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477 杭萧钢构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多高层钢结构、轻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建材产品。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业(行业) 74.69亿 93.99 11.38亿 90.50 15.24
服务业(行业) 2.24亿 2.82 3181.54万 2.53 14.19
其他业务(行业) 1.40亿 1.77 8365.74万 6.65 59.63
工业(行业) 1.13亿 1.42 397.09万 0.32 3.51
─────────────────────────────────────────────────
多高层钢结构(产品) 46.19亿 58.12 7.35亿 58.43 15.91
轻钢结构(产品) 28.51亿 35.87 4.03亿 32.07 14.15
服务业(产品) 2.32亿 2.92 3730.51万 2.97 16.08
其他业务(产品) 1.40亿 1.77 8365.74万 6.65 59.63
建材产品(产品) 1.05亿 1.32 -150.87万 -0.12 -1.43
─────────────────────────────────────────────────
华东区(地区) 37.91亿 47.70 6.17亿 49.06 16.27
华中区(地区) 15.73亿 19.79 7910.89万 6.29 5.03
华北区(地区) 13.32亿 16.76 2.23亿 17.76 16.77
海外(地区) 5.39亿 6.78 1.35亿 10.73 25.05
西北区(地区) 3.88亿 4.88 8309.11万 6.61 21.44
西南区(地区) 1.72亿 2.17 3561.84万 2.83 20.69
其他业务(地区) 1.40亿 1.77 8365.74万 6.65 59.63
东北区(地区) 1266.47万 0.16 76.63万 0.06 6.0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行业) 56.24亿 115.80 4.67亿 66.04 8.31
其他(行业) 7.98亿 16.43 1988.18万 2.81 2.49
建材(行业) 9548.84万 1.97 -478.08万 -0.68 -5.01
分部间抵消(行业) -16.61亿 -34.19 -2914.81万 -4.12 1.76
─────────────────────────────────────────────────
多高层钢结构(产品) 30.20亿 62.18 6.50亿 91.88 21.53
轻钢结构(产品) 11.94亿 24.58 -9811.79万 -13.86 -8.22
服务业(产品) 4.32亿 8.90 1.18亿 16.66 27.29
建材产品(产品) 1.32亿 2.72 4573.32万 6.46 34.64
其他(产品) 7885.50万 1.62 -804.56万 -1.14 -10.20
─────────────────────────────────────────────────
华东区(地区) 24.89亿 51.25 3.32亿 46.88 13.33
中南区(地区) 11.10亿 22.86 1.47亿 20.82 13.27
华北区(地区) 6.90亿 14.21 1.03亿 14.48 14.85
海外(地区) 2.30亿 4.73 4640.48万 6.56 20.20
西北区(地区) 1.87亿 3.85 1599.84万 2.26 8.55
西南区(地区) 1.41亿 2.91 6279.71万 8.87 44.40
东北区(地区) 865.11万 0.18 90.92万 0.13 10.5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业(行业) 103.25亿 95.42 15.95亿 91.94 15.45
服务业(行业) 1.96亿 1.81 3217.87万 1.85 16.43
其他业务(行业) 1.73亿 1.59 9597.38万 5.53 55.62
工业(行业) 1.27亿 1.17 1179.70万 0.68 9.30
─────────────────────────────────────────────────
多高层钢结构(产品) 62.45亿 57.71 9.93亿 57.24 15.91
轻钢结构(产品) 40.80亿 37.71 6.02亿 34.70 14.76
服务业(产品) 1.96亿 1.81 3217.87万 1.85 16.43
其他业务(产品) 1.73亿 1.59 9597.38万 5.53 55.62
建材产品(产品) 1.27亿 1.17 1179.70万 0.68 9.30
─────────────────────────────────────────────────
华东区(地区) 50.90亿 47.04 8.74亿 50.34 17.16
华中区(地区) 21.53亿 19.90 1.05亿 6.07 4.90
华北区(地区) 17.87亿 16.52 2.92亿 16.85 16.36
海外(地区) 10.02亿 9.26 2.61亿 15.07 26.10
西北区(地区) 2.74亿 2.53 5746.55万 3.31 20.97
西南区(地区) 2.71亿 2.50 4797.15万 2.76 17.70
其他业务(地区) 1.73亿 1.59 9597.38万 5.53 55.62
东北区(地区) 7046.14万 0.65 98.19万 0.06 1.3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行业) 69.71亿 142.59 --- --- ---
其他 (行业) 9.65亿 19.74 --- --- ---
建材 (行业) 1.55亿 3.17 --- --- ---
分部间抵销 (行业) -32.02亿 -65.49 --- --- ---
─────────────────────────────────────────────────
多高层钢结构(产品) 30.76亿 62.91 --- --- ---
轻钢结构(产品) 14.66亿 29.99 --- --- ---
服务业(产品) 1.46亿 2.98 --- --- ---
其他(产品) 1.31亿 2.69 1582.37万 1.91 12.04
建材产品(产品) 6949.32万 1.42 --- --- ---
─────────────────────────────────────────────────
华东区(地区) 27.29亿 55.83 --- --- ---
中南区(地区) 7.91亿 16.17 --- --- ---
华北区(地区) 7.56亿 15.45 --- --- ---
海外(地区) 3.06亿 6.27 --- --- ---
西南区(地区) 1.35亿 2.76 --- --- ---
西北区(地区) 1.19亿 2.43 --- --- ---
东北区(地区) 5327.38万 1.0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9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95074.69│ 11.9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8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8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08432.57│ 13.8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与国内基建结构性调整的双重挑战,钢结构行业呈现“需求放缓、成本
承压”的特征。2024年是全国建筑业经历变革的一年,建筑行业在政策引导下朝着智能化、高质量、绿色化
方向发展。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秉持绿色建筑产业持续发展的初心,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稳
