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438 通威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相关产品(产品) 266.80亿 65.86 -14.20亿 -4804.11 -5.32
饲料、食品及相关产品(产品) 133.24亿 32.89 12.70亿 4297.10 9.53
其他业务(产品) 5.05亿 1.25 1.79亿 607.02 35.50
─────────────────────────────────────────────────
境内(地区) 333.24亿 82.26 -2.96亿 -1000.66 -0.89
境外(地区) 66.80亿 16.49 1.46亿 493.64 2.18
其他业务(地区) 5.05亿 1.25 1.79亿 607.02 35.50
─────────────────────────────────────────────────
光伏业务(业务) 270.78亿 66.85 -12.72亿 -4304.23 -4.70
农牧业务(业务) 134.31亿 33.15 13.02亿 4404.23 9.69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业务(行业) 597.92亿 65.00 27.92亿 47.50 4.67
农牧业务(行业) 317.40亿 34.50 29.78亿 50.67 9.38
其他业务(行业) 4.62亿 0.50 1.08亿 1.84 23.33
─────────────────────────────────────────────────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产品) 414.23亿 45.03 5.05亿 8.58 1.22
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产品) 317.40亿 34.50 29.78亿 50.67 9.38
高纯晶硅、化工及相关业务(产品) 198.97亿 21.63 3.98亿 6.78 2.00
光伏电力及相关业务(产品) 20.43亿 2.22 10.27亿 17.47 50.26
其他业务(产品) 4.62亿 0.50 1.08亿 1.84 23.33
合并抵销(产品) -35.72亿 -3.88 8.62亿 14.66 -24.13
─────────────────────────────────────────────────
华东地区(地区) 403.23亿 43.83 12.07亿 20.53 2.99
华西地区(地区) 396.45亿 43.10 14.40亿 24.49 3.63
华北地区(地区) 152.15亿 16.54 9.21亿 15.66 6.05
华南地区(地区) 145.10亿 15.77 7.14亿 12.14 4.92
海外地区(地区) 94.51亿 10.27 4.39亿 7.46 4.64
华中地区(地区) 87.21亿 9.48 4.27亿 7.26 4.89
其他业务(地区) 4.62亿 0.50 1.08亿 1.84 23.33
合并抵销(地区) -363.33亿 -39.50 6.24亿 10.61 -1.72
─────────────────────────────────────────────────
光伏业务(业务) 600.25亿 65.25 28.33亿 48.21 4.72
农牧业务(业务) 319.70亿 34.75 30.44亿 51.79 9.52
─────────────────────────────────────────────────
直销(销售模式) 666.24亿 72.42 34.30亿 58.37 5.15
分销(销售模式) 249.08亿 27.08 23.39亿 39.80 9.3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62亿 0.50 1.08亿 1.84 23.3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相关产品(产品) 290.30亿 66.28 17.23亿 55.26 5.93
饲料、食品及相关产品(产品) 144.74亿 33.05 13.26亿 42.54 9.16
其他业务(产品) 2.93亿 0.67 6866.97万 2.20 23.43
─────────────────────────────────────────────────
境内(地区) 395.31亿 90.26 27.81亿 89.21 7.03
境外(地区) 39.73亿 9.07 2.68亿 8.59 6.74
其他业务(地区) 2.93亿 0.67 6866.97万 2.20 23.43
─────────────────────────────────────────────────
光伏业务(业务) 290.30亿 66.28 17.23亿 55.26 5.93
农牧业务(业务) 144.74亿 33.05 13.26亿 42.54 9.16
其他业务(业务) 2.93亿 0.67 6866.97万 2.20 23.4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伏业务(行业) 1028.28亿 73.92 338.02亿 91.91 32.87
农牧业务(行业) 354.89亿 25.51 27.73亿 7.54 7.81
其他业务(行业) 7.87亿 0.57 2.01亿 0.55 25.50
─────────────────────────────────────────────────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产品) 693.72亿 49.87 88.61亿 24.10 12.77
高纯晶硅、化工及相关业务(产品) 447.99亿 32.21 238.61亿 64.88 53.26
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产品) 354.89亿 25.51 27.73亿 7.54 7.81
光伏电力(产品) 19.70亿 1.42 10.63亿 2.89 53.95
其他业务(产品) 7.87亿 0.57 2.01亿 0.55 25.50
合并抵销(产品) -133.13亿 -9.57 1731.21万 0.05 -0.13
─────────────────────────────────────────────────
华西地区(地区) 769.14亿 55.29 228.84亿 62.22 29.75
华东地区(地区) 715.32亿 51.42 56.82亿 15.45 7.94
华南地区(地区) 180.64亿 12.99 18.21亿 4.95 10.08
华北地区(地区) 165.56亿 11.90 40.52亿 11.02 24.48
海外地区(地区) 113.49亿 8.16 10.90亿 2.96 9.61
华中地区(地区) 112.28亿 8.07 6.30亿 1.71 5.61
其他业务(地区) 7.87亿 0.57 2.01亿 0.55 25.50
