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亨通光电(60048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487 亨通光电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综合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584.69亿 97.47 77.26亿 97.50 13.21 服务业(行业) 9.86亿 1.64 1.89亿 2.39 19.19 其他业务(行业) 5.30亿 0.88 860.61万 0.11 1.62 ───────────────────────────────────────────────── 智能电网(产品) 221.84亿 36.98 27.90亿 35.21 12.58 铜导体(产品) 150.07亿 25.02 1.73亿 2.18 1.15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产品) 67.66亿 11.28 8.98亿 11.33 13.27 光通信(产品) 65.62亿 10.94 16.80亿 21.20 25.59 海洋能源与通信(产品) 57.38亿 9.57 19.24亿 24.28 33.53 其他(产品) 37.27亿 6.21 4.59亿 5.80 12.33 ───────────────────────────────────────────────── 境内(地区) 481.33亿 80.24 63.94亿 80.70 13.28 境外(地区) 113.21亿 18.87 15.21亿 19.19 13.43 其他业务(地区) 5.30亿 0.88 860.61万 0.11 1.62 ───────────────────────────────────────────────── 直销(销售模式) 594.54亿 99.12 79.15亿 99.89 13.3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30亿 0.88 860.61万 0.11 1.6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449.77亿 94.45 69.47亿 95.32 15.45 服务业(行业) 19.62亿 4.12 2.77亿 3.80 14.11 其他业务(行业) 6.83亿 1.43 6431.84万 0.88 9.42 ───────────────────────────────────────────────── 智能电网(产品) 193.44亿 40.62 26.25亿 36.02 13.57 铜导体(产品) 99.42亿 20.88 2.29亿 3.14 2.31 光通信(产品) 73.69亿 15.47 21.64亿 29.68 29.36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产品) 57.28亿 12.03 8.67亿 11.89 15.13 海洋能源与通信(产品) 33.83亿 7.10 11.10亿 15.23 32.81 其他(产品) 18.54亿 3.89 2.94亿 4.03 15.84 ───────────────────────────────────────────────── 境内(地区) 387.86亿 81.45 62.38亿 85.59 16.08 境外(地区) 81.53亿 17.12 9.86亿 13.53 12.10 其他业务(地区) 6.83亿 1.43 6431.84万 0.88 9.42 ───────────────────────────────────────────────── 直销(销售模式) 469.39亿 98.57 72.24亿 99.12 15.3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83亿 1.43 6431.84万 0.88 9.42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409.98亿 88.24 58.28亿 88.51 14.22 服务业(行业) 51.34亿 11.05 7.04亿 10.69 13.71 其他(补充)(行业) 3.32亿 0.71 5253.07万 0.80 15.84 ───────────────────────────────────────────────── 智能电网(产品) 194.26亿 41.81 25.83亿 39.54 13.30 铜导体(产品) 80.93亿 17.42 9717.64万 1.49 1.20 光通信(产品) 75.60亿 16.27 15.19亿 23.25 20.09 海洋能源与通信(产品) 50.54亿 10.88 16.86亿 25.81 33.36 其他(产品) 30.14亿 6.49 2.39亿 3.65 7.91 工业智能(产品) 29.85亿 6.42 4.08亿 6.25 13.68 其他(补充)(产品) 3.32亿 0.71 5253.07万 --- 15.84 ───────────────────────────────────────────────── 境内(地区) 389.89亿 83.91 55.35亿 84.06 14.20 境外(地区) 71.44亿 15.37 9.97亿 15.14 13.96 其他(补充)(地区) 3.32亿 0.71 5253.07万 0.80 15.84 ───────────────────────────────────────────────── 直销(销售模式) 461.32亿 99.29 65.32亿 99.20 14.16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32亿 0.71 5253.07万 0.80 15.84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69.74亿 89.59 55.27亿 84.53 14.95 服务业(行业) 39.71亿 9.62 10.12亿 15.47 25.48 其他(补充)(行业) 3.26亿 0.79 4461.84万 --- 13.69 ───────────────────────────────────────────────── 智能电网(产品) 169.95亿 41.18 22.66亿 34.42 13.34 铜导体(产品) 68.46亿 16.59 7188.40万 1.09 1.05 光通信(产品) 62.52亿 15.15 9.51亿 14.44 15.21 海洋能源与通信(产品) 57.52亿 13.94 27.10亿 41.16 47.11 工业智能(产品) 30.23亿 7.32 4.43亿 6.73 14.65 其他(产品) 20.78亿 5.03 9723.51万 1.48 4.68 其他(补充)(产品) 3.26亿 0.79 4461.84万 0.68 13.69 ───────────────────────────────────────────────── 内销收入(地区) 349.94亿 84.79 59.60亿 90.53 17.03 外销收入(地区) 59.52亿 14.42 5.79亿 8.79 9.73 其他(补充)(地区) 3.26亿 0.79 4461.84万 0.68 13.69 ───────────────────────────────────────────────── 直销(销售模式) 409.45亿 99.21 65.39亿 99.32 15.97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26亿 0.79 4461.84万 0.68 13.6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1.