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022 山东钢铁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生产、销售钢材、钢坯等钢铁产品为主。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卷材(产品) 79.44亿 21.58 8.20亿 37.02 10.32
板材(产品) 76.32亿 20.74 8.30亿 37.49 10.87
型材(产品) 47.59亿 12.93 4.45亿 20.08 9.34
焦化、动力(产品) 42.73亿 11.61 730.81万 0.33 0.17
钢筋(产品) 33.74亿 9.17 1.74亿 7.88 5.17
材料(产品) 32.60亿 8.86 1602.74万 0.72 0.49
棒材(产品) 29.66亿 8.06 -674.68万 -0.30 -0.23
钢坯、生铁(产品) 14.21亿 3.86 6061.84万 2.74 4.27
其他(产品) 6.26亿 1.70 -1.19亿 -5.39 -19.06
铁矿石(产品) 5.33亿 1.45 -2464.96万 -1.11 -4.62
租赁(产品) 1812.03万 0.05 1220.51万 0.55 67.36
─────────────────────────────────────────────────
华东(地区) 276.35亿 75.08 16.18亿 73.10 5.86
华北(地区) 42.38亿 11.51 2.75亿 12.43 6.49
出口(地区) 25.25亿 6.86 1.64亿 7.41 6.49
中南(地区) 11.78亿 3.20 7653.16万 3.46 6.49
东北(地区) 10.69亿 2.90 6938.99万 3.13 6.49
西南(地区) 1.61亿 0.44 1045.83万 0.47 6.49
西北(地区) 1061.94 0.00 68.96 0.00 6.49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钢铁业(行业) 716.47亿 87.27 14.01亿 98.26 1.95
其他业务(行业) 104.47亿 12.73 2478.42万 1.74 0.24
─────────────────────────────────────────────────
卷材(产品) 189.61亿 23.10 13.88亿 97.38 7.32
板材(产品) 167.42亿 20.39 9.02亿 63.25 5.38
其他(产品) 113.12亿 13.78 6315.83万 4.43 0.56
焦化、动力(产品) 102.11亿 12.44 -4.97亿 -34.89 -4.87
型材(产品) 89.07亿 10.85 1.41亿 9.93 1.59
钢筋(产品) 76.97亿 9.38 -1.49亿 -10.44 -1.93
棒材(产品) 49.34亿 6.01 -4.56亿 -31.96 -9.23
钢坯、生铁(产品) 33.30亿 4.06 3297.54万 2.31 0.99
─────────────────────────────────────────────────
华东(地区) 566.62亿 69.02 7.71亿 54.06 1.36
其他业务(地区) 104.47亿 12.73 2478.42万 1.74 0.24
华北(地区) 70.50亿 8.59 2.64亿 18.55 3.75
出口(地区) 44.72亿 5.45 2.54亿 17.83 5.68
中南(地区) 27.85亿 3.39 8121.14万 5.70 2.92
东北(地区) 4.93亿 0.60 2885.81万 2.02 5.85
西南(地区) 1.48亿 0.18 -88.16万 -0.06 -0.60
西北(地区) 3819.45万 0.05 221.90万 0.16 5.8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卷材(产品) 99.13亿 21.93 9.42亿 111.63 9.50
板材(产品) 88.42亿 19.56 2.75亿 32.59 3.11
材料(产品) 56.66亿 12.53 2923.75万 3.47 0.52
焦化、动力(产品) 54.73亿 12.10 -3.79亿 -44.93 -6.93
型材(产品) 48.08亿 10.63 -2474.01万 -2.93 -0.51
钢筋(产品) 46.93亿 10.38 -2655.53万 -3.15 -0.57
棒材(产品) 29.68亿 6.56 -1232.64万 -1.46 -0.42
钢坯、生铁(产品) 19.57亿 4.33 -1148.54万 -1.36 -0.59
其他(产品) 8.73亿 1.93 3817.92万 4.53 4.37
租赁(产品) 2135.98万 0.05 1364.46万 1.62 63.88
─────────────────────────────────────────────────
华东(地区) 374.48亿 82.82 5.60亿 66.37 1.50
华北(地区) 39.26亿 8.68 1.50亿 17.84 3.83
出口(地区) 22.42亿 4.96 8075.29万 9.57 3.60
中南(地区) 11.23亿 2.48 4870.32万 5.77 4.34
西南(地区) 3.54亿 0.78 -178.36万 -0.21 -0.50
东北(地区) 6738.43万 0.15 379.96万 0.45 5.64
西北(地区) 5494.61万 0.12 174.32万 0.21 3.1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钢铁业(行业) 774.53亿 85.61 35.28亿 97.37 4.56
其他业务(行业) 130.22亿 14.39 9531.03万 2.63 0.73
─────────────────────────────────────────────────
卷材(产品) 191.05亿 21.12 8.63亿 23.83 4.52
板材(产品) 183.32亿 20.26 18.39亿 50.76 10.03
焦化、动力、钢坯等中间产品(产品) 131.97亿 14.59 7.60亿 20.98 5.76
钢筋(产品) 129.41亿 14.30 2.76亿 7.61 2.13
材料(产品) 128.47亿 14.20 -3965.75万 -1.09 -0.31
型材(产品) 74.34亿 8.22 3577.40万 0.99 0.48
棒材(产品) 56.58亿 6.25 -3.15亿 -8.71 -5.58
其他(产品) 9.28亿 1.03 1.76亿 4.86 18.97
租赁(产品) 3402.88万 0.04 2821.15万 0.78 82.91
─────────────────────────────────────────────────
华东(地区) 767.05亿 84.78 21.96亿 60.60 2.86
华北(地区) 76.30亿 8.43 12.76亿 35.23 16.73
出口(地区) 38.92亿 4.30 8291.13万 2.29 2.13
中南(地区) 20.34亿 2.25 7027.44万 1.94 3.45
东北(地区) 9458.45万 0.10 -38.73万 -0.01 -0.41
西南(地区) 6597.58万 0.07 -342.50万 -0.09 -5.19
西北(地区) 5280.26万 0.06 167.61万 0.05 3.1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52.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8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埃尔顿发展有限公司 │ 417341.41│ 5.08│
│北京宝钢北方贸易有限公司 │ 141915.10│ 1.73│
│合计 │ 2528270.65│ 30.8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20.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9.7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208131.72│ 39.7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宏观经济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多重挑战中呈现分化态势,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减弱。全球贸易增长承压,
