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031 三一重工 更新日期:2025-04-1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程机械产品及配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机械行业(行业) 758.31亿 96.74 201.90亿 95.39 26.63
其他业务(行业) 19.42亿 2.48 3.66亿 1.73 18.84
─────────────────────────────────────────────────
挖掘机械(产品) 303.74亿 38.75 96.66亿 45.67 31.82
其他(产品) 148.39亿 18.93 28.67亿 13.54 19.32
混凝土机械(产品) 143.68亿 18.33 29.48亿 13.93 20.51
起重机械(产品) 131.15亿 16.73 35.71亿 16.87 27.23
路面机械(产品) 30.01亿 3.83 8.25亿 3.90 27.50
桩工机械(产品) 20.76亿 2.65 6.80亿 3.21 32.75
─────────────────────────────────────────────────
国际(地区) 485.13亿 61.89 144.21亿 68.13 29.72
国内(地区) 273.18亿 34.85 57.70亿 27.26 21.12
其他业务(地区) 19.42亿 2.48 3.66亿 1.73 18.8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机械行业(行业) 378.30亿 96.85 107.22亿 95.20 28.34
其他业务(行业) 9.08亿 2.33 2.18亿 1.93 23.98
─────────────────────────────────────────────────
挖掘机械(产品) 152.15亿 38.95 52.02亿 46.19 34.19
混凝土机械(产品) 79.57亿 20.37 17.64亿 15.66 22.16
起重机械(产品) 66.20亿 16.95 18.26亿 16.21 27.58
其他(产品) 62.03亿 15.88 13.29亿 11.80 21.43
路面机械(产品) 15.78亿 4.04 4.60亿 4.09 29.19
桩工机械(产品) 11.65亿 2.98 3.59亿 3.18 30.78
─────────────────────────────────────────────────
国际(地区) 237.40亿 60.78 75.20亿 66.77 31.68
国内(地区) 149.99亿 38.40 34.21亿 30.37 22.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机械行业(行业) 715.21亿 96.63 198.26亿 94.03 27.72
其他业务(行业) 17.00亿 2.30 4.61亿 2.19 27.10
─────────────────────────────────────────────────
挖掘机械(产品) 276.36亿 37.34 91.68亿 43.48 33.17
混凝土机械(产品) 153.15亿 20.69 34.20亿 16.22 22.33
起重机械(产品) 129.99亿 17.56 32.07亿 15.21 24.67
其他(产品) 127.02亿 17.16 30.36亿 14.40 23.90
路面机械(产品) 24.85亿 3.36 7.46亿 3.54 30.00
桩工机械(产品) 20.85亿 2.82 7.11亿 3.37 34.08
─────────────────────────────────────────────────
国际(地区) 432.58亿 58.44 133.13亿 63.14 30.78
国内(地区) 282.64亿 38.18 65.13亿 30.89 23.04
其他业务(地区) 17.00亿 2.30 4.61亿 2.19 27.1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机械行业(行业) 386.33亿 96.79 109.13亿 94.39 28.25
其他(补充)(行业) 12.82亿 3.21 6.49亿 5.61 50.60
─────────────────────────────────────────────────
挖掘机械(产品) 151.50亿 37.96 51.95亿 44.93 34.29
混凝土机械(产品) 83.95亿 21.03 18.52亿 16.02 22.07
起重机械(产品) 73.64亿 18.45 18.41亿 15.92 25.00
其他(产品) 51.07亿 12.79 12.21亿 10.56 23.92
路面机械(产品) 13.63亿 3.41 3.93亿 3.40 28.85
其他(补充)(产品) 12.82亿 3.21 6.49亿 5.61 50.60
桩工机械(产品) 12.54亿 3.14 4.10亿 3.55 32.69
─────────────────────────────────────────────────
国际(地区) 224.66亿 56.28 69.66亿 60.25 31.01
国内(地区) 161.67亿 40.50 39.47亿 34.14 24.41
其他(补充)(地区) 12.82亿 3.21 6.49亿 5.61 50.6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0.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01066.00│ 5.1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7.4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0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74736.00│ 11.0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提质,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增长潜力。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周期拐点确立,呈现企
稳回升态势,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城中村改造、矿山投资等新兴需求占比提升。海外市场稳中有进
,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整体受益于基建地产开发、工业及矿山投资加速,保持较高增长。产品结
构方面,高端、绿色、智能化产品占比明显增加,行业迈入“量质双升”阶段。展望未来,工程机械行业迎
来长期的技术上行周期,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叠加,世界正处在一个超级技术窗口期,全球化
