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876 凯盛新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超薄玻璃基板业务、新能源玻璃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行业) 45.48亿 98.98 -2.17亿 108.40 -4.77
原材料、水电、技术服务等(行业) 4685.84万 1.02 1680.12万 -8.40 35.86
─────────────────────────────────────────────────
光伏玻璃(产品) 45.26亿 98.51 -2.17亿 108.43 -4.79
原材料、水电、技术服务等(产品) 4685.84万 1.02 1680.12万 -8.40 35.86
其他功能玻璃(产品) 2179.68万 0.47 4.90万 -0.02 0.22
─────────────────────────────────────────────────
中国(除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44.42亿 96.67 -2.19亿 109.69 -4.94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1.06亿 2.31 258.68万 -1.29 2.44
其他业务(地区) 4685.84万 1.02 1680.12万 -8.40 35.86
─────────────────────────────────────────────────
直销(销售模式) 43.44亿 94.55 -1.98亿 98.83 -4.55
经销(销售模式) 2.04亿 4.43 -1914.12万 9.57 -9.4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685.84万 1.02 1680.12万 -8.40 35.8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行业) 29.73亿 99.80 2.04亿 98.34 6.87
其他业务(行业) 600.69万 0.20 343.80万 1.66 57.23
─────────────────────────────────────────────────
光伏玻璃(产品) 29.54亿 99.17 2.03亿 97.89 6.88
其他功能玻璃(产品) 1870.04万 0.63 93.54万 0.45 5.00
原材料、水电、技术服务等(产品) 600.69万 0.20 343.80万 1.66 57.23
─────────────────────────────────────────────────
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地区) 28.87亿 96.91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9208.84万 3.09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行业) 65.34亿 99.08 7.39亿 96.67 11.30
原材料、水电、技术服务等(行业) 6086.04万 0.92 2544.50万 3.33 41.81
─────────────────────────────────────────────────
新能源玻璃(产品) 63.84亿 96.80 7.47亿 97.76 11.70
其他功能玻璃(产品) 1.50亿 2.28 -832.48万 -1.09 -5.54
原材料、水电、技术服务等(产品) 6086.04万 0.92 2544.50万 3.33 41.81
─────────────────────────────────────────────────
中国(除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61.25亿 92.87 6.89亿 90.15 11.25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4.09亿 6.21 4978.09万 6.52 12.16
其他业务(地区) 6086.04万 0.92 2544.50万 3.33 41.81
─────────────────────────────────────────────────
直销(销售模式) 60.34亿 91.50 6.86亿 89.85 11.37
经销(销售模式) 5.00亿 7.58 5213.91万 6.82 10.43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6086.04万 0.92 2544.50万 3.33 41.8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材料(行业) 27.55亿 99.14 2.88亿 97.33 10.46
其他(补充)(行业) 2396.99万 0.86 789.34万 2.67 32.93
─────────────────────────────────────────────────
新能源玻璃(产品) 26.44亿 95.13 2.96亿 102.67 11.19
其他功能玻璃(产品) 1.11亿 4.01 -768.01万 -2.67 -6.90
其他(补充)(产品) 2396.99万 0.86 789.34万 --- 32.93
─────────────────────────────────────────────────
中国(除中国港澳台地区)(地区) 25.45亿 91.60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区) 2.33亿 8.4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3.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0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35635.00│ 73.0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7.0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12020.00│ 47.0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
年。这一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
响加深。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中国经济顶压克难,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稳健前行
。同时,2024年对公司而言是困难与挑战交织的一年。受供需矛盾和产能错配的影响,内卷式竞争加剧,光
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4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94亿元,同比下
降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1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是公司依然锚定新能源材料发展赛道,积极应对行业
、市场周期性调整的风险与挑战,提质增效、管理穿透,全力顶住经济下行和行业内卷双重压力,稳住基本
盘,开辟增长点。
加强顶层设计,明晰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公司光
伏玻璃业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报告期,洛阳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
约14.7亿元,一期项目A线已实现建成投产,B线初步具备点火条件;北方玻璃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
已具备点火条件,将视市场情况择机投产;以增资方式取得江苏凯盛74.6%股权项目,已完成公司董事会审
议程序及相关国资审核备案事项,尚待股东大会审议批准。项目顺利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主营业务
布局,做强做优核心主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提升本公司的行业地位。
实施停小建大,以新代旧,聚焦优势区域,优化产线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为积极应对下游行
业开工率不足及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风险,公司分阶段适时停产、减产了小吨位的老旧窑炉,大吨位先进产
能比重的相应提升,产线规模与结构的调整优化,有效带动整体生产成本呈现同比下降趋势。精耕区域市场
,就近销售、快速响应,持续拓展行业头部客户,对下游光伏组件前十大厂商等优质客户的销售量占比保持
增长;积极推进各基地生产线定岗定编标准化及销售、采购、技术、财务“四统一”管理工作,劳动结构、
人员结构、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坚定“一切成本皆可降,一切费用皆可控”理念,确保“一毛钱增利计划
”落到实处,全年实现减亏约1.25亿元。
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格局。全年开展研发项目54项,研发投入近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
超4%。申请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获得授权35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报告期,宜兴新能源入选国
家级5G智能工厂,参与编写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桐城新能源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合肥新能源荣获省级专利优秀奖;漳州新能源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称
号。报告期,本集团实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73%;光伏发电项目和余热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达898
5万千瓦时,相应可减少二氧化碳(C02)排放约5.12万吨;统筹建设7个智能安全环保平台,已全部投入使用
。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中国光伏行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CPIA)发布数据,2024年中国光伏
行业制造端各环节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多晶硅产量达到182万吨,同比增长23.6%;硅片产量达到
753GW,同比增长12.7%;电池产量654GW,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588GW,同比增长13.5%。2024年中国光
伏新增装机超预期,达到277.57GW,同比增长28.3%。其中,2024年12月份月度装机高达71.27GW,创下单月
新增装机历史最高。
与此同时,光伏行业亦面临着内卷式竞争加剧与全球化壁垒高筑的双重挑战。报告期,产业链价格持续
下跌导致企业利润承压,主产业链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72.2%,辅材辅料净利润下滑62.9%。行业系统性风险
加剧,应收账款风险快速增长。光伏产品出口方面,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约15%;亚洲市场占比升至37.
