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906 财达证券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
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代销金融产品;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证券经纪(行业) 9.10亿 37.24 2.39亿 27.21 26.26
证券自营(行业) 4.32亿 17.69 3.38亿 38.43 78.09
资产管理(行业) 3.26亿 13.34 1.47亿 16.76 45.15
投资银行(行业) 2.75亿 11.24 1.11亿 12.63 40.37
信用交易(行业) 2.49亿 10.20 2.00亿 22.79 80.32
公司总部及其他(行业) 1.51亿 6.16 -1.74亿 -19.81 -115.52
期货业务(行业) 1.09亿 4.47 2488.03万 2.83 22.77
抵销(行业) -847.17万 -0.35 -730.88万 -0.83 86.27
─────────────────────────────────────────────────
非经纪业务、子公司及其他(地区) 15.34亿 62.76 6.39亿 72.67 41.69
河北(地区) 7.60亿 31.12 1.97亿 22.39 25.91
黑龙江(地区) 3064.04万 1.25 1760.48万 2.00 57.46
四川(地区) 2486.82万 1.02 1550.87万 1.76 62.36
广东(地区) 1608.66万 0.66 -117.95万 -0.13 -7.33
上海(地区) 1507.51万 0.62 -138.86万 -0.16 -9.21
山东(地区) 1459.97万 0.60 1224.52万 1.39 83.87
北京(地区) 1353.57万 0.55 -721.40万 -0.82 -53.30
天津(地区) 985.96万 0.40 378.78万 0.43 38.42
湖北(地区) 950.58万 0.39 632.94万 0.72 66.58
河南(地区) 681.97万 0.28 -14.26万 -0.02 -2.09
江苏(地区) 293.32万 0.12 37.80万 0.04 12.89
福建(地区) 234.99万 0.10 29.90万 0.03 12.73
海南(地区) 157.27万 0.06 19.02万 0.02 12.09
安徽(地区) 106.18万 0.04 -134.34万 -0.15 -126.52
湖南(地区) 80.55万 0.03 -75.02万 -0.09 -93.13
广西(地区) 2855.27 0.00 -80.15万 -0.09 -28069.72
重庆(地区) --- ---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证券经纪(行业) 3.62亿 33.13 6616.24万 21.89 18.27
期货业务(行业) 1.72亿 15.71 2095.33万 6.93 12.21
资产管理(行业) 1.62亿 14.87 9080.66万 30.04 55.89
投资银行(行业) 1.35亿 12.37 6510.03万 21.54 48.16
信用交易(行业) 1.23亿 11.21 8685.51万 28.73 70.87
证券自营(行业) 7190.98万 6.58 4128.74万 13.66 57.42
公司总部及其他(行业) 7013.82万 6.42 -6910.83万 -22.86 -98.53
抵销(行业) -315.72万 -0.29 22.37万 0.07 -7.0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证券经纪(行业) 7.01亿 30.27 5876.38万 7.63 8.38
证券自营(行业) 6.29亿 27.17 5.05亿 65.54 80.24
信用交易(行业) 2.97亿 12.83 3.05亿 39.58 102.61
投资银行(行业) 2.88亿 12.43 6554.08万 8.50 22.75
资产管理(行业) 1.69亿 7.30 1865.69万 2.42 11.03
期货业务(行业) 1.26亿 5.44 2687.54万 3.49 21.33
公司总部及其他(行业) 1.13亿 4.86 -2.09亿 -27.15 -185.88
抵销(行业) -707.38万 -0.31 0.00 0.00 0.00
─────────────────────────────────────────────────
非经纪业务、子公司及其他(地区) 16.15亿 69.73 7.12亿 92.37 44.07
河北(地区) 6.10亿 26.31 6803.03万 8.83 11.16
黑龙江(地区) 2379.15万 1.03 893.96万 1.16 37.57
深圳(地区) 1778.27万 0.77 349.96万 0.45 19.68
上海(地区) 1302.65万 0.56 -160.02万 -0.21 -12.28
北京(地区) 1147.63万 0.50 -1045.32万 -1.36 -91.08
天津(地区) 863.36万 0.37 245.43万 0.32 28.43
四川(地区) 582.04万 0.25 250.54万 0.33 43.05
河南(地区) 276.06万 0.12 -327.79万 -0.43 -118.74
江苏(地区) 221.47万 0.10 -125.52万 -0.16 -56.68
福建(地区) 172.05万 0.07 -56.37万 -0.07 -32.76
湖北(地区) 170.03万 0.07 -214.39万 -0.28 -126.09
山东(地区) 130.33万 0.06 -164.02万 -0.21 -125.85
湖南(地区) 69.68万 0.03 -125.43万 -0.16 -180.01
安徽(地区) 50.74万 0.02 -230.95万 -0.30 -455.16
海南(地区) 33.29万 0.01 -126.47万 -0.16 -379.87
广西(地区) -1821.27 0.00 -90.25万 -0.12 49555.9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证券自营(行业) 4.31亿 35.05 3.89亿 74.14 90.41
证券经纪(行业) 3.55亿 28.86 5763.51万 10.98 16.26
信用交易(行业) 1.46亿 11.87 1.68亿 31.91 114.90
投资银行(行业) 1.38亿 11.25 3483.80万 6.64 25.22
结构化主体(行业) 6218.67万 5.06 5742.17万 10.94 92.34
公司总部及其他(行业) 5879.66万 4.79 -1.42亿 -27.06 -241.58
期货业务(行业) 5209.93万 4.24 1537.91万 2.93 29.52
资产管理(行业) 4744.82万 3.86 240.09万 0.46 5.06
抵销(行业) -6109.54万 -4.97 -5742.17万 -10.94 93.9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国资委、河钢集团工作要求,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
性、人民性,积极发挥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功能作用,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公司领导集体团结一心带领广大员工
,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奋勇拼搏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全面聚焦落实公司“1356”工作思路,紧紧围绕
“特色化、差异化”经营策略,深入对标行业先进,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服务模式,服务创
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等方面显现出超强活力。2024年,公司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报业绩说明会最
佳实践”“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荣誉,《财达证券2023年度社会责任暨ESG
报告》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2024)”榜单和中央广播电
