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641 万业企业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集成电路、光伏等领域的核心装备、房地产。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铋的深加工及化合物业务(业务) 5.25亿 75.14 1.33亿 68.89 25.23
房地产业务(业务) 1.02亿 14.57 4451.43万 23.14 43.71
专用设备制造业务(业务) 7111.98万 10.18 1484.86万 7.72 20.88
其他业务(业务) 79.52万 0.11 47.98万 0.25 60.3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房产销售(行业) 2.81亿 48.34 2.32亿 83.86 82.70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 2.41亿 41.44 3257.75万 11.75 13.52
服务业(行业) 5071.77万 8.72 677.19万 2.44 13.35
其他业务(行业) 868.71万 1.49 537.39万 1.94 61.86
─────────────────────────────────────────────────
房产销售(产品) 2.81亿 48.34 2.32亿 83.86 82.70
专用设备制造(产品) 2.41亿 41.44 3257.75万 11.75 13.52
物业服务(产品) 3572.43万 6.14 297.43万 1.07 8.33
房产租赁(产品) 1499.33万 2.58 379.76万 1.37 25.33
其他业务(产品) 868.71万 1.49 537.39万 1.94 61.86
─────────────────────────────────────────────────
上海市(地区) 3.94亿 67.80 2.44亿 88.15 61.98
安徽省(地区) 5565.00万 9.57 1000.52万 3.61 17.98
浙江省(地区) 5342.72万 9.19 -1730.40万 -6.24 -32.39
北京市(地区) 4844.92万 8.33 939.82万 3.39 19.40
江苏省(地区) 2103.30万 3.62 2535.55万 9.15 120.55
其他业务(地区) 868.71万 1.49 537.39万 1.94 61.8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房地产业务(业务) 8889.21万 44.23 6488.84万 54.02 73.00
其他业务(业务) 8062.98万 40.12 4909.06万 40.87 60.88
专用设备制造业务(业务) 3146.89万 15.66 614.51万 5.12 19.5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房地产行业(行业) 5.48亿 56.77 3.64亿 80.40 66.51
制造业(行业) 3.46亿 35.85 6227.66万 13.75 18.01
服务业(行业) 5566.89万 5.77 1270.87万 2.81 22.83
其他业务(行业) 1549.65万 1.61 1379.97万 3.05 89.05
─────────────────────────────────────────────────
房产销售(产品) 5.48亿 56.77 3.64亿 80.40 66.51
专用设备制造(产品) 3.46亿 35.85 6227.66万 13.75 18.01
物业服务(产品) 3554.40万 3.68 235.55万 0.52 6.63
房产租赁(产品) 2012.49万 2.09 1035.32万 2.29 51.44
其他业务(产品) 1549.65万 1.61 1379.97万 3.05 89.05
─────────────────────────────────────────────────
上海市(地区) 7.03亿 72.91 3.91亿 86.25 55.56
浙江省(地区) 1.18亿 12.25 -674.56万 -1.49 -5.71
北京市(地区) 8342.08万 8.65 2424.36万 5.35 29.06
江苏省(地区) 4427.15万 4.59 3099.81万 6.84 70.02
其他业务(地区) 1549.65万 1.61 1379.97万 3.05 89.05
─────────────────────────────────────────────────
房地产业务(业务) 6.03亿 62.54 3.77亿 83.21 62.48
专用设备制造业务(业务) 3.46亿 35.85 6227.66万 13.75 18.01
其他业务(业务) 1549.65万 1.61 1379.97万 3.05 89.0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1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1035.77│ 36.1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7.4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3092.30│ 47.4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情况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已经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
和重要支点,是引领未来、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产业。作为该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集成电路的蓬勃发展
高度依托于其上游支撑,即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封测等的全链条产业。
近年来,半导体市场以AI驱动为核心逻辑,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物联网、大数据等下游市场需求的
