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文山电力(60099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600995 南网储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抽水蓄能、调峰水电和电网侧独立储能业务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发电行业(行业) 60.59亿 98.13 28.92亿 99.35 47.74 其他行业(行业) 1.15亿 1.87 1892.40万 0.65 16.40 ───────────────────────────────────────────────── 抽水蓄能(产品) 41.47亿 67.16 18.33亿 62.95 44.20 调峰水电(产品) 16.34亿 26.47 9.92亿 34.08 60.71 电池储能(产品) 2.78亿 4.50 6746.95万 2.32 24.30 其他(产品) 8937.99万 1.45 1665.26万 0.57 18.63 技术服务(产品) 2599.64万 0.42 227.14万 0.08 8.74 ───────────────────────────────────────────────── 广东地区(地区) 40.90亿 66.25 17.66亿 60.67 43.18 贵州地区(地区) 11.59亿 18.77 7.03亿 24.16 60.71 云南地区(地区) 4.76亿 7.70 2.89亿 9.92 60.71 海南地区(地区) 3.60亿 5.83 1.36亿 4.68 37.87 其他(地区) 8937.99万 1.45 1665.26万 0.57 18.6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抽水蓄能(产品) 20.43亿 70.17 9.89亿 67.56 48.40 调峰水电(产品) 7.15亿 24.56 4.30亿 29.42 60.21 新型储能(产品) 1.38亿 4.75 3878.33万 2.65 28.03 其他(产品) 1504.75万 0.52 534.77万 0.37 35.54 ───────────────────────────────────────────────── 广东(地区) 20.05亿 68.86 9.93亿 67.88 49.54 贵州(地区) 5.50亿 18.90 3.43亿 23.43 62.31 海南(地区) 1.80亿 6.17 7237.46万 4.95 40.32 云南(地区) 1.77亿 6.07 5489.97万 3.75 31.0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发电行业(行业) 55.72亿 98.98 25.64亿 99.17 46.01 其他业务(行业) 5747.57万 1.02 2153.30万 0.83 37.46 ───────────────────────────────────────────────── 抽水蓄能(产品) 44.28亿 78.66 21.11亿 81.63 47.66 调峰水电(产品) 10.51亿 18.66 4.28亿 16.56 40.74 新型储能(产品) 9328.67万 1.66 2525.17万 0.98 27.07 其他业务(产品) 5747.57万 1.02 2153.30万 0.83 37.46 ───────────────────────────────────────────────── 广东地区(地区) 41.48亿 73.68 19.87亿 76.85 47.90 贵州地区(地区) 7.54亿 13.39 3.07亿 11.88 40.74 海南地区(地区) 3.74亿 6.64 1.49亿 5.76 39.85 云南地区(地区) 2.97亿 5.27 1.21亿 4.68 40.74 其他业务(地区) 5747.57万 1.02 2153.30万 0.83 37.4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抽水蓄能(产品) 21.61亿 75.54 --- --- --- 调峰水电(产品) 6.40亿 22.38 --- --- --- 新型储能(产品) 4172.62万 1.46 --- --- --- 其他(补充)(产品) 1757.22万 0.6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1.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3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 │ 591078.93│ 95.74│ │合计 │ 613449.28│ 99.3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1.2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1.6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512143.75│ 61.6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 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把握“双碳”战略机遇,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公司投运、在建、规划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 别突破1000万千瓦。加快南宁、梅蓄二期等9个抽蓄项目建设,推动韶关新丰、清远下坪等5个项目纳入国家 2024-2028年核准项目清单,新取得云南文山西畴等3个抽蓄项目开发权。有序推进新型储能,文山丘北示范 项目(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实现并网调试。积极开展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和重力等储能技 术研究,大力推动云南丽江电池储能项目前期工作。发挥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有效整合储能产业链价值链 ,开辟新的收入、利润增长点。积极开拓抽水蓄能设备集成、数智化服务等业务,与中车株洲所合资成立时 代启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储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探索电氢协同业务,有序推进国内首个兆瓦级AEM 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建成自主可控的虚拟电厂平台,研究开辟新商业模式。 (二)防范风险保障安全 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为抓手,开展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深入推进基建安全标准 化管理,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完善基于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发电设备运维检修策略,高质量完 成一批重要设备改造及缺陷隐患治理,设备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全年抽蓄机组启动超四万次,同比增长24.1 9%,有效发挥电网“稳定器”“调节器”作用。公司机组包揽2024年“全国进口发电机组可靠性对标标杆机 组”前四名。公司系统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网络安全事件、三级及以上电力生产安全事件,为公司高质量 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开源节流提升效益 持续强化经营意识、市场意识、成本意识,积极应对抽蓄政策性减利等影响,制定稳经营促增长各项举 措并抓好落实,完成年度利润目标。细化来水预测、优化汛期水库调度,确保调峰水电机组“能发尽发”, 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自10月1日起,梅蓄一期电站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积极拓展 电力市场化收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收入同比增长20%。坚持“过紧日子”,全年成本费用占营 业收入比例同比优化3.47个百分点。