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116 三峡水利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发电、供电。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板块(产品) 33.31亿 68.03 1.73亿 33.41 5.18
其他板块(产品) 9.54亿 19.48 -7424.68万 -14.36 -7.78
综合能源(产品) 7.02亿 14.33 6089.38万 11.78 8.68
分部间抵销(产品) -9028.24万 -1.84 -1445.01万 -2.80 16.0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销售(行业) 69.56亿 67.39 7.35亿 69.06 10.56
其他业务(行业) 17.90亿 17.34 1.30亿 12.20 7.26
综合能源(行业) 15.76亿 15.27 1.99亿 18.73 12.65
─────────────────────────────────────────────────
西南区(地区) 102.33亿 99.14 10.33亿 97.10 10.10
其他业务(地区) 4617.47万 0.45 1005.77万 0.95 21.78
华东区(地区) 2114.27万 0.20 973.49万 0.91 46.04
华南区(地区) 2093.34万 0.20 1110.29万 1.04 53.0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板块(产品) 32.69亿 62.69 3.11亿 50.33 9.52
其他板块(产品) 13.43亿 25.75 -7661.31万 -12.39 -5.71
综合能源(产品) 7.70亿 14.77 5123.70万 8.28 6.65
分部间抵销(产品) -1.67亿 -3.21 -1183.17万 -1.91 7.0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销售(行业) 69.11亿 61.83 7.72亿 67.27 11.17
其他主营业务(行业) 28.90亿 25.85 1.87亿 16.26 6.46
综合能源(行业) 13.90亿 12.43 1.66亿 14.43 11.92
─────────────────────────────────────────────────
西南区(地区) 111.74亿 99.98 11.15亿 97.12 9.98
华南区(地区) 917.95万 0.08 600.45万 0.52 65.41
华东区(地区) 685.59万 0.06 367.39万 0.32 53.5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1.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5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14771.81│ 30.5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7.6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76736.80│ 40.7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1.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供应,综合能源服务等业务。
其中,电力生产、供应属于核心业务。
2.经营模式
(1)电力生产、供应
电力生产的业务模式:公司目前主要自有电力来源为75万千瓦的水电装机以及少量的新能源发电机组
,同时具备网内电源统调能力,所发电量通过公司的配电网络销售给重庆万州、涪陵、黔江等供电区域内的
电力用户。
电力供应的业务模式:公司的骨干电网覆盖重庆市多个区县,并与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等
电网联网运行,供电区域划分明确。除销售自发电力外,还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网内其他电力生产单位
购进电力,通过公司配电网络销售给终端用户。
(2)综合能源服务
公司综合能源业务主要立足用户用能特性和低碳降耗需求,引进“源网荷储”理念、发挥能源服务专长
,投资并运营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分布式光伏等)、储能设施,同时从综合供能、
节能改造等入手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探索用户综合能源创新服务。
(二)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电力生产、供应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售电量的增加、自有电源发电量增加、综合购电成本控制
等;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包括项目投资收益增加和运营期获取的相关收益增加。
(三)行业情况说明
1.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
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
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
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
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
390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增长5.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1)电力生产、供应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电力
安全保供平稳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发电保持快速增长,扣除天数原因,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
工业火电、水电分别下降2.4%、2.9%,规模以上工业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11.3%、10.6%、20.0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2%,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规
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
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生活
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2)综合能源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提供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包括“综合能源系
统+能源综合服务”两方面:其中综合能源系统是指能源供给侧以多能互补、梯级利用和综合供应为核心,
协调优化电、热、冷、气、水等多种能源的供应、转化、存储、消费,以提高综合效益的新型区域能源系统
;能源综合服务是指通过综合能源系统,对能源需求侧的建设、运维、管理、销售、金融及技术设备等多类
型服务需求实施一体化、集成化提供,推动能源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在国家“双碳”目标牵引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推进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关键着力点。党的二
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有关
部门先后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
