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720 中交设计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程设计咨询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勘察设计(业务) 31.94亿 73.28 10.70亿 87.03 33.49
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业务) 7.39亿 16.95 7010.46万 5.70 9.49
工程试验检测(业务) 1.64亿 3.77 3828.21万 3.11 23.30
其他(业务) 1.35亿 3.11 3868.26万 3.15 28.57
监理(业务) 1.26亿 2.90 1236.33万 1.01 9.7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122.58亿 98.59 35.92亿 98.26 29.30
其他业务(行业) 1.75亿 1.41 6342.62万 1.74 36.16
─────────────────────────────────────────────────
勘察设计(产品) 93.19亿 74.95 30.20亿 82.63 32.41
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产品) 19.61亿 15.77 3.09亿 8.44 15.73
工程试验检测(产品) 4.63亿 3.72 1.26亿 3.45 27.22
其他(产品) 3.83亿 3.08 1.46亿 3.99 38.05
监理(产品) 3.07亿 2.47 5464.06万 1.49 17.77
─────────────────────────────────────────────────
中国(除中国港澳地区)(地区) 115.27亿 92.70 33.76亿 92.35 29.28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7.32亿 5.88 2.16亿 5.91 29.53
其他业务(地区) 1.75亿 1.41 6342.62万 1.74 36.1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勘察设计(业务) 37.77亿 76.32 12.43亿 89.58 32.92
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业务) 7.34亿 14.83 6562.84万 4.73 8.94
其他(业务) 1.75亿 3.54 3882.76万 2.80 22.18
监理(业务) 1.39亿 2.80 1512.07万 1.09 10.92
工程试验检测(业务) 1.24亿 2.51 2503.89万 1.80 20.1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服务业(行业) 133.09亿 98.50 36.00亿 98.07 27.05
其他业务(行业) 2.02亿 1.50 7102.53万 1.93 35.11
─────────────────────────────────────────────────
勘察设计(产品) 96.58亿 71.48 30.39亿 82.79 31.47
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产品) 25.89亿 19.16 2.88亿 7.85 11.13
工程试验检测(产品) 5.12亿 3.79 1.30亿 3.54 25.37
其他(产品) 4.09亿 3.03 1.55亿 4.21 37.81
监理(产品) 3.43亿 2.54 5922.31万 1.61 17.28
─────────────────────────────────────────────────
中国(除中国港澳地区)(地区) 130.74亿 96.76 35.48亿 96.66 27.14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4.37亿 3.24 1.23亿 3.34 28.0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4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29874.49│ 10.4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1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8789.48│ 13.1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态势
1.基础设施多领域投资加速,催生设计咨询产业新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带动整体投资规模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
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密集落地实施,有效撬动产业链上下游增长潜力。其中,“两重”
建设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驱动力。随着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水利、农田、城市更
新等领域建设提速明显。
此外,我国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并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
施生命线工程建设,一大批基建政策加速推进和落地。今年以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等政策加速落实,《农村公路条例》《交通运输部
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
动的通知》等政策持续推出,为交通、能源、城市生命线、土地治理等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设计咨询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环节,其发展也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2.数智化与绿色化趋势加强,AI赋能设计咨询行业发展
2025年上半年,设计咨询行业在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的双轮驱动下,数智化渗透与绿色化转型的协同效
应显著增强,行业发展范式加速重构。报告期内,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转型发展工作要点》,明确要求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交通物流、城市运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农业等
领域绿色化转型,强化BIM技术应用与CIM基础平台研发等,推动设计咨询行业在相关领域向“数字+低碳”
的复合模式升级。
此外,依托设计领域长期积淀的技术数据与实践经验,AI在风险评估、方案优化、全流程协同等核心场
景成效显著。当前,AI正深度渗透设计咨询全流程各环节,不仅可显著降低项目成本、提升交付效率,更有
效推动设计咨询工作流实现突破式的智能化革新,成为驱动行业迭代升级和可持续创新的核心动能。
3.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持续构建,应用场景不断深化
随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低空经济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产业图谱更加多元。2025年以来,国家对低空经
济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首次提及低空经济,《政府工作报告》
