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552 凯盛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熔氧化锆、超细硅酸锆、球形石英粉及球形氧化铝粉;安徽中创的钛酸钡、稳定锆、玻璃抛光粉等产品
。ITO导电膜玻璃、柔性ITO导电膜、2D/2.5D/3D手机盖板玻璃、电容式触摸屏、TFT玻璃减薄、TFT液晶显
示模组、触摸屏模组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46.84亿 95.71 7.99亿 96.24 17.06
其他业务(行业) 2.10亿 4.29 3123.97万 3.76 14.90
─────────────────────────────────────────────────
显示材料(产品) 35.20亿 71.93 6.14亿 73.91 17.43
应用材料(产品) 11.64亿 23.78 1.85亿 22.32 15.92
其他业务(产品) 2.10亿 4.29 3123.97万 3.76 14.90
─────────────────────────────────────────────────
境内销售(地区) 26.28亿 53.70 5.29亿 63.75 20.14
境外销售(地区) 20.56亿 42.01 2.70亿 32.49 13.12
其他业务(地区) 2.10亿 4.29 3123.97万 3.76 14.90
─────────────────────────────────────────────────
直销(销售模式) 46.84亿 95.71 7.99亿 96.24 17.0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10亿 4.29 3123.97万 3.76 14.9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显示材料(产品) 15.27亿 68.90 2.12亿 60.64 13.89
应用材料(产品) 6.48亿 29.24 1.22亿 34.90 18.83
其他(产品) 4139.59万 1.87 1562.89万 4.47 37.75
─────────────────────────────────────────────────
新型显示板块(业务) 15.46亿 69.74 2.23亿 63.87 14.45
应用材料板块(业务) 6.71亿 30.26 1.26亿 36.13 18.8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48.55亿 96.90 6.64亿 99.93 13.67
其他业务(行业) 1.55亿 3.10 45.13万 0.07 0.29
─────────────────────────────────────────────────
显示材料(产品) 32.70亿 65.27 3.67亿 55.21 11.21
应用材料(产品) 15.85亿 31.63 2.97亿 44.73 18.74
其他业务(产品) 1.55亿 3.10 45.13万 0.07 0.29
─────────────────────────────────────────────────
境外销售(地区) 25.66亿 51.22 2.72亿 40.91 10.58
境内销售(地区) 22.89亿 45.68 3.92亿 59.03 17.13
其他业务(地区) 1.55亿 3.10 45.13万 0.07 0.29
─────────────────────────────────────────────────
直销(销售模式) 48.55亿 96.90 6.64亿 99.93 13.67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55亿 3.10 45.13万 0.07 0.2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型显示板块(行业) 23.06亿 85.21 1.82亿 50.21 7.88
应用材料板块(行业) 8.73亿 32.27 1.83亿 50.67 21.00
分部间抵销(行业) -4.73亿 -17.48 -319.69万 -0.88 0.6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8.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5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83785.66│ 37.5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7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0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07037.12│ 21.0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全力顶住经济下行和行业内卷双重压力,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统筹推进经营
管理、创新转型、降本增效等工作,取得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成绩。
一、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382.19万元,同比下降2.32%;实现利润总额24,035.37万元,同比上
升18.77%;净利润19,452.94万元,同比上升29.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15.83万元,同比上升3
0.76%。
公司部分经营指标上升,主要是2024年显示材料业务呈现向好发展趋势,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之
部分新产品受到市场认可,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向市场要效益,夯实存量优化和增量开拓
显示材料板块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快速响应、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交付能力实现高质量
发展。UTG成为头部终端客户折叠手机柔性盖板核心供应商;应用于红旗顶级轿车“国雅”的国风柔性车载
卷轴屏,是全球首款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国显科技坚持“走出去”+“大客户”战略,平板、笔电等传统
消费类业务稳中有进,加深与LG战略合作,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车载业务成功量产47支型号、新增31个项
目定点,国际化业务占比同比增长17.4个百分点,国际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1.66%。
应用材料板块不断拓展市场延链和应用场景,积极抢抓市场机遇。锆系产品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最大
程度开发与耐火材料、氧化锆陶瓷过滤器厂家的市场合作,新增客户十余家;电熔氧化锆产品已成功进入刹
