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动力源(60040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405 动力源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力电子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据通信(行业) 2.06亿 35.20 953.45万 15.00 4.64 定制及模块电源(行业) 1.38亿 23.65 4380.97万 68.94 31.72 综合节能(行业) 8772.33万 15.02 3902.10万 61.40 44.48 新能源(行业) 7420.06万 12.70 2117.37万 33.32 28.54 绿色出行(行业) 5790.18万 9.91 -2863.22万 -45.05 -49.45 其他业务(行业) 2049.97万 3.51 -2135.45万 -33.60 -104.17 ───────────────────────────────────────────────── 通信电源(产品) 2.06亿 35.20 953.45万 15.00 4.64 定制及模块电源(产品) 1.38亿 23.65 4380.97万 68.94 31.72 节能服务及高压变频器(产品) 8772.33万 15.02 3902.10万 61.40 44.48 光储相关电源(产品) 7420.06万 12.70 2117.37万 33.32 28.54 充换电电源(产品) 4771.46万 8.17 -849.31万 -13.36 -17.80 其他业务(产品) 2049.97万 3.51 -2135.45万 -33.60 -104.17 车载相关电源(产品) 1018.72万 1.74 -2013.92万 -31.69 -197.69 ───────────────────────────────────────────────── 境内(地区) 4.30亿 73.62 7172.09万 112.85 16.68 境外(地区) 1.34亿 22.87 1318.57万 20.75 9.87 其他业务(地区) 2049.97万 3.51 -2135.45万 -33.60 -104.1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电源(产品) 1.11亿 38.33 3085.81万 34.56 27.72 定制及模块电源(产品) 5853.58万 20.15 1726.30万 19.33 29.49 节能服务及高压变频器(产品) 4068.02万 14.00 1817.42万 20.35 44.68 光储相关电源(产品) 3972.06万 13.67 2442.43万 27.35 61.49 充换电电源(产品) 2352.82万 8.10 119.27万 1.34 5.07 其他业务(产品) 1317.84万 4.54 -268.72万 -3.01 -20.39 车载相关电源(产品) 351.37万 1.21 7.19万 0.08 2.05 ───────────────────────────────────────────────── 境内(地区) 2.17亿 74.64 7895.40万 93.72 36.41 境外(地区) 6049.03万 20.82 797.76万 9.47 13.19 其他业务(地区) 1317.84万 4.54 -268.72万 -3.19 -20.3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据通信(行业) 4.02亿 47.28 9435.22万 39.10 23.47 定制及模块电源(行业) 1.21亿 14.25 3399.45万 14.09 28.05 综合节能(行业) 1.09亿 12.81 4354.50万 18.04 39.99 新能源(行业) 9549.69万 11.23 3986.96万 16.52 41.75 绿色出行(行业) 9249.22万 10.88 2555.69万 10.59 27.63 其他业务(行业) 3016.25万 3.55 401.66万 1.66 13.32 ───────────────────────────────────────────────── 通信电源(产品) 4.02亿 47.28 9435.22万 39.10 23.47 定制及模块电源(产品) 1.21亿 14.25 3399.45万 14.09 28.05 节能服务及高压变频器(产品) 1.09亿 12.81 4354.50万 18.04 39.99 光储相关电源(产品) 9549.69万 11.23 3986.96万 16.52 41.75 车载相关电源(产品) 4762.70万 5.60 2027.73万 8.40 42.58 充换电电源(产品) 4486.53万 5.28 527.96万 2.19 11.77 其他业务(产品) 3016.25万 3.55 401.66万 1.66 13.32 ───────────────────────────────────────────────── 境内(地区) 5.59亿 65.80 1.67亿 69.38 29.93 境外(地区) 2.61亿 30.65 6987.46万 28.95 26.81 其他业务(地区) 3016.25万 3.55 401.66万 1.66 13.3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电源(产品) 2.16亿 49.21 --- --- --- 定制及模块电源(产品) 6072.16万 13.81 --- --- --- 光储相关电源(产品) 5915.48万 13.45 --- --- --- 节能服务及高压变频器(产品) 3428.29万 7.79 --- --- --- 充换电电源(产品) 2983.28万 6.78 --- --- --- 车载相关电源(产品) 2128.11万 4.84 --- --- --- 其他(补充)(产品) 1812.44万 4.12 --- --- --- ───────────────────────────────────────────────── 境内销售(地区) 2.79亿 63.52 --- --- --- 境外销售(地区) 1.42亿 32.36 --- --- --- 其他(补充)(地区) 1812.44万 4.1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8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9761.85│ 33.8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6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992.03│ 15.6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方向由数据通信行业逐渐拓展至绿色出行、新能源的电能转换与能源利用,并形 成了以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为核心的三大核心业务,实现了公司的业务多元化转型。面对技术 加速迭代、行业竞争激烈、复杂的国际关系,公司秉承“聚焦主业”这一核心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 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相关领域中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报告期内, 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坚持聚焦主业,依靠在电能转换及能源利用领域多年积累的电力电子技术优势,持续深耕 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三大行业。