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956 新天绿能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天然气销售业务及风力发电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天然气销售业务(产品) 150.04亿 70.21 5.28亿 12.55 3.52
风力/光伏发电业务(产品) 59.52亿 27.85 34.66亿 82.43 58.22
其他(产品) 2.41亿 1.13 1.44亿 3.42 59.68
接驳及建设燃气管网业务(产品) 1.56亿 0.73 5818.01万 1.38 37.41
租赁及设备使用服务收入(产品) 1942.22万 0.09 909.92万 0.22 46.85
─────────────────────────────────────────────────
中国大陆(地区) 213.72亿 100.00 42.04亿 100.00 19.6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天然气销售收入(产品) 87.59亿 72.17 --- --- ---
风力/光伏发电收入(产品) 32.25亿 26.57 --- --- ---
其他(产品) 1.02亿 0.84 --- --- ---
接驳及建设燃气管网收入(产品) 4219.17万 0.35 --- --- ---
租赁收入(产品) 835.70万 0.07 --- --- ---
─────────────────────────────────────────────────
中国大陆(地区) 121.37亿 100.00 26.83亿 100.00 22.1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天然气 (行业) 140.27亿 69.16 13.90亿 27.39 9.91
风电和光伏发电 (行业) 62.44亿 30.78 36.81亿 72.53 58.96
其他(行业) 1097.53万 0.05 403.69万 0.08 36.78
─────────────────────────────────────────────────
天然气销售业务(产品) 137.86亿 67.97 12.49亿 24.60 9.06
风力/光伏发电业务(产品) 61.81亿 30.48 36.75亿 72.40 59.45
其他(产品) 1.74亿 0.86 9844.85万 1.94 56.43
接驳及建设燃气管网业务(产品) 1.20亿 0.59 4295.89万 0.85 35.87
租赁收入(产品) 2027.77万 0.10 1053.63万 0.21 51.96
─────────────────────────────────────────────────
中国大陆(地区) 202.82亿 100.00 50.75亿 100.00 25.0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天然气(产品) 66.29亿 65.97 5.04亿 18.15 7.61
风电和光伏发电(产品) 34.20亿 34.04 22.62亿 81.42 66.13
其他(产品) 3204.20万 0.32 2956.02万 1.06 92.25
合并抵消(产品) -3350.82万 -0.33 -1765.05万 -0.64 52.68
─────────────────────────────────────────────────
中国大陆(地区) 100.47亿 100.00 27.78亿 100.00 27.6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7.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8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48969.02│ 25.69│
│第二名 │ 133225.91│ 6.23│
│第三名(新增) │ 79893.78│ 3.74│
│第四名 │ 56650.60│ 2.65│
│第五名 │ 53785.98│ 2.52│
│合计 │ 872525.29│ 40.8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1.6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2.7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52761.60│ 36.71│
│第二名 │ 211675.07│ 11.90│
│第三名 │ 98240.20│ 5.53│
│第四名 │ 80927.03│ 4.55│
│第五名 │ 72860.06│ 4.10│
│合计 │ 1116463.96│ 62.7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环境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
初步测算,2024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4.2%。随着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非化石
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煤炭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石油下降0.5
个百分点,天然气上升0.3个百分点。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开始实施,该法明确了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氢能产业被列为积极有序推动的重点领域,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
律支持,也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指明了稳定的目标方向。该法的实施将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1.风电行业经营环境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截至2024年12月底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
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鼓励并网运
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推动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
改造,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4年11月,由国家能源局统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
规划蓝皮书》,首次明确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将分“三步走”推动统一电力市
场建设:第一步,到2025年初步建成,实现跨省跨区市场与省内市场有序衔接;第二步,到2029年全面建成
,实现新能源在市场中的全面参与,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第三步,到2035年完善提升,支持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形成市场、价格和技术全面协调的市场机制。
2.天然气行业经营环境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披露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2%。进口天然气13,169万吨,同比增长9.9%。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8%。
2024年11月,河北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对河北省天然气
调峰、热电联产的天然气发电机组实施“两部制”电价制度,由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组成;建立竞争性容量
