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955 维远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有机化学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包括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和异丙醇。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酚酮相关产品(产品) 22.44亿 48.77 8120.30万 -133.63 3.62
专用化学品(产品) 11.18亿 24.31 -1.77亿 290.64 -15.79
新材料新能源相关产品(产品) 9.58亿 20.81 -3114.62万 51.25 -3.25
气体相关产品(产品) 1.82亿 3.95 6297.56万 -103.63 34.65
产业链副产品(产品) 8917.57万 1.94 -379.48万 6.24 -4.26
其他业务(产品) 986.93万 0.21 660.67万 -10.87 66.9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酚酮相关产品(行业) 44.96亿 47.21 1.00亿 64.58 2.23
专用化学品(行业) 24.58亿 25.81 -1392.01万 -8.97 -0.57
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行业) 20.01亿 21.01 -4975.36万 -32.04 -2.49
气体相关产品(行业) 4.61亿 4.84 1.08亿 69.70 23.50
其他业务(行业) 1523.29万 0.16 1044.64万 6.73 68.58
─────────────────────────────────────────────────
专用化学品(产品) 24.58亿 25.81 -1392.01万 -8.97 -0.57
苯酚(产品) 20.18亿 21.20 8726.90万 56.21 4.32
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产品) 20.01亿 21.01 -4975.36万 -32.04 -2.49
双酚A(产品) 8.95亿 9.39 -3907.73万 -25.17 -4.37
丙酮(产品) 8.20亿 8.61 2405.36万 15.49 2.93
异丙醇(产品) 7.63亿 8.01 2802.52万 18.05 3.68
气体相关产品(产品) 4.61亿 4.84 1.08亿 69.70 23.50
其他业务(产品) 1523.29万 0.16 1044.64万 6.73 68.58
─────────────────────────────────────────────────
华东(地区) 80.12亿 84.14 1.12亿 73.22 1.40
华北(地区) 10.51亿 11.04 3063.04万 19.96 2.91
华南(地区) 2.79亿 2.92 -79.53万 -0.52 -0.29
其他(地区) 1.81亿 1.90 1126.93万 7.34 6.24
─────────────────────────────────────────────────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59.36亿 62.34 1.20亿 78.42 2.03
贸易商(销售模式) 35.71亿 37.50 2268.09万 14.78 0.64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523.29万 0.16 1044.64万 6.81 68.5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酚酮相关产品(产品) 21.64亿 47.88 3835.34万 56.64 1.77
专用化学品(产品) 10.57亿 23.39 -2412.35万 -35.62 -2.28
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产品) 9.84亿 21.79 -1026.70万 -15.16 -1.04
工业气体(产品) 2.58亿 5.72 5567.58万 82.22 21.55
产业链副产品(产品) 4855.41万 1.07 350.96万 5.18 7.23
其他业务(产品) 661.91万 0.15 456.75万 6.75 69.0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酚酮相关产品(行业) 44.67亿 63.37 1.98亿 85.33 4.42
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行业) 19.47亿 27.61 1761.73万 7.61 0.90
产业链副产品(行业) 3.53亿 5.01 -2699.59万 -11.66 -7.65
气体相关产品(行业) 2.70亿 3.83 3497.70万 15.11 12.96
其他业务(行业) 1300.37万 0.18 835.50万 3.61 64.25
─────────────────────────────────────────────────
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产品) 19.47亿 27.61 1761.73万 7.61 0.90
苯酚(产品) 19.24亿 27.29 9900.71万 42.77 5.15
双酚A(产品) 10.78亿 15.29 2406.84万 10.40 2.23
丙酮(产品) 7.92亿 11.23 3674.58万 15.87 4.64
异丙醇(产品) 6.74亿 9.55 3773.53万 16.30 5.60
产业链副产品(产品) 3.53亿 5.01 -2699.59万 -11.66 -7.65
气体相关产品(产品) 2.70亿 3.83 3497.70万 15.11 12.96
其他业务(产品) 1300.37万 0.18 835.50万 3.61 64.25
─────────────────────────────────────────────────
华东(地区) 56.48亿 80.11 1.75亿 75.56 3.10
华北(地区) 8.07亿 11.45 3012.02万 13.01 3.73
其他(地区) 3.02亿 4.28 2008.99万 8.68 6.66
华南(地区) 2.93亿 4.16 638.09万 2.76 2.17
─────────────────────────────────────────────────
贸易商(销售模式) 35.21亿 49.94 9329.33万 40.30 2.65
