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098 广州发展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从事电力产业项目的设计、投资、工程总承包建设、生产、管理、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物流业务(行业) 265.65亿 54.97 5.17亿 10.12 1.95
天然气业务(行业) 98.09亿 20.30 15.10亿 29.55 15.39
燃煤发电及供热业务(行业) 55.74亿 11.53 9.55亿 18.69 17.14
天然气发电及供热业务(行业) 34.37亿 7.11 4.94亿 9.66 14.37
新能源及储能业务(行业) 28.25亿 5.85 15.37亿 30.09 54.42
其他产业(行业) 1.19亿 0.25 9560.22万 1.87 80.56
─────────────────────────────────────────────────
煤炭(产品) 245.11亿 50.72 5.05亿 9.88 2.06
天然气(产品) 98.09亿 20.30 15.10亿 29.55 15.39
燃煤发电(产品) 50.66亿 10.48 8.38亿 16.40 16.54
天然气发电(产品) 32.63亿 6.75 5.12亿 10.02 15.68
油品(产品) 20.37亿 4.21 388.10万 0.08 0.19
风力发电(产品) 19.49亿 4.03 10.99亿 21.51 56.37
光伏发电(产品) 8.63亿 1.78 4.46亿 8.72 51.67
煤电热力(产品) 4.09亿 0.85 9677.33万 1.89 23.65
气电热力(产品) 1.74亿 0.36 -1802.29万 -0.35 -10.38
加气混凝土(产品) 9872.28万 0.20 2055.19万 0.40 20.82
金融业务(产品) 5942.07万 0.12 5751.03万 1.13 96.78
房产租赁(产品) 5925.58万 0.12 3809.19万 0.75 64.28
危化品仓储(产品) 1706.82万 0.04 813.50万 0.16 47.66
充电桩(产品) 1164.83万 0.02 -838.09万 -0.16 -71.95
储能(产品) 149.57万 0.00 119.03万 0.02 79.59
─────────────────────────────────────────────────
华南地区(地区) 273.37亿 56.56 18.63亿 36.47 6.82
其他地区(地区) 209.92亿 43.44 32.45亿 63.52 15.4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物流业务:煤炭(行业) 113.37亿 49.56 2.53亿 10.65 2.23
燃气业务:天然气(行业) 47.62亿 20.82 8.21亿 34.56 17.25
电力业务:煤电(行业) 25.39亿 11.10 2.36亿 9.92 9.28
电力业务:气电(行业) 15.03亿 6.57 7207.14万 3.03 4.79
新能源业务:风力发电(行业) 10.57亿 4.62 6.66亿 28.04 63.02
能源物流业务:油品(行业) 7.36亿 3.22 223.15万 0.09 0.30
新能源业务:光伏发电(行业) 3.28亿 1.43 1.22亿 5.13 37.19
电力业务:煤电热力(行业) 2.00亿 0.87 4405.52万 1.85 22.05
其他业务(行业) 1.99亿 0.87 1.20亿 5.06 60.49
电力业务:气电热力(行业) 8446.85万 0.37 -774.74万 -0.33 -9.17
电力业务:加气混凝土(行业) 4954.26万 0.22 518.02万 0.22 10.46
其他产业:房产租赁(行业) 2564.37万 0.11 1831.80万 0.77 71.43
新能源业务:充电桩(行业) 1934.98万 0.08 -449.80万 -0.19 -23.25
能源物流业务:危化品仓储(行业) 809.97万 0.04 270.83万 0.11 33.44
其他产业:融资租赁(行业) 82.73万 0.00 24.61万 0.01 29.74
─────────────────────────────────────────────────
能源物流分部(产品) 120.82亿 52.82 --- --- ---
燃气分部(产品) 49.15亿 21.49 --- --- ---
燃煤发电及供热分部(产品) 28.18亿 12.32 --- --- ---
天然气发电和综合能源服务分部(产品) 15.88亿 6.94 --- --- ---
风力和光伏发电分部(产品) 14.13亿 6.18 --- --- ---
其他(产品) 5760.73万 0.25 --- --- ---
─────────────────────────────────────────────────
中国华南地区(地区) 158.35亿 69.23 --- --- ---
其他地区(地区) 68.15亿 29.79 --- --- ---
其他业务(地区) 1.99亿 0.87 1.20亿 5.06 60.49
其他(补充)(地区) 2540.09万 0.1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物流业务(行业) 253.61亿 54.19 5.57亿 10.95 2.19
天然气业务(行业) 93.36亿 19.95 14.65亿 28.83 15.70
燃煤发电及供热业务(行业) 79.53亿 17.00 13.38亿 26.32 16.82
新能源业务(行业) 21.87亿 4.67 12.41亿 24.42 56.76
天然气发电和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行业) 17.99亿 3.84 3.86亿 7.60 21.47
其他产业(行业) 1.61亿 0.34 9298.55万 1.83 57.62
─────────────────────────────────────────────────
煤炭(产品) 244.34亿 52.21 5.51亿 10.84 2.26
管道燃气(产品) 93.36亿 19.95 14.65亿 28.83 15.70
燃煤发电(产品) 73.41亿 15.69 12.14亿 23.88 16.54
天然气发电(产品) 16.48亿 3.52 3.90亿 7.67 23.67
风力发电(产品) 14.90亿 3.18 9.03亿 17.75 60.57
油品(产品) 9.10亿 1.94 -30.54万 -0.01 -0.03
光伏发电(产品) 6.69亿 1.43 3.45亿 6.78 51.54
煤电热力(产品) 4.57亿 0.98 8538.06万 1.68 18.69
加气混凝土(产品) 1.55亿 0.33 3867.23万 0.76 24.87
气电热力(产品) 1.52亿 0.32 -366.37万 -0.07 -2.42
金融业务(产品) 9817.81万 0.21 4770.49万 0.94 48.59
房产租赁(产品) 6319.60万 0.14 4528.06万 0.89 71.65
充电桩(产品) 2786.03万 0.06 -599.82万 -0.12 -21.53
危化品仓储(产品) 1672.26万 0.04 580.28万 0.11 34.70
─────────────────────────────────────────────────
华南地区(地区) 320.47亿 68.48 28.02亿 55.13 8.74
其他地区(地区) 147.51亿 31.52 22.78亿 44.82 15.4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物流业务-煤炭(行业) 107.90亿 49.61 3.15亿 12.73 2.92