电价支持政策,依全容量并网时间先后确定获得容量电价,先建先得。2027年底前执行容量电价政策的天然
气发电机组容量规模为500万千瓦(其中,河北南网300万千瓦、冀北电网200万千瓦),河北省天然气发电
机组容量电价为28元/千瓦?月(含税);电量电价建立气电联动机制,当天然气价出现较大变化时,天然气
发电上网电价原则上每年进行联动调整。
(二)业务回顾
1.风电业务回顾
(1)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2024年度,本集团新增风电管理装机容量559.6兆瓦,累计管理装机容量7,085.45兆瓦。其中:新增控
股装机容量322.1兆瓦,围场大西沟风电制氢项目、武鸣安凤岭二期50MW工程、康保“上大压小”风电平价
示范项目等项目全部风机并网发电。截至2024年底,风电累计控股装机容量6,587.35兆瓦;新增风电权益装
机容量328.95兆瓦,累计权益装机容量6,179.16兆瓦。年内新增转商业运营项目容量442兆瓦(其中康保一
期30MW项目因上大压小停运),累计转商业运营项目容量6,203.55兆瓦。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风电控股在建工程建设容量总计964.4兆瓦。
(2)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2024年度,本集团控股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226小时,较上年同期减少193小时,比中国电力企业
联合会公布的全国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高99小时,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平均风速下降、部分区
域限电率增加。本集团控股风电场实现发电量139.08亿千瓦时,较上年度同期减少1.23%,主要原因是平均
风速下降。平均风电机组可利用率98.17%。
(3)加快推进风资源储备
2024年度,本集团新增风电核准容量3,780.18兆瓦,累计有效核准未开工项目容量4,309.93兆瓦。新增
2,482.18兆瓦风电项目列入政府开发建设方案,本集团累计纳入各地开发建设方案容量已达13,223.03兆瓦
,分布于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山西、江苏等全国16个省份。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增风电协议容量3,250兆瓦,累计风电有效协议容量19,681.25兆瓦,分布于河北、
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26个省份。
2.天然气业务回顾
(1)天然气售气量同比提升
报告期内,本集团天然气业务总输/售气量为58.8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5.13%,其中售气量51.5
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4.55%,包括(i)批发气量20.12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2.54%;(ii)零
售气量19.3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3.09%;(iii)CNG售气量0.86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0.49%;
(iv)LNG售气量11.23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46.27%,主要原因为进口LNG销售量增加;代输气量7.30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9.44%。
(2)积极推进基建工程建设
报告期内,冀中管网四期工程、秦皇岛-丰南沿海输气管道工程、鄂安沧与京邯线保定南部联络线工程
、鹿泉-井陉输气管道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唐山LNG项目二阶段1#2#5#6#储罐工程进液投产,9#10#15#16#储罐工程完成机械完工验收,温海水工程
输水管道累计完成进度的99.7%,唐山LNG项目接收站二阶段(工艺区第一标段)工程累计完成20.57%。
报告期内,唐山LNG项目接收站一阶段工程获得石油金质工程奖;唐山LNG接收站外输管线项目、唐山LN
G项目接收站一阶段工程获得2024年度石油工程建设优秀设计一等奖;唐山LNG外输管线项目获得中国石油工
程建设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3)持续开拓天然气终端用户市场
报告期内,本集团依托新投运管线,大力发展天然气终端用户,新增各类用户75,077户。截至2024年12
月31日止,本集团累计拥有用户722,161户。
(4)进一步完善输气管网
本集团2024年度新增天然气管道108.74公里。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累计运营管道9,850.31公
里,其中长输管道1,546.81公里,城市燃气管道8,303.5公里;累计运营34座分输站、19座门站。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参与输气管线建设,努力进一步完善中游输气网络。唐山LNG外输管线沿线开口
下气加速推进,公司系统内天然气“一张网”逐步织牢织密;省内主干管网建设正有序推进,新增蒙西管道
、鄂安沧管道下载点,形成了多点下载、统筹调节的资源供应格局。
(5)首次实现上载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京邯复线保定站及涿永管线永清站与国家管网陕京管线和鄂安沧管线互联互通,省内资源首
次上载“全国一张网”。本集团打破了管网及地域限制,具备开展省内非管线辐射区域及跨省销售的条件。
随着上载通道的增加、上载能力的持续改善,本集团可利用自身气源优势持续加大跨省上载销售业务拓展力
度,提升售气规模。
(6)稳健经营城市CNG、LNG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稳健经营城市CNG、LNG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累计运营CNG母站5座、
CNG子站3座、LNG加注站3座,L-CNG合建站1座。
3.其他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增光伏管理装机容量为243.07兆瓦,其中,新增控股装机容量243.07兆瓦。截至20
24年底,本集团光伏累计控股装机容量为369.19兆瓦,累计管理装机容量为539.19兆瓦,累计控股运营容量
为138.12兆瓦,光伏控股在建工程建设容量168.93兆瓦。根据本公司业务战略调整,为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
,集中资源投入风力发电及天然气相关产业,除必须保留的参股企业外,公司将不再单独投资发展光伏发电
业务。因此,待项目建成后,本公司计划逐步出售或转让现有控股光伏业务。
本集团参股投资建设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3,600兆瓦,分两期开发,每期
开发1,800兆瓦,承担电力系统调峰、填谷等抽水蓄能功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
站项目12台机组已全部投产。丰宁一期容量电价为人民币547.07元/千瓦,二期容量电价为人民币510.94元/
千瓦。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增燃机核准容量1,920兆瓦,分别是抚宁2x480MW燃气电厂项目与北戴河新区2×480
MW燃气电厂项目,累计核准容量2,880兆瓦;新增压缩空气储能备案容量40万千瓦(4小时);涞源黄花滩12
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及河北省2024-2028年抽水蓄
能项目建设规模及核准时序。同时,本集团也将继续尝试在省内、外地区开展新型储能项目投资工作。
4.数智化建设及科技创新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扎实推进数智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并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
