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004 白云机场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航空地面客货过港服务为主业,以与航空主业相关的延伸服务为辅助,形成以客货过港为主线,配合客
货代理、航空配餐、场所出租、住宿餐饮、广告、商贸等业务的立体服务系统。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服务业(行业) 74.24亿 100.00 20.08亿 100.00 27.05
─────────────────────────────────────────────────
航空服务(产品) 61.99亿 83.50 13.72亿 68.32 22.13
地勤服务(产品) 6.49亿 8.74 1.45亿 7.20 22.28
贵宾服务(产品) 4.38亿 5.90 1.16亿 5.80 26.58
广告业务(产品) 4.07亿 5.48 1.60亿 7.95 39.24
信息技术(产品) 3.66亿 4.93 1.05亿 5.21 28.59
配餐服务(产品) 2.43亿 3.27 5240.55万 2.61 21.58
设备维护(产品) 2.24亿 3.02 6577.93万 3.28 29.39
地面运输服务(产品) 1.93亿 2.61 -185.03万 -0.09 -0.96
分部间抵销(产品) -12.94亿 -17.43 -520.36万 -0.26 0.4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服务(产品) 31.74亿 91.74 6.56亿 68.77 20.66
地勤服务(产品) 3.26亿 9.43 1.15亿 12.05 35.22
广告业务(产品) 1.83亿 5.30 5689.38万 5.97 31.03
贵宾服务(产品) 1.80亿 5.19 4603.18万 4.83 25.62
配餐服务(产品) 1.17亿 3.37 2481.11万 2.60 21.29
地面运输服务(产品) 9403.63万 2.72 -388.03万 -0.41 -4.13
信息技术(产品) 9096.43万 2.63 3412.06万 3.58 37.51
设备维护(产品) 8353.49万 2.41 2226.93万 2.34 26.66
分部间抵销(产品) -7.88亿 -22.78 264.90万 0.28 -0.3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服务业(行业) 64.31亿 100.00 13.59亿 100.00 21.13
─────────────────────────────────────────────────
航空服务(产品) 56.89亿 88.47 10.03亿 73.86 17.64
地勤服务(产品) 5.41亿 8.41 1.08亿 7.97 20.02
广告业务(产品) 5.11亿 7.95 6504.79万 4.79 12.72
信息技术(产品) 3.65亿 5.68 9576.73万 7.05 26.22
贵宾服务(产品) 3.43亿 5.34 6545.13万 4.82 19.07
配餐服务(产品) 1.89亿 2.94 3576.62万 2.63 18.94
地面运输服务(产品) 1.86亿 2.89 -1380.87万 -1.02 -7.43
设备维护(产品) 1.81亿 2.81 4718.78万 3.47 26.09
分部间抵销(产品) -15.76亿 -24.50 -4979.63万 -3.67 3.1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服务(业务) 26.07亿 90.18 2.89亿 51.92 11.10
广告业务(业务) 3.70亿 12.81 1.54亿 27.72 41.73
地勤服务(业务) 2.31亿 7.99 3428.86万 6.15 14.85
贵宾服务(业务) 1.52亿 5.26 4340.05万 7.79 28.55
信息技术(业务) 8368.18万 2.90 2541.56万 4.56 30.37
地面运输服务(业务) 7926.77万 2.74 -1346.01万 -2.42 -16.98
配餐服务(业务) 7905.59万 2.74 932.91万 1.67 11.80
设备维护(业务) 7711.39万 2.67 1938.61万 3.48 25.14
分部间抵销(业务) -7.88亿 -27.28 -491.05万 -0.88 0.6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1.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1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16664.07│ 56.1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2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00940.13│ 16.2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白云机场转场20周年。面对内外部复杂严峻形势,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敢于拼搏、
勇创佳绩,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经营利润实现历史性突破,交出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质量发展成
绩单,为转场20周年画上圆满句号。
(一)安全运行取得突破
顺利实现第32个安全年。不安全事件、责任事件和责任鸟击事件“三下降”,跑道侵入、航空器刮碰等
典型事件零发生;“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作为行业团体标准发布,获评民航局优秀案例一等奖;完成国际
民航组织USOAP审计迎审和国际航协ISAGO审计,审计符合性超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安全生产治本
攻坚三年行动,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抓实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核心安全风险管控;建成全国首套基
于AMDB的机坪运行系统,应用试点成为民航规范;全国首家实现国际航班截载60分钟,始发南航快线截载30
分钟。
(二)枢纽发展创造历史
主要实现了“五个突破”:运输生产实现突破。全年旅客吞吐量76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8万吨,同
比增长21%、17%;中转旅客首次突破千万人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航线网络实现突破。新增、恢复或加密
国际客运航线超60条,引入6家国际客运承运人,新增13个客运通航点,东盟十国客运航线实现全覆盖,东
欧、中亚直飞客运航线和南美客运航线实现零突破。联合营销实现突破。成立枢纽提质增量专班,开展全员
营销活动,推动政府主导建立航旅融合机制,推出“白云畅行”3大类20项系列产品;城市候机楼服务首次
实现4个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全覆盖,首次实现广州地区空铁地面交通直达,南客北上打开新局面。枢纽设
施实现突破。西二跑道基本建成,P4交通综合体正式启用。平台协同实现突破。成立白云机场枢纽建设命运
共同体发展委员会,凝聚发展合力;启用全国首个航站楼飞行准备中心。
(三)服务提升树立典范
顺利完成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专业评审工作,现场获评优秀;“三品”(品质、品味、品牌)提升亮
点纷呈。员工休息室暖心升级、“多巴胺”值机岛焕新出彩、彩虹廊桥美轮美奂、机场大道绿意盎然,凸显
