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015 华夏银行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吸收人民币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
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提供保管箱
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京津冀地区(地区) 191.16亿 41.99 79.29亿 51.26 41.48
长三角地区(地区) 100.24亿 22.02 50.33亿 32.54 50.21
中东部地区(地区) 48.98亿 10.76 -1.12亿 -0.72 -2.29
附属机构(地区) 43.78亿 9.62 20.87亿 13.49 47.67
西部地区(地区) 41.80亿 9.18 20.01亿 12.94 47.87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地区) 32.14亿 7.06 -3.30亿 -2.13 -10.27
东北地区(地区) 3.94亿 0.87 -4.60亿 -2.97 -116.75
分部间抵销(地区) -6.82亿 -1.50 -6.81亿 -4.40 99.85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京津冀地区(地区) 434.32亿 44.71 159.94亿 44.50 36.83
长三角地区(地区) 195.03亿 20.08 113.43亿 31.56 58.16
中东部地区(地区) 104.97亿 10.81 40.59亿 11.29 38.67
西部地区(地区) 87.65亿 9.02 38.27亿 10.65 43.66
附属机构(地区) 78.78亿 8.11 41.12亿 11.44 52.20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地区) 60.84亿 6.26 -5.92亿 -1.65 -9.73
东北地区(地区) 9.77亿 1.01 -28.14亿 -7.83 -288.02
分部间抵销(地区) 1000.00万 0.01 1300.00万 0.04 130.0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京津冀地区(地区) 216.39亿 44.75 54.23亿 32.29 25.06
长三角地区(地区) 97.94亿 20.25 69.95亿 41.65 71.42
中东部地区(地区) 53.42亿 11.05 17.46亿 10.40 32.68
西部地区(地区) 44.07亿 9.11 21.83亿 13.00 49.53
附属机构(地区) 37.00亿 7.65 22.93亿 13.65 61.97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地区) 29.58亿 6.12 2.59亿 1.54 8.76
东北地区(地区) 5.10亿 1.05 -21.08亿 -12.55 -413.33
分部间抵销(地区) 400.00万 0.01 500.00万 0.03 125.0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京津冀地区(地区) 367.77亿 39.46 96.47亿 27.22 26.23
长三角地区(地区) 202.68亿 21.75 122.41亿 34.54 60.40
中东部地区(地区) 115.01亿 12.34 34.93亿 9.86 30.37
西部地区(地区) 101.27亿 10.87 45.96亿 12.97 45.38
附属机构(地区) 72.80亿 7.81 38.04亿 10.73 52.25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地区) 65.30亿 7.01 21.95亿 6.19 33.61
东北地区(地区) 13.55亿 1.45 9600.00万 0.27 7.08
分部间抵销(地区) -6.31亿 -0.68 -6.29亿 -1.77 99.6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3.1公司业务概要
本公司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1996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
是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在全国120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3家一级分行,79家二级
分行,营业网点总数952家,员工3.68万人,形成了“立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面向企
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投资银行、贸易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网络金融和现
金管理、产业数字金融等专业化、特色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面向个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借记卡、信用
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养老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
服务需求。以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为主旨,持续推动金融市场、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业务协同稳健发展,
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客户的能力。在2025年7月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本公司按一级
资本排名全球第47位、按资产规模排名全球第57位。
3.2公司发展战略执行情况和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5年以来,本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
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各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要求,严格落实监管部门各项要求,
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稳中求进,深耕主责主业,严守安全防线,扎实推进全行高质量
发展。
公司业务发展提速。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发展核心理念,加强融资客群、机构客群、无贷客群
分类经营体系建设,推进对公基础客群和有效客群开发,提升总行级战略客户的营销服务。加强对公存款营
销组织,持续拓展存款增长来源。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重点,不断完善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
常态化支持机制。持续升级财资管理功能,推出华夏财资云标准版、专业版等服务不同客群的产品;强化数
字化风险防控,持续优化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加强结算资金管理服务,强化公司网络金融
结算系列产品应用。推进“商行+投行”转型战略,聚焦投资银行体系化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
客户认可度。贸易金融业务聚焦制造业金融服务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内外贸”“本外币”“离在岸”
“结算+融资+财资”四个一体化经营,完善全球代理行网络布局。推进产业数字金融模式在重点场景的创新
及运用推广,加快将产业数字金融打造成新名片。深化绿色金融战略,积极服务双碳、建设美丽中国、转型
金融、零(低)碳园区等重点领域。本公司对公客户比上年末增长2.90%,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1.39
%,绿色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6.79%。
零售业务深化转型。推动零售客户经营体系全面升级,加强分层分类服务,积极拓展和服务更广大客户
群体。主动应对市场利率下行与居民财富配置多元化趋势,聚焦个人存款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业务基础。
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坚持“专业服务、客户共创、科技赋能”,着力客户经营,强化联动协同,丰富产
品货架,打造专业团队。积极推进零售资产业务转型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金融支持
助力提振消费政策,聚焦住房贷款和消费贷款数字化转型发展,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信贷需求。信用卡业务
贯彻国家提振消费要求,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实体经济,回归消费本源,精做增量客户开发,深耕存量客户
经营,推动业务持续发展。推进“数字收单”建设,持续提升收单支付业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客户
支付体验。本公司个人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8.24%,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比上年末增长8.20%,信用卡累
计发卡量比上年末增长1.57%。
金融市场业务提质扩面。加强市场分析与研判,动态调整交易策略,严控风险敞口,加大交易频率和力
度,积极增收创利。创新同业投资业务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提升盈利能力,加大科创和绿色领域投资力度
。票据产品体系持续完善,系统功能不断优化,票据客户数和业务量实现较快增长。强化重点托管产品营销
,证券投资基金、信托财产、银行理财等产品托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探索建立资产托管协同联动营销
机制,加强资产托管与投资、代销、投行等业务的协同联动;持续推进托管智慧平台建设和功能优化。华夏
理财加快推进理财业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持产品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多渠道营销体系,行外代销机
