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东方电气(60087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875 东方电气 更新日期:2024-04-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先进的清洁高效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光热等大型发电成套设 备,以及向全球电力运营商提供工程承包及服务等相关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发电设备制造行业(行业) 606.77亿 100.00 113.90亿 99.71 18.77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产品) 205.89亿 33.93 43.91亿 38.44 21.33 可再生能源装备(产品) 138.38亿 22.81 16.39亿 14.35 11.84 工程与贸易(产品) 120.22亿 19.81 15.01亿 13.14 12.49 新兴成长产业(产品) 88.43亿 14.57 11.72亿 10.26 13.25 现代制造服务业(产品) 53.84亿 8.87 26.87亿 23.52 49.92 ─────────────────────────────────────────────── 境内(地区) 530.19亿 87.38 100.88亿 88.31 19.03 境外(地区) 76.57亿 12.62 13.02亿 11.40 17.01 ─────────────────────────────────────────────── 定制化销售(销售模式) 606.77亿 100.00 113.90亿 99.71 18.7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火电(产品) 73.47亿 24.56 13.98亿 24.59 19.03 可再生能源装备(产品) 69.27亿 23.16 8.65亿 15.21 12.48 工程与贸易(产品) 60.99亿 20.39 10.55亿 18.55 17.29 新兴成长产业(产品) 45.06亿 15.06 7.01亿 12.33 15.56 现代制造服务业(产品) 24.11亿 8.06 12.87亿 22.65 53.41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燃机(产品) 14.19亿 4.74 1.69亿 2.97 11.88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核电(产品) 12.06亿 4.03 1.90亿 3.33 15.71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发电设备制造行业(行业) 553.53亿 100.00 100.04亿 98.97 18.07 ─────────────────────────────────────────────── 可再生能源装备(产品) 149.14亿 26.94 19.49亿 19.28 13.07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产品) 146.85亿 26.53 31.05亿 30.72 21.14 新兴成长产业(产品) 109.77亿 19.83 15.61亿 15.44 14.22 工程与贸易(产品) 105.40亿 19.04 10.87亿 10.75 10.31 现代制造服务业(产品) 42.38亿 7.66 23.02亿 22.78 54.32 ─────────────────────────────────────────────── 境内(地区) 504.22亿 91.09 89.34亿 88.39 17.72 境外(地区) 49.31亿 8.91 10.70亿 10.58 21.69 ─────────────────────────────────────────────── 定制化销售(销售模式) 553.53亿 100.00 100.04亿 98.97 18.07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可再生能源装备(产品) 81.49亿 29.20 10.08亿 19.87 12.37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火电(产品) 61.99亿 22.21 14.44亿 28.47 23.30 工程与贸易(产品) 44.74亿 16.03 4.79亿 9.45 10.72 新兴成长产业(产品) 44.23亿 15.85 6.10亿 12.02 13.79 现代制造服务业(产品) 23.29亿 8.34 11.18亿 22.04 48.00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燃机(产品) 12.45亿 4.46 17.50万 0.00 0.01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核电(产品) 10.91亿 3.91 3.62亿 7.13 33.1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6.5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1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465266.01│ 24.1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6.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4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65019.31│ 11.4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重创新、提质效、促转型,不断推动“领先战略”落实落地,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得到进 一步巩固和增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6.77亿元,较上年增长9.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35.50亿元,同比增长24.2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82%,比上年同期增加1.39个百分点。 (一)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3年,公司实现新生效订单865.32亿元,同比增长31.95%。其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占39.44%,可再 生能源装备占23.25%,工程与贸易占13.48%,现代制造服务业占10.64%,新兴成长产业占13.18%。主要产品 及业务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煤电市占率领先,炉机电成套项目同比增长超过100%。水电新机型获得市场认可 ,冲击式机组、混合抽蓄、变速抽蓄实现市场突破。气电市占率保持第一,自主研发国产G50首台燃机示范 项目成功投运。核电设备方面,获得铅铋堆、低温堆等新堆型样机研制项目。风电年度装机行业排名提升。 太阳能发电持续发展,获得光热发电项目、多能耦合熔盐储罐及蒸发器系统等订单。余热余压透平机组技术 领先,继续保持市场优势地位。新兴产业方面,获得天然气管道电驱压缩机组成套项目,中标70辆氢能物流 车示范项目、国内最大绿电制氢储氢发电商用项目。积极争取风光资源指标,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二)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成果丰硕 围绕“技术领先”,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走在前列。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全年研发经费投入 同比增长9.08%,强度持续保持在5.5%以上。