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168 武汉控股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污水处理业务、自来水业务、隧道运营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污水处理业务报告分部(行业) 10.51亿 50.63 3.81亿 88.07 36.28
工程施工报告分部(行业) 9.13亿 44.00 8629.87万 19.93 9.45
自来水业务报告分部(行业) 8320.04万 4.01 412.21万 0.95 4.95
本部业务报告分部(行业) 1778.65万 0.86 927.21万 2.14 52.13
隧道运营业务报告分部(行业) 928.00万 0.45 -4655.81万 -10.75 -501.70
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报告分部(行业) 123.77万 0.06 -147.11万 -0.34 -118.86
─────────────────────────────────────────────────
污水处理收入(产品) 10.06亿 48.48 3.71亿 85.76 36.89
工程施工收入(产品) 9.11亿 43.90 8625.65万 19.92 9.47
供水收入(产品) 8320.04万 4.01 412.21万 0.95 4.95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7389.22万 3.56 -2723.83万 -6.29 -36.86
垃圾渗滤液处理收入(产品) 123.77万 0.06 -147.11万 -0.34 -118.86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20.76亿 100.00 4.33亿 100.00 20.8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污水处理业务(行业) 20.14亿 53.37 6.52亿 79.37 32.38
水务工程业务(行业) 14.32亿 37.94 1.30亿 15.83 9.08
其他业务(行业) 9930.74万 2.63 3939.90万 4.79 39.67
─────────────────────────────────────────────────
污水处理业务(产品) 20.14亿 53.37 6.52亿 79.37 32.38
水务工程业务(产品) 14.32亿 37.94 1.30亿 15.83 9.08
其他业务(产品) 9930.74万 2.63 3939.90万 4.79 39.67
─────────────────────────────────────────────────
湖北省(地区) 28.82亿 76.36 6.05亿 85.91 20.98
海南省(地区) 7.78亿 20.61 5972.95万 8.48 7.68
其他业务(地区) 9930.74万 2.63 3939.90万 5.60 39.67
其他(补充)(地区) 1506.63万 0.40 9.50万 0.01 0.63
─────────────────────────────────────────────────
污水处理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21.06亿 55.79 6.70亿 95.19 31.82
工程施工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14.33亿 37.96 1.30亿 18.50 9.09
自来水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1.68亿 4.46 -1378.30万 -1.96 -8.19
本部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4136.27万 1.10 2291.74万 3.26 55.41
隧道运营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1677.13万 0.44 -1.07亿 -15.18 -636.98
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960.69万 0.25 132.35万 0.19 13.78
─────────────────────────────────────────────────
特许经营模式(销售模式) 19.86亿 52.62 6.48亿 79.26 32.62
工程施工(销售模式) 14.32亿 37.94 1.30亿 15.92 9.08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930.74万 2.63 3939.90万 4.82 39.6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污水处理收入(产品) 10.00亿 55.26 3.48亿 93.35 34.79
工程施工收入(产品) 6.51亿 35.99 5012.76万 13.46 7.70
供水收入(产品) 8030.15万 4.44 -231.12万 -0.62 -2.8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7268.83万 4.02 -2451.12万 -6.58 -33.72
垃圾渗滤液处理收入(产品) 512.61万 0.28 146.87万 0.39 28.65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18.09亿 100.00 3.73亿 100.00 20.60
─────────────────────────────────────────────────
污水处理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10.39亿 57.44 3.54亿 95.15 34.12
工程施工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6.51亿 36.01 5041.93万 13.53 7.74
自来水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8030.15万 4.44 -231.12万 -0.62 -2.88
本部业务分部(业务) 2524.03万 1.40 1726.59万 4.63 68.41
隧道运营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781.26万 0.43 -4879.25万 -13.10 -624.53
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报告分部(业务) 512.61万 0.28 146.87万 0.39 28.6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污水处理业务(行业) 20.39亿 65.69 5.14亿 130.00 25.21
工程施工业务(行业) 8.54亿 27.50 3612.59万 9.14 4.23
自来水业务(行业) 1.66亿 5.33 -5553.86万 -14.05 -33.56
隧道运营业务(行业) 2033.39万 0.66 -1.07亿 -27.05 -525.82
本部业务(行业) 1562.11万 0.50 633.47万 1.60 40.55
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行业) 984.08万 0.32 140.24万 0.35 14.25
─────────────────────────────────────────────────
污水处理收入(产品) 19.26亿 62.07 4.91亿 124.30 25.50
工程施工收入(产品) 8.53亿 27.48 3608.67万 9.13 4.23
供水收入(产品) 1.66亿 5.33 -5553.86万 -14.05 -33.5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49亿 4.79 -7800.77万 -19.74 -52.43
垃圾渗滤液处理收入(产品) 984.08万 0.32 140.24万 0.35 14.25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31.03亿 100.00 3.95亿 100.00 12.74
─────────────────────────────────────────────────
特许经营模式(销售模式) 17.87亿 57.60 4.81亿 98.15 26.89
工程施工(销售模式) 8.53亿 27.48 3608.67万 7.37 4.23
