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751 海航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IT产品分销及技术解决方案、移动设备及生命周期服务、电子商务供应链解决方案、云服务、互联网交易
平台、金融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运(行业) 5.62亿 50.28 6700.08万 81.04 11.93
商品贸易(行业) 5.48亿 49.07 1695.89万 20.51 3.09
其他业务(行业) 727.82万 0.65 -128.77万 -1.56 -17.69
─────────────────────────────────────────────────
境外(地区) 5.67亿 50.77 7245.73万 87.64 12.78
境内(地区) 5.50亿 49.23 1021.47万 12.36 1.8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品贸易(行业) 2.59亿 49.93 1435.25万 35.32 5.54
航运(行业) 2.59亿 49.89 2715.94万 66.83 10.49
房屋租赁(行业) 90.06万 0.17 13.22万 0.33 14.68
其他(行业) 4.45万 0.01 -100.74万 -2.48 -2264.07
─────────────────────────────────────────────────
境内(地区) 2.60亿 50.09 1338.16万 32.93 5.15
境外(地区) 2.59亿 49.91 2725.50万 67.07 10.5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运(行业) 3.77亿 57.94 -2981.55万 183.69 -7.91
商品贸易(行业) 2.72亿 41.73 1341.64万 -82.66 4.94
其他业务(行业) 216.00万 0.33 16.76万 -1.03 7.76
─────────────────────────────────────────────────
境外(地区) 3.77亿 57.98 -2957.36万 182.20 -7.84
境内(地区) 2.71亿 41.69 1317.45万 -81.17 4.86
其他业务(地区) 216.00万 0.33 16.76万 -1.03 7.76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船舶运输(行业) 1.45亿 98.81 -407.60万 107.86 -2.81
其他(补充)(行业) 175.20万 1.19 29.70万 -7.86 16.95
─────────────────────────────────────────────────
海外(地区) 1.45亿 98.81 -407.60万 107.86 -2.81
其他(补充)(地区) 175.20万 1.19 29.70万 -7.86 16.9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5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4050.97│ 12.58│
│客户2 │ 7003.21│ 6.27│
│客户3 │ 6165.01│ 5.52│
│客户4 │ 5759.12│ 5.16│
│客户5 │ 5646.80│ 5.06│
│合计 │ 38625.11│ 34.5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2180.82│ 21.95│
│供应商2 │ 14790.57│ 14.63│
│供应商3 │ 9306.55│ 9.21│
│供应商4 │ 8693.32│ 8.60│
│供应商5 │ 4944.81│ 4.89│
│合计 │ 59916.07│ 59.2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
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多措并举,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效:一方面,管理层积极采取中短期运
力锁定、低迷期扩大市场船租入、不断拓展高利润航线、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大幅提升航运业务收益,更灵活
有效地应对国际干散货市场波动;另一方面,管理层依托公司自身航运业务积累的航线、客户、资金等优势
,以“安全稳定”为原则坚定开展上下游贸易业务,有效地平滑了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以优异的经营成果、良好的运营指标实现了全年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增厚公司健康可持
续发展能力。
㈠以出色经营业绩,积极回报投资者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17亿元,同比增长71.64%;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降低48.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415.15%。截
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6.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74.92亿元,同比增长1.95%,公
司整体资产负债率降至13.28%。
㈡总可控运力规模突破百万载重吨,精细化运营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自有干散货船舶资产9艘,合计运力规模约75万载重吨,自有船队包括大灵便型船6
艘、好望角型船2艘、巴拿马型船1艘;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期租租赁方式增加6艘灵便型船,控制运
力增加约36万载重吨,公司总可控运力最高达111万载重吨。2024年,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持续波
动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货源及经营航线,实现了主营航线覆盖南美、澳洲
、东南亚、中东、西非等区域,船队运输货种囊括铁矿石、铝土矿、镍矿、煤炭、粮食、木薯粉、袋装化肥
、钢板、工程车、非标准件杂货等,以持续提升航运业务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采取中短期运力锁定、指
数低位期扩大市场船租入等方式避免业绩剧烈波动,并持续改善核心运营管理指标、改造船况提升效能,以
精细化运营管理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运营145个航次,货物运输量超1000万载重吨,公
司以优秀的精细化营运能力和长期的安全管理记录,赢得了国内外大货主的高度信任。
㈢依托自身航运业务及资金优势,多维度提升商品贸易业务水平
随着公司航运业务航线不断丰富、商品贸易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持续建设“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
