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杉杉股份(600884)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884 杉杉股份 更新日期:2024-04-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锂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LCD偏光片业务。服装品牌运营、类金融及创投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商品销售收入(产品) 93.51亿 98.76 --- --- --- 光伏发电收入(产品) 5024.62万 0.53 --- --- --- 服务及其他销售收入(产品) 4557.82万 0.48 --- --- --- 受托加工收入(产品) 2120.72万 0.22 --- --- --- ─────────────────────────────────────────────── 中国内地销售(地区) 84.35亿 89.09 --- --- --- 国外销售(地区) 9.96亿 10.52 --- --- --- 中国台湾地区(地区) 3711.08万 0.39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偏光片(行业) 103.30亿 47.60 27.59亿 52.92 26.71 锂电池材料(行业) 91.63亿 42.22 20.71亿 39.72 22.60 其他业务(行业) 18.55亿 8.55 1.96亿 3.75 10.55 其他(补充)(行业) 3.53亿 1.63 1.88亿 3.61 53.33 ─────────────────────────────────────────────── 偏光片(产品) 103.30亿 47.60 27.59亿 52.92 26.71 负极材料(产品) 80.58亿 37.13 17.83亿 34.20 22.13 其他(产品) 18.55亿 8.55 1.96亿 3.75 10.55 电解液(产品) 11.05亿 5.09 2.88亿 5.52 26.06 其他(补充)(产品) 3.53亿 1.63 1.88亿 3.61 53.33 ─────────────────────────────────────────────── 中国内地(地区) 182.84亿 84.25 43.72亿 83.85 23.91 国外(地区) 28.72亿 13.23 6.39亿 12.26 22.25 其他(补充)(地区) 3.53亿 1.63 1.88亿 3.61 53.33 中国台湾(地区) 1.93亿 0.89 1483.92万 0.28 7.69 ─────────────────────────────────────────────── 直销(销售模式) 213.48亿 98.37 50.26亿 96.39 23.54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53亿 1.63 1.88亿 3.61 53.33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偏光片分部(行业) 58.25亿 54.07 16.48亿 60.34 28.30 锂电池材料分部(行业) 40.79亿 37.87 --- --- --- 能源管理分部(行业) 8.09亿 7.51 7919.75万 2.90 9.79 其他(行业) 6742.20万 0.63 6160.19万 2.26 91.37 新能源汽车分部(行业) 3276.83万 0.30 166.24万 0.06 5.07 分部间抵消(行业) -4067.92万 -0.38 --- --- --- ─────────────────────────────────────────────── 商品销售收入 (产品) 97.40亿 90.42 --- --- --- 光伏发电收入 (产品) 8.05亿 7.47 --- --- --- 服务及其他销售收入(产品) 1.79亿 1.66 --- --- --- 充电服务收入 (产品) 3140.89万 0.29 --- --- --- 受托加工收入 (产品) 1673.42万 0.16 --- --- --- ─────────────────────────────────────────────── 境内销售(地区) 95.85亿 88.98 --- --- --- 境外销售(地区) 11.87亿 11.02 --- --- ---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偏光片(行业) 99.44亿 48.04 24.45亿 47.20 24.59 锂电池材料(行业) 91.25亿 44.08 24.82亿 47.92 27.20 其他业务(行业) 12.95亿 6.25 1.18亿 2.27 9.08 其他(补充)(行业) 3.36亿 1.62 1.35亿 2.61 40.27 ─────────────────────────────────────────────── 偏光片(产品) 99.44亿 48.04 24.45亿 47.20 24.59 负极材料(产品) 41.40亿 20.00 11.85亿 22.87 28.62 正极材料(产品) 36.15亿 17.47 6.46亿 12.48 17.88 电解液(产品) 13.70亿 6.62 6.51亿 12.57 47.55 其他(产品) 12.95亿 6.25 1.18亿 2.27 9.08 其他(补充)(产品) 3.36亿 1.62 1.35亿 2.61 40.27 ─────────────────────────────────────────────── 境内(地区) 184.67亿 89.21 46.83亿 90.39 25.36 境外(地区) 18.97亿 9.16 3.63亿 7.00 19.11 其他(补充)(地区) 3.36亿 1.62 1.35亿 2.61 40.27 ─────────────────────────────────────────────── 直销(销售模式) 203.63亿 98.38 50.45亿 97.39 24.78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3.36亿 1.62 1.35亿 2.61 40.2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7.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0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173945.33│ 54.0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1.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2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18753.12│ 16.2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 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实践,是全球人造 石墨负极材料龙头。