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828 茂业商业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商业零售为主,并辅以部分物业租赁和酒店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百货零售(行业) 18.92亿 69.68 10.00亿 59.15 52.86
其他业务(行业) 5.70亿 21.00 4.54亿 26.83 79.56
酒店、地产等其他行业(行业) 2.53亿 9.32 2.37亿 14.02 93.67
─────────────────────────────────────────────────
深圳(地区) 9.16亿 33.72 3.18亿 18.79 34.69
其他业务(地区) 5.70亿 21.00 4.54亿 26.83 79.56
呼和浩特(地区) 5.35亿 19.71 4.03亿 23.82 75.27
成都(地区) 4.82亿 17.73 3.35亿 19.81 69.57
泰州(地区) 4645.12万 1.71 4044.43万 2.39 87.07
菏泽(地区) 4050.70万 1.49 1677.86万 0.99 41.42
包头(地区) 3394.01万 1.25 --- --- ---
重庆(地区) 3064.57万 1.13 3054.68万 1.81 99.68
珠海(地区) 3000.39万 1.10 --- --- ---
绵阳(地区) 2733.65万 1.01 2599.77万 1.54 95.10
南充(地区) 402.80万 0.15 402.60万 0.24 99.95
─────────────────────────────────────────────────
自营(销售模式) 9.45亿 34.80 5303.41万 3.14 5.61
租赁(销售模式) 6.78亿 24.97 --- --- ---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5.70亿 21.00 4.54亿 26.83 79.56
联营(销售模式) 3.50亿 12.90 --- --- ---
酒店、地产等其他(销售模式) 1.72亿 6.32 1.56亿 9.20 90.67
─────────────────────────────────────────────────
截止日期:2024-09-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百货(行业) 11.34亿 53.34 5.06亿 36.96 44.61
其他(补充)(行业) 6.82亿 32.09 --- --- ---
购物中心(行业) 2.93亿 13.76 2.59亿 18.91 88.43
奥特莱斯(行业) 1724.67万 0.81 --- --- ---
─────────────────────────────────────────────────
深圳(地区) 6.92亿 32.55 2.54亿 18.55 36.69
其他(补充)(地区) 6.82亿 32.09 --- --- ---
呼和浩特(地区) 4.00亿 18.83 3.03亿 22.13 75.63
成都(地区) 1.89亿 8.89 8669.54万 6.34 45.89
泰州(地区) 3625.95万 1.71 3218.02万 2.35 88.75
菏泽(地区) 3163.40万 1.49 1278.40万 0.93 40.41
包头(地区) 2881.09万 1.36 --- --- ---
珠海(地区) 2346.81万 1.10 --- --- ---
重庆(地区) 2207.65万 1.04 2197.76万 1.61 99.55
绵阳(地区) 1709.33万 0.80 1600.05万 1.17 93.61
南充(地区) 323.05万 0.15 322.85万 0.24 99.9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百货零售(行业) 11.07亿 70.32 5.84亿 59.17 52.74
其他业务(行业) 3.38亿 21.48 2.83亿 28.66 83.62
酒店、地产等其他行业(行业) 1.29亿 8.20 1.20亿 12.17 93.04
─────────────────────────────────────────────────
深圳(地区) 5.43亿 34.49 1.85亿 18.76 34.09
其他业务(地区) 3.38亿 21.48 2.83亿 28.66 83.62
呼和浩特(地区) 3.04亿 19.30 2.30亿 23.36 75.87
成都(地区) 2.62亿 16.66 1.78亿 18.08 67.99
泰州(地区) 2860.53万 1.82 2528.93万 2.56 88.41
菏泽(地区) 2251.69万 1.43 962.47万 0.98 42.74
包头(地区) 2135.56万 1.36 --- --- ---
重庆(地区) 1801.64万 1.14 1792.02万 1.82 99.47
珠海(地区) 1719.65万 1.09 --- --- ---
绵阳(地区) 1665.92万 1.06 1580.81万 1.60 94.89
南充(地区) 272.59万 0.17 272.39万 0.28 99.93
─────────────────────────────────────────────────
自营(销售模式) 5.54亿 35.23 3137.18万 3.18 5.66
租赁(销售模式) 3.84亿 24.41 --- --- ---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3.38亿 21.48 2.83亿 28.66 83.62
联营(销售模式) 2.00亿 12.71 --- --- ---
酒店、地产等其他(销售模式) 9697.84万 6.16 8800.46万 8.92 90.75
─────────────────────────────────────────────────
截止日期:2024-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深圳(地区) 2.99亿 36.28 9848.96万 19.91 32.99
其他(补充)(地区) 2.23亿 27.16 --- --- ---