健发展钢构主业。
(一)主要指标
报告期,新签合同订单132.83亿元,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合计约5.88亿元;其中钢结构业务新签
合同订单130.69亿元,同比-11.4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47亿元,较上年同期-26.55%;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期末资产总额165.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0.76亿元。
(二)持续发挥主业优势,统筹产能协同发展
公司持续深耕钢结构主业传统优势,本报告期内签订了杭州萧山科技城公租房EPC项目、杭州萧山桥南
单元标准厂房EPC项目、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新建工程EPC项目、广州工控大湾区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
地施工总承包项目、美的华东创新总部一期施工总承包项目、深圳前湾十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承包项目、
大唐金华天然气发电施工总承包项目、北京华夏银行项目、蒙古炼油厂项目、印度信实电池厂项目、曹妃甸
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印度信实晶圆厂项目、蒙古国马克塔项目、杭州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嘉兴国际科技会展
中心项目、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项目、邻水县奥体中心建设项目、心脉医疗全球总部及创新产业化基地项目
、新加坡医院项目、钱塘高铁站项目等订单。
公司科学合理进行全国生产基地的布局,采取自投或增资控股的方式,已拥有二十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
司,基本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生产基地战略布局,并且坚持创新驱动,形成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总承
包+绿色建材+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五位一体的绿色建筑集成新模式。本报告期内,在“双碳”政策背景下
,公司将会进一步发挥全国各区域生产基地产能规模优势,科学合理组织产能协同,积极开拓国内外钢结构
市场。公司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势、品牌优势、资质优势、人才优势,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协同
发展,为更多客户订单提供充足的设计、生产、供货、履约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
(三)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际份额
多年来,公司已在亚、非、欧、拉美等各大洲留下了足迹,打造出了一系列地标性工程,包括德国法兰
克福空铁中心、卡塔尔多哈国际机场、冰岛国家音乐厅和会议中心、安哥拉安居工程、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
铜矿选厂、新加坡OUB办公楼、格鲁吉亚国际商贸广场、新加坡Mandai地铁站、马来西亚精英巴比伦、沙特I
noChem纯碱氯化钙项目、波多黎各会议中心、迪拜跑马场、印度爱莎SALAYA电厂、浦项墨西哥钢厂、越南永
兴电厂、格鲁吉亚青奥村酒店、蒙古ET等项目,一次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杭萧”品牌名片,用中国钢结构
企业的方案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近些年来,受益于“一带一路”项目加速落地及新兴市场基建需求释放,报告期内,公司牢牢把握国内
建筑行业出海的历史新机,进一步走出国门扬帆远航,实现全年新签海外订单14.61亿元,包括阿曼苏丹国
年产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目、HNNM印尼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建设项目、新加坡医
院项目、蒙古天空花园项目、马来西亚易高项目、马来西亚TIM2项目、蒙古马克塔项目、哥伦比亚波哥大地
铁项目、OST印尼OBI镍铁动力车间工程项目、印度信实集团晶圆厂项目、印度信实集团电池厂项目、蒙古炼
油厂项目、沙特红海酒店项目等。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承接更多优质海外项目。
(四)数字创新把握机遇,智能制造面向未来
2022年1月25日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
业深度融合”。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将“
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纳入了该目录,包含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建筑产业互
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等方向。
公司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历史机遇,着力打造钢结构产业聚能平台,在企业的自有产能扩张之
外,率先开始打造数字化的“产能调度”服务能力。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各控股公司的工厂使用,用
户数量超过千人,基本实现了工程项目及其项目钢构件的协同管理。该平台已取得6项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
,并被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三级政府列为重点推进的“工业互联网项目”,获评“2024省级重点工业互
联网平台”。
制造产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也是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公司注重技术工艺
的创新与改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线智能制造、TOC管理等“软硬结合”措施,推动精益生产、节
能降耗、绿色环保、产能提升。已累计完成19条智能生产线投产,进一步降低用工人数、工人劳动强度及生
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加速实现加工制造环节的规模化降本增效。通过工厂智能化改造升
级和协同制造管理系统应用,公司整体的产能和履约能力将逐步得到释放和提升。
公司创新研发绿色建筑“产业聚能平台”,以服务钢结构业务的合作商为纽带,公司基于钢结构业务所
形成集采交易数据,为万郡绿建供应链平台引入大量优质合格供方企业,深度融合建筑建材行业特点与互联
网信息技术,践行“互联网+绿色建筑”,以“自助下单”“实时竞拍”“实时竞价”和“招投标”四大交
易工具,实现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交易场景,助力传统建材企业融入“互联网+”趋势,实现从
供需双方对接、物料采购、设备供应、物流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本着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与发展绿色建筑的初心,对光伏产业进行探索。光伏产业属于多领域、高技
