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161 天坛生物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健康人血浆、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为原材料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发、生产血液制品,开展血液制品经
营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制品行业(行业) 60.13亿 99.68 32.87亿 99.63 54.67
其他业务(行业) 1911.42万 0.32 1219.62万 0.37 63.81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 27.58亿 45.72 15.70亿 47.60 56.95
人血白蛋白(产品) 25.10亿 41.61 12.85亿 38.95 51.20
其他血液制品(产品) 7.45亿 12.35 4.32亿 13.08 57.94
其他业务(产品) 1911.42万 0.32 1219.62万 0.37 63.81
─────────────────────────────────────────────────
国内地区(地区) 60.09亿 99.62 32.85亿 99.56 54.66
其他业务(地区) 1911.42万 0.32 1219.62万 0.37 63.81
国外地区(地区) 370.26万 0.06 241.71万 0.07 65.2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制品(行业) 28.31亿 99.63 15.76亿 99.60 55.66
其他业务(行业) 1054.82万 0.37 625.36万 0.40 59.29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含层析)(产品) 13.39亿 47.14 7.70亿 48.68 57.49
人血白蛋白(产品) 11.14亿 39.19 5.86亿 37.05 52.63
其他血液制品(产品) 3.78亿 13.30 2.19亿 13.87 58.07
其他业务(产品) 1054.82万 0.37 625.36万 0.40 59.29
─────────────────────────────────────────────────
国内地区(地区) 28.29亿 99.57 15.75亿 99.54 55.65
其他业务(地区) 1054.82万 0.37 625.36万 0.40 59.29
国外地区(地区) 155.44万 0.05 102.31万 0.06 65.8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制品行业(行业) 51.62亿 99.65 26.19亿 99.57 50.73
其他业务(行业) 1837.81万 0.35 1120.59万 0.43 60.97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 23.19亿 44.77 11.68亿 44.42 50.37
人血白蛋白(产品) 22.47亿 43.38 10.94亿 41.61 48.70
其他血液制品(产品) 5.95亿 11.49 3.56亿 13.54 59.78
其他业务(产品) 1837.81万 0.35 1120.59万 0.43 60.97
─────────────────────────────────────────────────
国内地区(地区) 51.60亿 99.60 26.17亿 99.52 50.72
其他业务(地区) 1837.81万 0.35 1120.59万 0.43 60.97
国外地区(地区) 209.95万 0.04 134.19万 0.05 63.9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制品(行业) 26.82亿 99.68 13.00亿 99.56 48.48
其他(补充)(行业) 851.91万 0.32 569.18万 0.44 66.81
─────────────────────────────────────────────────
人血白蛋白(产品) 11.96亿 44.46 5.29亿 40.51 44.22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 10.98亿 40.81 5.06亿 38.74 46.07
其他血液制品(产品) 3.88亿 14.41 2.65亿 20.31 68.41
其他(补充)(产品) 851.91万 0.32 569.18万 0.44 66.81
─────────────────────────────────────────────────
国内地区(地区) 26.81亿 99.63 13.00亿 99.93 48.47
其他(补充)(地区) 851.91万 0.32 569.18万 --- 66.81
国外地区(地区) 137.58万 0.05 87.02万 0.07 63.2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7.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7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79509.45│ 29.7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6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4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6539.64│ 6.4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在公司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在监事会的有效监督下,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强化血源拓展,
加快投浆和产品交库进度,有效开展提质增效等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3186.5
5万元,同比增长16.44%;实现净利润211226.45万元,同比增长39.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4916.48万元,同比增长39.58%。
(一)推进血源发展,浆量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血浆采集工作,促进采浆量持续提升:一是采取血源地推、加强献血
浆宣传及重点督导等新举措,夯实血源发展和稳定;二是采取内部交流、经验共享等方式,加快新浆站的提
质上量,提升采浆量贡献;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和浆站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激发内生活力;四是通过外延并购
,扩大采浆规模。报告期内,公司采浆量再创新高,公司下属85家在营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浆2781吨,同比增
长15.15%,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公司积极推动下属浆站建设及执业申请相关工作,大姚浆站取得《单采
血浆许可证》,实现正式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浆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切实保障血浆质量和献血浆者安全。一是统一质量管
理标准,打造浆站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以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的质量体系文件、统一的培训模型、统一
的信息系统为基础,围绕献血浆者安全和原料血浆质量,从深发力,夯实浆站质量管理基础。二是强化质量
监督方法,打造浆站立体化监督体系,以浆站自查、常规督导、交叉互查等监督模式为抓手,从严管理,强
化浆站质量管理监督实效。三是创新质量管理手段,打造浆站智能化管控体系,以信息系统、数据分析、视
