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285 羚锐制药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中药硬膏剂、冲剂、搽剂、片剂、胶囊剂等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4.29亿 97.95 26.42亿 99.54 77.05
其他(行业) 7194.11万 2.05 1219.06万 0.46 16.95
─────────────────────────────────────────────────
贴剂(产品) 21.15亿 60.42 16.70亿 62.91 78.95
胶囊剂(产品) 7.52亿 21.49 5.70亿 21.48 75.79
片剂(产品) 3.55亿 10.15 2.48亿 9.36 69.94
其他(产品) 1.50亿 4.30 6984.06万 2.63 46.43
软膏剂(产品) 1.28亿 3.65 9602.00万 3.62 75.17
─────────────────────────────────────────────────
华东(地区) 11.52亿 32.92 8.82亿 33.24 76.55
华北(地区) 7.57亿 21.63 5.85亿 22.04 77.25
华中(地区) 5.55亿 15.86 4.11亿 15.47 73.95
西南(地区) 3.40亿 9.71 2.52亿 9.51 74.21
华南(地区) 2.85亿 8.15 2.15亿 8.10 75.36
东北(地区) 2.24亿 6.41 1.69亿 6.35 75.09
西北(地区) 1.83亿 5.24 1.38亿 5.21 75.51
其他业务(地区) 273.11万 0.08 209.06万 0.08 76.55
─────────────────────────────────────────────────
经分销(销售模式) 18.05亿 51.55 14.11亿 53.14 78.16
直销(销售模式) 16.93亿 48.37 12.42亿 46.78 73.3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73.11万 0.08 209.06万 0.08 76.5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保健分部(产品) 19.03亿 99.83 --- --- ---
其他(产品) 680.38万 0.36 --- --- ---
分部间抵销(产品) -349.28万 -0.18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2.99亿 99.63 24.24亿 99.86 73.46
其他(行业) 818.00万 0.25 54.00万 0.02 6.60
其他(补充)(行业) 397.26万 0.12 297.52万 0.12 74.89
─────────────────────────────────────────────────
贴剂(产品) 20.47亿 61.80 15.49亿 63.81 75.68
胶囊剂(产品) 7.12亿 21.50 5.32亿 21.90 74.66
片剂(产品) 2.62亿 7.91 1.72亿 7.08 65.62
其他(产品) 1.50亿 4.51 6878.00万 2.83 46.01
软膏剂(产品) 1.37亿 4.15 1.03亿 4.25 74.95
其他(补充)(产品) 397.26万 0.12 297.52万 0.12 74.89
─────────────────────────────────────────────────
华东(地区) 11.04亿 33.34 8.23亿 33.90 74.53
华北(地区) 6.46亿 19.49 4.85亿 19.98 75.13
华中(地区) 5.20亿 15.71 3.68亿 15.16 70.70
华南(地区) 3.42亿 10.33 2.48亿 10.22 72.54
西南(地区) 3.17亿 9.58 2.26亿 9.30 71.19
东北(地区) 2.11亿 6.37 1.52亿 6.28 72.29
西北(地区) 1.67亿 5.06 1.22亿 5.03 72.89
其他(补充)(地区) 397.26万 0.12 297.52万 0.12 74.89
─────────────────────────────────────────────────
直销(销售模式) 17.61亿 53.19 12.69亿 52.29 72.05
经分销(销售模式) 15.46亿 46.69 11.55亿 47.59 74.7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97.26万 0.12 297.52万 0.12 74.8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保健分部(产品) 16.97亿 99.78 3.58亿 27.98 21.12
其他(产品) 775.25万 0.46 -345.84万 -0.27 -44.61
分部间抵销(产品) -393.47万 -0.23 -152.08万 -0.12 38.6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2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0019.50│ 14.2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3915.45│ 15.8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聚焦医药主业,深化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经营业绩与经
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亿元,同比增长5.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76亿元,同比增长7.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27.19%。报告期内完成的主
要工作有:
(一)着力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积蓄势能
1、加速数智化升级,提升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方面取得新成绩。公司通过应用在线检测设备、激光喷码、在线
打码等自动化设备,以及实施包装生产线自动化升级等方式,推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信阳分公司完成丸剂、口服液体制剂生产线建设,为公司后续产品矩阵拓展奠定基础。信阳
智能化物流仓储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按照阴凉库标准设计,全年温度精准控制,应用AGV货到人零货拣选系统
、RGV四向穿梭车系统以及药品追溯码智能复核等技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物流仓储平台,
将助力公司实现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持续优化SAP销售数据看板、报表分析等系统功能,增加了中间产品库存管理
等生产数据分析功能,提高公司多维度数据分析能力。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采购、生产、营销
、物流等各个环节衔接更加紧密,公司的运营管理效率、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研发、并购双引擎驱动,持续丰富产品线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外用制剂的布局力度和研发能力建设。研发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围绕骨科、呼
吸、皮肤、消化系统等领域,聚焦大病种、大品种开展布局,取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莫匹罗星软膏药品注册证书。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原学者联合申请获批的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
《中药外治机制及临床外用技术规范研究》完成项目验收,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公
司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对通络祛痛膏、培元通脑胶囊等已上市产品持续加强上市后再评价
等研究,完善产品循证医学证据体系,持续提升产品力。
并购方面,公司加快优质生物医药标的并购步伐,持续完善产业布局。2024年12月,公司与银谷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等签订《收购意向书》,拟收购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权。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银谷制药
的股权交割,银谷制药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公司本次收购银谷制药契合公司战略规划,补充了具有较高技术
门槛的鼻喷剂、吸入剂等外用制剂剂型,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
(二)以服务为翼,夯实品牌建设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二月二龙抬头”、重阳节“舒适镇痛周”等公益活动,普及骨关节健康知识,
积极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围绕“两只老虎”的品牌建设,公司发起“带着两只老虎去旅行”主题活动,通过
线下服务和线上话题的互动,借助景区打卡、KOL出游必备好物分享,加大高铁、航空等交通媒体品牌宣传
力度,助力两只老虎品牌深度占位旅行场景。2024年,公司“两只老虎”荣获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奖