也明确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此外,地方试点城市专项法规也密集出台,在加速推动
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拓宽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空中交通、农林植保、
消防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促使低空经济向规模化落地不断迈进。
设计咨询行业通过基础设施规划、技术融合创新及产业链协同服务等深度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
体项目设计规划订单不断落地。随着国家相关政策规划逐步执行,以及低空场景的不断拓展和商业化,低空
新基建及配套设计规划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推动设计咨询行业与低空经济产业的协同深度与广度持续拓展。
4.出海态势稳步向好,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在全球基建浪潮、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东南亚、南美、北非、拉美
等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不断释放,中国基建企业正加速抢占海外市场。根据商务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93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
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81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在此形势下,设计咨
询行业作为基建产业链的前端枢纽,将迎来海外布局的战略性机遇期,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
发展进程,助力相关国家实现基建模式升级,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经营勘察设计、工程试验检测、监理及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主要聚焦于公路、市政和建筑领域
。公司主营业务为:公路、市政、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设计咨询业务,具体包括工程项目规划策划、可行性
研究、项目前期咨询评估、招投标咨询、代政府审查、勘察设计、监理、项目管理、试验检测等,以及与上
述业务相关的投资项目跟投、前沿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
1.规划咨询
规划咨询业务主要是为政府、企业及各类组织提供系统性、前瞻性规划方案与决策支持的专业服务,通
过科学分析帮助客户明确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复杂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内容涵盖宏观战略到专项落地的整体规划或专项解决方案,既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布局规划,
也涉及国土空间与城乡规划、专项规划,以及政策机制设计。通过整合多领域专业方法与工具,最终为客户
提供从现状诊断到目标落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决策与高效实施。
公司所属设计院均为原交通部和建设部所属行业领军企业,作为设计咨询“国家智库”,长期为交通部
、住建部和地方政府提供国家级交通规划、行业发展五年规划、地方区域交通或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策划服
务,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2.勘察设计
工程勘察业务主要指根据建设工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
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生产活动。工程设计业务主要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有技术
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基于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的调研和综合分析,以
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的研究,从而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给出工程设计及建设的方案。
公司长期从事公路、市政、建筑等行业的测量、勘察和设计工作,特别在长大桥梁、特大隧道以及高寒
高海拔等复杂工程地质的勘察与科研上实力突出,拥有丰富的项目组织和管理经验,在公路、市政、建筑等
建设工程设计上均有多项典型示范工程项目,项目设计及研究成果具备行业领先水平。
3.工程试验检测
公司承担公路、桥梁交通工程领域项目业主、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社会各单位委托的原材料检测、
施工过程监测监控、中间质量督查、交竣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以及仲裁性质的试验检测工作,出具试验检测
报告,收取相应的试验检测及评价费用。
4.监理
公司受客户委托,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
及其它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
5.工程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
公司受项目出资人委托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直至项目竣
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公司主要提供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管理服务,按项目进度收取服务费。
(2)招标代理
公司接受招标方委托提供代理工作并收取服务费,包括代拟分包方案、发布招标公告(发出招标邀请书
)、编制资格预审文件、编制招标文件等。公司具备招标代理和政府采购的相应资质,可以在资质范围内从
事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招标代理工作。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收官、高质量谋划“十五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中交设
计进一步谋定发展路径、稳中求进、全面完成业绩承诺的关键之年。2025年上半年,在中交集团党委的坚强
领导下,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管理提升,各项工作取得积极
进展,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93.90亿元,超额完成上半年经营计划;实现营业收入43.58亿元,业务结构
持续优化,勘察设计业务31.94亿元,占比74.31%,工程试验检测1.64亿元,同比增长32.06%。海外业务营
收占比持续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3.39亿元,同比增长15.42%,占主营业务比重7.89%,同比增加1.92个百
