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688 上海石化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把石油加工为多种石油产品、中间石化产品、树脂和塑料及合成纤维。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炼油产品(产品) 268.57亿 67.95 58.50亿 88.25 21.78
化工产品(产品) 85.36亿 21.60 6.63亿 10.00 7.77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产品) 38.60亿 9.77 3955.50万 0.60 1.02
其他(产品) 2.70亿 0.68 7622.10万 1.15 28.22
─────────────────────────────────────────────────
中国华东地区(地区) 379.20亿 95.94 --- --- ---
出口(地区) 10.26亿 2.60 --- --- ---
中国其它地区(地区) 3.68亿 0.93 --- --- ---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09亿 0.53 7183.70万 1.08 34.3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炼油产品(产品) 620.69亿 71.24 143.12亿 94.86 23.06
化工产品(产品) 171.57亿 19.69 3.27亿 2.17 1.91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产品) 69.12亿 7.93 9481.80万 0.63 1.37
其他(产品) 9.94亿 1.14 3.53亿 2.34 35.55
─────────────────────────────────────────────────
华东地区(地区) 842.97亿 96.75 --- --- ---
出口(地区) 20.48亿 2.35 --- --- ---
中国其他地区(地区) 7.88亿 0.90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炼油产品(行业) 308.56亿 70.88 68.00亿 95.87 22.04
化工产品(行业) 88.37亿 20.30 5930.90万 0.84 0.67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行业) 31.47亿 7.23 4906.30万 0.69 1.56
其他(行业) 6.92亿 1.59 1.85亿 2.60 26.68
─────────────────────────────────────────────────
炼油产品(产品) 308.56亿 70.88 68.00亿 95.87 22.04
化工产品(产品) 88.37亿 20.30 5930.90万 0.84 0.67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产品) 31.47亿 7.23 4906.30万 0.69 1.56
其他(产品) 6.92亿 1.59 1.85亿 2.60 26.68
─────────────────────────────────────────────────
中国华东地区(地区) 403.97亿 92.80 --- --- ---
出口(地区) 24.13亿 5.54 --- --- ---
其他业务(地区) 4.27亿 0.98 1.80亿 2.54 42.09
中国其它地区(地区) 2.96亿 0.68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炼油产品(产品) 646.43亿 69.50 128.64亿 92.84 19.90
化工产品(产品) 191.11亿 20.55 7.68亿 5.55 4.02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产品) 81.79亿 8.79 1.09亿 0.79 1.33
其他(产品) 10.80亿 1.16 1.15亿 0.83 10.61
─────────────────────────────────────────────────
华东地区(地区) 855.67亿 91.99 --- --- ---
出口(地区) 65.99亿 7.10 --- --- ---
中国其他地区(地区) 8.48亿 0.9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14.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1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7149800.00│ 82.1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74.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3.6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748200.00│ 83.6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2025年上半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关税战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
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运行总体平稳,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受关税战、地缘政治波动、OPEC+加速增产
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宽幅震荡,市场供需矛盾持续突出,石化行业竞争激烈。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行业形势,本集团加快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积极应对经营创效
挑战,全力打好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双线作战”攻坚战,各项工作总体按照预定目标有序推进。截至2025
年6月30日止,本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39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39.90亿元,降幅为9.17%;税前
亏损为人民币5.83亿元(去年同期税前盈利为人民币0.12亿元),同比亏损增加人民币5.95亿元;除税及非
控股股东权益后亏损为人民币4.4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为人民币0.03亿元),同比亏损增加人民币4.52亿元
。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生产的主体商品总量557.6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35%。本集团累计加工原油6
32.49万吨(含来料加工55.64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93%。生产成品油399.29万吨(含来料加工44.99万
吨),同比减少6.81%,其中生产汽油166.81万吨,同比增长0.14%;柴油119.87万吨,同比减少13.56%,航
空煤油112.61万吨,同比减少8.62%。生产乙烯27.33万吨,同比增加24.34%;对二甲苯35.29万吨,同比增
加1.20%;生产塑料树脂及共聚物45.77万吨,同比减少3.21%。生产合成纤维1.45万吨,同比增长5.07%。上
