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375 汉马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多系列散装水泥车、混凝土搅拌车及混凝土泵车等专用汽车、汽车配件的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加工制造业(行业) 27.08亿 95.10 2.34亿 92.68 8.64
其他业务(行业) 1.31亿 4.59 965.13万 3.82 7.39
融资租赁(行业) 882.47万 0.31 882.47万 3.50 100.00
─────────────────────────────────────────────────
整车及底盘(产品) 18.66亿 65.53 1.32亿 52.34 7.08
专用车(产品) 5.77亿 20.27 3685.81万 14.61 6.39
汽车零部件(产品) 2.65亿 9.30 6493.75万 25.73 24.52
其他业务(产品) 1.31亿 4.59 965.13万 3.82 7.39
融资租赁(产品) 882.47万 0.31 882.47万 3.50 100.0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加工制造业(行业) 40.55亿 96.03 1.21亿 100.87 2.98
其他业务(行业) 1.55亿 3.67 -1339.09万 -11.19 -8.64
融资租赁(行业) 1255.79万 0.30 1235.56万 10.33 98.39
─────────────────────────────────────────────────
整车及底盘(产品) 23.86亿 56.51 3165.40万 26.46 1.33
专用车(产品) 10.53亿 24.94 4361.52万 36.46 4.14
汽车零部件(产品) 6.16亿 14.58 4540.36万 37.95 7.37
其他业务(产品) 1.55亿 3.67 -1339.09万 -11.19 -8.64
融资租赁(产品) 1255.79万 0.30 1235.56万 10.33 98.39
─────────────────────────────────────────────────
国内(地区) 40.67亿 96.32 1.33亿 111.22 3.27
其他业务(地区) 1.55亿 3.67 -1339.09万 -11.19 -8.64
国外(地区) 57.91万 0.01 -2.95万 -0.02 -5.09
─────────────────────────────────────────────────
经销(销售模式) 39.66亿 93.94 1.37亿 114.78 3.4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55亿 3.67 -1339.09万 -11.19 -8.64
直销(销售模式) 1.01亿 2.39 -429.62万 -3.59 -4.2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加工制造业(行业) 16.97亿 89.44 5089.91万 67.39 3.00
其他业务(行业) 1.95亿 10.26 1915.95万 25.37 9.84
融资租赁(行业) 566.79万 0.30 546.57万 7.24 96.43
─────────────────────────────────────────────────
整车及底盘(产品) 9.61亿 50.64 686.54万 9.09 0.71
专用车(产品) 5.81亿 30.59 1820.62万 24.11 3.14
其他业务(产品) 1.95亿 10.26 1915.95万 25.37 9.84
汽车零部件(产品) 1.56亿 8.21 2582.75万 34.20 16.59
融资租赁(产品) 566.79万 0.30 546.57万 7.24 96.4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加工制造业(行业) 36.91亿 95.21 -1202.81万 -180.74 -0.33
其他业务(行业) 1.81亿 4.67 1617.71万 243.09 8.93
融资租赁(行业) 437.19万 0.11 250.59万 37.65 57.32
─────────────────────────────────────────────────
整车及底盘(产品) 18.67亿 48.16 4167.83万 626.28 2.23
专用车(产品) 13.38亿 34.51 -1199.23万 -180.20 -0.90
汽车零部件(产品) 4.86亿 12.54 -4171.41万 -626.82 -8.58
其他业务(产品) 1.81亿 4.67 1617.71万 243.09 8.93
融资租赁(产品) 437.19万 0.11 250.59万 37.65 57.32
─────────────────────────────────────────────────
国内(地区) 36.96亿 95.33 -952.23万 -143.09 -0.26
其他业务(地区) 1.81亿 4.67 1617.71万 243.09 8.93
─────────────────────────────────────────────────
经销(销售模式) 35.18亿 90.74 -7800.15万 -1172.10 -2.22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81亿 4.67 1617.71万 243.09 8.93
直销(销售模式) 1.78亿 4.59 6847.93万 1029.01 38.5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0.3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浙江远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157496.02│ 55.32│
│浙江醇氢科技有限公司 │ 15513.55│ 5.45│
│马鞍山亿鸿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10562.04│ 3.71│
│安徽世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8925.08│ 3.13│
│安徽苏美达汽车有限公司 │ 7715.14│ 2.71│
│合计 │ 200211.83│ 70.3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2.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25713.33│ 32.5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要业务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涉及重卡、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涵盖重型汽车底盘及整
