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油工程(60033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339 中油工程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油气田地面工程服务、储运工程服务、炼化工程服务、环境工程服务、项目管理服务为核心的石油工程 设计、施工及总承包等相关工程建设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油气田地面工程(行业) 314.37亿 36.59 31.14亿 44.24 9.90 炼油与化工工程(行业) 260.06亿 30.27 26.34亿 37.41 10.13 管道与储运工程(行业) 220.75亿 25.69 3.00亿 4.27 1.36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行业) 56.04亿 6.52 7.38亿 10.49 13.17 其他业务(行业) 7.95亿 0.93 2.53亿 3.60 31.88 ───────────────────────────────────────────────── 境内(地区) 619.39亿 72.09 68.67亿 97.55 11.09 境外(地区) 231.83亿 26.98 -8083.04万 -1.15 -0.35 其他业务(地区) 7.95亿 0.93 2.53亿 3.60 31.8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油气田地面工程(产品) 109.79亿 33.94 9.59亿 33.45 8.73 炼油与化工工程(产品) 97.39亿 30.11 8.79亿 30.64 9.02 管道与储运工程(产品) 96.13亿 29.72 6.93亿 24.19 7.21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主营业务( 18.25亿 5.64 2.88亿 10.06 15.80 产品) 其他业务(产品) 1.91亿 0.59 4780.23万 1.67 24.97 ───────────────────────────────────────────────── 境内(地区) 232.09亿 71.75 20.18亿 70.38 8.69 境外(地区) 91.39亿 28.25 8.49亿 29.62 9.2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油气田地面工程(行业) 323.79亿 40.30 23.87亿 35.44 7.37 管道与储运工程(行业) 222.79亿 27.73 15.27亿 22.67 6.86 炼油与化工工程(行业) 200.40亿 24.94 17.74亿 26.33 8.85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行业) 48.67亿 6.06 7.42亿 11.02 15.25 其他业务(行业) 7.79亿 0.97 3.06亿 4.54 39.26 ───────────────────────────────────────────────── 境内(地区) 559.98亿 69.70 49.18亿 73.00 8.78 境外(地区) 235.67亿 29.33 15.13亿 22.46 6.42 其他业务(地区) 7.79亿 0.97 3.06亿 4.54 39.2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油气田地面工程(产品) 138.89亿 39.99 --- --- --- 管道与储运工程(产品) 104.88亿 30.20 --- --- --- 炼油与化工工程(产品) 81.32亿 23.42 --- --- ---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主营业务( 20.32亿 5.85 --- --- --- 产品)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89亿 0.54 6188.06万 2.22 32.78 ───────────────────────────────────────────────── 境内(地区) 243.79亿 70.19 --- --- --- 境外(地区) 103.52亿 29.8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09.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2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093600.00│ 59.2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6.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65700.00│ 8.5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紧紧围绕奋进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深入践行 “两优化、两创新、两提升”工作部署,在增强核心功能、科技创新驱动、强化精益管理、深化提质增效、 优化业务结构、全面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重点发力,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促转型、提质量的关 键举措,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可持续发展的韧劲进一步增强。 (一)主要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17亿元,同比增加55.74亿元、增长6.94%;实现毛利70.39亿元,同 比增加3.07亿元、增长4.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减少1.10亿元、下降14.80 %。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006.19亿元,同比增加88.63亿元;营业收现比率117.11%,同比增加2.91个百分 点,近五年连续保持营业收现比大于1,反映出公司结算收款效率进一步提升。合同资产同比减少19.32亿元 ,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增加0.2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0.1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稳步夯实,财务 状况保持稳健。 (二)市场开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市场营销工作力度,持续推进“两优化”方案落地,市场规模和签约质量不断提 升,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1250.76亿元,同比增长14.39%,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879.56亿 元、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371.20亿元,占比分别为70.32%和29.6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合同额约1600 亿元,后续工作量保障充分。 油气工程传统市场:油气田地面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48.49亿元,管道与储运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483. 87亿元,炼油与化工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74.91亿元,上述传统业务合计实现新签合同额907.27亿元,同比 增长14.72%,传统油气工程市场仍是公司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盘。 高端市场:与道达尔、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IOC、NOC、ICC进一步拓宽合作, 高端市场新签合同额329.83亿元、同比增长46.21%。