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086 国芳集团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百货为主,超市、电器为辅的连锁零售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百货(产品) 2.84亿 74.32 1.12亿 66.29 39.56
超市(产品) 4644.25万 12.14 1316.84万 7.76 28.35
其他业务(产品) 2992.01万 7.82 2988.25万 17.61 99.87
餐饮(产品) 1889.11万 4.94 1225.37万 7.22 64.86
商投(产品) 190.66万 0.50 84.84万 0.50 44.50
电器(产品) 105.35万 0.28 105.35万 0.62 100.00
─────────────────────────────────────────────────
截止日期:2025-03-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零售业务:百货(产品) 1.55亿 75.90 --- --- ---
零售业务:超市(产品) 2688.41万 13.21 --- --- ---
其他(补充)(产品) 1178.18万 5.79 --- --- ---
餐饮(产品) 893.11万 4.39 --- --- ---
房地产租赁(产品) 79.68万 0.39 --- --- ---
零售业务:电器(产品) 66.10万 0.32 --- --- ---
─────────────────────────────────────────────────
甘肃地区:兰州市(地区) 1.65亿 81.20 --- --- ---
西宁地区(地区) 1215.38万 5.97 --- --- ---
其他(补充)(地区) 1178.18万 5.79 --- --- ---
甘肃地区:白银市(地区) 754.73万 3.71 --- --- ---
甘肃地区:张掖市(地区) 312.49万 1.53 --- --- ---
银川地区(地区) 219.24万 1.08 --- --- ---
甘肃地区:金昌市(地区) 146.89万 0.72 --- --- ---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百货(行业) 5.73亿 75.67 2.41亿 69.66 42.01
超市(行业) 1.06亿 14.04 2916.37万 8.44 27.43
其他业务(行业) 7227.59万 9.55 7222.84万 20.90 99.93
房地产租赁(行业) 343.52万 0.45 131.88万 0.38 38.39
电器(行业) 214.49万 0.28 --- --- ---
─────────────────────────────────────────────────
百货(产品) 5.73亿 75.67 2.41亿 69.66 42.01
超市(产品) 1.06亿 14.04 2916.37万 8.44 27.43
其他业务(产品) 7227.59万 9.55 7222.84万 20.90 99.93
商投(产品) 343.52万 0.45 131.88万 0.38 38.39
电器(产品) 214.49万 0.28 --- --- ---
─────────────────────────────────────────────────
兰州(地区) 5.90亿 77.94 1.92亿 55.54 32.52
其他业务(地区) 7227.59万 9.55 7222.84万 20.90 99.93
西宁(地区) 4669.78万 6.17 4277.30万 12.38 91.60
白银(地区) 2602.12万 3.44 1686.94万 4.88 64.83
张掖(地区) 1156.98万 1.53 1147.43万 3.32 99.17
银川(地区) 1005.29万 1.33 --- --- ---
金昌(地区) 37.54万 0.05 23.64万 0.07 62.97
─────────────────────────────────────────────────
经销(销售模式) 3.95亿 52.22 4585.08万 13.27 11.60
联营(销售模式) 1.62亿 21.36 --- --- ---
租赁(销售模式) 1.13亿 14.94 5113.27万 14.80 45.21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7227.59万 9.55 7222.84万 20.90 99.93
代销(销售模式) 1461.38万 1.93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百货(产品) 3.08亿 72.43 1.37亿 69.12 44.52
超市(产品) 7128.87万 16.78 1776.69万 8.97 24.92
其他业务(产品) 4426.31万 10.42 4416.07万 22.29 99.77
商投(产品) 156.04万 0.37 -74.82万 -0.38 -47.95
─────────────────────────────────────────────────
经销(销售模式) 2.15亿 50.64 2576.09万 13.00 11.98
联营(销售模式) 8409.61万 19.80 --- --- ---
租赁(销售模式) 5571.98万 13.12 3499.32万 17.66 62.80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4426.31万 10.42 4416.07万 22.29 99.77
代销(销售模式) 2558.64万 6.02 911.99万 4.60 35.6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963.50│ 1.2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4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33374.94│ 27.4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以百货业为主,超市、电器为辅的连锁零售业务,目前为甘肃省内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公司
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司旗下各门店的商品销售收入以及功能商户的租金收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运
营门店11家,面积合计36.15万㎡,其中:百货业态为主的门店7家,超市4家。不同业态组合,强化了业态
