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328 中盐化工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金属钠、纯碱、PVC、烧碱、糊树脂等盐化工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124.84亿 96.83 22.44亿 99.52 17.97
其他业务(行业) 4.08亿 3.17 1074.14万 0.48 2.63
─────────────────────────────────────────────────
纯碱及副产品(产品) 65.43亿 50.75 12.13亿 53.79 18.53
树脂产品(产品) 35.79亿 27.76 8415.91万 3.73 2.35
制钠产品(产品) 12.54亿 9.72 2.99亿 13.28 23.87
氯碱产品(产品) 11.85亿 9.19 5.56亿 24.64 46.89
其他(产品) 5.40亿 4.19 5422.18万 2.41 10.04
制药产品(产品) 1.90亿 1.48 7702.96万 3.42 40.46
盐产品(产品) 1.56亿 1.21 932.66万 0.41 5.99
公司内部抵消(产品) -5.54亿 -4.30 -3775.07万 -1.67 6.81
─────────────────────────────────────────────────
国内(地区) 123.03亿 95.43 22.32亿 98.98 18.14
其他业务(地区) 4.08亿 3.17 1074.14万 0.48 2.63
国外(地区) 1.81亿 1.41 1216.82万 0.54 6.71
─────────────────────────────────────────────────
盐化工(业务) 126.64亿 98.23 20.95亿 92.93 16.54
药品及其他(业务) 34.49亿 26.75 1.56亿 6.93 4.53
制盐(业务) 1.56亿 1.21 932.66万 0.41 5.99
分部间抵销(业务) -33.76亿 -26.19 -596.51万 -0.26 0.18
─────────────────────────────────────────────────
直销(销售模式) 68.96亿 53.49 14.35亿 63.67 20.82
经销商(销售模式) 55.88亿 43.34 8.08亿 35.85 14.4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08亿 3.17 1074.14万 0.48 2.6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纯碱(行业) 28.29亿 44.46 --- --- ---
聚氯乙烯树脂(行业) 10.62亿 16.69 --- --- ---
糊树脂(行业) 6.89亿 10.83 --- --- ---
其他(补充)(行业) 6.42亿 10.09 --- --- ---
烧碱(行业) 4.53亿 7.11 --- --- ---
金属钠、氯酸钠(行业) 4.13亿 6.49 --- --- ---
氯化铵(行业) 1.91亿 2.99 --- --- ---
复方甘草片、苁蓉益肾颗粒(行业) 8458.74万 1.33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157.74亿 97.97 38.65亿 100.67 24.50
其他业务(行业) 3.27亿 2.03 -2573.29万 -0.67 -7.88
─────────────────────────────────────────────────
盐化工(产品) 153.38亿 95.26 38.12亿 99.30 24.86
其他(产品) 5.36亿 3.33 -5200.95万 -1.35 -9.70
药品(产品) 1.57亿 0.97 6469.23万 1.69 41.24
盐(产品) 6980.82万 0.43 1406.70万 0.37 20.15
─────────────────────────────────────────────────
国内(地区) 154.85亿 96.18 38.29亿 99.73 24.72
其他业务(地区) 3.27亿 2.03 -2573.29万 -0.67 -7.88
国外(地区) 2.89亿 1.79 3618.38万 0.94 12.53
─────────────────────────────────────────────────
直销(销售模式) 86.81亿 53.92 22.33亿 58.16 25.72
经销商(销售模式) 70.93亿 44.05 16.32亿 42.51 23.0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27亿 2.03 -2573.29万 -0.67 -7.8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盐化工(产品) 86.35亿 100.57 22.28亿 99.35 25.80
其他(产品) 2.29亿 2.67 728.99万 0.33 3.18
制盐(产品) 1.53亿 1.78 943.30万 0.42 6.18
其他(补充)(产品) 1.32亿 1.53 134.95万 0.06 1.03
药品(产品) 7569.04万 0.88 3099.51万 1.38 40.95
分部间抵销(产品) -6.38亿 -7.43 -3445.28万 -1.54 5.4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5.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9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54581.37│ 11.9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3.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0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30573.40│ 48.0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企业发展、员工增收、
回报股东、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持续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指引,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
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专业化能力,生产系统稳产、高产、安全生产