取得15亿元“碳中和”等低息债券,带息负债融资成本率同比下降37个 BP。推进IPD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产品全流程管理机制。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50.57%,保持财务稳健。 (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抓好已有改革任务落实和新一轮改革任务谋划,强化激励 引导。连续两年获评国资委科改企业“标杆”等级。“集约化专业化”改革深入推进,实行抽水蓄能“一人 一席两厂站”集中控制,建成新型储能集中运营管控平台。“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推动管理人员不胜 任退出,合理拉大同级收入差距。圆满完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工作,连续两年获评上交所信披A级,4项 成果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佳实践案例,在“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排名上升26位,保持WindA 级评级。 (五)科技创新赋能发展 统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公司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创 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参与国务院国资委新型储能央企创新联合体和原创技术策源地“赛马”建设。 成功申报3项国重项目。科技创新成果丰硕,5项创新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成果入选国家 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主编5项国家标准,新增涉外发明专利授权12项。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4级(DCMM4)认证,建成国内首个抽水蓄能状态检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应用 平台并投入生产实践。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百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助力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电力行业总体情况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分类 型看,水电4.4亿千瓦;火电14.4亿千瓦;核电6083万千瓦;并网风电5.2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 、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1亿千瓦,提前6年 完成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 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 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2024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全国电 力新增装机的86%,其中,水电新增1378万千瓦、风电新增798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78亿千瓦、生物 质发电新增185万千瓦。2024年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光伏发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44%)。2024年,风电及光伏利用小时同比有所下降,并网风电2127小时,同比降低107小时;并网太阳 能发电1211小时,同比降低81小时。 (二)抽水蓄能行业情况 202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 意见》,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 做好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建设。综合考虑电力系统需求和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条件,在满足本地自身需求的基础 上,优化配置区域内省间抽水蓄能资源,统筹规划抽水蓄能与其他调节资源,合理布局、科学有序开发建设 抽水蓄能电站”。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 ”。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抽水蓄能 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指 出“有序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202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颁布,第三十二条提出“国家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 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 -2027年)》,提出“高质量建设一批生态友好、条件成熟的抽水蓄能电站,充分发挥抽水蓄能削峰填谷等 多重作用,提升系统支撑调节能力”。 2024年,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抽水蓄能需求论证的基础上,开展全国抽水蓄能项目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统 筹各省份电力系统需求与资源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4-2025年度全 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投产装机5869万千瓦,其中年内新投产753 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在运抽水蓄能装机容量1028万千瓦 ,已核准(备案)的抽水蓄能在建项目约2740万千瓦。2024年,南方五省区无新增投产抽水蓄能项目。 (三)新型储能行业情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储能”。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将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目标由之前的30GW提升至40GW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 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出,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储能价格机制,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为工商业电力用 户与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等主体开展直接交易创造条件。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提出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 商等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市场成员。 2024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储能企业参与市场注册的 基本条件。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储能等新 型经营主体公平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研究适时引入备用、爬坡等辅助服务新品种。