构较上年末增加25家;不断深化投资策略创新,推动全国首单低空经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落地;深入贯彻国
家“双碳”战略目标,大力推动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本集团理财产品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9
.18%;本公司衍生品业务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26.98%,托管规模比上年末增长7.70%。
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数字科技赋能持续深化,优化企业级客户经营服务平台,升级华夏财资云,推进
零售数字生态圈系统建设,基于数据中台构建智能化服务引擎。数字化运营效能有效提升,全面深化智慧运
营体系建设,持续推动营业网点数字化转型,强化网点数据聚合分析能力,持续深化RPA技术应用,深入推
广数字函证业务。科技支撑能力稳步增强,全面加强业技融合,深化企业级架构规划与管控,不断强化科技
安全防护能力,实施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改造,持续开展量子科技应用研究。数据管理基础持续夯实,
建立数据共享管理和使用规范,发布数据认责管理细则,全面归集数据资产,统筹全集团外部数据引入,深
化数据服务及自助分析生态建设。本公司服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客户比上年末增长1.64%,投向数字经济核
心产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4.44%。
积极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聚焦重点项目与客群,积极对接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市发改委
发布的有融资需求的重点项目等,深化与首都国企和在京央企的合作。支持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科技
金融服务网络,强化科技金融产品运用,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激发首都消费活力,积极参与特
色消费场景建设,加大消费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打造文化金融服务特色,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和全国文化中心
建设。发展数字金融,支持首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加大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服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
市建设。积极参与“两区”建设,服务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贸易金融产品推广,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
和外汇业务便利化。积极拓展普惠金融,持续加大与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对接力度,有序推进三代社保卡办
理与功能优化,支持首都民生发展。全力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本公司总部搬迁工作,
不断深化与区属企业的合作。
持续加强风险防控与合规稳健经营。风险管理体系迭代升级,优化“五维一体”信贷投融资政策;集团
层面建立“全面监测、定期报告、分级预警、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深化全面风险统筹管理;加强互联网贷
款限额管理,优化项目风险收益情况监测,建立淘汰机制。合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研究建立覆盖总分支行
、子公司的合规官队伍;开展“尽调质量提升年”专项活动,完善尽职调查体系;启动屡查屡犯问题集中整
治。深化审计督改机制,加强对各层级整改情况的审计监督。
不断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公司治理高效稳健运行,成为首批履行完成监事会改革公司治理内部程序的
上市银行。组织架构改革初见成效,动态科学调整总行部门设置,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压缩审批层级、提
升执行效率。持续完善集团化管理体系,各机构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3.3总体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3.1外部环境及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美国贸易政策加剧全球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带来较大下行风险,主要经济体表现分化
。我国经济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消费市场稳步回暖,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出口保持韧性,整体处于筑底巩
固阶段。宏观政策积极发力稳就业、稳市场、稳预期,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两重”“
两新”政策措施加力扩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不断加强。金融监管继续引导银行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大对科技创新、低碳环保、提振消费、民营经济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我国银行业充分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应对零售信贷、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的风险挑战,
总资产保持稳步增长,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基本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3.3.2经营业绩概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战略规划目标,持续加大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
域支持力度,深化集团化与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半年,经营态势平稳向好,各项
业务有序开展。
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45496.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31.34亿元,增长3
.96%;贷款总额24170.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07.78亿元,增长2.15%;存款总额23231.59亿元,比上年末
增加1717.89亿元,增长7.99%。
盈利趋势企稳向好。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应对经营环境变化,实现营业收入455.22亿元,比上年同期
减少28.32亿元,下降5.86%,比一季度收窄11.87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0亿元,比
上年同期减少9.90亿元,下降7.95%,比一季度收窄6.09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0.2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3.42%。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一是资产结构优化。报告期内,持续加大民营经济、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等国民经济重
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积极成效。截至报告期末,本公
司科技型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速分别高于贷款总
额增速30.00、14.48、1.90、12.13个百分点,占比分别比上年末上升2.08、1.79、0.15、0.39个百分点。
二是负债结构优化。报告期内,加强存款营销,拓展存款增长来源,强化客户、产品、服务等工作,持
续夯实业务基础。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存款占比51.06%,比上年末上升1.90个百分点,存款支撑力不断提
升;强化结算资金、活期存款和低成本存款组织,通过多产品组合配置以及综合金融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活期存款占比32.95%,比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稳妥把控规模、利率、期限及发
行节奏,组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00亿元。
三是盈利结构优化。报告期内,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支付结算、代理、信贷承诺、托管等中间业务,本
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77亿元,增长2.55%,在营业收入中占比6.80%
,比上年同期上升0.56个百分点;严格管控费用成本,业务及管理费132.0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88亿元
,下降0.66%;成本收入比29.01%,比上年下降0.79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60%,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56.67%,比
上年末下降5.2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1%,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