,经营系统深耕市场、拓市扩销,供应系统降费降本、提质保供,职能部门高度协同、高效服务,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二)主要产品经营情况
聚氯乙烯生产43.6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9.08%;销售43.4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8.49%。烧碱生
产38.69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5.29%;销售38.65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5.17%。糊树脂生产21.59万吨
,完成年度计划的98.96%;销售20.42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3.15%。纯碱生产382.1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
的104.18%;销售365.95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3.28%。金属钠生产4.8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6.35%;销
售4.61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1.32%。氯酸钠生产9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9.5%;销售9.04万吨,完成年度
计划的99.92%。复方甘草片生产1,257.32万瓶,完成年度计划的132.35%;销售1,250.01万瓶,完成年度计
划的131.58%。苁蓉益肾颗粒生产403.63万盒,完成年度计划的115.32%;销售400万盒,完成年度计划的114
.29%。水泥生产76.3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38.84%;销售76.18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38.51%。
(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安全聚焦:多措并举,筑牢高水平安全防线
公司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以国家应急管理部“一防三提升”(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提升
本质安全水平、人员技能素质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为安全工作导向,认真落实公司“三防一加强
”(防松懈、防麻痹、防熟视无睹,加强三项纪律)管理要求,以“无泄漏工厂”创建为抓手,高质量落实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5个方面、45条主要措施,环保项目有序推进,节水减排、异味治理、大气技防
系统建设等减排治污多举措并行,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目标。
2.降耗攻坚:精准调度,锚定提质降耗靶心
生产系统紧扣全年目标,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聚焦工艺优化、设备升级、强化计划性检修
、提高检维修质量等核心管理要素,保障关键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稳产、高产、安全生产。一是因企施
策,实施设备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推动系统整体跃升。二是以公司节能降碳、节
水减排三年行动方案为引领,加快推进实施16项节水减排与18项节能降碳重点项目。三是内外协同、紧盯电
力政策、积极对接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精准完成电力现货交易,有效控制交易电价波动,降低基本电价。
四是推行有控有放、控放结合的精细化管理举措,狠抓修旧利废,严控费用,降本增效。
3.新质驱动:创新引领,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围绕提升战略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数智化能力、人才建设及激励能力,因地制宜、把握节奏,培育新
质生产力。一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效能进阶跃升。遵循市场导向,强化供需对接,积极布局并推进多项
前沿科技项目,成功开发SG-5型高透明聚氯乙烯树脂和软制品,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金属钠前沿技术产业技
术工程化中心”,依托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承担集团公司中央研究院纯碱产业研发中心科技创新、技术进步
工作。二是扩大有效投资,多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并取得显著成效,成果转化驱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战
略性新兴项目集群建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4.效益挖潜:拓市扩销,直击效益最大化追求
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挑战,经营系统紧扣结构优化、物流服务、差异竞争、渠道建设四大关键增效
领域,持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调整竞争策略与手段,量价统筹、稳步提速,全方位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纯
碱产品实施整体联动与模式创新,三个纯碱单位协同发力,烧碱产品靠“三个规格”与客户结构调整,实现
单产品收益最大化,糊树脂产品持续提品质、树品牌、优品种,PVC产品实施品种差异化销售模式,拓展提
升吨包装产品销量,钠业产品积极争取以中盐品牌为引领的市场机制,推进国内国际市场双驱动。
5.固本强基:降费提质,夯实保障力基石
一是物资供应系统秉持“为生产服务”定位,抓大不放小,全力构建与生产系统及供应商的信息协同机
制,内部降本、外部降费,原料采购质量同比显著提升。库房整理整顿、积压物资再利用、修旧利废实现新
