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136 ST明诚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影视传媒业务及体育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空间业务(行业) 2.68亿 62.56 4639.90万 113.80 17.29
影视传媒业务(行业) 1.58亿 36.89 -711.48万 -17.45 -4.50
其他(行业) 238.35万 0.56 148.65万 3.65 62.37
─────────────────────────────────────────────────
智慧空间服务业务(产品) 1.35亿 31.42 3308.30万 81.14 24.54
智慧空间装饰业务(产品) 1.07亿 25.00 343.82万 8.43 3.21
演艺传媒业务(产品) 1.07亿 24.92 198.91万 4.88 1.86
影院业务(产品) 2888.33万 6.73 -595.62万 -14.61 -20.62
智慧空间运营业务(产品) 2634.80万 6.14 987.78万 24.23 37.49
影视剧业务(产品) 2246.72万 5.24 -314.77万 -7.72 -14.01
其他(产品) 238.35万 0.56 148.65万 3.65 62.37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4.29亿 100.00 4077.06万 100.00 9.50
─────────────────────────────────────────────────
直销(销售模式) 4.29亿 100.00 4077.06万 100.00 9.5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影视剧相关收入(产品) 2605.33万 64.95 -36.90万 -8.74 -1.42
建筑收入(产品) 1405.80万 35.05 458.88万 108.74 32.64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4011.13万 100.00 421.98万 100.00 10.5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影视板块(行业) 3.04亿 75.91 3704.19万 64.61 12.20
体育板块(行业) 9583.77万 23.97 2017.34万 35.19 21.05
其他(行业) 48.69万 0.12 11.89万 0.21 24.42
─────────────────────────────────────────────────
影视剧相关收入(产品) 2.71亿 67.71 3282.36万 57.25 12.12
体育版权(产品) 9099.21万 22.76 1648.84万 28.76 18.12
广告收入(产品) 1918.80万 4.80 169.89万 2.96 8.85
影院相关收入(产品) 1166.04万 2.92 128.08万 2.23 10.98
体育经纪(产品) 484.56万 1.21 368.50万 6.43 76.05
其他(产品) 244.21万 0.61 135.74万 2.37 55.58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3.08亿 77.06 3999.30万 69.75 12.98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地区) 9174.46万 22.94 1734.11万 30.25 18.90
─────────────────────────────────────────────────
直销(销售模式) 4.00亿 100.00 5733.42万 100.00 14.3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影视产品制作销售分部(产品) 2.76亿 78.17 --- --- ---
体育版权分销、营销与咨询分部(产品) 7708.09万 21.83 --- --- ---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2.76亿 78.17 --- --- ---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地区) 7708.09万 21.8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4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1347.74│ 26.4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1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882.25│ 15.1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作为公司完成破产重整后的首个完整经营年度,公司秉承“健全体系、提高效能、扩充规模、
垂直整合”的战略方针,锚定“强化主营业务、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核心目标,坚持创新与
协同发展理念,于影视传媒与智慧空间两大核心板块深耕细作,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一)强化主营业务:影视传媒与智慧空间双轮驱动,提升行业影响力
1、影视传媒板块
在影视剧业务方面,公司联合出品和承制了11部涵盖多种类型的影视作品,与超过80家知名机构合作,
业务范围持续拓宽。《维和防暴队》《大宋有奇案》《再次人生》《刑侦现场》等多部作品凭借精彩剧情和
出色制作赢得了观众喜爱和市场认可。储备项目《正当防卫》《少年田野》《龙凤又呈祥》等均已进入制作
阶段,为公司构建了“上映+储备”的良性循环。同时公司还收获了诸多荣誉,电视剧《幸福到万家》《人
生之路》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大宋有奇案》获评腾讯视频微短剧优秀
作品;《正当防卫》荣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大剧看总台”电视剧片单;《少年田野》入选广电总局“
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计划首批推荐片单,并入选央视总台央视频发起的中国精品微短剧之夜“中国精品微短
剧上新榜”。
在影院业务方面,公司成功收购南昌银兴与嘉里传媒,提升了影院业务的规模与市场覆盖范围,旗下影
院数量增至13家,银幕总数达到109块,座位数增至16,115个。影院规模的扩充不仅增强了公司在影院市场
的竞争力,还实现了“内容+渠道”的纵向一体化整合,提升了公司在影视产业链中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提
高影视传媒板块的整体运营效率。
在演艺传媒业务方面,通过深化业务布局、创新演艺形式、拓展演艺空间等多方面举措,推动业务稳步
发展,业务版图已覆盖全国15个重点城市,全年累计签约项目达111个。以内容制作为核心,推出涵盖音乐
节、音乐会、舞台剧等多形式的优质演艺精品,成功打造了太空奇缘音乐嘉年华、贵州心回山湖音乐节等大
型音乐盛事,以及《周杰伦作品国风音乐会》等高品质演出项目。以探索创新为驱动,推出《这有诗》《遇