推动下持续趋好。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为6276亿美元,同比
增长19.1%,首次超过6000亿美元。其中,中国2024年半导体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8.3%。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
计协会(WSTS)8月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预计20
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9.9%
达到8000亿美元。
在政策方面,国家持续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多维度政策红利不断释放。2025年4月11日,中国半
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了集成电路原产地的认定标准
,国内晶圆代工有望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获得更多订单,设备、材料国产替代进程也将受益,自主可控的大
趋势将进一步提速。此外,国家大基金三期资金明确将重点支持半导体制造关键设备、高端材料等核心环节
的研发突破与产能扩张,同时各级政府也通过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多种方式大力扶持本土半导体企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内半导体设备、材料厂商在自主可控的强需求下有望迎来加速发展契机。作为半导体国产
化的重要力量,公司深耕半导体关键设备、材料领域,紧密围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的战略方向,依托
控股股东先导科技集团的资源优势,正在加快半导体产业链协同整合,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半导体设备及材
料平台。
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公司旗下凯世通主要聚焦国内关键装备“硬卡替”环节,深化离子注入机研发实力
和晶圆厂客户服务能力,今年上半年已交付8台12英寸离子注入机。在内部供应链管理端,凯世通持续优化
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了涵盖生产、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管理等多维度的协调机制,长期致力于与核
心国产零部件子系统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起稳定的供应商体系。另外,自先导科技集团
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集团与凯世通在关键零部件整机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尤其在静电卡盘、流量计等核心
子系统零部件方面,全力赋能凯世通国产化零部件建设。凭借“高纯材料-衬底-外延-芯片-资源回收”的一
体化能力,先导科技集团为设备性能优化与供应链降本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过对外合规经营、对内优化管理
以及与集团的协同合作,凯世通获得了从电子材料、零部件到原位检测等多方面的供应链支持,目前供应链
国产化率较高,对海外的依存度逐步降低。
在新材料领域,作为全球领先的材料科技企业、稀散金属龙头,先导科技集团为万业企业注入稀缺资源
与产业协同势能,依托先导科技集团在战略材料的全球供应链优势,公司快速切入半导体材料领域,通过全
资子公司安徽万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力开展铋金属深加工及化合物产品业务。自2025年1月起,公司开始
稳步推进铋材料及深加工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铋业务表现亮眼,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占整体营业
收入的75.14%;并且产能与销量实现逐季爬升,二季度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449.82%。公司铋化合物材料生
产基地现涵盖广东清远、安徽五河、湖北荆州、浙江衢州等地,其中广东清远与安徽五河基地处于正式生产
阶段,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正处于新产能推进阶段,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全年产能
及销量规模在铋材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1)集成电路核心装备
2025年以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在生成式AI等颠覆性技术的融合演进中步入产业升级与价值链重构的关键
阶段。随着AI终端规模化落地与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扩张,半导体设备作为芯片制造的基石,其战略价值进一
步凸显。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市场呈现出强劲复苏的态势,技术创新与终端应用的深度耦合持续释放产
业增长动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晶圆厂扩张与设备销售,全球设备市场实现稳步增长。根据国际半导体
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同比增长21%,达到320.5亿美元;预计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提升7.4%至1255亿美元,2026年设备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攀升至1381亿美元,
实现三年连续增长。
此外,国内晶圆厂产能扩张与国产化率要求提升,进一步拉动国内半导体设备、材料市场增长。据Tren