突破。二是仓储物流系统深挖“第三利润源”潜力,主动与运输部门沟通,争取运费下浮政策,全力拓宽运
输渠道,多举措降费保运。秉持“合理、高效”原则,精心规划氯碱仓储资源,充分利用成品库房和厂内资
源,有效降低厂外仓储费用。推进数字化物流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物流运作效率效益。
6.人才赋能:瘦身健体,提升企业治理效能
一是建立并完善干部队伍、管理技术、高技能人才三年建设规划,有效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实现用工总
量合理管控、专业技术力量统筹调配,形成集约高效发展的内驱动力,提升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二是按照
“收入靠进步、收入靠业绩、收入靠能力”激励导向,动态优化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强化中高层
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刚性执行力度。采取动态定员、岗位优化、职能整合、劳务置换、离岗退养等措施
,优化生产力要素配置。三是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多举措开展员工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员
工专业化、职业化能力。
7.非募集资金项目建设情况
①发投碱业烟气系统超低排放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493.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572
.74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②钠业公司1#、2#抽凝式汽轮机改背压式汽轮机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4,493.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
计完成投资1,231.02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③发投碱业水气车间循环水系统综合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425.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
完成投资1,360.96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④电石厂密闭循环水冷却塔干湿联合节水技改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555.7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
完成投资1,148.71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⑤发投碱业新增离心机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3,664.0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
投资2,919.08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⑥热电厂一车间锅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935.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
539.89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⑦购买吉盐化集团氯化钙装置资产暨关联交易并投资建设高纯度金属钠盐项目:购买吉盐化集团氯化钙
装置资产交易价格为2,830.38万元。投资建设高纯度金属钠盐项目批复总投资4,905.5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
,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398.59万元,其中含支付购买吉盐化集团氯化钙装置2,830.38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
转固。
⑧盐碱分公司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固废综合再利用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为7,843.5万元,截至报
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6,606.12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⑨中盐(德令哈)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动态平衡生态环保提升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41,176.85
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9,788.24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⑩氯碱公司糊树脂干燥粉碎包装生产线优化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为8,248.8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
完成投资6,513.69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预转固。
盐碱分公司动力装置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33,588.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
投资129.16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氯碱公司电石一厂炭材立式烘干窑节能环保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8,54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