应用和转化,生产智能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一是持续加强生产管理数智化建设。从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管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底座、数据应用分
析开发、网络安全及国产化及信息系统优化迭代等方面发力,梳理和打通各管理环节,全面提升生产指挥、
调度控制能力,安全隐患监测与处置能力,数据价值分析挖掘能力,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助力公司向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是数智化场景基于信息化、数字化2条流水线平台开发的模式逐步成熟。持续推进基于数据资产目录
的信息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建设,统一移动APP等多个通用类办公平台及20余个办公类场景搭建上线,深化
信息系统、数据资产的建设与集成打通,持续提升管理协同效率。
三是成立科技管理部。重点围绕“国家能源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科技项目与研
发费用归集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公司组织开展的“大规模风光储互补制氢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完成
科技成果评价,为2025年度申报河北省科技进步奖打下坚实基础。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孤岛模式的风电-
质子交换膜纯水电解制氢集成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380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77项,
在国家级期刊及各类会议上发表论文85篇。
(三)经营业绩讨论与分析
1.概览
根据2024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本集团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23.47亿元,同比减少30.33%;净利
润人民币19.00亿元,同比减少30.50%,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72亿元,同比减少
24.24%,主要原因为风电场可利用小时数较上年同期下降、平均上网电价较上年同期下降、天然气单方毛利
较上年同期下降以及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
2.收入
2024年度,本集团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13.72亿元,同比增加5.38%,其中:
(1)风力/光伏板块业务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44亿元,同比减少3.20%,风力/光伏板块业务的营业
收入占本集团营业收入的28.28%。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本集团风电场可利用小时数及平均上网电价较上年
同期下降。
(2)天然气板块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153.18亿元,同比增加9.20%,天然气板块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本集
团业务收入的71.67%。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天然气输售气量较上年同期增加。
3.净利润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9.00亿元,同比减少30.50%。本报告期内风电/光伏板块售电收
入减少,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4.39亿元,同比减少20.73%,主要是可利用小时数及平均上网电价较上年同期
下降以及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天然气业务板块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78亿元,同比减少
49.50%,主要是天然气单方毛利较上年同期下降,唐山LNG项目一阶段、外输管线等资产对应的折旧费用较
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本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6.7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2.07亿元相比,减
少人民币5.35亿元,主要为本集团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
本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0元。
5.少数股东损益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27亿元相比,
减少人民币2.99亿元,主要原因为本集团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
6.对外股权投资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对合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为人民币1.36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39亿元相
比,减少人民币2.03亿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合营、联营公司的利润减少。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对外投资额为人民币1.1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17亿元相比,减少人民币0.
03亿元,主要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额较上年减少。
7.或有负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涉及与供应商等之间的若干未决诉讼/仲裁人民币530.47万元,该等案
件尚在审理中。
8.现金流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81.7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人民币3
.35亿元。本集团已取得国内多家银行提供的共计人民币996.97亿元银行信用额度,其中已使用的授信额度
为人民币318.71亿元。
本集团大部分的收益及开支乃以人民币计值,目前本集团进口LNG主要以美元进行结算,导致公司面临
汇率波动风险。鉴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风险仍在,本集团将持续密切关注外汇市场走势,适时采用相
关金融工具降低其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9.资本性支出
本报告期内,资本开支主要包括新建风电项目、天然气管道及增置厂房及设备、预付土地租赁款项等工
程建设成本,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银行借款及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报告期内,本集团资
本性支出为人民币63.8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61.47亿元增加3.82%。
10.借款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长期及短期借款总额人民币441.01亿元,比2023年底增加人民币61.88
亿元。在全部借款中,短期借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为人民币105.80亿元,长期借款为人民币335.