公司在2021年通过收购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偏光片龙头,未来将全力打造负 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细分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一)负极材料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硬碳等。上述产品主要应用终端为新 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储能等行业。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面向生产所需原辅料、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物流运输、通用耗材等,由供应链中心整合各工厂需求、 协同研发、技术、品质等共同筛选优质供应商,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询比价并结合成本分析等手段, 由负极业务板块总部集中定价,并签署框架协议。工厂按需下达采购订单或购销合同并跟进交付、验收、对 账、请款等工作。 面向备品备件、零星工程等属地化需求,各工厂采购部遵从多家询比价和成本分析的商务管理要求,就 近开发供应商,组织商务谈判,并发起询比定价申请,结合定价结果下达采购订单,跟进交付等,进而高效 响应工厂需求。 面向关键材料或设备,基于供应结构和市场行情研判,供应链中心会择优选择,推进供应商战略合作关 系建设,实现供货保证、合作共赢、长期发展。 (2)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以销定产的生产原则,每月按照销售计划统筹规划,根据产线情况编排生产计划并提报原辅料 需求至采购部门,车间管理部按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完成计划产量,各部门紧密协调,以更灵活的调配生产 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产品主要为独立开发,实验批量,自产供应;产品种类丰富,含常规产品及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 定制产品,亦可为客户提供专线生产,以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以销售、研发、品质、技术支持等部门相协同的机制,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组建工作小组 ,形成以销售为主导,研发和品质为保障,技术支持为支撑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 公司根据客户集中度或重要性情况,分别在各地设立销售办事处,贴近客户需求,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品质 的反馈、产品类型的需求变动等情况,以便快速地对客户反馈做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销售与技术服务 ,与客户建立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 3.产品市场地位 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3年上半年,公司人造石墨产量占比蝉联行业第一。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2023年上半年动力、储能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特别是储能市场增速较快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270GWH,同比增长33%;受电力储能、工商 业储能市场增长带动,2023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87GWH,同比增长67%。在下游动力电池和储能 电池的需求带动下,锂电池材料需求保持增长,根据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出 货量为74.8万吨,同比增长17.4%,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97%。 (2)公司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高性价比负极产品。公司在原材料开发、产品技 术、工艺控制、客户合作等方面建立了核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竞争力。公司与全球头部电池企业 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对主要头部客户的销售实现大幅增长。 5.行业情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大背景下,锂电池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广阔,行业规模持 续保持增长。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380GWH,同比增长36%。在锂电池的需 求带动下,负极材料需求亦保持快速增长。 受行业高景气影响,近几年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迅速扩张,随着行业新增产能的释放,2023年以来负极材 料行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放缓,下游电 池企业普遍采取阶段的去库存或低库存策略,叠加上游原材料和石墨化加工价格快速下滑,多发因素共振导 致负极材料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同比显著下滑,行业盈利空间缩窄。 随着行业低端、无效产能出清以及技术、产品迭代升级,负极行业头部企业凭借研发创新、技术、成本 等优势,将在行业整合变化中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同时,随着终端需求回暖,新 能源汽车需求增速预计环比提升,驱动负极材料需求环比增长。根据鑫椤资讯预测,2023年下半年,负极材 料仍将保持增长,在第三季度末前后,或将迎来明显增量。 (二)偏光片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偏光片业务包括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允许特定偏振光波通过,同 时阻挡其他偏振光波,是由多层膜构成的复合薄膜结构。作为显示技术的核心要素,偏光片使图像能够在屏 幕上显示和被看到,终端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商用显示等消费类电子 产品。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即根据生产部门制定的生产计划,结合自身库存现状安排各类 原材料的采购,同时也会根据原材料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等情况适时地进行备货。采购的产品主要包括PV 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PSA、PET等各类原材料。 