上半年贸易额增长约1.7%,服务贸易是主要引擎,但货物贸易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供应链重构加速,企业
加速实施“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中国经济在政策协同发力下实现稳中有进,GDP同比增长5.3%,增
速较2024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绿色消费增速显著,进出口韧性增强,货物贸
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9%,创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长7.2%。
2.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但供强需弱格局尚未完全改变,导致市场行情整体呈
现下行态势。据兰格钢铁网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钢材平均价格为3430元/吨,比20
25年1月2日下降7.4%;同期上海螺纹钢主力合约收盘价格大约下跌了23%。受产量宏观调控、行业自律控产
、上游成本端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国钢铁产量同比减少、行业利润合理回升。
(1)供应端稳中有降,需求端结构分化
①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粗钢产量51483万吨,同比下降3.0%。这
一趋势主要得益于行业自律控产的持续推进,以及企业主动进行夏季检修。全球方面,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
示: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1-5月粗钢产量为7.84亿吨,同比下降1.3%。美国贸易战导致部分国家粗钢出口受
阻,海外高炉铁水产量延续疲软。中国粗钢产量维持高位出口,也使得海外粗钢生产走弱。
②钢材库存处于近4年的最低水平:据中钢协数据,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月末钢材库存为189
1万吨,2022年、2023年、2024年同期分别为2033万吨、2088万吨、2056万吨,钢材低库存缓和了供需矛盾
。
③下游需求结构性分化带来机遇: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持续疲软,汽车、家电、机械等制造业需求保持
增长。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报告显示,汽车行业钢材需求量预计达5980万吨,
同比增长4%。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推动高强度钢需求激增,车身底盘纵梁用钢量突破95万吨/年;光伏领域对
高端钢材的需求也呈爆发态势,光伏支架用钢需求预计达885万吨/年,耐候钢、高耐蚀钢占比提升。
(2)成本回归,盈利逐步改善
①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上半年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回升,多家上市公司扭亏为盈或大幅减亏。国
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利润总额462.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上半年,
据中钢协数据,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
83个百分点。
②成本下降助力利润改善:上半年,钢材价格下降7.4%,同期焦炭价格指数跌幅31.46%,低硫主焦煤下
跌19.70%,铁矿石价格较年初下跌7.28%,焦炭、焦煤、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回落,为盈利改善提供了支撑
。
(3)钢材出口韧性增长,缓解国内库存压力
今年上半年,尽管面临美欧关税政策冲击,但中国钢材出口继续强劲增长,有效缓解了国内库存压力。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5815万吨,同比增长9.2%;折合粗钢净出口6264万吨,同比
增长21.1%。此外,钢材间接出口同样旺盛,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
同比增长9.5%;其中消耗钢材较多的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超两成;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出口(包括底盘)
347.3万辆,同比增长18.6%。
(4)政策推动绿色转型,行业淘汰赛加速
①超低排放改造稳步推进: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同比提高4.3个
百分点;总能耗同比下降1.5%,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截至6月30日,共有193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44家钢铁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8亿吨
;49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1.75亿吨。中钢协目标到2025年底重点区域基本完
成改造,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达标,吨钢能耗水平显著降低。
②碳市场与碳足迹管理强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至钢铁行业,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
管理,倒逼企业加速低碳转型。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唐山、邯郸等十大钢铁主产区启动碳足迹标识认
证试点,强制披露产品碳排放数据。同时氢能炼钢等低碳技术正在逐步突破。
以上信息和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中钢协、我的钢铁网(Mysteel)、兰格钢铁网、钢联数
据(SMM)、钢之家、中国冶金报社、财联社。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拥有从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整体装备水平较高。钢材品种
主要有厚板、冷热轧板卷、型钢、优特钢、螺纹钢等,是全国著名的板材、齿轮钢和H型钢生产基地。其中,
低合金结构钢热轧H型钢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特优质量奖,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钢热轧宽厚钢板、非调质机械
结构钢等7类产品荣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履带用热轧型钢、锚杆用热轧带肋钢筋、保证淬透性
结构钢获评中钢协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金杯优质产品”,公司油气工程用热轧型钢、大型机械装备
用高强度中厚钢板连续两届获得“中国钢铁工业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奖”。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石油、
