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568 ST中珠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药、医疗和房地产。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院(行业) 2.90亿 55.60 4895.59万 73.56 16.89
房地产(行业) 1.32亿 25.33 -1408.10万 -21.16 -10.66
医药(行业) 4661.19万 8.94 1582.14万 23.77 33.94
医疗器械(行业) 2472.97万 4.74 708.04万 10.64 28.63
中心合作(行业) 2173.99万 4.17 412.56万 6.20 18.98
融资租赁(行业) 391.30万 0.75 389.44万 5.85 99.52
其他(行业) 242.46万 0.47 75.36万 1.13 31.08
─────────────────────────────────────────────────
医院(产品) 2.90亿 55.60 4895.59万 73.56 16.89
房地产(产品) 1.32亿 25.33 -1408.10万 -21.16 -10.66
医药(产品) 4661.19万 8.94 1582.14万 23.77 33.94
医疗器械(产品) 2472.97万 4.74 708.04万 10.64 28.63
中心合作(产品) 2173.99万 4.17 412.56万 6.20 18.98
融资租赁(产品) 391.30万 0.75 389.44万 5.85 99.52
其他(产品) 242.46万 0.47 75.36万 1.13 31.08
─────────────────────────────────────────────────
华南地区(地区) 4.09亿 78.44 4044.87万 60.78 9.89
华中地区(地区) 4842.64万 9.29 1583.03万 23.79 32.69
华东地区(地区) 4058.09万 7.78 357.53万 5.37 8.81
西南地区(地区) 1326.70万 2.54 367.33万 5.52 27.69
北方地区(地区) 1013.33万 1.94 302.26万 4.54 29.83
─────────────────────────────────────────────────
截止日期:2024-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院收入(行业) 2.15亿 56.04 5096.72万 60.56 23.69
房地产(行业) 9322.80万 24.28 466.74万 5.55 5.01
医药(行业) 3799.42万 9.90 1774.48万 21.08 46.70
医疗器械(行业) 1662.58万 4.33 366.69万 4.36 22.06
医疗中心合作(行业) 1648.88万 4.30 384.25万 4.57 23.30
融资租赁(行业) 259.64万 0.68 258.01万 3.07 99.37
其他(行业) 184.43万 0.48 69.25万 0.82 37.5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院收入(行业) 1.51亿 59.91 3951.04万 67.88 26.19
房地产(行业) 5626.46万 22.35 165.61万 2.85 2.94
医药(行业) 2057.46万 8.17 1004.78万 17.26 48.84
医疗器械(行业) 1100.57万 4.37 271.26万 4.66 24.65
中心合作(行业) 1044.94万 4.15 229.83万 3.95 21.99
融资租赁(行业) 162.14万 0.64 161.44万 2.77 99.57
其他(行业) 101.98万 0.41 36.84万 0.63 36.13
─────────────────────────────────────────────────
截止日期:2024-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院收入(行业) 7500.29万 57.69 2130.57万 67.69 28.41
房地产(行业) 3311.52万 25.47 167.46万 5.32 5.06
医药(行业) 985.89万 7.58 482.61万 15.33 48.95
医疗器械(行业) 543.67万 4.18 180.24万 5.73 33.15
医疗中心合作(行业) 533.00万 4.10 92.51万 2.94 17.36
融资租赁(行业) 76.85万 0.59 76.81万 2.44 99.95
其他(行业) 48.91万 0.38 17.41万 0.55 35.5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2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6810.76│ 32.2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3.3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3023.19│ 43.3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在宏观经济承压、行业政策深度调整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多重挑战下,围绕“稳根基、调结
构、促转型”核心主线,通过顶层设计优化、资源统筹整合及组织效能提升,推动整体经营向高质量发展迈
进。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聚焦医疗大健康核心主业,系统性推进管理变革与业务重构,在复杂环境中筑
牢发展根基,为后续突破积蓄动能。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38.5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2
,022.0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386.69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67.53%。
(一)战略聚焦与治理优化
1、优化专业结构
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公司强化战略定力,凝聚“做正确的事”的商业逻辑共识,形成“
聚焦主业、优化结构、强化协同”的管理框架。公司强化大健康主业的资源倾斜与创新投入,例如桂南医院
通过肿瘤专科建设与互联网医院医保资质落地,构建“线下精准治疗+线上慢病管理”服务闭环,硬件升级
与新住院大楼规划提升接诊能力;六安医院在托管改革后启动急救站、血透中心等重点项目,显著改善运营
质量;医药板块恢复潜江制药优势品种生产、新增生产线,推进多个产品工艺升级;医械板块则以组织架构
改革推动技术攻坚,抑郁版热疗仪临床试验与伽马刀功能升级,强化产品竞争力。
2、非核心业务收缩
公司房地产板块实施战略收缩,加速存量资产去化,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释放资金反哺医疗主业投入
;医药板块集中资源保障优势品种复产及工艺升级,减少非核心业务,提升资产质量。
3、治理体系升级
管理团队强化市场化导向,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针对医疗板块DRG付费改革、医药板块集采
冲击等政策压力,制定“一业一策”应对方案,显著提升战略执行效率。
(二)资源整合与协同效益释放
1、产业链深度联动
公司系统性推进跨板块资源整合,强化医疗板块与医药、医械板块形成深度协同。医疗板块,整合体系
内供应链、设备集中采购及产业协同搭建资质平台;医药板块初步尝试电商渠道,并与线下销售互补,降低
运营成本;医械板块伽马刀设备优先投放旗下医院,既降低外部合作风险,又提升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房地
产板块通过加速存量资产去化与轻资产运营探索,释放资金反哺大健康主业投入;融资租赁板块完成股权结
构调整,通过内部协同机制,强化对医疗主业的融资支持。
2、管理效能提升
公司以“降本增效”为导向,医械板块通过划分四大独立单元并进行独立核算,实现扁平化运营与精准
考核;房地产板块通过物业整合与闲置资产处置,提升资产周转效率。
(三)激发团队效能与加强能力建设
1、团队效能升级
公司全面提升团队凝聚力,针对各业务板块特点实施差异化考核:医疗板块聚焦DRG付费改革下的成本
管控与学科优化,医械板块围绕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建立激励机制,房地产板块以存量去化与资产价值最大
化为导向考核。
2、合规能力强化
公司深化合规建设,结合各业务板块相关法规及监管要求,不定期开展学习与培训;医药板块则通过高