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体系,为公司获取更稳定的经营效益,平滑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
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贸易业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管控能力,坚定落实以“风险控制”为先的原则
,严格执行基本防范制度和风控程序,降低业务风险;搭建仓库24小时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和不定期人工现场
仓库盘点制度,进一步确保库存商品安全;同时,依托航运业务在金属矿产、农产品、新能源等产业链的长
期积累,拓展和沉淀了一批优质的企业客户资源,并持续完善白名单客户动态评价机制,持续构建成熟稳定
的全球化业务渠道。
㈣坚定不移贯彻依法合规治理,规范公司运作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权责明确、决策科学、运作协调”的治理结构,持续规范“三会一层”治理
机制,充分发挥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以及专门委员
会为董事会重大决策进行专业把关的作用。全年陆续修订《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董事会薪酬
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实施细则》《董事会审计委员
会实施细则》《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办法》等,不断完善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
公司将持续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力保障公司全体股东
的合法权益,筑牢公司发展根基。
㈤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日常安全生产运营,持续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并成立公司
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朱勇先生兼任主任、总裁于杰辉先生兼任常务副主任。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运行
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应急事件,公司船队累积航程42万海里,年度安全营运率100%。
同时,公司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严格执行船舶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并
及时落实整改,坚持“早部署、早防范”的安全理念,开展消防、溢油、弃船、救生等多种场景类型应急演
练累计17次,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了公司船舶安全航行。
㈥探索数字化建设
全球航运业逐步进入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数字化能力已成为航运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
托。公司顺应全球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聚焦管理提升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智能化航运的创新路
径,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通过在船端建设网络系统、CCTV智能监控等,有效汇集船舶航行数据、机舱设备
运行数据等,实现对公司船舶的全时段智能航行安全管理。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整体走势高开低落:一季度受益于外矿货主集中发货及国内春节后复工复
产,运价超预期上涨;第二、三季度运价在铁矿季末冲量、粮季发运旺季和巴拿马运河拥堵解除等共同影响
下呈现震荡走势,但整体底部支撑有力,大船市场带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运价总体水平在近十年间仅次于
2021、2022年。第四季度需求较弱,运价持续下行,呈现旺季不旺的低迷态势。但综合全年来看,2024年整
体运价优于2023年,根据波罗的海交易所统计,BDI、BCI、BPI、BSI全年平均分别为1755、2724、1567、12
41,较2023年分别上升27%、38%、10%、21%。
运力供给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际干散货船队运力共计14032艘,约10.32亿载重吨,保持3%左右的低
速增长。其中,海岬型、巴拿马型、大灵便型等船舶运力分别达2027艘、3223艘、4301艘,同比增速分别为
1.7%、3.1%、4.3%。航运需求方面,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4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继续稳步回升,增速
由2023年的3.6%下降至3.3%,吨海里需求增速由5.8%下降至5.2%。需求增速虽然放缓,但整体高于运力供给
的增长。其中铁矿石海运贸易量增速下滑1.1个百分点至3.4%,煤炭海运贸易量下滑3.7个百分点至3.6%,粮
食海运贸易量增速变化较小达1.9%,小宗散货海运贸易量增速提升2.0个百分点至3.5%。
国内货运方面,2024年货物运输总量578亿吨,比上年增长3.8%。货物运输周转量261948亿吨公里,增
长5.6%。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6亿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4亿吨,增长6.9%。港口集
装箱吞吐量33200万标准箱,增长7.0%。
总体而言,2024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恢复周期,海运贸易量增速有限,但受贸易平均运距增加以及红海事
件导致船舶绕航的共同推动,全球海运吨海里需求增长明显,增速是近15年来最高水平,带动报告期内国际
干散货航运市场行情整体处于较好水平。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远洋干散货运输业务及上下游相关的商品贸易业务。自1992年设立以来,公司已累计
拥有近30年的航运业务运营经验,并凭借优秀的营运水平和安全运营记录,在行业内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
和较高市场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航线资源、货种资源、客户资源、资金优势及管理能力