了品质硬实力;连续四年荣获ACI全球机场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亚太地区旅客吞吐量4000万级以上最佳机
场奖,首获“ACI亚太地区最洁净机场奖”,增强了品牌影响力;“快服务”初见成效。5大板块28项产品,
助力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等7项效率提升;开展6场“一城一区一品”活动,组织长隆乐园巡游、英歌舞
等50余场文化活动,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机场通会员超1440万人,华为、长隆等合作伙伴超100家。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我国民航机场业的发展承载着民航强国建设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
流网络”,民航机场行业作为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受到政策大力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航空枢纽。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提出要全面建成安全高效、
绿色环保、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的四型机场,为全方位建设民航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4,608.00亿元,新建、迁建运输机场43个,我国区域
枢纽机场发展迅猛,2024年全国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达到40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400个左右,基本建成
以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核心,区域枢纽为骨干,非枢纽机场和通用机场为重要补充的国
家综合机场体系。
目前,我国民航机场行业已基本形成三大成熟的机场群,其中包括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
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机场组成的长三角机场群;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天津滨海国
际机场、石家庄机场、青岛机场等的京津唐地区机场群;以及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所在的珠三角机场群
。依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2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将形成并快速发展,
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明显加强,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
际枢纽作用显著增强,航空运输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机场行业保持快速增长。2020-2022年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我国民航
机场行业营收承压。伴随宏观环境改善及不可抗力因素的逐渐消除,民航机场行业快速复苏。根据民航局发
布的《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45951.8万人次,较上年
增长15.9%,较2019年增长8.0%;完成货邮吞吐量2006.2万吨,较上年增长19.2%,较2019年增长17.3%;完
成飞机起降1240.0万架次,较上年增长5.9%,较2019年增长6.3%。在我国民航业务量持续上涨、民航基础建
设投资稳步加强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民航需求量、机场行业发展均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为白云机场的管理和运营机构,公司拥有目前全球机场中面积最大单体航站楼,三条跑道,以及完
善的旅客过港服务、飞机起降服务设施。公司以白云机场为经营载体,主要从事以航空器、旅客和货物、邮
件为对象,提供飞机起降与停场、旅客综合服务、安全检查以及航空地面保障等航空服务业务,以及航站楼
内商业场地租赁服务、特许经营服务、地面运输服务和广告服务等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
(1)航空服务业务
航空服务业务是白云机场的核心业务,主要指机场以航空器、旅客和货物、邮件为对象,提供飞机起降
与停场、旅客综合服务、安全检查以及航空地面保障等,具体可分为飞机起降相关和旅客过港相关。
(2)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
发行人的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主要是指除航空服务业务外,公司依托航空服务业务提供的其他服务。依
托旅客与货邮吞吐量规模优势,以及航站楼周边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优势,公司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主要包括
特许经营权业务、租赁业务、地面运输业务、广告业务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门户复合型枢纽机场之一,是国家着力打造的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及粤港澳大湾区
的核心机场,公司已逐渐形成行业领先的经营能力、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及
应急处置能力、行业一流的服务保障和人文关怀水平和全面领先的安全管理与智慧机场建设等多项核心竞争
优势。
1、行业领先的经营能力优势
公司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海陆空层次分明的交通体系,具有覆盖东南亚、连接欧美澳、辐射内
地各主要城市的天然网络优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80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白云机场运作,航线网
络覆盖全球五大洲。2024年,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6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8万吨,同比增长21%、17
%,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2020-2023年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货邮吞吐量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二。
2、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区位优势
白云机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区域经济发达、贸易繁荣、人流旺盛,拥有覆盖湖南、江西、广西、
贵州、福建等周边广阔省域的超大容量市场腹地优势,是珠三角地区客货源市场的中心。白云机场凭借得天