导意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引导和推动电力生产端、消纳端的节能降碳、绿
色转型。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明确提出要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
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支持培育壮大综合能源
服务商、电储能企业、负荷集成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加
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明确了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等9项专项行动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
能源规〔2025〕411号),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将虚拟电厂、独立储能等新型市场主体纳入辅助服务体系,
标志着统一电力市场下三个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
近年来,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迅速,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供给端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产业链价值向
下游配售、综合能源服务等环节延伸。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上下游企业、社会资本抓住新电改和经济
结构转型新机遇,从不同切入点积极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能源基础设施互联、能源形式互
换、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数据互通、能源分配方式互济、能源与消费商业模式互利。伴随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快速发展,用户分布式光伏、综合能源站、能源托管、节能服务等典型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优化整
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逐步清晰。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2025
年1-6月,全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2.12亿千瓦,新增风电装机5139万千瓦;截至6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
机容量达到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另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
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21.9GW/55.2GWh,同比增长69.4%/76.6%
。
2.公司所处市场地位
(1)电力生产、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统调电源装机约220.7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85万千瓦(含自有水电装机75万千瓦
),火电装机131万千瓦,新能源装机4.7万千瓦(主要为网内并网光伏装机)。目前正在有序推进网内自有
燃气发电以及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等电源项目投资建设,持续夯实电力保障能力。供电区域覆盖重庆市万州区
、涪陵区、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两江新区等地,作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主体,公司为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着重要的电力能源保障,年均供电量占重庆市年均用电量的10%左右,在
所服务地区拥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2)综合能源服务
公司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特色化拓展综合能源业务,经过四年来的不断摸索
尝试,公司综合能源服务明确了以“源网荷储一体化”为主要路线的发展模式,聚焦“能源站(岛),新型
储能,绿色交通,新能源,能源托管,市场化售电”等业态,拓展布局“源、网、荷、储”基础资产。公司
综合能源业务模式探索、技术积累与初期规模布局已基本完成,相关典型场景开发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业务
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综合能源行业新兴主体,公司将持续推动综合能源业务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在股东方的大力支持下,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紧密围绕“打造以配售电为基础
的一流综合能源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虽然经营业绩受下属水电站所处流域来水同比偏枯、资产处置及参
股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和下属公司补缴以前年度税款及滞纳金等因素叠加影响,较上年同期存在较大幅度
下滑,但是公司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向新求质,持续强化保障长板,售电量创同期历史新高。着力锻造增
长新板,综合能源新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释放。公司治理规范高效运行,合规经营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96亿元,比上年同期52.15亿元下降6.10%;营业总成本47.51亿
元,比上年同期49.41亿元下降3.83%;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253.68亿元,比年初上升0.66%;总
负债141.39亿元,比年初上升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0.18亿元,比年初下降0.11%。资产负
债率55.74%,比年初上升0.37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8亿元,同比
下降79.07%。
(一)主要利润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12346万元,主要由以下构成:
1.实现电力业务利润17064万元,占营业利润的138.21%。
2.实现综合能源业务利润6207万元,占营业利润的50.28%,主要系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热电联产项目持续
盈利和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通过不断优化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等运营策略,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综合收益。
3.实现其他收益2620万元,占营业利润的21.22%,主要系农网还贷政府补助、移民迁建补偿、储能电站
建设补贴资金以及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补助等自递延收益转入当期收益和下属部分子公司收到的扶持资