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国产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机成功投运 ;国内“压力最高、温度最高、效率最高、煤耗最低”的单轴百万千瓦火电机组锅炉开始交货;国内首台单 机容量最大150兆瓦级冲击式水轮机组并网发电;全球最大化学链燃烧中试示范装置建成;18兆瓦直驱海上 风电机组下线;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关键设备发运;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制氢中试成 功。扎实推动数字化转型,新建成7个数字化车间,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成功揭榜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 厂,“东智同创”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双跨”平台。 (三)经营管理水平稳定提升 落实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突出运营效能提升,推进管理优化。完成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 系基础建设,构建创新型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围绕“成本领先”,发布公司成本管理办法,健全各级成 本管理机构,全面推行具有东方电气特色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围绕“质量领先”,推广白鹤滩“精品”质 量管控模式,质量损失额同比下降9.2%。通过实施合同履约指标评价、提升核心产能、保障生产性资源等举 措,推动合同履约不断满足客户要求。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建立管理者巡视机制,全年安 全、环保指标平稳受控。 (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在推动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的基础上,扎实做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谋篇布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以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为方向,以体制机制活力激发为基础, 制定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有力落实重点改革举措,加强改革组织领导,为改革深化 提升行动提供制度保障。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破局立势,改革效能及效益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动态优化 公司“三重一大”及重要事项决策制度,推动子企业董事会运行规范有效。 (五)合规建设和风险防控扎实有力 进一步夯实“四位一体”法治建设工作体系,修订完善法治建设领域规章制度,实施合规文化建设专项 行动,二级企业实现首席合规官全覆盖。全面排查EPC等业务风险并制定管控措施。有力处置重大法律纠纷 案件,有效避免或挽回损失。强化风控合规督导,对重点项目风险管控进行专项监督。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库 建设专项工作。审计监督建立“一报告四清单”整改工作机制,对2020年以来审计和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回 头看”,全面规范问题整改工作;组织开展各项审计监督工作,深入查找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推动整改。 (六)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围绕“人才领先”,持续建强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关键领域,动态完善高层次 人才引育图谱,推进人才特区建设,着力构建人才领先工作路径。引进高层次人才125人,1人获得首届“国 家工程师奖”,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1人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新增培养公司层级以上专家人才145人。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围绕科技创新、战新产业、高层次人才开 展单列薪酬定向激励,新增实施中长期激励9项,中长期激励累计覆盖人数占比持续提升。 (七)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开展上市公司运作 公司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严格依法规范运作,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评选的“2023上市公司 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和“2023年公司治理最佳实践案例”;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连续9年获得上交所 信息披露A级评价;畅通投资者沟通渠道,董事长及高管坚持参加定期业绩说明会、投资者集体交流活动等 ;不断健全ESG工作机制。成功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中国ESG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先锋30榜 单”。为应对2023年底市场波动,公司控股股东东方电气集团及时推出市场化增持方案,逐步增持公司股票 ,维护公司市值稳定。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本公司属于高端能源装备行业,主要聚焦为能源生产及利用提供高端装备及相关服务,与能源发展联系 紧密。 本公司是重要的能源装备研究开发制造集团和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之一,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近80个国 家和地区,从1994年起连续入选ENR全球250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之列,在能源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和影响力。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工业经 济的心脏。新发展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装备 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从2012年28%提高至2022年的31.8%,202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 比上年增长6.8%,较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2.2个百分点。当前我国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主攻方向,装备制造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已发展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装备技术的主要供应国,“风光氢储 ”研发制造能力跻身世界一流。未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电力行业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供给 结构持续改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国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 统,非化石能源规模化接入新型电力系统步伐显著加快,对能源装备提出更高要求。