间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
(二)公司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经营模式主要包括联营、经销、代销和租赁。其中,联营模
式是公司最主要的经营模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2.1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业态占比为:百
货占比80.63%、超市占比13.17%、电器占比0.32%、租赁占比0.54%,餐饮占比5.36%。
1、联营模式
联营是公司与供应商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由公司提供营业场地,负责统一营销策划、统一服务规范、
统一维护顾客关系,统一的外墙及内部共用面积的装修;供应商负责商品配送、陈列、推介和现场服务,提
供商品在公司商场的指定区域设立品牌专柜,按照公司整体要求负责柜台的设计、装修、装饰、布置、维修
及维护,自聘营业员负责销售。商品的采购、销售及存货管理由供应商负责,在商品未售出前,该商品仍属
供应商所有,公司不承担商品的跌价损失等风险;实现销售后公司从销售收入中按照约定的比率进行扣点分
成。联营方式中,商品销售价格由供应商确定。
2、经销模式
经销是指公司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商品,并自行销售的经营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商品
进销差价和返利收入。经销模式下,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后纳入库存管理。通常,公司与供应商在经销合同中
对商品的退货、换货、价格管理、促销管理做出约定,以降低公司库存风险。库存管理中,主要进行安全库
存管理,以防止货品缺货、断货、积压。
3、代销模式
代销模式下,商品所有权归供应商所有,公司不承担商品价格下跌、过期、过季等风险。代销模式下的
收入、成本确认过程,与经销模式相同。公司仅对超市业务中的部分商品采取代销。
4、租赁模式
租赁模式指商户向公司租赁部分场地开展经营,公司向商户定期收取租金。公司目前采用租赁模式涉及
的项目主要是餐饮、美发、健身、院线等体验。
5、餐饮业态
餐饮是指公司为提升商场餐品品牌竞争力,通过加盟方式投资自营餐饮品牌所发生的经营管理模式。
(三)公司主要发展业态行业趋势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2025年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同比增长5.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27480亿元,增长4.3%。基
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
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全国网上零售
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比重为24.9%。
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6.8亿元,同比增长3.9%。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
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2%、8.9%、9.6%。在消费品以旧
换新政策带动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9.6%、40.4%、23.0%。宁
夏回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63亿元,同比增长6.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614.33亿元,同
比增长6.7%;餐饮收入75.30亿元,增长2.3%。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明显,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
比增长6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5%。全区网上零售额94.4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实物
商品网上零售额60.4亿元,增长13.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8%。青海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
69.99亿元,同比增长2.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27.44亿元,增长2.6%;餐饮收入42.55亿元,增长
3.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
智能设备、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0.8%、1.9倍、4.9%。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
好,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6%、16.8%、5.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
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1.0倍,限额以上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增长56.4%。
2、零售行业情况分析
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2024年底,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方向,对零售业创
新提升工程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全面部署、试点探索”的思路,聚焦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健全工作
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支持政策,并对试点探索作出具体安排,提出力争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给丰富