报告期内,中标了合同额99.97亿元的沙特国家天然气 管网扩建III期增压站升级项目,成为中资企业在沙特获得的最大油气EPC工程合同;签约了阿联酋巴布远北 油田“绿色脱气站”项目,带动公司CCUS业务“走出去”,助力客户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签约了福建中 沙古雷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乙烯及附属装置,与国内外竞争对手同台竞技,进一步彰显 了品牌实力。 新兴业务和未来产业:实现新签合同额304.76亿元,同比增长31.44%,占公司整体市场份额的24.37%, 新兴业务提速发展势头强劲。报告期内,签约了东明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30万吨/年UPC试验装置(反应I 区、反应II区)工程建设、塔里木油田叶城县50万千瓦光伏发电EPC总承包等新兴业务项目,新兴业务领域 工程业绩加速积累;成功中标聚变新能(安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主机系统总装工程,标志性进入聚变 能源工程建设市场,抢占了未来产业先机。 (三)项目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了工程项目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资源保障投入,全年累计执 行工程项目11983项、完工4622项,顺利建成了一批国内外标志性工程,大型项目履约交付能力持续提升, 展现了油气和新能源工程建设领域“国家队”实力。 油气上产保供项目:承建的中俄东线(南通-甪直)、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等国家油气基础设施、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中国海油乌石17-2/23-5油田群联合开发工程陆地终端等项目建成投产, 惠州荃美石化储运、温州华港液化天然气(LNG)储运调峰中心(罐区)等项目按期建成,为国家区域协同 发展和天然气保供贡献积极力量。 炼化转型升级项目:承建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炼化转型升级项目合成氨、硫磺回收、Ⅱ常减压、延迟焦 化等主体装置及空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广西石化炼化转型升级项目化工第二消防泵站、中央控制室等19个 主项中交,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建设有序实施,蓝海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顺利开工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乙烯联合装置、裕龙石化炼化一体化、北方华锦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等项目装置建 设稳步推进。 新兴业务工程:承建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新能源、华北油田生产区域光伏发 电、吉林油田昂格风电等项目顺利并网,锦州石化延迟焦化改造针状焦项目顺利投产,盐亭天然气处理厂、 辽阳石化尼龙66等项目稳步推进;连云港嘉澳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项目顺利中交,虹景新材料高端热熔 胶乙烯—醋酸乙烯、联泓格润新材料EVA等项目有序建设。 “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承建的伊拉克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哈法亚CPF1&CPF2气体压缩升级改造项目 顺利投产,伊拉克马季努油田酸气处理项目顺利建成;阿联酋巴布中心处理站第九列产能升级、伊拉克鲁迈 拉MQ原油处理设施、沙特延布法拉比四期安装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 (四)科技创新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立企,深入实施创新战略,持续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开展重大核心技 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数智中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体系:公司新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增强了科研项目统筹和工程转化研究力量,加大了重 点科研项目跟踪督导力度;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编制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核心技术迭代升级 和新兴产业技术攻关方向;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中国石油辽阳石化、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组建了 6个创新联合体。 科技研发:公司科技研发投入达26.86亿元,形成了科研成果231项(其中工艺包62项),新增授权发明 专利173件。承担的“大芳烃”科技专项成功通过验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万吨/年特种丁腈 橡胶工艺包突破了“卡脖子”难题;双通道CALM型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安装成套技术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填 补了中国企业安装技术空白。 成果转化:实现科研成果首台套及推广应用128项,科技直接创效6.40亿元,撬动合同额232.81亿元。 聚烯烃、特种橡胶等自主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地面工程关键技术助力工程投资降低 5个百分点、建设速度提高15个百分点;“四全”焊接检测机器人应用实现了全机械化施工,平均工效提高2 0%。 数智转型:公司大力实施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推动数字化转型成果在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转型升级等多个工程项目试点应用;积极参与“AI+工程建设”大模型建设,累计梳 理3万余份工程建设领域语料数据,形成了超百项智能化应用成果,人工智能在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安 全管理和辅助办公等部分场景落地应用。 (五)改革管理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重点在专业化重组、组织体系优化、三项 制度改革、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精准发力,着力构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公司 整体发展动力活力。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力推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落地,截至报告期末,2023-2025年改革台账任务 完成率达90%,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制度文件;坚持专业化发展,完成主责主业清单核定,持续推动专 业化重组与同质化整合,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力精简机构冗员,超额完成全年二三级机构压减目标, 减员因素拉动劳动生产率提升5.5%,所属管道设计院获评国资委科改示范“标杆”企业。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全面启动实施项目管理提升工程,持续健全“1+N”工程项目全过程精益管理制度 体系,制订了项目管理手册和配套管理办法,强化了项目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全级次穿透式监督,工程履约 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逐步提升;加大“六化”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工程组织模式从传统 设计施工作业向现代化规模生产转变。 (六)风险管控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全面从严管理,统筹推进合规风险、项目风险和质量健康安全 环保风险管控,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与举措,进一步筑牢了企业安全稳健发展根基。 合规风险管控:经董事会审议印发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合规审查工作管理办法》,合规管理“三 道防线”机制更加健全,业务合规审查、法律专项合规审查、合规监督的职责更加明确,“业法融合”的深 度持续拓展,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实现了法律合规前置审查全覆盖;加大违规风险监测力度,完善合规风险事 件报送机制,全面开展境外合规风险隐患排查,建立起了覆盖5大区域23个国家的境外法律合规服务资源库 。 项目风险管控:深入实施完工三年未关闭合同、在建项目清收结算、重大经营风险项目“三个专项治理 ”,建立了重大项目异常报告和升级管理机制,定期开展社会安全风险等级较高地区的项目监测,“一项目 一策”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了境外履约风险和经营风险。 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风险管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企一策”实施体系审核,持续 开展工程质量提升“三个专项行动”和采购物资质量专项排查整治,强化施工现场防尘、固体废物处置和挥 发性有机物排放管控,加强健康企业建设和中高风险人群健康干预,报告期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 故、工程质量事故和环境事件。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世界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中通胀”特征,全球贸易逐步复苏,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成为全球 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形成 冲击,导致整体增长动能不足,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国内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经济运行呈现“前高、中 低、后扬”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但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依 然不足。在上述宏观经济环境下,油气和新能源工程行业既面临着贸易复苏、低碳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同 时也面临着产业链稳定受到冲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挑战,具体从以下两个维度分析: 1.全球能源行业情况。全球能源格局持续深刻调整,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油气供需基本平衡, 油气市场总体稳定。各大石油公司理性回归油气业务,油气产量显著增长,经营业绩均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其中国际石油公司除壳牌和道达尔之外,资本支出均有小幅增长,同时积极调整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了LN G业务战略地位,差异化布局清洁电力、氢能、生物燃料和CCUS等业务;国家石油公司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 投资水平,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2.国内行业发展情况。我国能源行业围绕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能源法治建设 ,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形成,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风电光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油气能 源企业继续实施“七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油气储运设施和炼化转型升级项目建 设,着力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化工新产品材料、提升自给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数字 化智能化等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同样为公司巩固拓展传统业务、抢占新兴赛道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工程综合服务商的愿景目标,进一步巩固壮大油气田地面、油气 储运、炼油化工等传统油气工程优势业务,积极发展LNG、海洋工程、环境工程等传统油气工程成长性业务 ,加速拓展新兴业务,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公司新兴业务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新的发展增长极;标志性进入了可控核聚变工程 领域,未来产业布局实现新突破。 (二)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涵盖项目前端咨询、技术转让、前端设计(FEED)、设计采购施工试运( EPCC)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管理(EPCM)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设计采购承包(EP)、 采购施工承包(PC)、勘察设计承包(E)、施工承包(C)、项目管理承包(PMC)、监理承包、试运投产 、培训及运营维护等工程建设全价值链,能够为客户提供项目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三)公司细分行业领域 1.油气田地面工程业务:以陆上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咨询、工程承包、施工与制造、运营与维护为主, 积极拓展海洋石油天然气工程、天然气液化工程,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油气储运工程业务:主要发展陆上及海洋油气管道、化工石油储库等工程建设业务,引领国际大口径 、高钢级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技术发展,保持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储库及地下水封洞库行业领先地位, 巩固滩浅海管道工程技术优势,努力提升海洋管道勘察测量和设计施工技术实力、突破中深水海洋管道建设 能力,做专做特氢、CO2输送及LNG接收站工程业务,巩固国际领先的油气储运工程整体优势。 3.炼油化工工程业务:重点发展炼油化工、煤化工、纺织化纤及合成材料等工程业务并占据国内行业主 导地位,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培育智能工厂等数字化转型新业态,努力赶超世界先 进水平。 4.环境工程业务:积极发展油气田、石油化工、煤化工、纺织化纤等行业的工业废水治理回用、工业尾 气处理及VOCs管控治理业务,特色发展油田油泥处理及危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业务,大力拓展 水体和土壤修复等工程业务,着力打造环境工程竞争新优势。 5.项目管理业务:重点发展工程咨询、项目管理、设备监造、设计及施工监理、安全及环境监理、项目 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服务,着力打造全过程咨询、完整性管理一体化优势,为业主提供从项目定义到工 程投产的全过程、全方位项目管理服务。 