桥梁、建筑、电力、交通、机械、造船、轻工、家电等多个重要领域,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中东、东南
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仍处于以减量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下行周期,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极具挑战
的任务目标,公司牢牢把握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宝钢股份参股日照公司的重大机遇,坚决锚定“万
饷更薪,扭亏为盈”根本目标,全力推进“1+6+N”变革求生体系深化落地,强化价值创造理念,狠抓效率
提升,持续挖潜增效,突出购销两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大幅改善,经营质量显著提升。经营业绩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8.
0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60%;实现利润总额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利13.5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净利润1252.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利9.8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1850.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利9.94亿元。经营质量方面,济南钢城基地购销差价879元/吨,较去年升
高282元/吨,日照基地购销差价991元/吨,较去年升高212元/吨;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21
亿元,同比增长88.31%;毛利率6.02%,较上年同期增加4.15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
6.92%,比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有息负债规模120.63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1.32亿元;应收账款和存货
占用总额55.59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88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生产生铁519.7万吨、粗钢745.0万吨、商品坯材778.9万吨。
(一)深化内外部协同支撑,效率效益双跃升
在2024年取得良好协同成效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深化宝钢股份一体化协同支撑,济南钢城基地按照“突
出重点,专项突破”的原则,重点在铁前降成本、特钢稳质量等关键事项上推动协同突破;日照基地以价值
创造、效率提升为核心,全面落实“五个深化”重点任务(深化采购变革、营销变革、经营体变革、产品经
营、信息化建设),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内部协同方面,公司两基地在采购、界面、产销等领域均实现协
同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二)精耕算账经营,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算账经营,抓实三级成本管控,公司可比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65.90元/吨;严
控各类费用支出,大力削减固定成本及期间费用;加快重塑采购体系,实施“战略采购+公开招标”采购策
略,持续降低采购成本。
(三)“两最”驱动效能跃升,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最优的生产组织模式、最佳的制造工艺路径”管理理念,生产效率持续突破。济
南钢城基地高炉稳定向好,型钢、优特钢等产线满负荷生产,优势产能全面释放,高炉焦比、燃料比持续降
低,各产线日产和月度产量连创新高;铁水综合温降较去年进步19℃,界面效率大幅提升。日照基地坚持“
以高炉为中心”的生产组织原则,高炉炉缸侧壁温度有效管控,综合研判市场形势和高炉状态,优化调整高
炉中修时间,实施低铁耗冶炼,极致节铁增钢,在铁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抢抓机遇提升效益。
(四)产品经营全面优化,多点突破驱动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经营,推动“近地化、终端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实施,取得显著成
效。近地化销售比例较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优化了市场布局,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区域市场竞争力;
终端化比例较去年提升8.6个百分点,直接面向终端客户的能力增强,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高
端化比例较去年提升3.8个百分点,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优化;钢材出口量达64.26万吨,同比
增长3.71%,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五)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与组织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力。通过持续提升人事效率,在岗员工优化率9.5%;探索构建经营
创效新模式,组建铁前降本支撑团队、经营体创效团队,启动特钢经营体变革,持续提升全工序经营创效能
力;深化薪酬分配体系变革,突出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构建市场化、差异化的薪酬分配机制。同时,公
司持续开展组织机构变革,推动山钢研究院/技术中心专业化整合;策划制定焦铁一体化运行及化产品实化
经营方案。
(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产品高端化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开发新产品47个,推广量34.4万吨,实现超额毛利126元/吨,独有领先产品比例提
升至8.4%。在市场拓展方面,完成比亚迪、中国重汽、沙特NPC等12项二方认证,首次实现向长城汽车、奇
瑞商用车供货,比亚迪主机厂订单突破千吨规模。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立项实施72项科技创新项
目。其中,“超大宽厚比薄规格中厚钢板炉卷轧线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
等奖,“热连轧高强钢品规快速过渡与稳定轧制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开发”项目被推荐为2025年中国钢铁工业
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七)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巩固全域环境绩效A级成果,持续加强环保治理。追求极致能效,降低能源成本。济南
钢城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6.2千克标煤;日照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21.9千克标煤。组建AI数智