、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的工作目标。2025年初,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
就业支持计划,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三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组织开
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稳步推
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扩大消费基础设施、消费服务功能提升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投资;改革完善促
进消费体制机制,健全和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加大对夜间
消费集聚区域的经营活动场地、公共交通运力、临时停车泊位等配套保障力度;推动二手商品流通、汽车流
通消费等改革试点。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零售业将迎来更加
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
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当前中国零售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消费
市场呈现边际改善趋势,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提升仍需时日,理性消费与情绪价值需求并存的消费特征日益
显著。在此背景下,零售企业的核心逻辑是构建“质价比”消费模式回应市场痛点,用品质管控夯实消费信
任,以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效率,形成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型。
(1)提振消费政策拉动消费市场,零售企业自身战略协同共振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提振消费,提出“扩大内需是战略
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方案》,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
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我国已明确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树
立提升市场整体效率,营造充分竞争商业生态的战略宏图。旨在简化国内贸易流程,破除区域间的贸易壁垒
。以旧换新计划等作为关键政策抓手,为消费者更换老旧电器提供补贴,激活零售市场的需求端,亦为上游
制造商的销售业绩注入了动力。与此同时,扩大内需被确立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国家通过稳定房地产
市场、提振资本市场,以及大力投资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消费者购买力。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零售业
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零售企业将通过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
响力,线上线下整合、跨境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与探索力度,以抓住中国经济与贸易格局不断发展
所带来的崭新机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一方面,扎根当地市场,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激励政策抢占先机。依据
不同消费者的行为偏好,推行本地化营销策略,使品牌深植于消费者心中,引发强烈共鸣。
(2)零售企业面向代际消费,多元化深度调改升级,创新服务消费体验
当下,中国服务业增长势头迅猛,且拥有巨大的潜力。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催生
的创新服务消费模式,正成为拉动这一增长的强劲引擎。零售商业已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时代的增长,没有
大幅拓展新店的市场空间,更多的是依靠精细化管理,以及现有营业空间和内容的调改升级。面向代际消费
的调改持续深入,2025年将会迎来更多项目的调改升级。近年来,为有效应对市场挑战,百货零售企业纷纷
进入调整改造期。不少项目在调改后,客流量和客单价都得到明显提升。加大调改升级成为百货零售业未来
3年的首要发展趋势。实践推动零售企业突破“渠道价值”的破局,运营战略围绕着“消费者价值创造”和
运营增长理念展开,而不仅仅是物理场景的焕新。在新时代的消费浪潮中,“松弛感”与“情绪价值”正成
为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核心体验。商业空间,作为现代生活的第三空间,其设计和功能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购
物需求而是向着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和个性化体验转变。面对消费者对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审美疲劳,未来的
商业空间需要创新,以新颖且舒适的环境,满足年轻人对于“心灵栖息地”的向往。引入更多体验项目,巧
妙融入数字化与体验式元素,理解并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情感诉求,创造一个能够激发灵感、放松身心、促
进交流的商业环境,凸显体验消费在其整体商业策略中的重要地位,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满足消
费者对于娱乐、文化、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显著提升客户参与度,吸引不同年龄层和兴趣爱好的消费者,
