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862 中航高科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医疗器械、装备制造、房地产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新材料(产品) 23.72亿 93.14 8.71亿 91.81 36.72
航空相关设备(产品) 1.20亿 4.71 4523.11万 4.77 37.68
租赁业务(产品) 3296.26万 1.29 2580.96万 2.72 78.30
其他(产品) 1044.08万 0.41 368.57万 0.39 35.30
高铁设备、配件(产品) 641.72万 0.25 323.11万 0.34 50.35
金属切削机床(产品) 488.78万 0.19 -20.64万 -0.02 -4.22
─────────────────────────────────────────────────
中国大陆(地区) 24.94亿 97.93 9.28亿 97.84 37.22
其他地区(地区) 5281.02万 2.07 2047.37万 2.16 38.77
─────────────────────────────────────────────────
航空新材料分部(业务) 25.18亿 98.88 9.40亿 99.07 37.32
集团本部(业务) 2294.89万 0.90 856.70万 0.90 37.33
装备业务分部(业务) 1573.49万 0.62 85.83万 0.09 5.45
分部间抵销(业务) -1013.51万 -0.40 -58.05万 -0.06 5.7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产品(行业) 46.16亿 96.59 16.98亿 96.70 36.79
其他业务(行业) 9816.45万 2.05 5292.13万 3.01 53.91
机床产品(行业) 6492.58万 1.36 503.27万 0.29 7.75
─────────────────────────────────────────────────
新材料产品(产品) 46.16亿 96.59 16.98亿 96.70 36.79
其他业务(产品) 9816.45万 2.05 5292.13万 3.01 53.91
机床产品(产品) 6492.58万 1.36 503.27万 0.29 7.75
─────────────────────────────────────────────────
境内销售(地区) 45.75亿 95.73 16.78亿 95.52 36.67
境外销售(地区) 1.06亿 2.22 2568.83万 1.46 24.22
其他业务(地区) 9816.45万 2.05 5292.13万 3.01 53.91
─────────────────────────────────────────────────
航空新材料分部(业务) 46.71亿 97.74 --- --- ---
机床业务分部(业务) 6617.96万 1.38 --- --- ---
集团本部(业务) 5304.75万 1.11 --- --- ---
分部间抵销(业务) -1113.54万 -0.23 --- --- ---
─────────────────────────────────────────────────
对外销售(销售模式) 46.81亿 97.95 17.03亿 96.99 36.3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9816.45万 2.05 5292.13万 3.01 53.9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新材料分部(产品) 23.73亿 98.38 --- --- ---
机床业务分部(产品) 2521.20万 1.05 --- --- ---
集团本部(产品) 1993.45万 0.83 --- --- ---
分部间抵销(产品) -598.19万 -0.25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产品(行业) 42.63亿 95.87 13.16亿 95.66 30.87
其他(补充)(行业) 1.00亿 2.25 6555.61万 4.77 65.43
机床产品(行业) 8334.37万 1.87 -588.09万 -0.43 -7.06
─────────────────────────────────────────────────
新材料产品(产品) 42.63亿 95.87 13.16亿 95.66 30.87
其他(补充)(产品) 1.00亿 2.25 6555.61万 4.77 65.43
机床产品(产品) 8334.37万 1.87 -588.09万 -0.43 -7.06
─────────────────────────────────────────────────
境内销售(地区) 42.61亿 95.83 13.01亿 94.56 30.53
其他(补充)(地区) 1.00亿 2.25 6555.61万 4.77 65.43
境外销售(地区) 8502.41万 1.91 927.25万 0.67 10.91
─────────────────────────────────────────────────
航空新材料分部(业务) 43.58亿 98.01 --- --- ---
机床业务分部(业务) 8432.23万 1.90 --- --- ---
集团本部(业务) 3728.72万 0.84 --- --- ---
分部间抵销(业务) -3317.95万 -0.75 --- --- ---
─────────────────────────────────────────────────
对外销售(销售模式) 43.46亿 97.75 13.10亿 95.23 30.14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00亿 2.25 6555.61万 4.77 65.4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8.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3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83861.87│ 59.3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0.6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7.3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06361.50│ 67.3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航空新材料”和“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两大板块,业务范围涵盖航空新材
料、航空专用装备、航空零部件、轨道交通零部件等应用领域,公司拥有航空工业复材、优材百慕、航智装
备、万通新材四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二)经营模式
公司采取“集团管控型”经营管理模式,总部职能定位于“战略管控、投资管控、财务管控、资源配置
”,是成果转化统筹规划和资本运作的平台,各业务板块以子公司形式独立经营。子公司在其业务范围内进
行研发、生产、销售,具备独立完整的研发能力、生产条件及营销体系。公司聚焦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
术产业化主业,锚定“成果转化载体、产业控制实体、资源配置主体”定位,通过建立高效的技术成果转化
和产业化途径,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做强做优做大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主业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精公司治理和内部管控体系,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一
流的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领军企业”。
(三)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航空复合材料行业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形态的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复合材料在
继承原有材料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也能够通过复合效应克服单一材料缺陷,提升整体性能。复合材料行业
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和变革的行业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
空航天、新能源、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已成为国家科技与装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7月21日,中
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指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复合材料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行业,是我国重要战略