报告期内,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从 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84063700.25元,同比下降31.31%;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15365007.02元,较 上年亏损扩大。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为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的直接出口业务受 阻,公司的短期现金流遇到了的严峻挑战,在资金调配和资源整合上面临困难,进而导致在手订单交付情况 未达预期;国内通信电源整体需求不及预期,公司通信电源业务新增订单量大幅减少;因此全年营业收入大 幅减少、亏损面扩大。 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的挑战,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应对,迅速调整业务战略,精简业务与组织 ,深度优化人员配置,处置非核心资产、积极筹措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把核心资源集中到具有竞争优势的战 略业务上,努力改善公司目前的困境。 报告期内,在数据通信领域,公司的基站叠光系统实现批量销售,拓展了数据通信市场的产品线;在绿 色出行领域,氢燃料电池的电源定制化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车载电源产品的稳定性提升;在液冷超充及电动 自行车充换电领域,公司进一步完善了液冷超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研发新一代智能化充换电设备,增强了竞 争力,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在资本市场方面,2022年公司为推进战略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启动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计划。20 24年10月,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成功发行,共计募集资金186999999.60元。本次募投项目 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的重要事项及取得成果: (一)基站叠光系统赋能电信运营商,有效拓展通信市场产品线 报告期内,公司通信电源产品围绕“高效、节能”战略,持续推进技术迭代,推出了有更小功率密度的 电源模块,升级开发了插框改造电源产品,在保持原体积基础上,提升终局容量。极大的满足了现场因设备 不断增多,对电源负载能力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 报告期内,积极参加中国铁塔和三大运营商省采项目的招标,中标河北省铁塔插框改造项目及开关电源 配件项目、四川省铁塔室外一体化电源项目等,努力拓展通信电源类产品省采项目的市场份额。 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实施,市场对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推出集成式48V光伏叠加系 统及48V储备系统。光伏叠加系统简化架构,提升可靠性,安装便捷,性价比高,助力客户快速收回投资。 备储系统通过双向DC/DC技术,支持多种电池混合应用,盘活运营商电池资产,实现备电、储能、光储等多 模式应用,从静态备电升级为动态储备,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推动能源管理效率提升。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直流叠光系统中标多省铁塔及移动站点光伏改造项目,已在中国铁塔公司、中国移 动公司等批量应用,有效拓展了通信市场的产品线。 (二)绿色出行---车载设备与充换电双线推进 1、氢燃料业务多领域布局,车载产品稳定供应 2024年,为打造氢能应用全产业链,行业内积极对制氢端和用氢端进行布局,其中电解水制氢、新能源 汽车是最具潜力的未来市场。3060双碳目标下,能源供给端的可再生化、能源消费端的电驱化,已成为产业 方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氢能在未来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交通、储能 、发电已成为确定性的应用场景。 国内氢能行业进入发展提速关键期,相关零部件加速国产化。公司凭借在电源行业的技术积累,契合制 氢电源、燃料电池DCDC的应用场景,深入布局制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的配套业务、车载电源业务,并提供系 统化的解决方案。 (1)氢燃料电池配套电源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出基于50kW模块的隔离型燃料电池DC/DC系统,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好,系统综合 效率升级至97%~98%,成功应用于地面发电、国内外轨道交通以及船用领域,市场表现良好。 2024年,在氢能配套应用领域,公司参与了马来西亚氢能列车项目,目前已完成样机交付,预计2025年 可实现批量供货。未来该氢能列车产品方案将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矿山等多个场景,以其高效、环保、 可持续的特点,为城市轨道交通和特殊环境运输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024年,在氢能固定发电领域,得益于公司在电力电子技术上的积累和对终端客户用电需求的理解,以 及公司在氢能行业提供配套核心电源转换产品和技术,公司与国际企业合作开展地面固定式氢发电项目,以 氢能发电替代传统的发电。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场景,集成至热电联产、天然气发电等多个领 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持续扩大市场空间。 (2)车载电源业务 报告期内,新一代高压双向三合一、二合一车载电源OBC(6.6kW)+DC/DC(2.5kW+2kW)/+PDU经过了全 部环境试验和可靠性测试,完成了小批试制。商用车车载电源完成部分出货,市场表现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为北汽新能源打造的高压平台乘用车车载电源经过了全系列DV测试,成功搭载极狐系列 车型完成了高寒、高温和可靠性试验,为后续批量搭载奠定了基础。该产品兼容市场上绝大多数高压平台新 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此外,车载电源业务还在进行技术预研和技术攻关,旨在进一步提升产品功率密度、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 2、充换电产品体系日趋完善,全液冷超充与智能换电柜双重优化 (1)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在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方面,公司基于多年电力电子技术经验的积累,持续开发不同场景的系统集成与应 用,积极推进新产品上市。并通过新型液冷充电模块及其散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高设备环境适应性,延 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在全生命周期维度为绿色出行行业客户创造价值。 随着大功率充电行业逐步向全液冷超充方向发展,公司推出的液冷充电模块和360kW~1000kW分体式液冷 充电堆系统,完全符合市场需求。该方案在模块、枪线、系统中全方位应用全液冷技术,是面向新能源汽车 充电的液冷超充解决方案。