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713 南京医药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型工业化项目投资、运营;风险投资;实业投资;资产运营、资本运作、不良资产处置;资产委托经营
;企业咨询;项目开发;物业管理;财务顾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批发(业务) 265.06亿 94.78 14.35亿 87.80 5.41
销售商品:零售(业务) 12.45亿 4.45 1.53亿 9.35 12.27
销售商品:电商(业务) 1.60亿 0.57 3337.75万 2.04 20.81
其他(补充)(业务) 2658.67万 0.10 1968.48万 --- 74.04
提供服务:其他(业务) 1486.10万 0.05 324.42万 0.20 21.83
提供服务:仓储物流费(业务) 855.93万 0.03 604.84万 0.37 70.67
提供服务:特许经营服务费(业务) 542.85万 0.02 390.96万 0.24 72.0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批发(行业) 508.63亿 94.72 29.43亿 87.26 5.79
零售(行业) 24.31亿 4.53 3.18亿 9.42 13.07
电商(行业) 2.59亿 0.48 2690.93万 0.80 10.38
其他业务(行业) 1.28亿 0.24 7610.66万 2.26 59.44
物流服务(行业) 1492.78万 0.03 897.85万 0.27 60.15
─────────────────────────────────────────────────
江苏(地区) 284.48亿 52.98 16.75亿 49.66 5.89
安徽(地区) 151.40亿 28.20 9.81亿 29.09 6.48
湖北(地区) 55.36亿 10.31 3.71亿 10.99 6.70
福建(地区) 42.07亿 7.83 2.52亿 7.47 5.99
其他(地区) 3.66亿 0.68 9408.45万 2.79 25.72
─────────────────────────────────────────────────
销售商品:批发(业务) 508.63亿 94.72 29.43亿 87.26 5.79
销售商品:零售(业务) 24.31亿 4.53 3.18亿 9.42 13.07
销售商品:电商(业务) 2.59亿 0.48 2690.93万 0.80 10.38
其他(补充)(业务) 7096.02万 0.13 5969.98万 1.77 84.13
提供服务:其他(业务) 3511.09万 0.07 651.67万 0.19 18.56
提供服务:特许经营服务费(业务) 2197.81万 0.04 989.01万 0.29 45.00
提供服务:仓储物流费(业务) 1492.78万 0.03 897.85万 0.27 60.1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销售商品:批发(业务) 258.41亿 94.89 14.54亿 86.57 5.63
销售商品:零售(业务) 11.54亿 4.24 1.53亿 9.10 13.25
销售商品:电商(业务) 1.70亿 0.62 3069.89万 1.83 18.07
其他(补充)(业务) 3491.61万 0.13 2735.23万 1.63 78.34
提供服务:其他(业务) 1581.70万 0.06 359.74万 0.21 22.74
提供服务:特许经营服务费(业务) 998.87万 0.04 723.34万 0.43 72.42
提供服务:仓储物流费(业务) 636.40万 0.02 380.60万 0.23 59.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批发(行业) 507.26亿 94.66 28.31亿 85.45 5.58
零售(行业) 23.28亿 4.35 3.42亿 10.32 14.68
电商(行业) 3.92亿 0.73 5454.36万 1.65 13.90
其他业务(行业) 1.16亿 0.22 7529.86万 2.27 64.75
物流服务(行业) 2615.33万 0.05 1049.24万 0.32 40.12
─────────────────────────────────────────────────
江苏(地区) 291.97亿 54.48 17.05亿 51.46 5.84
安徽(地区) 142.53亿 26.60 9.26亿 27.95 6.50
湖北(地区) 54.07亿 10.09 3.41亿 10.29 6.31
福建(地区) 43.74亿 8.16 2.44亿 7.37 5.58
其他(地区) 3.57亿 0.67 9688.35万 2.92 27.10
─────────────────────────────────────────────────
销售商品:批发(业务) 507.26亿 94.66 28.31亿 85.45 5.58
销售商品:零售(业务) 23.28亿 4.35 3.42亿 10.32 14.68
销售商品:电商(业务) 3.92亿 0.73 5454.36万 1.65 13.90
其他(补充)(业务) 5675.83万 0.11 4518.49万 1.36 79.61
提供服务:其他(业务) 3087.68万 0.06 1901.81万 0.57 61.59
提供服务:特许经营服务费(业务) 2865.82万 0.05 1109.56万 0.33 38.72
提供服务:仓储物流费(业务) 2615.33万 0.05 1049.24万 0.32 40.1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8.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1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89924.48│ 9.1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0.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0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407933.88│ 8.0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药品流通行业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
。该行业努力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能力、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为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和满足人民健康需要
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础上,随着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人口老龄
化进程加速、城镇化等因素影响,以及医疗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变化等,医药健康及医疗消费的
需求将不断提升,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同时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用药便利性