新兴产业,对保障重要领域原材料供应和带动民用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航空复合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进入成熟应用期,已经从最初的非承力构件发展到应用于次承力和主承力构件,可获得减轻飞机质量20%-
30%的显著效果,有效提高飞机技术水平、可靠性、耐久性及维护性等性能,其设计、制造和使用经验已日
趋丰富,航空复合材料原材料(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蜂窝及芯材)、复合材料构件在飞机上的应用比例也
不断增加。从结构用量来看,空客A350、波音B787等都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其结构用量分别高达52%、50%
。与此同时,复合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量也日益增加,新一代商用发动机GE90上应用碳纤维加强
高韧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代替钛合金制成了风扇叶片,新一代LEAP-X、GEnx发动机风扇叶片和风扇机匣也使
用了复合材料。
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开发难度较大,在技术、市场、资金、品牌效益和
原材料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壁垒”,例如公司核心产品航空级碳纤维预浸料,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极高,
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难度大,需要长期的技术创新和投入。全球复合材料领先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国、日本、
欧洲,其在碳纤维及预浸料、芳纶纸蜂窝、碳纤维构件及碳纤维构件维修业务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并
占据较大部分市场份额。受益于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需求,国内复合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能力和产业化
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国内外先进复合材料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
国产大飞机产业发展将带动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增长和转型,预计将为国内先进复合材料产业带来较大增
长机会。2022年12月中国商飞向中国东方航空交付全球首架国产大型客机,标志着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进程的
开启,国内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3-2042)》,预计2023-2042年
全球客机机队年均增长率4.0%,2042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48,455架,将有43,644架新机交付,总价值
约为6.5万亿美元,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预计2023-2043年中国客机机队年均增长率4.9%,2042年中
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669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0.6%,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明确为我国要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的发
展将为复合材料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创造更多的需求。
公司是我国先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先行者,作为目前中国航空工业领域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复合
材料研发工程化的单位,在复合材料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承担了民用飞机、商用航空发
动机等多项研制及攻关任务,突破了多项关键制造技术,保证了多类型飞机转阶段、首飞等重要里程碑节点
,发挥了国内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引领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为国家航空工业
和低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民航刹车行业
2024年上半年民航业恢复显著。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在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上表示,“通过采取多方面举措,民航航班正常率连续6年超过80%。今年上半年,在日均航班量同比
增长13.4%的情况下,航班正常率达到86.37%”。根据《中国民航2024年6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2024年
1-6月,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35,071.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为32,104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为2,967.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54.4%;旅客周转量为
6,143.6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3.6%,其中,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为4,922.5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
长16.1%。
综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民航市场的发展持续向好,优材百慕将抓住有利条件,稳住老客户,开发新
客户,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3.轨道车辆制动闸片行业
2024年上半年轨道车辆市场已缓慢恢复,市场发展前景较为乐观。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24年6月
份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24年1-6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209,569万人次,同比增加18.4%,全
国铁路旅客周转量7,779.52亿人公里,同比增加14.1%;同时,2024年1-6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
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
优材百慕将在下半年积极努力完成装车验证的运行工作,力争完成年度经济指标。
4.高端装备制造行业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内部的竞争较为激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
6月,机床工具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5,019亿元,同比下降7.7%;实现利润总额149亿元,同比下降78.2%;平
均利润率为3.0%,较上年同期降低9.6个百分点。根据国统局公布的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2024年1-6月金
属切削机床产量33.3万台,同比增长5.7%;金属成形机床产量8.3万台,同比下降6.7%。
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正在经历调整和转型,从传统的金属切削机床实现向航空专用装备、航空零部件
加工等方向发展,公司积极协同控股股东方的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深化改革,推动高
端智能装备业务转型升级,逐步实现扭亏脱困。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核心业务和产品,抓住航空装备和复合材料技术跨代发展机遇,持续加强
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受理专利26项,授
权专利1项,截止报告期末累计有效专利数约320项。
航空工业复材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先行者,继承了航空工业多年积累的航空复合材料原材
料生产技术,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先进检测技术等多方面都具有国内领