另外,以液冷超充为核心的光储充一体化方案,融合了充电产品、光储产品和云 平台,具有削峰填谷、节省建站成本/弥补配电容量不足、环境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四大优势。可以为车 企、桩企等合作伙伴的市场拓展提供基础保障。 2024年,公司作为全液冷超充技术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依靠液冷充电模块和液冷超充方向 的技术先进性和经验,与十多家充电桩企业形成一定批量液冷充电模块配套业绩。完成中国铁塔2024年超级 充电桩产品应用技术研发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的液冷超充支撑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亮相第三届上海国际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 成功对接多家知名厂商。在雄安智能网联充电技术应用大赛中,公司的《液冷超充支撑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 方案》在智能网联充电终端设备和芯片赛道决赛中荣获优秀奖。 (2)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业务 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中国铁塔2023-2025年智能换电柜(4.0版本)集采项目,中标金额2.3亿元。作 为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依靠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优势,持续为中国铁塔、美团、滴滴等 客户提供充换电柜等相关产品,同时为其他充换电柜主机厂提供核心部件配套。完成中国铁塔4.0换电柜项 目、中国铁塔开源系统的换电柜主控单元研发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受邀出席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产业促进联席会议年会暨第二届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技术创新 大会,我司作为与会代表签署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承诺积极响应倡议,共同努力构建更安全、绿 色、高效的电动自行车产业生态。 (三)定制与模块电源工艺水平全面提升 报告期内,迪赛子公司持续秉承“精品、聚焦、提效、提速”的经营路线。不断深化与通信、铁路、照 明、特种行业等熟悉领域的合作,专注于服务行业内的优质客户群体。 报告期内,在定制电源领域,180W定制产品发货数量超过4万台,该型号的批量生产拉动了公司嵌入式 定制电源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同时460W定制电源完成样机交付,960W交直流定制电源完成样机交付;特种 电源领域,完成了交流模块和高压直流模块的全系列国产化。 (四)平台能力优化,提升管理效能 1、产品技术平台优化与功能整合 报告期内,为应对经济形式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整合与优化公司研发资源,精简团队,对电源技 术研究院与深圳研发中心及子公司研发团队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通过对现有研发项目及技术方向精简、拆 分和整合,使得研发项目资源和力量更加聚焦于公司的传统主营业务和当前的优势业务。 2、提升中试平台验证能力,保证产品可靠性 2024年,中试平台围绕公司重点经营项目,持续提升可靠性验证及工艺技术水平能力。实验室建设方面 ,执行ISO/IEC17025标准,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2024年全年环境 可靠性实验室总试验时长53780小时,EMC实验室总试验时长2109小时,有效的保障了公司产品的可靠性验证 工作。 能力建设方面,深化可靠性测试,增加对新型环境应力(如高海拔、强辐照、极限温度与温变等)的测 试要求,验证产品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引入先进测试设备和方法,介入整改测试工装,提升EMC 测试的覆盖率与问题整改能力,实现产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可靠性工作;实现车载DC/DC变换器在高温、 低温、负载跳变等各种复杂工况的自动化测试,提升测试效率与测试准确性。 3、坚持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加强温室气体核查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通过多项权威认证体系的复评与监督审核,进一步巩固了管理体系的高标准运行。 具体包括:国家工信部泰尔认证中心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ISO45001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的复评与监督审核;北京恩格威认证中心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7001:2022)的监督 审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对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20/ISO50001:2018)的监督审核;以及新 世纪检验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GB/T29490-2013)的监督审核。 2024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双碳战略”号召,全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优 化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20/ISO50001:2018)并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凭借扎实的管理实践,公司 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能源管理体系监督审核,以及新世纪检验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对温室气 体排放的核查(ISO14064-1:2018/ISO14064-3:2019),并成功获得相关认证证书。 4、优化制造与供应链体系,提升制造效率与竞争力 在报告期内,公司对制造基地安徽动力源的各制造工厂进行优化调整、整合制造资源,将钣金件加工车 间整合成精密制造单元,拟对外合作,发挥场地与设备的优势。大幅度优化制造工厂的中后台人员,并将优 秀人员补充至生产一线,大幅度降低工厂的固定性支出,提升了制造效率。 (五)资本运作有序推进,车载电源业务开启成长新篇章 根据公司的近年来的战略布局规划,结合目前业务的研发投入和发展进度,公司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再 融资工作,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人民币1.87亿元,投资于车载电源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 及偿还银行贷款。 2024年11月,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成功发行,共计募集资金186999999.60元。