半年本集团的产品产销率为99.94%,货款回笼率(不含关联企业)为100%。
安全环保风险总体可控。压实属地网格化和专业条线的管理责任,推进老旧装置专项隐患整治,整改完
成率98.8%,计划年内全部整改完成。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风险承包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控承包商和直
接作业环节风险,严格开展承包商资质审查。坚持从严管理不动摇。上半年,外排工业废水综合达标率、有
控废气达标率、危险废物妥善处理处置率均为100%,厂区边界VOCs浓度均值62.4μg/m3,同比下降9.70%。
炼化一体发力拓市攻坚。炼油板块围绕增航、稳汽、压柴,通过优化汽柴组分油流向、调整加氢裂化和
催化产品结构等措施,压减汽柴油增量,提高高牌号汽油比例。化工板块围绕优化原料结构、增产芳烃,化
工轻油、三烯、苯、PX收率均同比有所提高。抓住市场机遇,增产增销石油焦和液化气。优化热电业务,实
施“峰平谷”错峰发电用电,降低用电碳履约成本。
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推进。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启动公司“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快
项目建设步伐,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完成总体设计审查和优化调整工作,热电机组清洁提效改造工
程全面土建施工,弹性体及其配套项目机械完工,启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和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上
海基地项目。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开展“地理信息域、计划经营域、生产执行域、项目建设域、个人事务
域”五个数智化管理域建设,持续锻造精益高效的生产组织和计划执行能力、敏捷优质的产品供应和技术服
务能力、领先同行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拓展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效能加速释放。加大化工新产品研发推广力度,优化合成材料牌号,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加强
产业合作,加快110KV超高压电缆料开发;拓展发泡料、医用料等新产品自销业务。加大碳纤维技术提升和
拓市扩销力度,持续开展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和热塑性航空复材攻关,推进高强中模碳纤维工业化技术
及其应用研究,参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或团体标准4项,其中2项标准已发布。团体标准《工业级聚丙
烯腈基大丝束碳纤维纱》获CSTM(中国试验与材料标准平台)标准创新一等奖。
改革管理成效日益凸显。优化管理机制,压缩公司和二级单位“两办”(总经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压减公司机关内设科室,整合计划部、销售中心成立“计划经营部”。统筹完善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建
立工资总额、劳务费、福利费等重点费用动态监控机制,强化人工成本全流程管控。完善工效联动和“人力
资源池”运行机制,通过“劳动合同+上岗协议”双契约管理。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管控燃
动费用,深挖节能潜力,严格按消耗定额控制三剂等辅材费用,对循环水、污水处理、氮气、后勤等开展专
项成本对比分析。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共实现销售净额人民币334.9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66%,其中炼油产品
和化工的销售净额分别减少16.14%和3.21%,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增加22.61%。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炼油产
品销量下降6.72%。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各板块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与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2025年上半
年,本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41.3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11%,占销售净额的101.91%。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原油加工成本为230.8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27.35亿元。其中:本期原
油单位加工成本为人民币4001.90元/吨,比去年同期降低人民币379.86元/吨,降幅为8.67%,单位加工成本
下降使得成本减少人民币21.91亿元;本期原油加工量(不含来料加工)较去年同期减少12.42万吨,原油加
工量下降使得成本减少人民币5.44亿元。上半年本集团原油成本占销售成本的比重为67.62%。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其他辅料的支出为人民币37.9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44%。报告期内,本集团
折旧摊销和维修费用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0.05亿元和人民币4.52亿元,折旧摊销费用同比减少2.80%,主要是
由于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金额减少;维修费用同比增加38.65%,主要由于本期检修项目较2024年同期增加所致
。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销售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1.0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30亿元下降了21.54%
,主要因为报告期内代理手续费下降人民币0.25亿元。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其他业务收入人民币0.3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0.22亿元,主要是因为报
告期内租金收入减少人民币0.1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其他业务支出人民币0.1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0.0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财务净收益为人民币0.74亿元,去年同期财务净收益为人民币0.89亿元,主要是
由于报告期间利息收入减少0.96亿元,利息支出减少人民币0.81亿元。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除税及非控股股东损益后亏损为人民币4.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利润人民币