见东坡》等沉浸式互动演绎新作品,开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演艺融合的新范式。其中《遇见东坡》凭借独特
的创意和新颖的表现形式荣登《央视新闻·正直播》栏目,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树立了创新标杆
。以“文化+演艺”为理念,打造文化演艺新空间——联创剧场,开辟自有剧目孵化与成熟项目落地武汉的
新阵地。
2、智慧空间运营板块
在智慧空间服务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战略性收购清能碧桂园,正式进军物业管理服务领域,业务覆盖湖
北、广东、海南、重庆等重要地区,管理项目总数达38个,总管理面积473.55万平方米。清能碧桂园以“科
技赋能生活”为理念,打造了智慧安防、人员通行、云广播等六大智能化体系,全方位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
质量。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党建引领和社区服务提升,打造“红色物业”活动阵地,设立妇联组
织,举办便民服务活动,切实提升业主生活幸福感。凭借卓越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清能碧桂园在管项目获
得武汉市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强、中指院“2024年品质物管好小区”等多项荣誉。
智慧空间装饰业务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吉兆建筑秉持市场化原则,依托控股股东资源优势,正式开启
建筑装饰装修业务。年内成功拓展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保利集团等多个优质项目,业务版图持续扩大,为
未来业务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智慧空间运营业务聚焦酒店板块,旗下两家酒店分别位于海南五指山和三亚,总建筑面积37,794㎡,拥
有客房422间,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特色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其中,五指山酒店荣获“2024年度中
国品质酒店”“海南省旅游饭店行业产品最佳创意奖”等多项荣誉。
(二)优化资产结构:资源整合与制度保障并举,巩固发展根基
2024年,公司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
在资源整合方面,公司完成了对清能碧桂园与影院资产的战略性收购,进军物业管理服务领域并提升了
影院业务的规模与市场覆盖范围。这些举措不仅拓展了公司的业务领域,还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了业务板块
的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了资产配置,提升了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
在制度保障方面,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制度优化进一步提升资产运营效能。全面梳理了全级次公司治
理体系,明确权责边界,排查内控风险点,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更新完善96项关键制度。通过制度完善与流
程优化,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规范运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公司治理机制,为资产的高
效管理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巩固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根基。
(三)提升抗风险能力:稳健财务与创新驱动并重,筑牢发展防线
2024年,公司通过稳健的财务管理、创新驱动以及人才储备,有效提升了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复杂多变
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
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司严格控制成本,优化债务结构,确保资金链的稳定。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公
司在各项业务拓展中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公司合理安排资金,优化债务结构,
确保资金链稳定,为业务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保障。
在创新驱动方面,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运营效率。积极引入前沿技术,升级业务流
程,优化决策机制;借鉴先进管理理念,重塑组织架构,强化跨部门协作,提升板块协同效应。
在人才储备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通过内部选拔、跨部门轮岗、专项培训
等机制,助力员工成长,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精准引进影视传媒、智慧空间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充
实核心团队,为业务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筑牢人才根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影视传媒行业
2024年,影视传媒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升级的协同推动下,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并且随着新技术与内容生产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了电影制作、剧集创作、演艺演出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
与生态重构。
1、影视剧行业
2024年影视剧市场呈现“量减质升”趋势。在国家广电总局推动“提质减量”的政策下,2024年电视剧
制作备案公示总数同比下降18%,其中近代题材备案量季度均值仅6.6部(Wind数据),全年新剧数量为266
部,较去年减少10.1%,剧集篇幅向12-32集集中,单部剧集平均集数下降15%,但单集投资成本提升至350万
元。显示行业规范化正在加速,精品化趋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2、影院行业
2024年全国票房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观影人次10.09亿,同比下降22.27%。春节档(7天票房
超60亿元)、暑期档(108.65亿元)和国庆档(约30亿元)仍是核心贡献期,但暑期档票房同比下降43.8%
(猫眼数据),主要因头部内容供给不足。以国庆档为例,单日票房峰值突破4亿元,但档期总票房仅恢复
