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522 中天科技 更新日期:2024-11-2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光通信、电力传输、新能源、海洋装备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442.20亿 98.12 70.27亿 96.16 15.89
其他业务(行业) 5.09亿 1.13 1.91亿 2.61 37.43
光伏发电(行业) 3.36亿 0.75 9022.49万 1.23 26.82
─────────────────────────────────────────────────
电网建设(产品) 167.41亿 37.15 25.06亿 34.29 14.97
光通信及网络(产品) 91.14亿 20.22 24.72亿 33.82 27.12
新能源(产品) 72.09亿 16.00 8.18亿 11.19 11.35
铜产品(产品) 70.20亿 15.58 2.29亿 3.13 3.26
海洋系列(产品) 37.40亿 8.30 9.97亿 13.64 26.65
其他(产品) 12.41亿 2.75 2.86亿 3.92 23.06
─────────────────────────────────────────────────
境内(地区) 371.62亿 82.46 58.26亿 79.72 15.68
境外(地区) 73.94亿 16.41 12.92亿 17.67 17.47
其他业务(地区) 5.09亿 1.13 1.91亿 2.61 37.43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73.67亿 92.79 70.64亿 98.32 18.90
贸易(行业) 18.75亿 4.65 1371.15万 0.19 0.73
其他(补充)(行业) 6.81亿 1.69 1.77亿 --- 26.05
光伏发电(行业) 3.48亿 0.86 1.07亿 1.49 30.78
─────────────────────────────────────────────────
电网建设(产品) 122.77亿 30.49 18.41亿 25.01 15.00
光通信及网络(产品) 91.38亿 22.69 22.04亿 29.93 24.12
海洋系列(产品) 73.23亿 18.18 24.73亿 33.59 33.77
铜产品(产品) 50.23亿 12.47 2.37亿 3.22 4.73
新能源(产品) 32.92亿 8.17 3.61亿 4.91 10.97
商品贸易(产品) 18.75亿 4.65 1371.15万 0.19 0.73
其他(补充)(产品) 6.81亿 1.69 1.77亿 2.41 26.05
其他(产品) 6.63亿 1.65 5395.55万 0.73 8.14
─────────────────────────────────────────────────
境内(地区) 333.53亿 82.82 64.32亿 87.36 19.28
境外(地区) 62.37亿 15.49 7.53亿 10.23 12.07
其他(补充)(地区) 6.81亿 1.69 1.77亿 2.41 26.05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52.13亿 76.28 70.56亿 95.46 20.04
贸易(行业) 101.42亿 21.97 1.12亿 1.52 1.10
其他(补充)(行业) 4.82亿 1.04 1.27亿 1.71 26.31
光伏发电(行业) 3.26亿 0.71 9658.08万 1.31 29.58
─────────────────────────────────────────────────
电网建设(产品) 111.60亿 24.17 15.39亿 20.82 13.79
商品贸易(产品) 101.42亿 21.97 1.12亿 1.52 1.10
海洋系列(产品) 94.19亿 20.40 33.49亿 45.30 35.55
光通信及网络(产品) 74.76亿 16.20 16.80亿 22.73 22.47
铜产品(产品) 48.52亿 10.51 2.07亿 2.81 4.28
新能源(产品) 20.88亿 4.52 3.16亿 4.27 15.13
其他(产品) 5.44亿 1.18 6201.52万 0.84 11.40
其他(补充)(产品) 4.82亿 1.04 1.27亿 1.71 26.31
─────────────────────────────────────────────────
境内(地区) 355.06亿 76.91 68.50亿 92.67 19.29
境外(地区) 101.76亿 22.04 4.15亿 5.62 4.08
其他(补充)(地区) 4.82亿 1.04 1.27亿 1.71 26.31
─────────────────────────────────────────────────
截止日期:2020-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74.99亿 65.35 55.71亿 95.23 20.26
贸易(行业) 160.21亿 38.07 1.34亿 2.29 0.84
光伏发电(行业) 2.82亿 0.67 7153.90万 1.22 25.36
─────────────────────────────────────────────────
商品贸易(产品) 160.21亿 38.07 1.34亿 2.29 0.84
电力传输(产品) 100.02亿 23.77 13.92亿 23.79 13.92
光通信及网络(产品) 80.60亿 19.15 19.36亿 33.09 24.02
海洋系列(产品) 46.67亿 11.09 19.97亿 34.15 42.80
铜产品(产品) 27.80亿 6.61 9366.29万 1.60 3.37
新能源(产品) 15.06亿 3.58 1.12亿 1.92 7.47
其他(产品) 7.66亿 1.82 1.11亿 1.90 14.51
─────────────────────────────────────────────────
境内(地区) 320.47亿 76.16 51.98亿 88.86 16.22
境外(地区) 117.55亿 27.93 5.79亿 9.89 4.9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7.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7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Ⅰ │ 646241.98│ 14.34│
│单位Ⅱ │ 314094.07│ 6.97│
│单位Ⅲ │ 242050.46│ 5.37│
│单位Ⅳ │ 183887.43│ 4.08│
│单位Ⅴ │ 90454.51│ 2.01│
│合计 │ 1476728.44│ 32.7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3.7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137611.88│ 35.1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中天科技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准把握市场的创新需求,聚焦能源网络和通信网络领域,
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抓手,锚定高、精、尖、难产品推进创新,发挥产业链布局和全球供应链协同优势,提
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如下:
(一)主要业务
1、能源网络业务
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目标为指引,因势利导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拓展风光储氢产品种类,满
足客户需求。海洋产业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业务涵盖了超高压交直流海
缆及特种海缆供应以及风电基础、风机主体安装、海上风电场全寿命周期运维服务;新能源产业稳抓国家和
