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919 江苏银行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各项金融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379.28亿 46.93 215.00亿 52.05 56.69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249.27亿 30.84 44.80亿 10.85 17.97
资金业务(业务) 173.27亿 21.44 150.40亿 36.41 86.80
其他业务(业务) 6.33亿 0.78 2.86亿 0.69 45.1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198.28亿 47.63 162.14亿 66.30 81.78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142.15亿 34.15 10.73亿 4.39 7.55
资金业务(业务) 74.08亿 17.80 71.65亿 29.30 96.72
其他业务(业务) 1.74亿 0.42 508.30万 0.02 2.9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404.82亿 54.49 197.67亿 51.01 48.83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250.61亿 33.73 98.49亿 25.41 39.30
资金业务(业务) 83.57亿 11.25 89.97亿 23.22 107.65
其他业务(业务) 3.93亿 0.53 1.41亿 0.36 35.8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金融业务(业务) 208.64亿 53.71 124.17亿 55.26 59.51
个人金融业务(业务) 119.57亿 30.78 36.50亿 16.24 30.52
资金业务(业务) 58.37亿 15.03 63.31亿 28.17 108.46
其他业务(业务) 1.85亿 0.48 7287.40万 0.32 39.3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核心竞争力
2024年,本行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一步聚焦“最具价值的银行、服务领先的银行、智能
创新的银行、员工满意的银行、政治过硬的银行”五大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做强公司业务,打造行业专长
;做大零售业务,聚焦财富管理;做优金融市场业务,建立领先优势;加速数字金融发展,提升科技价值贡
献;深化区域布局,推进综合经营;实施ESG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六大业务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智慧
化、特色化、国际化、综合化”的服务领先银行。
1.主要业务集中于经济发达、金融资源丰富的江苏,辐射全国三大经济圈,区位优势独特。江苏经济发
达,金融资源丰富,本行是江苏省最大法人银行,业务根植江苏,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业务布局辐射长三
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圈,客户基础优质且牢固。
2.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协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本行既具有大银行规模优势,又具有小银行灵
活便捷高效的特点,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健全了快速响应市场的体制机制,集团内形成了跨板块、
跨区域的协同配合机制,深入传导“OneBank”理念,打造“高效率”“强协同”“优服务”3大比较优势,
板块一体化经营卓有成效,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业务资质较为齐全,能够满足客户各类业务需求。
3.市场定位清晰,业务特色鲜明。本行坚守“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乡居民”市场定位
,着力在小微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打造业务特色,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财富管理生
态,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持续迭代,全行业务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具备较强竞
争能力。
4.金融科技密集发力、加速跨越,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本行持续打造智慧金融生态,金融科技在创新
引领、体验提升、自主可控等方面不断突破,优化组织架构,推动管理上收、流程优化、产品创设,实现业
务与科技深度融合,强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持续增强创新动力、产品活力,打造了一系列拳头产品,全面赋
能高质量发展。
5.内控机制健全,风控体系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精准有效。本行紧随外部形势变化,不断优化内控案防
机制,深入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完善“1+3+N”风控管理体系,智慧化防控体系快速迭代、日益成
熟,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全面有效。
6.稳步实施人才强行战略,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本行管理层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
不断优化选人、用人和育人机制,畅通人才发现渠道,加强员工专业能力培养,营造严管与厚爱的良好氛围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报告期经营情况概述
2024年,本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为
民初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把“不求最快,但求最稳”的经营管理总体导向
贯穿始终,持续锻造“高效率、强协同、优服务”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四化”服务领先银行,高质量发
展迈出坚实步伐,主要经营指标跑赢大势。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认真履行地方法人银行职责,全力支持所在区域“走
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积极落实“两重”建设、“两新”行动等政策要求,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
济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先进制造、科创、绿色、小微等重点领域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报告期末
,资产总额39520.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各项存款余额21158.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3%;各项
贷款余额2095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7%。
坚持改革引领发展,经营效益保持稳健增长。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健全资产负债配置、风险防控、考核
、创新等工作机制,协同推进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动管理上收、营销下沉,充分激发全行积极性,提
升市场反应速度,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
坚守风险合规底线,资产质量进一步提优。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打造“1+3+N”风控管理体系,风险防
控更加突出到边到底、关口前移,重点领域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不良处置综合回报率实现提升。报告期末
,不良贷款率0.89%,创上市以来最低水平;拨备覆盖率350.1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坚守长期主义理念,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以投资者价值创造为导向,深入实施中长期发展战略,不
断提升专业经营能力,努力为股东持续创造更多回报。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59%,保持行业
优秀水平。
●未来展望:
2025年,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围绕服务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持续优化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以管理模式优化为基石、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奋力打造“智慧化、特色化、国际化、综合化”服务领先
银行,将自身高质量发展融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着力开辟发展新路径,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