计完成投资28.03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氯碱公司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63,055.6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
投资166.89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氯碱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0万元对天辰化工增资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完成投资10,000万元,本次增资完
成后,氯碱公司对天辰化工的持股比例不变,仍持有天辰化工100%股权。氯碱公司年产3万吨高端特种糊状
树脂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14,458.8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1.35万元,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
(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问题1.“能耗双控”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产品对能源依赖度高,节能工作还需多点着力、多方施策、高
效推进。
措施:节能降碳具体工作把控还不细、不准。在空冷余热利用技术、蒸发冷技术利用、光伏新能源使用
合作以及在吸碳、固碳、异地用碳方面深入探索攻关,确保完成节能目标。调整生产方式和人力资源组织方
式,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根据《废水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谋划好可持续发展路径。
问题2.各产业板块还存在制约生产稳定运行的短板和瓶颈问题。
措施:全方位优化整合,有效推进科学化管控系统和自动化提升项目,持续加快自动化升级、智能化制
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步伐,逐步解决制约生产稳定运行的短板和瓶颈问题,持续提升生产运行的自动化
水平和稳产、高产、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增强公司内生发展动能,确保在稳中求发展、增效益。
问题3.安全环保方面,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监管标准不断提升,对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
求。
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新的安全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安全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积极推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结合当前安全环保形势和公司实际,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紧紧
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安全发展,形成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驱动的安全工作格局,确保安全形势稳定;
加强在环保建设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设备的投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防范环境污染风险。
(五)2025年重点工作与保障
1.坚持安全运营、风险防控
围绕安全生产“三控”(可控、在控、能控),按照年度安全环保工作会议部署,厘清责任、细化举措
、整体提升,强化“三防一加强”,加强环境保护及节能降碳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环保风险,实现零事
故、零伤害、零污染目标。作为上市公司,既盯住传统的资金流动、负债率、资产状况、收支平衡风险,还
要盯住信息披露、数据安全、投资风险、抵押担保、税收合规性等领域的风险。各部门、各环节协同发力,
筑牢防线,护航公司行稳致远。
2.坚持产品差异、成本差异
一是保证各种规章制度、举措方案都能满足市场机制、市场竞争需要,继续巩固创新激励机制、用人机
制、组织结构。二是技术创新是实现产品差异的重要渠道,产学研共建、课题攻关、战新领域探索要持之以
恒,前沿技术、战新产业(新材料、新设备)领域做更多探索和突破。三是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创
造性应用为指引,以供产销联动为支撑,让产品和技术在场景应用中迭代升级,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思路
。四是各级领导要树立成本差异意识,通过化工思维、化工手法在管理、技术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五是为
实现成本差异,在投资上继续做加法,对于高成本、低效运行装置,适时做减法。
3.坚持约束机制、激励机制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靠精神、愿望,以及企业各级人员对事业
的热爱,对企业的忠诚共同来实现。企业要以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以约束机制规范员工行为。一是建章
立制、遵规守纪,寻找适合高质量发展、高效运转的机制,科学分配资源和生产要素。二是高度重视环境、
社会及公司治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完善ESG体系建设。从市值管理、董监高行为规范、信息披露、内
控流程等多方面,强化合规管理。三是科学合理确定中高层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目标。
4.坚持变革突破、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双百企业”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工作。一是发挥央企“科技创新、
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延伸改革触角,加大基层单位改革指导力度,