车片制造公司供应链体系;活性氧化锆增加原锆铁红高端产品和研磨锆球材料领域的客户导入,销量同比增
加24.4%;纳米氧化锆导入新能源正极材料各大主流客户,销量同比增长232.89%;球硅球铝产销两旺,销量
同比增加45.5%,其中环氧灌封胶行业销量增幅超50%,开发覆铜板领域市场;抛光粉逆势而上,销量同比
增加50.2%。
(二)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加快技术迭代和数字转型
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UTG一次成型项目点火试运行;新开发出UTG冷镀ITO产品,通过航天钙
钛矿客户验证;UTG抗冲击可折叠迭代产品等持续开发中;成功开发不等厚柔性玻璃(UFG)获得凯盛集团技术
进步一等奖,并与客户进一步对接产品性能,为后续产品升级做技术蓄能;自自主研发具有护眼功能的黄光
防眩(AG)技术,样品通过行业头部企业验证并达成合作。合成石英砂项目投料试产;氧化锆研磨球实现0.
1mm-0.3mm规格的量产,通过MLCC客户的验证。2024年全级次累计新授权专利71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新
获得软件著作权3件。参与制订的超薄柔性玻璃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柔性玻璃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获批
准发布。
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项目、国显3A玻璃盖板生产线项目、方
兴光电TP产线智能化升级及产能提升项目获评安徽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典型项目;建设凯盛新型显示产业
园工业化联网平台,建立统一数据中心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从现场设备到企业管理的数据分析。通
过参数一体化、巨量定制敏捷开发自动实现模组产品2D、3D设计,研发总体交付效率提升100%,设计质量有
效提升50%。全级次已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个、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工厂1
个、省级智能工厂4个、省级智能车间3个。
(三)坚持向管理要效率,强化降本增效和改革推进
不断强化精细管理。深入推进“一毛钱增利计划”落实落地,围绕生产、采购、三项费用三大类指标,
拟定“10大项+20条”措施,2024年累计增利3,876万元,累计降本1,078万元。强化财务集中管控和优化配
置,公司合并层面平均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41个BP,节约财务费用875万元。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营造员工“能上能下”竞进氛围,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新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占比达84.2%;健全人员“能进能出”常态机制,压实新型经营责任制,企业管理
人员退出比列达5.45%。发挥薪酬“能增能减”导向作用,常态化岗位评估,加强工资总额管理,员工100%
纳入绩效考核。完成全级次定岗定编工作,通过优化工作模式与流程,特别是推动岗位制逐步向巡检制转变
,人力资源潜能得到深度挖掘,人均效能持续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有两大业务板块,即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行业分类》(2024),公司的
显示材料属于制造业下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9),公司的应用材料业
务板块属于制造业下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行业代码:C30)
显示材料与应用材料两大业务均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显示材料作为数字与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是我国加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
万物互联到万物显示时代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为新型显示的创新带来了更
多机遇和可能,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由于新技术应用加速,在新能源汽车和商用显示等领域前景较好,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线和技术研发路径以寻求增长点。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加快,应用材料近年来在光伏、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光学、生物医疗等行业领域
应用加速、迭代加速,为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显示材料板块
显示材料业务主要包括柔性可折叠玻璃(UTG)、超薄电子玻璃、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
、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拥有较为完整的显示产业链。
超薄柔性玻璃(UTG)具有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的特性,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产品,也可
用于车载显示、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是柔性显示的重要材料。公司联合中研院自主研发的30微
米超薄柔性玻璃(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
璃产业链,产品性能领先。
超薄电子玻璃可广泛用于钢化玻璃保护膜、盖板玻璃、ITO导电玻璃等领域,蚌埠中显是国内率先成功
实现0.20mm、0.15mm、0.12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工业化批量稳定生产的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龙海玻
璃主导产品0.7mm、1.1mm超薄电子玻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生产0.7mm、1.1mm、1.8mm超薄电子玻璃。
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重点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领域发展,能够持续提升为
客户提供显示触控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定制化服务的能力。