独厚的地理位置、海陆空层次分明的交通体系和众多国际航线资源,具有覆盖东南亚、连接欧美澳、辐射内
地各主要城市的天然网络优势,已成为亚太地区理想的客、货流中转点,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区位优势突出
。
白云机场是民航局确定的国内三大枢纽机场之一,也是大湾区唯一的一类一级机场。发展建设白云机场
是我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国务院制定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
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民航局制定的《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行动纲要》《中国民用航
空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等,都明确提出进一步强化白云机场作为全方位门户
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国家赋予的定位为白云机场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提供了强大保障。
3、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及应急处置能力
白云机场具有丰富的大型机场运营管理经验。公司制定和实施国内首套机场服务标准,是亚洲最早通过
国际机构SGS服务认证和国内首家通过ISO9000认证的机场。依托运行管理组织机制建设,运行管理水平行业
领先,是国内3,000万级以上首家一次性全面移交地面管制业务的机场,也是国内首家进入运行验证的远程
机坪管制机场。
公司还利用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了标准的信息传递机制,完善了航班延误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升航
班延误服务保障水平。公司可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或A类运行故障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赴现场调研和应急处置
,确保运维服务工作正常有序完成,并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公司已圆满完成党的二
十大、北京冬奥会、大运会、亚运会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的信息安全重保任务。
4、行业一流的服务保障和人文关怀水平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打造更加顺畅、便捷和有温度的机场人文关怀。升级改造艺
术景观、创建特殊旅客全流程个性化服务产品等不仅丰富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也进一步提升机场的文化内涵
。白云机场“春风服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品牌建设案例,连续多年荣获ACI“全球机场服务质量满意
度第一”、SKYTRAX“中国最佳机场奖”、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CAPSE最佳机场等荣誉,列入中宣部
“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5、全面领先的安全管理与智慧机场建设
公司致力于完善更加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以风险管理为手段,以资源配置为保障,落实安全绩效管理
,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效能。2024年,白云机场已实现第32个安全年。从2009年通过民航局安全审计,到
2021年通过民航局SMS审核,白云机场建立并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SMS),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和全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记录。
白云机场始终坚持创新发展,通过系列平台建设实现安全管理的统一决策和指挥调度,在行业内处于领
先水平。公司大力推进智慧机场建设,成立了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数字化员工、无人驾驶等新技术
应用研究,致力以信息化手段为旅客打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智慧出行体验。根据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
场智慧机场建设方案(2019-2025)》规划,2025年白云机场将落实“以智慧为引领,以绿色和人文为两翼
,打造平安机场”的建设工作。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度,公司经营情况呈现全面复苏态势,核心业务指标创历史新高,其中旅客吞吐量继2019年后再
次突破7,000万人次大关,稳居全国机场前列。受益于航空市场需求的持续恢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显著增
长,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26亿元,比上年增加4.84亿元,增长109.51%;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实现降
本增效,成本费用增幅显著低于收入增速,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2024年
公司通过业务量回升与精细化管理协同发力,实现经营业绩跨越式增长,为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提供有力支
撑。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长期、快速稳步发展,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市场需求快速扩大。在2021年全球航空客运量
小幅回升后,2022年以来航空运输业持续复苏,行业运输生产呈现恢复稳健、运行安全、竞争有序的良好局
面。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我国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
设,相继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旨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计划到2035年建成国家民用运输机场和国家航路网,陆续实施粤
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等重大战略,有力支撑我国民航运输业保持持续稳健的
发展趋势。
民航机场分布受到地区经济水平、地区人口密度、区位地理情况等因素影响,机场对其辐射范围内的航
空需求通常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各机场之间的相互竞争主要存在于区域机场群内部。
目前,我国民航机场行业已基本形成三大成熟的机场群,其中包括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