代销模式(销售模式) 1.66亿 5.33 -5553.86万 -11.34 -33.56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1.09亿 3.52 2848.95万 5.82 26.1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3.2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8.1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武汉市水务局 │ 192776.09│ 51.07│
│合计 │ 332582.14│ 88.1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9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1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89733.94│ 20.1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污水处理行业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与法规应运而生。污水处理行业作为事关
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行业,在政策层面持续获得支持,这些政策不仅强调了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而且对污水处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
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的保护治理工作,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
和处理设施短板,因地制宜开展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并建立水生态考核机制。5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
门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是继2015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又一个重要文件,方案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
、水生态治理,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24年3月住建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
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厂网一体”专业化运维,对污水处理厂和管
网联动按效付费。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
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机理和生态系统碳汇过程等研究,提出到2035年,生
态环境领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提升。2025年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
置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在政策
的支持引导下,水务环保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并正在进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
长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2、水务工程建设行业
水务工程建设行业作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防洪抗旱、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在政策引导
下,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推动城市供水设施改造提标,加快建立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机制,修复城市生态
系统。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推动再生水利用率达
到25%以上。未来,在政策引导、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水务工程建设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
前景。
3、自来水生产行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及县城供水量保持稳定,供水行业已步入成熟发展阶段,绿色化
、数字化技术将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完
善城市供水网络布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长效管护,到2025年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水网智能化等短
板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
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
应急体系。未来,自来水生产行业将通过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动供水设施智能化改造,持
续构建完善的检测预警与应急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城市供水服务质量。
4、隧道运营行业
伴随经济增长及城市扩张,跨江、跨河或跨海间往来日益密切,跨江、跨河或跨海公路隧道由于环境污
染小、运行速度快等优势,成为许多城市解决交通往来首选,为隧道运营管理业务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同时对隧道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出台的国家标准《城市隧道运维服务规范(GB/T43
991-2024)》,对打造智能、安全、高效、绿色的城市隧道运维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部印发的《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明确指出要实施公路数字化专项行动,推动公路设计施
工、养护保通、运营服务、市场治理、标准供给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未来,随着隧道运营持续向标
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业化隧道运营业务将具备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污水处理、水务工程建设、自来水生产、隧道运营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核
心业务情况如下:
1、污水处理业务
公司下属排水公司作为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为武汉市主城区提供污水处理服务。依
据与武汉市政府签订的《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服务特许经营协议》及其补充协议,自2012年4月2
5日起,排水公司取得了为期30年的污水处理服务特许经营权。在此期间,排水公司对特许经营项目下的各
类城市污水收集、运输、处理等相关设施拥有经营管理权、运营维护权和重置更新权,致力于在服务区域内
提供符合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公共服务,并依法享有合理服务费用的特许权益。武汉市政府作为唯一的采购
方,在特许经营期内向排水公司采购污水处理服务,并负责支付相应的污水处理服务费用。截至报告期末,
排水公司下属北湖厂(80万吨/日)、三金潭厂(50万吨/日)、南太子湖厂(45万吨/日)、龙王嘴厂(40
