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117 中国化学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及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工程(行业) 739.18亿 81.20 73.12亿 81.81 9.89
基础设施(行业) 101.24亿 11.12 5.87亿 6.57 5.80
实业及新材料(行业) 44.42亿 4.88 4.27亿 4.77 9.60
环境治理(行业) 11.24亿 1.23 9343.11万 1.05 8.31
现代服务业(行业) 7.47亿 0.82 7083.30万 0.79 9.48
其他业务(行业) 2.54亿 0.28 2061.70万 0.23 8.10
─────────────────────────────────────────────────
境内(地区) 696.95亿 76.56 64.03亿 71.64 9.19
境外(地区) 206.60亿 22.69 20.87亿 23.35 10.10
其他业务(地区) 2.54亿 0.28 2061.70万 0.23 8.1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工程(行业) 1423.73亿 79.45 140.58亿 79.78 9.87
基础设施(行业) 219.94亿 12.27 15.60亿 8.85 7.09
实业及新材料(行业) 77.15亿 4.31 6.23亿 3.53 8.07
现代服务业(行业) 29.89亿 1.67 2.69亿 1.53 9.01
环境治理(行业) 28.42亿 1.59 3.23亿 1.83 11.35
其他业务(行业) 4.44亿 0.25 -4940.15万 -0.28 -11.13
─────────────────────────────────────────────────
境内(地区) 1423.82亿 79.46 134.90亿 76.56 9.47
境外(地区) 355.32亿 19.83 33.42亿 18.97 9.41
其他业务(地区) 4.44亿 0.25 -4940.15万 -0.28 -11.1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工程(行业) 708.57亿 77.57 64.15亿 80.17 9.05
基础设施(行业) 126.91亿 13.89 8.16亿 10.19 6.43
实业(行业) 41.66亿 4.56 1.60亿 2.01 3.85
现代服务业(行业) 15.87亿 1.74 7448.09万 0.93 4.69
环境治理(行业) 14.49亿 1.59 1.24亿 1.55 8.55
其他(补充)(行业) 6.01亿 0.66 4.12亿 5.15 68.64
─────────────────────────────────────────────────
境内(地区) 719.74亿 78.79 59.71亿 74.63 8.30
境外(地区) 187.76亿 20.55 16.18亿 20.22 8.62
其他(补充)(地区) 6.01亿 0.66 4.12亿 5.15 68.64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学工程(行业) 1183.02亿 74.67 117.44亿 76.02 9.93
基础设施(行业) 224.05亿 14.14 16.03亿 10.38 7.16
实业及新材料(行业) 73.65亿 4.65 6.00亿 3.88 8.14
现代服务业(行业) 56.77亿 3.58 3.49亿 2.26 6.15
环境治理(行业) 35.04亿 2.21 3.98亿 2.58 11.36
其他(补充)(行业) 11.83亿 0.75 7.53亿 4.87 63.65
─────────────────────────────────────────────────
化学工程(产品) 1188.24亿 75.00 --- --- ---
基础设施(产品) 224.05亿 14.14 16.03亿 10.38 7.16
实业(产品) 68.43亿 4.32 --- --- ---
现代服务业(产品) 56.36亿 3.56 --- --- ---
环境治理(产品) 35.04亿 2.21 3.98亿 2.58 11.36
其他(补充)(产品) 12.24亿 0.77 --- --- ---
─────────────────────────────────────────────────
境内(地区) 1233.31亿 77.84 114.40亿 74.06 9.28
境外(地区) 339.23亿 21.41 32.55亿 21.07 9.59
其他(补充)(地区) 11.83亿 0.75 7.53亿 4.87 63.6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8.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2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2180173.26│ 12.2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7.5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4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875862.31│ 5.4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概述
中国化学科学谋划、认真落实“十四五”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
案服务商、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建设集研发、投资、建造、运营于一体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
一流工程公司。公司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和现代服务业业
务,工程业绩遍布全国所有省份和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全球最先进的交付技术和工具,为业主提供
安全、专业、智能、先进的工程服务,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生产装置和设施。
(二)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1.建筑工程业务
中国化学为业主提供项目咨询、规划、勘察、基础处理、设计、采购、施工、安装直至开车、运营维护
以及投融资等工程建设全过程、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建筑工程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化工、煤化工、
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力、环保、基础设施、医药等领域。其中在煤化工领域,中国化学掌握最核
心和先进的技术,占据国内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化工、石油化工领域,中国化
学拥有行业内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在国内外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公司致力于研发、投
资、设计、采购、建造和运营一体化工程服务,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并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
,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完成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国内外荣获诸多奖
项。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建工程项目共3705个,共完成956.87亿元的产值。其中,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石化产业园,是一个综合性化学品生产基地项目,共有8
家子公司参与建设;山东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志性工程,
共有10家子公司参与建设;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有几个较大的工程项目,包括:印尼金祥项目、晨曦镍钴湿法
项目和印尼盛拓锂能氢氧化锂联产项目,共有7家子公司参与建设;北方华锦项目煤制氢联合装置工程总承