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 7年)》,提出“改造或建设一批调度机构统一调度的新型储能电站。推动具备条件的存量新能源配建储能 实施改造,由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运行,提升调用水平”。 新型储能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 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其中南方五省区新型储能累计 投产装机规模约920万千瓦,占全国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12.4%。从单站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 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截至2024年底,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装机占比62.3%,1万-10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32. 8%,不足1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4.9%。从储能时长看,4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逐步增加,装机占比15 .4%;2-4小时项目装机占比71.2%;不足2小时项目装机占比13.4%;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 约0.2小时。 储能技术创新取得不断突破。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试点项目和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 装备,持续推进储能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断健全标准体系,有力促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30 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投产。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落地,进一步深化大型钠离子储能电站探索应用 。多地建成构网型储能项目,有效提升新型储能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抽水蓄能、调峰水电和新型储能业务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及相关技术服务,主要 业务范围为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报告期内,公司在运机组总装机容量1296.42 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1028万千瓦、新型储能65.42万千瓦(含调试)、调峰水电203万千瓦。2024年,公司 在运厂站运行情况良好。 抽水蓄能:截至2024年末,公司抽水蓄能投产装机总规模1028万千瓦。在建抽水蓄能电站9座,总装机 容量1080万千瓦,包括广东的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120万千瓦)、电白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广西的南宁抽水蓄能电站 (120万千瓦)、灌阳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钦州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贵港抽水蓄能电站 (120万千瓦)、玉林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 新型储能:截至2024年末,公司新型储能电站累计装机规模65.42万千瓦/129.83万千瓦时(含调试)。 报告期内新建成电化学储能电站3座并进行调试,分别为云南文山丘北储能项目(200MW/400MWh)、海南临 高储能项目(20MW/40MWh)、湖南中南水泥厂配储项目(5.1MW/14.7MWh);完成深圳潭头储能电站(5.25M W/11.58MWh)收购。 调峰水电: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运调峰水电机组装机总规模203万千瓦,其中天生桥二级水电站装机1 32万千瓦,鲁布革水电站装机60万千瓦,文山地区小水电装机11万千瓦。 2024年公司还积极发挥竞争优势,围绕储能产业链,积极探索新赛道新业务,努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基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维相关技术及管理能力输出,开拓抽水蓄能设备集成、高端装备、数智化产 品等业务,相关业务拓展至辽宁、内蒙古、福建、河南等地区。建成自主可控的虚拟电厂平台。探索电氢协 同业务,有序推进国内首个兆瓦级AEM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公司与 南网国际公司、南网澜湄国际公司签订国际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在抽蓄和新型储能国际业务发展、技术与管 理支持、技术交流以及业务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积极推进具体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营业务,从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生产、科技创新、ESG建设、党建引 领多个维度,持续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 保持领先的投资建设管控能力。公司总结提炼在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研究、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项目 筛选、投资价值分析评价、项目开发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从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最优出发,综合 平衡并有效管控项目安全、质量、工期、造价,形成一套先进的项目投资开发建设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并 持续优化完善、迭代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同步有序推进9个抽蓄项目建设,新增取得3个抽蓄项目开发权, 文山丘北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成并网。公司抽水蓄能项目投产、在建、规划装机容量分别超过1000万千瓦, 形成较为明显的规模优势。公司与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产业链上游设计、制造、施工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 作关系,项目建设具有充足的资源保障。 持续优化生产运营管理能力。贯彻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从设计源头和日常运维全过程把控资产运 营质量,构建完备的标准化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技术规范并持续迭代优化,建立了以设备可靠性为中心的设 备维修管理体系,精准投入检修资源,提高检修质量,节约检修成本,保障设备健康水平。在各主要业务领 域全面推行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形成了综合效能领先的生产组织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实现抽蓄集控 “一人一席多厂站”运作,有力有序推进广东新型储能集控中心和云南小水电集控中心建设。 增强统筹发展与安全能力。