燃气业务-天然气(行业) 45.81亿 21.06 8.27亿 33.41 18.05
电力业务-煤电(行业) 33.52亿 15.41 2.97亿 12.02 8.87
新能源业务-风力发电(行业) 8.30亿 3.82 5.48亿 22.13 65.95
能源物流业务-油品(行业) 6.41亿 2.95 -305.18万 -0.12 -0.48
电力业务-气电(行业) 5.92亿 2.72 1.65亿 6.66 27.84
新能源业务-光伏发电(行业) 2.96亿 1.36 1.61亿 6.49 54.22
电力业务-煤电热力(行业) 2.23亿 1.02 3294.35万 1.33 14.80
其他(补充)(行业) 2.13亿 0.98 9898.01万 4.00 46.49
电力业务-加气混凝土(行业) 7803.74万 0.36 923.50万 0.37 11.83
电力业务-气电热力(行业) 7496.87万 0.34 226.99万 0.09 3.03
其他产业-融资租赁(行业) 3558.40万 0.16 741.70万 0.30 20.84
其他产业-房产租赁(行业) 2465.98万 0.11 1643.47万 0.66 66.65
新能源业务-充电桩(行业) 1247.77万 0.06 -267.94万 -0.11 -21.47
能源物流业务-危化品仓储(行业) 737.18万 0.03 67.12万 0.03 9.11
─────────────────────────────────────────────────
中国华南地区(地区) 161.14亿 74.08 --- --- ---
其他地区(地区) 54.24亿 24.94 --- --- ---
其他(补充)(地区) 2.13亿 0.98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50.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0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911078.21│ 18.87│
│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有限公司 │ 226488.00│ 4.6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180531.81│ 3.74│
│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 │ 93108.31│ 1.93│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燃料物资分公司 │ 89915.58│ 1.86│
│合计 │ 1501121.90│ 31.0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5.6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4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056700.00│ 24.4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对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国内能源供需失衡、电价持续走低、煤炭消费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
公司立足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在“固本、兴新、拓外”上全面发力,以细化精益管
理对冲市场下行影响,以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以优化市场开拓提升业务发展质效,推动公司经
营业绩向高、产业结构向优、规模发展向广、竞争优势向强、机制体制向新、党建效能向好,营业收入、利
润总额均保持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可控电力装机达到1026万千瓦。
(一)产业协同,增强企业聚合力
进一步完善产业协同机制,制定实施煤、气、电协同联动方案,以构建“大产业链”为思路,广联动、
大协同、深融合,有效抵御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力促各业务板块在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绿电交易、项目建
设等方面协作共赢。电力业务与能源物流业务深化煤电协同,属下燃煤电厂通过优化燃煤结构、提高经济煤
种占比,大幅压降发电成本;电力业务与燃气业务深化气电协同,高效组织气源,有效保障公司燃气发电机
组平稳运行;旺隆气电项目与配套燃气管线项目协同推进,双双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能源业务与电力
业务紧密合作,降低绿证采购成本。新能源业务与储能业务协同联动,共享优质资源,抢占“新能源+储能
”新赛道;能源金融业务与各业务深度融合,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获取资源效率。
(二)深入挖潜,提升价值创造力
1.电力业务
充分发挥发售电一体化优势,积极应对电价下行压力,协同中长期交易和现货市场,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不断优化调整发电和交易策略,售电均价高于全网平均水平,公司主要火力发电厂继续保持稳定盈利。做
好机组运维管理,设备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容量电费获取率超过99%。加大配煤掺烧力度,促进经济煤种安
全高效利用。建立燃料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经济性进口煤采购比例,抓住价格优势气源采购时机,全力压
降燃料成本。报告期内,合并口径火力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170.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61.77亿千瓦时,受
西电东送增量及现货电价维持低位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10.05%和9.39%。
2.能源物流业务
巩固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整合划分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销售区域,煤炭销售量4302万吨,同比增
加4.66%。巩固拓宽资源渠道,开辟疆煤、蒙煤等新煤种,发展上游煤炭供应商15家、下游终端客户75家,
国内业务扩至19个省市;进一步拓宽海外资源渠道,新增采购菲律宾煤及哥伦比亚等煤种,国际煤炭经营量
突破1800万吨。推进油品仓储改造,生物类油租赁量逆势增长,打造区域生物类油集运中心。创新开展甲苯
等转口贸易、低硫保税船供油加注等业务,危化品仓储许可经营品种增至1000种,海关目的地查验、出口集
拼、仓配一体化等业务初见成效。
3.燃气业务
打造资源、接收、运输(管网)产业强链,科学研判市场,大力拓展用户,实现天然气供应量55亿立方
米,同比增长9%。多渠道丰富资源池,开拓与省外供应商合作,成功将川气资源通过国家管网送至广州。国