公司以“显示美好生活”为己任,不断推进柔性可折叠玻璃、Mini-LED背光模组、超大尺寸显示模组、
智能家居显示模组等系列产品布局,尽快切入新能源汽车车载模组市场,持续跟踪AMOLED、Micro-LED、无
介质空中成像等前沿技术,扩大公司数字经济时代竞争优势,筑牢公司未来发展根基。
2、应用材料板块
公司应用材料产品主要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立足锆系产品,如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稳定锆等,
在此基础上扩大产品系列,如球形石英粉、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等产品。
锆系列产品是公司应用材料板块的主导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新能源、生物医疗、化学、建
材等领域。其中:电熔氧化锆主要应用于耐火材料、先进陶瓷、汽车刹车片等领域,已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龙
头地位,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并于2022年通过复审。活性氧化锆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
机、陶瓷轴承、生物医疗、传感器、研磨材料、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纳米复合氧化锆被广泛地应用于义齿
、氧传感器、电子消费品等功能材料领域,以及耐磨部件、特种刀具、高温耐蚀涂层等结构材料领域,在新
能源领域可作为三元锂电正极、固态电池电解质、固体燃料电池的掺杂材料。
球形石英粉广泛用于电子封装、5G高频高速覆铜板、特种陶瓷等多种高新技术领域,公司作为球形石英
粉国家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产品得到下游用户的充分认可,市场份额逐渐增加;球形氧化铝粉具有球形
度高、强度高、导热系数高等特点,用于导热胶、导热垫片及特种陶瓷等领域,也可作为新能源电池导热材
料。
纳米钛酸钡是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热敏电阻(PTCR)等电子工业元件基础原材料,产品分为纳米
钛酸钡基础粉和MLCC配方粉。公司钛酸钡产品采用水热法、固相法等工艺,具有纯度高、活性高、结晶度高
、化学均一性好等特点,已通过行业头部企业认证和批量应用,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通讯产业的快
速增长,产品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稀土抛光粉主要应用于手机玻璃盖板、液晶玻璃基板、精密光学元件、水晶饰品等领域,其优点是抛光
速度快、光洁度、平整度高,是现代光电产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公司稀土抛光粉产品具有切削力高、晶体形
貌稳定、粒径分布均匀、悬浮性好等特点。
合成法制备的高纯二氧化硅主要应用于晶圆用CMP、5G、光伏、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芯片行业,是国家战
略关键基础原材料。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000吨高纯合成二氧化硅项目已建成试产,产品可以应用于电子级
硅溶胶、电子封装材料、半导体器件等。以晶体原料提纯杂质方式生产的高纯石英砂,主要用于光伏/半导
体用石英坩埚原材料等。
空心玻璃微珠是国家“863”计划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石油勘探、深海探测
、电子通讯、民用爆破、交通轻量化、高端复合材料等领域。
未来应用材料将继续夯实氧化锆行业龙头地位,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拓展,扩大高纯石英、球形材
料、纳米氧化锆、纳米钛酸钡、空心玻璃微珠等产品规模,加速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持续开展电子级
和半导体级等领域新材料产品的研发,提升企业高科技属性和持续成长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是凯盛科技集团“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重要的研发和制造平台,围绕打
造世界一流新型显示和应用材料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自立自强,聚焦高端化、量
产化、国际化发展,显示材料实现技术和市场双引领,应用材料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已逐步形成新材
料“大产业”平台,不断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创新能力优势
在中国建材集团、凯盛科技集团的战略引领下,公司依托中研院、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建有国家企
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
研工作站等22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公司先进材料应用研究中心正在深入推进UTG迭代技术、屏幕定向发
声、玻璃基Mini-Led显示、车载智能驾舱、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电子级硅溶胶、纳米复合氧化锆等多种新技
术开发,以持续创新能力赋能企业后续发展后劲。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82件,其中发明专利167件(含PC
T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415件;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26件。
(二)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持续关注研发团队的构建和培养,目前有研发团队724人,拥有包括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团队、省“1
15”产业创新团队、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团队等在内的20支省级以上人才团队,并
聘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技术领军人才等一批行业领域的重量级技术带头人及专家,建立了省级技能大
师工作室、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报告期内,公司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项目团队两名核心成员
作为“中研院信息显示玻璃研发和产业化团队”的组成部分,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卓越工程