频监控为切入点,从细着眼,精准把控浆站质量管理风险环节,有效保障血浆质量和献血浆者安全。
(二)加快产品生产,保障产品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血浆投产,完成年度投浆目标和产品入库计划,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交库产品结构
,保障公司血液制品的销售及市场供应。公司持续加强生产现场精益化管理,通过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仓库管理系统(WMS)、楼宇自控系统(BMS)、环境监测系统(E
MS)等信息化系统,提升血液制品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产品收率及综合收益,下属在产血制
公司平均产品收率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安全环保督导检查,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制,不断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药监局《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
完成成都蓉生和昆明血制智慧监管系统建设,研究制定其他公司信息化系统提升方案,加快推进设施设备系
统的升级改造。
(三)持续严格管控,确保产品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不
断提高药物警戒管理能力,强化风险控制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加强生产质量全过程的管控,开展一体
化质量管理,组织实验室LIMS系统、血浆管理系统、药物警戒(PV)系统、质量管理系统(QMS)和文件管
理系统(DMS)的实施,提升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质量检定实验室能力建设和GMP内部监督检查,提高
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开展生产用原材料及关键采浆耗材质量控制提升工作,开展物料国产化替代研究
。公司顺利通过各级监管部门质量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产品质量保持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
全。公司下属各血制公司产品自检和批签发合格率均为100%。
(四)坚持创新驱动,加速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始终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强化药品研发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建设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新产品研发工作,重点提升新产品工艺技术和质量水平,加强临床试验运营和质
量风险管理,大力推进新产品产业化,研发工作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成都蓉生人纤维蛋白原获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完成Ⅲ期
临床试验,国内首家递交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于202
5年1月递交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c融合蛋白开展Ⅰ期临床试验;人凝血因
子Ⅸ、第四代10%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蓉生静丙10%)新增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适
应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兰州血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获得《药品注册证书》。武汉血制人凝
血酶原复合物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贵州血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报告期内
,公司获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五)聚焦市场动态,稳固销售增势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分析研判,聚焦市场做好各项工作。一是紧跟市场形势和政策
变化,适时调整销售策略,稳定产品市场供应;二是聚焦儿科、神经、血液、重症等科室,开展持续专业的
学术推广,加强重点区域核心医院的进入和推广,在全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覆盖三甲医院超700家,同时加
强零售药店的销售;三是做好新产品挂网准入和销售工作,新产品实现大量销售;四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持续巩固销售终端覆盖水平。
(六)加速项目进展,推进智能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推进工程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通过科学优化工厂布局,推进总体产能跃升,同步加
速智能化升级与产业协同发展。其中,上海血制云南项目通过注册现场核查和GMP符合性检查、兰州血制兰
州项目完成五方验收和规划验收。同时,公司多领域升级部署信息系统,开展了浆站云平台、质量管理系统
、采购管理系统、财务共享中心和公司官网等多个信息系统调研、开发、实施工作,持续完善信息内控管理
体系建设。
(七)拓展海外市场,蓄力国际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新产品国际市场开发和注册准备工作,完成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乙型
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在中国澳门上市备案,实现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乙型肝炎
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等产品出口。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Milan2024),以加强拓展国际合作渠
道;参加了国际性展会——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示注射用重组
人凝血因子Ⅷ、第四代10%层析静丙等重磅产品以及“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生产工艺模型、全自动体
检机和全自动单采血浆机等核心设备设施,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司业务的直观认识,积极展现公司品牌
形象。
(八)围绕主业发展,发挥投资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以主业发展为导向推进投资并购工作,下属成都蓉生以1.85亿美元总金额完成中原瑞德
100%股权的收购,公司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5个在营单采血浆站,年采浆量增加百余吨,进一
步开拓血浆资源,扩大采浆规模和生产规模,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
同时,加强投资管理工作,持续关注下属企业投资需求,先后完成了嵩明、甘谷、永昌、武穴、巴东5
家浆站的增资工作,为血源规模进一步扩大奠定基础,助力公司内生发展。
(九)夯实人才基础,筑牢发展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成部分本部中层管理人员、血制公司高管人员、浆站管理人