21亿元。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管理,保证资金链畅通,降低资金成本。一是置换高
息存量贷款,争取新增贷款最优利率;二是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沉淀。
11.资产负债率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比值)为67.73%,比2023年12
月31日的66.16%增加了1.5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本期外部融资增加所致。
12.重大资产抵押
本集团本年度无重大资产抵押。
13.重大收购及出售
本集团本年度无重大收购及出售。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新能源板块
(1)大力推进新能源基地化规模化开发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高
质量发展,国家明确把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消费增量主体进行大力发展,多次公开强调风电光伏大基地
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
地建设。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下发《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指出加强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
设进展情况监管,推动项目按期并网。
(2)统筹加快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离岸200公里范围内,我国近海和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22.5亿
千瓦。2023年,河北省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战略,提出“实施海上风电有序开发专项行动,明确提出推动
海上风电发展,统筹开发管理模式,加快推进项目核准和建设,到2027年,海上风电累计投产500万千瓦”
。目前,河北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已获批,该规划将为河北省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
河北省海上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进一步促进河北省能源结构调整。
(3)风电上大压小迎来快速发展期
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下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实施煤电机组节能
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此次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
更新将会有力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领域应用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有效手
段。
(4)积极推进分布式风电开发
分布式风电项目具有不占用年度建设指标、节约输电设备建设成本、利于消纳等优势。国家《“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以县域为单元大力推动乡村风电建设,推
动10,000个行政村乡村风电建设。
202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这是“分布式能源”首次被写入《政
府工作报告》。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提出全面支持农业农村用能清洁化现代化,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
(5)抽水蓄能及新型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要支撑
国家高度重视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自《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
2035年)》发布实施以来,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成效显著,进入新发展阶段,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
支撑。2024年度,河北省12个抽水蓄能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
21—2035年)》。2024年10月,河北能源局召开全省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推进暨核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河北
省抽水蓄能项目迎来建设高峰期。
发展新型储能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关键支撑,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
及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
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特别强调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液流电池、压缩空气
储能等,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引导市场化投资运营,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安全性。2024年度,河北省发
改委陆续印发《关于制定支持独立储能发展先行先试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促进独立储能加快发
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冀北电网独立储能参与市场化调度运行与中长期交易方案(试行)》等政策通知,建
立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激励机制,明确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租赁+峰谷价差”的价格政策,进一步增强了省内
独立储能项目的盈利确定性,有助于加快省内储能电站开发建设进程。
(6)绿氢产业化有望提速
氢能已被定义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终端用能将逐渐由
电力为主,向电氢氨多元替代转变。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
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除提出支持大基地、海上风电、抽蓄、新型储能等领域发展外,明确了对可再生
能源制氢的产业延伸,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石化、钢铁等领域鼓励低碳氢规模化替代高碳氢,鼓励发展大
容量燃煤锅炉掺绿氨燃烧。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在冶
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
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
2.燃气板块
(1)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
由于天然气发电具备效率高、启停快、运行灵活、清洁环保等特点,燃气电厂将成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
体的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24年11月,河北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关于完善天
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对天然气调峰、热电联产的天然气发电机组实施“两部制”电价,电
量电价与天然气价格执行联动,燃气电厂对气价变化敏感度大幅降低,经济性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已具
备投资价值,将加快河北省燃气电厂布局建设。
(2)上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持续完善
当前,国内天然气上游价格市场化开放程度较高,价格波动相对频繁,作为天然气市场改革的重要一环
,上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加快完善。天然气的合理供应与逐步增长的需求形成双向利好的市场环境,天
然气供应相对宽松。目前河北省已出台相关政策,并建立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联动机制,已实现上游气价调
整时天然气价格的上下联调,一定程度上解决天然气顺价难的问题,此举将有效缓解城燃企业经营压力,促
进天然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气源选择多元化格局更加明显
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指出,天然气利用坚持产供储销体系协同,供
需均衡、有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随着天然气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
,气源保障成为影响城市燃气运营商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鉴于天然气资源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跨区域调
配是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的必要条件。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国家天然气价格改革“放开两头,
管住中间”总体思路,门站价格改革政策和上游价格政策正稳步向市场化方向推进。在“X+1+X”的时代,
持续推进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实现气源多路径下载,提升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将成为重中之重。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