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546 山煤国际 更新日期:2025-09-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煤炭生产业务、煤炭销售和物流业务、非煤贸易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炭生产(行业) 172.66亿 58.41 90.28亿 94.52 52.29
煤炭贸易(行业) 116.73亿 39.49 3.63亿 3.80 3.11
航运(行业) 5.44亿 1.84 1.41亿 1.48 26.00
其他(行业) 7772.92万 0.26 1862.99万 0.20 23.97
─────────────────────────────────────────────────
贸易煤(产品) 116.73亿 39.49 3.63亿 3.80 3.11
自产煤:冶金煤(产品) 87.19亿 29.50 52.16亿 54.61 59.83
自产煤:动力煤(产品) 85.47亿 28.91 38.12亿 39.91 44.60
运输(产品) 5.44亿 1.84 1.41亿 1.48 26.00
其他(产品) 7772.92万 0.26 1862.99万 0.20 23.97
─────────────────────────────────────────────────
华北地区(地区) 126.54亿 42.81 36.90亿 38.64 29.16
华东地区(地区) 100.51亿 34.00 34.97亿 36.62 34.80
其他地区(地区) 68.56亿 23.19 23.64亿 24.75 34.48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89.39亿 97.90 93.91亿 98.32 32.45
代理销售(销售模式) 6.22亿 2.10 1.60亿 1.68 25.75
─────────────────────────────────────────────────
截止日期:2024-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炭:自产煤(产品) 36.17亿 56.91 19.33亿 93.56 53.44
煤炭:贸易煤(产品) 25.84亿 40.65 1.02亿 4.94 3.95
其他(补充)(产品) 1.55亿 2.43 3092.85万 1.50 19.9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煤炭生产(行业) 237.98亿 63.68 140.06亿 95.81 58.85
煤炭贸易(行业) 129.12亿 34.55 5.60亿 3.83 4.34
航运(行业) 5.84亿 1.56 4027.59万 0.28 6.89
其他(行业) 7717.20万 0.21 1159.93万 0.08 15.03
─────────────────────────────────────────────────
自产煤:动力煤(产品) 135.27亿 36.20 84.45亿 57.77 62.43
贸易煤(产品) 129.12亿 34.55 5.60亿 3.83 4.34
自产煤:冶金煤(产品) 102.70亿 27.48 55.61亿 38.04 54.15
运输(产品) 5.84亿 1.56 4027.59万 0.28 6.89
其他(产品) 7717.20万 0.21 1159.93万 0.08 15.03
─────────────────────────────────────────────────
华北地区(地区) 165.62亿 44.32 51.69亿 35.36 31.21
华东地区(地区) 119.45亿 31.96 54.05亿 36.97 45.25
其他地区(地区) 88.63亿 23.72 40.44亿 27.67 45.63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367.09亿 98.23 145.66亿 99.65 39.68
代理销售(销售模式) 6.62亿 1.77 5187.52万 0.35 7.84
─────────────────────────────────────────────────
截止日期:2023-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其他(补充)(产品) 208.30亿 72.08 90.57亿 --- 43.48
煤炭:自产煤(产品) 48.51亿 16.79 26.91亿 94.70 55.47
煤炭:贸易煤(产品) 32.17亿 11.13 1.51亿 5.30 4.6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5.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5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472388.60│ 15.98│
│客户2 │ 175969.06│ 5.95│
│客户3 │ 165242.94│ 5.59│
│客户4 │ 127699.82│ 4.32│
│客户5 │ 108831.00│ 3.68│
│合计 │ 1050131.42│ 35.5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8.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4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71946.05│ 3.60│
│供应商2 │ 64983.33│ 3.25│
│供应商3 │ 54384.46│ 2.72│
│供应商4 │ 53665.19│ 2.68│
│供应商5 │ 44790.03│ 2.24│
│合计 │ 289769.06│ 14.4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宏观经济概况及公司所属行业情况说明
1.宏观经济概况
2025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上半
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
从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来看,居民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力显效,服务消费增势较好
,消费活力不断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52.0%,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投资需求稳中有升,随着“两重”建设加快推进,“两新”政策加力扩
围,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6.8%,拉动GDP
增长0.9个百分点。净出口方面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结构更趋优化
。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2%,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
2.煤炭行业概况
①供给方面
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全国煤炭供需总
体平稳,国内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从上半年煤炭主产省份表现来看,陕西、内蒙、新疆产量