、数智化、低碳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全行业共识,工程机械行业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83.83亿元,同比增长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75亿元
,同比上升31.9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48.1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59.53%。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风险控
制和经营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主要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
等主导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取得积极成果:全球化方面,国际市场保
持强劲增长,实现海外主营业务收入485.13亿元,同比增长12.15%;数智化方面,印尼二期灯塔工厂完成扩
产,借助数字孪生、工艺仿真等系统,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低碳化方面,各类新能源产品均取得市场
领先地位,2024年实现新能源产品收入40.25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521.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9.53亿元。
(一)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挖掘机械:销售收入303.74亿元,国内市场上连续14年蝉联销量冠军。
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143.68亿元,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品牌。电动搅拌车连续四年保持国内市占率
第一,销售额首次超过燃油搅拌车。
起重机械:销售收入131.15亿元,全球市占率大幅上升。
路面机械:销售收入30.01亿元。海外增速超过35%。
桩工机械:销售收入20.76亿元,旋挖钻机国内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二)高质量发展卓有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经营质量进一步改善。
现金流大幅改善: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9.53%。
盈利能力大幅回升:由于国内外市场结构与产品结构的改善、降本增效措施的推进,公司报告期间实现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9.75亿元,同比增长31.98%。
经营风险有效控制:公司高度注重经营质量与风险管控。存货、在外货款的规模及质量总体保持较好水
平。
(三)全球化提质加速
公司推行“集团主导、本土经营、服务先行”的海外经营策略,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国际市场连续多
年实现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国际主营业务收入485.13亿元,同比增长12.15%;国际主营业务收入
占比63.98%,同比上升3.49个百分点。
1、总体战略:“集团主导、本土经营、服务先行”
“集团主导”:集团制定整体的海外经营战略并积极推广公司特有渠道模式,大力发展海外自营渠道。
截止目前,公司已建立覆盖400多家海外子公司、合资公司及优秀经销商的海外市场渠道体系。
“本土经营”:经营团队本土化是本土经营的基石。公司将持续推进经营团队、产品、文化、流程与制
度的本土化。
“服务先行”: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服务人员、服务车辆、服务网点等资源部署,完善海外各区域
配件中心,提升海外配件供应能力,打造服务第一品牌。公司在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上线统一客户互动界
面MySANY,实现客户一键沟通、线上可视、服务网点实时查看等便捷功能,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改善客户体
验。
2、海外组织变革取得积极成果
为建立可持续的全球经营能力,支撑公司海外业务战略与目标的实现,公司海外业务实行“平台赋能+
精兵作战”的组织形式,设立海外大区和国区作为区域层面的整体战略规划和赋能平台,以公司整体利益最
大化为基本原则,为一线作战组织提供服务、赋能和监督。平台、作战单位的“双第一”策略互相支撑、促
进,大幅提升海外经营效率。
3、加快全球化产品研发
公司全面加强全球化研发能力,推动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全球产品开发。2024年,上市海外产品超
过40款。
4、全球主要市场实现高速增长
截止2024年底,海外产品销售已覆盖15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亚洲、欧洲等地区实现规模收入,在非洲
地区实现跨越式增长。各区域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如下:
亚澳区域205.7亿元,增长15.47%;欧洲区域123.2亿元,增长1.86%;美洲区域102.8亿元,增长6.64%
;非洲区域53.5亿元,增长44.02%。
5、海外市场盈利稳步提升
受益于海外销售规模增大、产品结构改善,公司海外主营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国际业
务毛利率29.72%,上升0.26个百分点。
6、主导产品市场地位稳固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公司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产品海外出口量均保持行业第一,市场地位稳固。
(四)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
公司紧随新时代发展机遇,将数智化建设融入制造、产品、服务、运营等场景,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
1、智能制造
灯塔工厂建设: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有37座灯塔工厂建成达产。公司是唯一一家获得世界经济论坛“
灯塔工厂”认证的重工行业企业,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和“长沙18号工厂”2座工厂获得“灯塔工厂
”认证,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提供可借鉴的数智化发展方向。