煤电兜底保供、系统调 节、应急备用等多维价值持续显现,用于调峰保障的气电需求提升,水电因地制宜发展并提出宽负荷、高水 头冲击、可变速抽水蓄能等方面需求,核电发展积极有序,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成为电力增长 主体,风光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 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地区安全局势复杂多变,能源体系持续深刻变革。本公司作为能源装 备领域的重要企业,克服多方面不利影响,锚定“双碳”目标方向,积极抢抓发展机遇,重创新、提质效、 促转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营业绩继续保持较好增长。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公司为全球能源运营商及其他用户提供各类能源、环保、化工等产品及系统成套、贸易、物流等服务 ,主要业务在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是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先进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气电、火电和化 工容器、节能环保、电力电子与控制、氢能等高端装备,以及向全球能源运营商提供工程承包及服务等。 公司拥有完善的能源装备制造和服务体系,可批量研制100万千瓦等级水轮发电机组、135万千瓦等级超 超临界火电机组、175万千瓦等级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设备、直驱和双馈全系列风力发电机组、高效太 阳能电站设备。100万千瓦等级空冷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火电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水电产品技 术总体居国内前列,贯流式、混流式等水电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冲击式水电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公 司具有化工容器、驱动透平、屏蔽泵、管线压缩机等石油化工领域核心设备制造能力,具有废气废水处理、 废固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系统解决能力,电力电子及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相关设备和系统技术能力,储能设 计和集成能力,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产品体系,形成了氢获取、氢储存、氢加注、氢使 用全环节整体解决方案。针对新能源市场商业模式变化,公司以装备制造产业落地等方式获取一定资源并带 动设备销售、平滑装备制造行业波动带来的影响、促进新技术新产品验证和应用、持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本公司作为重要的能源装备研究开发制造集团和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之一,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能力突出 公司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持续推动协同开放创新,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强 化研发投入与关键技术攻关。2023年公司研发经费投入33.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68%,新增有效专利54 5件(其中发明专利256件),截至2023年底拥有有效专利3828件(其中发明专利1548件)。公司着力完善创 新体系,重组公司科技委,新设长三角创新研究院,逐步形成“1+N+X”创新研发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平台 ,成功重组建设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并进入实质运行阶段,获批国家能源中小燃气轮机产 业链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中心。国内首台自主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等4项科技成果入围2022年“科创中国” 榜单,“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和应用”获得电力创新大奖,“10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关 键技术与应用”等5个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产业结构多元完备 公司构建了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气电、火电“六电并举”,以及高端石化装备、节能环保 、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电力电子与控制、新兴产业“六业协同”产业发展格局。公司拥有能源 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全链条专有技术及高端石化容器、石化驱动透平、化工屏蔽泵等研制能力,拥有从 能量转化发电到排放物后端处理和综合利用“超净排放”能源供应整体解决方案,具有机电贸易、装备成套 出口及工程EPC业务能力,能够提供提效改造、远程诊断、智慧电厂的“互联网+”电站服务以及物流解决方 案、原材料供货、专业化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等,拥有工业控制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制氢加氢和 储能系统方案。 3.制造及服务能力先进 公司坚定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已建成数字化车间20个,8个车间达到A级。“大型清洁高效电站锅炉小径 管智能化工艺设计”等3个场景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四川首批、行业首批、成都首个国家级“双跨”平 台,成功入选由清洁能源装备行业四川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公司在积极推动自身管理数字化基础上, 以智慧化为赋能要素,打造智慧电厂解决方案,形成“智能+”产品供给并已在二十余个电厂应用,通过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机组故障诊断、智慧运维、能效提升的远程服务体系。 4.市场开拓能力强 公司构建起总部与所属企业协同推进的两级营销体系,形成以优秀专业人才为基础的营销队伍、以贴近 用户为导向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公司总部发挥规划牵引、统筹协调作用,子企业实施产业项目开拓,同时, 不断推进营销模式创新,推动策划各层面、各产业的营销活动,增强行业影响力、提升社会认可度,加大市 场开拓激励,强化营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司深耕国内市场,推进国内设立区域公司,国内业务不断深入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有序拓展海外营销机构和布点,海外业务稳健发展。 5.文化与品牌积淀深厚 公司经过六十五年发展和沉淀,秉承“求实、创新、人和、图强”的企业精神,发展形成了全员全体员 工广泛认同的东方电气“同·创”文化。公司坚持“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使命和“世界的东方、一流的电 气”愿景,秉持“共创价值、共享成功”核心价值观,团结凝聚企业员工,同心同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 业。公司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完善品牌管理体系,构建品牌价值体系,优化品牌传播体系,不断夯实品 牌形象树立,推动品牌与文化的协同共进,打造形成统一鲜明、用户信赖的一流品牌形象,品牌知名度、认 可度不断提升。