5%,欧洲市场占比降至40.7%;前十大光伏组件出口市场保持了62%的市场份额。
破局行业发展困境。由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牵头,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推动行业公平竞争,加强行业
自律行动已经展开。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产业调控,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
行业尽快脱困。展望未来,中国光伏行业将继续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朝着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产品包括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前板玻璃(超白压
花玻璃)、光伏双玻组件背板玻璃。目前,公司已在华东、华中、华北及西南地区建立了七大智能化光伏玻
璃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产光伏玻璃原片产能4550吨/日;现有深加工前板、背板生产线47条,
年产量约3.4亿平方米。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玻璃生产制造商之一,历经几十年创新发展,积累了领先的知识体系与工艺经验,拥
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培养造就了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团队。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企业,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500强
企业。依托中国建材集团及凯盛科技集团的产业平台支持与科技创新支撑,公司聚焦新能源材料主业,不断
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培育稳增长新动能,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业务发展新格局,持续提升盈利能
力和整体竞争实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94,447,303.71元,同比减少2,000,802,400.89元;实现营业
利润为人民币-780,692,005.68元,同比减利1,281,562,422.9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609,930,319.66元,同比减利1,004,650,878.8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94元
。资产负债率为64.45%,较2023年末上升5.11个百分点。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太阳能光伏将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光伏产业持续的技
术创新、效率提升及成本下降,叠加全球各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颁布与执行,预计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
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到2030年的分析与预测》,到2030年,全
球可再生能源将大幅度增长,与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相当,使世界更接近实现可再生能
源装机三倍增长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5500GW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中,预计80%将来自太阳能。
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在全球位于首位,并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约277.57GW,同比增
长28.3%,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约885.68GW,增速远超其他能源发电装机,总
装机量已超水电,仅次于火电。中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
型作出积极贡献。
然而,强劲发展势头之下,光伏行业亦面临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和市场供需失衡等多重挑战,导致
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中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
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展望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
展转型的新阶段,国家出台多项新能源产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
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与产业升级。虽然预计国内光伏装机量增速在经历多年的高增
长后将有所放缓,但随着行业自律“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推进,在加快落后产能出清、加强对先进产能建
设的引导等行业自律与产能管控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市场供需格局改善,光伏行业前景总体向好。
(二)公司发展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以新能源市场为导向,拓展应用领域,优化产品结构;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不
断提高和完善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发挥公司超薄光伏玻璃生产技术优势,引领行业薄型化
的发展趋势,促进行业低碳发展,成为新能源关键材料的产业集团,为国家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公司爬坡过坎,夯基础、提质量的关键时期。公司将围
绕中国建材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凯盛科技集团玻璃新材料“3+1”战略布局,着力强引领重保障,以
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着力谋经营强管理,提高运营管控能力,推动高端化与数字化转型,加快绿色
化与国际化步伐;高标准谋划新一代大吨位光伏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持续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提高生产效
率;坚决打赢现金流改善、成本压降、亏损治理“三大攻坚战”,全面实现提质增效各项奋斗目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风险光伏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产业链制造端各环节市场需求视全球新增光伏装机
量而定。而光伏装机量受到各国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供需失衡引发恶性竞争加剧
,将导致行业整体发展出现风险波动。
应对措施: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团队,在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增强产品创新力度,调整优化产线布局,积极应对风险与挑战。
(2)原、燃料价格风险公司产品的主要原、燃料包括天然气、纯碱和硅砂等,采购成本占产品成本的
比重较大,原、燃料价格波动将带来成本控制的风险。
应对措施:充分利用集中采购平台,发挥规模采购优势;准确把握价格波动态势,适时采购,降低采购
成本;拓宽供应渠道,保证供应渠道稳定有效。
(3)新工程项目风险新工程项目受到投入资金、建造进度以及后续市场运行、产品导入期等的制约。
同时,项目投产初期可能存在生产爬坡期偏长的问题,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应对措施:积极筹措资金,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做好项目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多方收集市场信息
,加强市场的前瞻性预测和分析;加强一线员工培训和筹备,制定完善合理的薪酬制度,提升员工福利,稳
定公司人才队伍。
(4)信用风险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包括未偿付的应收款项和已承诺交易。应对
措施:对于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及应收账款,公司基于财务状况、历史经验及其它因素来评估客户的信
用品质,定期对客户的信用品质进行监控,对于信用记录不良的客户,采用书面催款、缩短信用期或取消信
用期等方式,以确保整体信用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