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9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014906.27│ 16.9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45.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9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450599.00│ 28.9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创立于1993年,始终专注于在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行业领先的光通信、智能 电网、工业与新能源智能、海洋能源、海洋通信等产品与解决方案,具备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 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通过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能源互联解决 方案服务商,是深海科技的典型代表。 (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如下: 1、通信网络业务 公司聚焦新一代通信产业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集成能力,充分发挥新一 代绿色光纤预制棒自主技术及成本优势,打通“光棒-光纤-光缆-光器件”光通信全产业链生态,真正实现 了光纤通信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夯实了数字化转型的底座;集“产品-服务-运营”于一身,持续提升通信网 络业务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通信网络产品与运营服务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积极拓展海洋通信,聚焦工业通 信、全光网络互联等领域,布局新一代光纤通信,以支持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互联建设;为客户提供更有价 值的产品与服务,共同创造万物互联、开启万物智联的新时代。 2、能源互联业务 公司聚力打造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与市场整合,持续加大特高压输电装备 、直流输电装备、海上风电、海洋油气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并以高端核心产品和装备为龙头,以系统成 套解决方案和工程总包为两翼,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打造能源互联产业全价 值链体系。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得益于国家海洋战略加速推进,公司紧抓海洋产业发展机遇,在通信网 络和能源互联业务基础上,围绕海洋电力传输、海底网络通信与海洋装备、海洋工程等领域,紧紧把握海洋 经济开发机遇期,不断加强对海洋产业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致力打造国际一流海洋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 务商与全球跨洋通信系统集成业务领导者。 (二)2025年上半年,公司所属行业情况和发展趋势如下: 1.光通信行业 (1)光通信行业发展状况 202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电信业务量收入保持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 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9055亿元,同比增长1%。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同比增长9.9%。今年以来,5G新通话、直播短 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数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移动用 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 G+工业互联网”项目。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报告提出 ,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 集群;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5G/6G通信、数 据中心等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未来国家对科技产业更多的政策支 持,配套的光通信行业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2025年1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 设指引》提出,推进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协同,建设高速数据传输网。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 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创新。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400G/800G高带 宽全光连接,引导电信运营商等提升“公共传输通道”效能,推进算网深度融合。 当前新一轮AI(人工智能)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生成式大型语言模型(LargeLanguag eModel)带来AI发展拉动算力需求不断增长。 2025年,三大运营商预计资本开支2898亿元。在三大运营商2025年的资本开支计划中,算力方向的开支 是较大的增长点。中国移动规划算力投资373亿元,在资本开支中的占比提升至25%。其中,对于推理资源将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在算力方面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22%。中国联通算力规划投 资同比增长28%,此外,中国联通为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作了特别预算安排。 2025年2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成为国内首个获三大电信 巨头支持的国产AI大模型,有望带动运营商的算力、云计算业务与智算业务发展。 (2)光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1)“东数西算”工程持续推进,打开通信行业发展空间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 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商及产业链企业发展新型算力网络,加快建设跨区域、多层 次算力高速直连网络,积极推进算网深度融合,加快算网协同编排调度、算力池化和应用跨架构部署、SRv6 、智能无损网络、400G/800G、全闪存储、全光网络等先进技术部署应用。 