际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天然气批发量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国际气源获取能力、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
。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投产首年实现接卸海外液化天然气50万吨。天然气利用四期工程整体竣工投产,
打通广州市西北气源大动脉,实现燃气管网与国家管网连通,管网年输配能力超90亿立方米。优化发展城市
燃气管网,增强跨区域输气能力。挖掘“广燃优选”增值空间,燃气保险代销收入和燃气具销售额超8000万
元。
4.新能源业务
全力破局,抢占资源,实现内蒙古、陕西、天津等地零的突破,投产项目覆盖国内18个省市;深耕西南
、华北、华南等地,助力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探索布局国际市场,海外业务开发工作稳妥推进。强
化精益运维,26个场站上榜中电联行业对标优胜名单,优胜占比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8个新能源场站获评5
A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充电骨干网络,充电站规模达67MW,自有平台用户量同比翻番。挖掘绿色电力价值
空间,完成绿电交易超5亿千瓦时。创新推行区域集约化管理,实现场站联合运维。
5.储能业务
加快培育、加速布局,补齐补强产业拼图,积极布局大型抽水蓄能项目。新投产新型储能项目7个共59.
4MW/118.9MWh;累计已投产储能项目15个共127.5MW/201.6MWh;首个独立储能项目,洪湖一期50MW/100MWh
储能项目成功受电,整体建成后为国内最大容量的钠离子储能电站。把握投资节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
建项目共246.95MW/499.87MWh,储备项目约400MW/880MWh。佛山高明416MWh储能电站开工建设,是目前粤港
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惠然实业储能项目(100MW/300MWh)开工建设,是目前国内装机
容量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
6.能源金融业务
发挥产融功能,大幅压降融资成本。财务公司加大信贷投放,年末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创历史新高;
融资租赁公司围绕能源主业和转型升级战略方向,新增业务投放金额超3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基金首批投资
的广西防城港2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广东怀集120MWp地面光伏项目并网。及时锁定资源,储备项目
规模超100万千瓦。有序推动REITs申报工作,搭建新的投融管退资产运作平台,实现产融互促。
(三)拓域突围,培育发展新动能
公司坚持“扎根广州、深耕华南、优拓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思路,培育新业态,拓展新区域,探索新
模式,推动形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新优势。旺隆气电替代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主要拆卸工程、主厂房第一罐
混凝土浇筑,配套管线工程开工建设;金融城综合能源项目实现首个商用冷站投运;珠江电厂等容量替代项
目取得核准批复,公用系统改造全面推进;天然气利用四期工程整体竣工投产。抓住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
新政策红利,推动一批存量项目升级改造,中电荔新实施#2汽轮机通流改造,发电煤耗下降超15g/kWh,获
中央预算内投资18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680万元;发展碧辟完成#4罐区工艺改造,生物类油租赁业务实
现逆势增长;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配套码头升级至具备靠泊17.5万立方米LNG船型能力;更新老旧管道97
公里,进一步提升供气可靠性和安全性。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78万千瓦,广西上思那琴实现200MW全容量并
网;推动四川冕宁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省外自建风电项目落地。扩大“珠电煤”品牌辐射范围,发展国际
公司开启煤炭业务国内外双轨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四)“数智”驱动,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以“智”提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研究制定公司科技创新改革方案。构建技术支撑体系,自主技术监
督工作覆盖机组容量超350万千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6.86亿元,围绕新能源、数智
融合、储能、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重点研发项目650项,其中“首台(套)H级M701J型燃机高效智慧
发电系统”获评广州市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从化明珠工业园多元互动多能协同示范工程”获评能源互联网
最佳实践案例。累计有效专利800多项,初步形成由13项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0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专
精特新企业组成的创新型企业群。以“数”为擎。公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数
字化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平台”推广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启动建设,BPM、OA等办公系统优化升级,全方
位带动公司生产经营从“资源上云”迈入“深度用云”。促进“数实”融合,智慧电厂、智慧港口、智慧燃
气、智慧工地平台等数字化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产业向高阶智能化迭代升级、转型发展。
(五)强基固本,基础管理走深走实
2024年,公司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三外”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基层和基础安全
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数字化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推广应用,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企一清单,一点一对策”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机制持续完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深入推动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走深走实,大力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燃气用户端隐患