新技术企业复审,提升研发合规与创新能力。
(四)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
1、产品技术攻坚
公司以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为突破点:医药板块推进滴眼剂产线升级及工艺改进,医械板块强化伽马
刀产品软件更新与功能优化,推进抑郁版热疗仪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坐舱热疗仪样机开发,完成全身热疗系统
销售与租赁,通过学术推广与临床合作提升市场渗透。
2、数字生态构建
公司协同布局互联网医院与电商平台,推动传统业务向“互联网+大健康”生态延伸,拓宽患者服务与
销售覆盖。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情况说明
1、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涵盖生物药、化学药、中医药等众多领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与民众生活、经济发展以及国
家安全紧密相连,是支撑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随着人口老龄化
趋势的加剧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觉醒,医疗需求加剧增长,医药行业因此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公众对医
疗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也显著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动了医药需求的增长。近年来,国
家持续增加医保投入,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这也为医药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了我国医
药行业的持续发展。
(1)完善新药定价机制,重点分配关键政策资源
2024年2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
》征求意见,自评点数越高,表明药品创新价值含量越高,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的自由度就越高,在挂网服
务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挂网、稳定期保护等政策扶持。主要目的是坚持药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原则,同时更好
地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新药挂网效率,并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
(2)强化药品价格治理能力,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
2024年一季度,国家及省级层面陆续发文落实跟进《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
、透明均衡的通知》文件要求,明确到2024年3月底前,基本消除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
在省际间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推动医药企业价格行为更加公平诚信。2024年3月,国家组织药品联
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4-1)》,坚定不移地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
、制度化,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进一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3)持续从严整治医药腐败,规范医疗服务行业秩序
2023年末,为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行风建设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
23—2026年度)》。2024年,我国持续整治医药行业风气,多个省份发布了医药反腐相关文件、提出了医院
巡查的具体要求。此外,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的意见》,围绕医疗监
督跨部门执法联动的关键工作,从建立工作机制、突出重点执法、创新执法手段等三个方面,强化了工作重
点。
(4)推进集采提质扩面,加强全国上下协同
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明确了2
024年集采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扩大省际联盟采购范围,升级为全国联盟采购,明确国家组织集采和全
国联采药品品种互为补充,制定了湖北、山东、浙江等多个省分别牵头的联采任务清单。文件核心旨在推动
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提质扩面,规范地方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5)促进三医协同发展,深化药品创新改革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重点部署了加强医
改组织领导、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完善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等七个方面22项具体任务。明晰了20
24年深化医改的路线图,重点聚焦“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更加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突出系统
集成、协同联动,更加突出药品创新突破。围绕创新药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多维度的政策举措,给予全方位
的政策资源倾斜。
2、医疗行业
(1)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儿童健康保障
2024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重点提出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
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四方面重点工作内容,旨在促进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
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儿科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儿童参加
基本医疗保险专项行动的通知》,从加大儿童参保动员力度、优化新生儿参保流程、协同优化参保政策和医
疗服务供给、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加强督导落实等方面对专项行动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力争至2024年底,80
%以上新生儿在出生当年参保。
(2)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发布《关于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
知》,对全年的相关工作进行部署。重点聚焦以下三方面:一是聚焦虚假诊疗、虚假购药、倒卖医保药品等
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严厉打击;二是聚焦医保基金使用金额大、存在异常变化的重点药品耗材,动
态监测基金使用情况,重点查处欺诈骗保行为;三是聚焦骨科、血透、心内、检查、检验、康复理疗等重点
领域,全面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医药领域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印发20