员选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制定《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
司浆站后备骨干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做好浆站后备骨干人才培养,落实合理选拔、属地任用、系统培养的
路线,促使浆站后备骨干早日成熟,尽快任用;通过内部培养和社会化引进等渠道,重点解决浆站管理人员
、血制公司高管后备人员、高层次研发人员、技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生产质量骨干人员、浆站执业所需中级
职称医护和检验等卫技人员需求,打造一支归属感强、工作能力强、可塑性强的后备干部队伍。
(十)强化合规管理,提升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修订内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手册,将内控合规要求和管控措
施嵌入重点流程和关键环节,实现内控管理与经营管理有机融合;持续加强合规审查,严格落实三项法律审
核制度,对公司重大经营决策、采购招投标及各类经营管理制度和合同进行合规、合法性审查,有效防控合
规风险;持续开展合规风险排查,先后开展境外合规风险、反垄断风险、落实贸易“十不准”要求情况、官
网信息发布等合规风险排查,进一步规范管理活动,强化风险控制,有效提升经营管理合规性;持续培育合
规文化,报告期内全级次组织各类法治合规培训七百余次,开展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合规文化活动,
助推企业稳健发展。
(十一)深化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
到公司治理全过程。一是落实“党建入章”工作要求,完成新并购企业“党建入章”工作,公司章程中明确
党组织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确保公司全级次党建要求进章程工作覆盖率
100%。二是规范“三重一大”权力运行,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动态优化《天坛生物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
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实现“三重一大”事项前置审议率100%。三是促进“互融互促”双向发力,积极探
索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联动,以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载体,引导党员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的实践中创先争优、攻坚克难,实现营收及利润再创新高、血浆采集量再创新高、投浆和交库再创新高;同
时,深化党建“七抓”工程,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100%。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处的行业为血液制品行业。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血
液、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中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用于治疗和预防的蛋白或细胞组分的统
称,主要有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和凝血因子类等三大类产品。
血液制品是现代生物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急救、战争、重大灾害等事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是关系国家医药卫生安全、国防安全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一)血液制品行业发展阶段
最早的血液制品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是应反法西斯战争前线抢救伤员的需要而诞生的,被视为重要
战略物资。
在血液制品行业发展过程中,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生血制品安全事件,各国政府逐渐加强了监管,加之企
业的兼并重组,全球主要血液制品企业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2家减少到不足20家(不含中国),其中美国5家
,欧洲8家,且营收排名前五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为80%—85%,行业集中度凸显。大型跨国企业由于起步
早,技术、资金、渠道积累充分,血液制品的生产及新药研发均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从国外血液
制品行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充分竞争与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产业将不断走向集中。我国血液制品行业
在认可程度不断提升、产品品类逐渐完善、质量标准逐步提高的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也将持续加强,亦会产
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血液制品企业。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血浆蛋白的
分离工艺开始由盐析法逐步过渡到低温乙醇法,分离技术也由离心法过渡到压滤法。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
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许多地方血站、各大军区下属血站及科研机构也开始生产血液制品,生产厂家总数达
到70家左右。随着国家卫生部明令淘汰冻干人血浆的生产和禁止盐析法工艺的使用,大部分小型生产厂家被
淘汰。1998年,国家规定只有通过GMP认证的企业才能生产血液制品。自2001年起,国家未再批准设立新的
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截至目前,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足30家。
近年来,我国已形成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远大蜀阳、派林生物等具有一定集中
度的血液制品集团公司。由于政府在血液制品企业准入上设置了高门槛,具有投资建设和研发创新能力,且
质量管控严格、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集团化公司未来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二)血液制品行业特点
1、行业壁垒坚固,市场准入条件较高
行业政策壁垒:
国家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
高的原料稀缺性和政策壁垒。
1996年12月发布的《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健康人血浆的采集须通过单采血浆站进行,而单采血浆
站需取得由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才能进行采浆活动,且在一个采血区域内只能
设置一个单采血浆站。
2012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单采血浆站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卫医政发〔2012〕5号,要求血液制品