视总台“中国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50”榜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22.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88%;负债总额403.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4.77%;股东权益119.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44亿元,同比增加
5.48%,利润总额8.7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4.20%、13.32%。
(一)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
公司设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委员会,负责公司经纪业务转型及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全面工作、条线整体
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协调推动条线各部门业务发展、条线相关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等工作,下设财富管
理部、数字金融部、机构客户部、证券金融部、经纪统筹部五个部门,以及22家分公司、97家证券营业部。
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以财富管理转型为着力点,聚焦“客户需求”,以专业意识促客户服务
与产品体系建设、以深化改革促机制创新与管理优化、以饱和理念促执行力提高,业务转型稳步推进,关键
指标有所突破。
1、证券经纪业务
(1)市场环境
2024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全年实现上涨,9月底以来,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沪深A股市场股票基
金日均交易量人民币9846亿元,全年总成交额254.42万亿,同比去年增长20.2%,日均成交额超万亿,资本
市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整中呈现积极变化。(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
(2)2024年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深入践行投资者为本理念,持续推动证券经纪业务高质量发展,聚焦客群变化,推动客户
结构与产品结构“两个结构”优化升级,依托财达股市通、财达北极星、财达理财师持续强化客户端、机构
端、员工端三大服务阵地运营,将塑造证券经纪业务新质生产力与深耕河北、辐射全国发展战略有机融合,
聚焦增量突破业绩增长,深耕存量客户服务建设,巩固机构品牌创收实效,增强金融产品销售力度,开展财
达股市通APP产品建设和数字运营,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加大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支持力度,与公司
其他业务板块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发挥网点布局优势,着力将分支机构打造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报告期
内,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相继荣获“华尊奖”“君鼎奖”“金麒麟”等多个财富管理奖项。
①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公司全力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从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出发,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客户陪
伴。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纪业务新增客户18.07万户,客户累计开户数286.21万户,较上年增长6.19%;累
计实现A股股票、基金成交金额18014.49亿元,较上年增长32.76%;托管客户资产2245.95亿元,较上年增长
15.05%。
②产品销售
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筛选和引进,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在现有现金管理类、权益类、固定收益类三大产品
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补充QDII基金、REITs基金、量化基金产品,为投资者资产配置
提供多样化工具。2024年引进新产品并销售736只,目前共代销公募基金共计2108只,私募基金29只,资管
产品183只。
③数字化建设
公司深入践行新“国九条”精神,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理念,深度融合数字金融的创新特征,进一步
强化数字科技和财富管理的融合,推动服务线上化、业务数字化、运营场景化,持续提升各类投资者财富管
理数字化体验,激活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经营增长的新动能。
公司持续推动数字科技能力升级,不断加强财富管理能力建设,推动财富管理全业务和全流程数字化转
型,坚持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两个结构”优化,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更加关注本地市场、更加关注细分
市场、更加关注新产业新业态市场、更加关注个性化小众化市场,聚力打造财达股市通、财达北极星、财达
理财师三大服务平台,加速开展财富管理数字化平台运营,赋能分支机构和营销人员数字化转型,着力为客
户提供高质量的财富管理综合服务。
报告期内,财达股市通APP着力提升客户体验,聚焦量化客户体验差距,锁定客户体验提升目标,量化
客户体验提升关键措施,做优做强客户服务端。财达股市通APP产品丰富度与客户体验不断提升,业务流程
重塑与客户体验优化并重,服务模式创新与合规安全建设兼顾,基于客户基本特征、历史交易数据、客户风
险偏好、线上行为数据,开展场景化数字运营,触达转化高意向客户,实现数字化服务闭环,服务交易业务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融资融券业务、投资顾问业务的增长。
为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财达股市通APP着力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以产品、服务、体
验为核心,建设零售客户一站式数字财富管理平台,开展“数字+算法”的数字化运营,增强客户服务的可
得性与便利性。财达股市通APP打造了“AI智能”系列服务,覆盖投资者的选股、择时、盯盘、预警、交易
等场景,围绕“产品标准化、运营差异化、服务特色化”,运营神奇色阶工具、AI智能网格、云条件单、ET
F智能策略组合等数字化产品服务,探索发展AI大模型在投资者投资决策交易中的应用,不断提升客户数字
化体验水平。
为服务机构客户业务需求,依托“财达北极星”品牌服务矩阵,公司构建了“品牌-服务-技术-生态”
多维服务体系:以“财达北极星私募合作计划”为纽带深化机构客户服务,完成多系统并行架构,满足客户
不同交易需求,形成具有财达特色的“科技+服务”双循环生态圈,有效提升机构客户服务效能,为业务创
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赋能员工数字化展业,财达理财师APP将数字化运营与专业投顾服务相融合,打造“人+数字化”服务
模式,拉通财达理财师APP和财达股市通APP的各类数据和服务场景,链接客户、员工和平台,赋能客户服务
全流程和展业关键阶段,综合提升理财顾问服务能力、效率和质量。
④投资者教育
2024年,财达证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战略部署,紧密围绕资本
市场新“国九条”的指导方针,灵活应对资本市场的新变化,立足投资者教育工作,持续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提升投资者专业水平,为资本市场高质量运行培育理性投资者队伍,成为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走进上市公司、进社区、投资者讲座、线上直播等形式多样的投教活动共计796场