公司作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发源地,坚持传承发扬“人人讲安全、 人人要安全、人人会安全”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安全作为公司的生命线,持续优化升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 系,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从源头上防控安全风险,不断夯实、巩固公司经营发展 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横向覆盖各领域各专业、纵向贯通各层级各单位的安全责任和到位 标准体系。持续深化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构建了科学系统的事故事件预防机制。深化现场作业监督,定期 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重大及较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安全事故、网络安全事件、三级 及以上电力生产安全事件。 锻造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可变速抽蓄机组、抽蓄核心控制系统、“AI+抽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钠离子储能电池研发 应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新型储能央企创新联合体、国家工信部新型储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参建单位、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累计主导编制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2 0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56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奖励5项。报告期内,公司再次获评国务院国资 委科改“标杆”企业,2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1项成果入选国家工信部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8%。坚持推进数字化转型 升级,在设备在线监测和状态分析等领域深化数字技术应用,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国内首个 抽水蓄能状态检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并投入生产实践。 持续提升ESG建设能力。公司坚持把强化ESG管理作为治企兴企的重要内容,积极践行ESG理念、完善ESG 治理、提升ESG绩效。通过建立完善由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以及ESG工作小组构成的三级治理体系,将 ESG建设提升至董事会治理层面,自上而下强有力推动ESG理念融入企业经营。制定ESG管理体系文件、ESG管 理细则,编制ESG工作规划、ESG指标体系等,统筹推动ESG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落地。2024年,公司保持Win dESG评价A级,入选央视“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位列第66位,排名上升26位;入选国资委“央 企ESG·先锋100指数”榜单,位列第40位;获评中企研“2024年度ESG卓越实践”等系列荣誉。 把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 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严明纪律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创 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构建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大力推进 “区岗队”创建活动,有效发挥“两个作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坚持党管干部、 党管人才,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培育了一支爱党爱国、业务精湛、创新 有为的专家人才队伍。报告期内,公司1人获潘家铮奖,新增2人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4人获评广东省技术 能手。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74亿元,同比增加9.67%,营业成本32.63亿元,同比增加7.18%;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5元。主要是公司克服抽蓄政策性减利的持续影响,统 筹推进稳经营促增长各项举措落实落地,抓住西部流域来水较好时机,优化汛期水库调度,确保调峰水电机 组“能发尽发”,发电量同比增加;佛山宝塘储能站投产,新型储能收入同比增加;发挥技术优势和管理经 验,围绕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拓展新业务,探索收入多元化途径。坚持“过紧日子”,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成 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全年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优化3.47个百分点。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行业格局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调频、调压、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 、具有大规模开发潜力的电力系统绿色灵活调节电源,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发展的重 要能源基础设施。“十四五”以来,为适应新能源跃升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补齐系统调节能力短 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持续加强规划指导,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推动我国抽水蓄能发展进入新阶 段、取得新成效。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态势整体向上向好,已成为电力保供和低碳转型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抽 水蓄能行业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和管理要求高,站址资源较为稀缺,投资建设主体相对较少,行 业较为集中。截至2024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投产装机5869万千瓦,公司投产装机1028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容 量的17.5%。 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广泛,各类投资主体众多。根据国家能源局在解读《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 法》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 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公司新型储能装机规模65.42万千瓦/129. 83万千瓦时,占全国装机容量的0.89%。 