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319 亚星化学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氯化聚乙烯(CPE)、聚氯乙烯(PVC)、烧碱等化工产品及其延伸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研究开发和综合
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 8.78亿 96.46 1937.62万 105.50 2.21
其他(行业) 3221.45万 3.54 -101.04万 -5.50 -3.14
─────────────────────────────────────────────────
CPE(产品) 5.32亿 58.41 111.10万 6.05 0.21
氯碱(产品) 2.90亿 31.90 3388.07万 184.48 11.67
双氧水(产品) 5604.11万 6.16 -1561.56万 -85.03 -27.86
其他(产品) 3221.45万 3.54 -101.04万 -5.50 -3.14
─────────────────────────────────────────────────
国内(地区) 7.30亿 80.19 1582.82万 86.18 2.17
国外(地区) 1.60亿 17.52 235.99万 12.85 1.48
其他业务(地区) 2078.49万 2.28 17.77万 0.97 0.8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制造 (行业) 4.41亿 100.00 1582.31万 100.00 3.59
─────────────────────────────────────────────────
化工产品(产品) 4.41亿 100.00 1582.31万 100.00 3.59
─────────────────────────────────────────────────
中国境内(地区) 3.58亿 81.13 1300.19万 82.17 3.64
境外(地区) 8318.58万 18.87 282.11万 17.83 3.3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 8.18亿 99.16 1813.05万 96.47 2.22
其他(行业) 690.92万 0.84 66.37万 3.53 9.61
─────────────────────────────────────────────────
CPE(产品) 4.98亿 60.39 747.13万 39.65 1.50
氯碱(产品) 3.07亿 37.21 1241.35万 65.87 4.04
其他(产品) 1132.97万 1.37 76.62万 4.07 6.76
双氧水(产品) 845.17万 1.02 -180.67万 -9.59 -21.38
─────────────────────────────────────────────────
中国境内(地区) 6.86亿 83.17 1449.27万 77.11 2.11
境外(地区) 1.39亿 16.83 430.15万 22.89 3.1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产品(产品) 4.17亿 99.47 818.38万 99.10 1.96
其他(产品) 223.28万 0.53 7.40万 0.90 3.31
─────────────────────────────────────────────────
中国境内(地区) 3.44亿 82.08 --- --- ---
境外(地区) 7506.97万 17.9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3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9000.00│ 21.3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8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0.7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8316.00│ 80.7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原生产厂区全面停产并同步实施搬迁以来,首期5万吨/年CPE项目、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和循
环经济烧碱装置副产氢气综合利用项目(即15万吨/年双氧水项目)已陆续建成达产;园区公用工程也已同
步投运。
2024年,公司对CPE装置进行产能提升技改,目前该套装置产能已大幅提升至8万吨/年,进一步摊薄费
用并降低能耗,有效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工作;2024年11月,公司子公司亚星新材料成功入选2024年度省级重
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是潍坊市唯一入选该名单的烧碱生产企业。
2024年4月29日,公司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新厂区4.5万吨/年高端新材料项
目的议案》(详见2024-015号公告)。截至目前,4.5万吨/年高端新材料项目主要装置主体施工已完成,区
域管廊钢结构施工完成,正在实施工艺管道、设备安装工作,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运。
双氧水法生产水合肼项目中试工艺已经打通,同步建设的1.2万吨/年水合肼产业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500吨/年六氯环三磷腈和500吨/年苄索氯铵产业化项目目前土建和生产车间钢结构框架施工完成,正在实施
设备、工艺管道安装工作,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运。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老厂区还剩余潍国用(2010)第C052号国有土地因涉及土地修复工作尚未结束,仍
待继续推进收储事宜;公司累计已收到搬迁补偿款13.01亿元,仍余约1.17亿元搬迁补偿款未拨付到位。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增加0.86亿元,继续呈现搬迁以来营业收入恢复性增长趋势;
但由于公司主营CPE产品受到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影响,销售价格处于低位运行,虽然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增长幅度低于销量增长幅度,产品毛利空间持续压缩;本期收到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款
5,000万元、收到拆迁奖励款960万元。综上,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03万元,扣除非经
常损益后实现净利润-15,584万元。
2024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液流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自主开发的32KW液流储能电池系统充