延长他们在场所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消费转化率和顾客满意度,还成为吸引客流、提高品牌忠诚度的重
要因素。
(3)与品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实现互助成长生态共赢,提升商品能力
国内百货长期以来对联营模式的过度依赖导致其商品经营能力弱化,对商品力掌握不足,存量竞争环境
下,百货零售企业想突围增长,核心战略应是提升商品能力。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单一
的商品种类与传统的运营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众多百货零售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通
过优化商品结构、强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商品创新力等方式,有效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践中,为了在
激烈竞争中转型突围,零售企业审时度势、重新调配资源的战略抉择,在大力推进升级转型的基础上,一方
面强化共同经营目标预计划,明确责任和利益分配;另一方面,深入联动品牌经营、深度赋能品牌成长,共
同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持续提升产品价值,培育稳固的品牌忠诚度。确保企业时刻保持灵活应变能力,快速
响应市场需求。只有解决零售商与品牌商的利益导向、数字化协同、组织架构对接等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百
货店的升级转型,而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升级,不仅仅是品牌层级、数量和位置的调整。深度协同,互助成
长,才能实现生态共赢,真正提升商品能力。另外,随着城市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县域市场为企业孕育着全
新机遇。农村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与优质服务的渴望与日俱增,昭示着消费模式的深刻转变。政府的政策扶
持与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进一步加强了县域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县域消费群体的迅速壮大,释放出巨大
的市场潜能。零售企业也纷纷深度挖掘县域商业,通过与当地政府、经销商紧密合作,携手攻克农村物流难
题,确保配送高效、库存管理有序,为企业在县域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数字化及AI驱动运营提效,企业持续竞争力
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业的背景下,百货零售企业正积极拥抱数字化与AI技术,以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与
成本的降低,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持续竞争力。随着数字化的持续演进和AI应用的不断深化,在
Deepseek的催化下,百货零售业在运营提效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创新实践更加丰富多样。利用AI驱动的智能数
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测和分析消费者行为偏好、销售数据等关键指标,实现高效运营、精准营销等精细化管
理策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通过管理提效、组织流程再造实现数智化发展,统一标准、集中
审核、优化流程等机制,实现结算数智化、资金数智化、税收数智化、应收数智化、费控数智化、档案数字
化,整合数据,业财融合,使事务性工作向管理性工作转变,大幅缩减人工成本。借助数字化技术优化商场
的基础设施和运营流程,智能照明、智能空调、能源管理系统等,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
商场的舒适度和顾客满意度,为消费者创造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推动品牌商与百货店合作,实现导购与AI
的职能转换,重点解决商品运营关键环节的问题诊断和营销预测,进一步优化运营流程。利用AI智能客服与
消费者开展多种渠道互动,获取商品信息、查询订单状态、提出投诉建议等。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根据
购物历史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优惠信息。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大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5)绿色低碳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绿色消费革命正重塑零售业生态。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新消费趋势,消费者
越来越关注商品的可持续性。百货零售企业正通过创新方式向绿色和低碳转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购物消费
理念,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搭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时反映关键设备的能耗动态及设备自动调控以减少
能源浪费。构建服务业态废弃物治理闭环,设立实体资源共享平台,有效利用实体资源的同时突出绿色服务
,打造绿色商圈形象,采用节能调适,融合虚拟电厂、区块链溯源等前沿技术。逐步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均
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国家政策促进零售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推
动商场和零售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助于提升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