、荣登“2024健康产业品牌榜”外用镇痛药品榜。“小羚羊”作为公司重点打造的儿科品牌,以央视为品牌
宣传主阵地,结合小红书等新媒体投放渠道,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实现品牌内涵的深度传递,为品牌的长远
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报告期内,通络祛痛膏、丹鹿通督片被纳入《中国慢性腰背痛指南(2024版)》,中华
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上述产品在相关治疗领域疗效和安全性
获得进一步认可。
(三)加强数字化建设,打造全渠道营销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终端连锁的深度合作,强化线上+线下营销联动,加强销售团队专业化建设
,不断推进营销体系优化升级。健康消费品业务方面,公司聚焦药店终端的经营需求,多措并举做优、做实
、做细客户服务。公司携手大型连锁终端开展公益活动,为消费者提供穴位按摩、敷贴等健康服务,开展店
员培训、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持续为渠道赋能。处方药业务方面,公司新开发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近
5000家。报告期内,他达拉非片、蒙脱石散、伤痛宁膏等产品陆续上市销售,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公司通过数字化创新营销模式,将数字化营销与赋能终端动销紧密结合。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销售
管理平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销售团队管理、终端库存管理、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为客户管理、产品培训、销售数据分析提供数据赋能,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决策的数字化营销体
系,打开了品牌营销新思路。
(四)持续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夯实稳健经营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信息化技术与精细化运营深度融合,从推行均衡生产、推动技术创新及信息化
水平等方面,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落实全过程
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对质量标准体系及药物警戒管理体系等文件持续进行修订和完善,
为产品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工艺质量确认、产品标准提高研究等工作,通过优化生
产流程,不断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零事故”为目标,定期全面开展安
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促
进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实现了安全发展。
(五)优化内部管理,激励激发组织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注销子
公司新县香山湖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强化预算控制和成本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业财一体化推动跨部门协同效能提升,形成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
公司持续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体系,努力构建创新型、赋能型、学习型企业,筑牢企业高质
量发展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本次激励方案设定
了严格的业绩考核目标,旨在建立员工与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确保激励与约束并重,促进公司长期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状况
1、国内医药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领域,所处行业属于医药制造业(C27)(中国证监会《上市
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医药健康
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
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
短期来看,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医药行业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但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竞争形势等因素影响,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度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0亿元,与2023年度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0亿
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1.1%。
从长期来看,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医疗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
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高层级的医疗健康需求将持续增加;同时国家对医药
创新的支持以及数字化驱动产业升级,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在技术创新迭代和新需求不断释放的
双重驱动下,我国医药行业仍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2、中药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中药行业。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先后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
施方案》《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等一系列产业政策,从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中药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部署,为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规范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持续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
趋势,亚健康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管理需求更加迫切,对健康消费品的需求不
断增加。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治疗和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居民健康消费意愿
和能力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下,行业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
成药销售额接近4200亿元,同比增长6.54%,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2100亿元。
(二)公司所处业务领域的发展概况
1、健康消费品业务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居民自身健康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成为当下的普
遍诉求。在健康消费品业务方面,公司产品包含骨科类、儿科类、皮肤类、呼吸类等领域的家庭常备药品、
保健品和医疗器械。
骨科外用制剂是公司的优势领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达15%,且呈
年轻化趋势。骨关节炎患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关联度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骨科疾病患病率会越高,据《中国
骨质疏松白皮书》数据显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55%的人患有骨关节炎,在70岁以上人群中,骨科
疾病发病率达到70%。骨科疾病伴随的持续疼痛、活动受限等,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老龄
化进程推进,骨科行业将在银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受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骨关节疾病患
病群体日渐年轻化,将催生出更多的骨科医疗需求,预计我国骨科疾病市场将进一步增长。
中成药贴膏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据中康CMH数据显示,2024年关