2024年7月,国家数据局指出,截至2024年3月底,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 架,整体上架率超过62%,比2022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的要求 。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 电占比超过80%,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400G/800G高带宽全光连接。 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筑牢数字基础设施 底座。统筹“东数西算”工程与城市算力建设,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推动建设国家 数据基础设施。 2025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 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随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逐步实施推进,三大运营商投资将侧重于传输网和东数西算工程。光纤光缆作为 东西数据的传输通道,将持续受益于东数西算带来的数据增长,带动光纤光缆行业需求向好。 2)5G网络建设加速、千兆宽带渗透率提升,万兆光网部署启动,有力促进光网络发展 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全 面部署千兆光纤网络。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26个5G基站,5G用户普及率达到56%,千兆宽带用户达到6000 万等具体指标。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下达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首批11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 份超过100个中小城市,加快推进5G和千兆光网等基础网络建设。光纤光缆作为光通信网络的重要传输通道 ,其性能对网络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下一代大容量高速率光传输系统的发展要求下,新型光纤光缆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宽带边疆”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 5年底,边疆地区县城、乡镇驻地实现5G和千兆光网通达;到2027年底,边疆地区行政村、边境管理及贸易 机构通5G网络比例达到95%以上,内海、领海等海域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 2025年上半年,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占比 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将增加光纤需求量,为光纤市场发展迎来增量驱动。 2025年上半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稳步增长,千兆用户数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6月末,三家基础 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426万户。其中,1000Mbps及以上接入 速率的用户达2.2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15万户,占总用户数的3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2.1个百分点。 2025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底,完成万兆光网 在小区、工厂、园区三大场景的试点应用,重点部署50G-PON超宽光接入、FTTH/FTTR与第7代无线局域网协 同、高速大容量光传输、光网络与人工智能融合等关键技术,有序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逐步走向部署应 用。 当前,云游戏、XR/元宇宙、高精度工业质检等新业务新应用不断涌现,对光网络提出了更大带宽、更 低时延、更高可靠的需求,亟需加快推动千兆光网向万兆光网演进。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开展了万兆光 网的应用探索工作。如北京、上海发布推动万兆光网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江苏启动了“万兆园区”建 设工作。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计划通过8个月的建设期,到2025年底,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6 个城市的168个小区、工厂和园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实施万兆光网技术部署和应用,为规模部署奠定基 础。 3)AI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激增多模光纤、空芯光纤等低损耗光纤用量有望快速提升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数据中心对数据传输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全球互联网云厂持续加大资本开 支。AI数据中心的增长对AI算力中心具有拉动作用,其存储的AI数据量指数级增加,直接驱动算力中心向更 大规模、更高性能升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预计从2023年起的未来五年内,全球年均算力规模将 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 美国科技巨头财报显示,AI数据中心的投资和运营已成为其核心战略之一,2024年AI数据中心资本支出 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二季度最新财报显示,AI驱动业绩增长显著,四大北美互联网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 指引再次上调,统计数据显示,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四家公司,预计今年将在数据中心等AI基建上投 入超3500亿美元,2026年将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四大互联网云厂2025年资本开支合计预计超过5000亿人民 币。 为了应对高速增长的算力水平,全球各地区各厂商均加速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速度。根据科智咨询数据显 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实现大幅跃升,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同 时,根据科智咨询预测,2025-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规模将持续增长,每年都保持双位数增速,到2027年将 达到1632.5亿美元。 