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上半年,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在董事会带领下,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围绕推进董事会战略部署,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年初预定的各项经营任务目标,围绕如何满足消费需求变化,推动公司零售
主业精耕细作与创新发展,加强统筹创新,持续推动以“线下为主+线上为翼”业务模式,提质增效,深化
和拓展发展各业务板块,逐步向服务型转型、体验融合转型、深度运营转型,稳固并扩大区域市场份额,有
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打造公司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提升集团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49.09万元,较上年度减少9.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264.74万元,同比减少32.73%;主业毛利率为39.65%,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下:
1、持续加大各门店调改升级力度,打造卓越消费体验价值,提升核心经营能力
百货零售业长期受同质化经营困扰,从商品结构到业态布局,服务模式到消费体验都高度雷同,品牌相
同、陈列相似、价格相近等组合模式固化、创新乏力问题。当电商平台凭借优势持续分流时,百货零售企业
线下实体场景优势受到一定压制。个性化服务成为零售新战场时,差异化竞争是行业共识。公司持续深化商
业运营与组织变革,优化资源配置,研究市场发展新方向,从经营和业态上持续寻求变革,探索线上线下融
合新消费模式,促进公司未来长期向好发展。继上年度主力店兰州国芳百货完成首阶段卖场空间改造、动线
优化、机电升级等方面的调改目标和卖场环境、品牌形象、购物体验大幅升级。报告期内,兰州国芳百货对
商场一层化妆品区、负一层鞋区、珠宝区、中厅1-9楼以及各出入口等区域进行升级改造,改造面积18249平
方米;西宁店对商场卫生间升级改造、负一层新增扶梯、运动区域改造升级,改造面积5700平方米,打通负
一层动线,便于顾客流动;白银店对商场五层、中庭进行升级改造,改造面积7000平方米,旨在打造品质化
购物中心。公司统一部署,工程、物业、招商、运营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一致,严格把控品牌店铺级别,
确保装修效果的品质感和体验感,增添优质服务体验设施,并通过围挡美化、临时柜顶位等措施最大限度地
缩小封场面积,降低调改影响。各店积极把握市场变化、区域消费特性,挖掘新生活方式+社交+情景式+购
物场景多元商业空间价值,构建全新的生活体验空间,聚焦商业与艺术、文化、社交、旅游相融合,为消费
者输出多元化内容和情绪价值,致力为Z世代客群创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社交空间。推动场景化改造的同时
,提升多元化商业模式融合性,创新商业时尚,因地制宜培育主题式商业,推动品质化供给,以消费者为中
心,优化商品和服务体验,让消费更便捷,让消费更放心,同时对现有品牌不断升级优化,配合各类营销活
动、新会招募、新媒体曝光,持续改善和提升门店经营能力。
2、不断升级优化品牌战略,致力打造时尚百货商品力,为公司经营注入新活力
基于各门店形象调改升级,公司围绕提升商业品牌价值与零供合作盈利能力为目标,构建全业态全域营
销体系,聚焦顾客需求,不断升级优化品牌战略,品牌形象力求国内标杆店设计效果和一城一店一特色,充
分发挥公司品牌价值优势及区位优势,加大与品牌及供应商的深度联营,同步开展业态组合调改和新品类、
新品牌的市场新力量引进,提供更多互动、更高品质的体验场景,打造时尚百货商品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
多样化的选择,为公司经营注入新活力,引导消费需求,满足消费体验升级预期,保持强竞争力,以应对消
费市场下行背景下的商业挑战。上半年,兰州国芳百货调改品牌70家,面积6784㎡;其中调改装修升级女鞋
、化妆品为主43家,面积2923㎡,占调整品牌43%;新进品牌27家,面积3861㎡,占比57%;首店品牌11家,
西北独家3家,甘肃独家5家,兰州独家3家。西宁店新进品牌2家;银川店新进品牌3家;张掖店新进品牌4家
;白银店新进品牌5家。餐饮体验类业态通过文化赋能场景升级体验,用场景创造情绪,用圈层凝聚社群,
品牌重塑,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让传统品类换发新生,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融,个性化定制“多巴胺消费”
、“微度假”等区域爆款品牌实现视觉创新和市场突破,传统与创新品牌融合,打造全新餐饮品类,既满足
时下消费者对于烟火气、性价比、质价比、松弛感的需求,又紧跟新兴零售趋势,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尝鲜
需求和健康理念,获得国内多家新势力餐饮品牌的认可。子公司兰州国芳百货下设品牌自营公司陆续开启与
“弄堂小馆”、“山缓缓”、“NEED”、“boots泥靴”、“野果”等国内知名餐饮品牌合作,通过经营性
投资等方式促进优质品牌引进,充分发挥兰州国芳百货主力店的业态客户、人员、品牌、会员等资源优势,
逐步向下辐射其他门店扩大合作,积极丰富并带动零售业态高质高效发展。上半年,各店餐饮陆续调改升级
,兰州国芳百货完成高势能目标品牌引进,新进品牌45家,其中兰州首店8家,QFLAVORFUL、野果、土豆库
等优质餐饮相继开业;西宁店完成计划招商面积2700平米,新进品牌1家;金昌店几家重点品牌落定,同时
确定多家储备品牌,新进品牌4家;白银店实施机电调改布局及部分品牌签约,新进品牌5家;银川店确定4
、5楼品牌布局和重点品牌的签约;南关店新进品牌7家。利用创新经营模式抢占市场先机,提升公司自主扩
张由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调改创新能力,打造“商品-空间-服务”三位一体的高品质商业体验,
为门店销售转化提供独有品牌流量支持,实现更多的盈利。
3、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线上经营管理与服务,有效促进营销联动效应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经营管理与服务品质提升理念,加快新零售业务升级
,通过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以系统融合、线上营销、全域能力、共建生态为重心助力数字化转型效能,提升