“DEC及图”等两枚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德国、法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注册并受当地 法律保护。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 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 源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国将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将保持快速发 展,水电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抽水蓄能加速布局,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加快,煤电 作为支撑性、调节性电源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能源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 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 阶。要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年风光 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核电项目建成投产4台机组,新增装机500万千瓦左右;瞄准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着 力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发挥改革关键支撑作用,加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持续提升能源 监管整体效能、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积极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2024年,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比2023年增长6%左右,全国电力供需总 体紧平衡,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在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下,预计20 24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再次突破3亿千瓦,新增规模与2023年基本相当。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 计达到32.5亿千瓦,同比增长12%左右;火电14.6亿千瓦,其中煤电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降至37%;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18.6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左右。其中,并网风电5.3亿千瓦、并网太 阳能发电7.8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 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综合来看,国家“双碳”背景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兼具“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特 征,更加注重高质量开发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将对电力产业链“源网荷储” 各环节的装备带来巨大增长需求。行业趋势方面,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风 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连续四年突破1亿千瓦,2024年有望突破2亿千瓦,延续高速发展态势。随 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中传统能源的安全保障和系统调节属性愈发凸显,经济社会安全发 展和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催生传统能源新的发展空间。煤电加快发挥兜底保供、系统调节、应急备用的作 用,带动需求和装机规模提升,预计2024年新开工规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核电连续两年创十余年来核准数 量之最,带动市场稳步增长;抽水蓄能需求持续释放,建设明显加快,发展潜力较大;气电预计新增装机规 模保持稳定,具备较大需求空间。同时,新型储能高增长、氢能产业技术持续升级,节能环保在工业等领域 的应用持续深化,化工装备领域等仍有较广阔的市场需求。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好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 工业化,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经济效益,持续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公司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两端发力,持续优化产业格局。一方面着力巩固 传统行业领先地位,紧跟煤电、气电、抽水蓄能、核电等市场需求,做优先进煤电、加快燃机自主化系列化 步伐、拓展核能领域、保持水电领先;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发展风电、做精做强节能环 保产业、提升电力电子与控制产业化水平、培育提升氢能产业核心能力、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化进程。同时, 公司坚持以科技作为支撑,以改革激发活力,以人才塑造优势,以管理提升效益,扎实推进2024年各项重点 工作,确保全面实现年度经营目标。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落实“领先战略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经济效益,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预计完成发电设备产量4823万千瓦。 1.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稳住市场订单大盘,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优势地位,加快突破新产业新领域。推动水、煤、核、气要持续 领先。风电力争进入第一梯队,重点机型完成国际型式认证,争取自主品牌海外突破。持续降本提升光热市 场竞争力;节能环保加快提升能力;工程与国际贸易力争突破重量级项目;现代制造服务业持续强化自身解 决方案能力;新兴产业突破重点,氢能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保持领先,继续发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水火氢 储综合能源发展。优化完善资源工作体制机制,力争资源获取指标再上台阶。在做好风险防控基础上,推动 国际业务布局进一步优化、国际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订单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坚持从研发投入、平台建设、技术布局等方面有效发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推动装备制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发展。研发投入强度保持5.5%以上。推动联合创新研究院高效运作,深化与国家高水平创新机构 研发合作。