也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为扩充药品流通市场提供了重要动力来源。
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药品及医疗器材的生产厂商,其产品主要有七大类(西药类、中成药类、中药材类
、医疗器械类、化学试剂类、玻璃仪器类以及其它类);产业链中游为医药流通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
、仓储、管理和销售;产业链下游是医药产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包括医院、社区诊所等医疗机构,以及零售
药店、医药电商等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零售商。
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实行政府部门主管和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相结合的监管体制。行业主管部门为商务部,
行业监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辖的国家药品监督
管理局;行业协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根据商务部官网2024年11月初发布的《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23年,全国药品流
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统计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930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
.5%,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640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6%,增速放
缓3.1个百分点;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2290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5%,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围绕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
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方向与目标,坚定实施数字化转型,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供应链韧性
日益增强,服务水平和流通效率持续提升。行业加速模式创新和技术升级,从医药流通供应商向医药全生态
链服务商转型。
药品流通行业呈现如下运营特点:
1、规模优势持续增强
行业积极推进资源整合。从销售情况看,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有所增长。2023年,排名前5位的药品
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6%,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高于行业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前10位同比
增长8.9%,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高于行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从市场占有率看,“强者恒强”格局愈
发明显,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集中度均持续提高。2023年,前1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
药市场总规模占比59.6%,前100位占比76%;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57.8%,前10位药品零售企业占全国药品零
售市场总额23.3%,前100位占比37.8%。
2、积极探索数据赋能
数字化转型是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药品流通企业开展智慧供应链和数字运营管理体系建
设,推进零售环节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医药产业链效率,强化应急响应和供应保障。随着互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近年来的加速创新以及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行业内的全
国性及区域性龙头企业正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治理智能
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3、增强专业服务能力
专业服务能力是药品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全国性及区域性的药品批发龙头企业加强医药供应链
服务平台建设,发展院内物流管理系统(SPD)项目,助力医院医疗物资管理提质增效。同时,加强物流标
准化运营管控,协同整合仓储资源,提升物流能力和效率。药品零售企业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发展慢病管理
、诊疗康复、患教咨询、特药服务等业务,对我国医疗机构专业药学服务形成有益补充。部分零售连锁企业
借助上下游资源,为患者提供如用药指导、药物治疗管理(MTM)、售后随访管理、患者关爱中心等专业服
务,发挥药师在零售药店的重要作用。
4、多元拓展业务形态
药品批发企业深入开展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创新和服务升级,进行医药供应链服务延伸。同时,大
力发展医疗器械、医美产品、特医食品、生物制剂、诊断试剂、宠物食品等业务,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药
品零售企业优化经营品类,提升服务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产品。
5、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累计发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25
项,涵盖药品批发、零售、物流、电商各业态服务标准及规范,在规范药品流通企业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能
力、完善安全用药和方便购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公司主要从事业务
公司立足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目前在药品流通行业以数字化和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健康消费
