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989 宝丰能源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现代煤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烯烃产品分部(产品) 178.03亿 78.02 69.68亿 83.12 39.14
焦化产品分部(产品) 35.91亿 15.74 9.39亿 11.21 26.16
精细化工产品分部(产品) 13.80亿 6.05 4.55亿 5.43 32.99
总部及其他(产品) 3754.08万 0.16 1457.69万 0.17 38.83
其他(补充)(产品) 835.34万 0.04 568.13万 0.07 68.01
─────────────────────────────────────────────────
中国大陆(地区) 228.04亿 99.93 83.74亿 99.89 36.72
其他(补充)(地区) 835.34万 0.04 568.13万 0.07 68.01
海外(地区) 748.51万 0.03 326.41万 0.04 43.6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226.94亿 68.81 79.64亿 72.85 35.09
焦化行业(行业) 101.10亿 30.65 29.50亿 26.98 29.18
其他业务(行业) 1.79亿 0.54 1905.55万 0.17 10.64
─────────────────────────────────────────────────
烯烃产品(产品) 192.66亿 58.41 65.87亿 60.25 34.19
焦化产品(产品) 101.10亿 30.65 29.50亿 26.98 29.18
精细化工产品(产品) 34.28亿 10.39 13.77亿 12.59 40.16
其他业务(产品) 1.79亿 0.54 1905.55万 0.17 10.64
─────────────────────────────────────────────────
华北(地区) 128.70亿 39.02 41.43亿 37.90 32.20
华东(地区) 69.32亿 21.02 25.51亿 23.33 36.79
西北(地区) 66.24亿 20.08 20.03亿 18.32 30.24
华中(地区) 31.00亿 9.40 10.18亿 9.31 32.84
西南(地区) 21.62亿 6.55 8.00亿 7.32 37.00
华南(地区) 11.07亿 3.36 3.95亿 3.61 35.70
其他业务(地区) 1.79亿 0.54 1905.55万 0.17 10.64
海外(地区) 986.71万 0.03 328.80万 0.03 33.3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主要产品(产品) 143.45亿 84.90 49.03亿 86.36 34.18
其他产品(产品) 25.49亿 15.09 7.74亿 13.64 30.37
租赁收入(产品) 259.91万 0.02 --- --- ---
─────────────────────────────────────────────────
中国大陆(地区) 168.88亿 99.94 56.75亿 99.96 33.60
海外(地区) 680.64万 0.04 212.20万 0.04 31.18
租赁收入(地区) 259.91万 0.02 --- --- ---
─────────────────────────────────────────────────
烯烃产品-分部(业务) 97.28亿 57.57 34.66亿 61.04 35.63
焦化产品-分部(业务) 52.91亿 31.31 14.35亿 25.28 27.13
精细化工产品-分部(业务) 18.16亿 10.75 7.55亿 13.30 41.58
总部及其他(业务) 5966.05万 0.35 2112.19万 0.37 35.40
租赁收入(业务) 259.91万 0.02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177.08亿 60.78 55.50亿 62.66 31.34
焦化行业(行业) 111.83亿 38.38 32.45亿 36.64 29.02
其他业务(行业) 2.44亿 0.84 6158.06万 0.70 25.27
─────────────────────────────────────────────────
烯烃产品(产品) 140.38亿 48.18 42.47亿 47.95 30.25
焦化产品(产品) 111.83亿 38.38 32.45亿 36.64 29.02
精细化工产品(产品) 36.70亿 12.60 13.03亿 14.71 35.51
其他业务(产品) 2.44亿 0.84 6158.06万 0.70 25.27
─────────────────────────────────────────────────
华北(地区) 122.47亿 42.03 37.25亿 42.06 30.42
西北(地区) 73.80亿 25.33 20.41亿 23.04 27.65
华东(地区) 43.54亿 14.94 13.99亿 15.80 32.13
西南(地区) 21.57亿 7.40 7.33亿 8.28 33.99
华中(地区) 18.24亿 6.26 6.02亿 6.80 33.03
华南(地区) 9.05亿 3.11 2.88亿 3.26 31.87
其他业务(地区) 2.44亿 0.84 6158.06万 0.70 25.27
海外(地区) 2583.63万 0.09 619.96万 0.07 24.0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0.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4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186081.11│ 5.66│
│单位二 │ 164125.32│ 4.99│
│单位三 │ 95772.12│ 2.91│
│单位四 │ 88537.19│ 2.69│
│单位五 │ 71326.99│ 2.17│
│合计 │ 605842.73│ 18.4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8.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166103.72│ 3.97│
│单位二 │ 164553.04│ 3.93│
│单位三 │ 155590.55│ 3.72│
│单位四 │ 113445.73│ 2.71│
│单位五 │ 81057.13│ 1.94│
│合计 │ 680750.17│ 16.2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
按照中国证监会2024年11月20日发布并实施的国家标准《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公司所属行