先优势,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拥有“复合材料检测技术中心”专业实验室(CNAS&DILAC国家
级实验室资质认证),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北京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国家科技部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绿色复合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认证,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GJB9001B、AS9
100宇航管理体系证书、美国质量评审协会(PRI)颁发的NADCAPcomposite(复合材料)专业认证证书等资质
。经过多年的复合材料研究与发展,航空工业复材建立了复合材料“设计—材料—制造—检测”完整的科研
生产技术和服务体系,具有很强的复合材料研制能力,代表了我国航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最高水平,在航空
复合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固的行业地位。
优材百慕是国内民航飞机刹车盘副制造企业中首家获得《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的企业,入选北京市“
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创新能力4A级企业”、“碳中和示范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其自主研发生产的CRH380非燕尾型粉末冶金制动闸片、CRJ900飞机刹车片及B757-200飞机刹车片获得了由北
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优材百慕拥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多项民航飞
机用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PMA)及高铁用制动闸片产品认证证书,完成多个高温材料新产品的研制,掌握
了碳材料制品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充足的生产配套能力
公司在北京、南通两地拥有科研及生产园区,生产资源较为充足,建有先进的预浸料生产线、树脂生产
线、国内唯一的大规格自动化芳纶纸蜂窝生产线和机床装备加工生产能力,具备航空复合材料和航空专用装
备生产、技术开发、工程试制和综合技术服务开展所需的试验手段和配套条件;拥有高温树脂连续预浸机、
1300mm织物预浸机、窄带预浸机、1010mm幅宽胶膜机等各类先进专业设备,为航空复合材料应用水平的提升
和高端智能装备业务转型升级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公司正在开展先进航空预浸料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将建成国内首条数智化先进预浸料生产线,投产
后预浸料产能将大幅提升,数字技术应用得到加强,可以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制造效率。
(三)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发展,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广泛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科学搭建人才梯队,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公司技术研发团队核心人员稳定、研发能力突出,先后承担了多种型号飞机的复
合材料原材料和结构件的研制与攻关研究,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先进无
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在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掌握了部分具
有国际水平的复合材料设计、分析理念及方法,具备了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件设计研发及工艺试制任务的能力
,在通用飞机、无人机及直升机型号上均承担了研制任务。
(四)先进的航空文化
公司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以先进文化厚植报国情怀,认真贯彻落实航空工业集团先进
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践行“一心、两融、三力、五化”的发展战略,秉承“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勇攀高峰”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肩负“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使命,形成上下一致的文化认同,充分
发挥先进文化力在思想引领、团队凝聚、行为导向、价值创造、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为公司高质量
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聚焦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核心主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题,
落实监管要求,锚定年度工作目标,坚持科技创新,确保生产交付,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机制改革,谋划强
链补链,强化规范治理、人才引领和风险防控,强化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公司经营呈现稳中向好、结构向新、质效向优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54,701.37万元
,同比增长5.58%,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50.94%;实现利润总额70,451.07万元,同比增长8.78%,完成
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54.95%。
(一)确保产品交付
公司坚持聚焦核心主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及生产管理,确保产品交付,提高产品交付合格率,积极开
拓市场,生产经营质量和运行效率稳步提升。
航空工业复材在新的生产线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已有生产线的潜能,以完善集成计划体系、生产管理
信息化系统等方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序时完成报告期生产任务;优化生产组织,细化生产管控,统筹推
进MES系统、ERP系统、供应商门户以及LIMS系统建设,提高供应链整体协同,通过完善集成计划体系、生产
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方式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确保及时交付,有力支撑批产装备和新研装备需求,批产产品
性能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0,131.12万元,同比增长3.82%;实
现利润总额71,244.43万元,同比增长4.36%;实现净利润61,834.41元,同比增长6.04%。
针对国内外市场订单增加的局面,优材百慕合理制订生产计划并及时动态调整,强化精益生产管理,在
按时交货的基础上,保证产品质量。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08.76万元,同比增长105.68%;实现利润总额
1,560.34万元,同比增加1,904.55万元;实现净利润1,450.38万元,同比增加1,794.38万元。
公司在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含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方面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强化生产组
织管理,推动构建专用装备业务、零部件加工业务以及复材模具工装业务三大新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因目
前正在改革转型时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3.49万元,同比下降37.59%;实现利润总额-1,164.61万元
,同比减亏33.53万元;实现净利润-1,164.61万元,同比减亏33.53万元。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收入仍处于较
低水平,产品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公司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减亏扭亏。