地方政策风向标,以资源为抓手,通过绿色能源建设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提供定制化的“新能源+”
解决方案,实现光、储、氢多元及其融合发展;电力产业围绕“输配融合持续创新”的发展战略,现已形成
输配电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积极服务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海外能源和电网产业发展。公司通过持续创
新巩固在能源网络的领先地位,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网
络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2、通信网络业务
公司顺应算力、绿色低碳通信发展要求,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持续打造五大技术能力,服务全球5G
及5G-A、智算中心、算力网络、“信号升格”等基础建设。围绕高效制冷、液冷及绿色节能等技术,打造算
力网络服务技术能力;立足绿色天线及一体化能源机柜技术,打造绿色基站融合技术能力;聚焦轨道交通高
速率交叉极化漏泄电缆MIMO技术、商超ROOMTOP室分漏缆技术、室分移频MIMO等技术,打造广义室分覆盖技
术能力;基于特种预制棒、光纤、预连接ODN等技术,打造全域光网智联技术能力;专注石英套管、线缆材
料及高纯四氯化硅等产品,打造先进基础材料技术能力,持续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管理中心依据品类分析数据确定共性品类和个性品类采购,共性品类由采购管
理中心下设的生产、设备、行政采购部按品类专业线管理,践行价值采购;个性品类由各产品公司负责,确
保采购服务于业务的灵活性。
2、生产模式:由母公司及下辖多个产品子公司进行不同产品的生产。公司按照以销定产原则,根据年
度、季度和月度销售计划,结合生产能力综合平衡后,各子公司根据订单情况组织生产。
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通过参与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及战略合作等方式获取项目。公司
建立全方位立体式营销网络,根据产品与客户分类设立18个国内事业部,31个办事处,实现销售业务国内全
覆盖。公司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建设14家海外营销中心,44个海外办事处,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营销网点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三)行业情况
1、能源网络行业
近些年来,随着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电力市场转型,全球能源网络发展朝着绿色、可再生等方向迈进
。风能和太阳能的快速发展,以及电池存储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同时,各国相继设定碳中
和目标,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蓬勃兴起。
(1)国内外海洋能源迎来高速增长,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①国际海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拉动海缆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海外方面,围绕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多国出
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强对清洁能源转型的支持,加大对海上风电建设规划的支持。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
)发布《2024全球海上风电报告》,预计未来十年(2024-2033年)全球将新增410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到2033年底,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87GW。
欧洲作为海上风电的发源地,在技术、政策和市场上具备优势,未来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上风电的发展
。各国纷纷通过新的能源战略和政策支持,加速海上风电的发展,以实现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目标。GWEC预
测,未来10年欧洲的海上风力发电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新增装机达161GW。
漂浮式海上风电作为新兴领域,是未来海上风电市场的重要增长点,GWEC最新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
球将建设8.5GW漂浮式海上风电,其中亚洲将占48.4%,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
②国内政策扎实推进,海上风电持续迈向“深蓝”
海上风电作为我国“双碳”目标主要抓手之一,通过规模化开发与技术进步,中国海上风电已经进入全
面平价的关键发展时期。《“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显示,要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
海上风电规划,推动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
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根据国内各省份海风规划,随着相关问题的逐步解决,国内海风建设将进入更加
规范化发展阶段,未来5-10年国内海风进入新一轮建设高峰期。
自2024年起,浙江、广东、海南等省市均发布相关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开展深远海风电规划,推
动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积极推进深远海风电降本增效,开展深远海风电平价示范。预计到2025
年后,国内百万千瓦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将主要位于深远海,深远海风电项目的经济性有望增强。
③海洋油气供给能力提升,助力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海上能源勘探与生产活动日益成为重点,尤其给海工装备行业技术升级
、转型带来新机遇。《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成果显著,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海
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成为热点方向。2024年,预计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0%至2.11亿吨,表观消费量7.6
亿吨,原油进口量5.7亿吨,对外依存度维持在72%-73%。全球海洋油气2023年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增长,2024
年将保持增长。传统油气产业重现繁荣,将给海工装备行业技术升级转系带来机遇。由于西方产能和交付能
力出现问题,海洋油气一系列管缆及配套附件自给自足、国产化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国企业的
发展迎来契机。
(2)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输配电工程持续放量