生产企业申请设置新的单采血浆站,其注册的血液制品应当不少于6个品种(承担国家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
制品生产企业不少于5个品种),且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制品。确定血液制品
生产企业注册血液制品品种时,同种成分不同剂型和规格的血液制品应按一个品种计算,增强了原料血浆采
集的源头管理。
2016年,卫计委发布《关于促进单采血浆站健康发展的意见》,严格新增单采血浆站设置审批,并向研
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单采血浆站管理规范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倾斜,新设单采血浆站难度明显增
加。
技术和资金壁垒:
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生物制药行业,全产业链条包括从单采血浆、血浆组分分离到最终无菌制剂生产等
数十个环节,且随着血液制品的创新和升级换代,生产和质量稳定性的要求日益加强,并对产品研发、生产
技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技术水平、经验积累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血液制品行业存在比较高的技术壁垒。血液制品生产的主要成本来自于原料血浆和产品研发,生产企业
如想降低单位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这一方面要求需具备强大研发能力,开发新
产品,以提高单位血浆提取的产品数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生产工艺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血液制品行业是高投入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从单采血浆站设置、血浆采集、产品研发、临床试
验、产品生产到产品实现销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等资源。血液制品生产使用的厂房、设施以及仓
库等必须进行专业化设计,且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品牌和人才壁垒:
血液制品是一种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制成的特殊药品,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知名度高、质量效果好、品牌声誉好的产品,一旦形成用药习惯,会建立
起对该品牌的高度信任。由于品牌树立必须经过漫长的市场考验,新品牌的竞争性介入较为困难。
血液制品行业也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从研究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再到最终的产品销售,需要大量的高
素质专业人才,国际大型血制品企业都有强有力的研发、生产、管理和销售人才队伍,人才壁垒相对较高。
2、监管政策严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鉴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极高安全性要求,国家强制要求血液制品的原料采集、检测、存储、运输、生
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具有可回溯性的过程记录,实行全链条严格监管。我国的监管部门对行业采取严格的监
管手段,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以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必须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标准,经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审查合格后,
才可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活动。
2017年12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修订后的《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以加强生
物制品监督管理,规范生物制品批签发行为,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未通过批签发的产品,不得上市销
售或者进口。
2019年12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网络销
售处方药,但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允许药品上市许可人委托其他企业进行药品生产和经营工作
,但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不得委托生产。
2020年6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血液制品附录修
订稿(2020年第77号),提升了对血液制品企业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的资质要求
;要求企业定期开展实验室能力评估,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和检验过程信息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和
可追溯;要求企业对所有投料生产的原料血浆,必须留样至相应产品有效期届满后1年;要求原料血浆留样
量应当满足规定病毒的核酸、病毒标志物检测及复测等的用量要求,原料血浆留样使用的容器应当满足留样
期间样品保存、信息标识等的需要。
2021年9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献血浆者须知(2021年版)》,进一步加强单采血浆站管理,
保障献血浆者身体健康,保证原料血浆质量。同年1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
(2021年版)》,进一步加强单采血浆站管理,提升单采血浆站质量标准及要求,确保血浆质量和献血浆者
安全。
2022年3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版)》,进一步规范单采血
浆站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单采血浆站血浆采集供应全过程质量标准及要求,保障血浆质量和献血浆者安全,
并结合血浆实验室检测相关工作要求,制定了《单采血浆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版)》。同年6月2
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2022年版)》,进一步适应单采血浆站技术
发展要求、规范技术操作流程、细化质量控制要求、提高原料血浆采集技术规范化水平。
2024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发布了《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的通知》、《血液制品生产检验电子化记录技术指南(试行)》,全面加快推进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工作
,督促血液制品生产转型升级,进一步保障血液制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对进口血液制品同样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1985年开始国家禁止除人血白蛋白以外的血液制品的进
口,2002年起禁止从疯牛病疫区进口人血白蛋白。为了缓解凝血因子Ⅷ供应紧张的局面和满足血友病患者的
用药需求,从2007年11月开始允许进口重组类人凝血因子产品。除此之外,截至目前未开放其它血液制品的
进口。
(三)公司的行业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规模、品牌、技术工艺、质量管理、销售渠道、战略目标、管理团队等各方面