至2019年的65%左右,显示观众对优质内容的强依赖。
3、演艺传媒行业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其中:剧场类演出(含小剧
场):场次29.64万场,票房119.29亿元,观众5,424万人次;大型演唱会/音乐节:5,000人以上演出0.27万
场,票房296.36亿元,观众3,652万人次;旅游演艺:场次18.93万场,票房163.89亿元,观众8,542万人次
(Wind数据)。并且多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二)智慧空间行业
2024年,智慧空间行业在宏观经济复苏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结构性分化与创新升级的特征
。智慧空间行业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渗透与模式迭代,其中数字化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消费需求分层化
成为行业共性趋势。
1、智慧空间服务行业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4年物业服务行业进入存量整合与增值服务深化阶段。全国物业服务企业数量
突破24万家,但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百强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5%。行业呈现“两极化”特征:头部企
业通过并购整合扩大管理规模,而中小型企业则聚焦区域化、专业化细分市场。其中智慧物业平台覆盖率突
破60%,建模技术、物联网设备与智能客服系统深度融入日常运营,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8%提
升至2024年的22%。
2、智慧空间装饰行业
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产值达5.2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存量房改造占比首次超过50%。
其中高端定制化需求(客单价50万元以上)增速达18%,而经济型套餐(客单价10万元以下)市场萎缩5%。
绿色材料采购占比提升至35%,符合新国标GB/T18883-2022项目占比超70%(Wind数据)。
3、智慧空间运营行业
2024年酒店行业呈现“总量修复、结构分化”特征,根据STR数据显示,全国星级酒店Q2平均RevPAR恢
复至2019年同期的97%,三亚、成都等旅游热点城市酒店入住率达75%以上,反超一线商务城市(北上广深约
65%)。亲子主题房、康养套房等特色产品渗透率提升至18%,已售客房平均房价溢价达20%~30%。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影视剧业务
2024年,公司持续深耕影视剧业务领域,成果显著,行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稳步提升。公司联合出品和
承制了11部影视作品,涵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互动剧等多种类型,业务范围持续拓展,积累了丰
富的新业态操盘经验。年度合作单位超80家,包括长影时代传媒、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云南金彩、芒
果TV、坏猴子影业、长江电影集团等知名机构。
公司参与的多部影视作品获得良好市场反响。《维和防暴队》凭借精彩的剧情、出色的制作,赢得了观
众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大宋有奇案》《再次人生》《刑侦现场》《我的差评女友》等剧集正在热播,凭
借优质的内容和独特的题材,吸引了大量观众,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正
当防卫》《少年田野》《龙凤又呈祥》《隐秘的盛宴》等作品正处于制作阶段,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内容矩
阵,展现公司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创作上的专业水准。
与此同时,公司还收获了诸多荣誉。电视剧《幸福到万家》《人生之路》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大宋有奇案》获评腾讯视频微短剧优秀作品;《正当防卫》荣登中央广播电视
总台2025“大剧看总台”电视剧片单;《少年田野》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计划首批推荐片单
,并入选央视总台央视频发起的中国精品微短剧之夜“中国精品微短剧上新榜”。这些荣誉体现了公司在内
容制作上的实力,也标志着公司在影视剧业务领域的创作能力得到了权威机构和专业平台的认可。
(二)影院业务
2024年,公司成功收购南昌银兴与嘉里传媒,提升了影院业务的规模与市场覆盖范围。目前,公司旗下
影院数量增至13家,银幕总数达到109块,座位数增至16,115个。影院规模的扩充不仅增强了公司在影院市
场的竞争力,还实现了“内容+渠道”的纵向一体化整合,提升了公司在影视产业链中的协同效应,有助于
提升影视传媒板块的整体运营效率。
面对影院行业整体下滑的不利局面,公司影院业务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一是,依托大数据和系统管
理工具,优化排片策略和营销活动,提升经营效率,提高影院运营效益。二是,从影院环境、服务水平、放
映质量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影院服务品质,为观众打造优质观影体验,推动影院管理收益与盈利能力的
提升。三是,围绕电影主题,打造多元化场景与更优质的文化空间,通过增设主题展览、设计打卡地标、举
办主题营销活动等,增加观众的情绪价值并促进销售转化,营造以电影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四是,构建非票
商品体系,重点发展衍生品业务。紧跟市场需求,推出受年轻人喜爱的动漫潮玩和国潮文创类产品,进一步
拓展盈利空间。五是,积极联动周边企事业单位和公益组织,开展影片营销活动与公益观影活动。突出影城
市场活力与品牌力优势,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
此外,影院业务将继续推进融合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致力于打造影
视传媒全产业链生态圈。公司还将积极探索影院业务与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模式,例如与影视制作、演
艺传媒等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演艺传媒业务
2024年,演艺传媒业务全面推进,通过深化业务布局、创新演艺形式、拓展演艺空间等多方面举措,实
现了业务稳步发展,业务版图已覆盖全国15个重点城市,全年累计签约项目达111个。
演艺传媒业务以内容制作为核心,通过多元演出空间,持续推出大量优质演艺精品,涵盖音乐节、音乐
会、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公司成功打造了太空奇缘音乐嘉年华、贵州心回山湖音乐节、苏州后浪芒禾音乐节