0.03亿元增加亏损人民币4.52亿元。
资产流动性和资本来源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量为人民币7.68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17
亿元。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报告期内采购商品、支付的各项税费等现金流出合计较2024年同期减少26.39亿元
,以及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21.8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量为人民币7.34亿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人民币
5.86亿元。主要是由于本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回以前年度购买的定期存款人民币36亿元,同时本期购入定期
存款人民币25亿元,而去年同期定期存款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亿元,本报告期定期存款现金净流入较去年同
期增加人民币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量为人民币12.81亿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4.35
亿元。主要是由于本年取得和偿还借款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1.82亿元,去年同期取得和偿还借款产生的现金
净额为15亿元。
借款及债务
本集团长期借款主要用于资本扩充项目。本集团一般根据资本开支计划来安排长期借款。而短期债务则
被用于补充本集团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总借款余额比期初余额减少了
人民币11.82亿元,主要是因为本期短期借款到期偿还人民币15亿元,长期借款余额增加人民币3.18亿元。
本集团本报告期无短期债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按浮动利率计息的总借款本金数为人民币3.87亿
元。
资本开支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08亿元。主要用于上海石化热电机组清洁提效改造工程项
目的建设施工。
下半年,本集团继续推进上海石化热电机组清洁提效改造工程项目和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工程等项目
实施。本集团计划的资本开支可以由经营所得现金及银行信贷融资拨付。
资产负债率
本集团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为41.77%(2024年6月30日:41.96%)。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方法为:
总负债/总资产。
本集团员工
于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在册员工人数为6715人,其中4089人为生产人员,1874人为销售、财务和其
他人员,752人为行政人员。本集团的员工72.67%是大专或以上学历毕业生。
本集团根据雇员及董事之岗位、表现、经验及现时市场薪酬趋势厘定雇员及董事的薪酬。其他福利包括
国家管理的退休金计划。本集团亦为雇员提供专业及职业培训。
所得税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施行,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调整为25%。本
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为25%。
《香港上市规则》要求的披露
根据《香港上市规则》附录D2第四十段,除了在此已作披露外,本公司确认有关附录D2第三十二段所列
事宜的现有公司资料与本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所披露的相关资料并无重大变动。
2、下半年市场预测及工作安排
展望下半年,从宏观经济看,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但中国经济保持稳
定增长依然有所支撑。从行业看,市场供强需弱格局严峻,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存量市场需求受到挤压,
化工市场仍处于景气周期低谷。
从集团自身来看,公司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下半年本集团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稳中求进,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以更大力度抓实安全环保,做好风险防范。压实各级网格化管理责任,抓好排查整治,突出规范性和
全过程受控,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抓好环保管理,争创绿企A级企业。严格执行国务院国资
委“十不准”禁令,深入推进风控内控体系建设,依法合规防控经营风险。
2.以更大力度抓实经营优化,促进增量增效。做好原油轻重搭配,优化原油进厂方式。按照“宜烯则烯
,宜芳则芳”的原则,发挥物料最大价值和最优流向。强化节能管理和费用管控,持续推进降本减费。加强
沟通,优化产品管理,狠抓产销协同,拓宽市场份额。
3.以更大力度抓实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坚持“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园
区向生态转”发展思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深入研究乙烯、丙烯
下游布局,做好乙烯原料、产品方案优化等工作。加快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布局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现有碳纤
维装置科技攻关和生产运营优化,着力拓展大丝束在风电叶片、无人机、汽车等领域规模销售,加快实现高
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销售,推进CF/PPS板材、CF/PAEK预浸料应用场景扩充。建设数智化管理
域,促进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
4.以更大力度抓实改革发展,持续激发活力。积极稳妥推进管理层级压缩,系统研究机构优化设置、科
技体制机制等,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人力资源池管理。建立健全产销研用一体化机制,进一步提
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加快低无负效资产盘活处置,持续强化“三基”工作。
5.以更大力度抓实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结合扁平化机构改革,选优配强各级领导干部。健全完善
岗位管理体系,完善培训培养体系,持续推进学习地图项目建设,运行“人力资源池”,盘活人力资源。对
标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智化转型新要求,持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