确保“双百企业”考评保位、进位。二是确定生产力提升方案,从组织结构调整、干部队伍建设、劳动用工
管理、绩效考核、培训与从业能力提升各方面,精准施策、科学推进。人力资源引进和岗位优化方面,按照
既定方案落实举措,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持续优化。三是优化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转换思路,寻求突破
,争取将所有指标达到一流水准。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基础化工行业
①纯碱:2024年国内纯碱总产能约3,838万吨,其中氨碱法产能1,355万吨,天然碱产能650万吨,联碱
法产能1,793万吨,ADC发泡剂副产工艺产能40万吨。国内纯碱总产量约3,735万吨,开工率在88%左右。产品
广泛分布在化工、玻璃、氧化铝、冶金、石油、医药、纺织工业、味精等行业。公司产能390万吨,全国占
比10.16%,产能位列第三,产品覆盖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东北等国内大部分区域。2024年国内
纯碱产能大幅提升,下游随着房地产回暖较慢,浮法玻璃对纯碱需求逐步缩减;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需求萎
缩。整体需求端呈现逐步萎缩的态势,纯碱售价下降。
②聚氯乙烯树脂(PVC):2024年PVC国内产能约2,788万吨,全年平均开工率在76%左右,全年累计出口26
1.76万吨,同比增加15.22%;全年进口22.09万吨,同比减少39.02%。PVC下游主要应用于管材管件、型材门
窗、板材硬片和薄膜等领域,以管材管件和型材为首的建材领域需求仍高达60%。公司聚氯乙烯树脂产能40
万吨,全国占比1.4%,产能规模属中等行列,有配套电石装置。2024年,国内PVC行情走势偏弱,因全球经
济下行及国内房地产不振影响,消费比例有所下降。
③糊树脂:2024年国内糊树脂总产能约150.5万吨,其中电石法产能96.5万吨,乙烯法产能54万吨。国
内糊树脂总产量约120.99万吨,开工率在79%左右。主要用于医疗手套、人造革、搪胶玩具、滴塑商标、油
漆涂料等领域,其中医疗手套和人造革占比超过50%;随着技术提升,糊树脂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
技术等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公司糊树脂现有产能23万吨,占国内树脂产能的15.28%,国内排名第一。2024
年国内糊树脂市场表现尚可,下游手套、玩具、涂层布等行业需求较好,共同支撑糊树脂市场,全年均价同
比微涨。
④烧碱:2024年国内烧碱总产能约4,779万吨,主要以离子膜工艺为主。全年总产量约4,218.01万吨,
全年开工率87%左右。下游需求主要为氧化铝、化工、纺织化纤、造纸、轻工业、医药等,其中氧化铝为主
要需求行业。公司现有烧碱产能36万吨,全国占比0.75%。2024年,国内氧化铝、纸浆、新能源等下游行业
新增产能释放,对烧碱消费量增加。烧碱行业供需双方均有增量,但整体供大于求,全年均价小幅下降,仅
四季度市场价格阶段性上涨。
⑤氯化铵:2024年国内氯化铵产量约为1,824.6万吨,同比增长15.1%。氯化铵下游主要为复合肥工厂,
约占整个氯化铵需求的80%,其余用于制造颗粒氯化铵和出口。公司中盐昆山纯碱生产属于联碱法生产,氯
化铵产能65万吨,产品主要销售区域为江苏、安徽、东北等地区。2024年受国内尿素产能的大量投产叠加氯
化铵产能释放的影响,氯化铵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供需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市场呈现高开低走态势。
(2)精细化工行业
①金属钠:2024年全球金属钠生产企业有6家,总产能约20.65万吨,产量约13.5万吨,开工率在65.4%
左右。国内产量约11.5万吨,开工率64.4%左右。消费领域集中在靛蓝粉和医药中间体行业,少量用于多晶
硅领域。公司金属钠产能6.5万吨,占全球产能的31.5%,规模与技术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受国
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下游行业需求有限,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降低。
高纯钠:公司高纯钠是一种高纯度金属钠成品,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产能800吨,装置以公司全球
最大的金属钠生产技术为依托,工艺及成本控制在行业内具有优势,该产品可用于反应堆的冷却剂,采取订
单式生产模式。
②氯酸钠:2024年国内氯酸钠具有生产能力的厂家19家,总产能约87.4万吨,其中单独生产装置产能约
56万吨,复合装置产能约31.4万吨。下游主要集中在纸浆与亚氯酸钠、高氯酸钾、水处理等领域。公司本部
及参股子公司氯酸钠产能16万吨,占国内单独产能的28.57%,公司产品销售主要覆盖陕、蒙、宁、鲁、豫、
京、津、冀及东北地区。2024年,氯酸钠下游开工降低,需求缩减,行业供需矛盾显现。
(3)建材行业:公司所属的建材公司采用国内先进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技术生产水泥和熟料,生产
规模为水泥106万吨/年、熟料75万吨/年,水泥、熟料综合能耗指标达到国家能耗准入先进水平。2024年,
国内水泥总产能约18.25亿吨,内蒙西部区域产能约3,350万吨,行业开工率在60%以下,下游房地产负增长
,风光电项目略增加。区域内供过于求明显,环比2023年价格明显下滑。
(4)医药行业:公司医药、保健品产业板块规模较小,主要经营的处方药有苁蓉益肾颗粒和复方甘草
片及盐藻系列保健产品。以地区特有的苁蓉、甘草及吉兰泰盐湖养殖的“杜氏”盐藻为主要原材料研制而成
,较有特色,区域内拥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盐化工为主的生产企业,主营以纯碱、烧碱、PVC、糊树脂、氯化铵为代表的基础化工产
品;以金属钠、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以水泥、熟料为代表的建材产品。
2.经营模式
公司遵循“盐为基础、纵向延伸、发挥优势、绿色发展”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推进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
,努力寻求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道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目前已发展成为横跨内蒙古、