金。
4.实现投资收益940万元,占营业利润的7.61%,主要系本期确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263万元,理财产品
分红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投资收益532万元。
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37万元,占营业利润的1.92%,主要系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03
万元,全资子公司联合能源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66万元。
6.信用减值损失4995万元,占营业利润的-40.46%,主要系按账龄法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以及转回以前年
度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
7.锰业贸易业务利润亏损4776万元,占营业利润的-38.68%,主要系受贸易业务规模缩减、产能利用率
和矿石开采量不达预期等影响,导致本期锰业及贸易业务出现亏损。
8.其他业务利润亏损4006万元,占营业利润的-32.45%,主要系勘察设计业务、运维检修等业务受市场
萎缩、竞争加剧及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亏损。
9.资产减值损失840万元,占营业利润的-6.81%,主要系本期全资子公司重庆锰都工贸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锰都工贸”)计提金属硅产品存货跌价准备。
10.资产处置收益-104万元,占营业利润的-0.84%,主要系全资子公司聚龙电力处置迁改线路产生的损
失。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夯实发展根基,持续强化保障长板
一是面对上半年流域来水整体偏枯的严峻形势,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成立保供工作领导小组
,深入研判电力供需形势,以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为主线,以保民生、保生产、保安全为重点,提前谋划,多
措并举,抓牢抓细水电调度、外购电协调、电煤采储、电力设备设施检修维护等多项保供举措,深挖电力增
供潜力,有力保障了公司各供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同时,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做精做细配售电业务,上半年完成配售电量68.02亿千瓦时,创同期历史新高。二是立足增加网内电源配置
,逐步实现多能互补,持续提高自有发电能力,总投资约12.77亿元的涪陵白涛1×49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机
组具备168h试运条件,并网线路具备电力送出条件。投资约6500万元的万州武陵(二期)18.3兆瓦分布式光
伏发电项目实现投运。投资约3.73亿元的黔江大山6.5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建设方案优化调整,正在办理开
工建设手续。三是立足建强电网结构,提升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和电网自平衡自适应能力,持续推进城市
功能恢复电网改造、农网改造升级等工程。聚焦解决电网结构薄弱环节,重点推进关键输变电工程研究建设
,持续改善建强网架结构,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明确年度安全生产总目标,差异化逐级签订目标责
任书,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员全覆盖。有效运转双重预防机制,针对性加强电网电流全过程、人员密集场所
动火作业、工程建设、消防火灾安全管理,上半年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2.构建新型格局,着力锻造增长新板
一是坚定“围绕大用户、开发大项目”的发展思路,聚焦重点区域、重要行业,开发有产业协同效应的
“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站(岛)、能源托管等项目。中标总价约11.18亿元的本钢板材高压作业区2x135
兆瓦余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整体形象进度近90%。
总投资约5亿元的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热电联产二期项目整体形象进度过半。总投资约2650万元的重庆市
第九人民医院两江分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主要设备安装基本完成。大力拓展区域型风光火储多能互补项
目,目前正在研究打造示范项目可行性。陆上绿色交通业务逐步向充换电补能、优势区域聚焦,面向优质客
户和重点区域精准投放补能业务,自持和控股充换电站18座,电动重卡电池用能累计运营规模约1300套。紧
扣“电化长江”战略,构建船舶充电补能网络,通过项目公司投资启动20艘LNG新能源货运船舶建造。综合
能源项目盈利能力逐步释放,2025年上半年实现综合能源营业利润6207万元,同比上升21.82%。二是进一步
优化储能电站运营策略,力争提升项目综合收益,重庆两江龙盛、永川松溉储能电站以及广西平果储能电站
积极参与重庆、广西区域一次调频试运行,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效益明显。依托市场化售电资源优势,全面推
广“售电+储能”商业模式成功经验,上半年实现用户侧储能签约项目12个,总容量57.29兆瓦时。三是持续
开发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售电市场,大力推广“自营+联营”的售电模式,上半年签约市场
化售电用户10128家,实现市场化售电签约电量292.41亿千瓦时。充分发挥省间绿电资源优势和交易经验,
累计完成绿电交易1.2亿千瓦时。三峡水利聚能云虚拟电厂平台主体功能开发整体建设进度100%,为西南区
域首批五家通过虚拟电厂需求响应能力校核运营商之一,正在聚合接入市场化售电、新能源拓展、市场化服
务等多种类型资源,加快推进“零碳园区+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落地实施。四是差异化有序发展公司电网内
外新能源业务,巫溪县农光互补40MW二期光伏项目取得建设指标。鞍峡清能投资的本钢板材能源管控中心19
.5MWp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全容量并网。
3.深化规范运作,显著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战略导向、依法合规、持续优化”的原则,立足公司法人治理及经营管
理实际,及时制定或修订了十余项涉及投后管理、网络安全、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同时,开展关于完善
公司二级公司规章制度体系的专项行动,推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提高
公司规范化运营质量。二是充分发挥战略主导作用,对“十四五(2021-2025)”战略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
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优化完善战略规划体系编制思路,有序推进“十五五(2026-2030)”战略发展规划编
制工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绿色交通等新业务领域专题研究,积极探索下一阶段新业务发展
方向,全面系统勾画公司未来发展蓝图。三是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守法律底线,强化履行“三道防线”合
规管理职责,加大审计监督面,重点覆盖新业务、新领域、新市场等领域。搭建投资计划管理体系,严格执
行投资评审与过程监管,严控工程变更和支付节奏。制定《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实现投资管理流程