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机场组成的长三角机场群;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天津滨海国
际机场、石家庄机场、青岛机场等的京津唐地区机场群;以及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所在的珠三角机场群
。
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门户复合型枢纽机场之一,是国家着力打造的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及粤港澳大湾区
的核心机场。白云机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区域经济发达、贸易繁荣、人流旺盛,拥有覆盖湖南、江西
、广西、贵州、福建等周边广阔省域的超大容量市场腹地优势,是珠三角地区客货源市场的中心。白云机场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海陆空层次分明的交通体系和众多国际航线资源,具有覆盖东南亚、连接欧美澳
、辐射内地各主要城市的天然网络优势,已成为亚太地区理想的客、货流中转点,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区位
优势突出。
白云机场是民航局确定的国内三大枢纽机场之一,也是大湾区唯一的一类一级机场,发展建设白云机场
是我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国务院制定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
展的若干意见》、民航局制定的《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行动纲要》《中国民用航空发
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等,都明确提出进一步强化白云机场作为全方位门户复合
型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国家赋予的定位为白云机场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提供了强大保障。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培育运营高效、价值突出、品牌卓越的世界一流机场管理公司为远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升航空枢纽能级、打造四型机场示范、培育价值卓越机场
,完善现代管理体系,持续锻造一流的枢纽竞争力、一流的品牌影响力、一流的系统创新力和一流的平台协
同力“四种能力”,奋力实现党建引领、发展与安全、枢纽规模、网络结构、运行效率、服务品质、收益贡
献、品牌价值、改革创新、和合与共“十大新突破”,全力推进世界一流白云机场建设迈向新阶段。力争到
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打造安全可靠、生态和谐、运行智慧、体验一流的
四型机场标杆,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三)经营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坚持“四首”“四有”工作要求,全面压实
安全责任。实施安全护航行动,以安全管理协同平台为依托,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为主线,落
实“1+6+N”重点工作体系,提升全要素、全领域、全周期本质安全水平,力争实现同类机场运行安全保障
能力第一,确保实现第33个安全年。
围绕平台、资源、流程三大要素,实施运行提升行动,打造协同运行、高效顺畅的大运行体系。强化数
智赋能,以数据和流程双驱动建设大运控平台。打通大运控和大地服流程链与数据链,全面提升运行指挥效
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航空运输业是与国家及地区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基础性行业。宏观经济景气度直接影响到经
济活动的开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进而影响航空旅行和航空货运的需求。受复杂多变
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局势影响,宏观经济可能发生波动,并可能对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公司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航空运输业是国家的基础性行业,我国政府对该行业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监管,政府有关部门对行业发展
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和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和航道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效率提升,特别是“八纵八横”高铁网将全面建
成投用,叠加票价优势和服务改善,在中短程运输市场领域对航空运输业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较航空拥有成本相对低廉,运送能力大,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正点率较高等优势,对航空运输
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分流。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铁路和公路网络的投资建设,将进一步加剧航空运输与公路、
铁路运输之间的业务竞争。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珠三角地区拥有多个大型机场,规模和吞吐量均居全国前列,为珠
三角地区的航空运输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民航局等有关部门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空枢纽,为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但珠三角地区机场密集程
度较高,香港机场、深圳机场的改扩建和深中通道的开通存在客源分流风险。如公司不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将面临业务量及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4.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机场集团作为项目法人和投资主体,正在实施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未来工程完工后,机场集团与白
云机场将在符合机场行业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就三期扩建工程相关资产的使用、运营及管理方式进行协商,
并根据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等要求履行内部审议程序。由于资产从开始运营到充分发挥效益需要一段时间,
公司在所运营资产投用的短期内可能面临因新增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或租赁费用而导致业绩波动的风险。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