合并抵销(地区) -673.26亿 -48.40 4.17亿 1.13 -0.62
─────────────────────────────────────────────────
直销(销售模式) 1139.44亿 81.91 342.33亿 93.08 30.04
分销(销售模式) 243.73亿 17.52 23.43亿 6.37 9.6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87亿 0.57 2.01亿 0.55 25.5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55.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9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557724.31│ 16.9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70.7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9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707445.27│ 17.9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秉承“为了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和“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以农业及新能源为主
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一)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在农业方面,公司主营业务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以满足水产、畜禽动
物养殖过程中的生长和营养所需。其中,水产饲料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农牧板块的主要利润来
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8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采取就地生产,建立周边销售覆盖的经营模
式,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技术、金融等配套服务。围绕饲料主营业务,公司还积极开展了包括育种、养殖、
动保、食品加工与贸易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新能源方面,公司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截至目前,公司
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组件年产能超90GW。在高纯晶硅业务方面,
公司生产基地位于乐山、包头、保山,主要生产要素采取就近采购方式,产品客户主要为下游硅片企业。为
保障产销长期稳定,近年来公司与下游硅片企业开展长单销售合作;太阳能电池业务方面,生产基地位于双
流、金堂、眉山等地,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产线结构安排生产经营,产品除满足自身组件生产需求外,
也销售给国内外光伏组件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品质、成本优势,公司主要客户覆盖了全球前十大光伏组
件企业,长期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组件业务方面,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组件技术、市场方面的积累,结合上游
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的协同优势,已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规模化组件业务体系,面向全球集中式、分布式等
各类型客户提供优质通威组件产品,产品已覆盖国内主要央国企发电集团及海外7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客户。
在综合应用端,公司聚焦规模化“渔光一体”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生态养
殖+绿色能源的“渔光一体”模式,加强产业协同发展。通过筛选优质水面资源,并以确保电力消纳为前提
,探索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不断推动“渔光一体”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为公司、养殖户及其
他合作方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饲料行业
饲料业作为衔接种植业、养殖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等多个行业的枢纽产业,不仅是现代养殖业持续发展的
物质基石,还在为人类提供丰富且高质量营养来源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高
速增长,我国饲料行业已形成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产业结构,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之一,饲料总产量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据饲喂动物不同,当前我国饲料产业主要分为以猪、禽为主
的畜禽饲料,以鱼、虾、蟹等为主的水产饲料,以牛、羊为主的反刍饲料,以及宠物饲料和其他饲料。其中
,畜禽饲料约占饲料总产量的80%以上,其产品差异性相对较小,饲料养殖一体化程度更高,商品饲料竞争
日趋激烈;水产饲料占饲料总产量约8%左右,因其养殖规模化程度相对低、养殖品种更为多样,市场区域特
点更为明显,差异化竞争空间相对更大。但总体而言,伴随着下游养殖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对饲料企业
在原料采购、配方研发、生产管控、技术服务等各方面不断提出更高要求,我国饲料行业已从以量为主的高
