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西藏旅游(60074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749 西藏旅游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传媒文化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旅游景区(产品) 6278.54万 69.50 1751.00万 66.57 27.89 旅游服务(产品) 1260.61万 13.95 169.61万 6.45 13.45 其他业务(产品) 764.24万 8.46 713.53万 27.13 93.36 旅游文创(产品) 668.48万 7.40 3.99万 0.15 0.60 旅游商业(产品) 62.11万 0.69 -7.88万 -0.30 -12.6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旅游景区(行业) 1.63亿 76.48 5935.74万 84.55 36.37 旅游服务(行业) 1903.98万 8.92 215.15万 3.06 11.30 旅游文创(行业) 1719.72万 8.06 575.99万 8.21 33.49 旅游商业(行业) 746.89万 3.50 -96.69万 -1.38 -12.95 其他业务(行业) 649.13万 3.04 389.78万 5.55 60.05 ───────────────────────────────────────────────── 旅游景区:短途运输(产品) 5680.00万 26.62 2238.00万 31.81 39.40 旅游景区:旅游接待(产品) 5219.00万 24.45 1049.00万 14.91 20.10 旅游景区:内容体验(产品) 5119.00万 23.99 2371.00万 33.70 46.32 旅游服务:国内商旅服务(产品) 1179.00万 5.52 129.00万 1.83 10.94 旅游商业(产品) 747.00万 3.50 -97.00万 -1.38 -12.99 旅游服务:出入境商旅服务(产品) 725.00万 3.40 86.00万 1.22 11.86 旅游文创:设计及其他(产品) 688.00万 3.22 402.00万 5.71 58.43 其他业务(产品) 649.13万 3.04 389.78万 5.54 60.05 旅游文创:衍生品销售(产品) 619.00万 2.90 115.00万 1.63 18.58 旅游文创:门店运营(产品) 412.00万 1.93 76.00万 1.08 18.45 旅游景区:租赁及其他(产品) 304.00万 1.42 277.00万 3.94 91.12 ───────────────────────────────────────────────── 西藏片区(地区) 1.63亿 76.48 5936.00万 84.55 36.37 其他片区(地区) 5020.13万 23.52 1084.78万 15.45 21.6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旅游景区(行业) 1.62亿 76.27 6132.59万 81.32 37.74 旅游服务(行业) 3137.11万 14.73 554.44万 7.35 17.67 旅游商业(行业) 1144.35万 5.37 156.45万 2.07 13.67 其他业务(行业) 773.35万 3.63 697.72万 9.25 90.22 ───────────────────────────────────────────────── 林芝片区(地区) 1.66亿 77.83 6365.96万 84.42 38.39 其他片区(地区) 3910.52万 18.36 1250.96万 16.59 31.99 鹰潭片区(地区) 812.92万 3.82 -75.73万 -1.00 -9.32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旅游景区(行业) 8458.85万 70.08 6.46万 0.54 0.08 旅游商业(行业) 1545.47万 12.80 404.06万 34.09 26.14 旅游服务(行业) 1421.59万 11.78 283.38万 23.91 19.93 其他(补充)(行业) 643.78万 5.33 491.54万 41.46 76.35 ───────────────────────────────────────────────── 林芝片区(地区) 8191.00万 67.86 715.56万 60.36 8.74 其他片区(地区) 2140.86万 17.74 -72.76万 -6.14 -3.40 鹰潭片区(地区) 1094.05万 9.06 51.09万 4.31 4.67 其他(补充)(地区) 643.78万 5.33 491.54万 41.46 76.3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0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342.00│ 10.0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1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0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766.00│ 30.0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国内旅游经济概况 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 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政策引导、行业共创、消费调整和技术应用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旅游业正逐 步呈现业态分化、普惠缓冲、消费降级与深度体验并存的市场格局。