需求订单为导向,打造以药品、医疗器械、大健康产品流通业务为主业的集成化供应链,从上游生产企业采
购产品并协助开展市场开发及项目推广等服务,然后再批发给下游的经销商、医院、药店等或通过自有多模
式零售服务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业务还包括医药“互联网+”业务和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
业务。公司市场覆盖苏皖闽鄂等地及云南部分地区,业务覆盖近70个城市,在区域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商
业运作经验、资源和品牌知名度。公司现居2024年国内医药流通行业规模排名第7位;2025年《财富》中国5
00强第307位,较去年排名上升11位。公司亦曾荣获“全国医药流通创新示范企业”称号,是第一批“全国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目前的经营模式包括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以及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
1、医药批发
该类业务是指公司从国内外供货商采购产品,收到订单后及时安排物流配送服务,协助开展市场服务。
业务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机构、连锁药房及单体药店、乡镇卫生院、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
以及商业分销企业。在巨大的医药市场需求下,公司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持续完善药
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依托区域性集团化企业的地缘优势,为医疗机构提供医药批发服务和标准化、专业化、
个性化与增值化的综合药事服务解决方案,为上游供应商提供多维度增值服务,在销售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
名度和影响力。由于中国的医院占药品销售终端最大比重(对医院的药品销售额占终端销售额69%左右,对
零售药店和零售药店对居民的药品销售额占终端销售额31%左右),且医院纯销方式符合“两票制”的医改
政策方向和渠道扁平化趋势,故医院纯销业务仍将是我国医药商业重要的发展模式,也是公司未来药品批发
的主要流通模式。
2、医药零售
公司零售业务由社会化药房和特药药店组成,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百信药房等11家区域品牌连锁机
构,零售门店合计546家。
社会化药房业务终端分布在苏皖闽等三省八市,主要通过直营店和部分加盟店连锁形式销售处方药、非
处方药及医疗器械、相关健康产品等。零售专营平台(南京医药国药有限公司)下的零售门店总数430家,
其中定点医保资质门店占比超90%,并拥有回春、泰和生、广济、童恒春、张泰和等百年老字号品牌。
公司发挥集团化供应链平台优势,持续拓展主营新特药的特药药店业务,包括开设自有DTP药房、院内
院边专业化药房和连锁药店,强化批零一体资源协同发展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布局医疗机构处方外流市
场。该类药店合计116家,网点分布在公司批发业务覆盖的苏皖闽鄂等省份的相关城市。
公司零售业务以客户健康需求为导向,强化药学服务水平,切实做好会员管理与服务,探索多模式医药
零售业务,打造“南京医药健康管理”零售品牌;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在医药电商、会员健康管理
、慢病服务及医疗资源整合等方面积极布局并持续实践。在“2023-2024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中,公司的
全资子公司南京医药国药有限公司入选百强企业,子公司安徽天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入选精锐企业,品牌
影响力持续提升。
3、医药“互联网+”
公司采取自营及依托第三方平台的方式,O2O和B2C电商业务在零售业务管理平台进行推广复制,同步推
动立足数字化管理中药代煎代熬业务的“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平台和实现供应链协同服务的批发业态B2B
电商平台建设,发挥公司品牌影响力及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并实施以客户为核心、以健康管理服务为特
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结合医药“互联网+”业务开展,公司积极探索实践南京医药电
子处方共享平台项目和患者服务平台(含DTP云药房业务平台)项目,努力提升在健康管理服务方面的能力
及水平。其中,患者服务平台以患者药学服务为中心、以专业化管理为导向,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以持续关
心其病情发展,提供在线咨询、医患互动、在线续方、送药上门等专业疾病管理服务,同时融合远程下单配
送服务、冷链药品配送管理、电子处方管理、药学知识库及智能呼叫中心等众多业务管理模块,提升药店服
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4、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
公司以社会化健康服务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三级仓储网络(总部所在区域的中央物流中心、
子公司所在区域的物流中心及卫星仓库)的现代物流设施及设备为基础,以符合新版GSP要求的药品保障体
系为核心,整合资源,优化第三方物流客户的物流成本,以提供快捷、规范的药品物流综合服务(含入库、
存储、出库、配送及相关物流增值服务)实现业务增收。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半年,在全体股东的关心支持和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质增效、守正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守牢经营管理风险底线,为
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继续努力,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79.67亿元,同比增长2.70%;利润总额5.27亿元,同比下降2.59%
,权益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下降6.44%。
(二)顺利完成换届改选,深化国企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
2025年6月,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第十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经第十届董事会、监事会
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公司董事长、监事会主席以及新一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聘任总裁、部分副总裁等其他