业为“合成材料制造(分类代码265)”。
(二)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煤制烯烃,主要产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在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聚乙烯、聚丙烯的产销量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占五大合成树脂总产量的60
%以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之一。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聚烯烃行业
(1)市场供需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以旧换新
”政策提振消费需求,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投资需求增加,由此带动国内聚烯烃需求显著增长。其中聚乙烯
表观消费量2242万吨,同比增长274万吨,增幅13.9%;聚丙烯表观消费量1929万吨,同比增长191万吨,增
幅10.9%。
供给方面,上半年国内聚烯烃新产能迎来投产小高峰,除公司内蒙烯烃项目外,新增聚烯烃产能主要为
油制烯烃生产路线。根据金联创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国内聚乙烯总产能3789万吨,相比年初增加35
8万吨,除公司内蒙烯烃项目外,新增产能主要包括埃克森美孚惠州123万吨、裕龙石化45万吨、山东新时代
45万吨、万华化学25万吨等;国内聚丙烯总产能4774.5万吨,相比年初增加405.5万吨,除公司内蒙烯烃项
目外,新增产能主要包括裕龙石化160万吨、埃克森美孚惠州95.5万吨、镇海炼化50万吨。
随着新产能释放,上半年国内聚烯烃产量同比增加。其中聚乙烯产量1601万吨,同比增长242万吨,增
幅17.8%;聚丙烯产量1921万吨,同比增长232万吨,增幅13.8%。由于PDH、油制烯烃等生产路线盈利仍然承
压,行业内停产检修装置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多。
上半年国内聚烯烃产品进口替代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其中聚乙烯净进口量641万吨
,同比增长32万吨,对外依存度28.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聚丙烯净进口量7万吨,同比减少43万吨,
对外依存度0.4%,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2)原料供应
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供需维持宽松,社会库存保持高位。供给方面,国内煤炭生产以稳产增产为主
基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国内煤炭供应总量26.3亿吨,同比增长4.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煤炭总
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需求方面,受新能源挤压,火电需求同比下降,上半年国内电力行业动力煤
累计消耗量12.2亿吨,同比下降1.6%;非电行业中,除化工行业外,冶金、建材等行业煤炭需求整体偏弱。
供需环境宽松导致上半年煤炭价格快速下行,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上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5000大
卡动力煤坑口含税均价401元/吨,同比下降156元/吨,降幅28.0%;陕西榆林5800大卡动力煤坑口含税均价5
42元/吨,同比下降202元/吨,降幅27.1%。(因我国煤制烯烃使用的原料煤主要是来自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陕西榆林的动力煤,其中外购低位发热量煤在5000大卡左右,高位发热量煤在6000大卡左右,因此选取上述
两个地区的两种发热量的煤炭)。
展望全年,我们认为在国内煤炭供需维持宽松,海外煤炭具备价格优势的大环境下,国内煤炭价格仍将
维持低位区间震荡走势。
2、煤焦行业
(1)焦炭供需2025年上半年,受国内宏观政策驱动,工业投资、基建投资回暖,国内钢材产量7.34亿
吨,同比增长4.6%;生铁产量20244./0315亿吨,同比持平。需求企稳下,上半年国内焦炭表观消费量2.46
亿2024/02吨,同比增长901万吨,增幅3.8%;产量2.49亿吨,同比增长759万吨,增幅3.1%;需求增幅略高
于供给增幅。
(2)焦煤供需2025/032025/04上半年国内焦煤供应202快5/0速5增长,供需整体偏松,价格承压。根据
万得资讯数据,上半年国内焦煤累计产量亿吨,202同5/062.38比增长1115万吨,增幅4.9%;累计表观消费
量2.90亿吨,同比增长674万吨,增幅2.4%。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国关税政策继续加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油价震
荡下行,对化工品价格和成本影响显著。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
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
变。生产需求稳定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以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来应对外
部的不确定性。面对外部形势导致的成本端原料价格波动、需求端全球贸易重构的双重挑战,公司始终坚持
“防控风险、改善业绩、培育团队”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深化“两基”工作,通过稳健
发展与技术升级,进一步显现发展韧性,实现了经营质量的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聚烯烃(含EVA)产量240.46万吨,同比增长96.64%,焦炭产量341.80万吨,
同比基本持平;实现营业收入228.20亿元,同比增长3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55.79亿元,同比增长58.67%。
一、聚焦核心主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项目顺利投产,新产能贡献显著。一是内蒙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配套40万吨/年绿氢耦合制烯烃项