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5.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亿元。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
利率28.22%,其中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持续提高至33.49%,同比增加0.57个百分点,工程试验检测毛利率23
.3%,同比提升3.1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管控进一步加强,同比下降14.76%,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99%。
(一)优势主业
中交设计以“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为牵引,持续巩固大通道、大枢纽、大桥隧等传统优势。
重大工程捷报频传。芜湖泰山路长江大桥、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完成关键节点;宁波舟山六横公路大桥一
期、湘潭下摄司大桥、世界首座独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藤州浔江大桥、江西遂大高速等建成通车,
“交通强国”品质工程拔地而起;世界最长高速隧道天山胜利隧道超深竖井设计成功实施,独库高速施工图
加速推进,以创新设计持续夯实传统优势“压舱石”。道路扩容改造加速落地。广佛高速改扩建、沈阳海口
高速改扩建(荷坳至深圳机场段)、宁夏S204改扩建等千万级项目连中;朔州至太原高速全过程咨询(合同
额超亿元)、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襄阳至宜城高速、黄石新港高速、启东至那曲公路等多个3000万元以上
重点项目陆续斩获,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近40亿元,同比增长4.4%。城市与市政领域多点突破。兰州老旧小
区智慧化改造、西安高新—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勘察设计、海口观澜湖园区基础设施、波哥大地铁市政优化、
湖南衡东生态科技农业旅游示范、呼和浩特科技城产城融合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运维检测纵深延伸。
嘉绍大桥、贵州国高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深圳高速边坡轻量化监测等项目落地,所属公规院获“公
路工程交通工程专项”检测资质,打通检测维护全产业链。
(二)高端咨询
中交设计以前端高端咨询为引擎,在国家、省市多层级同步发力。国家层面,深度参与《“十五五”公
路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工程项目跟踪研究(2025-2027)》《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典
型通道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公路规划研究》等5项国家级重点规划编制,智库引领高度不断提
升;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十五五”应急力量建设与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顺利通过中期评审。地方层
面,紧抓“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期,深度参与全国超三分之一省份区域规划研究,在执行高端咨询业务50
余项,其中包括地方十五五交通规划近20项,涵盖北京、山东、福建、广东、西藏、新疆等地区。
规划策划牵引力不断增强,借助承担地方重要规划研究的关键契机,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精准
把握潜在项目机遇,获得多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路线方案研究项目,深入推进山东临沂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
案、福建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绩效评价和数字底座建设等重点项目。
发挥绿色低碳领军优势,参编行业“十五五”绿色交通发展规划、交能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牵头编制中
交集团“十五五”绿色低碳产业规划,助力中交集团项目获评联合国可持续交通最佳实践案例和国家发改委
示范项目,行业引领性成果更加亮眼;深入拓展绿色咨询业务,承接G109、秦沈高速等项目绿色专项咨询,
探明交能融合、合同能源管理、隧道节能改造等业务发展路径。抢抓边防沿边政策机遇,编制《边境地区互
联互通与沿边抵边市场机会研究报告》,在新疆、云南、广西等地开展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专题研究,超前
谋划互联互通重点项目,先后中标“十五五”边防公路建设项目7条边防公路可研、G219新藏公路新疆境可
研、巴基斯坦KKH二期改线等一批项目;充分结合沿边抵边“大环线”政策,抢抓项目前期经营机会,推动
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G331)新改建二级公路项目成功落地。
(三)数字智慧
公司已构建覆盖交通、市政、水务、园区、社区等场景的“数字智慧”产品体系,持续为政府与业主提
供从顶层设计到运维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数字化品牌与市场份额实现双跃升。未来有望在智慧公路的全生
命周期智能化管理系统、智慧城市的多场景交通协同调度平台等方向,实现更广泛领域的项目突破与技术输
出。
智慧交通领域,聚焦公路数字化转型,完成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工程、云南
交投集团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与交通大模型建设工程的前期设计;以“安全韧性提升”为切入口,中标G0
421清连高速凤头岭至迳口段勘察设计,并依托G109智慧管控平台项目构建“感知—分析—决策—服务”一
体化系统,推动传统公路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通过G109线北京至拉萨公路水泉至范家窑段BIM技术服务
系列项目,首次在甘肃实现数字化现汇项目落地,为后续西北数字化市场扩张奠定基础。
智慧城市领域,完成智能网联车感知融合与信息安全专项研究,中标孟津区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宝
鸡市凤翔区城区和眉山东坡城区智慧停车项目等,打通区域交通信号联动、车流监测与静态交通数字化管理
;以天津新基建智慧城市、宣威智慧园区、东莞污泥处理为标杆,提炼可复制解决方案,并通过20余次行业
交流强化品牌影响;新加坡樟宜油污废水处理厂、内蒙古扎鲁特旗智慧水务工程、攀枝花城乡供水提质扩面
改造、泰州海陵管网一体化水环境提质等项目集中落地,形成“全水、全城市、全交通”数字化协同格局。
(四)绿色低碳
公司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加速转场布局,形成多维度技术协同与全链条产业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绿色
低碳业务呈现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全域土地、现代农业等“多箭齐发”态势。生态环保方面,聚焦EOD模
式,新签陕西留坝褒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农文旅开发、繁昌荻港矿山生态修复及鄂州临空经济区水生态环境治
理,以“生态治理+产业反哺”打造绿色更新样板。清洁能源领域,多院协同构建“规划-建设-运维”全链