高级管理人员并按照职业经理人管理,符合上市公司治理规范要求。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报告期末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完成率超97
%;公司深入开展第二期(2025-2027年)全级次职业经理人选聘,通过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激
励和刚性退出机制,激发经营管理活力。
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5年1月20日在上交所上市。可转债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放和专项使用,并实
施了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和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相关工作,符合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及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司积极把握中国特色ESG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践行ESG理念并将其融入自身可持续发展进程中
,上半年公司首发《南京医药2024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并启动构建ESG管理体系,助力
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公司已正式成为“中国供应商ESG评级平台(www.cs-esg.cn)”发起单位,助
力中国医药流通领域推动供应商建立健全ESG治理体系、防范社会环境风险、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三)实施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并完成首次授予,借力政策工具回购股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进一步健全中长期激励
约束机制,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公司同步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开展股份回购,截止报告期末已
使用8025.76万元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629.9951万股,并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
次授予登记。
(四)强主业、促短板,不断夯实市场竞争力
公司持续深耕既有业务区域市场,增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客户服务和市场响应能力。截止报告期末
,公司近三年新药引进率85.42%,同比增长223.56%;国谈品种引进率96.46%,同比增长23.08%;积极拓展
大健康品种销售,同比增长33.77%。
报告期,公司坚持社会化药房及专业化药房“双轮驱动”,零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
长7.91%,其中专业化药房销售收入增长16.8%;医疗器械业务实现销售20.86亿元,同比增长8.76%;推进新
兴业务业务开展(包括B2B、B2C和O2O、患者服务云平台赋能业务、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等业务)及产业链
延伸项目落地。报告期实现新兴业务收入8.51亿元,完成既定目标进度。
(五)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医药物流建设,创新驱动赋能,提升物流管理效能
报告期,公司陆续完成业务中台迁移、数字化技术底座、数据中台、数据治理咨询等项目验收;云ERP
平台完成应用开发与测试,在试点企业上线运行;启动供应链标准化咨询项目,推进供应链域应用场景数据
治理项目实施;零售数字化项目完成咨询报告交付,并在部分零售业务平台启动试点;开展供应链数字决策
平台建设,完成江苏业务中心移动端整体功能上线。公司加快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同时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和物流数字化转型,保障项目落地实施。
(六)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合规经营,实现稳健发展
2025年5月,公司与行业内多家企业共同发布医药行业合规倡议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主动履行
社会责任,探索医药流通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营造风清气正、合规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推动“
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运用财务信息化工具,加强客户信用、应收账款及折让管理,提升“一利五率”相关指
标质量;进一步完善审计垂直一体化管控模式,加强内控风控与日常经营管理融合,持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
;严格执行药械质量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持续提升质量体系运行水平,有效防范药械质量安全风险;积极盘
活存量资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存量资产盘活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持续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做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上半年实现安全生产
无人身伤亡事故、无安全生产重大财产损失、无安全生产重大事件的发生。
(七)持续提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党委持续在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坚决
贯彻“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科学规范企业决策行为。南药智慧党建系统正式推广运行,全方位覆盖日
常党务工作,以标准化、规范化促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持续推进南京医药“杏林春
暖”党建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党建品牌价值。充分发挥企业内刊、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作用,树立正向引
导,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