术、高门槛的新兴产业,本身具有较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截至报告期末,合特光电钙钛矿/晶硅薄膜叠
层电池中试线进度及工艺指标未达到预期。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国际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国内结构调整继续深化。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1万
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2.65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2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依旧稳固。
与此同时,受国内整体市场需求放缓及债务承压等影响,建筑行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全国建筑
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13.52万亿元,同比降低1.65%;新签合同额33.75万亿元,同比下降5.29%。
(一)建筑企业扬帆出海,海外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及双循环战略指导下,国内建筑业积极参与制造业出海浪潮,众多中国建
筑企业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向海外市场提供设计、建设、EPC及运维等服务。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方
面,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完成营业额
988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对外投资平稳发展。
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个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诉
求,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建设有望持续加强,为我国建筑企业创造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进一步
推动众多建筑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建筑企业凭借多年的工程技术积累与成本控制优势,已经在亚非
基建市场站稳脚跟,目前亚洲与非洲仍是我国基建出海业务的核心市场区域。此外,中国建筑企业在参与海
外项目建设过程中,在项目管理模式、材料设备认证等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升了国际化水平,增强了
中国建筑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二)智能制造重塑产业,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场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其实践路径是智能建
造。智能建造主要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融合,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人工
智能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提高建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推动建筑业向现代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
根据国家《“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未来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要求: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
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住建部于202
3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在建筑业板块,要持续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
型上下功夫,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24年
2月发布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该目录将“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纳入其中。我国
高度重视建筑业智能化发展,未来产业政策有望继续推动。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业务概述
公司成立于1985年,始终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为战略愿景,经过40年的发展,取
得了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和建筑行业(人防工程)专业甲级设计资质
,形成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总承包+绿色建材+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五位一体的绿色建筑集成新模
式。
(二)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
1、主营业务:钢结构专业总承包及EPC总承包
公司自创建以来,以钢结构专业承包和EPC总承包等模式,其加工生产的钢构件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大
型厂房、住宅、医院、学校、体育场馆、会展中心、高铁站、飞机场、道路桥梁等领域。主业合同以建筑类
型区分,分为“多高层钢结构建筑、轻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建筑、钢结构住宅”等4个大类。
在钢结构住宅方面,公司在行业内较早聚焦于钢结构住宅技术研发,对节材技术的开发,结构、墙板、
楼板体系的迭代创新以及保温防火一体化都做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钢结构住宅建设成
套技术体系,在杭州萧山的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包头大都城住宅群等项目上最早实现了应用,是全国
最早在较大规模的钢结构保障性住房群和商品房上的应用,是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于钢结构住宅的典范
。
2、汉林设计: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为优势的建筑设计
浙江汉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
质,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为核心,尤其在钢结构住宅、钢结构工业厂房、钢结构多高层建筑、大跨度空
间结构等工程类型的设计上,具有专业优势。
3、汉德邦建材:绿色装配式建筑的系统配套建材供应商
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业生产装配式建筑的楼承板和墙板产品,具