部,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济南钢城基地信息化提升项目(一步)已进入现场测试阶段。同时,公司加速
AI+钢铁场景应用落地,当前重点推进在建/在研项目15项,其中AI视觉检测与动态控制模型在热轧工序的应
用等3个项目已上线投运。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核心管理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离职、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
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公司核心竞争力详细情况如下:
(一)工艺装备优势
公司拥有从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工艺装备及配套设施,所有钢铁生产设施已全
部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企业规范准入审查。5100m3高炉、3800m3高炉、210吨转炉生产系统、4300mm
宽厚板生产线、2050mm热连轧生产线、2030mm冷连轧生产线、大中型特钢棒材生产线、H型钢生产线等工艺
装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产品优势
公司拥有厚板、冷热轧板卷、型钢、优特钢、螺纹钢五大系列产品,产品结构丰富,品种覆盖面广,是
国内品种大类比较齐全的钢铁生产企业。产品规格齐全,重点产品具备极限规格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好,技
术含量高,绿色环保,品牌效应突出,适应市场能力强。
(三)区域市场优势
公司所在的山东省位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活力、发展速度快、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强的华东地区,
介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之间,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和中日韩东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内
陆自北而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既可接受多方辐射,又有着广阔的发展腹地。山东省
是传统制造业大省和强省,是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钢材需求强,也是钢铁净输入省,随着京
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战略的深入推进,公司将获
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四)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突出沿海、优化内陆”的战略布局持续推进。其中,日照基地沿海优势突出,拥有铁路、码头等
物流专用配套设施,后发优势日益显现;济南钢城基地完成新旧动能转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
撑。
(五)协同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山钢集团是山东省钢铁产业链链主企业,现已形成以钢铁产业为主、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
产业体系,除钢铁产业外,着力打造矿产资源、贸易物流、耐火材料、信息技术、钢结构建筑等近钢产业,
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积极培育金融、城市服务等远钢产业。山钢集团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必
将对公司钢铁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持和保障。2025年,宝钢股份协同支撑日照基地、一体
化支撑济南钢城基地持续深入推进,协同红利显著,下一步公司将借助宝钢股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艺技术
,加快建设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六)研发优势
公司建立了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先进钢铁材料与流
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技术领域建设有山东省先进钢焊接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山东省洁净钢工艺开发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用钢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坚持“开放
、合作、共赢”的创新思路,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平台,组织协同攻关,共同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合作
向更高层次发展,与燕山大学共建“高品质钢铁材料制备与应用联合研发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绿
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共建“海洋工程用钢铁材料联合研发中心”
,与山东汇锋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齿轮材料应用研发中心”,与山东推土机股份有限公司履带底盘分公
司共建“工程机械用钢研发与应用研究所”等。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161项,其中发明专利131项;授权
专利125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公司专利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排名中列第7位
,居专利创新较强企业榜第2位。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47项,其中发明专利960项。
(七)绿色发展优势
公司秉承发展循环经济和科技节能减排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强化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
节能,深化资源的梯级和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工作成效显著。公司所属主体单位先后
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授予的“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
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
“绿色工厂”“山东省节能先进单位”等称号。公司全域达到环境绩效A级水平,绿色发展水平持续巩固与
提升。
(八)人才优势
公司人力资源丰富,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拥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高级人才,经营管理人
员均具备大学以上学历,整体管理水平较高。既有专业知识扎实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
工人,可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