、2024欢乐谷音乐节等大型音乐盛事,以及《周杰伦作品国风音乐会》《时光代理人-法则游戏》等高品质
演出项目。凭借强大的策划执行能力和资源整合优势,为观众带来了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现场演出体验,
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演艺活动领域的市场地位。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创新演艺形式,重点推出《这有诗》《遇见东坡》《青山上遇东坡》等沉浸式互动
演绎新作品,开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演艺融合的新范式。公司以品牌思维赋能文化IP,深入挖掘荆楚文化资
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利用。其中,“沉浸式古风声光剧”《遇见东坡》荣登《央视新闻
·正直播》栏目,凭借独特的创意和新颖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也为
公司演艺业务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
在演艺空间运营方面,公司以“文化+演艺”为核心,探索演艺空间运营新模式,打造一站式文化消费
体验场所。2024年,公司成功打造了联创剧场——首个自主孵化运营的文化演艺新空间,为本土戏剧行业提
供孵化平台,成功打造了《消失猫与妻书》《神个菜菜山》《房间里的大象》等多个优秀剧目,为演艺传媒
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演艺传媒业务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内容创作能力、项目执行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拓展业
务领域和市场空间,打造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演艺传媒品牌。
(四)智慧空间服务业务
2024年,公司战略性收购清能碧桂园,正式进军物业管理服务领域,开启了智慧空间服务业务的新篇章
。目前,智慧空间服务业务已覆盖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等重要地区,管理项目总数达38个,总管理面积
473.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类项目29个,管理面积364.64万平方米;公建类项目6个,管理面积92.64万平
方米;其他项目3个,管理面积16.27万平方米。清能碧桂园秉持“科技赋能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字化与智
能物联技术全方位赋能运营,显著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效能。
在数字化运营方面,清能碧桂园构建了智慧安防、人员通行、云广播、物业管理、内控管理、公共Wi-F
i等六大智能化体系,全方位提升了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智慧安防系统有效增强了小区的安全性;人员通
行管理的自动化让居民进出小区更加便捷;云广播系统优化了信息传递效率;物业管理与内控管理的数字化
升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管理精准度;公共Wi-Fi的覆盖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体验。这些智能化举
措不仅优化了小区的管理流程,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生活环境。
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清能碧桂园秉持初心,积极践行红色物企担当,重点聚焦党建引领和社区服务提
升,全方位优化服务品质。在党建引领方面,成立联合党组织,精心打造“红色物业”活动阵地,为社区、
物业和业主搭建起高效的沟通桥梁,切实提升了业主的生活幸福感。在社区服务方面,设立妇联组织助力社
区和谐发展,举办便民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体送去关怀与温暖,并开设老年人服务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
化生活。
凭借卓越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清能碧桂园在管项目荣登武汉市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50强,入选武汉
长江新区、宜昌市夷陵区物业服务红榜,并获得中指院“2024年品质物管好小区”、珠海市“市级文明小区
”、东城试验区锦湖社区“垃圾分类先进单位”等312项荣誉。
(五)智慧空间装饰业务
2024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吉兆建筑秉持市场化原则,充分依托控股股东的资源优势,正式开启建筑装饰
装修业务。年内,吉兆建筑凭借专业实力与优质服务,成功拓展了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保利集团、武汉市
政等多个优质项目,业务版图持续扩大。此外,公司已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部分项目已
完成合同签署,其余项目也已进入前期沟通阶段,为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智慧空间运营业务
2024年,公司智慧空间运营业务主要聚焦于酒店板块,旗下运营的两家酒店分别位于风景秀丽的海南五
指山和三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两家酒店总建筑面积37,794㎡,拥
有客房422间。其中,五指山酒店荣获“2024年度中国品质酒店”“海南省旅游饭店行业产品最佳创意奖”
等多项荣誉,入选“2025-2026年度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其特色美食“食叶草酸汤鱼”获央视专题推
介,并在野菜烹饪大赛中获“最佳创新奖一等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已建立起以“内容精品化、运营智能化、资源生态化、人才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的多维度、立体
化核心竞争力体系。
(一)内容精品化
公司长期深耕影视剧创作与发行,作品涵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网络剧、互动剧等多种类型,
并与主流播放平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内容制作方面,公司凭借专业能力,多次入选国家级重点
推荐片单,并获行业权威奖项认可,尤其在主旋律题材和现实主义创作领域表现突出。秉持“社会价值与商
业价值并重”的理念,公司通过深度契合政策导向与观众需求,确保内容创作既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又具
备广泛的市场吸引力。公司产品在头部视频平台播放量稳居前列,多部剧集实现“台网双优”。其中,现实