公司会根据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供应商,一般会与供应商先签署框架协议,再通过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 单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原材料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公司接到客户需求后形成销售预测 分析,根据产能状况,同时考虑客户长期合作、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周期状况等方面,综合决定生产计划。 公司根据产品销售历史并结合客户具体需求,进行少量备货。 公司的生产流程包括前端工程和后端工程两部分。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前端工程是偏 光片生产的核心环节,采用自主生产模式,公司将后端工程的部分非核心生产工序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进 行加工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根据客户的订单向委托加工商提出加工计划,并以委托加工数量预测 为基础向委托加工商提供偏光片卷材,委托加工商按照加工计划进行加工,并最终根据公司的指示直接向客 户供货。 (3)销售模式 公司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LG显示、夏普、咸阳彩虹光电、惠科、天马、 群创等主流面板生产企业。下游大型面板生产企业对其供应商有严格的要求,会对供应商的实力和主要资质 (如质量、研发、生产、管理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经过反复的考察、改进与验收后才能通过其供应商认证 ,一般确立合作关系后不会轻易变动,因此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稳定。 公司后端生产线包括行业领先的RTS(卷材至片材)生产线与RTP(卷材至面板)生产线,且多数工厂选 址在客户工厂附近,可快速响应客户,满足客户快速换型等需求。 3.产品市场地位 根据CINNO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偏光片出货面积份额持续保持TFT-LCD偏光片市场全球 第一。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下游面板厂稼动率有所回升 根据CINNO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及中国大陆TFT-LCD面板产线平均稼动率分别增长 至82%和86%,均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个百分点。TFT-LCD面板产线稼动率提升主要受益于整机厂 库存已处于低位,叠加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下半年促销旺季的备货等因素,驱动整机厂扩大采购需求 ,面板厂稼动率提升,面板厂对上游原材料的备货需求增长明显。 (2)深化客户合作,提升运营效率,夯实企业竞争力 2023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客户合作等措施,积极拓展市场空间 ,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公司通过积极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制造工艺升级、成本费用革新等举措,有效提升 了运营效率,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5.行业情况 2023年上半年,低库存背景下国内电视品牌厂商备货需求有所提升,同时在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上涨、下 半年促销旺季即将到来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面板厂稼动率有所提高,对上游原材料的备货需求增加。同时 ,根据AVC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电视面板平均出货尺寸为47.8寸,同环比分别增长2.2寸和1.6寸,电 视面板大尺寸化发展趋势明显。下游面板稼动率的提升以及电视面板大尺寸化发展趋势,带动偏光片出货面 积需求在2023年上半年环比改善。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面板产能占比持续提升,面板产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 。随着面板产业供应格局改善、下半年传统旺季的到来以及电视面板大尺寸进程的继续推进,偏光片面积需 求有望回暖。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负极材料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1999年开始产业化负极材料,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实践,是锂 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先行者和技术引领者。公司负极材料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国家企 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名单。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在产品技术、产能规模、客户、产业链布局 等方面构建了长期核心竞争优势。 1.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的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 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经过多年高质量研发投入和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公司形成了完善的研发 创新体系,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在高精尖产品研发、石墨化技术、原料开发及评价技术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 位。 高精尖产品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液相快充包覆、硅负极前驱体合成等多项技术位 居行业前列。 高容量兼快充负极材料 公司突破高能量密度快充技术瓶颈,快充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消费类快充产品持续保持市场份额领先, 并已实现5C产品的批量出货和6C产品的送样验证;动力类快充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已实现4C产品的批量供 应,且采用第三代液相包覆技术的产品兼顾高容量和4C以上充放电倍率,已率先供应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快 充产品技术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硅基负极 公司硅基负极产品技术和产业化应用保持领先,其中硅氧产品已在消费电子、动力市场实现规模化应用 ,且第二代硅氧新型负极,采用连续式混合气包覆技术,具有优异的低温循环性能,已批量供应海外头部客 户;硅碳产品不断迭代,新一代硅碳产品已进行下游客户的测试,相关核心技术已获得美国、日本的专利授 权。 