门店管理系统效能和数智化水平。营销活动深化场景赋能,充分挖掘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使线上服务平台
为线下运营提供更多的支持,通过营销、系统、私域及多平台推广等线上赋能方式全方位打造数字化运营能
力,线下运营因线上服务平台功能不断优化升级而推动运营、服务、营销、商品的完善和创新,有效促进营
销联动效应,呈现更多元的消费体验,从而增强营销活动的有效实施,线上线下业务平衡发展,实现销售增
量突破,不断强化公司经营核心竞争力。上半年,公司国芳百货线上商城入驻商家1257家,累计访问人数达
211.1万人次,累计成交单数443347笔,线上交易额(GMV)实现6487.20万元,占线上线下交易总额的9.2%
。抖音矩阵账号数量2000余个,发布视频数量9.4万个,曝光1898.5万次,直播1195场;抖音渠道销售额419
万元,招募新客838人,抖音本地生活团券销售同比增长41%;引流带动线下销售1010万元。运营小红书矩阵
账号2000余个,发布笔记数量7.4万个,曝光463万次。全年新媒体渠道合计发布作品数量16.8万个,合计曝
光量2361.5万次,同比增长16.2%。新零售与主流媒体平台运营的不断实践与改进,持续推动公司线上经营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线上服务管理能力和效率。
4、以消费者价值为原点,实现会员价值化运营,打通内稳存量外拓增量的增长闭环
公司持续追踪用户信息和行为数据,进行系统化剖析和挖掘,充分了解用户基础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
进行用户群体多维度划分,为后续精准化营销提供数据支持,不同级别用户提供不同的资源倾斜,并筛选出
重点需要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的会员群实现精准化的营销触达。配合各门店持续推进商业调改升级和品牌调
整,围绕消费价值创造,实现流量沉淀、业绩持续,推进增长,落地调改预期价值。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会
员管理系统共服务会员约36.9万,同比增长3.94%。一方面,以会员为重心,稳定存量价值。持续投入和构
建“权益、维护、运营、增长”的完整会员体系。通过权益设计、分层维护、数据化分析、针对性营销,实
现不同等级不同服务,精准洞察会员消费需求,为其推送匹配服务内容,让会员因专属感价值留存、因信赖
复购,成为品牌自发推广者,通过口碑吸引新客,带动存量增长涟漪效应,形成“调改、价值、增长、调改
”的正向循环。以重复购买率、客单价、忠诚客数量为核心指标,推动会员从“偶尔消费”到“长期信赖”
,针对性投入资源,让高忠诚客群成为业绩稳定器。一方面,以消费链为重心,激活流量价值。识别社群、
会员、人流等不同类客群,为客流分层提供有效精准运营。为追求“阶层认同感”的社群客群,定制私享会
、前沿话题等专属内容;为注重品牌的会员客群,设计热点话题、品牌促销活动;为关注性价比的人流客群
,打造热闹场景、让利活动,让不同客群都能找到来消费的理由。通过商品自然关联,升级跨品类结构连单
,实现所见即所得、陈列即引导的运营,促使消费决策更顺畅,实现客单突破,真正提升客单价值。重塑成
交逻辑,将主动权交给消费者,从而转向“用户促购”。给社群客群专业内容赋能,为会员客群强化权益绑
定,做好售后安心服务。以消费者价值为原力,把每一次运营,都变成让顾客“更认可、更依赖、更愿意传
播”的触点。
5、持续优化内控管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内控管理体系的搭建,以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为导向,促进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维
护公司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司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合法、合规、合理,对外
披露信息真实可靠、准确完整。首先,确保内控管理贯穿公司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全业务、全流程、
全面控制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在此基础上对重要业务领域、重大业务事项、重点业务环节进行重点关注,
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业务流程的变化、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主要从公司制度建设、组织架
构、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运用、审计监督、企业文化、员工素质方面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经济活动和业
务活动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升,不断评估、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符合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的
同时,在公司内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以及成本效益的合理性。报
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流程标准化工作,根据各业务环节的自身特点和风险状况,结合业务的调改与变化,
不断进行监督、评估和改进,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全员参与度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一方面,通过飞书订阅号“总裁办发布”等平台及时发布修订、新制定
及废止的流程制度,并与员工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员工对内控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开展专项业务培训、
内部控制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标准化的积极性和主
动向。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监察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审计、
检查和评估,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