,覆盖投资者157.9万人次,设立北交所服务e站,有效提升投资者的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持续推动投资者
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开展投教进百校系列活动共计61场次,惠及在校生10016人次,联合河北证监
局、上海证券交易所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共同开展“河北资本市场高校行”系列投教宣传活动,覆盖在校生
6600人次;发布投资者教育产品1696篇,线上浏览量354.6万次,持续制作投资者入市手册、ETF等系列原创
产品,推出短视频《这么省,那么稳,这款投资工具在圈粉》,融合河北地区特色,以快板形式普及ETF投
资知识,同时推出“河博文物话防非”系列,结合文物宣传防非,打造“古韵今风防非同行”新形式,为不
同投资经验和风险等级的投资者持续提供多层级、全方位的优质投教资源;实体投资者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公
众开放1856小时,累计服务公众2.3万人次,接待团队来访63场次;数字投资者教育基地2.0版本在财达证券
股市通APP上线,实现集知识普及、风险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打造场景化、专业化、数字化投资者教育
服务矩阵,让投资知识触手可及。2024年度,公司获证券时报“2024中国证券业投资者教育团队君鼎奖”、
新浪财经2024金麒麟“优秀投教案例奖”、河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2024年度投资者教育工作先进会员单位
”。
(3)2025年展望
2025年,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将积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宗旨,深入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
,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陪伴能力,进一步完善投顾体系,优化产品货架,实现金融产品配置服务能力升
级,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推进数字化运营体系平稳运营,深度融
合数字金融的创新特征,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增强客户粘性;布局机构经纪,加快品牌创效,搭建以产品、
服务、体验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架构,发挥与其他各业务条线、各子公司的协同效能与资源禀赋,着力为客户
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与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稳步推进财富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
2、信用交易业务
(1)市场环境
2024年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宽松政策组合,明确为市场注入信心,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和政策风险的担忧
显著减少。截至报告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规模1.85万亿元,同比增加17.4%(Wind数据统计)。2024
年12月,为规范和指导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工作,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中国
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在此背景下,报告期内,国内融
资融券业务展现出持续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
(2)2024年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始终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构建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信用业
务服务与支持体系,并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运营能力,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一方面,对标行业先进
水平,加大对财达股市通APP的两融业务功能模块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客户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不断
提升信用客户的主动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了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双提升。
①融资融券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本金余额69.31亿元,全年累计实现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35735.65万元
,较上年37939.61万元减少5.81%。
②股票质押业务
2024年,公司严格做好存量股票质押项目持续跟踪及风险监控工作,同时审慎进行新增项目评估,全年
无新增股票质押规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业务待购回本金余额8.47亿元,较上年下降9.9%,全年
累计实现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利息收入255.27万元,较上年4594.77万元减少94.44%。
(3)2025年展望
2025年,公司信用交易业务将持续完善客户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及营销服务支持体系,以科技赋能业务,
持续优化公司对担保证券、标的证券的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障公司信用业务高质量发展
。
(二)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设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负责执行投资银行类业务有关基本制度、执行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规划
、落实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目标、进行内部业务管理决策、拟定内部业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拟定
内部经营管理目标等工作,下设固定收益融资总部、投资银行总部、资本市场总部、质量控制总部、战略客
户部等部门。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以团队建设为支点,推动股、债并进,双轮驱动,在保持债券业
务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努力实现股权业务的突破,持续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层级,打响财达特色投行业
务品牌。
1、债券承销业务
(1)市场环境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延续宽松的整体趋势,在较为宽松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影响下,信用债券发行规模
有所增加,并呈现出发行利率持续下降,发行期限有所拉长的特点。银行间债券市场短融、中票等发行规模
