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536 星宸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视频监控芯片的研发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安防(产品) 9.09亿 64.82 2.82亿 60.56 31.01
智能物联(产品) 3.25亿 23.14 1.22亿 26.21 37.60
智能车载(产品) 1.51亿 10.76 5916.54万 12.70 39.18
其他业务(产品) 1798.89万 1.28 245.55万 0.53 13.65
─────────────────────────────────────────────────
中国大陆(地区) 10.26亿 73.15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地区) 3.77亿 26.85 --- --- ---
─────────────────────────────────────────────────
销售商品(业务) 14.02亿 99.93 4.65亿 99.79 33.15
其他收入(业务) 97.96万 0.07 97.96万 0.21 100.00
─────────────────────────────────────────────────
经销(销售模式) 13.13亿 93.58 4.37亿 93.74 33.25
直销(销售模式) 9012.46万 6.42 2913.31万 6.26 32.3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 23.53亿 99.96 8.41亿 99.88 35.76
经营租赁收入(行业) 102.03万 0.04 102.03万 0.12 100.00
─────────────────────────────────────────────────
智能安防(产品) 15.88亿 67.46 5.31亿 62.98 33.42
智能物联(产品) 4.75亿 20.17 2.11亿 25.00 44.35
智能车载(产品) 2.45亿 10.41 9707.65万 11.52 39.63
其他IC(产品) 4359.40万 1.85 --- --- ---
其他(产品) 145.93万 0.06 112.88万 0.13 77.35
经营租赁收入(产品) 102.03万 0.04 102.03万 0.12 100.00
技术服务(产品) 11.74万 0.00 11.74万 0.01 100.00
─────────────────────────────────────────────────
中国大陆(地区) 18.25亿 77.52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地区) 5.29亿 22.48 --- --- ---
─────────────────────────────────────────────────
经销(销售模式) 21.28亿 90.44 7.73亿 91.76 36.32
直销(销售模式) 2.25亿 9.56 6939.40万 8.24 30.8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安防(产品) 8.12亿 68.66 2.73亿 63.44 33.58
视频对讲(产品) 2.46亿 20.83 1.13亿 26.36 45.99
其他(补充)(产品) 1.04亿 8.78 4244.93万 9.88 40.88
其他业务(产品) 2055.38万 1.74 135.84万 0.32 6.61
─────────────────────────────────────────────────
销售商品(业务) 11.82亿 99.93 4.29亿 99.88 36.32
其他收入(业务) 82.49万 0.07 49.44万 0.12 59.93
─────────────────────────────────────────────────
经销(销售模式) 10.80亿 91.33 3.98亿 92.61 36.85
直销(销售模式) 1.02亿 8.67 3173.87万 7.39 30.9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 20.20亿 100.00 7.37亿 100.00 36.46
─────────────────────────────────────────────────
智能安防(产品) 14.42亿 71.39 4.96亿 67.39 34.41
视频对讲(产品) 3.42亿 16.95 1.55亿 21.11 45.39
智能车载(产品) 1.87亿 9.25 --- --- ---
其他IC(产品) 4634.40万 2.29 --- --- ---
其他(产品) 114.27万 0.06 98.40万 0.13 86.11
技术服务(产品) 113.20万 0.06 --- --- ---
─────────────────────────────────────────────────
境内销售(地区) 15.46亿 76.53 5.02亿 68.10 32.45
境外销售(地区) 4.74亿 23.47 2.35亿 31.90 49.54
─────────────────────────────────────────────────
经销(销售模式) 18.21亿 90.12 6.78亿 92.03 37.23
直销(销售模式) 2.00亿 9.88 5868.52万 7.97 29.3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9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88233.39│ 37.49│
│第二名 │ 40031.33│ 17.01│
│第三名 │ 31746.29│ 13.49│
│第四名 │ 23403.25│ 9.94│
│第五名 │ 11698.52│ 4.97│
│合计 │ 195112.77│ 82.9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2.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3745.51│ 29.79│
│第二名 │ 30444.59│ 20.73│
│第三名 │ 17526.50│ 11.94│
│第四名 │ 16673.59│ 11.36│
│第五名 │ 12513.95│ 8.52│
│合计 │ 120904.15│ 82.3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地位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端边侧AISoC芯片的设计、研发及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
类(2018)》,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之“新型信息技术服
务”之“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双重驱动下,端边侧AISoC芯片设计行业
迎来深度变革。行业技术演进呈现三大核心趋势:AI-ISP技术成为解决低照度成像瓶颈的底层刚需;Transf
ormer架构与大模型优化推动多模态交互在端侧规模化落地;低功耗设计从辅助功能跃升为决定产品竞争力
的核心指标。尤其是在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任务复杂化、智能眼镜高清拍摄与AI交互融合、智能车载内外摄
像头数量大幅提升等场景下,高性能、高可靠、超低功耗的芯片需求呈现持续性增长。
在此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公司通过全栈自研技术体系,在“视觉+AI”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先的地位。
其中:公司自研的最新一代图像处理引擎ISP4.0在行业内率先实现AI-ISP深度融合;全栈自研的AI处理器自
202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可扩展NPU架构目前可实现0.2T至32T的算力覆盖;突破性的低功耗设计可根据不同
应用场景下的运行环境和运算特点,灵活分配计算资源,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为设备的长续航运行提供支
持。