具体表现如下: 1.政策引导旅游普惠 消费降级与政策普惠:2025年3月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国多地快速出台配套文旅 消费促进政策,消费券、文旅一卡通、门票减免优惠等在五一、端午小长假期间收效明显,带动客流量和住 宿餐饮、文娱消费增长。上半年核心CPI温和上涨,普惠旅游则直接降低参与门槛,成为消费降级背景下刺 激内需的重要抓手。 多样化低成本出游:随着各地休假制度的日益健全,拼假早鸟游、错峰游等低成本出游成为众多年轻群 体新选择,OTA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五一“请3休11”早鸟套餐预订量同比翻番,“故事感、生活感”的小众 目的地选择则以情绪价值、文化体验对冲预算约束。 2.文旅融合价值共创 文旅深度融合:近年来,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各地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征和文化禀赋,形成差异化产品 供给,催生“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消费场景融合,《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四川 、天津相关景区游客量大幅增长,主题文创、动漫研学广受Z世代客群青睐;亲子、研学旅游在小长假和暑 期持续升温,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一票难求。 “旅游+”热点突出:“苏超”联赛期间,体育观赛、城市旅游、夜间消费联动效应随着“票根经济” 不断延伸;成都世运会带动城市旅游热度上升,上半年成都接待游客大幅增长,周边及川西藏区游客接待外 溢效应明显;避暑康养、生态观光、非遗体验与当地景观元素的有机结合则为中西部地区“旅游+”融合发 展提供了新范式。 3.科技赋能创新供给 AI广泛应用:2025年,具身智能、AI应用在消费领域热度持续,VR导览、AR实景导航、机器人伴游等技 术广泛应用,全国旅游景区智能导览、虚拟伴游、无人机拍摄等服务日益普及,科技绿色为文旅可持续发展 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特色场景:文博场景沉浸式演艺融合全息投影与实时互动,带动游客接待量和复购率快速提升 ;智慧物联技术的深度赋能,为游客出行线路规划、在地生活体验提供了新选择,助力多地夜间经济、国潮 非遗等快速出圈,上海外滩、重庆洪崖洞等地灯光秀结合算法动态调整,有效延长夜间游客停留时长,夜间 消费能力进一步激发。 4.入境游市场加速复苏 政策支持:得益于240小时过境免签、“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便利化、支付便利化等措施,国外游 客入境游体验进一步提升,免税商品销售额大幅提高,政策激发“中国热”“周五下班来中国”成为海外游 客新选择。 热度增加:故宫、兵马俑、莫高窟等文化地标成为外国游客首选,敦煌研究院非遗体验项目中,外籍参 与者同比增长超过100%;“中国旅游年”、境外客源地推介会等一系列跨境联动和精准营销,也将不断巩固 中国作为全球旅游目的地点的竞争力。 5.中西部长线游新机遇 长线游选择与突出问题:近年来国内自驾游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西部地区如云南、四川、西藏、新疆等 地的凭借G318、G219、独库公路等经典线路成为新的自驾增长极;夏季平均气温22℃左右的西藏、川西、云 南等地,以舒适的气温条件、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吸引大批游客西游避暑,交通成本高、配套不完善则是西部 长线游亟待纾解的困难。 西部地区市场机遇:随着机场改扩建、铁路建设提升和景观国道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西部地区通达 性和接待能力日益提高;文化IP深度挖掘、生态旅游平衡发展、区域特色品牌培育和服务人才流入,正逐步 推动中西部旅游成为国内旅游增长新引擎。 (二)西藏地区旅游市场动态 2025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旅游行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从市场治理、政策激励、业态创新和国际合 作等多个维度发力,推进旅游市场规范高效运行,整体呈现出结构优化、价值重塑和品牌联动的发展态势。 1.强化品牌提升与市场治理 品牌提升:2025年,西藏自治区文旅招商会在国内多个城市举办,“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提 升”成果获得市场广泛关注;“祖国,扎西德勒”、“第二十五届林芝桃花节”等主题活动在全国主要客源 地成功推介,有效传播和提升了区域旅游品牌影响力;自治区成立60周年“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主题推 广活动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提升。 市场治理:上半年以来,西藏以市场整治与品质升级为主线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拉萨等地通过规范旅 行社经营、治理旅游购物、优化景区服务等举措,严查“低价竞争、强制消费”等问题。行业经历短期调整 阵痛的同时,游客体验与行业口碑亦得以改善和提升。 2.落实促消费激励政策 优惠政策: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提振消费成为增强市场韧性的关键举措。