6.新兴业务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非常规油气、伴生矿产资源、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数字智能 等新兴业务工程服务,探索发展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学、深海深地、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工程服务,积极 拓展研发技术转让、工程投融资、运营服务等新商业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重要变化提示: 1.项目建设模式迭代升级,“六化”建设带动效能跃升。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六化”建设新 成果,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转型升级项目首次打通乙烯裂解炉全模块化设计建造全流程,乙烯装置管道预 制深度达62%,管廊首次实现模块化全专业建设,裂解炉首次实现整体建造、整体运输和整体就位,通过多 专业设计数据共享与协作,打通了正向设计同步数字化交付,工效提升20%以上;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塔里 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智能化管控平台成功上线,建成后将成为公司首个建设期到运营期一体化智能交 付的大型炼化工程、首个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业务智能管控工程、首个全厂管道焊接智能化管控工程、首个 全厂交工技术资料单轨制交付工程、首个伴随式数字化交付工程。 2.技术创新路径持续优化,“双链”融合赋能成果转化。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地面 工程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地面骨架工程项目,有效助力了投资降低与建设提速;研发的 “四全焊接检测机器人技术装备系统”在川气东送二线、西气东输四线等工程实现示范性工业应用,引领了 管道工程建设行业技术革命;形成的200万吨/年原油裂解制化学品、功能性聚酯柔性生产等10余项工艺包为 推进客户炼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总体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具有产业链和价值链一体协同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工程综合服务商之一,业务范围覆盖油气工程的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以及环境工 程、CCUS、新能源新材料工程等绿色低碳和新兴业务领域,服务能力涵盖工程建设全价值链,具有产业链协 同一体、价值链协同创效、生态链协同共赢等发展优势。公司拥有从事传统油气工程、新兴业务和未来产业 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类资质346项,涵盖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主要资质均为行业最高水平 ,其中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2项、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5项、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3项、工 程监理综合资质3项。 (二)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及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 在长期的技术攻关和发展实践中,公司形成了涵盖油气田地面、油气储运、炼油化工、天然气处理及LN G工程、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成套技术系列,其中陆上油气田地面工程、长输管道工程、PTA及 聚酯工程的技术研发、设计施工能力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油气储库/储罐、炼油、乙烯、合成氨及尿 素工程等业务领域的设计施工能力水平整体处于国际先进地位,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油气田地面工程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高温、高压、高腐蚀天然气集输及处理工艺设计技术以及高含 水、低渗透、特稠高凝油田集输及处理技术,掌握长距离混输工程设计技术、油气水三相高效分离技术及深 度电脱盐/脱水等多种技术,形成了气田采出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2024年,开发形成了中质原油单列单 台600万吨/年原油高效处理等工艺技术。 2.油气储运工程方面,大口径、高压力、高钢级、大壁厚长输管道建设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天然 气管道关键装备国产化、机械化防腐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长输管道设计及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拥有国际先进的地下水封洞库、地下储气库设计技术以及国内领先的滩浅海大口径海洋管道设计施工技术 ;掌握超临界CO2管道设计能力。2024年,研发的“四全”焊接检测机器人实现了在川气东送二线、西气东 输四线等工程上的示范性工业应用,平均工效提高20%。 3.炼油化工工程方面,拥有国际先进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成套自主核心技术,并完成了迭代 升级和大范围工业化应用,形成了第二代乙烯裂解成套技术;PTA及聚酯工艺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现了第三代PTA成套工艺技术升级及工业应用;拥有国际先进的大型氮肥自主生产技术。2024年,形成了2 00万吨/年原油裂解制化学品、烷基化废酸再生、绿色合成氨柔性生产等工艺技术。 4.天然气处理及LNG工程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天然气处理能力,掌握大型天然气脱硫、脱碳、脱水、 硫磺回收等系列处理技术以及800万吨级超大型天然气液化、LNG接收及再气化成套技术。2024年,开发形成 了1300万方/天天然气凝液回收与LNG冷能利用集成等工艺技术。 5.绿色环保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工业“三废”、炼化“三泥”、VOCs、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技术,掌握 了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土壤污染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形成了油泥低成本、稳定达标处理等工艺 包。2024年,开发形成了化学吸收法碳捕集、低压变压吸附碳捕集、地下水自由相抽出治理、地下水原位反 应带集成治理等技术。 6.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具备分布式、集中式风光气储一体化大型能源基地建设能力,拥有氢能、地热资 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新能源系列技术,掌握α烯烃、POE、特种橡胶等多种高新材料以及绿氢、绿醇、绿氨 、绿色航煤、电气化率提升等系列技术。2024年,开发形成了5500KW油田低碳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万吨级CO 2加氢制绿色航空煤油(SAF)等新能源工艺技术以及20万吨/年溶液法聚乙烯、3.5万吨/年特种丁腈橡胶、3 万吨/年POE等新材料工艺技术。 (三)拥有强大的建设能力和丰富的工程业绩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油气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始终处于国家队地位,综合能力 国际领先水平。在陆上油气田地面、长输管道设计施工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油气储库、炼油化工以及 LNG工程设计施工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具备原油处理4500万吨/年、天然气处理400亿方/年、天然气增压 700亿方/年、LNG储罐200万方/年、原油储备2600万方/年、天然气储备400亿方/年、陆地长输管道8000公里 /年、海洋管道200公里/年、4套千万吨炼油、6套百万吨乙烯装置以及电力线路5000公里/年等主要工程的EP C总承包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国家级奖项70项、省部级奖项401项,其中国家级质量技术奖2项,全国 优秀焊接工程奖24项,石油工程建设协会科技进步奖2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石油工 程建设协会“2024年度石油优质工程奖”18项(石油优质工程金奖11项、境外石油优质工程金奖1项、石油 优质工程奖4项、石油优质安装工程奖2项)。 (四)拥有完备的市场营销体系 公司积极践行“市场导向、客户至上、一体协同、竞合共赢”市场营销方针,在长期的市场开发和项目 实践中,建立起了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和项目运作模式,形成了覆盖中东、中亚、非洲、亚太等区 域主要目标市场的开发网络,与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础 工业公司、巴斯夫等主要NOC、IOC、ICC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主动服务对外能源合作大局,与国际工程公司联合投标执行了部分海外工程项目,市场覆盖面和影响 力不断扩大。 (五)拥有尖端人才队伍和丰富坚实的人才储备 公司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第一战略资源,纵深推进人才强企工程,深入实施“科技领军 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分级分类打造核心人才队伍,目前培育了涵盖1名国家 卓越工程师、32名国家级和行业级设计大师、2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名企业首席及高级专家的科 技领军人才队伍;形成了包括2名“大国工匠”、2名“石油名匠”、36名全国技术能手、1300余名具有技师 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立了拥有一级建造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PMP/ IPMP等核心专业职业资格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构建起“1总院+5分 院+18研究中心”的新型科技研发组织体系,有序组织科研人员聚焦特定领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持续锻造 公司特色化、差异化研发能力,人力资源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六)造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油工程”品牌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执行各类项目近7万个,充分彰显了油气和新能源工程建设“国家队”的品牌形象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的一批重点项目高质量建成投产,屡次刷新行业纪录,有力带动了项目所在 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连续7年入围ENR国际和全球承包商250强、全球十大油气工程公司榜单,报告 期内在“全球150强工程设计公司”榜单排名创新高,全球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收官之年,稳增长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进一步促 进消费活力释放,但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导致经济增长总体承压,国际油价受供需影响运行中枢明显下移。总 体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公司推进高质量发展既面临诸多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 的挑战。 1.能源结构性调整蕴含新机遇。全球范围内的绿色转型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可控核聚变以及生物质 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新能源提速发展,同时中东、非洲等资源富集区加快油气产能释放、加速炼化一体 化布局;我国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一方面大力实施油气增储上产、加快炼化转型升级和储备能力建设,另一 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批新能源基地、新材料提速工程以及伴生资源开发、环保产业化项目 加快落地,“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深海工程全面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有利条件为公司进一步巩固 传统优势业务、加快打造支撑公司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提供了难得机遇。 2.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带来新挑战。从国际大势看,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世界 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外溢,我国面临新的输入性风险;从国内形势看,经济运行面临不 少困难和挑战,“供强需弱”矛盾仍然突出,内需增长动能尚不稳固,传统产业增速放缓,面临阶段性产能 过剩;从行业趋势看,石油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底部,成品油、化工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建设行业 竞争主体日益多元,竞争不断加剧。 综上,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存量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增量政策措施不断 出台,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也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面对不确定风险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公司将坚 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项目全过程精益管理、优化市场业务结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苦练内功,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秉持“奉献清洁能源,呵护碧水蓝天”的企业使命,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工程综合服务商愿景目 标,坚持“依法合规、精益管理、担当实干、勇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以及“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业主发展 创价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