,正逐步打造“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闭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
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的端到端综合服务能力。
㈠航运业务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自有船队继续保持9艘干散货船、超75万载重吨的运力规模,总体运力维持稳定,除必
要的坞修、设备故障排查时间外,均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同时,为提升公司效益,进一步扩大公司在灵便型
船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公司在2024年内通过期租租入运营6艘灵便型船,增加市场船运力超36万载重吨,公
司总可控运力最高增长至111万载重吨。
随着运力规模的稳步增长,公司经营航线也更加丰富。在原有的澳洲-中国/东南亚、南美-中国/东南亚
航线铁矿运输,南美-中国、美湾/美西-中国航线粮食运输,澳洲-中国/东南亚、澳洲-印度、印尼-中国航
线和加拿大-中国煤炭运输以外,公司继续拓展并稳定了菲律宾-中国、印尼-印度、越南-孟加拉、中国-中
东、中国-埃及、孟加拉-印度、中国-新加坡、中国-东非、中国-美国、中国-日本、中国-加拿大、美国-埃
及等十余条航线,极大丰富了公司船舶运营航线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综合经营能力。
在运输货种方面,除传统的干散货铁矿石、煤炭、粮食、木薯粉、袋装化肥、钢板、工程车、非标准件
杂货等,公司顺应国内在新能源方面的需求增长,逐步延伸至铝土矿、镍矿等运输。更为丰富多样的货种选
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航运业务抵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㈡商品贸易业务方面
依托自身日益丰富的航线资源、货种资源、优质客户积累及较为雄厚的资金优势,公司坚定拓展航运上
下游商品贸易业务,以获取更稳定的货运订单、更充分的货运定价权,进一步强化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物流
服务能力,提升整体经营效益,并平滑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有色金属品类和农副产品开展贸易业务,上下游客户均为国内大型央企、国企
等优质客户。公司始终坚持“风控为先、聚焦细分”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基本防范制度和风控程序,降低
商品贸易业务风险;同时,搭建仓库24小时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和不定期人工现场仓库盘点制度,进一步确保
库存商品安全,并持续完善白名单客户动态评价机制,不断构建成熟稳定的全球化业务渠道。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㈠丰富的航运业务运营历史经验和海运业务资源
公司前身为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便立足航运市场,在天津市乃至全国都属较早布局
航运市场的企业之一。公司累计拥有超过27年的业务运营历史经验,主要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海运业务相关
经历或物流集团管理背景,具备专业的海运业务运营和管理能力。此外,公司还具有优秀的营运水平和长期
船舶管理安全记录,赢得了国内外大货主的高度信任,并以长期合作协议、包运合同、中短期期租等方式与
淡水河谷、首钢、中钢、五矿、浙海、厦门国贸、万汇、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公司等主要客户保持着友
好合作关系。
㈡船型结构合理、航线灵活,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9艘自有船舶资产均使用自有资金购入,在运营过程中无直接融资成本或财务费用支出
,较其他航运企业具备更强的成本优势、议价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此外,公司2024年内继续通过期租租入
运营6艘灵便型船,增加市场船运力约36万载重吨,有效提升了公司在该船型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形成了以
中型灵便船为主、大型好望角船为辅、同时介入巴拿马型船舶的船队结构,公司在运输品种及航线选择上更
具灵活性。同时,公司始终致力于效益提升,并围绕上海、海口、连云港、天津等港口开展国内出口散货业
务承揽,根据市场情况有针对性地为每艘船、每条航线设定严格策略机制,并按照运输周期及目的港科学选
择所运输货物,尽可能降低空驶率。
㈢航运业务与商品贸易业务实现协同发展
公司在持续推进船队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商品贸易业务,以充分发挥公司自有资金优势和风险控制能
力,实现航运业务与上下游资源及核心客户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断夯实运力航线竞争优势及关键资源控
制优势,持续构建“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体系,有效平抑周期性
风险,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㈣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新型船队优势
公司持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在船上的应用,合理规划
船舶设备更新、降低船舶油料消耗、提高船舶营运效益,积极落实绿色减排、清洁能源的应用,在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稳步推进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节能化的高效船队建设。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为8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9%;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74.92亿元,
同比上升1.95%。实现营业收入1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亿元,较上年同
期增长415.15%。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受国际宏观形势、俄乌谈判、中东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全球经济或仍将处于周期调整之中。大
国博弈、地缘争端等造成世界经济贸易结构持续、快速变化,石油海运贸易持续重构,绿色减碳、数字化变
革等因素叠加,给航运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和挑战,但同时也蕴含发展机遇。