万吨/日)、黄家湖厂(40万吨/日)、二郎庙厂(24万吨/日)、汤逊湖厂(20万吨/日)、落步嘴厂(12万
吨/日)、黄浦路厂(10万吨/日)等九座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为321万吨/日,相应的自管污水泵站
45座、自管污水收集管网339公里。
除排水公司外,公司积极拓展国内水务市场,通过公开市场招标、股权收购等方式,先后获得以下污水
处理项目:
(1)武汉市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根据与武汉市东西湖区水务局签订
的《东西湖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工程BOT特许经营协议》,该项目采用BOT模式,特许经营期为21年,已于
2018年开始投产运行。
(2)湖北省宜都城西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处理规模1万吨/日。根据与宜都市政府签订的《宜都市城西
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BOT协议书》,该项目采用BOT模式,特许经营期为29年,于2019年开始投产运行。
(3)湖北省仙桃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处理规模为4.5万吨/日。根据与仙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委员会签订的《仙桃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合同》,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特许经营期为30年,于2020
年12月转入商业运营。
(4)黄梅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处理规模为1.11万吨/日,根据与黄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签
订的《黄梅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协议》,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特许经营期为30年,于2021年1月转
入商业运营。
(5)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处理规模为1.36万吨/日。根据与红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签
订的《红安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特许经营协议》,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特许经营期为30年,于2020
年7月1日转入商业运营。公司于2022年收购了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红安既济水务环境科技有限公
司84%股权(详见上交所网站www.sse.com.cn2022年6月28日公司相关公告)。
(6)海南澄迈县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第一批18个村、第二批42个村),项目采用EPC+O模式,公司控股
子公司水务环境公司负责上述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营。截至报告期末,18村项目接收行政村15个,设计处理规
模0.23万吨/日;42村项目接收行政村33个,设计处理规模0.45万吨/日。
(7)海南澄迈镇域污水处理厂项目,由澄迈县水务局将11座镇域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38万吨/日)
委托给水务环境公司,水务环境公司负责上述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营维护,并收取委托运营费。截止至报告期
末,公司已接收并获准运营项目内的11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已接收项目规模1.38万吨/日。
(8)澄迈县和岭农场与昆仑农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澄迈县水务局委托公司下属海南济泽
水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昆仑农场处理规模0.04万吨/日,污水提升泵站3座,和岭农场处理规模为0.04万
吨/日,运营期3年。
(9)澄迈县存量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委托运营项目,澄迈县水务局和生态环境局委托公司下属海南济泽
水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金江镇、福山镇、永发镇、加乐镇、瑞溪镇、中兴镇等六个乡镇共计78个自然村
存量污水项目。本项目涉及的78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0.50万吨/日,运营期3年。
(10)海南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合计处理规模为1.27万吨/日,目前尚未进入运营阶段。
根据与澄迈县水务局签订的《澄迈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合同》,该项目采用PPP模式,项目合作期限
为30年。报告期内,累计安装管网总长度1300km,安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83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同比增加0.61万吨/日,达到341.61万吨/日(含委托运营2.64
万吨/日)。各污水处理厂经营稳定,共处理结算污水53081万吨,较上年同比增加0.01%。此外,公司正在
推进民院片区污水收集系统优化工程、湖滨泵站及出站管道扩建等项目,未来随着上述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
,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规模效应及区域经营优势。
2、水务工程建设业务
公司水务工程建设业务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工程公司和水务环境公司开展。工程公司集给水处理、污水
处理、机电设备安装、管道安装、消防设施、市政建筑、工程机械施工等经营业务为一体,拥有市政公用工
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
承包壹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机电工程
施工总承包贰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
级及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专业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
T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四标一体”认证证书,已成为
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领域的排头兵。水务环境公司集水务工程、人工智能、水环境治理、水务投资、污泥处
理处置、环保项目运营、低空经济、环保装备制造业务板块一体,拥有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环
保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施工资质,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湖北省“瞪羚企业”荣誉,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计算机软著1项,以国家环境
技术与产品创新应用的“领跑者”为发展目标。工程公司与水务环境公司形成在水务施工建设业务领域差异
化协同发展态势。
3、自来水生产业务
公司自来水生产业务经营区域在武汉市汉口地区,下属宗关水厂、白鹤嘴水厂总设计处理能力为130万
吨/日,能够有效地满足服务区域内社会用水需求,居于区域主导地位。根据公司与市水务集团公司签署的
《自来水代销合同》及其补充协议,公司将生产的自来水通过市水务集团公司的供水管网资源进行销售。报