青海、安徽、江苏、江西五省(区)六地的盐化工企业,未来公司将建设成为“生产环境清洁优美、资源利
用节能减排、收入利润持续增长、股东员工共同受益”的中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盐化工基地。公司主要采用生
产销售型经营模式;原材料采购以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为主;化工产品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贸易为辅;医
药产品销售模式主要为普药大流通分销模式、新药招商代理加学术推广模式、保健品区域代理加品牌推广模
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优势:公司拥有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吉兰泰盐湖的全部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柯柯盐湖的
部分资源,为公司盐化工产业提供了原材料保证。同时,主要产品生产基地内蒙西部及青海德令哈地区煤炭
、电力、石灰石资源丰富,为公司发展提供了优质可靠的资源保障,区位优势造就了较低的劳动力和能源成
本。
2.规模优势:公司生产装置先进,部分产品产能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拥有世界产能最大的金属钠生
产线;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的高纯钠生产线;拥有技术领先、国内产能最大的糊树脂生产系统、产能位
居国内前三的纯碱生产系统及单套产能最大国内前三的氯酸钠生产系统。
3.产业链优势:公司采用盐电解生产金属钠、氯酸钠、烧碱,氨碱法、联碱法生产纯碱、氯化铵,采用
电石法生产PVC及糊树脂,拥有“盐-石灰石-煤(电)-纯碱-氯化铵”、“盐—煤(电)—电石-烧碱
-PVC-水泥”、“盐-煤(电)-精细化工产品”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且高分子材料厂可以利用氯
碱公司提供的氯乙烯单体生产糊树脂产品。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对部分原材料的依赖,提
升生产经营的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品牌优势:公司产品质量过硬、信誉良好。“银湖”牌精制盐是国内同类产品首个通过绿色认证的“
绿色食品”;“阿瑞美”牌食用纯碱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国内首家通过
认证的食用碱品牌;金属钠的“国邦”商标、纯碱的“阿瑞美”商标、精制盐的“银湖”商标被认定内蒙古
自治区著名商标;“昆仑雪”牌纯碱获得青海省省级著名商标荣誉称号;还可授权使用集团公司“中盐”品
牌,利用中盐集团在全国的影响力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5.技术优势:金属钠生产工艺采用前“美国杜邦”的先进技术,经过多年消化吸收,已转化为中盐化工
独有的金属钠制备专业技术,与国内同行业相比,生产工艺成熟可靠,各项指标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是世
界最大的金属钠制造商;氯酸钠采用加拿大ERCO公司的成套工艺,采用低温真空蒸发结晶技术,生产稳定可
靠,节能效果好,产品指标优于国内同行业企业;纯碱生产装置集中选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各
种消耗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氯碱工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离子膜电解工艺,片碱采用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
,糊树脂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微悬浮聚合法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盐藻系列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
高。
6.人力资源优势: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
验和良好的决策能力。公司注重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人员聘用和培训管理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运行体系,专
业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开发能力日渐提升,为各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支持。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化工行业
①纯碱:2025年纯碱供应端新增产能释放,供应压力加大;需求端,房地产市场有望回暖,浮法玻璃需
求存在改善预期。随着国内纯碱价格的下滑,纯碱出口价格优势显现,有望进一步放量,且光伏行业持续扩
张,新能源汽车对碳酸锂用量增加,碳酸锂对纯碱需求有增加预期,纯碱增量需求将带动纯碱整体市场。
②聚氯乙烯树脂(PVC):2025年PVC供大于求局面仍存在,市场价格或将延续低位震荡。供应端,PVC预
计新增产能300万吨,多数为乙烯法企业,且进度较快;需求端地产方面成为拖累市场的主要因素。2025年
房地产市场有望止跌回稳,存在一定的改善预期,需要关注宏观宽松政策对经济的传导。
③糊树脂:2025年糊树脂行业有计划新增产能,而下游需求端难有明显提升,产品细分以及用途拓展还
处于逐步探索阶段,新增需求提振不明显。国内产品关税预期会大幅提高,不利于国内手套等制品出口。综
合展望,2025年,PVC糊树脂市场预计将持续面临供需不平衡的挑战,市场价格承压运行。
④烧碱:2025年国内液碱市场供需均有增量,且供应增量多于需求增量,但其中需求端增量大多集中在
上半年,而供应端增量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因此,上半年价格预期处于相对高位,下半年价格逐步走低。下
游除氧化铝、粘胶纤维、造纸(纸浆)及新能源行业有部分新增产能计划投产外,其它多数耗碱下游行业仍
处于行业结构调整期,全年整体将对烧碱市场形成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