2024年,印尼二期灯塔工厂完成扩产,借助数字孪生、工艺仿真等系统,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三
一重工长沙5G全连接工厂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5G工厂名录》,成为行业领先的数智化5G工厂之
一。
硬件技术突破:通过自主研发的42项高精尖技术集群(涵盖AI套料、高强度钢加工、机器人激光复合焊
等),开创“人机协同4.0”新范式。关键工序无人化率达66%,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3%,创工程机械
行业智能制造新标杆。
软件技术突破:以新一代制造运营管理平台(iMOM)为决策核心,集成智能物流调度系统(iWMS)、多
目标优化排程系统(APS3.0)、虚实互馈数字孪生系统,并结合AI算法进行制造过程实时仿真优化,使生产
计划响应速度提升6.7%,年度综合能耗降低14.5%。
2、智能产品
公司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致力打造卓越的智能化产品与技术,树立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典范。2024年
,公司推出远程遥控挖掘机等新一代智能工程产品,提升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3、智能运营
公司持续推动全量全要素数据采集,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精细化运营效率,进一步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IOT广泛连接各类设备与系统,集成采集、汇聚、分析海量数据,以建模实现数
字孪生,推动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公司实现1.9万台设备、3.3万台仪表以及6.1万个摄像头的实时在线
接入,通过数据分析与算法模型,系统优化降低成本及能耗。2024年,公司在作业过程中开展的节能降耗项
目累计节约能源费用超过0.32亿元。
(五)引领行业低碳化
低碳化是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公司全面推进主机产品电动化及相关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开发,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低能耗、高体验的新能源产品,引领行业低碳化趋势。
1、组织与人才建设。自2021年开始,公司成立新能源技术委员会,管理新能源技术发展规划、专利布
局、前瞻技术研究以及新技术产业孵化等工作,各产品事业部成立电动化经营与科研团队。
公司重视培育与引进专业电动化人才,众多领军人才加入公司,覆盖电芯、电控、电驱、电子电气、控
制算法和热管理等领域。
2、主机产品开发。公司全面推进工程车辆、挖掘机械、装载机械、起重机械等产品的电动化,聚焦纯
电、混动和氢燃料三大技术路线,持续迭代电动化产品。2024年,公司上市电动产品40余款,电动挖机、电
动搅拌车、电动泵车、电动起重机等主营产品市占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核心零部件与技术研究。公司电动化技术逐步向高集成、高效率、低成本方向发展,为产品进一步
向智能化转型提供良好基础。通过自主开发、对外战略合作等方式针对电芯、电驱桥技术、VCU集控平台、
充换电站、控制技术等方向布局,重点突破集成电驱桥、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核心竞
争力。2024年,公司获得低碳化专利70项。发布SY215E中型挖掘机,作为行业首次使用双变技术、电回转技
术、集成热管理等电动化专用技术的挖掘机,能耗较行业降低10%;电动起重机行业首搭自研电驱桥,转弯
半径及行驶效率大幅提升;电动装载机搭载自三电及液压系统,实现能耗下降20%。
4、新能源产品高速增长。2024年实现新能源产品收入40.25亿元,同比增长23%。在当前可商业化落地
的新能源工程设备领域,公司均取得行业领先地位。例如,公司电动搅拌车、电动挖掘机、电动起重机、电
动泵车销售市占率均居行业第一。
(六)研发创新成果显著
研发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公司认为投研发就是投未来。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53.81亿
元,主要投向全球化研发布局、数智化技术及低碳化产品。
1、专利发明:2024年专利申请1047件,其中发明专利623件。
2、研发人才: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多渠道合作吸引并留住人才,确保研发引领创新。截至2024年底
,公司研发人员5867名,其中42.29%拥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3、试验试制:建成4大野外试验场,8大试制中心,实现90%试验场景覆盖,试验周期大幅缩短。
4、研发数智化:自主开发RPM(研发规划管理)、RD(研发项目管理)、RDPM(研发绩效管理)等研发
管理系统,保障研发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完成;完成TPM(试制管理系统)、TOS(试验在线系统)等
研发业务系统开发,试制周期平均降低36%,试验周期平均降低27.6%;目前研发数智化从以PLM(产品生命
周期管理)为主的研发结果管理,转变为以RD(研发项目管理)为中心的研发过程、研发结果和研发管理全
面在线。
5、产品研发:2024年,公司下线首台400吨正铲液压挖掘机、全球首台九桥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行业
最大吨位的汽车底盘轮式起重机STC3000C8等各类新品:
SY4000H正铲液压挖掘机:搭载25项核心专利技术,首创数字化样机联合半物理仿真调试技术及双动力
液压交叉控制系统,系统压力、挖掘力、作业速度等13项关键性能指标达行业最优。
SAC40000T全地面起重机:作为全球首款满足185米高10兆瓦风电机组安装需求的轮式起重机,整车高度
达203米,在保持9轴行业最紧凑底盘设计(转弯半径同比缩减15%)的同时,实现同吨级最大起重量与最少
轴数的突破性平衡。通过首创主动旁弯补偿、双卷扬协同吊载及低温液压预热等7项核心技术,攻克了高空
吊装挠度控制与极寒工况稳定性的双重难题,其桅杆空中联动系统更将吊装效率提升30%,以"超强性能+极
致灵活"的组合重塑超高空作业安全标准,成为重型装备领域技术创新的标杆之作。
S系列71米泵车:荣获中国工程机械“应用贡献金奖”,全新智能泵车以“技术集群创新”重塑工程机
械价值标杆。以“合规承载、高效施工、智能操控、超低能耗”四位一体优势,助力客户年收益提升超20%
。
iSEE电动搅拌车:荣获中国工程机械“2024年度产品Top50”奖项。通过自研动力链实现1.4kWh/km超低
能耗(行业均值2.1kWh/km),独创三级能量回收系统提升续航15%;搅拌筒装载量提升12%且残余率下降至0
