积极参加各种光学光电子行业展会,展示、推广公司产品,搜集更多客户资料
,及时向研发部门反馈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群体的最新需求,大大增强了产品设计的针对性,满足了不同客
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市场。
(五)专业人才优势
公司所处的光学行业由于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呈现出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公司高度重视
人才的招募和培养,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人才优势。首先,公司的管理人员大多具有五年以上管理经验,能够
较好地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其次,公司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交流。先后聘请了多名国内外光学技术方面
的知名专家作为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和顾问。同时,公司先后与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A*Star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校研发平台并与公司实际相结合,对
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进行研发,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另外,公司注重员工人才队伍的培养,新加坡子公
司员工均能熟练使用英语,与世界各地客户无障碍交流,利于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深化“光学+”的发展战略,围绕“挑战高精度,成就大客户”的年度经营方
针,成立了战略客户中心(SCC),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能力,重点布局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半导体工艺能力及相关场景应用的投入,积极参加上海慕尼黑光博会、SEMICON中国半
导体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强化半导体等业务领域产品推广。同时,公司与浙江大学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
国重点实验室达成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攻坚半导体光学关键技术,把握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
市场机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上涨17.79%,其中,激光光学领域收入1.37亿元、
红外光学领域收入6457.39万元、消费级光学领域收入1164.61万元。
激光光学业务方面,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及其对各行业的赋能效应,PCB产业市场规模上
升。公司适用于高密度柔性小型化的PCB精密激光微加工镜头实现突破,成功为客户实现进口替代,实现收
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此外,公司应用于半导体制造、量检测、研发环节的光学元器件及系统产品较上期
也有较大增幅。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实现收入约34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44%。
红外成像光学业务方面,下游客户需求和产品结构随着市场趋势变化逐步发生改变,一些应用于非制冷
式红外成像场景的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便捷化方向发展。公司研发的红外硫系玻璃材料具有相对价格低
、重量轻、便于小尺寸模压加工量产等特点,能较好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红外成像光学业
务实现收入645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
消费级光学业务领域,子公司江苏波长继续通过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策略横向拓展消费级光学产品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级光学产品实现收入1164.61万元,其中AR/VR光学产品收入约803万元,较上期增长470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3.47万元,同比下降50.57%,未能与收入同向增长
,主要原因有:(1)公司继续实施人才储备战略,本期末公司员工较上期末数量增长100余人,对应的研发
、管理费用中人工成本较上期增加218万元;(2)公司于2024年6月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报告期
内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计提股份支付费用较上期增加282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半导体等新业务
领域光学产品推广,参加了多个国内国际知名展会,相关展览费用较上期增长113万元;(4)因公司营业收
入增加,应收款项及存货相应增加,报告期内计提的信用减值及存货跌价损失较上期增加130万元;(5)报
告期内,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降低,红外及消费级光学业务占比提升,受产品收入结构变化的影响,公司
上半年度毛利率较上期下降5.75个百分点。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