包项目由北方华锦联合石化有限公司建设,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辽东湾新区,共有6家子公司参与建设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位于中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古雷石化基地,是福建省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也是中沙产能与投资合作的重点项目,共有6家子公司参与建设;以上项目均平稳有序推进中。
经营模式:公司工程承包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工程总承包(EPC、EP、PC)、施工总承包、施工承包和
专业承包。工程总承包是指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工程项目的咨询、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
运行(竣工验收)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服务,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实施“T+EPC”模式。施工
总承包是指建筑工程发包方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承包是指从业主或
施工总承包商承接部分单项工程或某专业工程的施工任务。专业承包指发包人将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
有相应资质企业的任务。公司较多采用的是工程总承包(EPC)和施工总承包模式。勘察、设计、监理和咨
询类工程服务经营模式是受业主委托,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国际和行业标准规范以及业主要求完成受托
任务。
2.实业
中国化学实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创新技术+特色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以技术研发为
“核”,聚焦于高性能纤维、高端尼龙新材料、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研发,主攻己内酰胺
、己二腈、气凝胶、环保可降解塑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拓展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领域,实现“产业反哺
、研发支撑、工程优化、产业提升”的有机结合。
2024年上半年,化工新材料生产、高端装备制造、电站运营、污水处理等在运实业项目实现“安稳长满
优”运行,环保达标排放,产品质量合格,无非计划停车。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满负荷生产;中化学装备
科技集团所属桂林橡院公司、华谊装备公司、沧州冷却公司均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高端装备聚焦“化机
+橡机+塑机”协同发展;电站运营项目卡尔蒂姆电站运行平稳,持续创效;污废处理项目生产负荷逐步提升
,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天辰齐翔、华陆新材等新投运实业项目积累运行数据和生产经验,不断优化运行
。天辰齐翔新材料项目丙烯腈生产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华陆新材积极开拓市场,为适应终端客户需要探索
生产多类别多型号产品,完成了表面毡气凝胶电池隔热片等新产品的开发和试生产,产品出口国外。赛鼎科
创3万吨/年相变储能材料、内蒙新材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二季度顺利中交,7月底转入试车阶段,计划
2024年三季度投入正常生产运行。
经营模式:中国化学大力推行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或通过联合研发、并购重组以及购买等方式获得
的高精尖科研技术,投资建设生产装置、生产产品并进行销售。公司鼓励二级企业作为实业投资主体开展投
融资和项目建设、实业运营。公司提供技术开发与引进、勘察、设计、建造和运营全系列解决方案,或采用
BT、BOT和BOOT等模式拓展实业。
3.现代服务业
中国化学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以金融业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产融结合为重点,以服务于产业链
、支撑主业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具有中国化学特色的金融业务,充分利用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等产业金融
机构,发挥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作用,依托各所属企业资源,增强公司发展金融、咨询等服务能力,为公司
发展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和低成本的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创新和拓展融资渠道,多品种、长短期结合,确保
资金需求,降低财务费用,全力保障公司生产经营和国内外项目的融资需求,充分发挥产融结合协同效应,
促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所属贸易公司围绕服务主业开展贸易业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区域优
势,分物资品类做好集中采购供应服务,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经营模式:服务主业,以投资驱动市场开发,通过投资带动规划、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推动产融
结合的项目建设。以少量内部资金引入外部资本,推动重点项目融资。
(三)主营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的说明
化学工程业务是公司传统的核心业务,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2024年1-6月化学工程业务实现
主营业务收入739.18亿元,同比增长4.3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1.81%,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3.73个百分点
,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本年公司承揽任务和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加大,精心筹划组织施工,导致收入、成本同
比增长。
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1-6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24亿元,同比下降20.2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2%,
比重较上年同期减少2.78个百分点,收入下降主要是公司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本年完工,造成收入、成本同比
下降。
环境治理业务2024年1-6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4亿元,同比下降22.39%,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24%,
比重较上年同期减少0.36个百分点,收入下降主要是公司部分环境治理项目本年完工,造成收入、成本同比
下降。
实业及新材料业务2024年1-6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42亿元,同比增长6.6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92%
,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0.33个百分点,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天辰公司、华陆公司、东华公司等实业项目收入
增长所致。
现代服务业业务2024年1-6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7亿元,同比下降52.9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83%,
比重较上年同期减少0.92个百分点,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调整所致。