(二)强化科技创新
公司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聚焦航空主业,加快发展新
质生产力,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6,636.81万元。
航空工业复材不断优化研发创新体系,突出目标导向,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效能持续
提升。一是积极推动自研材料验证进程,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在民机复合材料机身壁板等结构研制、可回收
可降解可再生的生物基复合材料研究及相关产品的研制应用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在预浸料、蜂窝、民
机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制、非航产品领域参与多项重要课题研究,推进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
展深度融合。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T800级碳纤维预浸料为代表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原材料的商业化,
不断扩大产品品种和规模,提升航空用复合材料原材料产品市场占有率,上半年实现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
大幅增长;加速复合材料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渗透,授权相关方使用复合材料大巴车、油罐技术,已签署
长期协议并完成复合材料大巴车、油罐技术文件交付并收取授权使用费。三是推动核心产品实现跨代升级,
公司突破国产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制备关键技术,顺利完成交付,实现小批的交付能力。
优材百慕持续推进民航飞机刹车盘副的国产化替代和高速列车刹车组件的应用推广。在民航制动领域,
完成某一型号飞机刹车盘副台架验证试验,进入飞行验证阶段;某一型号飞机刹车盘副进入台架验证试验阶
段。在轨道车辆制动领域,某一型号制动闸片项目进入运用考核;某重载车辆刹车片已完成客户验证。2024
年3月19日,优材百慕被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4A级企业”。
(三)优化产业布局
公司加强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资源配置,与中国航发商发开展商用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结构方面合资合
作,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目前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及注册资本实缴,并已开始运行,正在加紧开展能力
建设工作;加强强链补链布局,公司已着手开展高端碳纤维的应用合作,不断加强对产业链上游的影响力;
提升民机产业有效投资,公司充分利用北京顺义区存量土地,进一步加强生产资源配置,形成一级供应商能
力,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论证和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公司复合材料产业基础及技术积累,着手论证以低空、无
人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复合材料及结构件业务拓展方案,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装备业务改革转型,加强科
技成果产业化,以支撑公司主业发展为目标,形成复材模具、专用装备和特种加工等新的产品线,实现可持
续发展;加快非航空复合材料业务改革发展,拓展战略新兴产业。
(四)规范公司治理
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完成了董监事会换届及经理层成员选聘相关工作,深化经理
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根据监管规则要求完成《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修订,完善公司治理制
度体系;健全独立董事履职支撑保障,筹备外部董事集中专项调研事项;开展全级次董事会年度工作评价及
董事会建设评估诊断,提升董事会治理水平;有序开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收官工作,加快
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ESG发展理念,召开ESG报告工作总结会,系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部署
,推动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
(五)提升管理效能
公司持续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启动“十五五”规划论证,制定年度规划调研计划;加快推进改革深化提
升行动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按季度有效跟踪落实年度重点任务;从全局高度系统性谋划经营质效提升工作
思路,强化全年预算管理体系,赋能运营管控模式下综合计划管控和企业战略目标落地精准化;加强预算管
理和资金管理相结合,借助司库体系提升资金预算与业务预算的匹配度,助力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降低
资金成本和管控资金风险;持续梳理和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全面掌握资产使用状况,充分发挥使用价值,提
升经营管理质量效能。
(六)加强人才引领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打造人才
工作新模式新范式,召开公司首届人力资源工作会,总结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切实提高公司人才工作水平
;积极搭建人才队伍培养开发平台,开展针对性培训,拓展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岗位价值评估、
绩效贡献评价体系,构建覆盖全体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企业价值与员工成长的共同提升;深化调整劳
动用工管控模式,对接公司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建立精干高效总部员工队伍。
(七)做实合规风控
公司坚持依法合规治企,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完成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混改跟踪审计以及大额资金、关
联交易专项检查;全面提升依法合规治企能力,组织董监高和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学习《新公司法》《国有企
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完成合规管理评价和重点领域合规检查,梳理总结在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
决策法律审核中发现的风险或问题,推动合规管理向子公司延伸;搭建经济业务协同监督体系,推动风控“
三道防线”高效协同,持续完善重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形成“闭环式”整改责任链条,确保风险应对、发
现问题整改和内控缺陷整改的各项措施落地,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八)加强党的建设
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压紧
压实“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政治责任,突出发展导向、特色导向、强基导向,紧扣公司发展规划,聚
焦首责主责主业,一体构建高质量“大党建生态”。高质量推进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效;以党纪学
习教育聚力聚势,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坚持守正创新,建立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
机制——党建“1755”工作法;聚焦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双融双促”,广泛开展“我
是党员我奉献”主题活动,打造形成了一批特色支部品牌;落实公司加快建设人才强企力量,积极打造人才
工作新范式;深化政治监督,推进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党组重大决定和公司深化改革;明确公司功能定位,
组织开展大讨论、大学习、大宣讲,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发挥统战、群团组织优势,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