选准科技创新发力方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全力抓好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大功率海上风电、漂浮式海上风电、变速抽蓄、系列化自主燃机、核电高温堆、先进氢 能、新型储能等领域实现突破,强化战新未来产业和前沿技术研究。扎实推动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推进智 能制造从车间级向工厂级提升,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和应用推广。 3.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制定完善公司配套制度与措施,充分鼓励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力争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研发投入。积极通过并购重组促进战新产业发展 ,坚持公司、子企业同向发力、广泛寻源。 4.全面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建立健全更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加适应战新产业发展、更能激发全体员工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现 代治理体系从“有形”转向“有神”,打造以章程为核心、基本制度衔接融合的“1+N”制度体系,进一步 规范各治理主体权责;“一企一策”建立授放权清单,实施差异化管控。全面优化子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聚焦子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及发展重难点,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制定更加科学、更具挑战性的指 标,推进更加精准、更加严格的考核,推出更具针对性、更到位的激励。 5.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聚焦提升全链条效率、消除各环节浪费,完善“精益+全价值链管理”运 营管理体系,推动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在公司有效运行。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管控“两金”,严控一般性费用支出。扎实推进采购品类划分和落 位,提升一级集采占比。加快构建质量领先指标体系,提升质量问题处理效率,降低全年质量损失率。持续 抓好职业健康安全环保工作,防范事故发生。强化内部协同,进一步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6.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 最大限度用好产能资源、提升制造效率,平稳度过产能高峰。聚焦履约能力提升,强化项目执行管控和 纠偏;实施提前框招采购、加大战略物资储备,突破供应链瓶颈。推动经营效益与规模同步协调增长;坚持 开源节流,推进优质订单获取和成本管控双向发力。 7.持续加强人才工作 坚定推进人才领先战略落地落实,聚焦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引才引智精准度。深化人才特区建设,力争再 建成1-2家子企业内部人才特区,在人才发展、激励保障、放权赋能、管理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持续加强 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建好建强公司核心人才库,创新机制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加 快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8.提升风控合规体系运行有效性 统筹推进法律风险合规管理工作,提升法治工作体系运行有效性,提升风险识别和处置有效性,围绕新 业务开展前瞻研究、制定指引、提前介入,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全业务域活动合规。强化 审计监督,推进重要专项研究型审计、重点业务领域风险防控大数据审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发现问题整改 审计,持续做好管理有效性监督。 9.进一步提升市值管理效能 东方电气将在提升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能力方面下更大功夫。一是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扎 实推进董事会建设和规范运作,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切实推动公司治理水平再上新台 阶。二是进一步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ESG体系。三是坚 守合规底线、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立足公司发展实际,建立市值管理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助力公司价值 实现。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国际化经营风险 当前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业务面 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国际能源市场转型升级,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国际化经营仍面临诸多挑战。 管控措施:(1)公司将加强国际形势和能源转型研究,明确重点区域市场和重点产品,为所属企业开 拓海外市场、开展海外项目提供有效支撑。(2)制定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国际市场营销规划、方案,加强 国际展会规划,分产业统筹协调企业布展、参展,持续提升东方电气国际品牌影响力,推动国际业务高质量 发展。(3)梳理所属企业海外经营机构布局,对境外机构探索功能分类、职能发挥评价,优化完善国际布 局布点。 2.业务转型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受政府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影响大,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还不完善, 同时公司若未能提高科研选题前瞻性,准确预判关键技术,将导致科技创新成果错过开拓市场的窗口期,影 响公司战新产业发展速度。 管控措施:(1)将持续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导向,加强对新兴产业政策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充分调动新产业新赛道子企业和功能性公司积极性,提升新产业新赛道子企业发展动力和发展质量。(2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增强新兴产业造血功能,创新商业模式,减少新产业政策依赖。(3)建立公司科技 成果孵化池,对前景明确、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形成入池清单,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加速 成果转化孵化。 3.价格风险 当前大宗原材料、关键物资价格上涨,产品成本上升,而同时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影响,部分合同价格 降低,导致合同毛利降低,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管控措施:公司将加强投标报价审批管理,严控亏损订单,加强预亏微利项目目标成本管控,合理设定 目标并确保目标受控,加强设计和采购成本管控,强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制定针对性盈利能力提升举措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