优势,通过持续强化生产质量、血源拓展、科技创新、营销队伍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生产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之一,血液
制品生产历史可追溯至1966年,目前共计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等三大类、15个品种
、90个血液制品生产文号,生产的血液制品在中国血液制品市场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拥有质量、规模和品
牌等综合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在血源管理、人才队伍、技术研
发、生产质量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储备。公司下辖成都蓉生、兰州血制、上海血制、武汉血
制、贵州血制、西安血制、中原瑞德七家血液制品企业,生产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单采血浆站数量及采浆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公司下属单采血浆站分布于全国16
个省/自治区,单采血浆站总数达107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数量达85家。报告期内,公司下属85家营业单
采血浆站实现血浆采集2781吨,保持国内行业占比约20%。公司持续通过加大血源发展和稳定工作力度以及
绩效考核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采浆量,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基础性、建设性投入,为公司未来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
公司研发能力和研发水平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
展的源动力,坚持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相结合,不断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公司拥有百余名科研人员,配
备先进的研发设施和设备,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障新产品研究需求;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加强新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提升研发质量;公司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紧跟国际血
液制品消费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明确的新品种开发和新技术发展规划,在重组人凝血因子类和人免疫球蛋
白类产品研发领域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密切保持对行业前沿创新的跟踪并进行前瞻性技术和品
种的储备,目前公司在研包含血液制品和基因重组产品十余个。
公司销售终端数量持续位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坚定不移推进终端医院网络建设,扩大进入终端的数量
和比例,根据医院的学术影响力对医院进行分类,加强重点区域核心医院的进入和推广工作。目前,公司覆
盖销售终端总数近三万家,已基本覆盖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以外的各主要省市地区。
公司血液制品生产规模和设计产能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生产规
模,成都蓉生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投资新建永安厂区,上海血制在云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区投
资新建云南项目,兰州血制在甘肃省兰州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新建兰州项目,上述三个血液制品生产
基地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产品包含白蛋白、球蛋白和因子类产品,目前永安厂区已投产运行,未来随着云
南项目和兰州项目逐步投产,公司将拥有三个单厂投浆能力超千吨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并发挥协同效应,
不断提升血液制品业务的经营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受到社会尊重的血液制品企业
。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以健康人血浆、经特异免疫的健康人血浆为原材料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发、生
产血液制品,开展血液制品经营业务。在研和在产品种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
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冻干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
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等。
1、人血白蛋白(含冻干剂型):系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加温灭活病
毒后制成。主要用于:(1)治疗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2)治疗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治疗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预防和治疗低蛋白血症;(5)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症;(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及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含冻干剂型、10%浓度剂型):系由健康人血浆,经蛋白分离法分离纯
化,去除抗补体活性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制成。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G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
疫球蛋白G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类缺陷病等;治疗继发性免疫球蛋白G缺陷病,如
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
崎病等。
3、人免疫球蛋白:系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制成
。主要用于预防麻疹。若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疗效。
4、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含冻干剂型):系由含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
醇蛋白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制成。主要用于乙型肝炎的预防。适用于:乙型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