告期内,公司下属两水厂实现供水量14262.47万吨,较上年同比减少5.16%,供水代销单价由0.55元/吨上调
至0.6元/吨。
4、隧道运营业务
公司控股的长江隧道公司是武汉长江隧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是武汉市大型隧道投资、建设和运
营单位。武汉长江隧道目前是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重要长江过江通道之一,对缓解武汉市过江交通的拥挤状态
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期内,长江隧道公司在做好武汉长江隧道运营维护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外部市场拓展
力度,成功中标海湾隧道正式运维管理服务项目,合同服务期3年(2025年-2027年),合同总金额6307.33
万元。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定发展理念,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以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
碳为抓手,全面统筹推进企业平稳发展。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582.3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701.25万元;营业成本164289.02万
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660.50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49.7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37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如下:
1、污水处理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推进厂网一体化、提升运维效能等举措,上半年实现污水业务收入100628.28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64.35万元。
2、工程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外部市场拓展等措施,上半年实现工程施工收入9112
1.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015.47万元。
同时,公司加速由传统水务施工企业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工程铁军转型,上半年新签订盘龙城污水处
理厂三期扩建项目工程总承包、后湖进水港渠应急整治工程、武汉国博新城C区C2地块部分居住兼商用房建
项目等合同,新增合同金额81415万元。
3、自来水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宗关、白鹤嘴水厂聚焦安全生产与优质供水目标,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强化设施设
备的日常维护,确保供水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售水代销价格由0.55元/吨上调至0.60元/吨,上半年实
现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4、隧道运营
报告期内,长江隧道公司安全平稳无事故运营,车辆总通行量为1290.02万辆。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特许经营及区域市场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市排水公司继续拥有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的特许经营权,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
拥有独家从事排水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的权利。特许经营权和区域市场优势地位为公司排水业务的稳健发展
提供了坚实保障及收入基础。
2、环保产业协同优势。
公司下属工程公司及水务环境公司以水务工程项目建设为基础,结合多元化业务经验,向环保行业上下
游产业链延伸,充分发挥环保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围绕污水处理厂,公司深耕污水资源化,将技术与国家“
双碳”战略结合引领(低碳技术),以创新驱动打造环境治理标杆。积极拓展光伏发电、污水能源、污泥固
废处理、再生水利用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衍生绿色产业链业务,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水资源的
高效利用。这一协同优势为公司拓展了业务规模,夯实了主业,提升了公司在水务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增加了公司业务的附加价值,对公司在区域内的业务延伸和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
3、全流程质量安全体系优势。
公司通过持续完善覆盖全流程的严密质量监控体系、精细化的生产运行管理、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
风险防控机制、以及不断提升的应急保障能力,在供水水质安全、污水处理达标、隧道运维管理、工程建设
及生产运行稳定和员工生命安全职业健康等方面构筑了坚实壁垒。对质量安全持之以恒的投入与卓越的管理
能力,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赢得政府信任和市民口碑的核心要素,也是支撑公司稳健运营、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
4、科技创新优势。
公司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公司下属排水公司、工程公司、水务环境公司及红安既济公司均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另一方面,积极
推进产学研合作,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珞珈实验室、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多家顶尖高校、科研机构
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既有创新联合体基础上,报告期内又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建立合作
关系,组建高水平专家智库,实现科创资源的共建共享。
5、良好财务信用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在信贷方面,公司始终按时足额履行债务偿还义务,
无逾期或违约情况,展现出较强的偿债能力。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表明公司在经营、
财务、偿债能力等方面表现优异,违约风险极低。公司始终按时完成债券付息和兑付工作,不存在违约或延
迟支付本息的情况。这一信用评级和良好的履约记录不仅增强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也为公司未来的融资活
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6、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优势。
公司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打造了内控、风控、合规三位一体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一方面建立了涵盖公司治理、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了公司各项规章
制度执行到位,另一方面注重风险管理,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同时,不断健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