稳定增长,公司所在省份山西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10.1%。
进口煤方面,上半年国内煤炭市场重心整体下移,随着内贸煤价格持续下跌,进口煤到岸价跌幅不及内
贸煤,使得部分进口煤价格较国内煤持续倒挂,进口煤减量态势明显。上半年我国共进口煤炭2.2亿吨,同
比下降11.1%。
②需求方面
2025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23.9亿吨,同比增长0.4%。
火电方面,2025年上半年,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1%。上半
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火力发电量2.9万亿千万时,同比下降2.4%,
除水电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出力同比减弱外,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能源增速较快,分别
为11.3%、10.6%、20.0%,一定程度上挤压火电的发电空间,但主导地位未发生改变。
钢铁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下降3.0%。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国内钢材市
场终端需求释放不足,粗钢产量有所减少。
建材化工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为8.15亿吨,同比下降4.3%。其中,5月份单月降幅最大
,达到8.1%。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延续同比负增长趋势,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影响主要建材产品生产。
③下半年煤炭市场研判
从供应端看,随着安全生产月结束和环保督察收尾,主产区煤矿开工率有望回升,产量存在增长预期,
而进口煤价格优势与往年相比仍不明显,预计短期内煤炭进口增量空间不大,预计我国煤炭总产量平稳有序
,供应稳定。从需求端看,随着国内一系列扩内需,稳增长政策措施将可能显效发力,宏观面存利好预期,
我国电煤需求同比将保持正增长。
下半年煤炭市场以“震荡为主、有限反弹”为基调,阶段性需求高峰难改整体弱势,煤炭行业转型与政
策调控将成为核心变量。整体来看,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煤炭价格预计将在合理区间波动。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及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以自有煤矿为基础,以货源组织、运输仓储服务为保障,
以产稳销、以销促贸,贸服结合,积极构建产洗销贸运进协同发展、联动发力的经营模式,实现从煤炭生产
商向能源供应综合服务商转变。报告期内,公司业绩驱动主要来源于煤炭业务,煤炭业务利润来源于自产煤
销售以及采煤成本和其他管理成本的控制。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情况说明
1.煤炭生产业务
公司煤炭生产业务的主要产品为自产煤及洗精煤。公司下属煤矿位于大同、忻州、临汾、长治、晋城等
煤炭主产区,煤种多以贫煤为主,具有低硫、低灰分、高发热量等特点,属于优质的配焦用煤和动力用煤,
主要销售给大型炼钢企业和大型发电厂。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原煤产量1782.12万吨,同比增加15.86%;公司实现煤炭生产业务收入57.56亿元,
同比下降29.59%,销量1034.56万吨,同比减少13.19%,销售均价556.34元/吨。
分季度来看,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的自产煤营业收入、销量等财务指标环比第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
善。
2.煤炭销售和物流业务
公司煤炭贸易业务的产品包括山西地区北部动力煤、中南部炼焦煤、中部无烟煤及东南部无烟、半无烟
煤,主要用于电力及冶金行业。公司从事煤炭贸易业务四十余年,在山西、陕西、内蒙等全国煤炭主产区建
立了货源组织渠道,在主要中转地设立了港口公司,年港口中转能力约五千万吨,依托年运输能力上千万吨
的自有船队,形成了覆盖煤炭主产区、遍布重要运输线、占据主要出海口的独立完善的煤炭内、外贸运销体
系。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煤炭贸易业务收入35.43亿元,同比下降36.51%,贸易量753.79万吨,同比下降15.
43%,销售均价469.98元/吨,进口量369.19万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判形势,主动担当作为,狠
抓工作落实,妥善应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生产经营思路和方略,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96.60亿元,同比下降31.28%;实现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下降49.25%。
(一)压实安全环保责任,守牢安全环保红线底线
安全管理方面,公司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理念,坚定“零事故”目标不动摇,紧紧围绕“重大事
故预防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加强重大风险隐患管控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支撑。一是修订完善
《山煤国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20余项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压实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业务部门的安全管
理责任,不断规范基层安全治理;二是以“学标准、找差距、强基础、固防线”为主线,打造精品采掘工作
面,开展高标准作业地点创建,河曲露天等5座煤矿通过了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初验;三是坚持预
防为主,加强源头治理,深入贯彻落实“两办意见”和“八条硬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
动,推动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环境保护方面,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
部署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协同推进生态保护、能源节约和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强化
源头控制和过程管理。一是不断完善环保工作机制,深入构建企业发展“含绿量”评价体系,将绿色开采、
清洁生产等方面指标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强化绿色示范引领,顺利完成所属矿井长春兴煤业矸石生
态回填等环保项目,同时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报告期内共有经坊煤业等5座煤矿完成现场验收,公司生