终端客户(销售模式) 35.16亿 49.87 1.30亿 56.09 3.69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300.37万 0.18 835.50万 3.61 64.2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4.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8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40970.78│ 35.8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9.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0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90051.33│ 24.0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公司一直专注于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业务,公司产品分别
属于酚酮业务相关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专用化学品和工业气体相关产品,市场情况如下:
(一)酚酮相关产品
苯酚:2025年上半年,国内苯酚市场涨跌互现,价格驱动主要受原料、供需因素主导,现货价格围绕64
00-8000元/吨区间波动,处近五年中低水平。纯苯高位回落,苯酚与纯苯价差逐步拉大,酚酮企业利润空间
有所修复。下半年,需关注酚酮及下游双酚A新增装置的投产预期,上下游装置投产错配直接影响供需变化
,随着国内供应增加,进口或有减少可能,预计整体市场表现比上半年有所改善。
丙酮:2025年上半年丙酮市场表现比较平淡,供应及成本因素对市场指引明显。上半年丙酮价格相对原
料价格跌幅不大,整体利润水平逐渐修复,且存在提升趋势。2025年下半年,国内工厂检修或者停产的逐步
增多,下游行业开工率逐步上涨,因此预计下半年丙酮价格存在明显价格支撑,市场对下半年行情预计普遍
比较乐观。
双酚A:2025年上半年双酚A暂无新增产能释放,原料成本压力缓解为双酚A利润修复提供空间,整体产
能利用率同比提升。同期下游PC行业运行负荷创新高,环氧树脂受风电强劲需求推动产能同比大增,使得双
酚A需求增长首超供应增长。
异丙醇:2025上半年,中国异丙醇行业供需与成本交替变化,供应面增加,需求面需求有限,不过成本
价格下行,异丙醇现在存在差价,利润略有改观。2025年下半年丙酮法异丙醇装置预计仍存在差价,利润也
会进一步提升。
(二)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
聚碳酸酯:2025年上半年国内聚碳酸酯行业暂无新增产能,报告期内国内聚碳酸酯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双
攀新高,分别达到167.38万吨、80.94%,同比均大幅提升。随着产量增加,对进口聚碳酸酯的替代脚步加快
,国内聚碳酸酯进口量随之迅速下降。当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PC消费市场,且仍保有一定中高端供应缺口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国产PC有望在高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碳酸二甲酯:2025年上半年碳酸二甲酯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结构分化"格局:上半年受新增产能集中释
放(产能同比增30.46%)及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价格低位震荡。不过下半年预计出口放量及技术升级(电池
级产品占比提升)支撑复苏,检修季叠加政策驱动(欧盟碳关税倒逼工艺升级),下半年预计价格有所反弹
。
(三)专用化学品
丙烯:2025年上半年丙烯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产业格局变化中跌宕前行,需求方面虽产能同步增量
,但终端需求乏力导致的装置波动等因素也不断重塑新的供需关系。下半年,国内供需体量继续提升,不过
地缘因素波及、关税政策变动、金融属性增强或给予市场新的转折点,丙烯行业继续找寻新的平衡与发展机
遇。
环氧丙烷: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装置技术改造、更换催化剂等途径,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
售产品稳步进入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及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醚、阻燃剂、乳化剂等各个领域,实现了各行业
消费量相对平稳。
双氧水:2025年上半年,国内双氧水装置多套轮流检修,市场价格平稳上行,改进文件要求行业老旧生
产工艺装置改造,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整改压力,产量释放速度存下降预期,公司上下游配套,装置稳定运
行,一体化发展优势明显。
(四)气体相关产品
工业气体下游应用范围广泛,其主要下游为冶金、钢铁、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等行业,应用覆盖面大,
用途广,是一种基本的生产原料。2024年受基础冶金、化工行业表现一般的影响,普通工业气体行业表现也
比较一般。2025年以来普通工业气体行业的市场走势与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以及产业升级息息相关。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瞄准高端、领先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
挑战与不利因素,敏锐捕捉市场机遇,推动各项经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战略执行层面,我们着重推进了
以下关键举措并取得相应成效:
一、聚焦高价值产品,优化结构提升效益:面对市场波动,公司精准施策,适时加大高附加值、高毛利
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显著提升了该类产品的产销规模。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有效对冲了部分成
本压力,成为驱动整体盈利能力改善的关键因素。
二、深化精益管理,深挖降本增效潜力:全面贯彻“深耕细作、降本增效”的经营管理策略。通过精细
化生产管理、供应链优化、流程再造以及严格预算控制等多维度举措,公司在采购、生产、运营等环节的成
本费用得到有效管控,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为利润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加速项目落地与转型升级步伐:为确保未来竞争力,公司集中资源全力推进关键在建项目,力保其