①电力产消两旺,电力工程配套增量稳步开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
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2024年新投产
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已超过煤电
装机,标志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1-6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441亿元,同比增长2.5%。电网
工程完成投资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和电网工程投资的数据显示出中国在
电力领域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尤其反映电网建设正在快速扩张,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新能源的接入
,对实现能源的远距离传输和区域间的能源平衡至关重要。
②电网公司投资力度显著,促进特高压工程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发展报告(2024年)》,国家将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加快建设特高压和超高压
等骨干网架,预计2024年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超5000亿元。2024年电网公司将继续加大数智化坚强电网的
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围绕数字化配电网、新型储能调节控制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数智化坚强电
网示范工程。
近年来,国家电网一直把建设特高压工程作为工作重点,2024年度特高压工程仍是重中之重。2024年上
半年已开始实施哈密~重庆工程建设,下半年将开工陕北~安徽、阿坝~成都东工程建设,并落实甘肃~浙
江、大同~天津南等工程核准和开工准备工作,预计至“十四五”末共有至少9条待建设特高压工程。
③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海外电网建设需求加速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以及欧洲能源互联的发展,近两年来以欧美市场为首的海外电力市场需求持
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2023-2030年全球电网年均投资额预计将显著提升,从3100亿美元
增加至5000亿美元,并且到2030年可能接近80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12.6%。这一增长趋势
反映了全球对于电网升级和扩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迫切需求。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4年全球电网投资额将首次达到4000亿美元,全球平均增长率为9%。这些投资和规划
显示了全球对于电网基础设施现代化和扩展的重视,以支持清洁能源的转型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3)新能源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光储氢”齐头并进
①光伏新增并网容量快速增长,电站运营能力持续提升随着光伏行业迎来新一轮技术迭代红利,技术创
新完成系统降本增效的路径愈加清晰,带动光伏全产业链成本实现快速下降,叠加政策端对光伏产业发展的
稳定支撑,刺激风光大基地项目、工商业光伏及户用光伏等各类型电站的装机需求持续释放。2024年上半年
,国内光伏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1-6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
52.76GW,其中光伏新增装机102.48GW,光伏约占新增总装机的67.09%,同比增长30.7%。
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光伏企业的投后运营能力及市场化交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2024年4月1日正
式施行的《全额保障性购买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网企业不再承担光伏电量全额收购责任,过去光
伏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托底的格局正逐步打破。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以及光伏度电成本的稳步下降,推
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光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规模正不断扩大,企业的电站运营能力也迎来了
新的考验。
②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调度调节作用逐步显现
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及市场需求增长的多重因素,中国储能市场持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根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GW/99.06G
Wh,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从技术路线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压缩空
气储能占比1.1%,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8%,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7%;从应用场景看
,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
2024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
促进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2024年以来,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高,新型储能调节作用不断增强。
根据电网企业统计数据,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
电次数约93次,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提高约100%、86%。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
用小时数达560小时,已接近2023年全年调用水平。国家能源局调研发现,随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增加,
新型储能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作用逐步增强,有效服务能源安全保障,
例如江苏省截至2024年7月15日,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540万千瓦,为今年迎峰度夏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试点示范,优化调度运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市场机制,持