呼和浩特(地区) 1.56亿 18.92 1.16亿 23.55 74.80
成都(地区) 7640.59万 9.29 3227.15万 6.52 42.24
泰州(地区) 1946.34万 2.37 1664.55万 3.37 85.52
菏泽(地区) 1285.66万 1.56 484.37万 0.98 37.67
包头(地区) 1069.01万 1.30 --- --- ---
珠海(地区) 900.16万 1.09 --- --- ---
重庆(地区) 823.68万 1.00 816.26万 1.65 99.10
绵阳(地区) 743.42万 0.90 679.81万 1.37 91.44
南充(地区) 103.50万 0.13 103.30万 0.21 99.8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213.62│ 0.22│
│客户2 │ 957.93│ 0.17│
│客户3 │ 843.03│ 0.15│
│合计 │ 5618.09│ 1.0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7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67123.86│ 65.5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中国经济在多重政策支持和内生动力修复下,总体呈现“前高、中低、后升”的波动回升态势
,全年GDP增长5.0%。尽管面临国际地缘冲突加剧、全球贸易壁垒上升等外部压力,国内通过一揽子增量政
策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四季度经济显著回暖,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政策调控空间。
公司牢记“美好生活方式缔造者、幸福人生传递者”的企业使命,立志于做大做强商业零售,通过业绩
提升实现企业对社会价值的贡献。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度经营计划,紧抓市场复苏机遇,立足主业,精耕
细作,坚持稳中求进:
(一)持续深化改革,练好内功。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各项资源配置:1、持续梳理并完善各业务单位、职能部门管理
制度,高效流程、提高管理效率;2、持续加强组织架构调整,实现管理扁平化,强化执行力,以快速响应
市场需求;3、深化绩效改革,建立健全全面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系统性的激励考核体系,以确保经营目标
的有效达成;4、持续加强对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习惯的研究,努力提高公司防范和控制相关经营风
险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顺利推进年度各项经营工作计划保驾护航;5、强化内控,坚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和风险控制体系,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的防范及控制能力。
(二)持续业态重塑,深化购物中心化改革,强化门店竞争力。
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以业绩为轴心,持续推进全国各门店业态的转型迭代及门店内容的改造升级,进一
步促进集团百货购物中心化及联营转租赁战略进程的深化。立足于当今消费趋势,在业态方面,集团持续增加
体验业态的饰局,如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夜经济等兼备体验属性、社交属性的配套业态;此外,在部分
重点门店引入当今潮流时尚元素,如“谷子”经济相关的场景及产品,增强引流及带动周边商品的消费。与此
同时,随着门店业态重塑的进一步推进,也促进了本集团联营转租赁运营模式的深化,致使集团的租金收入占
营收份额逐年增长,亦推动着集团传统百货模式的健康迭代,保持集团发展活力。
(三)深耕商品精细化,提质增效做运营。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对招商战略进行调整,以契合当今消费需求的日益分化,消费升级与降级的并存,
及消费者对品牌与质量的坚持和附带“质价比”与“性价比”的要求。本集团在保持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同
时,深化一店一策的招商战略,同时侧重引入实用性、高附加值与性价比的各业态代表品牌,以满足顾客多层
次的需要,提高招商运营效率。在品牌及商品结构优化方面,本集团依然侧重甄选并引入兼备市场热度、成熟
度、质价比、悦已、健康类及具备集客效应的品牌与品类。如引入当今日益受青睐的国潮服饰及化妆品牌、
亲民且耐久实用的轻奢运动服饰、电子产品、潮玩零售等品类;如安踏连锁品牌、李宁旗舰店、华为旗舰店
、潮牌首店、二次元概念店等。此外,本集团持续聚焦主业,保持提质增效的战略基调,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积蓄动能。报告期内,在保持优质量,高效率,高质量的前提下,本集团积极对运营及旗下各门店、购物中心管
控各环节实施外调内控的优化管理,实施精准优化、精减、提质增效、控费用、保业绩战略。在运营模式上,
本集团积极推进联营转租赁的合作模式,稳固收益;同时,着力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代替人工密集型
环节,如应用智能财务结算系统,供应链管理协同自动化管理等应用大幅降低劳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另一
方面,在运营消耗物料及能源方面进行深度优化节减,如水电,设备的优化管理等。综合全年度,集团运营费控
突显成效,费用呈现大幅减少,进一步增强集团效益及动能。
(四)重视科技力量,强化线上运营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力量,结合自身经营情况,量入为出,持续开发、投入使用各项互联网工具。茂业快
付、小红茂、茂乐惠、茂悦荟PLUS、微信公众号、抖音、朋友圈等工具,在节约成本、提升相关各方粘性等