车、动力总成、车桥、重型专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客车、其他汽车零部件及总成件等系列产品。公司的产
品属于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生产资料,主要用于物流运输、工程建设领域。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重卡业务采购模式
重卡业务采购模式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推行物资采购信息化,实施第三方物流和准时制采购。生产管
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下达SAP采购计划,采购部门负责合同签订、订单下达、跟催、收货、入库、报账和申
请付款等工作,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所有采购物资的管理、配送工作;在采购价格上,通过招标比价方式进行
采购。每年末召集供应商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下一年度的采购价格,同时对市场变化较大、价格不稳定的原材
料,适时调整采购价格;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实行优胜劣汰管理机制,不定期实地考核供应商,逐步淘汰规
模小、产能不足、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择优选择供货能力强、质量稳定、信誉度高的供货方。同时为了严
格控制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杜绝独家供货行为,对采购入库的产品均进行严格的检验。
(2)专用车业务采购模式
专用车业务采购模式实行ERP管理模式,将采购、生产、销售紧密结合在一起。生产车间根据销售部门
下达的订单组织生产,并向采购部门下达原材料采购清单,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合同签订、采购订单下达、订
单跟进和向财务部门申请付款等工作;在供应商选择上,审核工作由物资部负责,采购部门根据审核结果,
优先选择信用良好、供货及时、长期合作的生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独资企业,同时定期淘汰部分
不遵守商业信誉,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在采购价格方面,坚持在同等质量下选择价格最优的材料。根据质量
体系要求,专用车要求每种物资必须有两家以上的供应商;在物资管理方面,通过ERP系统进行严格管控,
对于生产计划内使用的物资,生产部门领取时凭ERP系统打印出的领料单方可办理领取手续。
2、生产模式
(1)重卡业务生产模式
重卡业务主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同时公司也会在淡季对某些标准化产品进行生产备货。根据每年
每月的生产计划,按照提报订单的交货期合理排产,保证及时交货。充分利用和完善SAP系统来提高生产效
率,在系统中通过销售订单触发生产订单、生产订单拉动物料需求计划、第三方物流公司根据该计划配送物
资上生产线,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有序,车辆下线后通过SAP系统进行报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入库。在整个
生产过程中严格推行精益化生产理念,重视现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按照冲压、焊装、涂
装、总装四大工艺步骤,紧紧抓住每个细分环节,“保安全、抓质量、降成本、增效益”,全面贯彻《6S管
理细则》,强化ISO9001体系建设,坚持持续改进,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2)专用车业务生产模式
专用车业务根据产品差异化的特点,对大部分产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进行生产,即根据客户订单来
组织生产。当客户通过销售部门下达订单并支付一定比例保证金后,通过ERP系统向供应商采购所需钢材、
汽配件等主要原材料,并根据客户对底盘的要求向子公司华菱汽车或对外采购专用车底盘。同时,公司对一
些常用车型也会统一安排生产计划,保留部分备货,满足客户需求。
3、销售模式
公司重卡及专用车业务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推行4S店经销,鼓励经销商进行配套售后服务
和配件经营,通过DMS经销商管理系统对经销商进行管理和风险控制。围绕公司既定的渠道开发目标,进一
步完善销售体系建设。同时,为了避免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通过网络实行严格的
区域化管理,促使整个销售系统在有序的环境中良性发展。对于优质经销商和新晋经销商,公司在商务政策
、服务及备件政策、金融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其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同时公司结合行
业现状和企业自身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差
异化营销策略,对重点市场进行细分,制定了不同的销售策略,积极巩固和拓展市场。
(三)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专用汽车、重卡底盘、重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业务,属于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商用车行业
,细分行业属于载货汽车子行业。
商用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规模和协同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具有规模优势
的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重型货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以及产品盈利水平吸引,各企业产能规模持续增
加,同时一些原本不生产重型货车的汽车厂家也进入重型汽车领域,使重型货车的市场竞争压力趋于增大。