放电试验成功,已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台儿庄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成项目集成完毕并交付业主。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CPE行业情况:
供应方面:2024年CPE产能同比大幅增加;需求方面:出口市场疲软,国内房地产行业萎靡,需求严重
不足,CPE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不断加剧,毛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烧碱行业情况:
氯碱行业是基础化工行业,目前,氯碱产业整体产能仍偏过剩,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
氯碱新进门槛提高,已不再新增产能指标(不含利用废盐综合利用等方式新上产能),落后产能必须逐步淘
汰退出,总产能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安全环保治理检查对氯碱企业的正常开工有一定扰动,且氯碱企业也会
根据市场供求主动调节开工率,保障基本收益。公司所在园区区位优势明显,装置产销两旺。
双氧水行业情况:
双氧水企业开工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山东市场产能扩张较大,行业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产品
同质化严重,产品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价格和服务方面。下游需求增长更多的体现在南方市场新能源领域,山
东市场需求增长有限。近年来双氧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国家层面的全行业安全检查对企业生产影响很大,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产能已排上日程,公司该套装置基于设计产能不高,采用了行业中最先进的、本质安全的
“全酸性固定床”工艺。
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等政策的实施,对公司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以及成本控
制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给日常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司借搬迁的
有利时机减包袱、调结构、建项目、更新装备、优化工艺,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CPE产能提升技改,将装置产能大幅提升至8万吨/年,目前装置生产稳定,产量
增加,该产品直销占比逐年增加,销售重点仍主要面向胶片、胶管、电线电缆等高端客户和重点大客户。20
24年公司针对ABS改性、辐照交联、鞋材、密封胶条等领域加大攻关力度,相关销量同比增加较大。报告期
内随着新工艺产品的推广销售,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占比有所提高。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毛利空间进一
步压缩。
在报告期内,公司烧碱产品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基本实现产销平衡,公司借助搬迁机会更新装备并优化
先进工艺,产品毛利趋于稳定。未来,该套装置的未来将作为园区原料驱动中心,沿着烧碱及副产氯气、氢
气不断进行产业延伸。
2024年公司双氧水装置稳定运行。双氧水主要应用于造纸、印染、化工等领域。公司双氧水生产规模较
小,行业产量占比低。公司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发鲁东市场,利用现有销售渠道,直销和经销相结合,为客
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该套装置将在水合肼装置建成后为其提供主要原料,在此之前,该套装置生产的
双氧水和园区燃气锅炉生产蒸汽作为烧碱副产氢气两大消纳渠道,根据双氧水和蒸汽市场情况进行产能调节
和匹配,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搬迁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公司竞争力不断恢复并提质升级,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和
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一)装备先进,产品结构合理
1.技术装备先进。
公司CPE、烧碱以及双氧水生产技术均为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且均为2021年以后的新建装置,公司
积极利用搬迁和后续技改努力提高装置的投入产出效率,优化生产工艺、大力提升自动化和装备水平,先进
的技术和装备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2.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能耗大幅降低。
公司积极利用搬迁更新装备,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工艺。在先进的装备保障之下,产品产量、质量都
大幅提升。烧碱和双氧水装置均已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控制,单位能耗大幅降低。成为行业能效领先者,双
氧水装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本质安全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产品品质提升和安全生产提供支撑。20
24年,公司仍继续加强能源综合循环利用,务求能源、资源“吃干榨净”。
3.新的循环经济正在打造
公司搬迁以来,仍坚持以氯碱为龙头,以含氯聚合物为主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延伸产品链,发展相
关功能化学品,走出一条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烧碱副产液氯为公司生产CP
E的原料,还将用于正在建设的PVDC装置的原料生产。烧碱装置的副产氢气被用于生产双氧水或通入燃气锅
炉自产蒸汽,烧碱和双氧水同时也是正在建设的水合肼生产的主要原料,随着搬迁项目的陆续建成,公司将
在此基础上不断强链、补链。公司新的、高水平循环经济链将搭建成型。
(二)工艺技术先进
1、CPE
CPE是由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经氯化反应制得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其特殊的高分子结构形式决定了C
PE具有优良的柔韧性、阻燃性、低温性、耐候性、耐油性、耐化学品性、高填充性以及与PVC、ABS等有良好
的相容性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塑料、建材、橡胶、油漆、颜料、轮船、造纸、纺织、包装以
及涂料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生产CPE的主要方法有水相法和盐酸相法。目前国内外生产CPE的主要方法为水相悬浮法,其缺点