2.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的说明
2024年1-6月,公司境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6.95亿元,同比下降3.1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7.13%,收
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治理项目本年完工,导致收入、成本下降。
2024年1-6月,公司境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10.0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2.87%,收
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精心筹划组织施工,境外项目顺利推进带来收入增长。
(四)行业情况分析
1.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周期性调整过程,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严峻,但全球经济走势呈现整体向好趋势。总
体看,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力量和重要引
擎。
从全球发展形势来看,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将走向“软着陆”,市场需求
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望进一步增长;大国博弈深层演进,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美博弈所带来的
市场空白和产业转移机遇将持续释放;全球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已经具备一定国际市场
接受度和认可度的“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将在海外市场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油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意愿强烈国家的化工产业和油气产业发展需
求依然旺盛,具备产业持续增长和项目论证实施的合作空间。亚洲、非洲和拉美部分国家基于城镇化进程和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新能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产业项目有望加快上马。国内化工和新能源领域头部
企业加速对外投资,市场空间广阔。
2.行业政策分析
(1)化学工程
2024年上半年,化工行业受到全球制造业景气复苏、产业供需格局优化的共振驱动,行业发展总体呈现
向好态势,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4%。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关
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零碳”/“近零碳”工厂创建提供了工
作机制和方法路径。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
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对加快建设石化化工
行业老旧装置及设备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带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和安全水平提升。公司在顺
应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绿色低碳发展、产业链重构、工艺技术改造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等需求发挥技术优势
,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煤基清洁能源、传统化工领域新旧动能转型发力,为石化化工行
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综合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持续巩固化工领域传统优势和“国家队”地位。
(2)基础设施
2024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4%。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合理扩大地方政府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同时积极扩大
有效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
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
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表示,将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
元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区域协调
发展、社会事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灾后恢复重建和提
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安全能力建设等领域,进一步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
(3)环境治理
2024年上半年,国家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
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
.3亿吨。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我国新能源
产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较快增长。中央不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关于全面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
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
列相关政策稳步实施,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盐碱地生态保护、共抓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
量发展等持续开展,一大批生态环保项目的有效投资落地,为公司拓展环保领域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4)实业及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作为基础性和支柱性战略产业,《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
险补偿政策的意见》《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
导目录(2024年版)》《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层面关于化工新
材料行业出台的相关系列政策,推动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新能
源、环保节能、轨道交通等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品种众多的功能性化工新材料支撑,也为新材料市场带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工程、新能源、日用品等行业的新材料消费持续增加,化工新材料市场空间预计将进一
步扩大。预计2024-2029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5%左右,至2029年整体市场消费规
模有望达到3.8万亿元。公司聚焦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绿色化工等重点领域,实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