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应急能力建设,确保生产经营安全稳定,筑牢城市运行安全
屏障。
聚焦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对标一流价值创造行
动。强化资本运作,积极推进REITs申报工作。以课题管理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双增双降”专项行动和“
合理化建议6000”全员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健全风控体系建设,落实“大监督”工作机制。推动人资
改革,实施工资总额周期制管理,出台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综合施策推动提升公司回报能
力和投资价值、治理水平。加强市值管理,多维度提升信披质量,连续3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
核A类评级。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电力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
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9.5亿千瓦,同比增长24.2%
,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58.2%,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2%
,同比提高6.0个百分点。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3442小时,同比降低157小时。
2.煤炭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国内商品煤消费量为48.9亿吨,同比增长1.9%,电煤消费仍有韧性,但非电需求较为疲软。我
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全国煤炭产量继续保持适度增加,并以晋陕蒙和新疆四省区
为主,新疆仍然是煤炭产量主要的增量地区。全年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印尼、俄罗斯、蒙古
和澳大利亚进口量超总进口量的90%。国内煤炭价格下跌,价格前高后低,波动率呈现收窄趋势。秦皇岛港5
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波动区间在765-940元/吨,年均价为861元/吨,同比下跌11%。
3.天然气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0%。居民用气受采暖、交通用气支撑快速增
长,工业、发电用气稳定增长,化工、化肥用气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
长6.2%。进口天然气13169万吨(折合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其中进口管道气5408万吨,同比增
长14.0%;进口LNG7761万吨,同比增长8.1%。2024年,全球天然气价格年均价下跌,东北亚天然气现货价格
整体呈先跌后涨的走势。国内LNG出厂均价4631.3元/吨(约合3.3元/立方米),同比下降7.9%;国内进口管
道气均价为1.98元/立方米,同比下跌2.5%,LNG均价为2.96元/立方米,同比下跌7.7%。
4.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4.7%。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7798万千瓦,同比
增长27.8%。二者增速均大幅放缓。截至2024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占总装
机的比例为15.5%;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占总装机的比例为26.5%,占比稳
步上升。
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太阳能发电量8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7%
。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国太阳能发电平均利用率96.8%,比上年下降1.2
个百分点。近5年来,全国弃风率和弃光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5.储能行业发展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
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同比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据电网企业统计,
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1023万千瓦/2439万千瓦时,新疆857万千瓦/2871
万千瓦时,山东717万千瓦/1555万千瓦时,江苏562万千瓦/1195万千瓦时,宁夏443万千瓦/882万千瓦时。
从单站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储能技术呈现多元化格局,锂离子电池储
能占据主导地位,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从事绿色低碳综合智慧能源、节能、环保、能源金融等业务投资开发和经营,是广东省重要的综合
能源企业之一,为广大客户提供电力、煤炭、天然气、蒸汽、成品油等能源产品,同时提供天然气、煤炭和
油品装卸、运输和储存服务,金融业务主要为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现产融结合。公司深耕华南,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业务拓展到国内25个省市,外延至11个国家和地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
要求,不断追求创新突破。
公司以构建“大产业链”的思路,推动产能互融、多能互补、煤气电联动,建设能源产业支撑保障基地
,形成产、购、销、储、运、用的综合能源产业链。公司火力发电厂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负荷中心,是
华南地区大型发电企业之一;风力及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
司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26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可控装机容量为548万千瓦,电源涵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