是产品白度不高,含酸废水不能回收利用,污水排放量大。公司搬迁后仍坚持CPE独家采用德国赫司特公司
酸相法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以及本次搬迁,生产技术更臻完善,具备以下优势:
(1)酸相法工艺不需在反应体系加引发剂,加入的其它水溶性助剂仅为水相法的1%,因而产品残留的
助剂及冲洗水有机物含量非常低,排出废水的COD≤100mg/l。
(2)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据统计,盐酸相法吨CPE耗蒸汽1.5-2吨,水相法耗蒸汽达到6-10吨。
(3)副产盐酸循环利用,无废酸排放。酸相法反应结束后,得到25%左右的盐酸,一部分可再配成20%
的盐酸回用,其余部分可作为工业盐酸销售。水相法反应结束后,得到4%的酸性废水,无利用价值,只能中
和后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和一定程度的污染。
2.烧碱
该装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积极搬迁实施技术改造升级,能耗大幅降低,装置自动化水平高,
可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控制,工艺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3、双氧水
双氧水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电子、食品、环境保护等行业,是染发剂的成份之一,还用作合
成有机原料(邻苯二酚)的材料,医药、金属表面处理剂,聚合引发剂等。还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双氧水生产工艺主要有固定床酸碱交替工艺、固定床全酸洗工艺、流化床工艺等,我公司装置工艺先进
,由于设计产能不高,采用了业内先进的全酸性固定床工艺,从本质保证生产安全。相较传统工艺,具备以
下优势:
(1)全酸性固定床生产工艺,取消了工作液主循环流程中碱洗工序,设置独立的工作液处理系统,消
除了过氧化氢溶液与碱性物质接触发生分解爆炸的可能性。
(2)采用业内先进的氧化塔高压逆流氧化技术;通过改进氧化塔设计,采用工作液与空气逆流氧化技
术,提高氧化塔操作压力,氧化收率较传统工艺大大提高。
4、公司2023年6月独家引进了韩国SK集团PVDC工业生产技术,该技术来源于陶氏化学,目前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2023年初,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双氧水法生产水合肼工艺技术,目前该项
目中试已经圆满完成,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标,产业化项目正在推进建设,该技术将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
内空白。
(三)“数转智改”提升企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公司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和数字化建设,着力实施日常考评数字化、化
验数据统计分析数字化、能源管理数字化、安全管理数字化等创新工作,以“数转智改”提升企业智能化、
精细化管理,并通过加强计划执行和考核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四)强化科研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2024年公司进一步加快技术研发的应用推广,累计开展研发实验230余项,为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
成本赋能。全年公司申报专利8件(不含引进PVDC技术的专利)。2024年,公司或全资子公司入选省工信厅
公布的“山东省2024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企业名单”、“2024年省级智能制造场景名单”、“山东省制造业单
项冠军企业拟认定名单”、“2024年度省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增加0.86亿元,继续呈现搬迁以来的恢复性增长趋势;但由于
公司主营的CPE产品受到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旺等不利因素影响,销售价格处于低位运行,虽然营业
收入同比增长,但增长幅度低于产品销量增长幅度,本期收到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款5,000万元、收到拆迁奖
励款960万元。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03万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实现净利润-15,584万
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对于CPE行业,经过近年来下游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国家地方环保治理日趋严格、各企业
自身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等多因素的影响,行业的集中度也越来越明显。但由于CPE作为为数不多且成熟可靠
的耗氯产品,部分厂家为实现“氯碱平衡”,产能不断扩增,同时CPE下游房地产应用市场却迟迟未能启动
,导致供大于求,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暂难以提升,各厂家在终端市场惨烈竞争。公司作
为国内最早从事CPE生产厂家,凭借品牌、品质的良好口碑在高端市场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但同时高端市场
容量小和质量要求高也给公司发展带来挑战。随着当前经济形势不明朗,下游行业生存空间受限,恶性竞争
加剧,低价冲击增大,不利CPE的行业发展。
烧碱作为高耗能产业,近年来国家对行业发展的调控和限制措施日益严格,但仍有企业利用废盐综合利
用等项目新上产能,行业总体产能处于缓慢增长之中。同时下游氧化铝、新能源等行业对烧碱的需求也有增
长。由于前期下游行业不景气,需求出现萎缩,氯碱行业呈现供偏大于求的局面,随着后期经济回暖,供求
格局有望得以改善。
双氧水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生产规模差距较大,行业开工率常年维持在六至七成。产品同质化严重,
下游造纸、印染、污水处理等行业集中度同样不高,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另外,长期停产企业的复产将对后
续双氧水的行情带来影响。山东省淘汰双氧水落后生产工艺已提上日程,2025年底前所有省内双氧水企业必
须整改完毕,届时供需格局有望优化。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充分利用搬迁的有利时机,发挥自身优势,优化生产工艺,坚定实施由传统化工向新材料产业转
型,强力实施4.5万吨/年高端新材料项目、1.2万吨/年水合肼项目、500吨/年六氯环三磷腈和500吨/年苄索
氯铵项目,在新材料、氯碱产业方向上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力争通过3-5年的坚定布局和持续推进,构