目按计划建成投产并全面达产,上半年生产聚烯烃116.35万吨,占公司聚烯烃总产量的48.39%。该项目是目
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也是首个规模化应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协同生产工艺制烯烃的项
目。该项目建成后,公司烯烃产能已达到520万吨/年,产能规模跃居我国煤制烯烃行业第一位。内蒙烯烃项
目示范应用了多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8%,项目采用最先进的DMTO-
Ⅲ技术,依托项目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投资优势,公司烯烃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
强。二是10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并顺利投产,实现了EVA装置主要原料自主供应,保障
了主要原料的质量和稳定供应,为企业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成本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OCC装置实现一次
性开车成功,产出产品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储备项目积极推进。一是宁东四期烯烃项目于2025年4月开工建设,且项目建设进
展顺利,截至7月底,设计到图率24%,设备订货率达80%,土建基础施工完成80%,土建主体框架施工完成35
%,钢结构已全面开始图纸深化及加工制作,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二是新疆烯烃项目、内蒙二
期烯烃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二、优化生产运行,降低能源消耗
生产运行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行化工生产装置黑屏自主运行,不断强化生产工艺管控,提升安
全稳定运行水平;按计划完成了宁东二期烯烃装置大检修任务,解决了一些影响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瓶颈问
题,同时,对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公司内蒙烯烃项目刷新了产能
规模、建设工期、装备替代、能耗成本等多项行业新纪录,通过大量使用大型国产化装备,破解了行业关键
技术和设备“卡脖子”问题,使原料成本进一步降低。项目自投产以来,已连续稳定生产4800小时以上,日
均生产聚烯烃超过9000吨,烯烃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成本优势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能源及水资源管理。编制了能源及水资源管理手册,建立了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档案,定期开展能效及水
效对标,加快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和低能效设备更换,主要生产装置及产品能效、水效达到国家标
杆值。报告期内,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5.34%,焦化二厂被自治区评为“用水定额先进值企业”
,公司荣获“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节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公司WindESG评级上调至AA级。
三、紧跟时代脉博,强化科技赋能
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中,公司敏锐把握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驱动力,着力打造“宝丰AI工业大脑平台”,以人工智能为中枢,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5G、云计算、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构建起贯通研发、生产、
物流、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智能运营体系,打造“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先进级智能工厂
。在生产制造领域,构建“AI+生产一体化平台”,通过智能配煤管理、碳氢比智能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精
准控制;物流供应链环节,搭建“AI+智慧物流物联网平台”,让物料流转全程可视、可溯、可控;安全环
保管理层面,建立“AI+安全生产智联管控平台”,筑牢本质安全防线。三大平台协同发力,打造人机互动
、人机互控的智能工厂。上半年,凭借领先的智能化生产体系与卓越的管理效能,宝丰能源成功入选首批宁
夏先进级智能工厂--“AI驱动的煤基新材料数智融合智能工厂”及“煤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绿色智能工厂”。
四、聚焦研发创新驱动,以技术突破引领产品升级与绿色低碳转型
公司持续深耕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依托AI智能与信息化构建绿色创新引擎,以智能
算法加速低碳产品开发、以数字孪生实现工艺安全升级,驱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差异化跃迁,全链路提升可
持续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展研发项目160项,申报专利261件,已授权76件,完成《铬系中空聚乙烯新产品开
发》等8项科技成果评价登记。获批“宁夏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质,与航天集团共建“
宝丰能源-航天工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院”,申报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核心研发团队持续参与国标、
行标的制定,保证技术路线与安全规范同步,发布《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1项、《常规焦炉节能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1项,参与3项国家标准及1项团体标准修订。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9.39亿元,其中形成产品5.09亿元,计入研发费用4.30亿元。主要开展的研发项目包