节及肌肉疼痛局部用药零售终端销售规模达105.70亿元,贴剂占比达62.6%。从竞争格局来看,关节及肌肉
疼痛局部用药市场中TOP4厂家规模占比46.8%,行业集中度较高。在骨科领域,公司拥有通络祛痛膏、活血
消痛酊等多个独家品种及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只老虎”系列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自我诊疗需求
。
2、处方药业务
近年来,伴随我国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挑战。《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
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慢性病占我国疾病经济负担超90%,55岁至64岁
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达48.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62.3%。公司处方药治疗领域覆盖心脑血管疾病、糖
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领域,其中代表产品有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锐枢安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心脑血管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脑血管疾病是中
医药优势领域,其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的独特优势,符合患者预防和治疗的长期用药
需求。据米内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额超过960亿元,同比增长6
.23%。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心脑血管产品培元通脑胶囊等的二次开发,以可靠的临床证据协助患者实现慢
病治疗,同时不断向慢性病管理的预防和康复方向延伸,实现慢病治疗的全过程管理服务。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而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和难以忍
受的症状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达60%-80%,严重地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锐枢安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较少,止痛效果可持续,可广泛用于癌性
疼痛和非癌性疼痛的干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机会,以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慢性疼痛管理为基础,不断拓展和丰富产
品品类,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中老年人、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需求。
(三)行业政策情况
202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医药行业政策,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
管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以实际行动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创新
药”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并将创新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纳入具有生产力跃迁意义的新质生产力
范畴,凸显了医药行业的战略发展机遇,也体现了医药行业在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要求加强综合医院、中
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深化改革的重
点工作安排,从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七个方面
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在中医药领域,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工
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202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
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为契机,立足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需求,发
挥标准作为新质生产力引擎的作用,推动标准化战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中医药标准化治理能
力。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
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
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2024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规定按照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
提取物与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中药产品属性分类,进一步对中药标准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细化和明确,旨在
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
品目录(2024年)》,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聚焦近5年新上市或修改说明书的药品、罕见病用药、国家鼓
励研发的儿童药和仿制药,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等。
上述文件内容涵盖了创新药发展、医保改革、药品价格治理、医疗服务提升、药品监管等多个方面,将
持续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公司将紧紧抓住行业发展的
历史机遇,密切关注终端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导向,以创新为驱动,深入挖掘品牌潜力,加强渠道开发,推
动企业营销升级,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社
会创造更大价值。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创新赋能、科学管理、品牌打造和智能制造等举措,经营业绩稳步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进入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榜单。
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和产品,如两只老虎壮骨麝香止痛膏、小羚羊医用退热贴等,覆盖骨科、儿科、
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在中成药外用贴膏剂领域,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
老虎”系列产品年销量超10亿贴,多款贴膏剂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2024年,羚锐两只老虎荣获
2024西鼎会“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米思会“2024中国医药品牌榜零售终端品牌”,羚锐小羚羊医
用退热贴荣获“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和产品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线聚焦骨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中医药治疗优势领
域。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中药工业50强企业”“全国中药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
称号。
(二)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供应商管理
公司根据《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供应商管理
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公司建立由采购部、质量部及生产部门等多部门参与的评审机制,根据供应商产
品质量、供货情况、资质文件、资信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符合内控标准的企业纳入公司供应商名录
。公司持续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对纳入名录的供应商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价,定期对供应商进行互访和维护