体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压型钢板等系列产品,并主导
参编了T/CECS1069-2022《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技术规程》和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图集。
汉德邦自主研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新一代产品“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简称CTD板),已获批4项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新型预制高性能超薄混凝土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能够承受湿混凝土、施工荷载,且
混凝土底模免拆卸,可直接进行装饰装修,颠覆了现浇楼板和叠合板的体系,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和综合造
价,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亚运会配套项目、保障性安置房项目、学校医院类建筑等。
4、万郡绿建:绿色建筑建材全产业链B2B交易平台
万郡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通过市场需求调研,自行投入研发互联网交易平台并形成相关技术,可通
过万郡绿建交易平台商品展示、自助下单、在线招投标、实时竞价、实时竞拍等功能为供需双方打造公开、
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可为供、需方企业的降本增效创造优质交易环境和管理、监控基础,打通上下游产
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
万郡绿建平台具有自主专利,平台采用先进、稳定的技术架构、安全可靠的数据处理能力,拥有线上交
易、风险控制等相关的知识产权20多项。平台包括门户、运营中心、数据中心、开放接口等模块,实现商城
商品展示、在线招投标、实时竞拍、实时竞价,可为区域政府和企业提供产业互联网、数字化交易及采购、
销售管理、过程监控等需求的平台实施服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深耕厚植行业优势,优质项目持续落地
作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自1985年创立至今,为推动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贡献
着自己的力量。公司专业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轻型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多高层
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钢结构住宅,数以万计的样板工程覆盖了40多个行业,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累计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行业奖项600余项。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和建筑行业(人防工程
)专业甲级设计资质,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先进企业”、2023年度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双百
”企业、中国钢结构协会卓越贡献奖、2024杭州市综合百强企业、2023年度经济发展功勋企业、2023年度突
出贡献企业等称号;丽水杭萧获评2023年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年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南杭
萧入选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兰考杭萧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亳州杭萧获评20
24年亳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杭萧钢构绿色建筑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浙江省2024年度省级重点工
业互联网平台;万郡绿建荣获2024杭州市数字经济百强企业、2024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称号。
报告期内,优质项目持续落地。绿地中心杭州之门项目、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项目、平凉市体育运
动公园项目、集成电路标准厂房项目、京东集团总部3号楼项目均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钢结构金奖;新国展二
期项目、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校园运行中心项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危房改建项目均获得
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精品工程奖;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项目分别荣获上海市建设工程金属结构特等级
工程奖和山东省钢结构金奖;南运河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项目荣获上海市建设工程金属结构特等级工程奖;济
南邦德激光项目荣获上海市金属结构优质工程奖;日照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德州金融科技广场项目荣获山
东省钢结构金奖;隆基光伏产业园组件项目荣获安徽省“皖钢杯”优质工程奖;格联新能源储能电池一期厂
房建设项目荣获广东省“粤钢奖”金奖。
公司凭借务实的作风、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深厚的钢结构制造与施工技术体系以及优质的产品质量,
打造优质项目标杆。未来公司将持续建设更多优质项目,增强项目管理能力,对项目安全质量实现更精确的
把控,同时重视钢结构技术创新应用,助力钢结构产业蓬勃发展。
(二)研发实力雄厚,保持技术领先性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以及工业
互联网研究院,并拥有美国钢结构协会AISC体系、欧盟EN1090、ISO3834欧盟焊接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
理体系、ISO10012AAA测量管理体系、新加坡SSSS认证、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等认证。
公司主编、参编了100多项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或标准,在装配式建筑体系、钢筋桁架楼承板、建筑
围护墙体、梁柱节点、构件形式、多高层钢结构住宅、防腐防火和施工工法、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先后荣
获了600余项国家专利成果。
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四川消防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并承担了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课题《高层建筑钢砼组