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持续推进医药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
,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
(3)强化运营管理,推进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2024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2024—2025年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
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继续坚持“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主题,聚焦发展和
安全,持续加强以业财融合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内部流程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
信息化。到2025年底,努力实现全国50%三级公立医院具备和应用运营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力争到2027年底
,实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全国二级公立医院覆盖率明显提升。
(4)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工业和信
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完善人
工智能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为推
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医械行业
(1)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2024年2月,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第三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工作的公告》,提出开展第三批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公告》指出,按照风险程度和监管需要,确定部
分临床需求量较大的一次性使用产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医疗美容相关产品等部分第二类医疗器械作
为第三批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品种。共有103种医疗器械被纳入此次唯一标识实施工作中。
(2)加强使用管理规范,提高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可及性
为规范医疗机构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临时进口使用管理,进一步满足临床诊疗急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临时进口使用管理要求》。充分考虑特殊情况
下患者的用械需求,确定了产品范围和医疗机构范围;明确了医疗机构、经营企业和境外制造商、代理人各
方责任认定要求;规定了申请材料、申请程序、审查方式和时限;提出了医疗机构使用相应医疗器械记录保
存、停止使用、分析报告、继续使用等要求。
(3)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会议
指出,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
强国迈进,更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发挥标准引
领作用,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符
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以高效严格监管提升医药产业合规水平,支持医药产业
扩大开放合作;及时跟进医保、医疗、价格等方面政策,协同发力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4、房地产行业
2024年,房地产政策正式定调“稳市场”和“去库存”。需求端,除个别城市外,全国基本进入不限购
时代,首付比例、房贷利率均调至历史低点。供给端,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并加速推进,央行推出再贷
款工具支持地方国资收储存量商品房,各地推进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尽管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市场短
期内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尤其是居民收入和就业等中长期因素的改善尚需时日,当前房地产市场仍然面临诸
多考验。
随着市场调控的持续和行业竞争的加剧,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在融资、运营、
品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品质提升
。通过洞察市场需求,迭代升级产品,提高交付品质,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行业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1、医药行业
从发展阶段来看,医药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演进的进程中。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现阶段医药行业逐渐步
入精准医疗时代,朝着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大步迈进。在基础研究层面,不断加深对人体生理机
制和疾病发病机理的探索,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从临床试验到药品审批上市,每一个
环节都在不断优化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和药品质量。周期性特点方面,医药行业整体并没有明显的行业周期
性。无论经济处于繁荣还是衰退阶段,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维护需求始终存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
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大以及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稳步提高,进
一步强化了医药需求的稳定性。
2、医疗行业
随着科技兴起,医疗行业进一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互联网医疗、远程诊疗、人工智
能辅助诊断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和
政策支持的加强,医疗行业正朝着预防医学、精准医疗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方向快速发展。从周期性特
点来看,医疗行业通常被视为防御性行业,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由于医疗服务需求与人口结构以及居民健
康意识密切相关,其需求相对稳定,不会因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出现显著变化。
3、医械行业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医械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医械行业进一步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精准化方向迈进。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以及医疗需求的多样化,医械行业正朝着个性化治疗、远程医疗和家用医疗设备等方向拓展,行业前景广阔
。从周期性特点来看,医械行业整体上表现出弱周期性特征。由于医疗器械的需求与医疗服务的刚需密切相