,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质量及供应稳定,满足生产需求。
(2)生产物料采购
公司采购的生产物料主要包括中药材、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生产部门根据成品安全库存、需求预测、动
态订单情况,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实时物料库存水平及产能情况,确定各产品的原材料采购需求。在合格供
应商名录内,实行“质量为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采取集中招标、询价比价、议价采购等方式进行采购。
采购物料到货后,由品质检验部门负责对采购物料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验收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严格按照GMP要求,由各生产事业部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执行生产任务。羚锐医药根据市场需
求制定销售计划,生产部门综合考虑公司产品库存量、销售预测计划及生产周期等因素,科学排产。在生产
过程中,公司严格执行GMP相关规程,按照批准或备案的工艺和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同
时,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并对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检测
和质量把关,对产品分批次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以羚锐医药为营销平台,采用经分销和直销两种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借助经销商、零售药店及电商
平台,实现药品的推广。近年来,羚锐医药围绕数字化营销赋能和客户体验提升,持续在产品创新、消费者
洞察、品牌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推动产品、模式、架构和品牌聚合效应的形成。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优势
公司现拥有橡胶膏剂、贴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酊剂、软膏剂等十余种剂型百余种产品。目前,
公司健康消费产品覆盖了骨科、皮肤科、儿科、营养补充剂等品类,处方药业务覆盖了麻醉科、心脑血管科
等治疗领域。骨科领域,通络祛痛膏为公司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壮骨麝香
止痛膏、舒腹贴膏等健康消费品在同品名产品中销量处于领先地位。心脑血管领域,培元通脑胶囊为独家产
品,入选《国家医保目录》,降糖类产品参芪降糖胶囊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
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健康消费新业务布局和研发能力建设,持续丰富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多维优
化产品结构,获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莫匹罗星软膏的药品注册批文,野苏颗粒等产
品恢复生产,青石颗粒、他达拉非片、蒙脱石散等产品顺利上市。2024年12月,公司公告拟收购银谷制药控
股权,银谷制药主要产品有鲑降钙素鼻喷雾剂(金尔力)、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必立汀)和吸入用盐酸氨
溴索溶液(力希畅)等;其中,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必立汀)为银谷制药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
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类新药,是国内唯一获批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鼻用抗胆碱能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小羚羊医用退热贴和舒腹贴膏荣获“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米思会“2024
年中国连锁药店最具合作价值单品”;羚锐○R两只老虎○R膏药、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荣获2024品牌榜西普金
奖。壮骨麝香止痛膏、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舒腹贴膏、青石颗粒、咳宁胶囊五款产品入选“家庭常备药”上
榜品牌。
2、品牌优势
近年来,公司持续聚焦消费者健康需求,将提升主品牌势能、发挥品牌矩阵优势作为发力点,在品牌运
营和组织能力方面持续升级,并不断探索媒介和传播创新,品牌运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采取“1+N”品牌策略,在“羚锐”主品牌的赋能下,聚焦“两只老虎”“小羚羊”等子品牌建设
工作,努力将其打造为骨健康、儿童健康等领域的专业品牌,形成品牌聚合效应,持续筑高品牌壁垒;公司
通过跨平台、多方位地开展品牌互动、创新营销活动,线上线下一体联动,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助力品牌深度占位运动、旅行等生活场景,为品牌注入新活力。
报告期内,羚锐两只老虎荣获2024西鼎会“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品牌”、米思会“2024中国医药·品
牌榜零售终端品牌”等奖项;羚锐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荣获“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潜力品牌”等奖项。2024年,
公司入选“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荣登“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2024中
成药工业综合竞争力50强”榜,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断提高,品牌形象日益提升。
3、渠道优势
公司多年深耕医药领域,形成成熟的渠道覆盖和终端管理能力。公司搭建起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体系,
拥有与产品线相匹配、管理成熟的营销队伍,与国内医药行业的优质商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
司全渠道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健康消费品业务方面,公司持续优化全链路渠道,与全国优质的经销商和连锁终端展开深入合作,夯
实传统线下渠道优势,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合推广活动等举措持续提升渠道服务能力;同时,持续拓展线上OT
C销售渠道,实现对消费者的高效触达,打造公司发展新引擎。在处方药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全国等级
医院的覆盖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加强渠道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司产品更深更广地覆盖。
公司不断优化客户服务生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方案,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加速营销管
理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决策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有效提
升了渠道营销效率和精准度。
4、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持续专注于传统中药现代化、现代中药制备工艺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以智能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中
药绿色智能制造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加快推进中药智能制造工厂的持续升级,以ERP、OA、MES、LIMS等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为支撑
,应用“智能排产”“智能在线检测”“智能仓储”“数字基础设施集成”等智能化场景,实现了从中药原
料提取到制剂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将质量控制体系内化至每一个生产环节,推动中药生产全过程的精准化提
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构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
2019年,羚锐制药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公司“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项目获得工信部支持,20
21年获评“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1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