态环保主要指标持续向好。
(二)统筹生产组织调度,推动系统协同联动
公司坚定“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之路,统筹优化生产开发布局,积极发展先进产能,持续提升
煤炭供给质量。一是优化生产组织,有效推进“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产”措施,建立库存分级预警
与柔性生产联动机制,基于各矿井实际生产和库存能力,实施“双警戒位管理”制度,科学设定库存高、低
警戒位;二是强化采掘衔接管理,结合各矿井下生产条件和系统能力等实际情况开展专项督导,确保采掘衔
接步入正轨;三是推动洗选业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洗选工艺改造,同时强化煤质管控,完善订单式生产模
式,结合外购煤配洗业务,充分保障客户产品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原煤产量1782.12万吨,同比增长1
5.86%。
(三)优化主业产业布局,持续提升运营效能
公司坚持“量价联动、稳价保量”原则,科学稳价保障履约,重点突破江苏、湖北、湖南等增量市场,
积极开拓省内及河南区域的终端客户群体;全力稳定客户合作,实行销售团队全员营销,公司主要领导带队
多次前往湖北等地电厂拜访对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聚焦用户黏性提升,创新建立“煤
炭超市”,以“水转水”方式实现“送煤到家”,辐射周边十余家电厂客户,联动贸易、海运自有服务,有
效缩短送货周期。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自产煤销量1034.56万吨,同比下降13.19%;贸易煤销量753.79万吨
,同比下降15.43%,其中进口煤实现销量369.19万吨。
(四)增强经营管控能力,深入挖掘发展潜力
公司对标世界一流和行业先进企业,深入推进“成本领先”战略实施,不断提升公司管控效率和管理水
平。一是强化成本管控,构建成本管控体系,将“产洗销贸运进”各环节成本纳入统一管理,持续开展“成
本管家”行动,打通成本管理“最后一公里”,成本指标压降成效不断显现;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
系,突出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进一步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公
司治理机制,按照新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监管制度的相关要求,持续完善公司规范运作制度体系建
设,加快公司章程等重要制度的修订步伐,为后续改革实施筑牢制度基础;三是深化三项制度和绩效管理改
革,优化薪酬分配体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配套的以PBC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工作体系,充分激发“人
努力”的主观能动性。
(五)全面汇聚发展合力,党建民生融合共进
公司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地,不断深
化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有序开展深
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专项整治,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监督重点,并在
深学细研抓贯彻、建章立制促规范、查改结合提质效、抓早抓小防风险等方面多管齐下;二是深化党建统领
,开展共建联建行动,机关部门横向共建,推动知识共享、难题共解、合作共进;机关基层纵向联建,组织
“机关服务基层、党员冲锋在前”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优势,常态化推进党群部门协同联
动抓安全,推动资源下沉到一线、赋能到现场;三是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常态化开展慰问帮扶,同时持续引
深“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公司职工提供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和健康讲座,所属矿井在“两堂一舍”改善
提升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便利性,有力地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优势
公司所属煤矿分布于大同、忻州、临汾、长治、晋城等地,煤矿地区分布广、品种齐全、煤质优良、产
品入洗率高,矿井采掘系统先进、人员少、管理水平高。公司目前已形成动力煤、焦煤、无烟煤三大煤炭生
产基地,煤炭加工技术成熟,能为客户提供各类用途商品煤定制化服务,公司配有商品煤中心化验室,通过
对各煤矿、选煤厂煤质管理工作严格考核,使公司煤炭产品长期保持高质量、低成本发展。
(二)市场优势
公司依托于四十余年贸易业务的积累,在全国主要煤炭生产地都建立了煤炭贸易公司及发运站点,在主
要出海通道设立了港口公司,形成了独立完善的货源组织体系和煤炭销售运输体系,与众多优质用户建立了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唯一一家拥有煤炭出口专
营权的煤炭企业,拥有出口内销两个通道,可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
(三)管理优势
公司秉持精益化管理理念,始终以创新为引擎,以建设高安全、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煤矿
生产企业为目标,煤炭生产管控、安全生产管理在全省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一方面,按照“管理层次化、经
营专业化、业务归口化、部门职能化”的原则初步建立了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公司管理在安全生产、成本
控制、渠道建设、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高、中级管理
人员和各类煤矿专业技术人员,为煤矿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和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打
造了一支安全生产和煤炭营销的优秀团队。
(四)成本优势
公司推行成本领先战略,通过不断优化成本管控体系,加大成本考核力度,树立全员成本意识,突出可
持续成本优势,全力保持行业成本领先水平。公司高度重视先进产能建设,通过技术引领和精益管理,积极
释放先进产能,实现持续降本增效。一方面,公司大力推进矿井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推
广磅房无人值守、远程遥感技术,以技术进步推动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全面实施财务成本管理,着力打造
成本控制中心,将成本目标分解到生产经营的每项环节,将成本控制量化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切实做到成
本领先。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