”,以技术研发为“核”,拓展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领域,特色化工实业渐成体系。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完整的价值链和齐全的工程资质
公司是我国化学工业工程建筑领域内资质最为齐全、功能最为完备、业务链最为完整、行业内具有突出
优势的领先企业,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工程领域的国家队,在油气服务领域稳居全球第一。可提供技术研发、
投资融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施工承包、开车服务、检维修服务、运营管理等全过程解决方案。在产业
链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形成了相关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自1995年以来连
续入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公布的全球最大的250家工程承包商,2023年名列第16位。截至本报告期末
,拥有石油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7项和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67项,工程设
计综合甲级资质6项,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资质9项,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3项,城乡规划甲级资质1项,钢结
构、环保、建筑装饰装修等多项专业承包资质。
(二)协同发展的相关多元化业务结构
公司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相关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化学工程
业务保持国内领先优势,承建大型石油化工、炼化一体化项目经验丰富,LNG业务不断拓展,精细化工实力
逐渐增强。基础设施业务成为公司发展有力支撑,打造了一批园区样板工程。环境治理业务卓有成效,主动
参与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环境治理,在土壤修复、污水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烟气治理等领域实现新突
破。实业发展成果丰硕,构建了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实
业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支撑主业动力强劲,金融业务有效支撑主业发展,贸易能力稳步提升。
(三)一流的工程服务水平和良好的商业信誉
公司作为国家基本建设的骨干力量之一,凭借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全面的业务资质,承建了我国绝大
多数化工和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具有一流的工程服务水平、丰富的工程业绩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投资大、
产量高、涉及产业布局的大型化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项目上,已成为业主紧密合作的伙伴,多以全过程
承建的方式为业主提供服务,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保持主导作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开展样板引路,建设精
品工程。历年来共荣获鲁班奖4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29项(其中金奖23项)和一大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
(四)卓越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丰富的自主研发技术储备
公司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首批“创
新型企业”,是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拥有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7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
工作站。在北京设立了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在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合肥等地设立了智能装备、新材料
及催化剂、清洁能源、碳中和、环保等一批专业研究院,日本筑波、北京房山等实验室和天津滨海、山东淄
博等中试基地,构建了“1总院+多分院+N平台”研发平台体系。在传统化工、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绿
色环保技术、氢能利用等多个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形成了系列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
突破了己二腈、冷氢化法多晶硅、POE弹性体、高端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截至本报
告期末,累计拥有授权专利5379项,专有技术291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428项,省部级及以
上工法530项。全面推进“科技研发+技术转让+特色实业”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工业化转化应
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五)专业的人才队伍和高效的管理团队
公司创新活力迸发、高端人才富集,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人,省级、石油
和化工行业勘察设计大师35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71名,拥有一大批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集中了
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工程建设领域的主要力量。实施“一十百千”人才
工程,构建“科研领军人才引领、专业技术骨干支撑、青年后备人才补充”的“雁阵”人才格局,拥有首席
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等“一十百千”人才500余人、“科学家+工程师”科研队伍1200人。充
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500余名经理层成员纳入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连续荣获中央企业“考核分配工
作先进单位”,实施“四个15%”“两个5年”等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因企施策进行岗位分红、项目跟投等中
长期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形成了独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六)全球化的发展布局和属地化管理能力
公司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
央企业,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承建了大量国际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工程经验。业务遍布全球
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0多个海外机构,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超大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在境外实
施了诸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工程,带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过1000亿美元,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开发和项目执行经验,同业主建立了长期良好的