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匹配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坚持科技赋能。通过数字化
赋能经营管理,持续推进从会员管理、营销、服务、销售到中后台的供应链和品类管理的数字化全流程覆盖
。通过线上业务的打造和升级,持续提升公司业绩的整体增长空间,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双向引流和协同
发展。
2024年,公司的线上百货零售销售额为19,040.21万元,占公司百货零售销售总额的比例为10.06%。公
司实施会员政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会员约456.73万,2024年会员百货零售销售额38,717.69万元,
占公司百货零售销售总额的比例约为20.46%。其中活跃会员约64.17万,占公司百货零售销售总额的比例约
为20.46%。
(五)酒店业务紧抓市场复苏机遇,业绩显著提升。
公司下属成都茂业JW万豪酒店作为万豪国际集团在成都的首家JW品牌酒店,其345间客房、1800㎡宴会
厅及25米恒温泳池等设施,叠加全酒店PM2.5空气净化系统这一差异化配置,成为高端客群选择的重要考量
。2024年数据显示,酒店在携程“必住榜”持续上榜。同时,依托万豪旅享家会员体系,通过积分兑换、会
员专属折扣及FHR渠道100美元餐饮额度等权益,2024年会员复购率提升至38%,显著高于区域同业平均水平
。酒店坚守JW品牌“宁静灵感”服务理念,强化触点体验:行政酒廊提供定制下午茶及现煮面档,员工响应
速度获客户评价“服务团队颜值与专业度双优”;客房配置胶囊咖啡机、AA芳疗协会备品及智能控制系统,
并通过夜床巧克力、儿童专属用品等细节提升满意度,2024年携程评分稳定维持在4.8分。对比同城竞品,
其“高空城景+商务便利性”组合优势在第三方调研中获商务客群偏好度第一。在万豪中西区酒店群中,该
酒店2024年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增长15%,超越区域均值10个百分点。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消费信心修复承压的背景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79万亿元
,同比增长3.5%,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总体保持平稳。分季度看,季度看,一季度至四季度增速分别为
5.3%、4.7%、4.6%、5.4%,四季度消费回暖显著。
1、服务消费引领增长,商品消费分化加剧。
服务消费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4%,文旅、体育、赛事经济等业态贡献显著。商品消
费呈现“升级与性价比并存”: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耐用品受政策补贴带动增长12%,但传统品类如服
装鞋帽增速回落至5.1%;金银珠宝类受金价上涨推动增长9.8%,而通讯器材类因需求饱和仅微增2.3%
2、零售业态加速转型,体验经济重塑线下场景。
线下消费场景通过“首店经济+业态焕新”实现复苏:百货店、购物中心引入首店品牌,通过“主题馆
”“快闪店”提升客流;便利店、专业店依托即时零售(如美团闪电仓)实现销售额增长9.2%,但传统超市
受社区团购冲击下滑1.8%;体验式消费占比提升至35%。
3、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数字工具赋能消费链路。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7.8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较2023年放缓2.9个百分点,反映流量红
利见顶后的精细化运营趋势。实物商品线上占比小幅回落至27.2%,因线下体验消费分流。AR试妆、智能导
购机器人提升线下门店转化率,区块链溯源技术保障高端商品正品率。尽管消费市场显现韧性,但制约因素
仍存:从外部来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出口拉动作用减弱;从内需来看,失业率攀升,居民储蓄倾向
高位运行,制约消费潜力释放。展望2025年,政府通过新增4.5万亿元专项债支持消费场景创新,发行1.3万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措施全方位扩大内需;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汽车、家电更新,覆盖下沉市场与
绿色智能产品等专项行动提振消费。我国经济仍以“稳中求进”为主线,通过科技创新、消费驱动和绿色转
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零售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赋能下,将加速向智能化
、体验化和可持续化方向演进。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坚持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以商业零售为主,并辅以部分物业租赁和酒店业务。旗下实体零售门店数
量共23家,经营业态包括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及超市;商业零售主要经营模式仍为自营模式、联
营模式和租赁模式,以联营模式为主。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较2023年度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始终坚持以商业零售为核心支柱
,专注于品牌服务升级,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持续拓展百货购物中心化。
百货的优势在于商品力,尤其在穿、住、行等商品方面,商品力强能大幅提升提袋率,劣势则在于体验
业态的不足导致人流吸引力不足;购物中心则恰好相反,吃喝玩乐等业态的丰富能大幅提升人流量,但却导