主义题材作品在央视及省级卫视黄金档播出期间,收视率持续领先。通过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公司品牌美誉
度得到不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行业的市场地位。
(二)运营智能化
公司通过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构建了覆盖多场景的智慧空间运营体系,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多个核心
经济圈,涵盖住宅、商业综合体、文化场馆等多种业态项目,并逐步形成“区域深耕+全国辐射”的运营网
络。在“轻资产+强运营”模式下,依托新技术赋能,建立了“策划-设计-运营-衍生”全周期服务体系
,在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的同时,不断完善差异化服务能力。
(三)资源生态化
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公司充分发挥政策协同、资本联动与生态聚合能力,构建起覆盖内容生产、场景运
营、资金支持的资源网络。在政策资源方面,公司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扶持政策,形成政
策红利与业务拓展的双向赋能。在产业链协同上,与头部平台及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打通“内容孵化
-制作-发行-衍生开发”全流程,实现资源互补与价值倍增。
(四)人才专业化
公司始终将人才视为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引进、培养与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兼具专业
能力与行业前瞻性的复合型团队。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聚焦核心业务领域,引入行业专家,覆盖内容创作
、资本运作等全链条关键岗位,确保团队的专业深度与行业敏锐度。同时,公司注重年轻人才培养,通过专
项计划选拔潜力员工,构建了多层次、多梯队的人才队伍,形成了涵盖资深专家、中坚力量和新生代人才的
完整人才体系。
(五)管理精细化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系统学习国家政策与行
业趋势,精准把握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推动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在治理结构上,构建“战略决策-业务执
行-项目落地”三级管控体系,优化审批流程与权责分工,确保管理效能与业务扩张的动态平衡。在内控体
系方面,全面升级风险管控机制,建立覆盖业务流程、财务合规、数据安全的全方位风控网络,显著提升风
险防范能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92,300.72万元,同比增加3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为24,427.29万元,同比减少38.83%。2024年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为42,905.69万元,同比减少18.28%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01.89万元,同比减少103.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008.94万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影视传媒行业
影视传媒行业正在走向精品化、规范化、数字化的新阶段。随着行业政策的落地、平台运营策略的调整
以及科技的发展,影视内容的投资风险将进一步降低。平台及内容制作方共同寻求内容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也将进一步放大精品内容的价值,伴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产业链的内外联动也将逐步实现。
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可赋能于策划、制作、宣发等多个生产环节,推动传媒产业的效率提升。通过
技术手段推动影视传媒工业化发展,既能为项目节省成本,也从根本上带动行业实现内容升级。
MR/VR/AR等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如家庭、影院、剧场、演艺演出等
)的拓展,预计将会实现更广泛的商业化和消费级应用。相关技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内容生态支持,尤其是
视频内容,沉浸式体验的设备为视频内容打开了新的应用场景,为内容供应商提供了机遇。互动剧、短剧等
内容形式在新的交互设备上应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2、智慧空间行业
国家层面已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明确提出推动AI与实体经济融合,
培育智能空间新业态。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推进,势将打破传统行业的空间和形式限制,构建多元、
立体的新格局。
在这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下,科技赋能加速推动智慧空间行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居住环境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智慧空间行业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已经成为行业发展
的重要趋势之一。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紧密结合影视传媒与智慧空间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产业链布局的实际情况,继续推进“健全
体系、提高效能、扩充规模、垂直整合”的中期战略规划,稳步推动品牌效应与盈利能力的突破,持续增强
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发展能力。具体如下:
“健全体系”是指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风险防控职能,杜绝违规事项的发
生。
“提高效能”是指公司将全面优化业务决策体系,精简业务流程,降低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提升运营
管理效率,以此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扩充规模”是指公司将逐步扩大现有业务的规模,提高产品的覆盖面及地域,逐步提升公司的品牌效
应。
“垂直整合”是指未来公司拟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丰富产业链的布局,打造新
的利润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