本次募 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综合实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扩大公司车载电源的业务规模,促 进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将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发展战略的稳步落实。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电力电子平台技术整合,公司技术储备深厚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守初心,深研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凭借三十年深厚的技术积累,持续围绕提升 客户需求满意度、推进产品创新、技术迭代而努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研发中心进一 步夯实了电力电子平台技术,并与各业务单元紧密配合,打造了多款产品序列,主要服务于网络能源、绿色 出行和氢燃料电池领域,从而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并为公司的长远业绩提供了有效支撑。 公司在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和研发团队等方面取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尤其在能源转换领域,公司已 经成功开发出覆盖全拓扑结构、全功率范围的电源产品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公司成 为了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主流供应商,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等方面具备了明 显的竞争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有职工1491人,其中研发人员289人,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例19.38%。公司建立 了技术人员储备制度,通过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套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管理体系。同时,公司 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人才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有效知识产权五百余项,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是行业内掌握多 项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2、装备开发成果丰硕,提升产品可靠性验证能力 公司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拥有全面的中试中心与实验验证体系,不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作为研 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强有力的保证手段。近年来,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了符合ISO/IEC17025国际实验室质量 管理要求的可靠性验证实验室,持续提升可靠性验证和工艺技术水平的能力,为产品在行业内的创新进取提 供有力保障。 报告期内,中试车间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验证的精准度和效率;在工艺技术平台方面,推进落实各业 务线核心产品的验证、转产量试工作;重点深入调研高分子基板使用性能和应用工艺、板材压铆工艺、焊接 质量提升实施、车载产品装配材料及工艺技术的可靠性试验与应用评估,为新品研发和产品质量提升奠定基 础。在装备开发方面,拓展多轴自动化伺服运动控制平台技术应用,该平台已实现自动点胶作业、自动激光 焊接及激光切割作业,大幅提升装备开发的多维复合加工能力。结合新型可拆装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模块 测试的特点,开发了集功率调试及水循环散热的一体化功率模块测试工装,采用一键式操控,实现功能测试 及老化、气密检测、流量控制、吹水等工艺流程一次完成,大幅降低人员能力需求,提高产品测试安全与生 产效率。 3、深耕电力电子,产品序列覆盖广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电力电子设备行业已经深入布局。在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和新能源等业务领域 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并在市场占有了广泛的地位。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视为生命线,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成品检测, 确保产品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满足客户对可靠性和耐用性的高要求。通过多年持续积累的丰富应用经验,公 司在电力电子设备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公司的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能够为客 户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能源优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 4、三十年载积累沉淀,铸就行业翘楚 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行业,形成了成熟的产品标准和技术开发体系。在业务实践 和拓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和实践经验,培养了一 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研发、营销和管理团队。 5、深化公司营销及服务网络布局 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公司已在全国近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完善的销售 网络和服务体系,实现了对国内市场的全方位覆盖。通过深入分析区域市场需求,公司因地制宜地制定营销 策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同时,公司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建立了高效的服务响 应机制和客户反馈系统,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专业、及时、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此外,公司还通过数 字化技术的应用,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开放合 作的理念,深化国内市场布局,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全球化企业,为全球客户创 造更大的价值。 