硬碳负极 公司硬碳负极在锂电、钠电和半固态电池领域均有应用。公司正在建设千吨级硬碳产线,预计2023年第 三季度投试产。 石墨化技术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石墨化工序的改进与革新。公司的箱体炉技术在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 行业领先,并持续推进工艺的优化改进。新建一体化基地将采取新型低成本工艺,将进一步降低石墨化生产 成本。此外,公司持续推进对新石墨化工艺的创新研发,目前连续石墨化工艺已处于技术合作开发和验证阶 段。 原材料开发方面,公司负极原材料基础研究团队由煤化工行业资深专家领衔,与上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成 立专项原材料开发小组,共同攻关,全力开发负极材料性能所需的功能性原料、功能性造粒剂及包覆剂,为 不同特性负极产品量身定制原料。公司独有的原料调配技术,从源头上保障原料稳定性和适配性。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国际专利4项;国内发明专利189项,实用新型 专利52项。 2.优质的客户结构,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 公司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长期积累,以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 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CATL、LGES、ATL、比亚迪、孚能、欣旺达、冠宇、UltiumcellsLLC.、亿纬、力神 、SDI等国内外主流的电池企业。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始终与客户保持紧密的业务往来和顺畅的沟通, 并与终端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推动与终端客户的项目合作。 3.领先的市场地位,较为完善的产能布局优势 公司根植于负极材料产业二十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持续保持人造石墨产品市场份额领先。目前, 公司已经完成约70万吨石墨类负极材料的产能战略布局,包括内蒙古、四川、云南三个产能分别为10万吨( 已投产)、20万吨、30万吨的一体化基地,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和释放。随着一体化产 能的释放,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低碳、绿色制造。此外,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公司正积极探索推进 海外产能布局。公司已经形成了领先的产能规模和较为完善的产能布局优势。 为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并积极抓住硅基负极市场需求放量机遇,公司已领先布局宁波4万吨一体化 硅基负极产能基地,其中一期产能建设中,预计2024年初投试产。 4.深化上下游合作关系,打造韧性供应链 上游产业链方面,公司与上游供应商联合成立专项原材料开发小组,共同攻关,全力开展负极材料性能 所需的功能性原料、功能性造粒剂及包覆剂开发,为不同特性负极产品量身定制原料。为进一步保质保供, 公司与国内头部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针状焦、石油焦、煅后焦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保证公司原材料的供应稳定和安全。 下游产业链方面,公司持续全面深化与动力、数码、储能客户的合作关系,与客户建立了联合开发、互 促互进的良好合作体系,同时与全球头部数码企业和新能源车企等终端客户长期保持技术交流和共同开发, 保证了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发展的可持续竞争力。 (二)偏光片核心竞争力分析 1.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的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作为偏光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领先技术优势,依托公司在偏光片领域20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 通过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对比度、广视角等偏光片差异化技术领先市场。公司已掌握多项偏光片制程关键 技术,并不断开拓高端显示应用领域的偏光片创新技术。 公司是行业中率先为偏光片制造导入PET、Acryl及COP等低透湿性材料的公司。通过对以上材料结构的 优化,从而实现了对TAC材料的替代,提升了显示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公司偏光片产品在偏光度、对比 度、透过度、耐水性和耐高温高湿等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出强劲性能。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制造工艺, 并从产品品质、安全保障、生产效率等多方面持续突破制造能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公司拥有定制的偏光片生产设备,通过精心调制的参数,能够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从而实 现产品直通率的提升,并拥有全面的缺陷检测方法和自动检测技术,确保产品高良率。公司不断改进薄膜贴 合与薄膜拉伸等关键工艺,以保障并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公司已成功地将紫外线固化技术应用于偏光片制造 ,从而优化了生产工艺。 公司主导编写的三项偏光片团体标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用低透湿性偏光片》《中小型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用偏光片》《电视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偏光片》已获正式发布实施,将助 力偏光片产业的规划化、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显示技术和应用方面,公司OLED手机用偏光片已实现出货,公司将继续推进OLED产品在轻薄化、 高对比度、低功耗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公司VR显示端用偏光片已完成自主开发,正在 积极推动客户认证和量产;车载用偏光片已完成技术和专利储备,正在加快推进产品开发。