(二)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端边侧AISoC芯片的设计、研发及销售。围绕“视觉+AI”“感知+计算”的核心理念,
公司的SoC芯片下游应用覆盖各类智能感知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安防、智能物联及智能车载。其中:
智能安防为公司第一大业务线,2025年上半年对主营业务占比约65.66%,包括消费类安防、民用安防及
专业安防,分别对应TOC端、TOB端及TOG端。当前,公司下游应用中消费类及海外的占比逐渐提升,在全球
智能安防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稳固。
智能物联为公司第二大业务线,2025年上半年对主营业务占比约23.44%,主要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家
居、智能办公、智能工业、智能显示、智能眼镜等AIOT应用领域。其中,智能机器人快速成长,成为智能物
联业务线新的增长引擎,占比及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更多应用场景,如从家用清洁
机器人向庭院机器人、家政机器人再向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赛道演进;如从智能眼镜向移动影像设备等前沿赛
道演进,持续拓展业务边界。
智能车载为公司第三大业务线,2025年上半年对主营业务占比约10.9%,主要分为前装和后装。其中:
前装主要包括记录仪、舱内外视觉感知(DMS/OMS/CMS等)、L0~L2ADAS辅助驾驶,且公司已与Tier1合作开
发L2+级别高阶ADAS芯片;后装主要为行车记录仪。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加速推进,适用于前装的车规级
芯片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顺势而为,积极布局从后装到前装的市场导入,营销力量向主机厂集中,目
前适用于前装的车规级芯片正迅速成长,进一步释放潜力。
此外,公司已开启在3D感知领域的战略布局,形成3D感知+AI计算的感算一体解决方案,战略定位是占
据高端、高性能、高可靠性市场,主要面向车载激光雷达、高阶智能机器人等。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四)经营模式
公司采用国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通行的Fabless经营模式。在该模式下,公司主要负责芯片的研发、销
售和质控,因此产品的设计及研发环节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同时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外包予
代工厂。公司完成芯片设计后,将自主研发的集成电路版图交予晶圆代工厂,向晶圆代工厂下达晶圆加工订
单,由晶圆代工厂根据设计版图生产定制晶圆,而后交由封装与测试服务商进行芯片的封装测试后完成生产
。按照集成电路行业惯例以及公司自身特点,公司采用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进行芯片销售。通过“
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模式可使公司更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提高产业链各环节效率,发挥公司的优势
。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3.85亿元,同比增长约19.18%,整体经营稳健。业绩增长驱动因
素主要来源于三大主营业务均有序增长,具体而言:
智能安防业务线实现营业收入约9.09亿元,同比增长约12%。从下游市场来看,消费级市场呈现出显著
的升级浪潮,增长强劲;在如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拉美等新兴市场亦存在广阔增长蓝海,其城镇化快速推
进、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高但安防基础相对薄弱,当前安防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智能物联业务线实现营业收入约3.25亿元,同比增长约31.79%。该业务线主要受益于公司重点布局的智
能机器人,持续导入全球头部品牌客户,该细分领域的出货量及收入均实现了成倍增长。其他细分领域如智
能家居、智慧办公等也依托于连接、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趋势,实现了稳定的增长。
智能车载业务线实现营业收入约1.51亿元,同比增长约45.43%。车载视觉和感知硬件持续升级,车载摄
像头作为核心部件,不断优化性能、提升单车配置量。得益于此,公司在前装市场细分领域的出货量及收入
实现了翻倍增长,在后装市场也实现了稳定的增长。
(六)下一个报告期内下游应用领域的宏观需求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兴的消费类应用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市场对端边
侧AISoC芯片的需求显著增加,将为公司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技术水平的升级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用
户体验,还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公司将继续推动技术升级,为
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客户价值持续创造。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核心技术
公司始终专注于端边侧AISoC芯片设计领域,在厦门、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地设立了研发团队,
现已积累强劲的研发实力,形成了丰富的技术成果,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大量核心IP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六大核心自研IP:图像信号处理(ISP)、AI处理器(NPU)、
音频编解码、视频编解码、显示、3D感知。公司的研发团队持续针对核心IP资源进行优化,以做到核心IP在
不同应用场景的高效、高度复用及快速迭代。
(二)完善的产品线布局
公司始终坚持多元化的产品生态,构建了智能安防、智能物联、智能车载三大主营业务线,同时开启在
3D感知领域的战略布局,在新兴的端侧AI领域有着完整的产品线布局,为国内产品线最丰富、业务布局最完
善的厂商之一。
(三)丰富的品牌客户资源
公司凭借着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在境内外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口碑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
,在主营业务各细分市场中均与终端行业龙头企业达成了合作,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公司在创立初期便
具有全球战略格局,架设海外团队提供营销和技术支持,营销渠道覆盖全球,与境外知名厂商持续开展业务
合作,未来也有望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境外的市场份额。
(四)稳健的“双循环”供应链体系
公司精准识别境内外终端客户对原产地和交付地偏好、交易结算方式等差异化的诉求,构建了“境内外
双循环”的供应链体系,交付中国大陆客户的产品由中国大陆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制造并在中国大陆交货,
境外客户则反之。以此模式服务境内外客户,确保交付稳定,实现高度可靠、敏捷响应的产品交付,与产业
链伙伴一同构建稳健且价值共享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产业链价值共享。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