增速较交易所公司债券增速较快,私募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甚至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从发行主体来
看,AAA主体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在信用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有所提升,AA+及以下主体发行规模占比则有所下
降;在地方政府化债力度不断加大的政策背景下,城投企业融资政策仍然较紧,存量债券的借新还旧仍然是
主流,新增融资较为困难。
(2)2024年经营情况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专业人才团队建设,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债券品种不断丰富,行业排名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下同)承销143期,同比增长28.83%,实际承销规模412.85亿
元,同比减少12.03%,累计为企业实现直接融资936.53亿元,公司债券的承销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债券发行
主承销家数跻身行业第22名,均实现稳步提升;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及销售机构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64只,
销售金额58.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8.40%,行业排名大幅提升;产品创新方面,完成河钢集团科技创新乡
村振兴公司债券(支持革命老区)发行,承销规模13.50亿元,完成两期河钢集团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
承销规模1.88亿元,完成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承销规模4亿元。
除信用债外,公司于2018年开始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债的参团和投标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加入河
北、河南、天津等二十余家省市的地方政府债承销团,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等领域进
入行业领先,在市场上打响了财达品牌。报告期内,地方债参团25家,地方债承销一共350只,实际承销规
模(中标规模)为316.91亿元,河北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中标金额29亿元。
(3)2025年展望
2025年,公司投资银行债券承销业务将持续巩固并扩大债权业务规模,服务河北、深耕河北,持续提升
省内市场占比;继续支持现有省外优势市场培育,加大省外空白市场拓展;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等结构化融
资业务,积极储备并参与公募REITs业务;充分利用新获取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销资格,组建分销
团队,拓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销业务。
2、股票承销与保荐业务
(1)市场环境
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后资本市场改革加速,制度包容性、适应性不断增强,强化了资本市场对科
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服务效能。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沪深两市募集资金2855.57亿元,
同比下降73.70%;北交所2024年募集资金49.15亿元,同比下降68.37%;以首次披露日期为统计口径,2024
年度A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重组事件共有129件,同比上升18.35%,其中自202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
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来,2024年10月至12月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重组事件达54
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34.78%,政策效果显著,并购重组市场在政策鼓励支持下日渐活跃,对上市公司转型
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2)2024年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在持续做好服务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同时,顺应市场形势变化,发力并购重组业务
,组建并购重组部门。2024年完成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
产置换、石家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海南昕宇航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上市公司
以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权益变动等项目。与此同时,公司投资银行股权业务扎实推进普惠金融
工作,持续深耕新三板市场,截至本报告期末,持续督导54家企业,报告期内完成4单新三板定向发行及收
购业务,为北交所首发等保荐承销业务蓄力。
(3)2025年展望
2025年,公司投资银行股票承销与保荐业务将继续以债务业务优势引领股权业务,实现股债联动;通过
深耕服务河北,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持续提升高质量服务能力,在服务集团、服务河北上市公司
、服务河北省实体经济上持续深耕细作,发挥本土券商优势,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培育和挖掘企业
上市、并购项目,推动股线业务实现突破。
(三)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设资产管理业务委员会,全面统筹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实施,下设运营管理总部
、资产管理业务总部、投资研究部、金融市场部、质量控制部和机构业务部六个部门。报告期内,公司资产
管理业务坚持“主动管理”为核心,秉持金融服务实体、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理念,以矩阵式产品体系、一
体化的投研体系、多元化的客群体系、以及专业化的团队体系协同发展为基础,以资产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
助力河北资本市场发展为己任,以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构建“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路线,固定
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FOF类、资产证券化等主动管理业务稳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荣
获中国证券报“2024年度中国证券公司集合资管计划金牛奖”、证券时报“中国2024中国证券业资管固收团
队君鼎奖、固收资管计划君鼎奖”、东方财富风云榜“2024年度创新服务券商资管风云奖”、财联社“2024
年券商创新资管计划优秀案例—金榛子奖”等奖项,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影响力不断上升。
(1)市场环境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年末,券商行业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5.