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已申请1,000余项LCD偏光片相关 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1,017项(含境外专利796项),包括发明专利944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外观专利8 项。 2.超宽幅产线及RTP产线优势 近年来,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屏幕呈现出大屏化发展趋势,对上游偏光片的尺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偏光片生产线的宽幅对生产能力有较大影响,超宽幅(指宽幅在2米以上)生产线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 司是行业内首家使用超宽幅生产线,以及少数能够运行数条超宽幅产线的偏光片制造企业,目前已拥有5条 超宽幅前端生产线,其中2600毫米超宽幅生产线是全球最大宽幅生产线,最高可以实现115英寸以上偏光片 的量产,公司是全球超宽幅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此外,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设有行业领先的RTP生产线,RTP生产线一般设置在客户厂区内,可以实现偏 光片到卷材一体化的激光裁切,自动检查及偏光片与玻璃基板贴附,具备贴近客户、供应便利的优势,在满 足客户产线特性需求的同时可合理控制运输及包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提升产品良品率。截至2023年6月 底,公司已累计安装RTP生产线超过20条,运营规模及技术实力全球领先。 3.长期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 公司下游客户一般设有较为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对于通过其供应商认证的企业,一般会维持较为长 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与全球领先的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华星光电、LG显示、夏普、咸阳彩虹光电、惠 科、天马、群创等均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沟通顺畅,可以快速高效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并配合开发新 产品。凭借领先技术和卓越产品品质,公司产品与服务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双方供货关系非常稳 定。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面对市场环境和行业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持续深入推进既定的发展战略,聚焦负 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全面落实降本举措,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均实现销量同比增长,全球市占率保持领先,产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6,777.59万元,同比下降12.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 1,309.15万元,同比下降39.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8,781.34万元 ,同比下降58.62%。业绩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权益法核算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 较大;此外,公司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受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产品价格均同比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和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的经营情况如下: (一)负极材料业务 2023年上半年,负极材料行业下游需求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放缓,下游 电池企业普遍采取阶段的去库存或低库存策略,行业整体需求不及预期。此外,同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 石墨化加工价格下调以及行业产能释放加剧竞争等多因素带动负极价格整体下行,行业盈利空间缩窄。虽然 面临上述诸多不利因素和挑战,但公司通过加速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深化大客户合作以及全面落实降本举措 等积极措施,2023年上半年负极材料销量实现稳步增长,人造石墨出货量保持领先,龙头地位稳固。 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6,078.24万元,同比下降9.69%;实现净利润43,091.16万 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52.94万元,同比下降1.37%。随着下游需求环比 增长以及公司逐步落实积极举措,公司负极材料第二季度销量环比显著上升,环比增长幅度超过40%,带动 负极材料第二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环比增长37.35%。 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扩大领先优势 公司快充类产品以下游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实现新技术、新产品的突破。消费类快充产品持续保持市 场份额领先,并已实现5C产品的批量出货及6C产品的送样验证;动力类快充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已实现4C 产品的规模化供应,且采用第三代液相包覆技术的产品兼顾高容量和4C以上充放电倍率,已率先供应头部动 力电池企业,快充产品技术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公司硅基负极产品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持续获得海内外客户认可,实现批量供应。硅氧产品已在消费电 子、动力市场实现批量应用,且第二代硅氧新型负极,采用连续式混合气包覆技术,具有优异的低温循环性 能,已批量供应海外头部客户;硅碳产品不断迭代,新一代硅碳产品已进行下游客户的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