按计划节点顺利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如期达产,不仅扩充了先进产能,更标志着公司在技术升级和产业结
构优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奠定了硬件基础。
四、强化创新驱动,构筑核心竞争力:将自主创新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关键
技术攻关和前瞻性技术布局。创新能力的增强,一方面支撑了高毛利新产品的成功推出,另一方面也显著提
升了生产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核心技术壁垒得到进一步巩固。
通过上述战略举措的系统推进,公司整体经营质量、运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公司的发展
动能正从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质量驱动、效率驱动转变,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和更高质量的发展目
标,为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的长期回报。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双链融合”的产业链优势
公司坚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思路,聚焦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致力于成为
“价值链中高附加值创造者和价值链顶端整合者”。在夯实“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改性合金
”产业链的同时,逐步构建“丙烷-丙烯-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新能源产业链,由此成为高分子新材料与
新能源产业链“双链融合”的链主企业,打造成为国内产业链完整、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有机化工新
材料新能源基地。这种互补型产业链布局不仅保障了生产环节原材料的稳定供给,显著降低了对外部依赖、
物流成本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更实现了中间产品的高效转化利用,大幅提升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公司
的综合竞争实力。
2、持续的自主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核心地位,统筹推进产业链优化与创新驱动战略,确保主导产品在成本与技术层
面保持行业领先。依托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东营市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
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创新平台,特别是与四川大学共建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公司构建了
“企业实践主体、高校创新智库、市场需求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通过深化与四川大学、华南理工
大学等高校的研发合作,充分发挥“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的平台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与协同创新。
在产品开发方面,持续开展PC/ABS合金及改性PC新产品的试验研发工作,探索推进PC/PBT、1.5mmV0本色阻
燃PC、1.0mmV0黑色阻燃PC、光扩散PC、黑色高流BDP阻燃PC/ABS、阻燃PC/ASA、PMMA/ASA等产品的研发进程
。通过不断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对实现了产业转化的产品采取系列降本提质措施,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
3、卓越品质品牌引领优势
公司坚持“技术先进性、环境友好性、市场广阔性、产业先导性”的项目开发原则,通过国际技术合作
与产业链整合,构建全产品、全产业链布局,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公司始终秉持“品质至上”理念,建立
了覆盖全员、贯穿全流程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循并有效运行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国际
标准认证。通过强化原辅材料分析、产品检验等关键环节的精准管控,确保持续稳定提供高品质产品,奠定
了“质量第一、值得信赖”的品牌基石。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实践,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绿色工
厂”、“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及“中国创新品牌500强”等权威荣誉,显著提升了“利华益维远”品
牌的高端形象与市场美誉度。
4、精细化管理优势
公司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筑牢安全根基、严控质量生命线、激发创新效能并优化成本结构,全方位驱
动高质量发展。安全管理方面,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持续优化完善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标准化建设,强化安
全培训教育,显著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质量管理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质量关,不断提升质量计
量管理精度与水平。研发管理方面,依托现有研发平台,加强项目建设和成果转化效率,完善创新管理制度
,深化产学研协同合作,持续提升研发效能。成本管控方面,深化“深耕细管、降本增效”经营管理策略,
强化对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技术改造等全流程的成本精细化管控,实时监控成本动态,完善长
效机制,有效增强市场竞争优势。降本增效工作成效显著,为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