合结构开发及产业化》、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科研攻关课题《新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发与产业化》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课题《新型钢结构民用建筑设计与规模化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科
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等研发项目,为推动我国钢结构
建筑行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司致力于钢结构住宅体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独创性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配套的钢
结构住宅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项目管理等经验。2024年,公司及控股子公
司新授权专利共83件,其中包括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52项。目前公司仍在持续创新研发中,公司将持续
加大钢结构建筑体系及制造、施工、工艺的创新技术研究,在保持技术的行业领先性及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
,朝着建筑产业集成化、智能化、低碳化等方向提质升级。
(三)稳健布局强化产能链,业务版图全面覆盖
在整体行业生态上,公司是行业内率先实现辐射全国区域的钢构企业。工程项目天然有着地域属性强的
特征,而钢结构产品构件体积较大,经济运输半径一般在300-500公里范围内。公司通过科学规划战略布局
,在全国范围内共设立了18个钢结构制造加工基地,并配套建设5个建材生产基地,实现了生产能力的广泛
覆盖与高效协同。这一布局不仅有效打破了传统运输半径对工程项目辐射区域的束缚,还形成了业务辐射全
国区域的价格竞争优势,使得公司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确保对客户的履约承诺得以高效准时兑现。
依托全国范围内精心规划与广泛布局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公司的业务营销网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与广度,不仅覆盖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更深入渗透至地方市场,与当地经济发展、地方建设需求紧密融合
,深入当地市场的布局策略,使得公司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地域性工程项目的需求特点,量身定制符合当地
特色的钢结构解决方案,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与好评。
(四)数智化浪潮赋能前行,绿色建筑迈向高质量发展
住建部于2023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建筑业板块要持续在工业化、数字化
、绿色化转型上下功夫,强化科技驱动,组织筹建新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数字住建”落地实施。
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顺利建设,推动产业链供给侧数字化改造、优化,以数字化新技术赋能提升生产
力,公司与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共建了绿色智能建筑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实质性的
产学研落地合作。公司以钢结构大数据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化指导思想,以经营管理数字化为建设核心目标,
以制造环节数字化为重要抓手,打造以数据为引擎的“未来工厂”协同制造平台,实现域内钢结构分布式共
享化制造。通过BIM、感联知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将设计、采购、制造、运输、项目现场
管理等全流程数据纳入其中,实现数智化协同管理。
公司持续推动信息化管理平台、智能制造和全产业链B2B交易平台的发展。在信息化智能制造领域,公
司拥有19条智能生产线,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场景应用,将BIM技术与协同管理平台相结合,在2024年被
评为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拓展了“智能+”,以智能为主攻方向,加快企业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转型,提升发展质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报告期内,多巴哥亚拿雷-罗宾逊国际机场项目、
上海金沙江支路200号地块项目、苏州恒泰地块项目、诸暨篮球中心项目、杭州滨江区智造供给小镇工业综
合体项目、年产800套视觉检测设备及生产研发中心项目、华师大二中普陀校区新建工程等项目在BIM领域斩
获诸多奖项。
在B2B板块,公司践行“互联网+绿色建筑”,子公司万郡绿建多年来通过市场需求调研,自行投入研发
互联网交易平台并形成相关技术,可实现交易平台自助下单、在线招投标、实时竞价、实时竞拍等功能为供
需双方打造公开、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可为区域政府和企业提供
产业互联网、数字化交易及采购、销售管理、过程监控等需求的平台实施服务。2024年,“互联网+绿色建
筑”集成服务平台获评2024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万郡绿建荣获2023年度“绿色建筑+互联网”行业
数字化最佳服务商、2023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十大领军企业、2023年度建筑行业互联网服务领航企业
、2024年杭州市数字经济百强企业等多个称号奖项。
作为绿色建筑产业忠实的推动者,公司将继续发挥力量,践行国家“双碳”承诺,推动行业结构转型,
让建筑行业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企业共建共享数字经济带来的快捷、便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55%;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中国钢结构行业仍呈现竞争格局,但头部企业通过产能优势、技术更新、品牌效应、规模化生
产和智能化转型,应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因成本压力、政策、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加速退出,行业
进入整合期。
从建筑行业来看,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与变革。传统房屋建设项目
规模有所缩减,而新兴产业、国产替代的高科技产业、城市更新项目以及海外市场等正逐步增长。与此同时
,随着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正从过去的大规模扩张
阶段,向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运营方向转型升级。
1、“一带一路”重要性凸显,建筑企业加快出海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