上半年西藏主要通过发放 文旅消费券、开展核心客源地专题营销、支持“银发族”包机包列等方式激活市场需求,满足下沉消费需求 ;旅游行业消费补贴、高“性价比”旅游线路产品,仍是西藏旅游市场当前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场机制:“冬游西藏”期间,政府奖补政策与跨省旅游专列、本地消费券补贴有机结合,有效吸引京 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游客;跨区联动方面,通过交通联程补贴、资源联动推介、主题产品组合等专项活 动,推进成渝、陕西等西部市场客群显著增长。 3.深化“旅游+”业态融合 特色IP:上半年,“旅游+文化/体育/生态”呈现活跃创新态势。林芝桃花节、半程马拉松赛、跨喜马 拉雅自行车赛、尼木雅江漂流等经典活动已形成特色文旅IP矩阵,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及体育爱好者深度参 与,节日消费、赛事期间延伸消费显著。 文旅融合:西藏博物馆研学、“虎峰林卡”音乐节等创新文化体验项目,成功吸引多元化客群沉浸参与 ,体验民族文化风情与特色文娱场景;各类赛事活动结合非遗展演,既丰富了旅游内涵,又促进了文化传承 与传播,“四时全季、全域皆景”的文旅融合新格局逐步显现。 4.推动入境游市场拓展 印度游客入境:2025年阿里地区开放印度游客入境后,冈仁波齐等景区关注度快速提升,随着普兰、吉 隆、樟木等主要口岸通关及签证效率提高,以及区域性旅游接待服务的完善,入境团队订单量和旅游收入实 现新突破。 国际市场拓展:上半年,国际旅行商大会(ITM)在拉萨成功举办,有效凝聚全球旅游同行合作力量; 首届“中国西藏周”于尼泊尔加德满都成功举办,增进了中尼双方喜马拉雅文化理解与旅游交流;拉萨贡嘎 机场新增至尼泊尔博克拉、新加坡等直飞航线,逐步构建起辐射南亚区域的高效航空网络,为西藏地区旅游 国际化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三)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目前,公司所从事的核心业务为旅游景区、旅游服务和旅游文创,并根据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等持续迭 代。 1.旅游景区 公司旅游景区业务主要分布于西藏林芝和阿里片区,林芝片区有雅鲁藏布大峡谷、苯日、巴松措(景区 内观光车、游船等服务)景区等,阿里片区有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巴松措 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目前正全面参与并加速推进“一山两湖” 5A创建。 公司旅游景区业务主要包括景区游客接待、短途游客运输、体验产品服务等,其中景区游客接待和短途 运输业务为景区内成熟的基础配套业务,体验产品服务则融合文旅、体旅、康养等元素,为游客提供个性化 消费选择。 2.旅游服务 公司下属圣地国际旅行社从事旅游服务业务30余年,是区内最早获批出入境旅游服务资质的四家旅行社 之一,在国内以及港澳台、尼泊尔、日韩、欧洲地区建立有广泛的渠道业务合作关系。除传统旅行社业务以 外,公司积极拓展自营及第三方OTA(在线旅游)平台业务和旅游商品销售业务,满足细分客群的个性化需 求。 3.旅游文创 公司旅游文创业务主要分为文创设计、衍生品销售和门店运营等,由子公司圣地文化专业团队在公司自 营及外部文旅项目拓展文创市场,以全链条一站式文创服务培育业务增长点。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34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万元, 成功实现扭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46,643万元,净资产104,483万元,资产负债率29%。受 旅游市场治理等因素影响,公司传统景区业务面临一定压力,阿里景区入境游业务则增长明显,旅行社出入 境业务发展稳健。上半年,公司核心经营举措如下: 1.智慧平台服务触达,生态联动引领发展 平台升级:公司“乐游西藏”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自2024年上线后持续优化功能。目前平台已实现OTA分 销系统对接,整合本地商户资源上线客运租车、酒店餐饮等服务,并推出景区慢直播场景,其智能行程规划 与伴游服务深受入藏游客青睐,成为在地旅行新选择。 生态联动:公司携手携程等头部OTA平台策划“冬游西藏”、“暑期大促”等主题营销,并通过抖音直 播、达人引流等方式精准转化流量;同时联合餐饮、酒店等合作伙伴重构产品组合,优化景区单品和主题线 路,驱动智能平台业务呈积极发展态势。 2.政策红利破局引流,出入境业务快速增长 入境游政策红利:受益于2025年入境政策支持,印度香客赴阿里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旅行路线恢复。公 司通过设施升级、多语服务和产品优化,并战略合作民间香客中心、登山协会及服务合作社专设印度游客通 道,促成阿里景区接待规模增长明显。 服务及产品升级:阿里景区推进配套服务场景改造(供氧设施等),联合生态伙伴创新推出“直升机救 援+外骨骼装备”等高端产品,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圣地国旅持续完善出境游产品设计,在签证便利化政 策支持下,其面向港澳、韩国、东南亚市场的全栈服务赢得本地游客认可,实现业务稳健发展。 3.以情入品场景创新,客户直连服务升级 情景打造: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在拓展南峰下午茶等主题场景的基础上,新增“入院见山”咖啡木屋、 “荒野餐桌”等网红打卡地,强化情绪链接与即时消费。公司还联合生态伙伴推出“盐帮非遗”美食等主题 产品,升级南峰大本营徒步、新措自然探秘等玩法,深化毕业季青春专线等场景体验,以场景化情绪价值提 升景区二次消费转化。 