条体系,覆盖光伏、储能、氢能等方向,先后落地昆明东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哈密煤炭运输干线廊道、赣
州综合能源、昆明分布式光伏、曲靖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马店加氢站液氢与气氢设备、重庆涪陵林光互补
电站等项目,参编《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引领交能融合新
趋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板块,中标湖北大冶、江西南丰、巴中恩阳等区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优化农
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落
地实施。现代农业领域,参与“十五五”时期辽阳市北粮南运安全能力网络建设提升工程研究编制,新签广
西昭平、呼伦贝尔阿荣旗、黑龙江讷河市及农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升级与农民增收
。系列项目合同总额近20亿元,彰显公司在绿色创新赛道的规模扩张与产业引领能力。
(五)城市更新
公司主动拥抱城市更新,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从政策研究、业务交流、项目规划、融资咨询等方面全链
条发力,重点聚焦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资金投向密集方向,积极开拓城市更新
业务,逐步打造“政策熟、融资通、规划精、建设强、运营稳”的领先优势,持续助力地方政府打造宜居、
韧性、智慧城市。
公司在报告期内,政策端主编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指南》,为老旧城区安全运行
提供技术标准;完成《城市更新类专项债研究》《城市更新政策研究》,厘清城中村、老旧小区、老旧街区
、老旧厂区、地下管网五大细分赛道的实施要点及资金通道。规划咨询端以鹿泉九里山片区开发、西安高新
—鄠邑复合通道等为代表,形成“城市体检—更新规划—项目包装”一体化服务。项目实施端中标广东江门
产城融合、兰州老旧小区智慧化建设、四川阆中平急两用和宁东地下管网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深度参与城
市存量空间的改造升级。基础设施安全端完成辽宁、江西、新疆等地燃气及设施设备智慧化更新改造十余项
,为城市老城区注入安全韧性。
(六)低空经济
2025年,中交设计低空经济业务全面铺开,中标多个低空经济领域策划咨询项目,涉及空域划设、低空
经济发展规划、低空数字化及新基建全过程咨询等多个方面。
服务国家层面,公司在深度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规划编制过程中,策划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工程等多项
重大工程专项行动;围绕相关管理单位低空试点城市,提供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策划、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规划咨询、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建设咨询等;参与低空物流基础设施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服务相关部委,
主持编写低空高质量发展相关指导意见。
服务地方层面,公司服务浙江省等多个省份低空新基建专项规划研究项目、协助开展低空公共航路航线
划设研究、低空空域划设咨询、积极推进无人机综合起降场地方标准规范编制、开展低空航空器起降场与传
统交通基础设施融合设计研究;在多个城市开展低空经济总体规划编制项目、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举措
研究、飞行服务保障平台研发、低空新基建全过程咨询等技术工作。同时,公司完成多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工
可研究,中标系列低空经济产业园EPC项目,正在协助地方政府打造一批低空产业园、低空智慧谷项目,助
力地方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七)科技创新
公司始终坚定推进科技赋能的战略布局,以长远的眼光和严谨细致的态度,着力构建全产业链的创新生
态体系。报告期内,国际知名度持续提升,2025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奖项(国际桥梁界“诺贝尔奖”)
上榜4座中国桥梁中,公司设计2项,其中黄茅海大桥荣膺乔治·理查德森奖,渝湘复线双堡特大桥摘得“古
斯塔夫·林德撒尔奖”桂冠。国家队担当有力彰显,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大跨径缆索承重
桥梁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及关键标准研究”顺利通过验收,“金属与混凝土复合增材制造在路桥建筑领域的应
用示范”等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稳步推进,同时新增“云联城市产业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深
部地下空间勘察设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等多项高层级科研项目立项。行业龙头实力突出,“超宽深埋钢
壳混凝土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桥梁缆索服役性态感知与
全寿命周期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主编《民用机场飞机荷载桥梁结构监测
技术规范》《公路长大隧道结构监测系统试点建设技术指南》等多项行业标准发布。数字化赋能成效斐然,
基于中交蓝途BIM平台,在多个重点项目中展现出优秀效能;自主研发的国产桥隧软件OSIS持续迭代升级,
市场推广步伐加快;公路工程勘测数字平台“行天下”成功面向市场发布。
(八)海外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态势,经营成果显著、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业务领域,成功
承揽伊拉克巴士拉道路项目、马来西亚砂沙二期路改隧项目、阿尔及利亚西部矿业铁路项目、援尼泊尔加德
满都内环路改造二期项目管理、阿联酋独立污水厂等项目。新业务领域,承接化肥厂、光伏及风电等多个新
业务领域设计咨询项目,并推进巴基斯坦隧道病害检测、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BRT车站MEP供应安装工程、南
非桥梁应急维修等项目,推动产业链向检测维修等后端服务领域延伸。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肯尼亚内罗毕
快速路项目获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评价(道路桥隧)一等奖,主编《喷射混凝土试验方法》等多项
ISO标准正有序推进。
公司深入开展“互联互通”专题研究,持续加大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投入与
开发力度,截至目前,公司“十四五”期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额已突破32亿元人民币
。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品牌领军优势
公司所属企业均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六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和积累,在交通和城市两大领域形