总体来看,商用车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较高,规模效应明显。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内重卡市场需求呈现复苏态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全面
推进“醇氢+电动”技术发展路线,继续推进转型升级。丰富整车产品结构,形成高中低端产品平台,服务
全市场全客户。提升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化,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全流程优化,持续推行降本增效
目标。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销售货车6,225辆,较上年同期上涨55.47%;其中,累计销售电动中重卡4,434
辆,较上年同期上涨130.46%,累计销售醇氢动力系统1,698台,较上年同期上涨1.4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284,721.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2.83万元,较上
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17.49万元,较上年同期
减亏85.60%。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自主研发技术平台优势
公司一直奉行“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产品开发原则,对引进的技术不断进行改造升级;为了促进技
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及奥地利AVL公
司、德国博世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以公司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
系。
(二)完整产业链优势
公司兼具重卡底盘、重卡整车和专用车生产资质,重卡底盘、重卡整车与专用车生产能够有机结合,同
时公司研发、生产配套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核心零部件,形成了完整的纯电动重卡、甲醇重卡的产业链
。
(三)完善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网络优势
公司建立了营销渠道,并通过科学灵活的销售政策,激发销售队伍的积极性。同时,公司结合行业现状
和自身特点,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对重点市场进行细分,制定了不同的销售策略。
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形成了快速的用户培训、配件供应、故障处理响应机制,提高客
户群的满意度。
(四)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星马专用车和华菱重卡两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两者均为安徽省名牌产品。星马专用车是
我国工程类专用汽车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的散装水泥车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是市场知名品牌的专用车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菱汽车是国家定点载重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市场推介会等各种终端活动,把新产品推向
市场,并鼓励经销商开展市场推介和宣传活动。目前,公司进一步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加大宣传投入,通过
高速公路标牌及各种展会等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用户和经销商开展工地宣传和区域市场宣传,参与各
种汽车业政策法规的研讨和论坛活动;同时深化品牌的精益化、优质化、高端化和人性化内涵,提高品牌的
认知度和影响力。
(五)人才优势
在用人机制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以优惠的人才政策,宽松的用人环境,富有竞争
力的用人机制,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吸引人才加入公司的开发队伍以提高创新能力。
在公司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人才理念中,人才被视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制定了个人能力贡献
与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相挂钩的薪资政策,对高级技术人才发放福利补贴。通过这一系列制度、薪酬、福利的
实施来吸引高级技术人才的加盟。公司技术中心通过“公开、公平、公正”业绩评估的机制,选拔核心人员
进入中层管理层,因岗设人,积极提拔年轻人并委以重任。内部管理方面采用竞争上岗,实施动态管理。
(六)管理优势
经过多年的运营与发展,公司已形成一套集科研开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及全
方位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公司不断完善整车销售管理系统(即DMS系统),用以加强整车管理
和应收款项管理。公司重视应收款项的回款工作,并将回款率纳入营销业绩考核中,以提高应收款项回款率
;公司加强库存管理,降低存货余额,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购,除战略物资外,其他原材料逐步实行零库
存管理,以减少原材料库存,同时根据DMS系统提供的实时库存信息,对库存期限较长的车型采取更优惠的
返利方式促销,以有效降低库存商品的库存量;公司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制度,加强产
品质量审核和过程质量审核,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和3C认证的各项要求,并
且对重卡及专用车进行系统策划,设立关键质量控制点,树立产品良好的品质形象。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