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国内晶圆代工厂有望成为成熟制程增量主力,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制程代工
厂的产能将提升6%。YoleGroup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以21%的全球代工产能份额位居第二,预计到2030
年中国大陆在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中的占比有望提升至30%,成为全球最大代工中心。国内晶圆制造产能的持
续扩张,将为本土集成电路装备和材料企业提供广阔的增量空间。据SEMI数据,2024年中国在半导体设备上
的支出达到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5%,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支出国。
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离子注入机通过离子束注入实现精准掺杂,从而定义芯片的电学特性,是
必不可少的装备。随着超摩尔时代的来临,半导体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不断涌现,对离子注入机工艺精
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设备性能升级迫在眉睫。目前,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以及功率半导
体这几大芯片品类的生产环节中,对离子注入机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研发难度较大的大束流、高能离子
注入机市场正不断扩容。
然而,由于离子注入机行业准入门槛极高,系统集成难度大,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
超过九成的设备仍由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美国亚舍立公司供应,国产离子注入机在市场中的替代率尚不足10
%。不过,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反而加速了国产设备的导入进程,为国产离子注入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SEMI数据,2024年全球离子注入机市场规模达276亿元,至2030年预计为307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全球半导体扩张浪潮与AI技术演进,构成了中国推动芯片自主化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在国际新贸
易形势下,来自海外设备厂商的产品进口成本大幅提高,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加速推进国产替代,有望在自
主可控的强需求下迎来新一轮结构性机遇。
(2)铋材料
铋是稀散金属元素之一,其单质为银白色至粉红色金属,质脆有光泽,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之一,铋材料具备低熔点、无毒性和可回收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
/半导体、医药、化工、汽车、新能源、颜料、核工业等领域。
从需求端来看,得益于新能源、电子半导体等行业的新兴发展需求,铋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可满
足半导体、电子元件、光伏、核工业等多个新兴行业的强劲发展需求。在半导体行业内,铋材料主要应用于
压敏电阻、陶瓷电容、TEC半导体制冷片、滤波器等关键产品的制造环节。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铋
电子材料、铋基纳米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逐步取得进展,铋基终端产品具备极低电阻特性,伴随生产技术不
断突破,有望推动半导体制程迈向更先进的技术节点,带动铋市场空间的持续提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铋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在全球铋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受国际地缘政治环境
、出口管制政策及环保限产等多重因素影响,铋材料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较大幅度攀升。2025年2月4日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其中与铋相关物项包含非1C
229项下管制的铋与制品、锗酸铋、三苯基铋、三对乙氧基苯基铋,与上述物项的生产技术及资料。国内外
铋材料市场因此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现象,据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精铋价格从2025年1月约7.5万元/
吨,最高时涨至约16万元/吨;截至2025年7月初,铋价格为12-13万元/吨,较年初上涨约65%。
综合来看,铋材料市场展现出一定的规模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下游新兴产业对铋基材料的
需求持续增长,为市场空间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资源稀缺性、环保政策趋严以及出口管制政策
等因素将持续收紧供给端,铋材料价格预计一段时间内将处于高位。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预示着中国铋材
料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张,其战略价值和经济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3)房地产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波动调整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1-6月,全国房地