行业趋势 抽水蓄能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 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立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 系统,坚持以下四方面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切实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项目规划、核准、 建设、运行全过程,加强各环节监督管理,打造生态环境友好型工程。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国家统筹开展抽 水蓄能需求论证,立足当前、统筹长远,科学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全国服务电力系统抽水蓄能总量规模,合理 引导发展预期。三是坚持优化布局,在做好全国和区域抽水蓄能总量规模布局优化的基础上,各省(区、市 )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考虑站点条件、电价承受能力、电网接入等因素,优化明确具体项目布局。四是坚持 有序建设,牢牢把握能源基础设施定位,统筹电力供需、区域协调、产业链协同等因素,合理确定分年度抽 水蓄能发展规模,指导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积极有序建设,既注重适度超前,又避免过度超前。《办法》的发 布,进一步明确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要求,有利于推动抽水蓄能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新型储能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 2021〕1051号)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 全面市场化发展。2024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通过优化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各类调节资源的建设布局及 调用次序,推动体现调节价值的市场体系建设,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2025-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 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2025年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 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能源全电量入市交易,通过政府授权合约保证新能源合理收益, 各地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新能源投资建设进一步减负,目 的是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配储“建而不用”的问题,同时以现货市场为核心,推动储能从“成本项”向“盈 利资产”转型,加速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的协同发展。通过“取消强制配储+开放现货市场”的组合拳,为新 能源与储能企业打开了市场化发展的新空间,同时也对企业的技术能力、市场预判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 求。具备技术优势、资金实力和灵活商业模式的企业将占据先机,市场主体需快速适应从“政策驱动”到“ 市场驱动”的转型。2025年2月10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旨在通过支持新型储能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协同、完善新型储能电网侧及用户侧应用拓 展,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构建新型 电力系统生力军、维护电网安全稳定主力军、抽水蓄能行业引领者、新型储能产业领跑者”为战略定位,以 “成为引领行业发展、业绩卓越的储能生态系统服务商”为战略目标,打造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管理一流 、绿色清洁的储能电源,全面提升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更好发挥公司在服务构建新 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中的专业化支撑作用,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加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作为电力系统重要调 节电源,需求加速释放,发展空间广阔。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研究落实《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 规划(2021-2035年)》《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 案(2025-2027年)》《“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 策文件精神,以电力系统需求为导向,规划布局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储能电站,做强做优做大储能产业。 抽水蓄能方面: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9个在建抽水蓄能项目工程 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关注南方电网区域外送电工作进展情况,研究探索在新能源外送基 地通道送受端布局抽蓄站点。2025年全面建成投产南宁、梅蓄二期项目,实现公司“十四五”抽水蓄能投产 480万千瓦的目标;“十五五”时期,力争新增投产约1000万千瓦;“十六五”时期,根据政府部门规划文 件、系统调节需求以及电价政策变化情况,按需推进抽蓄项目开发建设,力争抽蓄装机规模再上新台阶。新 型储能方面:紧跟国家及地方政府新型储能政策,顺应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趋势,优先开发系统亟需、政策支 持力度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积极申报新一轮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积极跟踪研究储能新技术路线,加 大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储备力度,积极开展前沿技术验证。以分布式、移动式储能 为基础,研究布局储能租赁服务、“储换融合”、电氢协同等业务。 积极开辟新赛道、发展新业务。健全战新业务发展体制机制,强化营收、利润双考核,沿储能产业链、 价值链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核心能力 外溢、创造增量价值,持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积极拓展抽水蓄能关键核心设备设计制造与集成、辅助系统 设备集成、数智电厂一体化平台、电力电子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发挥公司在抽水蓄能工程建设、运行 维护、检修试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技术与经验优势,开展抽蓄电站相关工程技术咨询、绿色建造及智能建 造服务、抽蓄电站运维管理咨询等业务,提供数智电厂全站式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完成虚拟电厂智能决策 算法大模型开发,平台接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并实现运营。 大力拓展国际业务。制定公司国际业务发展规划,加强与南网国际公司、南网澜湄国际公司合作,积极 参与境外抽蓄、新型储能项目,研究参与澜湄地区水电开发的可行性。2025年完成乌兹别克斯坦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