从供需层面看,船舶经纪公司HoweRobinson指出,2025年干散货船队的净增长预计为2.5%,低于去年的
3%;而海上干散货贸易增长预计为1.5%,也低于去年的3.2%,或将面临供需双弱局面。运力供给方面,在船
厂产能限制、老船比例较高的背景下,国际干散货船队运力将保持较低增速增长,同时环保要求趋严,航速
将进一步下降,有效运力供给增速进一步下滑。运输需求方面,IMF预警2025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仍在增加
,作为全球最大海运贸易市场的中国钢铁国内需求虽然在制造业回暖和出口增加有所支撑,但仍受地产影响
较大,对进口铁矿石需求拉动仍待政策催化,预计钢铁需求由-3%缩窄至-1%。另外中国的高煤炭库存可能会
抑制该货源2025年1.5%的增长预期。
未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成为航运业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船舶、港口、货物
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管理,提高整体物流链条的效率和可视性。同时,智能化、数字化也推动了船舶运营效
率提升和安全性的提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紧密围绕“稳健发展、提升效能、创新业务”的总体经营策略,继续夯实当前“航运+贸易”双
轮驱动、互为补充的主营业务格局,不断构建和完善“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
整物流服务闭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同时,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充
分发掘现有业务潜能和盈利能力,并择机拓展、创新业务,为公司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经营计划
1.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稳中求进,持续提升现有业务的经营效益
公司一方面将保持现有9艘干散货船、约75万载重吨的自有运力规模,并在此基础上视市场机会增大运
力规模、调整船型结构、替换或改造部分船型,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坚
定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强对航运市场的分析和研判,及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经营策略,以“期租+现货”的
组合模式锁定部分自有船舶在航运淡季的利润,确保公司全年利润水平相对稳定。同时,在市场相对低点时
租入市场船舶提升公司运力,持续拓展航线航区,在收益较高的航线提高船舶投入比例,并拓展国内外大型
收发货人及大型优质企业核心客户,确保业务稳定性和收益能力。
2.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拓展航运上下游商品贸易业务
为尽可能减轻航运市场波动带来的业绩不确定性影响、充分利用公司自身资金优势,公司将始终秉持“
风控为先、聚焦细分”的理念继续拓展商品贸易业务,并专注于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团队熟悉的品类,进
一步强化“购→报→运→存→销”的全自营贸易业务能力,为客户配套提供运输、仓储、风险管理等增值服
务,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拓展优质客户资源,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公司的盈
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3.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优化公司内部制度,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严格遵守证监会、
上交所发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公司关键少数人员的培训,提升对监管政策、制度的学习,强化上
市公司内控理念,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要求嵌入业务流程,依法合规坚守上市公司内控机制和决策程序。
4.加强对自有物业资产及主要参股企业的管理,提升投资回报
公司已于报告期内完成了在天津市核心商圈自有物业资产的修缮改造,顺利完成资产盘活,后续将持续
推进商业化运营提升资产收益。同时,公司作为中合担保主要参股股东之一持有26.62%股权,后续将坚持三
会治理为原则,加强对中合担保经营战略及业绩的关注,确保投资收益最大化。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风险
全球宏观经济受到包括贸易摩擦、金融市场波动、货币政策难以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不可测因
素,贸易需求呈现不稳定的特征,进而影响航运和商品贸易市场。当全球贸易增速放缓或供应链恢复正常时
,航运市场易面临运力过剩、运价下跌的双重挑战;同时,商品贸易业务可能因市场供需失衡面临库存积压
或销售不畅的风险,影响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2.安全营运风险
在船舶运营中,恶劣天气、技术故障或人为失误易引发事故,例如船舶机损、火灾、碰撞等,会产生高
额赔偿,造成财产损失;港口拥堵或者操作延迟会降低运营效率;此外,船员短缺或者人员管理不善等问题
也会带来安全风险。而在商品贸易业务中,因操作流程复杂,涉及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内
部管理不规范或操作失误易导致货物损坏、运输延误等问题,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
3.地缘政治与政策风险
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导致重要航道受阻,个别航线涉及亚丁湾、波斯湾、红海等区域,存在海盗、战争或
政治不稳定等因素,会因船舶绕行增加运输成本。此外,各国贸易限制或制裁会干扰航运业务的正常开展,
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4.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业务主要以美元结算,因此美元、欧元等货币汇率的波动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5.投资管理风险
公司所投项目的估值风险、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决策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非预期
因素等所导致的投资收益波动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引起的利润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