英国某知名分析机构指出,随着运营商重点增加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投资。多模光纤在数据中 心、G.654.E光缆在长途干线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低损耗光纤连接作为AI数据中心的关键基础设施,能够有效支持大规模数据传输和高速计算任务。 为了满足AI和未来工作负载的要求,微软正在部署新一代空芯光纤,利用空气作为光纤的导光介质,能 够将传输速度提高47%。微软在2022年12月收购了英国Lumenisity公司。2024年11月,微软宣称未来24个月 计划部署15000公里的空芯光纤,用于AI大模型和数据中心连接,扩大网络容量和算力。 今年以来,空芯光纤开始逐渐走向商用。2025年5月,中国移动分公司启动混合光缆采购,包含G.652D 及空芯光纤共38皮长公里;2025年6月,中国电信分公司混合光缆采购,同样包含空芯光纤,而里程长度相 较中国移动5月的采购增长超过4倍。 2025年7月,中国移动在广东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此次首条商用线路的开通,实现 了我国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反谐振空芯光纤从技术原型到实际应用的跨越。 空芯光纤在金融高频交易、分布式智算中心等时延敏感场景,IDC互联、海底光缆等大容量长距离传输 场景,工业与医疗激光、量子通信等高功率特殊场景中应用广阔。据QYResearch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空芯 光纤市场规模将达1.05亿美元,七年CAGR约7.5%。 此外,市场预计到2029年,全球高密度光纤连接器(MPO)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8亿美元激增至61亿 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这一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AI数据中心对高带宽的巨大需求。多模光纤为MPO 跳线主要成本项,有望充分受益。 4)海外市场拉动,全球光通信市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各国不断强化对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欧洲、亚洲、东南亚、非洲 、拉美等各海外主要目标市场区域对光纤光缆的需求快速增长,光纤光缆海外市场持续放量。市场调研机构 Omdia预测,全球固网宽带用户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7.9亿,年均增长率为3.8% 。 根据FTTH欧洲理事会的报告,到2028年欧盟27国加上英国的FTTH/B用户数将达1.37亿,家庭覆盖数将达 2.11亿户;欧盟39国FTTH/B用户数将达1.96亿户,家庭覆盖数将达3.08亿户。 目前,欧美地区政府及运营商正加大布局5G固网建设,欧美已进入光纤入户加速渗透的阶段。Telefoni ca计划在未来将其在英国的合资运营商网络升级为光纤到户;德国电信宣布力争在2024年实现1000万家庭光 纤入户;沃达丰拟向德国光纤合资企业投资100亿欧元,用以建立FTTH网络。美洲方面,受益于光纤到户能 带动ARPU值提升,AT&T和Lumen大力发展FTTH,AT&T预计2025年将满足3000万户的光纤覆盖能力。 根据英国某知名分析机构预测,全球光缆需求将在2023年至2027年间以约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 27年底将超过6.5亿芯公里。ReportsandData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光纤市场规模将达到111.8亿美 元,在预测期间实现9.3%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 海外市场对光纤光缆的需求促进我国光纤光缆产品的出口。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棒纤缆 累计出口21.02万吨,同比增长4.81%。其中,光棒出口总量0.12万吨,同比增长64.16%;光缆出口总量19.0 7万吨,同比增长1.87%;光纤出口总量1.83万吨,同比增长45.15%。 5)互联网厂商开支增长提振光模块市场景气度,DeepSeek等AI模型将催生光通信需求 2023年,ChatGPT开启通用AI序幕,随着国内外厂商相继布局和发布ChatGPT类似生成式大型语言模型, 通信/算力基础设施将迎爆发,光模块、光纤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器件,需求增速或将迎来提升。 近两年,大模型不断进化。国内来看,2024年底豆包全面铺开、2025年初Deepseek大幅降本;全球来看 ,OpenAI、Google等新模型层出不穷,AIGC底层大模型正在快速迭代。 同时,DeepSeek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成本,模型开源进一步降低了AI应用 开发与部署门槛,极大拓展了AI的应用场景,加上各大厂商纷纷宣布接入,导致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爆发。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称,光收发模块作为数据中心互连的关键组件,将受惠于高速数 据传输的需求。未来AI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都需要大量的高速光收发模块,这些模块负责将电信号转换 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再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3年400Gbps以上的光收发模块全球出货量为640万 个,2024年约2,040万个,预估至2025年将超过3,190万个,年增长率达56.5%。 高盛预计,2025年、2026年800G光模块销量将分别达到1990万和3350万单位,较此前预测分别上调10% 和58%;市场规模方面,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光模块市场总值预计分别达到127.3亿和193.7亿美元,同比增 长60%和52%。 在低功耗/低成本/小体积等核心诉求下,CPO(光电共封装)、硅光等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将成为低功 耗低成本高能效的选项。从产业内部技术迭代周期看,硅光方案逐渐成熟,即将进入规模化商业阶段。Ligh tCounting预计,2021-2026年硅光方案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0年硅光市场规模大约在20亿美元左右,预计 到2026年硅光市场规模将接近80亿美元,硅光市场份额有望从25%提升至50%以上。 此外,2025年开年,CPO(光电共封装)技术及其解决方案成为资本市场热点之一。包括台积电、英特 尔、Marvell、博通等主流芯片厂商均已布局CPO领域。 咨询机构LightCounting认为,CPO出货量预计将从800G和1.6T端口开始,于2024至2025年开始商用,20 26至2027年开始规模上量。全球CPO端口的销售量将从2023年的5万增长到2027年的450万,4年提升90倍。 据《2025年中国CPO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预测,到2033年,全球CPO市场规模将达到 26亿美元。 