师团队”奖。
(三)产业链内部协同优势
应用材料板块,充分发挥电熔氧化锆行业领先优势,立足锆系产品,扩大硅系、钛系产品,应用领域从
传统陶瓷、耐火材料向芯片、集成电路封装、光伏、半导体及生物医疗等高附加值电子应用材料转型升级,
技术含量更高,市场前景更好。
显示材料板块,形成了从玻璃原片到一体化模组(液晶/OLED面板除外)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拉通
了“一粒沙子到显示世界”的内部产业构架,推进内部协同发展,从而在成本控制、质量一致性、柔性生产
、快速响应等方面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能为终端大客户提供具有优势的显示触控整体解决方案。
(四)客户资源优势
凭借丰富的制造经验、良好的产品品质、卓越的交付能力和优秀的服务口碑,公司深耕优质客户资源,
已建立起覆盖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为亚马逊、三星、LGD、京瓷、华硕,宏碁、科大讯飞、
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供服务,行业认可度高、客户粘性强。同时,与众多供应商形成长
期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优质与稳定供给。
(五)数字化赋能优势
公司加快推动技术创新、生产制造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数字化、集成
化、模型化、可视化、自动化的智慧工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智能化决策分析体系。公司已认证省级
智能化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4个,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场景2个,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个,获得
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的荣誉。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企业研
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智能化水平,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运营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382.19万元,同比下降2.32%;实现利润总额24,035.37万元,同比上
升18.77%;净利润19,452.94万元,同比上升29.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15.83万元,同比上升3
0.76%。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显示材料行业
从显示行业层面来看,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蓬勃发展,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
下,以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家居、虚拟现实、无人机、充电桩、AI等新兴行业的崛起和智能化变革,
将会进一步带动新兴行业对人机交互终端的需求。2025年显示行业将继续朝着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增长和环
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柔性可折叠材料可以使信息显示终端更加便携和功能多样化,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在积极布局,市场前景
广阔。自折叠屏智能手机诞生以来,中国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随着未来柔性材料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该产
品还可用于卷轴显示、屏幕发声及其他柔性显示产品领域。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引领未来的重要产业,汽车产品也逐步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成人工智能
和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车内显示系统除了中控屏之外,液晶仪表盘、副驾驶显示屏、后排显示屏、后视镜
显示器、A柱显示器等也进一步渗透,座舱内显示屏数量持续增加,在多屏化普及加速趋势下,车载显示触
控市场潜力较大。
随着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智慧商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改变经济的发展
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尺寸触控模组也是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应用材料行业
公司电熔氧化锆系列产品、球形石英粉、高纯石英砂等均属于国家基础材料产业政策中鼓励重点发展的
高性能新材料,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公司电熔氧化锆下游行业主要有耐火耐磨材料、先进陶瓷、汽车刹车片等。近年来,建筑陶瓷、耐火材
料行业整体不景气,但在特种陶瓷、新能源材料、喷涂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稳定锆、活性锆
、纳米氧化锆等特种锆系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特别是新能源领域景气度持续高涨,清洁能源有望成为
拉动锆需求的重要力量,此外,汽车刹车片行业对电熔氧化锆的需求近年来也在快速上升。
球形石英粉和球形氧化铝粉属于国家支持的新材料产业,可应用于电子封装、半导体导热胶、特种陶瓷
等多种高新技术领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需求量逐年提高。公司将持续进行应用材料新产品开发,
加快Lowα球形氧化铝粉的研发进度,Lowα球形硅微粉尽快实现量产。
随着国内光学、显示、集成电路和芯片市场对自主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稀土抛光粉/抛光液市场
前景较为广阔,国内目前已形成多头并举的行业格局。
目前我国的高纯石英材料中低端产品自给有余,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主要以光伏应用领域为主,当前光
伏行业已进入底部周期,高纯石英砂供给端正处于产能出清阶段。公司合成石英砂项目建成后,将逐步具备
电子级(晶圆级)硅溶胶、5G/半导体用低放射高纯超细球形材料、光伏/半导体用合成二氧化硅等产品生产