成深厚的技术积淀,至今已在行业中树立极其重要的品牌地位。在2024年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排名中,公
司所属公规院、二公院、一公院分别位列第17位、第20位和第21位。
公司实控人中交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2025年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61位,连
续19年位居ENR国际承包商亚洲第一名。
从平原到山区,从水乡泽国到戈壁荒原,公司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出多项中国第一、世界之最,
以世界首条高海拔高寒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共玉高速为代表的“中国路”、以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为代
表的“中国桥”、以建设规模世界第一的公路隧道--秦岭天台山隧道为代表的“中国隧”等经典标杆性工程
,为祖国大地绘就一条条绚丽彩带。公司跨江、跨海超大跨径桥梁设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设计的跨
海大桥世界前10占6,大跨径悬索桥世界前10占5,大跨径斜拉桥世界前10占2,最高峡谷桥世界前10占3。
(二)市场布局优势
公司业务覆盖全国、遍及全球。在境内,公司在全国所有省份、上百个城市开展业务,境内布设分支机
构共有119个。在境外,公司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在非洲、东欧、东南亚、大洋洲和拉美地区的60多个
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业务覆盖国别不断扩大。通过多年的区域布局,公司市场布局优势愈加彰显,
经营韧性十足。
依托深厚技术积淀与全球布局,公司海外竞争优势持续增强。公司实控人中交集团作为我国最早“走出
去”的中央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军企业之一,持续为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公司
充分利用公路、桥梁、隧道、市政工程、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优势,推动“综合+专业”的技术升
级,借助资本化、市场化手段实现海外业务增量发展的前景广阔,代表性项目屡获国际奖项,国际知名度持
续提升。在传统业务领域,公司持续深耕“全交通”“全城市”等业务,在亚洲、非洲、南美等核心市场储
备了一批高潜力项目,为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新业务领域,依托国内科技创新平台效能,通过平台协
同与高端人才引进,以“技术+人才”双轮驱动海外新业务发展,加速布局绿色低碳、新能源等新兴业务,
不断提升新业务市场竞争力。
技术标准层面,公司积极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战略,深化标准融合实践,加速中国标准属地化与国
际化进程,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技术+标准”双轮驱动的国际竞争优势。
(三)科技创新优势
作为中国基建领域的国家战略力量,历经70余年技术积淀,公司累计承担50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拥有3
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省部级实验室,主编中国公路行业设计规范超过50%,参编超30%,累计拥有技术专利
约1700项,具备深厚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先后承担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国内外大量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研究与咨询工
作,在公路、隧道、桥梁、市政方面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获得了国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工程、设计、
科技奖项共计20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2项、詹天佑奖40余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0余项。
公司具有行业领先的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技术基础深厚,助力设计业务提质增效,开辟数字产业增长曲
线。依托BIM及AI技术,实现设计业务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及交付,提升设计业务生产效能,降低
分包比例,筑造数字化能力“护城河”。打造设计咨询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人员安排及业务流程,实
现资源、人员、时间的最优分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面向客户需求开发交通、市政、能源、城市运营数据库及分析平台,通过“交通+数字孪生”“城市+数
字孪生”等技术服务新模式推动数据增值变现。持续加强与头部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服务商的对接,围绕基
础运维、云计算和IT基础设施咨询设计等服务领域,挖掘数字产业新基建业务机会。
(四)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依托重大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平台,在长大桥梁、冻土工程、深埋
沉管隧道等优势领域努力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通过引进人才、学习培
训、实践锤炼等措施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培养工程院院士2人,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名,各类专业员工79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938人、
高级职称3361人,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工程师、注册造价师等各类专业注册从业资格人员近2500
人次,硕士以上学历员工3469人。
(五)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拥有工程行业各领域最高等级资质,具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咨询综合甲
级、公路行业甲级、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甲级、城乡规划甲级、测绘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工程监理、市
政行业、建筑行业、地质灾害防治等多项甲级资质和相关乙级资质。齐备的资质为多元业务发展、全周期服
务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形成一体化设计技术集成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综合
性技术服务,具备多领域全过程的价值引领能力。
公司深刻把握行业变革态势,在高端策划、高端咨询和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供给能力突出,致力于
推动行业前后端产业融合,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