6)数据中心液冷方案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和计算需求的日益增加,数据中心面临最突出的便是散热问题。凭借低能耗、 高散热、低噪声、低TCO(总拥有成本)等显著优势,液冷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数据中心散热难题的“绿色革 命”新方案。 2023年6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发布了《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 书》,按照计划,2025年起,运营商50%以上的新建数据中心将应用液冷技术。 2024年3月,《上海市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算力浦江”智算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 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新建智算中心液冷机柜数量占比超50%。 根据中研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中国占比达35%。预计2025年全球液冷 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除以英伟达Blackwell为架构的液冷机柜为代表外,谷歌、微软、Meta、华为、 阿里等国内外云厂商均引入液冷技术方案。 2.能源互联行业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逐步实施,我国已经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多能互补微电网建设、新型电力市场 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成果,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智能电网行业发展,行业迎来 重大发展机遇。 (1)中国能源结构变化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电网投资有望稳步增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约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中电 联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6%。 据《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以及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 导意见》,2020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电能占 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左右。电能将逐步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取代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主 导地位。 随着用电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将进一步拉动电网工程投资建设。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 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70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同比增长11.7%。国家电网、南方电网2025年的电网 总投资将超8250亿元。2025年1-6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 (2)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特高压成为投资重点方向 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 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不断增加,特高 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 十四五期间,预计特高压投资大规模全面重启,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根据国家电网规划,十四五期间 将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总投资或达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特高压建设投资的2800亿元,同 比上涨35.7%。 2025年7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有望为电网投资带来增量需求。券商研报数据显示,该项 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建设容量约6000-7000万千瓦。雅下水电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其输电最大 距离可能在2500-3000公里,约为三峡工程的2-3倍(约1300公里)。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期的收官之年, 特高压项目前期工作有望加速推进,并迎来核准开工高峰。中金预计,2025年有望核准“四直四交”,特高 压投资金额有望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速约34%。 (3)新型领域需求促进特种电缆发展 相对于普通线缆,特种线缆具有技术含量高、使用条件较严格、附加值高等特点,具有更优越的特定性 能。目前,轨道交通、机器人、清洁能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特种电缆。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大力发展,为特种电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据中国线缆网,预 计2025年高端、特种线缆产品在整个线缆行业中的产值占比将从2024年的30%提升至35%-40%。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各地也密集发布机器人支持政策,应用 场景落地成为重点方向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重庆等10余个省市 出台政策支持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摩根士丹利报告提到,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 人市场和制造中心,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470亿美元,占 全球总量的40%,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10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 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