速增长阶段逐步进入到以质为主的整合提升阶段,并凭借先发优势逐步向海外市场扩张,企业集团化趋势与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重回增长趋势,不同料种增速有所差异,但饲料价格总体下降。根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4,807万吨、3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6.9%,浓缩饲料产量为614万吨
,同比下降1.5%。分品种来看,猪饲料及禽饲料受益于生猪及家禽存栏总量上升而产量同比增长,水产饲料
在水产品养殖行情回暖拉动下产量有所修复,反刍饲料由于行情低迷产量出现下降。同时,2025年上半年饲
料主要原料如豆粕、鱼粉等价格虽受贸易政策、供需阶段性波动等因素影响出现大幅波动,但在总体供应宽
松的背景下呈现价格回落趋势,受此影响,报告期内饲料总体出厂价格呈现出同比下降态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饲料行业加大技术创新,藻类、昆虫蛋白等新型饲料原料持续
突破,减粮替代技术深度落地,产业数字化应用不断普及,中国饲料企业出海及并购也持续加速,在东南亚
、非洲等区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随着行业发展格局愈发成熟,优质头部企业凭借全球化供应链布局、技
术研发及成本管控能力、市场渠道及品牌等先发优势,市场份额仍将继续提升。
2.光伏行业
光伏产业是以光生伏特效应为基础,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绿色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
新能源产业。目前,光伏度电成本在全球多数地区已经低于煤电,并仍在持续下降,在经济效应推动下,当
前光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机电源,并预计将在2025年底超过煤电,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装机电源
。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十余年的追赶与超越,目前已实现全球引领,中国光伏产品全球市占率超过80%,国内
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在今年5月突破1TW,相当于48座三峡电站的装机总和,也标志着我国成为首个进入TW级光
伏市场的国家。展望未来,在全球“双碳”目标及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光伏作为技术与经济优越性最突出的
电力来源,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正基于光伏产业确定性的广阔前景,过去几年光伏行业集中
吸引了大量产业内外投资,产能的集中释放导致光伏行业目前面临阶段性严峻的供需失衡矛盾,产品价格大
幅下降,甚至全面跌破行业成本,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2025年上半年以来,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继续维持较快增长。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在市场化电价机制政策带
来的抢装潮,以及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指导意见等因素推动下,同比大幅增长107%,达到212.21GW,其中分
布式光伏成为装机增长主力,集中式电站增速略有放缓。欧洲市场增速虽略有放缓,但在能源安全因素推动
下加速淘汰煤电,光伏仍是主要替代能源,德国、西北欧、东欧等市场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新兴市场如非洲
、东南亚已成为光伏装机新的增长极,持续推动全球装机规模增长。
但截至报告期末,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仍未得到充分解决,各环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点,根据
InfoLinkConsulting数据,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品均价分别较年初降幅约10%、20%、15%、2%,行
业主要企业均仍处于亏损状态。产业相关各方已充分意识到光伏行业面临的阵痛,并采取政策引导、行业自
律、产能整合等多种方式持续探索解决之道,并逐步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光伏制造
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从多个层面提升光伏行业门槛;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提
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和企业行为,引导市场从同质化低效能竞争转向高质量高水平竞争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报告期内,行业主要企业主动控产减产,各环节开工率同比显著下降,产业
并购、整合作为解决供需矛盾的重要方式也在持续推进中。另一方面,优质企业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促进
技术升级,其中TOPCon、HJT、xBC等电池技术路线并行推动P型产能加速退出,TOPCon技术仍占据市场主流
,市占率不断巩固提升,优质企业提质增效工作显著,有望实现差异化发展。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阳台
光伏、沙漠光伏、光伏制氢等新型应用场景进一步打开行业增量空间,未来光伏行业将逐步回到高质量发展
轨道,优质企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公司市场地位
农牧方面,公司聚焦饲料业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300万吨,生产、销售网络
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及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是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企业及重要的畜禽
饲料生产企业。其中,水产饲料作为公司核心产品,产销量多年来位居行业前列。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