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资35770亿元,下降10.4%;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2025年6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60,高于去
年同期的91.99。
政策调控方面,中央和相关部门持续推出稳定政策,通过“需求提振+供给优化+金融协同”组合拳推动
市场止跌回稳。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更大力度推动房地
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方向。政府将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
持;同时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推动房地产
市场企稳。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布局聚焦两大领域:其一,深耕半导体产业,在持续推进集成电路核心装备的
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等既有业务的基础上,新增半导体材料铋金属的深加工业务,完善产业链布局
;其二,稳步推进存量房地产业务的销售与去化工作,优化资产结构。
集成电路核心装备:公司旗下凯世通和嘉芯半导体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核心装备业务。凯世通所涉核心装
备业务是以离子注入技术为核心的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端离子注入机项目,重点应用于集成电路
领域,目前业务包括自研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机耗材备件以及产品、服务定制与再制造业务等。嘉芯半导
体所涉及的产品范围覆盖刻蚀机、薄膜沉积、快速热处理等多品类的半导体前道设备。报告期内,公司通过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推进现有产品快速迭代升级,不断开发满足客户量产工艺需求、引领市场发展的前沿技
术及产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凯世通关键设备交付与量产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凯世通在报告期内新增交付8台设
备,其中已交付的应用于CIS器件掺杂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实现首台设备验收,该设备采用凯世通自研
核心零部件,具有卓越的金属污染控制能力,增强了对客户新产品新工艺的覆盖与服务能力。上半年,凯世
通已交付国产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的12英寸晶圆产品片安全生产过货量突破500万片,标志着凯世通实现
了国产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从样机研发、产线验证再到规模量产的跨越式发展,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推动规模化国产替代。
铋材料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全新成立的安徽万导开展铋金属制品、氧化物及化合物等业务,成为控股
股东先导科技集团旗下唯一深加工业务平台。铋材料应用广泛,具有低熔点等特性,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
5.25亿元,市场份额稳固。公司广东清远与安徽五河基地处于正式生产阶段,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正处
于新产能推进阶段,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房地产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以车位和原有存量房产的销售和经营为主,无新增住宅开发项目。公司房地
产业务已进入收尾阶段,在加速房地产去化库存的同时,强化转型协同和叠加效应,做好集成电路转型产业
的基地建设和运营工作,助力集成电路核心装备业务良好发展。
2、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持续布局半导体设备、材料赛道,围绕集成电路制造核心工艺拓展业务品类,产品平台模式的规
模效应初显,设备领域覆盖领先的离子注入设备与多品类的半导体前道核心设备产品线,材料领域公司计划
围绕集成电路制造流程拓宽产品布局领域。同时根据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在完善工艺链条的同时努力实现
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推动平台产品矩阵的丰富完善及产业稳步提升发展。
目前,公司开发的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行业,主要产品情况如下:
(1)离子注入机
在晶圆制造过程中,要使纯净硅具有可控的导电能力(即成为半导体),就必须将一定数量的杂质离子
掺入半导体材料中,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成分、结构和电学特性,从而优化半导体材料的表面性能,提高其导
电性。离子注入机通过对注入剂量、注入角度、注入深度、工艺温度等方面进行精确的控制,配合适当的掩
膜材料,能在晶圆区域上特定位置注入离子,成为决定集成电路器件电学特性的关键装备。
离子注入机作为驾驭离子束的复杂装置,包括气体系统、离子源、光路系统、注入平台、真空系统、软
件及控制系统等众多子系统。由于离子注入后无法立即在线检验工艺结果,只有在所有芯片制作工艺完成后