47万亿,较2023年末的5.30万亿同比增长3.04%。2024年三季度开始,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发生变化。随着
利率中枢的下行,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同时随着理财估值平滑机制面临整改,信用市场环境的
波动性持续放大。产品净值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加大对资管机构的投资研发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产品创设能
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024年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战略,持续围绕“投研体系、产品体系、客群体
系”,全面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推动“科技赋能”业务管理转型升级,
结合资管业务开展实际需求,自主研发的“慧智资管”投资运营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协同实现资产管理业务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构建“专业化”的投研体系方面,公司坚持投研引领,不断完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发挥专业投资机
构投研优势,着力推进多期限、多系列、多策略的丰富产品货架供给;强化资产端挖掘,凭借专业化资产配
置能力和多元化产品货架体系,实现公司内客群需求全覆盖。
在构建“差异化”的产品体系方面,公司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公募系列产品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
专业化、标准化、低门槛的理财服务,私募系列产品为高净值合格投资者客户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方向。截
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个人客户人数超过29000人,公募系列产品总规模创新高达到12.01亿,较20
23年末增长118.76%。
在构建“特色化”的客群体系方面,公司持续优化“机构—零售—财富”资产管理业务客群体系,着眼
全国资产管理市场业务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立足河北,辐射全国”的经营理念,以专业金融综合解决方
案开辟机构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银行及三方渠道合作超30家,机构客户合作超130家,客群来源不
断丰富。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行业排名由2023年末第39名进一步提升至本报告期末的第29名,市场影响
力有效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总规模349.45亿。报告期内,公司新成立102只资
产管理计划,其中集合计划97只,单一计划2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3只,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证券公司集
合资管产品信息公示,公司新成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数量排名行业第9位,其中权益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数
量排名行业第13位。
(3)2025年展望
2025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坚持以投研为引领,以客需为驱动,以固收类产品为抓手,积极拓展
混合类及FOF类资管产品发行,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以主动管理为核心能力推动业务及客
群双升级,实现规模增长和创利能力循环共进;继续扎根河北、辐射全国,利用专业优势服务河北企业与高
净值客户,助力河北经济发展与建设,发挥品牌效应,推动零售端、机构端、财富端实现协同均衡发展;通
过科技创新赋能,强化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效率,为中国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行业力量。
(四)证券投资业务
公司设证券投资业务委员会,负责在公司制度及授权范围内,统筹协调、整体把控,指导下属部门业务
的开展,完善投资业务功能、丰富投资品种,做好新业务的研究布局,构建证券投资业务稳定盈利模式,下
设固定收益投资总部、权益投资部、量化创新部、投资研究部、运营管理总部等五个部门。报告期内,公司
证券投资业务以科技赋能为抓手,不断优化业务布局,努力打造追求确定性收益风格的自营投资盈利模式。
1、证券投资业务
(1)市场环境
2024年全球通胀回落,主要经济体开启降息潮,我国宽货币政策空间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经济预期持续
偏弱,宽货币与结构性资产荒并存,最终2024年我国债券市场走出超预期大牛市,利率中枢大幅走低,各类
利差大幅压缩,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2.56%下行88BP至1.68%,刷新历史新低。2024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
“波动筑底、震荡修复、结构分化”的态势。年初因风险事件集中释放而急跌,随后受资本市场及地产政策
持续优化带动有所上涨。5月中旬后A股震荡下行,直到9月随着宽货币、稳楼市股市、提内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