关,其市场规模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在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领域,需求相对稳定。
4、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房地产市场因长期调整,商品房库存处于历史相对
高位,房价持续走低,居民杠杆率回落,房地产投资连续第三年大幅下滑,部分房企仍面临流动性风险。自
2024年四季度起,在“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等一系列稳楼市增量政策推动下,行业虽已出现积
极变化,但仍需政策持续发力,以推动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平衡,实现从止跌回稳到逐步走向平稳健康发展
的转变。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大健康产业,形成以医药制造为核心驱动、医疗服务为重要支撑、医疗器械为创新
增长点的三大战略板块,并有序推进存量地产项目去化。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情况具体如下:
(一)医药制造
1、业务与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制造的主要平台为公司下属潜江制药,产品以化药制剂为主,主要聚焦于眼科领域
专用药品的制造和销售,包含:(1)眼科专科用药:涵盖缓解视疲劳(珍珠明目滴眼液)、抗病毒(阿昔
洛韦滴眼液)、抗敏(色甘酸钠滴眼液)、抗菌(氧氟沙星滴眼液)、抗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6大滴
眼液品种;(2)口服固体制剂:复方西吡氯铵含片、曲昔匹特片、阿奇霉素颗粒等差异化品种;(3)抗生
素注射剂: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同时,拥有三项全国独家产品:(1)复方西吡氯铵含片:国家新药,
用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辅助治疗;(2)曲昔匹特:国际II类新药,用于治疗胃溃疡,改善急
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的胃粘膜病变等功能;(3)双氯芬酸钠搽剂: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
的轻至中度疼痛、也可用于骨关节炎的对症治疗。
2、经营模式
潜江制药采用重点省区、终端推广、招商代理的多样化模式,覆盖全国10个核心省区,通过与多家大型
连锁医药公司及行业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协作,成功合作双氯芬酸钠搽剂3个规格、滴耳液、滴眼液等多款重
点产品,有效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与此同时,由供应部统一负责对外采购工作,坚持以销定产的原则来制定
生产计划,在生产安排上严格遵循GMP要求,充分保障公司生产经营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3、研发与生产体系
潜江制药拥有15大国家新版GMP认证的剂型生产线,构建“临床需求-工艺改进-剂型创新”的研发路径
,报告期内重点开展了曲昔匹特原料药的药学相关研究及分析方法在转移工作,挖掘硼酸冰片滴耳液的生产
,推进阿奇霉素注射液等产品的工艺改进,提升市场竞争力。
4、未来展望
未来面对改革冲击,潜江制药将积极行动,一方面,强化产品研发力量,依托“国家眼科用药生产基地
”的品牌优势,加大对滴眼液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加大技改投入,提升智能化水平,增强核
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医疗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旗下两家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桂南医院与六安开发区医院,持续深化医疗
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实体医疗+互联网医疗”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桂南医院
(1)经营业务
桂南医院作为玉林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现有核定床位400张,开放床位453张,医院服务于玉
柴社区及周边县市区居民、厂矿企业,提供医疗卫生、健康管理、职业健康与防护、教学、科研等多元化服
务。2024年,桂南医院成功获批广西首家医保定点互联网医院资质,通过“桂南阿康互联网医院”平台突破
服务时空限制,实现线上问诊、慢病续方及医保实时结算功能,显著提升服务可及性。
(2)经营模式
服务模式
桂南医院以临床卫生服务为核心,延伸健康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增值服务。同时,医院作为玉林市基
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广西医保定价标准,服务对象覆盖玉林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
政策联动与创新
桂南医院业务发展与属地医保政策深度绑定,现行DRGs支付改革等政策对运营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报告
期内,桂南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资质获取,构建“线下实体+线上诊疗”双轨模式,2024年线上服务量有效
提升显著增强经营韧性。
(3)未来展望
未来,桂南医院将继续按照医院“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战略方针,加强技术创新及服务创新,提高
医疗技术水平,打造大专科、名专科,不断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六安开发区医院
(1)经营业务
六安开发区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开放床位150张,共设有9个住院病区、12个门诊科室
、8个辅助科室、15个行政职能科室,主要承担区域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急救应急等公共卫生职能。
(2)经营模式
六安医院业务以住院、门急诊、健康体检与职业健康检查及预防保健为主,开设内科、外科、骨科、妇
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口腔科、急诊科(含120急救站)、麻醉科、检验科、放射
科、中医科、血透中心、防保科。同时,强化医联体协作,接入省级远程会诊系统,提升疑难病症诊疗能力
。
(3)未来展望
未来,六安开发区医院将继续以新技术新业务为突破提高科室技术特点与亮点,努力引进优秀人才或学
科带头人满足现有诊疗需求和学术研发需要,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医疗器械
1、一体医疗
(1)经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器械的主要平台为公司下属深圳一体医疗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包括超声肝硬化检测
仪(ET-CD-I/VI)、全身热疗系统(ET-SPACE-I)、输液加热器(ET-TF-II)。
(2)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一体医疗的商品销售模式采用直接销售与经销两种模式。
合作肿瘤诊疗中心经营模式为以自产设备和外购设备如直线加速器、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及提供技术
与支持服务作为投入,医疗机构以场地、机房与医技人员作为投入,双方合作建立肿瘤诊疗中心,一体医疗
按照约定的分成比例分期收回投资并获得收益的模式。
另外,一体医疗会采用设备租赁模式将自主产品或者外购设备租赁给医院,医院在租赁期内按月支付固
定金额的租金给一体医疗。同时通过比较完整的技术服务与咨询团队为医院项目运行过程提供全程的完整价
值链服务。
(3)未来展望
未来,一体医疗将以全身热疗系统产品为主导,肝硬化检测仪及即将上市的新产品为辅助,利用学术搭
台加专家背书的营销理念进行产品推广,从而实现医学、市场相互联动,将一体医疗打造成具有科技驱动、
技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