括《利安徳巴塞尔ACP高密度聚乙烯生产工艺新型催化剂研究》、《多相高抗冲嵌段共聚聚丙烯注塑料产品
研究开发》、《美国CPC双环管工艺新型催化剂研究》、《粉煤气化炉水冷壁挂渣研究》、《煤化工CO2尾气
提纯净化制备食品级CO2的关键工艺研究》、《高挥发分高粘结气煤代替肥煤配煤炼焦研究》、《6.25米侧
装捣固焦炉智能炼焦作业管理系统研究》、《矿井深部多煤层联合开采通风系统技术研究》等,重点研发项
目《煤储运物流园区用智能方舱及其控制系统研发》、《高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制备技术》顺利通过政府验
收结题,申报《焦油渣无害化处理》《高熔指聚丙烯制备》2项科技项目。新产品方面,焦炭开发3个新产品
以及10个煤种新配方;聚乙烯铬系大中空料TR571、铬系膜料TR131、聚丙烯CPP膜料及透明料K4925、聚乙烯
膜料ACP9255和聚丙烯高熔共聚EP548R完成工艺技术储备,聚烯烃产品5502S和V30G成功通过FDA和ROHS认证
,完善产品矩阵,保证产品线的丰富及多元化。
五、采销运协同有力,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不断优化供应商管理,积极争取降本空间。一是深化供应商战略合作,增强供应能力和供应稳定性。与
重点煤炭供应商签订战略长协,采购集中度增加,供应稳定性增强,前十大供应商采购占煤炭采购比例达69
.48%。同时持续优化供应商结构,国企采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国企合作占比同比增长3.47个百分点。二是
动态调整采购策略,优化定价机制。充分利用供应商的量价优惠政策,强化议价能力,提升原煤降本空间。
三是充分利用铁路优惠政策,发挥铁路运输优势。上半年优化线路,提升发运量,积极跟进、协调铁路优惠
政策落地,新疆条线铁运费下浮20%-30%。
不断开拓新客户,积极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内蒙烯烃项目全面投产,聚烯烃产量大幅增长,公司重点
推进渠道开拓,优化区域布局,做强存量客户,开拓增量客户,报告期内新增客户44家。以市场为导向,以
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推动产品转产与品质升级,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上半年成功转产12次,增效7050万元。
进一步增加产品直销,上半年直销率达13.80%,同比增长3.68个百分点。
不断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公铁联运协同降本。上半年,随着内蒙烯烃项目投产,运输规模成倍增加,通
过物流调度小组系统性统筹协调,装卸时效显著优化,较去年同期装卸耗时下降8.09%,同时,实施公路竞
价招标与铁路政策议价双轨机制,促进公铁联运协同降本,公路运输方面,上半年运输价格下降4.75%;铁
路运输方面,运输价格平均下降约30%,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区位优势
公司本部位于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之一的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新投资建设的内蒙古宝丰煤基
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位于“金三角”的另一
核心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金三角”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产业链原料供给充足、便利,原料成本低;内
蒙子公司更加靠近华北、华东等主要产品销售区域,物流运输发达便利,运输成本更低。
(二)技术优势
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专利商和设备制造商合作,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
收再创新,在推动低碳转型方面做了诸多开创性探索实践。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节能降碳关键共性技术、前
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及研究,并不断实施工艺优化与装备升级,探索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实现了生产物料精准配送、工艺指标精准管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逐年下降。宁东二期烯烃项目具备生产
高端聚乙烯双峰产品、茂金属聚乙烯产品的能力,宁东三期烯烃项目具备生产高端产品25万吨/年EVA的能力
。
(三)管理优势
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和规模优势,持续优化扁平化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人员占比少、效率高;实行规
模化集中采购和销售,采购、销售管理成本低;通过产销研一体化及精细化营销管理,深耕市场,为公司提
质增效、满产满销提供有力保障;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成本管控到
位,目标达成率高;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与公司内控管理机制深度融合,并逐步转化为员工行为习惯,公
司高质量发展方向明、人心齐。
(四)成本优势
投资成本优势。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次性规划,集中布局,分期实施,形成了超大单体规模的产业集
群,上下游生产单元衔接紧密,大幅降低了单体项目投资、公辅设施投资及财务成本。
与国内同期同规模投产项目相比,投资成本节约30%以上。
运营成本优势。公司产业链紧密衔接,使上一个单元的产品直接成为下一个单元的原料,有力保障了原
料的稳定供应和生产的满负荷运行,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物流成本、管理成本,运营成本比同行业同规模
企业低约30%。
(五)团队优势
公司高管团队中,硕博学位高层次人才10人;中高级管理团队中,职业经理人469人;专业化基层管理
团队878人,专业化技术团队2529人;40岁以下员工17637人,占86.11%;本科及以上学历6983人,占34.09%
;引进储备985、211专业院校优秀毕业生430人。
综上,公司综合优势明显,在同行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