测试电性能,才能进行评估。因此,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评价离子注入工艺的成功与否,这也使得
离子注入机面临着较高的客户验证壁垒。
离子注入机根据注入剂量与注入能量的差异,划分为三大机型: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中束流离子注
入机和高能离子注入机。伴随着芯片尺寸逐渐微缩,为制备先进制程中的超浅结,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逐
渐成为市场主流,市场占比约为60%,中束流和高能离子注入机分别约占20%。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和高能
离子注入机的技术难度极高,属于目前国产化率极低且极为重要的核心前道设备。
公司旗下凯世通推出的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高端装备采用“通用平台+模块化+系列化产业化发展”的设
计理念,基于正向设计和自主创新,集成了自主研发的通用平台和软件控制系统,解决了极端低能量与大束
流之间的矛盾,攻克了注入角度控制、颗粒污染控制等技术难题,形成了长寿命离子源、高质量分析磁体、
束流减速装置等关键技术模块。同时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凯世通实现了低能大束流系列离
子注入机和高能离子注入机产业化应用,工艺覆盖逻辑、存储、功率、图像传感器等多个应用领域。
除离子注入机整机设备产品外,凯世通还从事相关的耗材和非耗材等备件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由于离子
注入机属于运动损耗、材料消耗较多的工艺设备,在设备运行一定周期后需要进行维保或更换配件才能保证
设备性能。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交付机台数量增加和国产替代深化,耗材和非耗材等备件销售与技术服务业
务、离子注入机耗材与维修保养等技术服务逐步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2)其他集成电路设备
公司旗下嘉芯半导体锚定成熟制程设备及支撑设备领域,坚定地以本地化研发制造为目标,为晶圆制造
厂提供成套的前道设备解决方案。凭借专业的技术团队与创新理念,为实现相关设备的本地化生产贡献力量
。
(3)材料业务
2025年1月16日,万业企业开始通过全资子公司安徽万导开展铋材料及其深加工产品业务。铋(Bismuth
),作为稀散金属元素之一,元素符号为Bi,原子序数为83,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VA族。其单质为银白
色至粉红色的金属,质脆易粉碎,化学性质相对稳定。铋的产品形式有铋针、铋粒(珠)、铋粉、氧化铋、
硝酸铋、碱式硝酸铋、氢氧化铋、碱式水杨酸铋、氯氧化铋、钒酸铋、柠檬酸铋、铋原药、有机铋、碲化铋
、铅基合金等众多形式。
铋金属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开采与冶炼、中游的提纯与精深加工以及下游的应用领域。随着科技进
步带来的新增需求,铋的下游应用领域已从合金添加剂等延伸到半导体、医药、新能源、化工、核工业和蓄
电池等领域。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相关零部件销售和设备支持服务,铋的深加工
及化合物产品业务以及车位和存量房产销售交付。
①公司专用设备制造业务:公司通过向下游客户销售集成电路专用设备、提供配件及服务来实现收入和
利润。
②铋材料业务:公司拥有低成本库存与自供能力。公司通过向下游客户销售铋深加工产品实现收入和利
润,通过构建铋材料的多元化产品结构,金属材料(规模化)、化合物(高毛利)、半导体材料(高增长)
三大类产品形成互补,规避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③房地产业务:公司加速存量房产去化,重点转向推动存量房和车位销售增加盈利。
(2)研发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研发的模式。公司组建了一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技术研发团队,团队成员理论功
底扎实,工程经验丰富,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才基石。公司坚持正向设计、自主创新,以客户量产需求为导
向,结合产业前沿技术趋势,采用“领先一步”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经过多年的
技术积累,公司形成了“通用平台+关键技术模块+系列化产业化发展”的可复用技术路线,可快速实现产品
开发与迭代升级,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突破。公司作为零部件国产化验证牵头单位,加快构建国内高质
量供应链生态。
公司在国内多家关键芯片制造产线中率先完成了技术验证及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上下游产
业链协同创新,批量交付重点应用客户、加快累积经验曲线,收获重复采购订单,并不断拓展新的产业客户
,同时引入具有国际一线离子注入设备研发与应用经验的专家人才,人才建设和研发力量持续增强。未来,
公司将围绕国内主流客户工艺需求,不断提升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稳定可靠、
降本增效的高端装备和工艺解决方案。
集成电路设备产品研发及量产的流程主要包括:
①规划和概念阶段: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与行业前沿技术,对产品开发进行研究规划;②设计阶段:研发
立项后,公司机械、电气、软件、控制、工艺等研发科室对产品进行设计;③开发实现阶段(Alpha、Beta
):设计完成后,公司将逐步开发Alpha与Beta机型产品;④厂内测试阶段:公司对研制机台在厂内进行整
机测试;
⑤产线验证阶段:整机测试通过的机台交付客户产线进行客户端验证;
⑥量产阶段:验证通过后的产品在客户端进行产业化生产;
⑦持续改进:公司在客户的配合下对产品进行持续升级,不断完善产品性能,实现产品迭代。
铋材料的研发流程如下:
1规划调研阶段:公司根据市场客户需求与行业前沿技术,对产品开发进行调研规划;2立项阶段:研发