续推动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③国家政策强力引领,氢能应用逐步扩大
2024年上半年,氢能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节能降碳方案促使产业链景气度有所提升。以国家中长期
规划为战略引领,五大示范城市群引领氢燃料电池汽车政策布局,氢能产业未来可期。2024年3月,国务院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加快氢能产业的发展,中央将其定位为“前沿新兴产业”,且是在全国年度经
济发展规划方面中提到“氢能”,以及明确积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2024年5月,国务院在印发的《2024-2
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部署了重点任务,包括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包含氢
能)提升行动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同时在支撑保障方面明确了6项措施。随着2024年国家级奖励资金的
下发以及多项中央叠加地方政策的出台,政策体系愈加完善,氢能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攀升。
在国家氢能产业政策规划的引领下,2024年上半年超过30个省份发布氢能产业支持政策,各地因地制宜
推动清洁低碳氢能和终端示范应用,可再生氢项目产能规模超10万吨/年,氢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根据氢能观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国内新建成加氢站38座,覆盖了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等多个经济发达区域,同时也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扩展。截止到2024年7月,中国加氢站总数量已达507座,
跃居全球首位。这些加氢站的建设,不仅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也为氢能产业链的
完善奠定了基础。
2、通信网络行业
在大模型技术的推动下,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三大电信运营商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重要
参与者,加码算力赛道,以支持快速增长的算力需求。其中,中国移动构建了“4+N+31+X”全国分布式算网
布局;中国联通通过构建"5+4+31+X"通算布局,形成"1+N+X"全国分梯次智算资源,致力于实现多样性算力
的一体化供给;中国电信规划并建设全国“2+3+7+X”公共智算云池,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建设两大万卡
智算集群,算力规模达到13EFLOPS。后期,三大运营商将重点在算力网络及AI大数据、升级传输链路、机房
焕新、绿色基站覆盖方面发力。
(1)运营商智算中心投资持续加码,提升AI技术应用与服务能力
2024年,电信运营商增加了算力领域的投入,中国移动算力计划资本开支475亿元,同比增长21.5%;中
国电信产业数字化计划资本开支370亿元,同比增长4.1%。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智算中
心建设成为电信运营商的重点发力方向,2024年4月,中国移动启动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采购。招
标公告显示,该项目采购总规模达到8054台,标的金额约200亿元,为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工智能服务
器集采。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已开启AI服务器采购,数量分别为4175台、2503台。
智算中心建设持续拉动光模块数通市场的需求,市场研究机构YOLEGroup在最新的市场报告中指出,202
4年在数通细分领域AI驱动的光模块市场将出现同比45%的增长,硅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发展。
(2)节能降耗大环境下,液冷散热需求增加
2024年电信、移动、联通联合发布《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提出2025年50%以上互联网数据中
心将采用液冷技术:中国电信位于广东韶关市浈江区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数据中心项目,按国A标准建设
数据中心及全液冷智算中心,并在上海规划建设到达15000卡的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国产算力液冷集群;中国
移动在长三角(苏州)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单元项目,机房散热能耗降低50%-60%,数据中心PUE值降低至1.2
以下,每年可节省电费约2000万元,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全国逐步推开;中国联通在河北石家庄浸没式液冷可
移动集装箱式高密度绿色数据中心,每年节电600万kWh。在节能降耗大环境下,液冷散热需求处在爆发前沿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至2028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45.8%,并预估到2028年,
该市场的规模将扩大至102亿美元
(3)“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场景定制化方案的创新
为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加快推动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提升网络质量,支撑重点行业数
字化转型需求,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信
号升格预示着5G网络深度覆盖、盲区消除战役的打响,将加速网络基础设施“升级”,促进解决方案迭代升
级,如ROOMTOP室分解决方案、交叉极化漏缆解决方案等。
(4)库存逐渐消耗,建设需求回暖海外出口有望回升
受到欧洲市场需求增长影响,弯曲不敏感光纤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400/800G长
途干线建设需求的带动下,G.654.E光纤和多模光纤的需求将会有显著增加。下半年,随着运营商库存恢复
到正常水平,以及国际干线建设需求回暖,订单量有望增长。据CRU预测,全球光缆需求将在2023年至2027
年间以约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底将超过6.5亿芯公里。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文化通心,凝聚共识促发展
2024年,中天科技确定“固本兴新,合规精进”经营指导方针,进一步凝聚全员共识,勇挑重担,多做
贡献。
中天科技立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并实施“三个年”提升行动:精确制造元年,从专注“精细制
造”1.0升华到“精确制造”2.0,围绕“企标更精严、工艺更精进、数据更精确、技能更精准、管理更精益
”五精开展工作,全面提升管理效能;数字化跃进年,加快“装备系统全联通、协同制造全布局、数据决策
全覆盖”,提速智改数转网联建设,部署全流程AI在线质检,全球对标,焕新设备,支撑对等外循环开放的
竞争力;“三坚持”深化年,铭记“坚持差异化创新引领,坚持外循环向上思维,坚持价值观以立服人”。
文化凝心聚力,共筑精神家园。上半年,公司通过一系列精神家园工作,在解困难、暖人心、稳团队等