.8%(国标≤1.5%)。
SW956E电动轮式装载机:独创的三级能量回收系统实现作业能耗降低38%,配合多模式智能工况(自动
驻坡/蠕行控制/两级制动)使综合效率提升25%;通过远程OTA升级与电子驻车系统构建数字化维保生态,标
配集成式智能座舱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标准;更以1.9kWh/吨的超低电耗、充电空调持续作业能力,打造“每
班次多装30车料/年省18万电费”的硬核经济账,成为钢铁物流等高强度场景的首选电动化解决方案。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筑底回升,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系列政策、地方专项债及“机器替人”行
业趋势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市场已进入稳步回升阶段。海外工程机械市场稳中有进,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需求良好,中国工程机械厂商全球份额稳步提升。
展望2025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持续向好,基建投资、新城镇化、矿山、水利工程等需求将进一步复苏
,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的持续落地,市场有望加速回暖。此外,新能源产品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更新替
代需求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增长。海外市场方面,基建、矿用市场将维持高景气度。尽管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
性的挑战,中国工程机械厂商通过积极的全球化布局与科技创新,进一步实现全球市场份额与品牌价值的双
重跃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公司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
桩工机械、路面机械。其中,混凝土设备为全球第一品牌,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旋挖钻机、路面成套设
备等主导产品已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混凝土机械:包括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拖泵、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混凝土搅拌站等。混凝土机械主要用
于铁路、公路、地铁、水电站、冶金建筑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行业。
挖掘机械:主要用于农田、水利、铁路、公路、建筑、房地产、采矿等行业。
起重机械:主要包括汽车起重机及履带起重机。起重机械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桥梁、造船、石化等
行业。其中,小型汽车起重机多用于市政工程等散货业务,大型汽车起重机及履带起重机用于电力、钢铁、
造船、石化等行业。
桩工机械:主要产品为旋挖钻机,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工业和民用建筑、地下连续墙、水利、防
渗护坡等基础施工。
路面机械:包括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沥青搅拌设备等,主要用于公路、城市道路的路面和飞机场
道面等的施工。
2、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及零部件为汽车底盘、发动机、钢材、液压泵、主油泵、分动箱、各种液压
阀、回转轴承等。公司零部件的供应商相对比较集中,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采购价格在签订采购
合同时一次性确定,在零部件采购上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工程机械产品具有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公司部
分进口部件的采购周期也较长,同时工程机械行业销售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因此公司并不完全采用订
单式的生产模式。产品销售模式主要有直销模式和经销商销售模式两种,直销模式是指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
;经销商销售模式是指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由经销商再销售给终端客户。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
(1)公司秉承“一切源于创新”的理念,致力于研发世界工程机械最前沿技术与最先进产品。公司每
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形成集群化的研发创新平台体系,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
级企业技术分中心、3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认
可试验检测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机械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工
业设计中心。
(2)“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大吨位系列履带式起
重机关键技术与应用”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混凝土泵车超长臂架技术及应用”、“高速重载
工程机械核心液压部件”二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二等奖。“智慧运营”项目获评“国家工信部十佳大数据案例”。
(3)2024年,公司下线首台400吨正铲液压挖掘机、全球首台九桥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行业最大吨位
的汽车底盘轮式起重机STC3000C8、荣获“2024年度产品Top50”奖项的iSEE电动搅拌车等各类新品。
2、高端卓越的智能制造
(1)公司以“品质改变世界”为企业使命,注重产品质量及制造工艺,将产品品质视为企业价值和尊
严的起点,是唯一不可妥协的事情。
(2)灯塔工厂广泛采用视觉识别、工艺仿真、重载机器人等前沿的工业技术和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