点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5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享有“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等多项荣誉。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全面、高效的服务,公司品牌享誉行业和市场。
光伏方面,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组件年产能超90GW,产
品成本、质量、效率世界领先,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截至目前,公司高纯晶硅产量连续
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占率约30%;作为专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电池出货量持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InfoLinkConsulting统计),并成为行业首家电池出货量累计超过300GW的企业。公司组件业务起步较晚
,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发展至今,年出货量已进入全球前五,客户覆盖国内主要央国企发电集团及海
外多个国家。在各业务齐头并进,协同发展推动下,公司产业链优势不断巩固,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持续为全球碳中和贡献通威力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矛盾尚未显著改善,虽各方已通过多种方
式探索解决途径,但仍需时间。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点,主要企业仍持续亏损。受此影
响,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49.55亿
元。虽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报告期内公司各项核心业务仍维持稳健经营,其中光伏业务持续保持多个环
节核心竞争优势,饲料业务稳定为公司贡献业绩,公司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技术研发持续突破,为公司未
来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饲料及产业链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饲料及产业链业务坚持“质量方针”不动摇,实现经营平稳发展,持续为公司贡献
稳定的利润及现金流,并在通威好产品推广及优质客户深度开发、饲料原料全球化渠道夯实、生产提质降本
增效、前沿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诸多成绩,进一步巩固公司作为全球饲料领先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市场开拓方面,上半年公司准确把握下游养殖行情将逐步回暖的市场机遇,继续践行通威“好产品年
”营销战略,通过产品数据对标、主场营销活动、养殖效果比赛等方式,从技术深度、产品高度和用户温度
三个角度持续向客户彰显公司产品价值。同时,公司上半年成立“万户俱乐部”,重点聚焦规模客户和核心
市场开发,构建包括产品服务、融资方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高管直连的系统化合作方案,并高频开展
主场营销活动1210场,覆盖超1.7万人次,实现优质新客户显著增长。在原料采购方面,上半年面对国际贸
易形势的风云变幻,公司采购团队充分发挥集团采购优势,积极主动应对,实现原料品质、采购成本、供应
保障目标全面达成,综合预算成本准确率98.4%,战略直采率82%,并联合其他大型集团突破性实现阿根廷豆
粕直采进口,进一步扩充公司全球采购渠道,提升公司原料竞争力。在生产方面,上半年公司继续推动“提
质、降本、增效”重点工作,实现人均产量提升8.4%、车间设备耗用下降10%、单产电耗、汽耗也进一步改
善,持续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行业生产标杆。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一直坚持“研发经费上不封顶”原则,
持续夯实公司技术竞争优势,上半年公司饲料业务板块参与制订及修订4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数量远
超同行,并形成“技术专利化”到“专利标准化”闭环,充分体现公司在农牧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食品业务继续稳健发展,罗非鱼美国市场出口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国内聚焦川渝核心市
场,进一步巩固现有知名高端商超渠道,并通过社交新媒体矩阵提升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在罗非鱼、生猪
、家禽等主要原料价格同比显著下滑的基础上,实现销量、销售收入逆势上扬,净利润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二)光伏新能源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在政策及市场波动、技术演化、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复杂因素中经历深刻变革
,呈现出短期抢装热潮与长期产能出清并存、多种技术路线深度竞赛、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复杂态势,行业
主产业链仍持续亏损,但在困难的行业形势中各方已逐步开始孕育潜在破局方向。面对报告期内行业严峻的
经营形势,公司上下一心、主动应对,积极响应行业自律,全面严控财务风险,动态调整经营策略,持续投
入技术研发,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力领先优势,为公司穿越产业周期,引领行业发展巩固信心。
1、高度重视财务安全,业务经营指标行业领先,保障公司稳健穿越产业周期
面对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带来的经营阵痛,公司自去年以来提出“戒骄戒躁,穿越寒冬”,持续向
内发力,严控财务风险,精益管理继续完善,各环节业务经营指标进一步改善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
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总计约332.29亿元,能有效满足公司资金周转需求,同时公司储备了丰富的融