建起更加完整、富有韧性和前瞻性的产业链,打造新的循环经济,大幅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成
为国内领先的新材料龙头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既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还是公司
由传统化工向新材料领域转型的关键年和“落实谋布局”的成效年。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各项部署
要求,突出抓好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两个重点。公司将围绕任务目标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强化党建统领“核心力”,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
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党纪学习
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先锋队,划定党员责任区,全面提
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力发挥廉政文化长廊的宣传教育效能,进一步夯实国有企业政治基础。
(二)深化提质增效“硬实力”,保证生产“安稳长满优”运行
加强调度协调、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各装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致力于CPE产品提质、降本,增
强市场竞争力。推进CPE配料自动化改造、包装线全自动包装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
高生产效率;实施部分进口原料国产化替代,拓宽原料供应渠道,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多维度增强市场竞争
力。氯碱装置深挖潜力,通过增加原盐洗涤及盐泥压滤能力、调整原盐指标,降低采购成本。依据液氯市场
价格,动态调整盐酸产量,达到增效目的。保障双氧水装置安全稳定达产,确保完成全年生产目标。实现新
装置安全平稳开车。严格遵循化工装置开车流程,精心做好开车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全力保障新建装置安全
平稳投入运行。积极参与“绿色工厂”的创建及申报工作。
(三)积极开拓市场“动力源”,确保实现全年销售目标
精确研判市场和行业竞争态势,科学谋划、提前布局,紧密贴近市场需求,巩固现有市场,拓展潜在市
场,确保全年销售目标顺利完成。CPE产品着重加大鞋材、辐照交联专用料、磁性材料专用料的市场开发及
推广力度,持续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销量。出口市场坚持“迈开步、走出去”,重点开拓国外潜力市场,不
断扩大出口销量。烧碱、双氧水等液体产品采取紧跟市场策略,保证产销平衡。2025年还需根据新门类产品
投产进度,提前开展市场布局和推广工作,确保新产品一旦产出即迅速推向市场。另外依据市场情况,适时
调整产品运输方式,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四)提速项目建设“强引擎”,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以赴提速度、快推进,争取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加
速推动公司由传统化工向新材料的战略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强抓精益管理“关键点”,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锻造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
数字化建设,完成数电软件和亚星ERP系统接口的开发工作,达成系统间数据互通、业务互联的目标。积极
推进化验数据统计分析数字化,加快验证优化进程,并实现与亚星ERP系统的兼容与共享。全面推行合规管
理,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有效防控合规风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人力
资源调配工作,结合公司用人需求,全力做好员工招聘、培训以及岗位配置工作,满足生产需要。
(六)守牢安全底线“头等事”,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时刻树牢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强化对公司重大危险源
、重大安全风险、高度危险作业的管控,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狠抓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落实
落细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七)倾心打造研发“加速器”,持续推进产业升级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企业“硬核”实力。利用新建造
粒装置开展聚烯烃弹性体造粒技改,提高产品附加值。围绕公司产业布局跟进研发工作,实施技术储备,在
CPVC、EVOH、PVB、CSM等新产品技术领域多点布局。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厂区搬迁项目建设未能按计划达产达效的风险
目前,首期CPE、烧碱、双氧水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园区公用工程也已投运,PVDC、水合肼、含氯精细
化工品三大项目正在推进之中。但不排除在项目建设以及后续调试开车阶段受到资金到位情况、园区配套、
市场供需瞬息万变等因素导致项目建设延后或收入、效益增长迟滞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应对上述风险,将项
目进行细化分解,各部门、小组分工协作,无缝对接,紧盯市场供需,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按期推进项目建
设并稳产达效。
2、资金保障的风险
2025年公司持续面临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双主线工作,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保障,如果资金保障不力,
将给正常的生产秩序和项目施工进度带来影响,存在生产节拍减慢以及工程施工迟滞的风险,进而给公司收
入增长和利润实现带来负面影响。为切实提升公司资金保障能力,公司将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加快搬迁补偿
款的拨付进度,并加强资金和物料流转效率,努力提升生产单元造血功能,实现“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
”的良性互动,另外,公司将积极与战略投资者、融资机构对接,争取信贷支持,确保资金链安全。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