致商品不够丰富,从而影响并降低提袋率。因此,商业零售经营中始终要把握增强人流吸引力与提升提袋率
之间的平衡。公司深耕商业零售领域,持续研究并于门店业态、商品调整实践中,坚持把握人流吸引力与提
袋率的平衡,并持续致力于百货的购物中心化改造,适度加大吃喝玩乐的业态种类和面积,以增强百货的人
流吸引力;同时于购物中心中推动百货化改造,适度加大百货商品的种类和面积,以提升购物中心的提袋率
。
(二)持续提升运营能力、招商能力。
公司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持续提升及优化。依托于强
效的运营管理能力,公司积极推行外延式拓展战略,并对并购标的进行了有效整合,规模优势逐步显现,在
区域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持续提升。目前,公司在所布局的区域市场中(如深圳、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的
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深化和各大品牌的合作,持续强化招商能力;实现了从国际名品
到国内精品的全品牌覆盖,能更好满足顾客不同的购物体验需求。
(三)持续整合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持续发展和提升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将区域性合作发展为全国性统一合作,将场地或销
售合作发展为顾客购买行为模式的共享式合作。公司正在加快供应商分级,致力于与全国性统一合作供应商
逐步建立更紧密的、基于长远发展的伙伴关系。
(四)持续深化线上线下流量互导,提升销售效率。
互联网消除了空间与距离,极大缩短了沟通时间,但缺乏体验感与消费的乐趣。而线下门店则恰恰很好
地发展和强化了体验感与消费乐趣,本公司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需求,量入为出地进行线上平台的布局和投
入,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应用,强化门店商品的线上线下流量互导,提升门店销售。
(五)持续提升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
自2005年起,公司确立了“强效运营+外延扩张”的经营战术,在实现“大西南区最具影响力的百货零
售巨头及城市综合体运营商”的短期目标基础上,积极向全国性百货零售公司转型。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精耕
细作,公司已打造了“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人民商场”、“仁和春天”、“维多利”等针对不同
客户群体的品牌。并积累了大批忠实的顾客群体,在主营业务区域具有广泛的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品牌优势显著,消费者认可度高。
(六)坚持物业自有为主、租赁为辅。
公司目前大部分门店位于成都、深圳、呼和浩特等城市的核心商圈,地理位置优越,且60%以上为自有
物业,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和较大的物业增值空间,抗风险能力强。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573.13万元,同比下降1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
714.66万元,同比下降2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45.75万元,同比上
涨16.37%。
如剔除优依购减值损失对利润的影响后,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444.71万元。
●未来展望:
1.行业格局和趋势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从2023年的“消
费提振年”到2024年的“消费促进年”,扩大内需始终是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着力
扩大国内需求作出系列部署,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
进的良性循环。当前,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增长偏慢、市场预期偏
弱、信心不足等不利因素,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
改变。展望2025年,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回稳向好形势的巩固,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稳
步提升,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将延续稳定向好的恢复态势。
2.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本着“美好生活方式缔造者、幸福人生传递者”的企业使命,积极进取,务实创新,继续坚持外
延式发展和内生式增长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继续对现有门店进行升级
改造与转型。同时,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上,做到三个坚持:1、坚持持续提升坪效;2、坚持持续提升商品力
;3、坚持自有物业为主、租赁为辅。
3.经营计划
公司自成立以来,历经了多轮行业的起伏周期,均保持住了发展的定力,业务得以持续发展。公司坚信
,零售行业是关乎消费者幸福的民生行业,虽然宏观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但零售行业仍然具有较好
的发展环境,包括经济的长期发展、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品质消费的增长、国潮国货的兴起等。作为