合作关系。扎实推动本土化、属地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七)享誉全球的品牌影响力和担当有为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化学”品牌影响力享誉全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福祉的提升做
出了重要贡献,入选“中国品牌500强”,树立了“中国天辰”、“中国五环”等多个优秀子企业子品牌。
在开展海外项目和合作的同时,积极践行央企海外责任,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共筑安全生产防线,热心开展
社会公益,与当地社区和民众共享发展成果,助力实现国际友谊“心联通”,擦亮“中国化学”名片。秉承
“让世界更炫彩、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接续
推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坚持回馈社会,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快速支援抢险救灾,扎实做好对口援疆
援藏工作,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顶梁柱、国家队的作用,携手共建幸福家园。积极践行ESG理念,入选中国ESG
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中央企业社会价值先锋50指数。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深化改革取得实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风险防控得到加强,安全环保底线持续守牢,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一)新签合同方面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203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88亿元,增幅10.05%。其中:境内
新签合同额1622.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9.72亿元,降幅2.97%,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9.69%;境外新签合
同额413.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60亿元,增幅132.53%,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0.31%。
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1944.34亿元,占比95.51%,为公司主要的业务类型;新签勘察设
计监理咨询21.05亿元,占比1.03%;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41.90亿元,占比2.06%;新签现代服务业
合同额5.90亿元,占比0.29%。
2024年上半年,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开辟市场新空间,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高端经营持续深化。全面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积极参加央地共建活动,充
分展现央企责任和担当。上半年,组织和参与高端商务活动74次,与国内外政府、高端客户集中进行商务互
动,聚焦互利共赢合作,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
二是经营布局不断优化。积极落实总书记关于煤炭行业发展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及与中亚国
家加强能源合作和对本业行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新疆(中亚)区域总部深耕细作新疆、中亚五国及周边市
场,营销触角进一步向市场一线延伸。各二级企业积极补强经营布局短板,强化了在东北、西北多个省市及
国家煤炭基地的经营力量。
三是化工市场优势地位进一步稳固。新签合同额1502.87亿元,同比增长9.25%。万华化学、中沙古雷、
北方华锦等国内重点化工建设工程悉数落地,进一步促进了管理集中和资源优化配置,化工建设“主力军”
、“国家队”作用彰显,继续蝉联“全球油气领域承包商”第一名。
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靠前布局新赛道,激活新动能,紧盯行业发展趋势,获取青海盐湖、内
蒙古翔福、新疆月星等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以及神木神信、青海南玻日升、内蒙古大全、阿曼等硅基材料项
目。
(二)公司2024年上半年完成的工作
1.聚焦科技研发,创新效能持续提升。
把科技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树立大抓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坚持“灯火通明搞科研”,全面加强科
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研发氛围浓厚、成效初显。一是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召开首届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大会,明确推动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实施路径。聚焦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绿色化工等重点
领域,梳理形成中国化学产业链研发图谱;发挥“科学家+工程师”优势,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
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二是平台体系更加完善。优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基地的差异化技术合
作体系,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煤炭科研总院、日本富山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化工基
地和重点企业,共同打造“产销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三是创新机制更加灵活。大力实施PMO项目法、网
格化管理法和“揭榜挂帅”“十条龙”攻关机制,推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向研发创新加速汇集。
科研院启动实施“灯火计划”,东华公司加大对研发人员授权力度,研发效率持续提升。
2.聚焦经营开发,市场龙头昂扬向上。
聚焦主责主业,利用工艺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优势,大力实施“T+EPC”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开
辟市场新空间。一是全面强化战略合作。加强高端对接,与中国石化、国家能源、国家电投、兵器工业等企
业签署或正在洽谈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走深走实。对重点客户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加大与中
央企业、地方政府、地方国企和大型民企的对接力度,累计开展高端商务活动70余次。二是持续巩固化学工
程主业。组建工作专班,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机遇,紧盯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
新型煤化工、新能源、绿色化工加快发展机遇,上半年化学工程主业新签合同额1502.87亿元。三是稳步开
展海外业务。积极融入外交大局,推进与巴斯夫等跨国公司深度合作,在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亮相
发声,全球美誉度不断提升。组织召开海外经营工作会,深入谋划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走出去”
,探索“规划、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业务模式,构建“1+2+N”立体化经营体系。
|