方面取得成效。公司积极挖掘典型做法、先进团队,镜头向下,通过《精神家园报》推出“默默坚守一线的
员工”等报道60余篇;欢度“端午”传统节日、开展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家庭氛围。
管理文化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中天科技成熟管理办法应用案例评选,滋润丰富了中天科技管理文化的
厚重底蕴,启发促进了管理团队的思维拓展与理念提升。今年的案例主要聚焦在“双循环”中难题的破解、
数字化绿色化提升、安全及应急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牵引和保障。
文化赋能品牌,赢得社会声誉。中天科技通过文化赋能品牌建设,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增
强市场竞争力。在今年的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上,中天科技被授予“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样本”,为公司赢得社会信任和声誉。
践行社会责任,彰显文化担当。今年4月,中天科技发布《2023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展示
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和社会贡献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果。倾情医疗事业,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捐赠价值500
多万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致力环境保护,开展防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改善社区环境面貌;助推乡村振
兴,采购本地农副产品促进家乡农民持续增收;尽心抢险救灾,向湖北、湖南冰灾现场紧急援助电力光缆等
物资;公司以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公司将不断优化价值观文化体系建设,成为中天科技经营发展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南,持续增强员工的
归属感与向心力,为企业高质量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强化组织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建立了更为高效的沟通渠道和决策机制,打破部门壁垒,促进
信息的自由流通和知识的共享,有效提升决策的速度与质量,确保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启动“精兵
简政”改革,通过对人才进行全面盘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精简冗余的岗位和流程,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和灵活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建设多元化、激励导向的人才创新发展平台。公司举办年度双创大会开展十大
奋斗者、管理标兵、优秀管理案例评选,挖掘和表彰展现出卓越表现和个人贡献的员工,树立榜样力量。此
外,公司成功申报卓越工程师学院、省培师资培训项目、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人才培育发展
提供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公司成功申报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省培师资培训项目、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
实践基地为人才培育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建立和完善长效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践行全员共同富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并追求
公司的持续发展,公司继续兑现奖励基金、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权、奋斗者激励计划,为其提供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资源支持,助力在专业领域内精进创新和奋斗。2024年上半年,公司顺利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
划,股票来源为回购专用账户持有的1665万股公司股票,参与对象为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骨
干共36人。公司通过制定具有激励性的业绩考核目标和分期解锁机制,对持股计划设定了公司和个人层面的
绩效考核要求,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
力。
公司不断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提升员工们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公司为员工顶额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
,继续对特困员工及家属开展爱心基金扶持;对双职工发放子女看护补贴;与当地中小学沟通解决子女就学
问题;为高考员工子女开展志愿填报培训和指导。员工健康委员会安排全体员工到南通优质的医院进行健康
体检和健康知识讲座,为有就医需要的员工及家属搭建绿色就医通道。通过员工“关怀计划”,让员工工作
得更省心、更放心。
公司以新质生产力和精确制造为核心,推进员工核心能力的提升,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为确保团队的
整体素质,公司提高外部招聘的门槛条件,严把入职关,保障招聘的质量;同时,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开展销售等岗位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打造精锐冲锋军,重视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和实战演
练,提高员工的领导力,组织对高层次人才开展交流切磋,促进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为顺应“数字化跃进年”要求,公司开展系列数字化专题培训班,促进数字化向大数据应用转变。公司以国
际视野为引领,将外循环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国际人才培训,拓宽员工的全球视野,增强其在国际舞台
上的竞争力。公司加大对“双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为绿色制造做好人才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与东南大学等多个高校建立全面战略协议,开展“中天杯”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南
京林业大学签订产业链合作协议,同时孵化多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实习就业基地,共同保障人力资源的长期
发展储备。
3、差异化创新引领,构建产业链新质生产力
2024年,中天科技落实“差异化创新引领,外循环向上思维”,坚定不移深化、细化差异化创新带动产
业链创新,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