能力,有望实现部分进口替代。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贯彻中国建材集团“4335”指导原则,落实凯盛科技集团“3+1”战略布局,以“玻璃新材料”
产业布局为依托,全面推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夯实效益基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混合所
有制活力,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机制。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内外产研协同和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不断推
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业务协同发展,将公
司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团。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继续坚持战略引领,努力提升经营质量,持续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遵循新技
术、新平台、新机制的“三新”标准,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扬优势补短板,提升公司治
理能力,努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经营质量
显示材料板块将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加强新一代显示技术攻关力度,充分展示和发挥集团大平台下产业
链一体化优势、技术领先优势、人才储备优势,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不断开发信息显示
产业一体化的整合能力,加快信息显示终端产品的市场导入;应用材料将以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
前沿新材料为发展重点,积极开辟电子信息、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和创新链、产业链
、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在确保锆系材料稳固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拓展,壮大产品矩
阵,实现规模效应。
二、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公司将聚焦行业科技前沿,不断推进超薄柔性玻璃一次成型、电子用柔性玻璃新材料、屏幕定向发声用
关键材料、无介质成像用关键材料、半导体和电子级合成高纯石英、新能源电池用锆材料等一批关键核心技
术的攻坚克难,通过前沿材料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企业新质发展“护城河”。同时,紧跟市场需求,密切围
绕客户开展服务,持续进行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的新产品迭代开发工作。
三、扬优势补短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一是打赢现金流改善攻坚战。加大经营性现金流的回款力度,加大库存消化力度,减存量、控增量。二
是打赢成本压降攻坚战。细化生产过程管控,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人工成本;严格管控
非预算列支费用,降低三项费用。三是打赢亏损治理攻坚战。按照“专班专责、提级管理、年底销号”的原
则,一企一策,持续推动精准治理。
四、抓管理提质效,持续规范运作
一是不断夯实合规管理根基。结合新《公司法》和最新监管政策,切实落实好相关治理要求,持续修订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二是应用数字化工具、更环保节能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进现有产线和产品,提高能效
。三是加强投资项目、研发项目闭环管理,把握市场周期,加速产能落地。四是筑牢安全生态合规底线,树
牢安全生态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如果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或公司主要进出口国的政治、经济及贸易政策发
生重大变化,将导致公司的对外出口和原材料进口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将紧跟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趋势,对
行业和产业链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进行充分预估,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展灵活多变的采购与销售策略,
以保障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2.汇率风险
公司存在大量的对外销售业务,并以美元进行结算,从签订采购销售合同至收付汇具有一定周期,若汇
率出现波动,将可能产生汇兑损失,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公司将紧密关注国际外汇行情变动,尽可能将外币
收入与外币支出进行匹配,通过缩短报价周期、及时结汇,相对锁定汇率,必要时合理开展外汇避险工作,
尽可能减小汇兑风险。
3.技术迭代风险
电子行业技术升级频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如果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更新及生产经营未能及时
适应行业的新需求,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将借助先进材料应用研究中心技术研发实力
,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技术储备,及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
以满足市场需求。
4.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收入、资产和人员规模的扩张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
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公司未能及时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
司将及时改进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在资源整合、内部控制等多方面进行升级调整,提高公司的综合竞
争能力和经营效益。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