、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站,拓展售电、配电网、能源检修与技术服务,建设珠江电厂煤电环保替代项目、
增城旺隆气电替代工程、金融城综合能源等项目,风力及光伏发电可控装机规模为479万千瓦;绿色低碳能源
装机占比接近70%。全资子公司燃气集团是广州市城市燃气高压管网建设和天然气购销的主体,拥有基本覆
盖广州市全区域的高、中压管网,统筹全市高压管网建设和上游气源采购、下游天然气输配及分销,燃气全
产业链全面贯通,资源掌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全资子公司能源物流集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纵向一体化煤炭经
营企业,是全国有影响力的煤炭供应商之一,业务覆盖国内经济发达的19个省市及海外地区,被纳入首批国
家电煤重点保供贸易企业;拥有67万立方米大型油库及配套8万吨级石油化工专业码头,是华南地区油品仓
储行业的标杆和典范,为华南地区甲醇集散中心,是海关高级认证企业、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油库;建
成广州市危险物品卸载(仓储)南沙基地,广州市危险物品行业港前辅助物流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生产运营:公司电力、蒸汽主要通过所属火力发电机组、风力和光伏发电设备生产。
采购模式:公司天然气、煤炭和成品油等通过外部采购,与国内外知名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销售模式:公司电力主要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销售给终端用户,积极推进发售电一体运营模式;天
然气、煤炭、成品油、蒸汽等通过自有管网、销售平台及运输、批发、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等销售给终端用
户,销售范围不断拓展。
产融结合: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融资渠道丰富。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专业的金融服务
优势,绿色低碳产业基金加快产业布局,围绕主业实现“产融”紧密结合,促进公司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发
展,为公司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科学的产业结构优势。公司以电力为核心,对煤电、气电、分布式能源、风、光、储、充均衡布局,
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公司电力结构按高碳、低碳、零碳进行均衡配比,各类电力供应实现互补平衡
。
2.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协同发展优势。公司已形成电力、能源物流、燃气、新能源、储能、能源金融等
业务协同发展的能源产业体系,积极打造煤电联营产业链、气电联营产业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联营产业链
,推动多能互补、煤气电联营,形成局部最优、整体最佳的发展策略。
燃气产业链持续完善,已基本建立涵盖上游气源、LNG接收站、燃气管网、城市燃气、燃气电厂用户等
燃气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通过“云大物移智”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燃气管理体系,从传统单一的城
市燃气服务商转变为城市燃气运营商和天然气供应商,依托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珠三角天然气供应核心地位。
煤炭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化升级。公司拥有煤矿、北方码头堆场、船队、南方煤炭码头、堆场、电厂用
户等完整产业链,已形成全国性营销网络,建立海外资源与销售渠道,具有优秀的资源组织能力、丰富的市
场渠道和扎实的信用管理经验。
3.构建特色新能源生态圈。打造新能源“风光储充运”一体化产业链,深耕华南、优拓全国,实行规模
化、区域化发展。在智能运维、系统集成、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新能源+农林渔
”融合发展自成特色,搭建“广发生态时令”展销平台实现价值链延伸。作为新能源“链主”企业,构建市
国资产业联盟,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战略合作。项目储备丰富,二级集团、绿色低碳产业基金多主体发力
,加速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4.良好的资金保障能力及不断深化的产融协同体系。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较优水平,多年保持稳定
的AAA主体信用评级,保持穆迪A3国际信用评级展望稳定,融资能力强且渠道多元化。发挥财务公司和融资
租赁公司的功能优势,提高资金集聚效应,降低资金成本,纵深推进产业+金融模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
供专业的财务支持和金融服务。
5.科技创新蓄势赋能。广州发展研究院以“科技管理+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业务模式,打造高水平产业
创新集群。与多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已建成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家省级企业技术
中心、4家市级研发机构,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
业,持续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夯实“换道领跑”的潜力基础,着力打造新兴技术策源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
引擎。
6.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战略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能力强,能源保障要求高,为公司产业体系持续发展
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方案等国家重大战略,为公司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为公司依
托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绿色低碳能源基地提供有利条件。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83.28亿元,营业总成本461.50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3
2亿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