6、打造卓越品牌,动力源稳健前行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同时担任 中国电源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职务。在报告期内,公司被认定为北京市 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此 外,在雄安智能网联充电技术应用大赛中,动力源携《液冷超充支撑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智能网联 充电终端设备和芯片赛道决赛中荣获优秀奖。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为公司的持 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动力源品牌(DPC)已成为北京市的知名商标。公司以先进的产品技 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赢得了行业内良好的声誉和高度的品牌知名度。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和口碑的 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了对品牌的忠诚度。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塑造更加良好的品牌形象,进 一步释放品牌效应,拓展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更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三、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063700.25元,营业利润-423745305.50元,利润总额-424814998.18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5365007.02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61616535.79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规定,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中的电制造业(C )-电气、电子及通讯(CH)-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涉及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和新能源三 大领域。包含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备用电源智能疏散、节能业务等细分产业方向,所属细分 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如下: (一)数据通信 公司数据通信业务致力于电信行业、专网行业、数据中心等电源产品的开发,通信领域是公司产品的重 要应用领域之一。数据通信产业主要细分为国内、国外通信电源市场和数据中心市场。 1、国内通信市场 2024年9月4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 指出,支持数据中心集群与新能源基地协同建设,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与能源、水资源协调发展。推进传统通 信机房绿色改造、老旧通信设备及机房配套设备更新,加强基站节能技术应用。各地要出台鼓励企业使用绿 电的政策,支持企业利用自有场所建设绿色能源设施。 公司作为国内通信电源主流供应商,一直积极响应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对通信基站能效和易用性的迫 切需求。始终紧跟市场趋势,围绕“模块化、智能化、物联网化”战略不断创新,持续迭代产品技术,以确 保产品具有更高效、更智能、更易维护的技术优势,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公司围绕国家“双碳”战略,聚焦通信站点节能、减碳、多能源接入及运营成本优化,推出了高 效的开关电源系统、直流叠光系统、48V直流叠储系统等解决方案,助力通信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海外通信电源市场 根据《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5G用户数和5G基站仍小幅增长,预计到2029年全球5G签 约数将达到56亿。尽管全球5G签约数持续增长,但5G基站建设的实际进展却面临多重挑战。国际局势动荡, 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其通信网络运营商正在削减5G投资,导致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放缓。 印度作为全球5G建设的重要市场,也因4G建设尚未完善、5G频谱价格过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导致5G部 署拖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全球通信电源市场的需求,给公司的海外业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同时,全球 5G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协调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不确定性。各国在5G部署上 的进展不一,导致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公司需要面对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 面对如此情况,公司海外业务团队通过实施更为精细化的市场战略,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不断优化 团队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与响应速度。在稳住现有业务的同时,团队积极发展代理商网络,利用技术优势拓 展配套市场,并持续跟踪非通信电源领域的市场机遇,推动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3、数据中心市场 202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预计到2030年,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 用制度规则更加成熟,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全面建成,数据流通使用合规高效,公共数据在赋能实体经济、扩 大消费需求、拓展投资空间、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充分发挥。数据中心作为底层算力的硬件支持,起 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人工智能需求的爆发带来数据中心算力建设需求的增长。根据DCbyte数据,截止2023年底,全球在运数 据中心IT负载为37.5GW,待建(包括在建和已规划)数据中心的总规划供应量达到37.8GW;预计2028年全球 运营数据中心IT负载可达81.2GW。根据SemiAnalysis的预测,全球数据中心IT负载规模将从2023年的约49GW 增长至2026年的96GW,其中90%的增长来自AI算力需求。 全球数字经济持续提速,服务器市场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