资工具,银行授信充裕,在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面均保持高度畅通,充分保障公司流动性安全的同
时,还具备融资利率与期限等各方面的显著优势。业务经营方面,在多晶硅环节,报告期内公司N型出货比
例达90%以上,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内,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同时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N型料体金属
降至0.1ppbw以内,表金属降低至0.2ppbw以内,显著领先行业。电池环节,公司继续深挖降本增效潜力,产
品A级率、转换效率、非硅成本等关键竞争力指标行业领先,并重点围绕新技术的规模化量产进行研发攻关
,推出的TNC2.0组件产品最高功率突破645W(210R版型)。组件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产品A级率和碎片
率等生产指标行业领先并进一步优化,单W非电池成本实现同比下降11%,期间费用同比下降31%。
2、海内外市场渠道不断突破,重点客户紧密合作,业务环节市场地位持续稳固
在行业供需矛盾持续凸显,企业市场压力愈发显著的背景下,报告期内公司凭借生产经营各方面的综合
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海内外市场渠道,持续加强重点客户合作,主要业务环节市场地位持续稳固。2025年
上半年,公司实现多晶硅销售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电池销量49.89GW,继续保持
全球第一,并实现累计出货量突破300GW,持续刷新全球电池片销售纪录;组件销售24.52GW,其中国内分布
式出货继续保持国内第一,集中式延续与主要电力央国企客户的良好合作,接连中标大唐电力、三峡集团、
中核集团、国华电力、中石油等客户的集采项目,并与相关重点客户共同探索“风光水储一体化”、“源网
荷储协同”等示范项目。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上半年销量5.08GW,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已在波兰、罗马尼
亚、匈牙利等市场取得领先优势,并实现如首个EEC148MW溯源项目订单交付、首单TNC2.0G12R66双玻订单交
付等突破性成果。
3、技术研发投入不遗余力,多种路线齐头并进,持续巩固公司长期竞争力
公司长期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总投资28.82亿元的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自去年年中投入运营以来,精
准把控前沿技术发展,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晶硅叠层等主流技术,在TNC、THC、TBC电池及
组件,铜互连金属化、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新型光伏组件等领域成果丰硕。报告期内,全球创新研发中
心启动HTBC电池中试线建设及叠层试验线建设,扩建光伏检测中心并获得TüV莱茵、TüV南德、TüV北德三
大权威机构CTF2目击实验室认证及CNAS扩项认证,进一步助力公司研发实力再攀新高。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光伏板块已共计获得授权专利数量3069件。
在研发成果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重磅推出TNC2.0组件,在通威自主研发的908(0BB)技术、TPE技术、P
olyTech、钢网印刷四大技术助益下,有效减小遮光面积的同时,内应力更小,电池隐裂风险下降30%,双面
率提升至85%,组件功率提升25W,实现了产品性能的全面提升。2384*1303mm标准尺寸的通威TNC-G12组件功
率达到778.5W,较目前市场同版型量产主流功率提高约60W,转换效率达25.06%,再次刷新了TOPCon组件效
率和功率纪录。HJT方面,报告期内公司1GW中试线量产HJT组件批次平均功率超过755W。同时,经国际权威
认证机构TüV测试,报告期内公司2384*1303mm标准组件尺寸THC-G12异质结组件最高功率达到790.8W,全面
积组件效率达到25.46%,是目前权威第三方测试的晶硅组件全面积效率的最高值。xBC方面,报告期内公司N
型TBC电池研发批次效率达到26.87%,0BB-TBC组件功率达到665.7W,并储备了低成本差异化TBC技术路线,
将在下半年进行中试开发。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领域持续以“面向量产”为根本目标
进行研发,攻克了钙钛矿的两步法均质化成膜难题,开发创新的界面精细修饰技术,不断释放叠层电池的效
率潜能,叠层电池效率已达34.69%。
4、“渔光一体”电站业务稳健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逐步落地,助力公司能源降本增效持续
优化
报告期内,依托公司“绿色能源”及“绿色农业”双主业协同发展优势,公司持续聚焦契合我国能源转
型与乡村振兴的“渔光一体”光伏电站项目开发与建设,完成新增并网规模112.76MW,累计并网装机规模达
4.79GW,上半年结算电量23.49亿度,实现碳减排126.04万吨。
与此同时,依托自身在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和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产业资源,公司加快打造“风光储源
网荷储一体化”新模式,继续提升产品绿色智造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携手央企华能集团及华电集团,为公
司内蒙古高纯晶硅与工业硅项目供应绿色电力,其中内蒙硅能源一期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配套的风光绿电与
储能项目已建成并网,内蒙绿色基材一期12万吨工业硅项目配套的风光绿电及储能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将
于下半年实现并网发电。两大项目的推进落成将为行业百万千瓦级绿色供电项目央民企合作典范,切实推动
公司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绿电使用率,进一步实现能源降本增效。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在战略规划与执行、技术研发、生产规模、成本控制、品质与品牌、“渔光一体”商业模式、企业
文化等方面拥有核心竞争优势。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