深耕零售领域的代表,公司深刻认识到商品力仍是百货的重心,多维度调改升级,沉浸式消费体验是主要调
改方向;私域营销及会员营销有更多价值有待挖掘。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成为全国零售企业的代表,未来公
司也将坚定信心,继续深耕零售行业,不断用新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回馈广大消费者,用更稳健的业绩,
回报广大投资者,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1、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区域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将加快推进成都茂业天地北区和天府壹号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致力于向社会和消费者呈现综合
型、体验型和服务型的地标性商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
2、坚持调改升级,持续提升商品力和服务力。
公司将顺应消费趋势的变化,坚持围绕以经营流量提升商业价值为核心,持续不断地进行品牌及品类优
化、内部调改和硬件升级。各门店将积极把握市场变化、消费特点、商圈环境并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加快经
营调整的节奏,一方面大力引进经营新资源,丰富经营新内容,提升经营新活力,同时对现有品牌不断升级
优化,持续提升门店商品力。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售行业已经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流量经济、规模经济向以私域为核心阵地
,深度挖掘“单客产值”的模式转变。公司将持续优化从线下到线上多平台全渠道一体化的会员服务体系,
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为会员提供更全面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定向导流、精准营销,提升
顾客转化率和复购率。
3、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全渠道布局。
公司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赋能经营管理,持续推进从会员
管理、营销、服务、销售到中后台的供应链和品类管理的数字化全流程覆盖。通过线上业务的打造和升级,
持续提升公司业绩的整体增长空间,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双向引流和协同发展。
4、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其它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要求,对
公司法人治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拟对《公司章程》及《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等制度流程进行修订完善,进一
步提升法人治理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
4.可能面对的风险
1、消费市场回暖未达预期的风险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
同时,中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仍旧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国内有效需求不
足,经济内生修复动能仍需加强,可能导致消费市场回暖未达预期,从而对以实体百货零售业务为主的公司
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实体零售行业由于市场集中度、商品同质化以及新开门店的持续增加,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公司
经营成本和商品销售毛利造成压力,存在影响公司业绩的风险;网络零售权重比例的逐年增长,对实体零售
行业造成冲击,传统实体零售企业面对的渠道竞争十分激烈。公司需要持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运用互
联网工具,若公司无法实现业务模式的调整和创新,则可能面临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风险。
3、财务风险
公司目前尚属加快发展的阶段,需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门店的改造投入和进一步加强零售网点的建设布局
,资本支出压力较大。对公司的融资能力及内部资金运用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公司将因存在较大规模资本
支出而可能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和业绩下降风险。
4、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持续开展对前期并购门店的调改和升级工作,如相关规划落实不够完善,或升级效果未达预期,可
能会对本公司的正常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涉及并购标的公司商誉产生减值风险,公司
届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则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测试并及时对外披露。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