闭环。启动存量参控股股权清理优化,稳步实施法人户数及层级压降方案,进一步提升集团化管控效能,降
低运营风险。深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压减冗杂编制,有效执行工资总额管理,全面落实从严管理干部
要求,持续推动组织机构优化。四是高质量合规开展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面对强监管的常态化
趋势,公司主动作为,将合法、合规、有效贯穿于信披工作的全过程,逐步完善“四位一体”的信息披露机
制—信息收集智能化、职能分工明晰化、审核流程标准化、内容覆盖全面化。在深度吃透规则和深刻理解公
司业务的基础上,让每一份公告合法合规有效,提高了披露信息的可比性与可读性,充分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深耕“大投关”格局,逐步构建“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的沟通生态
以及“精准推介+广泛沟通”双管齐下的投关工作机制。通过召开业绩说明会,路演和反路演,股东大会,
邀请投资者实地考察等活动,实现与投资者立体式、多元化的良好沟通交流。
4.强化党的领导,正确把牢发展方向
公司各级党组织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强化“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各级纪检组
织以正风肃纪严监督筑牢高质量发展保障。一是思想聚力见行见效。有力有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
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严抓集中研讨、读书班、党课辅导、警示教育、自查自纠和整改整治,着力
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作风问题,纪律规矩入脑见行;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
组学习,有效筑牢政治忠诚根基,提升理论转化效能。二是党的领导融合贯通。着力完善和夯实基层治理基
础,强化制度执行力监督,开展各二级单位落实治理制度情况专项检查,党的领导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全面加
强、上下贯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内控治理体系、生产
经营保供电及新业务拓展等,深度服务大局、助力中心,推动党的领导力转化为治理执行力。三是队伍建设
选优配强。从严规范干部队伍管理,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审,持续净化选人用人风气;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畅通干部交流渠道。四是政治生态向上向好。巩固扩大监督管理效能,高质量完成第三轮政治巡察,加强巡
察整改监督,提升巡察监督工作质效;持续推进“两违”排查整治,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深入推动执纪问责
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五是同心同向凝聚合力。
持续实施基层党建“规范化、项目化、品牌化”,深入推动党建工作向中心工作聚焦用力;紧密围绕中
心工作强化主题宣传,编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并再获第三方机构评定等级A级,着力提升工团宣同心同向
合力,汇聚起改革发展强大动力。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清洁低碳能源优势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牵引下,电力行业将延续低碳发展趋势,推进能源电力供应结构低碳
化转型,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模式将迎来较好机遇。公司现有电站主要为水力
发电,在建电源主要为燃气机组和新能源机组,同时,公司“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的综合能源、储能和电
动重卡充换储用一体化等业务,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且密切协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
集团”)产业发展方向,低碳能源优势明显,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
2.配售电产业基础优势
目前,公司已形成资产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的配售电主业,具备稳固的主业发展能力和较强的资源
整合能力。公司的配售电网络涉及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等区域,掌握了稀缺的
配电网市场资源,供电网络与国网重庆电力、湖北电网及南网贵州电网均有联网,供电安全可靠性高,供区
划分明确,在区域内有相对稳定的政府合作基础和用户群体,在市场资源整合和开拓方面具备显著的存量市
场先入和增量市场先发优势。同时,公司拥有一批年富力强、专业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电力生产
、销售的技术人才队伍,公司电力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得到了更加可靠且强大的保证。
3.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势
公司作为三峡集团践行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平台,兼具规范的上市公司治理和市
场化的运营管理等特点,且公司股权结构多元,拥有中央国资、地方国资、民营资本等股东背景,能够在能
源结构、电源组织、资本运作、市场资源、技术支持等方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各自优势,促
进公司与各方互利共赢、融合共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结合公司市场化业务高度竞争
的实际,不断探索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授权决策机制,深度激发公司内生发展活力。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建立
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立了以目标考核为导向,灵活多样,覆盖全面的激励约束与考核体系,有效激发了
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力,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
公司一直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
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规范公司运作,提高公司质量。通过近年来富有成效的内控制度
和体系建设,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议事规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
、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构建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层之间权责明确、运作规范、
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并有效运行,形成了具有本公司特色的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并有力推动
着公司商业合作、业务拓展、人才招募等经营活动。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