了人机协同效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改善生产工艺。公司以灯塔工厂建设为核心,以数据采集
与应用、工业软件建设与应用、流程四化为抓手,实现管控精细化,决策数据化,应用场景化。
(3)公司推广应用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物联网、视觉识别、AI等技术,提升制造工艺水平、生产效
率,大幅改善制造成本;通过高级计划管理系统APS、工业大脑MOM、仓储管理系统WMS等实现制造管理过程
数智化;运用智能检测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质量检测过程的数智化、在线化。
3、无与伦比的营销服务
(1)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一切为了客户、创造客户价值”,建立了一流的服务网络和管理体系
。从800绿色通道、4008呼叫中心到ECC企业控制中心,公司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管理手段,一次次引领行业
跨越式发展。
(2)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推出“6S”中心服务模式和“一键式”服务,行业内率先提出了“123”服务价
值承诺、“110”服务速度承诺和“111”服务资源承诺,将服务做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公司提供24小时7天
全年全球客户门户系统订购零部件及售后服务,快速有效地将备用零部件运至客户。
(3)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建立企业控制中心ECC,依托物联网平台“云端+终端”建立了智能服务体系,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工程设备2小时到现场,24小时完工的服务承诺;推出客户云2.0,实现设备互联、设备数
据共享、工况查询、设备导航、设备保养提醒。
(4)公司先后荣获商务部与中国行业联合会等颁发的“全国售后服务十佳单位”和“全国售后服务特
殊贡献单位”、中国信息协会与中国服务贸易协会颁发的“中国最佳服务管理奖”,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服务
领域的独特核心竞争力。
4、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1)公司秉承“先做人、后做事”的核心价值观,本着“品质改变世界”的使命,遵循“一切为了客
户、一切源自创新”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着“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愿景。
(2)公司管理团队建设了以结果为导向、追求卓越的公司文化,崇尚勤奋工作、深度工作、用脑工作
,同时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员工优先,以奋斗者为本。企业文化润物无声,将持久地影响员工的
行为准则,是公司取得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工程机械行业格局
近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发展,行业总体呈现市场份额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从产品来看,
混凝土机械市场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稳固且继续提升;挖掘机械市场呈现市
场份额不断向龙头企业、国产品牌集中的趋势,具有品牌、规模、技术、服务及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将获得
更大的竞争优势,三一重工连续14年蝉联中国市场销量冠军;起重机械市场由三大国产品牌主导。海外市场
方面,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2、行业发展趋势
数智化、低碳化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大趋势。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叠加,世界正处在一个超级技术窗口期,中国政府提出“2030
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数智化、低碳化成为行业大势所趋,中国工程机械迎来长期技术上升周期
。
工程机械市场具有周期性,但近几年机械替代人工效应、全球竞争力提升、工程机械行业排放标准提升
等因素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工程机械应用场景越来越广阔。
3、行业发展前景
工程机械具有长远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在轨道交通、公路、机场、港口航道、农田水利、旧城改造、
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需求巨大,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长期发展机遇。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成
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长期动力,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二)公司发展战略
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叠加,世界正处在一个超级技术窗口期。公司必须抓住机遇,坚定实
施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
1、全球化战略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战略,在“全力开拓、严控风险”的指导思想下,贯彻落实“集团主导、本土经
营、服务先行”的总体战略,持续推进全球组织变革,加强海外营销渠道建设、完善海外服务配件体系、加
快海外产品研发,建立可持续的全球经营能力。
2、数智化战略
公司将基于AI技术与全球数据中台,利用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打造业务流程、智能平台、数据质量的价
值飞轮。以“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为准绳,持续投入提升“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运营”三大领域创
新能力与成果,夯实工程机械行业及应用场景数据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