景交联动:公司依托自身优势,精准填补市场在景交联动环节的需求,成功运营林芝“景区直通车”及 “拉萨-阿里直达专线”,并适时推出“直通车+门票/食宿”等组合优惠、联合携程直播等互动形式,满足 游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4.全域联动资源推广,价值传播品牌赋能 区内外联动:公司积极参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政府的区外品牌推介及产品推广活动,联合生态伙伴与 核心渠道商在客源地举办推介会、设立西安服务站。积极参与林芝半程马拉松、山地车赛等活动,强化品牌 曝光和体旅融合效应。 线上品牌传播:公司全面整合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资源,围绕桃花节、明星推介、藏地美食、林芝 避暑、“入院见山”体验、心灵之旅等主题进行矩阵式传播,精准触达目标客群,提升线上转化效率。公司 动态应对市场变化并调整线上组合与定价策略,赢得用户好评,核心景区及产品OTA评分、口碑持续向好。 5.防控体系日益完善,智慧赋能安全生产 智慧化应用:公司持续完善智能化安全防控体系,通过游客端风险管控(行为监测、安全宣导)、车船 端零事故保障(驾驶员监控、灾害预警)及管理端联合应急演练,构建“人-车-环境”综合防护网;同步强 化安全文化宣贯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全员全域风险精准管控。安全防控:公司联合消防、交通等部门 开展水上应急演练,制定汛期交通预案。借助安全月活动、隐患排查、明确安全责任(安全角色地图)等举 措,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护航桃花节、暑期等旅游高峰期的平稳运营。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公司在聚合区域性优势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洞察、技术应用和产品力建设,逐步形成 稳健高效的管理机制。面对市场机遇与挑战,公司在产品结构、品牌价值、智能能力等方面持续挖潜创新, 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1.优势资源布局 西藏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并以其稀缺性享誉海内外。公司下辖 景区禀赋各异且独具特色,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巴松措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是林芝国际生态旅游度 假区的核心景区,阿里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位于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的核心区域;苯日、鲁朗花海牧 场景区是林芝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公司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速智慧运营、自营平 台搭建,区域生态整合效应进一步显现。 2.区域性品牌价值 公司依托藏地自然及人文IP,打造生态复合型产品矩阵,涵盖自然研学、自驾探险、文化交互等多元场 景,形成差异化生态服务供给;以西藏和林芝景区协会为纽带,协同政府、企业及跨界伙伴建立行业标准与 资源联动机制,通过社会责任实践强化品牌公信力,塑造“藏地文旅标杆”形象;公司深度整合多年来建设 的渠道资源,全程贯通“资源整合-产品开发-渠道触达”链条,以线上精准营销与线下场景服务双轮驱动, 覆盖中高端及国际客群需求。 3.多元化产品体系 公司结合康乐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以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为关键要素构建高原康乐产 品体系,全面契合游客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随着产品内容、服务体系的迭代和演进,林芝片区 核心景区已从单纯的观光游,逐步提升为生态体验、康乐度假、生物多样性研学、民俗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 融合创新旅游高地,阿里片区则以多民族文化构建、跨国商贸枢纽优势,着力发展国内及入境游徒步线路、 象雄文明探秘等深度体验产品。 4.融合高效的运营团队 经过多年专业积淀和人才梯队建设,公司在资源开发、智慧运营、产智互促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主导性 ,近年来,公司以旅游专业认知平台为目标,推出服务进藏游客的自营智慧旅游平台,并通过物联网、大数 据赋能生态运营。公司将通过健全管理体系、深化客创一体机制、完善数智化风险防控等举措,铸造专业高 效的运营发展能力。 5.可持续发展能力 守护绿水青山是公司业务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内容的生态友好属性,并持续开展景 区内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和宣传工作;公司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边疆稳定繁荣、农牧民致富创收、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发挥企业带动优势。近年来,公司在乡村振兴、民 族团结、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各项工作取得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