立项,公司组织技术、生产、质量、分析、财务等科室形成评审小组对产品项目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立项申
请书、项目资金预算表、小试方案、研发实验HSE方案、知识产权检索报告、项目可行性评审报告;
3实验室小试阶段:实验室快速原型开发,如基于铋的“层状结构/低毒性/高载流子迁移率”特性定向
改性;
4中试验证阶段:工艺放大与稳定性测试,实现从克级到公斤级(如区域熔炼提纯铋)的提升,需实现
稳定连续3批生产,达标率需>98%;
5量产验证阶段:客户端送样验证,持续优化产品参数,定制开发参数;
6持续改进:公司在客户的配合下对产品进行持续升级,不断完善产品性能,实现产品迭代。
(3)采购模式
为严格保障产品质量和性能,公司建立了全面完善的采购体系。公司围绕业务发展需求,加强供应链安
全建设,全面落实跟踪优化供应链资源管理、供应商准入体系和持续质量管理各项任务,增强了成本管控和
质量保障能力,提高了供应链效率。
在设备业务中,公司定期对供应商档案进行更新和审核,对供应商的产品技术与质量、按时交货能力和
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合格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纳入名单后,公司定期统计交付合
格率并反馈给供应商以改进提升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在持续推进供应链强链补链,积极开拓新渠道、培育
本土供应商,完善供应链体系,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了供应链质量和效率。
在材料业务中,公司采购采用“投标+议价”结合的模式。对于量大、规格标准且市场竞争充分的产品
采购,公司通过信息发布的形式,明确质量标准、交货期,在符合资质的供应商中以竞价机制筛选较优者;
而针对小批量产品采购,公司则以定向议价为主,结合供应商实力、过往合作口碑及实时市场行情,通过多
轮磋商确定最终价格与服务条款,兼顾效率与灵活性。
(4)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半导体设备为专用型产品,主要采用订单式的定制化生产模式,并辅以适量的库存式生产。
在订单式生产方式中,公司与客户签订订单后,按照订单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生产制造,以满足不同客户
个性化的需求。公司设备具有通用平台及模块化的设计优势,为快速响应客户交货期限和平衡产能,公司会
根据内部需求和生产计划采取适量库存式生产的模式,对设备的通用组件或批量出货设备的常用组件进行预
生产。该生产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公司模块化平台的技术优势,满足客户工艺需求、保障交期,同时有效控制
库存和生产成本。
公司生产的铋材料产品具有种类多、规格多、应用场景多的特点,特殊细分应用场景需要定制化产品,
生产主要采用订单式的计划生产模式,并辅以适量的库存式生产。在订单式生产方式中,公司与客户签订订
单后,按照订单要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制造,以满足不同下游客户的应用场景需求。公司产品在同一应用场景
具有通用优势,为快速响应客户交货期限和平衡产能,公司会根据内部需求和生产计划采取适量库存式生产
的模式,对常规氧化铋及铋化合物产品进行预生产。
(5)销售模式
公司的集成电路设备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通过商务谈判、招投标等多种渠道获取客户订单。经过多
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已经与国内众多半导体行业主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了更加贴近客户需
求并及时提供服务,公司在各主要客户所在地均设有客户服务部门,并派遣设备工程师常驻现场,负责设备
的安装、调试以及承担维修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确保客户设备的高效运行。公司旗下凯世通还从事离子注入
机相关的耗材和非耗材等备件的销售与技术服务。针对客户对零备件、维护保养、设备拆装、设备升级等方
面的多元化需求,公司在订单签订后会迅速协调相关部门,完成发货、测试、维保等一系列后续服务,以满
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公司铋材料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通过商务谈判、招投标等多种渠道获取客户订单。基于实际控制人
先导科技集团几十年的行业深耕,公司铋业务已经与国内外众多行业主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合作客户已超250家。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生产研发及市场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凯世通作为国内离子注入机的设备领军者,研发量产的低能大束流离子
注入机、高能离子注入机等系列产品,以满足客户制造需求和业界前沿技术发展为导向,坚持正向开发的理
念,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依托“通用平台+关键技术模块”的开发模式,通过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攻
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丰富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产业化取
得重要进展,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凯世通立足自主创新,推动设备生产效率、稳定性以及工艺覆盖等各项指标不断取得突破,满足客户量
产需求,继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大束流离子注入机系列产品凭借高可靠性、低成本等优势,产品性能持
续提升,稳步推进批量应用;高能离子注入机整体产业化进展良好,持续拓展新客户。同时公司面向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